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順序法演算法

順序法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9-27 15:48:04

1. 順序查找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是多少吖

順序查找法的平均比較次數為(n+1)/2次,則其時間復雜度就是(n+1)/2,當n->無窮大時,該表達式與n為同階無窮大,記為O(n),這是高等數學里就有的表示法 。

拓展:
順序查找法定義為假定要從n個整數中查找x的值是否存在,從頭到尾逐個查找,其代碼實現方法可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ADQC6d-aG44ewQH55e1ip96IYHussYf_-n11y4CM6iZaHyz9VTma

2. 如何用傳統流程圖表示將四個數按從大到小順序排序的演算法

可以用冒泡排序法:定義一個數組a[n],將n個數或更多的數存進去。
然後將a[i]和a[i+1]比較,小的往後移,如此下去,就得到了排序結果。程序段如下:
for(j=n;j>0;j--)
{
for(i=0;i<n;i++)
{
if(a[i]<a[i+1])
{
k=a[i];a[i]=a[i+1];a[i+1]=k;
}

}
}

還可以有其他的演算法,因為只有4個數,所以你可以先取出兩個數比較大小,並排序,然後用第3個數與排好的兩個數分別比較,然後插入到排序隊伍中,然後是第4個,這樣也很容易。

3. 利用選擇法,描述將 N 個數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的基本思路與演算法流程。

把未排序的數放在右邊,已排序的放左邊,演算法就是,不斷地從右邊選取最小者放到左邊。

選擇排序法是一種不穩定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從待排序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或最大)的一個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後,再從剩餘未排序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大)元素,然後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數據元素排完。

選擇排序法的第一層循環從起始元素開始選到倒數第二個元素,主要是在每次進入的第二層循環之前,將外層循環的下標賦值給臨時變數。

接下來的第二層循環中,如果發現有比這個最小位置處的元素更小的元素,則將那個更小的元素的下標賦給臨時變數,最後,在二層循環退出後,如果臨時變數改變,則說明,有比當前外層循環位置更小的元素,需要將這兩個元素交換。

(3)順序法演算法擴展閱讀:

選擇法的穩定性

選擇排序是給每個位置選擇當前元素最小的,比如給第一個位置選擇最小的,在剩餘元素裡面給第二個元素選擇第二小的,依次類推,直到第n-1個元素,第n個元素不用選擇了,因為只剩下它一個最大的元素了。

那麼,在一趟選擇,如果一個元素比當前元素小,而該小的元素又出現在一個和當前元素相等的元素後面,那麼交換後穩定性就被破壞了。

比較拗口,舉例如下,序列5、8、5、2、9,知道第一遍選擇第1個元素5會和2交換,那麼原序列中兩個5的相對前後順序就被破壞了,所以選擇排序是一個不穩定的排序演算法。

4. 最好的排序演算法是什麼演算法呀

拿錢讓別人替你排!
事實上各種排序方法個有優缺點適用於不同的場合:
排序(Sorting)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直接插入排序
希爾排序(shell's
sort)(縮小增量排序Diminishing
increment
sort)
交換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快速排序(quick
sort)
選擇排序:直接選擇排序(straight
selection
sort),堆排序;
歸並排序(merge
sort):
分配排序:箱排序(Bin
sort),基數排序(radix
sort)
更多的自己研究一下。
排序方法的選取主要考慮演算法的性能與資源佔用。也就是速度和佔用的存儲空間。

5. 順序表的排序演算法

給你舉一些比較常用的排序法:

交換排序法
冒泡排序 | 雞尾酒排序 | 奇偶排序 | 梳排序 | 侏儒排序 | 快速排序 |臭皮匠演算法 | Bogo排序
選擇排序法
選擇排序 | 堆排序 | Smooth排序 | 笛卡爾樹排序 | 錦標賽排序 | 循環排序
插入排序法
插入排序 | 希爾排序 | 二叉查找樹排序 | 圖書館排序 | Patience排序
歸並排序法
歸並排序 | 多相歸並排序 | Strand排序
分布排序法
美國旗幟排序 | 珠排序 | 桶排序 | 爆炸排序 | 計數排序 | 鴿巢排序 | 相鄰圖排序 | 基數排序 | 閃電排序
混合排序法
Tim排序 | 內省排序 | Spread排序 | 反移排序 | J排序
其他
雙調排序器 | Batcher歸並網路 | 兩兩排序網路

6. 常用的數據排序演算法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舉例結合一種排序演算法並應用數組進行數據排序。

排序簡介
排序是數據處理中經常使用的一種重要運算,在計算機及其應用系統中,花費在排序上的時間在系統運行時間中佔有很大比重;並且排序本身對推動演算法分析的發展也起很大作用。目前已有上百種排序方法,但尚未有一個最理想的盡如人意的方法,本章介紹常用的如下排序方法,並對它們進行分析和比較。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爾排序);
2、交換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
3、選擇排序(直接選擇排序、堆排序);
4、歸並排序;
5、基數排序;

學習重點
1、掌握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各種排序方法的特點,並能加以靈活應用;
2、掌握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爾排序)、交換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選擇排序(直接選擇排序、堆排序)、二路歸並排序的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法;
3、了解基數排序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法。

