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安裝linux

安裝linux

發布時間: 2022-01-22 11:54:47

『壹』 如何安裝linux

以Red Hat Linux 7.0為例說明安裝過程,如下:

塞入第一張光碟,讓計算機從CDROM啟動,馬上就出現了簡潔的歡迎信息。敲回車,可以進入默認的安裝模式-圖形界面,滑鼠操作,基本和6.1、6.2類似。敲入「text」,可以進入文本安裝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不支持滑鼠,需要使用鍵盤操作,主要是為了兼容。如果你的計算機使用圖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鈕怎麼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進入所謂的專家模式,實際上就是安裝程序把所有的步驟都交給了你,隨遍你怎麼設置,如果你的機器有些特殊的硬體,安裝程序無法正確配置,那就試試這樣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會進入「救援」模式,主要用於原有的Linux系統無法正常啟動的情況。使用這個辦法,實際上你是進入了一個微型的Linux系統,裡面有許多可以用來拯救操作系統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體的安裝驅動盤,就敲入「linux dd」,它會提示你插入軟盤,讀取進系統。以便更好的利用它們。

敲回車進入默認安裝模式,內核啟動後,出現語言選擇選單,18種語言,可惜就是沒有中文。選「english」,再挑鍵盤,滑鼠。值得一提的是,我的雙飛燕4D+滑鼠自動的被認出三鍵。要知道,第三鍵在Linux環境下的作用很大。許多操作可以用它來實現,如果你沒有三鍵滑鼠,就使用模擬三鍵的方法,左右鍵同時按下,即表示第三鍵。

安裝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時詳盡的幫助信息,右面是選項。完全滑鼠操作。

在系統安裝的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說明!因為許多的朋友都有過慘痛的教訓-漫不經心,結果,硬碟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被幹掉了,系統癱瘓。簡直欲哭無淚,好些人不停的到網上請教恢復的辦法。

這里詳細說明一下,RedHat 7.0有兩大類安裝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前者包含下面三種選擇: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用滑鼠可以很容易的切換。後者則是升級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碟原有的舊版本的Linux軟體替換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戶推薦此方式。工作站類型安裝將會清除掉所有硬碟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區信息。不管與Linux無關的分區,如聞到死98。不過,安裝非常容易,如果硬碟有Windows98,它會自動配置LILO的雙啟動,但是,如果和NT並存,就不要使用這種方法,應使用定製方式,否則,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來了。

ServerSystem---伺服器類型安裝將會幹掉所有硬碟上所有分區的一切信息。絕對不是開玩笑!要是你的機器作為網路伺服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製類型的安裝。不喜歡上面的類型,或者想嘗試自由的配置過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類型,下面的步驟是分區,如果你經驗不足,或者怕麻煩,可以使用自動分區辦法,安裝程序會自動創建「/」、「swap」、「/boot」分區。當然,原來硬碟上的Linux分區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機器中裝有Windows98則不要管它,它會安然無恙的。

格式化完分區後,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時區選擇,右上邊有張世界地圖,滑鼠箭頭往上一放,程序自動選擇最近的地區時區,我們肯定選擇China啦。

下一步,輸入超級用戶-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戶賬號。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寫字母混合數字的口令形式。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選擇軟體包群組的時候,有Gnome、KDE、Games三種,看來RedHat對游戲迷想的挺周到。注意群組是可以多選的,可以安裝三種分組的任何組合。

安裝程序自動生成了很友好的軟體包選擇界面,左側是樹型圖示,把所有的軟體包按應用范圍分成了不同的歸屬,如Internet應用、X 窗口、軟體開發,資料庫、共享庫文件等等。右面是代表軟體的圖標,「打勾」的狀態就表示選中了,而屏幕下側則是針對右側軟體包的註解說明,介紹這個軟體是干什麼用的,有什麼特點。

我在裡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爐的程序,看看,操作數碼相機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錄機、掃描儀的。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體的歷史就要成為過去了。這部分內容也應該是屬於RedHat 7.0的新特點之一吧。

