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硬碟時間

linux硬碟時間

發布時間: 2022-10-29 05:24:36

linux下面查看硬碟使用了多少小時用什麼命令

命令在這里 http://www.hostloc.com/thread-172234-1-1.html

㈡ Linux 查看硬碟序列號 命令

linux下怎樣查看硬碟型號和硬碟序列號
hdparm
-i
/dev/hda
這個命令更多的參數
解釋
如下
(以下內容來自互聯網)
-a
獲取/設置硬碟每個簇的大小,默認值是8(即每個簇大小為4kb)。
-a
禁用/開啟ide驅動器的
read-lookahead(不懂)
特性(默認是打開的)。
-b
獲取/設置
bus
state(不懂)。
-b
設置高級電源管理特性(apm),如果驅動器支持。一個較小的值意味著更省電?一個較大的值意味著更好的性能,將它設置為255將在指定驅動器上關閉apm。
-c
查詢/開啟
(e)ide
32位
i/o
支持。加上一個數值可以開啟或關閉它。一般設置為0,即禁用32位數據傳輸,為1則開啟32位數據傳輸,為3則開啟32位數據傳輸和一個特別傳輸序列,但會消耗一些系統資源。
-c
檢查當前ide電源模式,可以使用-s/-y/-y/-z等參數控制ide電源模式。
-d
禁用/開啟dma。這個參加目前只能在並行ide和pci界面上,適當使用-x和-d1參數是個好主意,打開dma可以獲得最好的磁碟性能和降低cpu佔用率。
-d
禁用/開啟壞扇區管理特性。
-e
設置光碟機速度,這不是必需的,因為光碟機會自動調速,但是你如果想用它,可以設置一個數值,通常設置為2或4。
-f
為設備退出時同步和填滿緩沖區,這個參數也會做-t和-t所做的事。
-g
顯示驅動器幾何值(柱面,磁頭,扇區)和開始扇區。
-h
簡要顯示此命令的幫助信息。
-i
顯示驅動器的基本信息。
-i
顯示驅動器的詳細信息。
-k
獲取/設置「在重啟後保持設置」,使用這個參數將使驅動器在軟重啟後保持-dmu選項(後面還有一大堆,不懂)
-k
獲取/設置「在重啟後保持設置」,使用這個參數將使驅動器在軟重啟後保持-apswxz選項,不是所有驅動器都支持這樣做。
-l
鎖住驅動器?(不懂)
-m
獲取/設置在驅動器上為多扇區i/o計算扇區,開啟這個參數將減少cpu開支30-50%,在大多數系統上它也能增加數據生產量?5-50%,使用這個參數會使某些型號的驅動器(如wd魚子醬系列)減慢速度,大多數驅動器支持的最小數值可以是2,4,8,或16,更大也可以,視情況而定,大多數系統設置為16或32比較理想,wd的硬碟推薦設置為4到8,用-i參數可以看到當前硬碟的設置,某些驅動器要求支持復合模式,但在某些設置下會丟失數據。
-m