排序(sort)或分類

所謂排序,就是要整理文件中的記錄,使之按關鍵字遞增(或遞減)次序排列起來。其確切定義如下:
輸入:n個記錄R1,R2,…,Rn,其相應的關鍵字分別為K1,K2,…,Kn。
輸出:Ril,Ri2,…,Rin,使得Ki1≤Ki2≤…≤Kin。(或Ki1≥Ki2≥…≥Kin)。

1.被排序對象--文件
被排序的對象--文件由一組記錄組成。
記錄則由若干個數據項(或域)組成。其中有一項可用來標識一個記錄,稱為關鍵字項。該數據項的值稱為關鍵字(Key)。
注意:
在不易產生混淆時,將關鍵字項簡稱為關鍵字。

2.排序運算的依據--關鍵字
用來作排序運算依據的關鍵字,可以是數字類型,也可以是字元類型。
關鍵字的選取應根據問題的要求而定。
【例】在高考成績統計中將每個考生作為一個記錄。每條記錄包含准考證號、姓名、各科的分數和總分數等項內容。若要惟一地標識一個考生的記錄,則必須用"准考證號"作為關鍵字。若要按照考生的總分數排名次,則需用"總分數"作為關鍵字。

排序的穩定性

當待排序記錄的關鍵字均不相同時,排序結果是惟一的,否則排序結果不唯一。
在待排序的文件中,若存在多個關鍵字相同的記錄,經過排序後這些具有相同關鍵字的記錄之間的相對次序保持不變,該排序方法是穩定的;若具有相同關鍵字的記錄之間的相對次序發生變化,則稱這種排序方法是不穩定的。
注意:
排序演算法的穩定性是針對所有輸入實例而言的。即在所有可能的輸入實例中,只要有一個實例使得演算法不滿足穩定性要求,則該排序演算法就是不穩定的。

排序方法的分類

1.按是否涉及數據的內、外存交換分
在排序過程中,若整個文件都是放在內存中處理,排序時不涉及數據的內、外存交換,則稱之為內部排序(簡稱內排序);反之,若排序過程中要進行數據的內、外存交換,則稱之為外部排序。
注意:
① 內排序適用於記錄個數不很多的小文件
② 外排序則適用於記錄個數太多,不能一次將其全部記錄放人內存的大文件。

2.按策略劃分內部排序方法
可以分為五類:插入排序、選擇排序、交換排序、歸並排序和分配排序。

排序演算法分析

1.排序演算法的基本操作
大多數排序演算法都有兩個基本的操作:
(1) 比較兩個關鍵字的大小;
(2) 改變指向記錄的指針或移動記錄本身。
注意:
第(2)種基本操作的實現依賴於待排序記錄的存儲方式。

2.待排文件的常用存儲方式
(1) 以順序表(或直接用向量)作為存儲結構
排序過程:對記錄本身進行物理重排(即通過關鍵字之間的比較判定,將記錄移到合適的位置)

(2) 以鏈表作為存儲結構
排序過程:無須移動記錄,僅需修改指針。通常將這類排序稱為鏈表(或鏈式)排序;

(3) 用順序的方式存儲待排序的記錄,但同時建立一個輔助表(如包括關鍵字和指向記錄位置的指針組成的索引表)
排序過程:只需對輔助表的表目進行物理重排(即只移動輔助表的表目,而不移動記錄本身)。適用於難於在鏈表上實現,仍需避免排序過程中移動記錄的排序方法。

3.排序演算法性能評價
(1) 評價排序演算法好壞的標准
評價排序演算法好壞的標准主要有兩條:
① 執行時間和所需的輔助空間
② 演算法本身的復雜程度

(2) 排序演算法的空間復雜度
若排序演算法所需的輔助空間並不依賴於問題的規模n,即輔助空間是O(1),則稱之為就地排序(In-PlaceSou)。
非就地排序一般要求的輔助空間為O(n)。

(3) 排序演算法的時間開銷
大多數排序演算法的時間開銷主要是關鍵字之間的比較和記錄的移動。有的排序演算法其執行時間不僅依賴於問題的規模,還取決於輸入實例中數據的狀態。

文件的順序存儲結構表示

#define n l00 //假設的文件長度,即待排序的記錄數目
typedef int KeyType; //假設的關鍵字類型
typedef struct{ //記錄類型
KeyType key; //關鍵字項
InfoType otherinfo;//其它數據項,類型InfoType依賴於具體應用而定義
}RecType;
typedef RecType SeqList[n+1];//SeqList為順序表類型,表中第0個單元一般用作哨兵
注意:
若關鍵字類型沒有比較算符,則可事先定義宏或函數來表示比較運算。
【例】關鍵字為字元串時,可定義宏"#define LT(a,b)(Stromp((a),(b))<0)"。那麼演算法中"a<b"可用"LT(a,b)"取代。若使用C++,則定義重載的算符"<"更為方便。

按平均時間將排序分為四類:

(1)平方階(O(n2))排序
一般稱為簡單排序,例如直接插入、直接選擇和冒泡排序;

(2)線性對數階(O(nlgn))排序
如快速、堆和歸並排序;