往下的操作步驟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選擇顯示器,挑顯卡。我的Premedia2可以輕松的認出,而這一點,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沒做到。這可能是由於X Free 4.0的緣故。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製合適的X解析度,選中默認的窗口環境,然後測試一下,成功就繼續,否則重新調整直到成功為止。我為我的14寸顯示器(老土 :-)選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貝過程開始了,看看估計的時間,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過要回來,因為最後需要使用第二張光碟完成安裝,然後是製作啟動軟盤,不樂意就跳過去。馬上,「祝賀安裝完畢。」

急不可耐的重新啟動後,發現有了新的變化。RedHat 7.0把LILO啟動界面圖形化了,屏幕顯示出小紅帽圖像和需要啟動的操作系統,使用鍵盤箭頭可以切換。 可惜,我並不喜歡這個圖形,對於玩過圖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進入Linux系統。OK!

『貳』 新手如何安裝linux操作系統

1

首先打開VMware Workstation軟體,選擇【創建新虛擬機】後,我們會進入新建虛擬機向導這個界面,在這個界面中我們需要選擇安裝來源。這里小編建議大家選擇第三種【稍後安裝操作系統】。

『叄』 如何安裝linux

在對硬碟進行分區前,應該先弄清楚計算機擔負的工作及硬碟的容量有多大,還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知道當前安裝LILO的版本,因為LILO2.21及早期版本對硬碟大小有限制,如果安裝LILO到1023磁軌以外即8G的空間以外,LILO就無法啟動。 但一些BIOS較老的機器,LINUX仍然無法突破1024磁軌的限制,因此這些BIOS無法認出大於1024的硬碟空間。

還需要考慮的問題有:

· 是否限制用戶可使用的磁碟空間大小?

· 在系統中需要安裝哪些軟體?

· 交換分區需要多大?

· 系統是否有多個硬碟?

下面,我們按系統工作性質的不同對分區的劃分提出了一些建議。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在滿足系統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下面的分區大小也可以靈活的變動。

基本工作站的分區方案
假設系統的硬碟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個20M的/boot分區是為了避免將系統內核文件放到1024磁軌以外,如果將/boot做為root分區的一個子目錄,內核文件就會安裝在root分區的任何地方,因為硬碟的大小超過了8G,所以在啟動時就有可能出現問題。建議將交換分區的大小設置為內存的兩倍,在這里我們假設系統的內存為64M。最後我們將硬碟的剩餘空間全部分給了root分區。

Red Hat Linux 6.2 及其早期版本上的基本伺服器硬碟分區方案
這里的伺服器我們假設只提供幾種通用的服務,如WWW服務及ftp服務等幾種服務,通過telnet登錄的用戶數很少。假設其硬碟大小為25G。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home 13G

/var 2G

在硬碟的最前面創建20M大小的/boot分區,原因同上。交換分區的大小也是128M,因為內存的大小為64M。

/ ,即root分區設為10G這么大是因為其中有一個/usr目錄,這個目錄可能會佔用很多硬碟空間,特別是在安裝了X Server,運行圖形界面的應用程序的時候。

/home分區是硬碟中最大的分區,這似乎與我們假設系統用戶數不多有些矛盾。實際上在/home目錄下確實沒有幾個用戶目錄,但在Red Hat6.2及更早的版本中,Apache伺服器和wu-ftpd FTP伺服器被放在了/home/httpd及/home/ftp目錄中。所以這個分區這么大也是有原因的。

最後,/var目錄獨自佔用了一個分區,因為系統的所有日誌都寫到了/var/log目錄下,這將會佔用很大的硬碟空間。如果系統日誌記錄得非常詳細,整個目錄很快會被寫滿,導致系統工作呆滯。當然,可以通過系統日誌後台守護程序syslogd來修改日誌配置,避免發生這種情況。