獲取/設置自動噪音管理。很多驅動器支持使用磁碟降速的方法降噪,這個數值可以設置為從0至254,設置為128最為靜音(速度最低),設置為254速度最快(噪音最大),某些驅動器自己規定兩個級別(靜音/快速),雖然你使用128至254之間的數值。
-n
獲取或設置「忽略寫錯誤」,最好不要使用在...(不懂)
-p
嘗試重新調整ide界面晶元指定的pio模式,或自動設置為驅動器支持的最佳pio模式,這個特性在內核中僅支持少數晶元,某些ide晶元在單驅動器時不允許調整pio模式,大多數ide晶元或多或少地支持0到5的pio模式。
-p
為驅動器的內部預讀裝置設置最大扇區,不是所有的驅動器都支持。
-q
(不懂)。在使用-i
或-v或-t或-t時無效。
-q
設置標記隊列深度(1或更大),或關閉標記隊列深度。這只能在2.5.xx或更新的內核中使用,目前還只有很少的驅動器支持它。
-r
獲取/設置設備為只讀模式,設置之後設備將不能允許寫入。
-r
注冊一個ide界面,危險。要獲得更多信息,看一下-u選項。
-s
設置驅動器等待超時,這個參數決定硬碟在多久未響應之後關閉主軸電機以省電,這個數值設置為0則關閉這個功能,設置為1至240時,時間將為5秒的倍數,即5秒至20分鍾,設置為241至251時,時間將為30分鍾的1-11倍,即30分鍾到5.5小時,設置為252象徵著21分鍾,253為?(不懂),255即為21分15秒。
-t
測試讀緩存的速度。
-t
也是測速度的。
-u
獲取/設置???(不懂,暈)
-u
注銷一個ide界面,危險!
-v
顯示使用-i未顯示出的所有設置。
-w
執行設備重啟(危險),一般不要用這個參數。
-w
禁用/開啟ide驅動器的寫緩沖特性,默認設置為設備製造商指定的值。
-x
(看不懂,危險)。
-x
為較新的(e)ide/ata驅動器設置ide傳輸模式,與-d1參數一起使用,使用-x
mdma2將開啟多字dma模式2傳輸,使用-x
sdma1將開啟單字dma模式1傳輸,使用-x
udma2將開啟ultradma模式傳輸(需要晶元組支持)。現在很多ide設備在啟動時就已經自動調整到最佳的pio模式,要使用此參數應該調整好-p參數,嚴重警告!這個數據是pio模式值+8,即設置為09代表傳輸模式為pio模式1,10即pio模式2,11即pio模式3,設置為00則恢復默認pio模式,01代表禁用iordy(什麼是iordy啊,暈),要開啟mdma,這個數值是mdma模式值+32,要開啟udma,這個數值是udma模式值+64,即66為udma2(ata33),68為udma4(ata66),69為udma5(ata100,那麼70應該是udma6即ata133了?我猜測的)
-y
使ide驅動器立即進入低耗電等待模式,用-c參數可以檢查當前的耗電模式。
-y
使ide驅動器立即進入低耗電睡眠模式,用-c參數可以檢查當前的耗電模式。
-z
讓內核重新讀取指定設備上的分區表。
-z
禁用segate驅動器的自動省電功能(st3xxx型號),防止它們在一定時間後閑置。