(3)O(n1+£)階排序
£是介於0和1之間的常數,即0<£<1,如希爾排序;

(4)線性階(O(n))排序
如桶、箱和基數排序。

各種排序方法比較

簡單排序中直接插入最好,快速排序最快,當文件為正序時,直接插入和冒泡均最佳。

影響排序效果的因素

因為不同的排序方法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和要求,所以選擇合適的排序方法應綜合考慮下列因素:
①待排序的記錄數目n;
②記錄的大小(規模);
③關鍵字的結構及其初始狀態;
④對穩定性的要求;
⑤語言工具的條件;
⑥存儲結構;
⑦時間和輔助空間復雜度等。

不同條件下,排序方法的選擇

(1)若n較小(如n≤50),可採用直接插入或直接選擇排序。
當記錄規模較小時,直接插入排序較好;否則因為直接選擇移動的記錄數少於直接插人,應選直接選擇排序為宜。
(2)若文件初始狀態基本有序(指正序),則應選用直接插人、冒泡或隨機的快速排序為宜;
(3)若n較大,則應採用時間復雜度為O(nlg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歸並排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於比較的內部排序中被認為是最好的方法,當待排序的關鍵字是隨機分布時,快速排序的平均時間最短;
堆排序所需的輔助空間少於快速排序,並且不會出現快速排序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這兩種排序都是不穩定的。
若要求排序穩定,則可選用歸並排序。但本章介紹的從單個記錄起進行兩兩歸並的 排序演算法並不值得提倡,通常可以將它和直接插入排序結合在一起使用。先利用直接插入排序求得較長的有序子文件,然後再兩兩歸並之。因為直接插入排序是穩定的,所以改進後的歸並排序仍是穩定的。

4)在基於比較的排序方法中,每次比較兩個關鍵字的大小之後,僅僅出現兩種可能的轉移,因此可以用一棵二叉樹來描述比較判定過程。
當文件的n個關鍵字隨機分布時,任何藉助於"比較"的排序演算法,至少需要O(nlgn)的時間。
箱排序和基數排序只需一步就會引起m種可能的轉移,即把一個記錄裝入m個箱子之一,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箱排序和基數排序可能在O(n)時間內完成對n個記錄的排序。但是,箱排序和基數排序只適用於像字元串和整數這類有明顯結構特徵的關鍵字,而當關鍵字的取值范圍屬於某個無窮集合(例如實數型關鍵字)時,無法使用箱排序和基數排序,這時只有藉助於"比較"的方法來排序。
若n很大,記錄的關鍵字位數較少且可以分解時,採用基數排序較好。雖然桶排序對關鍵字的結構無要求,但它也只有在關鍵字是隨機分布時才能使平均時間達到線性階,否則為平方階。同時要注意,箱、桶、基數這三種分配排序均假定了關鍵字若為數字時,則其值均是非負的,否則將其映射到箱(桶)號時,又要增加相應的時間。
(5)有的語言(如Fortran,Cobol或Basic等)沒有提供指針及遞歸,導致實現歸並、快速(它們用遞歸實現較簡單)和基數(使用了指針)等排序演算法變得復雜。此時可考慮用其它排序。
(6)本章給出的排序演算法,輸人數據均是存儲在一個向量中。當記錄的規模較大時,為避免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移動記錄,可以用鏈表作為存儲結構。譬如插入排序、歸並排序、基數排序都易於在鏈表上實現,使之減少記錄的移動次數。但有的排序方法,如快速排序和堆排序,在鏈表上卻難於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提取關鍵字建立索引表,然後對索引表進行排序。然而更為簡單的方法是:引人一個整型向量t作為輔助表,排序前令t[i]=i(0≤i<n),若排序演算法中要求交換R[i]和R[j],則只需交換t[i]和t[j]即可;排序結束後,向量t就指示了記錄之間的順序關系:
R[t[0]].key≤R[t[1]].key≤…≤R[t[n-1]].key
若要求最終結果是:
R[0].key≤R[1].key≤…≤R[n-1].key
則可以在排序結束後,再按輔助表所規定的次序重排各記錄,完成這種重排的時間是O(n)。

7. 排序法都有哪些

一、插入排序(InsertionSort)
1.基本思想:
每次將一個待排序的數據元素,插入到前面已經排好序的數列中的適當位置,使數列依然有序;直到待排序數據元素全部插入完為止。
2.排序過程:
【示例】:
[初始關鍵字][49]38659776132749
J=2(38)[3849]659776132749
J=3(65)[384965]9776132749
J=4(97)[38496597]76132749
J=5(76)[3849657697]132749
J=6(13)[133849657697]2749
J=7(27)[13273849657697]49
J=8(49)[1327384949657697]