Red Hat 7及以上版本的基本伺服器分區方案
這種情況同前一個方案的情況相同,不同的是LINUX版本為Red Hat 7.0及其以上版本。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var 15G

與RedHat6不同,在RedHat7中HTTP服務和FTP服務的目錄現在位於 /var/www/ 和/var/ftp/,因此/var分區有15G之大也就不難理解了。

多用戶伺服器分區方案
在這種伺服器系統中,同時有多個用戶通過telnet, ssh, rlogin或其方式在遠程訪問系統。系統中有三個35G的硬碟驅動器,總共有105G的磁碟空間 。系統中用到了RAID 5技術做數據冗餘。這種情況下,管理員必須為每個用戶分配磁碟空間。對RedHat 6.2及更早的版本,分區如下:

Disk 1:

/boot 20M

/ 4G

/var 3GB

/home 27.98G

Disk 2: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Disk 3: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這樣分區的原因:首先,Disk1上的20M /boot分區不屬於任何RAID陣列,否則如果你將/boot放至RAID陣列中,以後就不能系統內核升級了。

為了方便管理,在其它兩個硬碟中建立了20M的交換分區。這種伺服器一般配有1G以上的內存,因此交換分區的大小不成問題。如果增大交換分區,就會減少RAID分區空間,所以20M是足夠的。RAID分區的分組如下:

· 1-A, 2-A, and 3-A 一起組成一個8G的 RAID 5 驅動器,做為/根目錄打開。

· 1-B, 2-B, and 3-B 組成 6GB的 RAID 5 驅動器,做為 /var目錄。

· 1-C, 2-C, and 3-C 組成 55.96GB RAID 5 驅動器, 做為 /home.目錄。

這種分配方案總共有55.96G的空間分配給所有用戶及Apache和FTP服務,在/var下用6G空間用做記錄日誌、郵件,這么大的空間是足夠的。

如果安裝Red Hat7或以上版本,應給/var分區更大的空間,因為它同時還存放著WEB和FTP服務的兩個目錄。

『肆』 如何安裝linux系統 具體步驟

我也是暑假才裝的ubuntu 9.04,我裝的是vista與Ubuntu雙系統。一. .我推薦你下個UltraISO軟體,做一個U盤啟動,具體方法如下:在工具欄找到 啟動,下拉框中選 寫入硬碟映像 ,接下來選你的U盤盤符,寫入方式選USB-HDD,等完成後一個啟動U盤就做好了。安裝的時候,開機時,按F12,不過不同的電腦可能不同,選USB啟動。二. 分區問題 我幫你找了個很詳細的教程一.掛載點
在Linux系統裡面,「分區」,被稱作「掛載點」,簡單明了的說,「掛載點」意思就是:把一部分硬碟容量,「分」成一個文件夾的形式,用來干什麼事情。這個文件夾的名字,就叫做:「掛載點」。所以,和Windows有著本質上的超級大的區別,你在任何linux發行版系統裡面,絕對不會看到C盤,D盤,E盤這樣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夾」形式存在的「掛載點」。
在Linux 系統裡面,有一些已經定義好,用來干一些事情的掛載點,常見的「掛載點」有:
1. Boot
大家應該很常見這個英文,是引導的意思。對於Linux來講,一部分容量,用來「掛載」Boot,就是用於存儲系統的引導文件
2. / 或者 /ROOT
就一個符號,是Linux系統特有的,是「根目錄」的意思。根目錄,用來存儲用戶的一些基本配置文件,軟體設置文件等等很多
3. home
「家」的意思,在Linux系統裡面,它是用來存儲用戶的程序,文件,文檔等等所有資源。因此,進行「分區」操作的時候,它是要分的很大很大很大的。
4. SWAP
這個,是Linux和Windows最大的區別了。Windows沒這個東西,只有Linux才有。其實它也不是一個「掛載點」,為了菜鳥們理解方便,我這里姑且把它當作一種掛載點。SWAP分區,是讓「內存」臨時存儲文件的專用空間。
小知識:對於大部分常見的Linux核心的系統,上述的 2,4.有它們2個「掛載點」,就夠了。當然,Linux下還有其他很多「掛載點」,可以進行詳細的設置,我說的2和4,只是必須的,一定要有的,最最基礎的!沒有它們2個掛載點,根本不能繼續安裝系統的!
5. usr
用來存放系統自帶的,或者通過更新安裝的軟體的地方。
6. tmp
臨時文件存儲地方,大家可以理解為Windows下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 目錄。^_^
7. 自行設置「掛載點」
咱們在Windows裡面,可以通過「新建文件夾」來存儲一類東西,當然在Linux下也行。除了這個方法,你也可以在「分區」的時候,自己設置一個「掛載點」(其實功能就等於建立個專門的地方,存放專門的東西」)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我不一一細說了,下面有張圖,裡面有各個文件夾對應的功能,存貯的東西。大家都可以在「分區」的過程中,手動「掛載」,設置具體容量。