㈢ linux怎麼查看硬碟通電時間

你是什麼理由說是被黑心商家換了?你的筆記本原裝系統是linux,你第一次開機是linux?還是windows?開機第一時間有沒有用檢測軟體看看硬碟的通電時間?開箱時封條是否完好?以上這些問題足以說明是不是被換了

㈣ linux系統在硬碟休眠情況下,通電時間會增加嗎

Linux系統下如何使硬碟進入休眠狀態?



1條回答



A九尾妖姬

來自網路知道認證團隊 2018-04-12

在linux下,我喜歡用命令讓系統進入休眠:

$ echo mem | sudo tee /sys/power/state

當然,不用每次都要敲這么一長串,可以把它加入到一個腳本中。 再將該腳本命令加入到/etc/sudoers文件,就可以避免每次都需要輸入用戶密碼了。

man hdparm

hdparm -Y /dev/hd*:使硬碟進入睡眠模式;

hdparm -y /dev/hd*:使硬碟進入省電模式;

hdparm -S[num] /dev/hd*:設置超時值使硬碟進入睡眠模式;

喚醒硬碟hdparm好像沒有相應參數,實際上你去操作硬碟就會自動喚醒硬碟,使用ioctl有個參數可以喚醒硬碟,你可以查看硬碟操作的相應頭文件。

具體看hdparm的源代碼,實際是使用ioctl操作硬碟相應寄存器。

㈤ linux系統硬碟對硬碟拷貝2000g數據大概要多長時間拜託各位了 3Q

這要看硬體配置怎樣了,2T數據我估計得2個小時。 查看更多答案>>

㈥ linux硬碟緩存大小應該怎麼查看

Linux中要查看硬碟緩存大小,可以使用hdparm命令。
1、在終端中執行如下命令。
sudohdparm-I/dev/sdb
2、執行效果如下圖所示,其中cache/buffer
size行即為緩存大小。
說明:-I:直接讀取硬碟所提供的硬體規格信息,/dev/sdb指的電腦中的第二塊硬碟。
3、hdparm常用參數及說明如下:
-a<快取分區>:設定讀取文件時,預先存入塊區的分區數,若不加上<快取分區>選項,則顯示目前的設定;
-A<0或1>:啟動或關閉讀取文件時的快取功能;
-c<I/O模式>:設定IDE32位I/O模式;
-C:檢測IDE硬碟的電源管理模式;
-d<0或1>:設定磁碟的DMA模式;
-f:將內存緩沖區的數據寫入硬碟,並清楚緩沖區;
-g:顯示硬碟的磁軌,磁頭,磁區等參數;
-h:顯示幫助;
-i:顯示硬碟的硬體規格信息,這些信息是在開機時由硬碟本身所提供;
-I:直接讀取硬碟所提供的硬體規格信息;
-k<0或1>:重設硬碟時,保留-dmu參數的設定;
-K<0或1>:重設硬碟時,保留-APSWXZ參數的設定;
-m<磁區數>:設定硬碟多重分區存取的分區數;
-n<0或1>:忽略硬碟寫入時所發生的錯誤;
-p<PIO模式>:設定硬碟的PIO模式;
-P<磁區數>:設定硬碟內部快取的分區數;
-q:在執行後續的參數時,不在屏幕上顯示任何信息;
-r<0或1>:設定硬碟的讀寫模式;
-S<時間>:設定硬碟進入省電模式前的等待時間;
-t;評估硬碟的讀取效率;
-T:平谷硬碟快取的讀取效率;
-u<0或1>:在硬碟存取時,允許其他中斷要求同時執行;
-v:顯示硬碟的相關設定;
-w<0或1>:設定硬碟的寫入快取;
-X<傳輸模式>:設定硬碟的傳輸模式;
-y:使IDE硬碟進入省電模式;
-Y:使IDE硬碟進入睡眠模式;
-Z:關閉某些Seagate硬碟的自動省電功能。

㈦ linux 如何查看硬碟大小,內存大小等系統信息及硬體信息

一、linux CPU大小
[root@idc ~]# cat /proc/cpuinfo |grep "model name" &&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model name: Intel(R) Xeon(TM) CPU 2.80GHz
model name: Intel(R) Xeon(TM) CPU 2.80GHz
model name: Intel(R) Xeon(TM) CPU 2.80GHz
model name: Intel(R) Xeon(TM) CPU 2.80GHz
physical id : 0
physical id : 0
physical id : 3
physical id : 3
[root@idc ~]#

說明:Linux下可以在/proc/cpuinfo中看到每個cpu的詳細信息。但是對於雙核的cpu,在cpuinfo中會看到兩個cpu。常常會讓人誤以為是兩個單核的cpu。
其實應該通過Physical Processor ID來區分單核和雙核。而Physical Processor ID可以從cpuinfo或者dmesg中找到. flags 如果有 ht 說明支持超線程技術 判斷物理CPU的個數可以查看physical id 的值,相同則為同一個物理CPU
可以看到上面,這台機器有兩個雙核的CPU,ID分別是0和3,大小是2.8G。
二、內存大小
[root@xbidc ~]# cat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MemTotal: 1034612 kB
[root@xbidc ~]#

三、硬碟大小
[root@xbidc ~]# fdisk -l |grep Disk
Disk /dev/sda: 300.0 GB, 300000000000 bytes
[root@xbidc ~]#