  1. ProcereInsertSort(VarR:FileType);
  2. //對R[1..N]按遞增序進行插入排序,R[0]是監視哨//
  3. Begin
  4. forI:=2ToNDo//依次插入R[2],...,R[n]//
  5. begin
  6. R[0]:=R;J:=I-1;
  7. WhileR[0]<R[J]Do//查找R的插入位置//
  8. begin
  9. R[J+1]:=R[J];//將大於R的元素後移//
  10. J:=J-1
  11. end
  12. R[J+1]:=R[0];//插入R//
  13. end
  14. End;//InsertSort//
復制代碼二、選擇排序
1.基本思想:
每一趟從待排序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或最大)的一個元素,順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數列的最後,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數據元素排完。
2.排序過程:
【示例】:
初始關鍵字[4938659776132749]
第一趟排序後13[38659776492749]
第二趟排序後1327[659776493849]
第三趟排序後132738[9776496549]
第四趟排序後13273849[49976576]
第五趟排序後1327384949[979776]
第六趟排序後132738494976[7697]
第七趟排序後13273849497676[97]
最後排序結果1327384949767697
  1. ProcereSelectSort(VarR:FileType);//對R[1..N]進行直接選擇排序//
  2. Begin
  3. forI:=1ToN-1Do//做N-1趟選擇排序//
  4. begin
  5. K:=I;
  6. ForJ:=I+1ToNDo//在當前無序區R[I..N]中選最小的元素R[K]//
  7. begin
  8. IfR[J]<R[K]ThenK:=J
  9. end;
  10. IfK<>IThen//交換R和R[K]//
  11. beginTemp:=R;R:=R[K];R[K]:=Temp;end;
  12. end
  13. End;//SelectSort//
復制代碼三、冒泡排序(BubbleSort)
1.基本思想:
兩兩比較待排序數據元素的大小,發現兩個數據元素的次序相反時即進行交換,直到沒有反序的數據元素為止。
2.排序過程:
設想被排序的數組R[1..N]垂直豎立,將每個數據元素看作有重量的氣泡,根據輕氣泡不能在重氣泡之下的原則,從下往上掃描數組R,凡掃描到違反本原則的輕氣泡,就使其向上"漂浮",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最後任何兩個氣泡都是輕者在上,重者在下為止。
【示例】:
4913131313131313
3849272727272727
6538493838383838
9765384949494949
7697654949494949
1376976565656565
2727769776767676
4949497697979797
  1. ProcereBubbleSort(VarR:FileType)//從下往上掃描的起泡排序//
  2. Begin
  3. ForI:=1ToN-1Do//做N-1趟排序//
  4. begin
  5. NoSwap:=True;//置未排序的標志//
  6. ForJ:=N-1DownTo1Do//從底部往上掃描//
  7. begin
  8. IfR[J+1]<R[J]Then//交換元素//
  9. begin
  10. Temp:=R[J+1];R[J+1:=R[J];R[J]:=Temp;
  11. NoSwap:=False
  12. end;
  13. end;
  14. IfNoSwapThenReturn//本趟排序中未發生交換,則終止演算法//
  15. end
  16. End;//BubbleSort//
復制代碼四、快速排序(QuickSort)
1.基本思想:
在當前無序區R[1..H]中任取一個數據元素作為比較的"基準"(不妨記為X),用此基準將當前無序區劃分為左右兩個較小的無序區:R[1..I-1]和R[I+1..H],且左邊的無序子區中數據元素均小於等於基準元素,右邊的無序子區中數據元素均大於等於基準元素,而基準X則位於最終排序的位置上,即R[1..I-1]≤X.Key≤R[I+1..H](1≤I≤H),當R[1..I-1]和R[I+1..H]均非空時,分別對它們進行上述的劃分過程,直至所有無序子區中的數據元素均已排序為止。
2.排序過程:
【示例】:
初始關鍵字[4938659776132749]
第一次交換後
[2738659776134949]
第二次交換後
[2738499776136549]
J向左掃描,位置不變,第三次交換後
[2738139776496549]
I向右掃描,位置不變,第四次交換後
[2738134976976549]
J向左掃描
[2738134976976549]
(一次劃分過程)

初始關鍵字
[4938659776132749]
一趟排序之後
[273813]49[76976549]
二趟排序之後
[13]27[38]49[4965]76[97]
三趟排序之後1327384949[65]7697
最後的排序結果1327384949657697
各趟排序之後的狀態
  1. ProcereParttion(VarR:FileType;L,H:Integer;VarI:Integer);
  2. //對無序區R[1,H]做劃分,I給以出本次劃分後已被定位的基準元素的位置//
  3. Begin
  4. I:=1;J:=H;X:=R;//初始化,X為基準//
  5. Repeat
  6. While(R[J]>=X)And(I<J)Do
  7. begin
  8. J:=J-1//從右向左掃描,查找第1個小於X的元素//
  9. IfI<JThen//已找到R[J]〈X//
  10. begin
  11. R:=R[J];//相當於交換R和R[J]//
  12. I:=I+1
  13. end;
  14. While(R<=X)And(I<J)Do
  15. I:=I+1//從左向右掃描,查找第1個大於X的元素///
  16. end;
  17. IfI<JThen//已找到R>X//
  18. begin R[J]:=R;//相當於交換R和R[J]//
  19. J:=J-1
  20. end
  21. UntilI=J;
  22. R:=X//基準X已被最終定位//
  23. End;//Parttion//
復制代碼
  1. ProcereQuickSort(VarR:FileType;S,T:Integer);//對R[S..T]快速排序//
  2. Begin
  3. IfS<TThen//當R[S..T]為空或只有一個元素是無需排序//
  4. begin
  5. Partion(R,S,T,I);//對R[S..T]做劃分//
  6. QuickSort(R,S,I-1);//遞歸處理左區間R[S,I-1]//
  7. QuickSort(R,I+1,T);//遞歸處理右區間R[I+1..T]//
  8. end;
  9. End;//QuickSort//
復制代碼五、堆排序(HeapSort)
1.基本思想:
堆排序是一樹形選擇排序,在排序過程中,將R[1..N]看成是一顆完全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利用完全二叉樹中雙親結點和孩子結點之間的內在關系來選擇最小的元素。
2.堆的定義:N個元素的序列K1,K2,K3,...,Kn.稱為堆,當且僅當該序列滿足特性:
Ki≤K2iKi≤K2i+1(1≤I≤[N/2])