二.Linux系統下,硬碟光碟機等設備的命名規則
Linux 好像很喜歡「另類」,它對硬碟設備的命名方法,也和Windows有很大區別。在Linux系統裡面,你的硬碟設備信息,是專門存儲在「dev」這個掛載點裡面的。上面我沒有提到這個掛載點,大家知道就行了。後面會見到。它的硬碟命名方法是:
1. IDE 介面的硬碟,Linux下稱為(或者說是顯示為):HD
2. SATA 硬碟或者 SCSI硬碟,稱為: SD
3. 光碟機,就是 CDROM 了。如果有多個光碟機,是按數字命名排列的,比如:CDROM0,CDROM1,CDROM2
4. 硬碟裡面的 Windows下的分區
以Ubuntu 8.04以上為例,它已經很好很好的支持 Windows分區類型(FAT32,FAT,NTFS)的讀寫操作了。你系統安裝好後,它就能自動識別這些Windows分區。它們會以「該分區的容量大小+分區卷標」,來標明,比如: 22.5G GAME, 30G System^^^這樣。在你系統的「位置」裡面,就能看到的。
5. 如果你有多硬碟………………
剛才說了,在Linux裡面,硬碟被分為:HD 和 SD,那麼,根據英文26個字母的順序。第一塊硬碟,就是 hda,那麼,這塊硬碟的第一個掛載點,就是 hda1,以此類推 hda2,hda3^^^
剛才說了,多塊硬碟,是根據26個字母順序排的,那麼, hdb就是第二塊硬碟了。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吧?它的「分區」,自然就是:hdb1,hdb2,hdb3……………………同樣道理,大家應該能知道, sdb3,是什麼意思了吧?

三.關於常見掛載點的容量設置
每個人的硬碟大小都不同,自然也沒有「定論」了,我大致說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酌情考慮
1. boot
Linux系統,它的引導文件很小很小,這個boot掛載點,大家分 100M,就足夠了(這個基本上能算是定論!不管你硬碟多大,就分這么多,足夠足夠了!等你安裝完了系統,去看看它,其實就占 45M——50M)

小知識:BOOT掛載點,並不是必須的。但是個人建議,如果你要做雙系統,最好是單獨分出來,等你安裝grub引導器的時候,把它安裝到boot上,就是雙系統了,這樣做,目的就是更明確,更方便。
2. / (有些linux發行版,這個也寫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樣的)
剛才說過了,得大點,至少5G以上
3. home
剛才也說了,是要求最大最大最大的。。。。。。你就盡量分吧。嘿嘿!網上常見的,80的硬碟,分給它 70G的都有………………
4. SWAP
有一個不成文的小規律: 電腦內存,小於 1G的,SWAP分 512M;內存大於 1G的,分 1G就行。
5. TMP
臨時存放些垃圾的,自己看著吧了。大不了用滿了清理唄。