四、 更多查看linux硬體信息的方法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統版本,是數字1不是字母L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設備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設備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lsmod # 列出載入的內核模塊
env # 查看環境變數資源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sh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閑內存量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磁碟和分區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區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碟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啟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網路
ifconfig # 查看所有網路介面的屬性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監聽埠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netstat -s # 查看網路統計信息進程
ps -ef # 查看所有進程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用戶
w # 查看活動用戶
id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last # 查看用戶登錄日誌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所有組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服務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啟動的系統服務程序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裝的軟體包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相關參數的linux系統命令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linux硬碟和分區信息的系統信息命令
cat /proc/meminfo :查看linux系統內存信息的linux系統命令
cat /proc/version :查看版本,類似uname -r
cat /proc/ioports :查看設備io埠
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斷
cat /proc/pci :查看pci設備的信息
cat /proc/swaps :查看所有swap分區的信息

㈧ 如何在Linux中的crond任務中,執行顯示系統的當前時間並查看已掛載磁碟分區的磁碟使用情況,

每5分鍾看一下時間,並將結果保存到date.log
*/5 * * * * root date >>/date.log

㈨ 在linux下如何查看u盤最後讀寫的時間

桌面下正常都是插上就能用,如果沒設置自動掛載的話掛載命令是mount具體用法:
先fdisk
-l,然後插上U盤,fdisk
-l
查看是否有新的硬碟添加上來了看
然後執行掛載
mount
-t
vfat
/dev/sdb
/mnt/usb
這里-t
vfat
是指的fat的格式,/dev/sdb指的是U盤,/mnt是掛載的地方
完事

㈩ linux內核中有關將內存中數據刷新回磁碟時間的選項有誰知道嗎

bootloader 階段使用 BIOS 功能,所有的 SATA 默認都有一個簡單的 BIOS 讀寫兼容功能提供支持。也就是說開了 AHCI ,BIOS 依然會提供兼容模式。不過現在的操作系統在內核啟動後就會繞過 BIOS 直接操作硬體。這個時候如果開啟了 AHCI 模式,那麼 IDE 兼容部分的硬體介面模擬就沒了,不過 BIOS 自己提供的讀寫功能雖然繼續提供,但系統已然不用了。所以 bootloader 可以讀寫硬碟並不代表 linux 內核可以讀寫硬碟。

linux 的驅動有兩種存放狀態,編入內核或者編成模塊。
initrd 裡面的就是模塊,會被 bootloader 在讀取內核時一起讀取進入內存。一般內核模塊只在需要時載入,可以節省內核的運行體積。但現在新版 linux 內核的 sata 驅動已經高度集成了,所以很多發行版的 SATA 驅動都直接進入內核不需要模塊載入方式了。當然這要看系統的設計,有的系統既然 initrd 必然會提供,那麼編入內核確實沒意義。不過需要另外找驅動的硬體,都是模塊方式存在,他們在系統啟動時必須存在於 initrd 裡面,不然內核自己沒法集成,也不能從硬碟裡面讀取(沒驅動沒法讀盤,沒法讀盤就沒法讀驅動)。

BIOS 的 INT13 功能太簡單了。限制也特別多,現在都是能不用就不用的。所以這東西現在只有 bootloader 才會用。

熱點內容
ie10緩存 發布:2025-05-13 23:10:09 瀏覽:458
安卓手機圖標怎麼設置提示 發布:2025-05-13 23:07:56 瀏覽:809
香蕉FTP下載 發布:2025-05-13 23:07:11 瀏覽:940
for循環sql語句 發布:2025-05-13 22:45:49 瀏覽:19
python實用代碼 發布:2025-05-13 22:19:41 瀏覽:843
dede資料庫的配置文件 發布:2025-05-13 22:19:08 瀏覽:970
給字元加密 發布:2025-05-13 22:12:32 瀏覽:975
資料庫系統實現答案 發布:2025-05-13 22:11:57 瀏覽:143
哪個軟體可以共存安卓 發布:2025-05-13 22:10:15 瀏覽:555
上傳宦妃天下野泉肉肉 發布:2025-05-13 22:10:10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