堆實質上是滿足如下性質的完全二叉樹:樹中任一非葉子結點的關鍵字均大於等於其孩子結點的關鍵字。例如序列10,15,56,25,30,70就是一個堆,它對應的完全二叉樹如上圖所示。這種堆中根結點(稱為堆頂)的關鍵字最小,我們把它稱為小根堆。反之,若完全二叉樹中任一非葉子結點的關鍵字均大於等於其孩子的關鍵字,則稱之為大根堆。
3.排序過程:
堆排序正是利用小根堆(或大根堆)來選取當前無序區中關鍵字小(或最大)的記錄實現排序的。我們不妨利用大根堆來排序。每一趟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將當前無序區調整為一個大根堆,選取關鍵字最大的堆頂記錄,將它和無序區中的最後一個記錄交換。這樣,正好和直接選擇排序相反,有序區是在原記錄區的尾部形成並逐步向前擴大到整個記錄區。
【示例】:對關鍵字序列42,13,91,23,24,16,05,88建堆
  1. ProcereSift(VarR:FileType;I,M:Integer);
  2. //在數組R[I..M]中調用R,使得以它為完全二叉樹構成堆。事先已知其左、右子樹(2I+1<=M時)均是堆//
  3. Begin
  4. X:=R;J:=2*I;//若J<=M,R[J]是R的左孩子//
  5. WhileJ<=MDo//若當前被調整結點R有左孩子R[J]//
  6. begin
  7. If(J<M)AndR[J].Key<R[J+1].KeyThen
  8. J:=J+1//令J指向關鍵字較大的右孩子//
  9. //J指向R的左、右孩子中關鍵字較大者//
  10. IfX.Key<R[J].KeyThen//孩子結點關鍵字較大//
  11. begin
  12. R:=R[J];//將R[J]換到雙親位置上//
  13. I:=J;J:=2*I//繼續以R[J]為當前被調整結點往下層調整//
  14. end;
  15. Else
  16. Exit//調整完畢,退出循環//
  17. end
  18. R:=X;//將最初被調整的結點放入正確位置//
  19. End;//Sift//
復制代碼
  1. ProcereHeapSort(VarR:FileType);//對R[1..N]進行堆排序//
  2. Begin
  3. ForI:=NDivDownto1Do//建立初始堆//
  4. Sift(R,I,N)
  5. ForI:=NDownto2do//進行N-1趟排序//
  6. begin
  7. T:=R[1];R[1]:=R;R:=T;//將當前堆頂記錄和堆中最後一個記錄交換//
  8. Sift(R,1,I-1)//將R[1..I-1]重成堆//
  9. end
  10. End;//HeapSort//
復制代碼六、幾種排序演算法的比較和選擇
1.選取排序方法需要考慮的因素:
(1)待排序的元素數目n;
(2)元素本身信息量的大小;
(3)關鍵字的結構及其分布情況;
(4)語言工具的條件,輔助空間的大小等。
2.小結:
(1)若n較小(n<=50),則可以採用直接插入排序或直接選擇排序。由於直接插入排序所需的記錄移動操作較直接選擇排序多,因而當記錄本身信息量較大時,用直接選擇排序較好。
(2)若文件的初始狀態已按關鍵字基本有序,則選用直接插入或冒泡排序為宜。
(3)若n較大,則應採用時間復雜度為O(nlog2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歸並排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於比較的內部排序法中被認為是最好的方法。
(4)在基於比較排序方法中,每次比較兩個關鍵字的大小之後,僅僅出現兩種可能的轉移,因此可以用一棵二叉樹來描述比較判定過程,由此可以證明:當文件的n個關鍵字隨機分布時,任何藉助於"比較"的排序演算法,至少需要O(nlog2n)的時間。

