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access資料庫的結構層次

access資料庫的結構層次

發布時間: 2022-12-07 03:49:04

㈠ 關於Access資料庫的數據層次結構,敘述錯誤的是()

access數據的結構層次是指數據的組織關系。顯然,我們知道:記錄是由多個欄位構成,表是由多條記錄構成、資料庫是由眾多資料庫-->數據表-->記錄--->欄位。。有什麼不明白的再問。。

㈡ 請問access資料庫系統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


Access是由微軟發布的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它結合了「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和「圖形用戶界面」兩項特點,是Microsoft Office的成員之一。

優點:Access部署簡單方便,就一個文件運用起來比較靈活主要是桌面資料庫系統,他也可以開發基於自己的桌面資料庫應用(UI),也可以作為前端開發工具與其它資料庫搭配開發應用程序(如sql Server、DB2、Oracle等),熟練的軟體設計師和資料分析師利用它來開發應用軟體,而一些不熟練的程序員和非程序員的初級用戶則使用它來開發簡單的應用軟體。

缺點:數據儲存量小安全性不夠高,加了用戶級密碼容易破解。C/S結構下對伺服器要求很高,否則容易造成Mdb損壞,並發數255,但是對高強度操作適應性差,如果伺服器不夠好、網路不夠好、編程方法不夠好,6-7個人同時訪問就能導致Mdb損壞或者並死,不能將VBA代碼開發的軟體系統直接編譯成Exe可執行文件,不能脫離Access或者Access Runtime環境,該環境相對其他軟體體積較大(50M左右)。Microsoft Access資料庫有一定的極限,如果數據達到100M左右,很容易造成伺服器IIS假死,或者消耗掉伺服器的內存導致伺服器崩潰。

SQL Server是一個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優點:安全性高真正的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圖形化用戶界面,使系統管理和資料庫管理更加直觀、簡單,豐富的編程介面工具為用戶進行程序設計提供了更大的選擇餘地。SQL Server與Windows NT完全集成,利用了NT的許多功能,如發送和接受消息,管理登錄安全性等。SQL Server也可以很好地與Microsoft BackOffice產品集成。具有很好的伸縮性,可跨越多種平台使用,對Web技術的支持,使用戶能夠很容易地將資料庫中的數據發布到Web頁面上。SQL Server還提供數據倉庫功能,這個功能只在Oracle和其他更昂貴的DBMS中才有。

缺點:因功能強大,所以操作數據比Access較為復雜。

㈢ access資料庫的結構層次

包括資料庫、數據表、欄位、過濾器等。

Access的用途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用來進行數據分析:access有強大的數據處理、統計分析能力,利用access的查詢功能,可以方便地進行各類匯總、平均等統計。並可靈活設置統計的條件。比如在統計分析上萬條記錄、十幾萬條記錄及以上的數據時速度快且操作方便,這一點是Excel無法與之相比的。

2、用來開發軟體: access用來開發軟體,比如生產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等各類企業管理軟體。



(3)access資料庫的結構層次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資料庫管理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功能:數據定義,數據操縱,資料庫運行管理,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資料庫的建立、維護和其他。而實現這些功能就需要相應的程序模塊。

1、數據定義模塊:包括DDL翻譯處理程序(包括外模式、模式、存儲模式處理程序)、保密定義處理程序(如授權定義處理程序)、完整性約束定義處理程序等。

2、數據操縱模塊:包括DML處理程序、終端查詢語言解釋程序、數據存取程序、數據更新程序等。DML處理程序或終端查詢語言解釋程序對用戶數據操縱請求進行語法、語義檢查,有數據存取或更新程序完成對資料庫的存取操作。

3、資料庫運行管理模塊:包括系統初啟程序,負責初始化DBMS,建立DBMS的系統緩沖區,系統工作區,打開數據字典等等。

還有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檢查、並發控制、事務管理、運行日誌管理等程序模塊,在資料庫運行過程中監視著對資料庫的所有操作,控制管理資料庫資源,處理多用戶的並發操作等。它們一方面保證用戶事務的正常運行及其原子性,一方面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模塊:包括文件讀寫與維護程序、存取路徑(如索引)管理程序、緩沖區管理程序(包括緩沖區讀、寫、淘汰模塊),這些程序負責維護資料庫的數據和存取路徑,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

㈣ 簡述資料庫的結構

資料庫結構是指在計算機的存儲設備上合理存放的相關聯的有結構的數據集合的結構。一個資料庫結構含有各種成分,包括資料庫、數據表、欄位等。

資料庫(Database)