小知識:linux和windows不一樣,垃圾很少很少,可以說是幾乎沒有,所以,在linux系統下,你完全不用考慮,系統垃圾文件的問題喔!所以,用linux,自然就不用天天吵著:我怎麼清理垃圾阿!
6. usr
占你整個容量的 15%差不多吧。呵呵,自己酌情考慮,其實你不「掛載」這個都行的。
Linux的分區,之所以讓大家頭疼,就是因為它並不是給每個分區,分配一個「字母盤符」,而是通過具體的文件夾名字,來進行「掛載」,進行功能的區分。其實,大家在潛意識里,明白這些掛載點的意思,就行了。別非想著Windows,分區就得有個盤符。。。。。。。^_^想用Linux,很多觀念都必須要改變滴~

四.實戰 Ubuntu 8.04.1 硬碟分區

基礎知識說完了,該進入正題了,以:Ubuntu 為例,來一步一步的圖文說明分區過程。

硬碟「分區」,是Ubuntu系統安裝過程的:第三步,前兩步我實在覺得沒必要說了。

1. 系統語言選擇—— 都知道選擇中文(簡體)吧?而且默認就是,直接回車即可!
2. 選擇時區 —— 默認就是 (SHANGHAI),會拼音的都明白。中國上海。直接回車
3. 開始頭疼的硬碟分區
首先出現的是這個界面,我們選擇「手動」

⑴ 這里,就是Ubuntu系統的「分區」軟體界面了。每種Linux系統,都自帶分區軟體,他們的界面和使用方法,也大致相同,菜鳥們學會一種,就完全可以應付所有的了。雖然網上也有很多專門給Linux系統「分區」的第三方軟體,但我個人還是推薦大家用系統自帶的,方便,直接,快捷~
如圖,下面列出了我的硬碟設備:dev/sda ,還用解釋么?sda:「sata介面第一塊硬碟」

⑵我們選中下面的「空閑空間」行,就能點擊「新的分區」了。

⑶點擊「新的分區」,我們來創建掛載點。界面如圖,我逐個解釋

★新分區的類型
boot 和 swap(交換分區)是主,其他的掛載點,都是邏輯。這個不解釋了。當然不是定論
★新建分區容量: 自己填寫吧
★新分區位置: 默認就行,選擇「開始」
★用於
Linux的「分區」,也有很多種類,就像是Windows包括NTFS,FAT32。 現在這個時代,建議大家選擇 Ext3 日誌文件系統就行了。還有一種 R...FS,具體名字忘了,^_^,也可以。不過我都用Ext3,實質存放檔案的分割區。事實上除了ext3外,GNU/Linux可以使用ext2、xfs、reiser及jfs等檔案系統存放檔案,每個檔案系統都有其長短處,不過初學者先使用ext3。

一會兒要建立SWAP掛載點,就是在這里選擇!別忘了!
★ 掛載點
不解釋了,前面開始時候就介紹了,「分區」軟體裡面羅列了常見的:boot, /, home,usr,temp
看看,這裡面已經提供了如下這些掛載點,大家直接選擇就行了:

⑷第一步,建立 BOOT 掛載點的「分區」,看圖吧,最直接

⑸第二步:建立 SWAP ,交換空間

⑹建立 /,根目錄掛載點
⑺建立 HOME,用戶掛載點
⑻到這里,最基本的,就建立忘了,教程裡面,我就建立這幾個,其他的,大家想建立,可以照貓畫虎就行了,應該這個本事都具備吧?^_^ 看下面的圖,是已經都掛載好的硬碟了。

4. 填寫個人信息:用戶名,密碼(輸入2遍),填寫計算機名稱
5. 開始「全自動」安裝。。。。。。。。。
6. 最後重啟,就裝完系統拉!
其實我裝的時候就分了/root boot swap home,總共我是分了20G。(Linux下可以打開FAT32,ntfs的盤就是xp下的盤,在xp下不能打開ext格式的盤) 三 關於怎麼切換系統,開機的時候有操作系統的選擇,你可以選擇windows或Linux。四 按步驟來的話一般是不會使文件丟失的,不要擔心。當然可以用GHOST備份。五 分區的話可以用分區魔法師,文件不會丟失的。分區最好是空出一部分。(圖傳不上去,很抱歉,可以自己到網上搜索)