這句話很重要它告訴我們自己寫的演算法是有改進到最優當然沒有必要一直追求最優
(5)當記錄本身信息量較大時,為避免耗費大量時間移動記錄,可以用鏈表作為存儲結構。

8. 排序演算法有多少種

排序(Sorting) 是計算機程序設計中的一種重要操作,它的功能是將一個數據元素(或記錄)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個關鍵字有序的序列。
排序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序在一起。一般來說有升序排列和降序排列2種排序,在演算法中有8中基本排序:
(1)冒泡排序;
(2)選擇排序;
(3)插入排序;
(4)希爾排序;
(5)歸並排序;
(6)快速排序;
(7)基數排序;
(8)堆排序;
(9)計數排序;
(10)桶排序。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演算法是基於某序列已經有序排列的情況下,通過一次插入一個元素的方式按照原有排序方式增加元素。這種比較是從該有序序列的最末端開始執行,即要插入序列中的元素最先和有序序列中最大的元素比較,若其大於該最大元素,則可直接插入最大元素的後面即可,否則再向前一位比較查找直至找到應該插入的位置為止。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將1個待排序的記錄按其關鍵字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經排好序的子序列中,尋找最適當的位置,直至全部記錄插入完畢。執行過程中,若遇到和插入元素相等的位置,則將要插人的元素放在該相等元素的後面,因此插入該元素後並未改變原序列的前後順序。我們認為插入排序也是一種穩定的排序方法。插入排序分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和希爾排序3類。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演算法是把較小的元素往前調或者把較大的元素往後調。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對相鄰兩個元素進行大小的比較,根據比較結果和演算法規則對該二元素的位置進行交換,這樣逐個依次進行比較和交換,就能達到排序目的。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將第1個和第2個記錄的關鍵字比較大小,如果是逆序的,就將這兩個記錄進行交換,再對第2個和第3個記錄的關鍵字進行比較,依次類推,重復進行上述計算,直至完成第(n一1)個和第n個記錄的關鍵字之間的比較,此後,再按照上述過程進行第2次、第3次排序,直至整個序列有序為止。排序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當相鄰兩個元素大小一致時,這一步操作就不需要交換位置,因此也說明冒泡排序是一種嚴格的穩定排序演算法,它不改變序列中相同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選擇排序
選擇排序演算法的基本思路是為每一個位置選擇當前最小的元素。選擇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基於直接選擇排序和堆排序這兩種基本的簡單排序方法。首先從第1個位置開始對全部元素進行選擇,選出全部元素中最小的給該位置,再對第2個位置進行選擇,在剩餘元素中選擇最小的給該位置即可;以此類推,重復進行「最小元素」的選擇,直至完成第(n-1)個位置的元素選擇,則第n個位置就只剩唯一的最大元素,此時不需再進行選擇。使用這種排序時,要注意其中一個不同於冒泡法的細節。舉例說明:序列58539.我們知道第一遍選擇第1個元素「5」會和元素「3」交換,那麼原序列中的兩個相同元素「5」之間的前後相對順序就發生了改變。因此,我們說選擇排序不是穩定的排序演算法,它在計算過程中會破壞穩定性。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一趟排序演算法把所需要排序的序列的元素分割成兩大塊,其中,一部分的元素都要小於或等於另外一部分的序列元素,然後仍根據該種方法對劃分後的這兩塊序列的元素分別再次實行快速排序演算法,排序實現的整個過程可以是遞歸的來進行調用,最終能夠實現將所需排序的無序序列元素變為一個有序的序列。
歸並排序
歸並排序演算法就是把序列遞歸劃分成為一個個短序列,以其中只有1個元素的直接序列或者只有2個元素的序列作為短序列的遞歸出口,再將全部有序的短序列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序為長序列。歸並排序融合了分治策略,即將含有n個記錄的初始序列中的每個記錄均視為長度為1的子序列,再將這n個子序列兩兩合並得到n/2個長度為2(當凡為奇數時會出現長度為l的情況)的有序子序列;將上述步驟重復操作,直至得到1個長度為n的有序長序列。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元素比較和交換時,若兩個元素大小相等則不必刻意交換位置,因此該演算法不會破壞序列的穩定性,即歸並排序也是穩定的排序演算法。

9. 排序法的排序法的基本步驟

排序法是根據一些特定的標准(例如工作的復雜程度、對組織的貢獻大小等對各個職位的相對價值)進行整體比較,進而將職位按照相對價值的高低排列出一個次序。其基本步驟是:
1、對排序的標准達成共識。雖然排序法是對崗位的整體價值進行評價而排序,但也需要參與評估的人員對什麼樣的「整體價值」更高達成共識,如責任更大,知識技能更高,工作更加復雜,環境因素惡劣等。
2、選定參與排序的職位。如果公司較小可以選取全部職位進行排序。
3、評定人員根據事先確定評判標准,對公司同類崗位的重要性逐一作出評判,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次要的、再次要的順次往下排列。
4、將經過所有評定人員評定的每個崗位的結果加以匯總,得到序號和。然後將序號和除以評定人數,得到每一崗位的平均序數。最後,按平均序數的大小,由小到大評定出各崗位的相對價值的次序。

10. 數據結構 java開發中常用的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排序演算法有很多,所以在特定情景中使用哪一種演算法很重要。為了選擇合適的演算法,可以按照建議的順序考慮以下標准:
(1)執行時間
(2)存儲空間
(3)編程工作
對於數據量較小的情形,(1)(2)差別不大,主要考慮(3);而對於數據量大的,(1)為首要。

主要排序法有:
一、冒泡(Bubble)排序——相鄰交換
二、選擇排序——每次最小/大排在相應的位置
三、插入排序——將下一個插入已排好的序列中
四、殼(Shell)排序——縮小增量
五、歸並排序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拓撲排序