Visual Basic中使用的資料庫是關系型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一個資料庫由一個或一組數據表組成。每個資料庫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碟上,即對應於一個物理文件。不同的資料庫,與物理文件對應的方式也不一樣。對於dBASE,FoxPro和Paradox格式的資料庫來說,一個數據表就是一個單獨的資料庫文件,而對於Microsoft Access、Btrieve格式的資料庫來說,一個資料庫文件可以含有多個數據表。

1、數據表(Table)

簡稱表,由一組數據記錄組成,資料庫中的數據是以表為單位進行組織的。一個表是一組相關的按行排列的數據;每個表中都含有相同類型的信息。

表實際上是一個二維表格,例如,一個班所有學生的考試成績,可以存放在一個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對應一個學生,這一行包括學生的學號,姓名及各門課程成績。

2、記錄(Record)

表中的每一行稱為一個記錄,它由若干個欄位組成。

3、欄位(Field)

也稱域。表中的每一列稱為一個欄位。每個欄位都有相應的描述信息,如數據類型、數據寬度等。

(4)access資料庫的結構層次擴展閱讀:

資料庫結構的其他組成結構:

1、索引(Index)

為了提高訪問資料庫的效率,可以對資料庫使用索引。當資料庫較大時,為了查找指定的記錄,則使用索引和不使用索引的效率有很大差別。

索引實際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表,其中含有關鍵欄位的值(由用戶定義)和指向實際記錄位置的指針,這些值和指針按照特定的順序(也由用戶定義)存儲,從而可以以較快的速度查找到所需要的數據記錄。

2、查詢(Query)

一條SQL(結構化查詢語言)命令,用來從一個或多個表中獲取一組指定的記錄,或者對某個表執行指定的操作。當從資料庫中讀取數據時,往往希望讀出的數據符合某些條件,並且能按某個欄位排序。使用SQL,可以使這一操作容易實現而且更加有效。

SQL是非過程化語言(有人稱為第四代語言),在用它查找指定的記錄時,只需指出做什麼,不必說明如何做。每個語句可以看作是一個查詢(query),根據這個查詢,可以得到需要的查詢結果。

3、過濾器(Filter)

過濾器是資料庫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把索引和排序結合起來,用來設置條件,然後根據給定的條件輸出所需要的數據。

4、視圖(view)

數據的視圖指的是查找到(或者處理)的記錄數和顯示(或者進行處理)這些記錄的順序。在一般情況下,視圖由過濾器和索引控制。

㈤ 資料庫系統的內部結構體系簡介

資料庫系統的內部結構體系簡介

計算機安全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分支,其目標包括保護信息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中斷和修改,同時為系統的預期用戶保持系統的可訪問性和可用性。下面是我收集的資料庫系統的內部結構體系,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資料庫系統的內部具有三級模式與二級映射。

1)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

數據模式是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結構的一種表示形式,它具有不同的層次與結構方式。

(1)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是資料庫系統中全局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是全體用戶公共數據視圖。概念模式主要描述數據的概念記錄類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還包括一些數據間的語義約束。

(2)外模式

外模式又稱子模式或用戶模式,是用戶的數據視圖,即用戶見到的數據模式。

概念模式給出系統全局的數據描述而外模式則給出每個用戶的局部數據描述。

(3)內模式

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給出資料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儲方法,如數據存儲的文件結構、索引、集簇及hash等存取方式與存取路徑,內模式的物理性主要體現在操作系統及文件級上。

內模式對一般的用戶是透明的.,但它的設計直接影響到資料庫系統的性能。

模式的三個級別層次反映了模式的三個不同環境以及它們的不同要求,其中內模式處於最底層,它反映數據在計算機物理結構中的實際存儲形式,概念模式牌中層,它反映了設計者的數據全局邏輯要求,而外模式處於最外層,通過兩種映射由物理資料庫映射而成它反映用戶對數據的要求。

2)資料庫系統的二級映射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是對數據的三個級別抽象,它把數據的具體物理實現留給物理模式,使得全局設計者不必關心資料庫的具體實現與物理背景;通過兩級映射建立了模式間的聯系與轉換,使得概念模式與外模式雖然並不物理存在,但也能通過映射獲得實體。同時,兩級映射也保證了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的獨立性。

兩級模式的映射:

概念模式到內模式的映射:該映射給出概念模式中數據的全局邏輯結構到數據的物理存儲結構間的對應關系

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該映射給出了外模式與概念模式之間的對應關系

【拓展】外部結構

從資料庫最終用戶角度看,資料庫系統的結構分為集中式(單用戶結構、主從式結構)、分布式(客戶機/伺服器結構)和多層結構,這是資料庫系統外部的體系結構。

(1)單用戶應用結構:是運行在個人計算機上的結構模式,常稱為桌面(Desktop)DBMS。屬於單用戶DBMS的主要產品有:Microsoft Access、Paradox、Fox系列。單用戶的DBMS的功能在數據的一致性維護、完整性檢查及安全性管理上是不完善的。桌面資料庫管理系統中比較好的有Access、Paradox等,它基本實現了DBMS應該具有的功能。

(2)主機/終端結構:是以大型主機為中心(Mainframe.Centric)的結構模式,也稱為分時共享(Time—Sharing)模式,它是面向終端的多用戶計算機系統(主從式結構)。該結構以一台主機為核心,將操作系統、應用程序、DBMS、資料庫等數據和資源均放在該主機上,所有的應用處理均由主機承擔,每個與主機相連接的終端都是作為主機的一種I/O設備。由於是集中式管理,主機的任何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因此,這種結構對系統的主機的性能要求比較高,維護費用也較高。

(3)客戶機/伺服器(Client—Server,C/S)結構:是隨著計算機網路的廣泛使用而出現的結構模式。該結構是將一個資料庫分解為客戶機(稱為前端,Front—End)、應用程序和伺服器(稱為後端,Back-End)三部分,通過網路連接應用程序和伺服器。由於C/S結構的本質是通過對服務功能的分布實現分工服務,因而又稱為分布式服務模式。人們將C/S稱為二層結構的資料庫應用模式。

(4)多層資料庫應用結構:將應用程序放在伺服器端執行,客戶機端安裝統一的前端運行環境——瀏覽器,在客戶機和伺服器之間增加一層用於轉換的伺服器,形成三層結構的資料庫應用模式,這就是Intemet/Intranet環境下資料庫的應用模式。三層結構是由二層(C/S)結構擴展而來的,這種三層結構也稱為瀏覽器/Web 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B/W/S)結構。

;

㈥ access資料庫對象分為三個層次,其中第一層次是資料庫的基本對象,包括什麼

第一層次是表對象和查詢對象,它們是資料庫的基本對象,用於在資料庫中儲存數據和查詢數據。
第二層次是窗體對象、報表對象和數據訪問頁,它們是直接面向用戶的對象,用於數據的輸入輸出和應用系統的驅動控制。
第三層次是宏對象和模塊對象,它們是代碼類型對象,用於通過組織宏操作或編寫程序來完成復雜的資料庫管理工作並使得數據管理自動化。

㈦ 資料庫有哪幾種文件組成

根據作用不同,分為以下三種:
1、主數據文件。
用來存儲資料庫的數據和資料庫的啟動信息。
每個資料庫必須有且只有一個主數據文件,其擴展名為.mdf。
實際的主數據文件都有兩種名稱:操作系統文件名和邏輯文件名(在sql語句中會用到)

2、輔助數據文件
用來存儲資料庫的數據,可以擴展存儲空間。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輔助數據文件。擴展名為.ndf

3、事務日誌文件
用來存放資料庫的事務日誌。凡是對資料庫進行的增、刪、改等操作,都會記錄在事務日誌文件中。
每個資料庫至少有一個事務日誌文件。擴展名為.ldf

熱點內容
安卓如何修改cpu 發布:2025-05-16 21:58:20 瀏覽:364
pythonainb 發布:2025-05-16 21:45:56 瀏覽:855
淘汰伺服器可以做家用電腦嗎 發布:2025-05-16 21:41:31 瀏覽:842
遊程編碼c語言 發布:2025-05-16 21:26:51 瀏覽:586
帝來哪個配置值得購買 發布:2025-05-16 21:12:29 瀏覽:462
什麼是nodejs前端伺服器 發布:2025-05-16 21:12:17 瀏覽:405
編譯選項立即綁定未定義符號 發布:2025-05-16 20:55:13 瀏覽:906
linuxmysql慢日誌 發布:2025-05-16 20:47:58 瀏覽:272
村兩委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5-16 20:34:47 瀏覽:294
我的世界有什麼伺服器好玩的 發布:2025-05-16 20:28:57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