『伍』 快速安裝LINUX

我裝過Puppy Linux 4.0,有1G U盤就夠了,系統110 M,可以完全運行在內存里,我是學生物的,計算機純屬業余,(我是AMD 1GHz,256 SD_RAM,40 G IDE hdd),首選Puppy 4.0。除了absolute linux(無圖形)外這是我用過的(我所知道的)最低最低的,有NTFS硬碟自動掛在、聯網超容易,你下載後刻錄成光碟,運行安裝盤,點選(箭頭上下)只要把系統裝進了u盤里(需1 GB及以上),隨便哪個電腦,BIOS-usb first以後reboot就能進U盤系統(Puppy_linux_4.0),呵呵。絕對速度超快。如果選擇關機保存文件的話滿些。還有Damn Small Linux,第二好吧(快、小、桌面圖形化方向)我給你兩個別表吧,
http://unetbootin.sourceforge.net/ (我的Puppy是從這個連接下載的)
http://www.linux.com/directory (介紹是目前我搜到的最詳細的列表,慢慢回味吧!我只是用桌面,有些是面向中間體的、工程導向的可能更適合你們專業選手!新年快樂!)
祝你快樂!

『陸』 如何安裝linux系統

1.選擇「中文(簡體)」,然後點擊「安裝Ubuntu」。

『柒』 怎樣安裝linux

如果電腦裝了WIN現有系統的話,建議先安裝虛擬機VMware,再在虛擬機里安裝linux.
這樣安裝的,不需要啟動盤,VMware可以虛擬光碟機,用鏡像文件就可以安裝了,而且不影響你現在電腦里安裝的系統,切換方便,打開VMware啟動linux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實現,你現在的系統和LINUX的數據交換,linux也可聯網的,在虛擬機里裝幾個系統,可以虛擬區域網,做相關的測試。
虛擬機好處多多,建議你試試。。。很多人就是用虛擬機實現xp和linux之間的遠程測試的。

『捌』 安裝linux

紅帽子linux12.0?沒這東西,不知道你從哪得來的,肯定是被忽悠了。或許Slackware 12.0?
現在用得比較多的發行版有Ubuntu,Fedora,openSUSE,Debian,Mandriva等等。其中Ubuntu現在最火,上手也比較簡單,可以一試。喜歡redhat的話可以用Fedora -- redhat的社區版。其它發行版也各有優缺點。

先在XP下將最後一個盤騰空,然後在磁碟管理中刪除;
裝linux的時候不要選自動分配磁碟,要自定義配置,就用上面整理出來的空白區;
只有顯卡驅動要自己裝,系統裝好後再搜索「你的發行版+顯卡型號」能找到說明。

如果心裡沒底可以先用虛擬機學習一下。

『玖』 怎麼安裝linux

必須是NODOS 分區 自己可得處理好

熱點內容
怎麼查看我的wifi密碼 發布:2024-04-25 18:54:43 瀏覽:756
fckeditorforjava 發布:2024-04-25 18:50:27 瀏覽:623
優酷上傳視頻需要多久 發布:2024-04-25 18:33:05 瀏覽:675
inf12編譯器 發布:2024-04-25 18:15:39 瀏覽:99
撲克總督3安卓哪裡下載 發布:2024-04-25 18:10:02 瀏覽:395
什麼網站是php 發布:2024-04-25 18:03:42 瀏覽:221
java教程免費下載 發布:2024-04-25 18:02:01 瀏覽:443
i西安編程 發布:2024-04-25 16:55:35 瀏覽:263
核磁看壓縮 發布:2024-04-25 16:37:22 瀏覽:432
訪問不上光貓 發布:2024-04-25 16:13:44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