一、冒泡(Bubble)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BubbleSortArray()
{
for(int i=1;i<n;i++)
{
for(int j=0;i<n-i;j++)
{
if(a[j]>a[j+1])//比較交換相鄰元素
{
int temp;
temp=a[j]; a[j]=a[j+1]; a[j+1]=temp;
}
}
}
}
-------------------------------------------------Code------------------------------------------------
效率 O(n²),適用於排序小列表。

二、選擇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SelectSortArray()
{
int min_index;
for(int i=0;i<n-1;i++)
{
min_index=i;
for(int j=i+1;j<n;j++)//每次掃描選擇最小項
if(arr[j]<arr[min_index]) min_index=j;
if(min_index!=i)//找到最小項交換,即將這一項移到列表中的正確位置
{
int temp;
temp=arr[i]; arr[i]=arr[min_index]; arr[min_index]=temp;
}
}
}
-------------------------------------------------Code-----------------------------------------
效率O(n²),適用於排序小的列表。

三、插入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InsertSortArray()
{
for(int i=1;i<n;i++)//循環從第二個數組元素開始,因為arr[0]作為最初已排序部分
{
int temp=arr[i];//temp標記為未排序第一個元素
int j=i-1;
while (j>=0 && arr[j]>temp)/*將temp與已排序元素從小到大比較,尋找temp應插入的位置*/
{
arr[j+1]=arr[j];
j--;
}
arr[j+1]=temp;
}
}
------------------------------Code--------------------------------------------------------------
最佳效率O(n);最糟效率O(n²)與冒泡、選擇相同,適用於排序小列表
若列表基本有序,則插入排序比冒泡、選擇更有效率。

四、殼(Shell)排序——縮小增量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ShellSortArray()
{
for(int incr=3;incr<0;incr--)//增量遞減,以增量3,2,1為例
{
for(int L=0;L<(n-1)/incr;L++)//重復分成的每個子列表
{
for(int i=L+incr;i<n;i+=incr)//對每個子列表應用插入排序
{
int temp=arr[i];
int j=i-incr;
while(j>=0&&arr[j]>temp)
{
arr[j+incr]=arr[j];
j-=incr;
}
arr[j+incr]=temp;
}
}
}
}
--------------------------------------Code-------------------------------------------
適用於排序小列表。
效率估計O(nlog2^n)~O(n^1.5),取決於增量值的最初大小。建議使用質數作為增量值,因為如果增量值是2的冪,則在下一個通道中會再次比較相同的元素。
殼(Shell)排序改進了插入排序,減少了比較的次數。是不穩定的排序,因為排序過程中元素可能會前後跳躍。

五、歸並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
void MergeSort(int low,int high)
{
if(low>=high) return;//每個子列表中剩下一個元素時停止
else int mid=(low+high)/2;/*將列表劃分成相等的兩個子列表,若有奇數個元素,則在左邊子列表大於右側子列表*/
MergeSort(low,mid);//子列表進一步劃分
MergeSort(mid+1,high);
int [] B=new int [high-low+1];//新建一個數組,用於存放歸並的元素
for(int i=low,j=mid+1,k=low;i<=mid && j<=high;k++)/*兩個子列表進行排序歸並,直到兩個子列表中的一個結束*/
{
if (arr[i]<=arr[j];)
{
B[k]=arr[i];
I++;
}
else
{ B[k]=arr[j]; j++; }
}
for( ;j<=high;j++,k++)//如果第二個子列表中仍然有元素,則追加到新列表
B[k]=arr[j];
for( ;i<=mid;i++,k++)//如果在第一個子列表中仍然有元素,則追加到新列表中
B[k]=arr[i];
for(int z=0;z<high-low+1;z++)//將排序的數組B的 所有元素復制到原始數組arr中
arr[z]=B[z];
}
-----------------------------------------------------Code---------------------------------------------------
效率O(nlogn),歸並的最佳、平均和最糟用例效率之間沒有差異。
適用於排序大列表,基於分治法。

六、快速排序
------------------------------------Code--------------------------------------------
/*快速排序的演算法思想:選定一個樞紐元素,對待排序序列進行分割,分割之後的序列一個部分小於樞紐元素,一個部分大於樞紐元素,再對這兩個分割好的子序列進行上述的過程。*/ void swap(int a,int b){int t;t =a ;a =b ;b =t ;}
int Partition(int [] arr,int low,int high)
{
int pivot=arr[low];//採用子序列的第一個元素作為樞紐元素
while (low < high)
{
//從後往前栽後半部分中尋找第一個小於樞紐元素的元素
while (low < high && arr[high] >= pivot)
{
--high;
}
//將這個比樞紐元素小的元素交換到前半部分
swap(arr[low], arr[high]);
//從前往後在前半部分中尋找第一個大於樞紐元素的元素
while (low <high &&arr [low ]<=pivot )
{
++low ;
}
swap (arr [low ],arr [high ]);//將這個樞紐元素大的元素交換到後半部分
}
return low ;//返回樞紐元素所在的位置
}
void QuickSort(int [] a,int low,int high)
{
if (low <high )
{
int n=Partition (a ,low ,high );
QuickSort (a ,low ,n );
QuickSort (a ,n +1,high );
}
}
----------------------------------------Code-------------------------------------
平均效率O(nlogn),適用於排序大列表。
此演算法的總時間取決於樞紐值的位置;選擇第一個元素作為樞紐,可能導致O(n²)的最糟用例效率。若數基本有序,效率反而最差。選項中間值作為樞紐,效率是O(nlogn)。
基於分治法。

七、堆排序
最大堆:後者任一非終端節點的關鍵字均大於或等於它的左、右孩子的關鍵字,此時位於堆頂的節點的關鍵字是整個序列中最大的。
思想:
(1)令i=l,並令temp= kl ;
(2)計算i的左孩子j=2i+1;
(3)若j<=n-1,則轉(4),否則轉(6);
(4)比較kj和kj+1,若kj+1>kj,則令j=j+1,否則j不變;
(5)比較temp和kj,若kj>temp,則令ki等於kj,並令i=j,j=2i+1,並轉(3),否則轉(6)
(6)令ki等於temp,結束。
-----------------------------------------Code---------------------------
void HeapSort(SeqIAst R)

{ //對R[1..n]進行堆排序,不妨用R[0]做暫存單元 int I; BuildHeap(R); //將R[1-n]建成初始堆for(i=n;i>1;i--) //對當前無序區R[1..i]進行堆排序,共做n-1趟。{ R[0]=R[1]; R[1]=R[i]; R[i]=R[0]; //將堆頂和堆中最後一個記錄交換 Heapify(R,1,i-1); //將R[1..i-1]重新調整為堆,僅有R[1]可能違反堆性質 } } ---------------------------------------Code--------------------------------------

堆排序的時間,主要由建立初始堆和反復重建堆這兩部分的時間開銷構成,它們均是通過調用Heapify實現的。

堆排序的最壞時間復雜度為O(nlgn)。堆排序的平均性能較接近於最壞性能。 由於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較次數較多,所以堆排序不適宜於記錄數較少的文件。 堆排序是就地排序,輔助空間為O(1), 它是不穩定的排序方法。

堆排序與直接插入排序的區別:
直接選擇排序中,為了從R[1..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必須進行n-1次比較,然後在R[2..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又需要做n-2次比較。事實上,後面的n-2次比較中,有許多比較可能在前面的n-1次比較中已經做過,但由於前一趟排序時未保留這些比較結果,所以後一趟排序時又重復執行了這些比較操作。
堆排序可通過樹形結構保存部分比較結果,可減少比較次數。

八、拓撲排序
例 :學生選修課排課先後順序
拓撲排序:把有向圖中各頂點按照它們相互之間的優先關系排列成一個線性序列的過程。
方法:
在有向圖中選一個沒有前驅的頂點且輸出
從圖中刪除該頂點和所有以它為尾的弧
重復上述兩步,直至全部頂點均已輸出(拓撲排序成功),或者當圖中不存在無前驅的頂點(圖中有迴路)為止。
---------------------------------------Code--------------------------------------
void TopologicalSort()/*輸出拓撲排序函數。若G無迴路,則輸出G的頂點的一個拓撲序列並返回OK,否則返回ERROR*/
{
int indegree[M];
int i,k,j;
char n;
int count=0;
Stack thestack;
FindInDegree(G,indegree);//對各頂點求入度indegree[0....num]
InitStack(thestack);//初始化棧
for(i=0;i<G.num;i++)
Console.WriteLine("結點"+G.vertices[i].data+"的入度為"+indegree[i]);
for(i=0;i<G.num;i++)
{
if(indegree[i]==0)
Push(thestack.vertices[i]);
}
Console.Write("拓撲排序輸出順序為:");
while(thestack.Peek()!=null)
{
Pop(thestack.Peek());
j=locatevex(G,n);
if (j==-2)
{
Console.WriteLine("發生錯誤,程序結束。");
exit();
}
Console.Write(G.vertices[j].data);
count++;
for(p=G.vertices[j].firstarc;p!=NULL;p=p.nextarc)
{
k=p.adjvex;
if (!(--indegree[k]))
Push(G.vertices[k]);
}
}
if (count<G.num)
Cosole.WriteLine("該圖有環,出現錯誤,無法排序。");
else
Console.WriteLine("排序成功。");
}
----------------------------------------Code--------------------------------------
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O(n+e)。

熱點內容
android開發教程筆記 發布:2024-03-28 16:31:48 瀏覽:770
榮威i6max配置怎麼選 發布:2024-03-28 16:18:11 瀏覽:454
cml編程 發布:2024-03-28 16:14:53 瀏覽:757
linuxc語言文件讀寫 發布:2024-03-28 15:59:57 瀏覽:578
點遍歷演算法 發布:2024-03-28 15:57:34 瀏覽:496
java網路框架 發布:2024-03-28 15:42:07 瀏覽:98
我的世界本地部署伺服器 發布:2024-03-28 15:40:55 瀏覽:166
電腦代理伺服器認證 發布:2024-03-28 15:19:17 瀏覽:409
sql查詢當天數據 發布:2024-03-28 14:45:19 瀏覽:299
phpapi圖片 發布:2024-03-28 14:28:56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