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伺服器切換
① 如何在linux中實現雙網關自動切換伺服器網關
雙網卡綁定技術,將eth1和eth2綁定成一個bond0,eth1和eth2出口仍如樓主所訴。
將網卡綁定模式改成主備模式(mode=1)即,默認流量走eth0,當eth0宕掉後走eth1。
具體步驟樓主搜索一下「LINUX 雙網卡綁定」。
其核心代碼為
1
2
3
# vim /etc/modprobe.conf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iimon=100 mode=1
② 怎麼知道 Linux伺服器是在Init5, 還是init3狀態切換
runlevel系統等級查看
切換就簡單了,直接init 等級數字,如init 5;init3;init0
③ linux怎麼從一台伺服器到另外一台伺服器
先ssh到一台vps,然後在那台vps上再打開一個ssh遠程到另外一台伺服器就可以了。
④ 登錄Linux伺服器後如何更換節點命令行是什麼
語法:telnet [-8acdEfFKLrx][-b<主機別名>][-e<脫離字元>][-k<域名>][-l<用戶名稱>][-n<記錄文件>][-S<服務類型>][-X<認證形態>][主機名稱或IP地址<通信埠>]
補充說明:執行telnet指令開啟終端機階段作業,並登入遠端主機。
參數:
-8 允許使用8位字元資料,包括輸入與輸出。
-a 嘗試自動登入遠端系統。
-b<主機別名> 使用別名指定遠端主機名稱。
-c 不讀取用戶專屬目錄里的.telnetrc文件。
-d 啟動排錯模式。
-e<脫離字元> 設置脫離字元。
-E 濾除脫離字元。
-f 此參數的效果和指定"-F"參數相同。
-F 使用Kerberos V5認證時,加上此參數可把本地主機的認證數據上傳到遠端主機。
-k<域名> 使用Kerberos認證時,加上此參數讓遠端主機採用指定的領域名,而非該主機的域名。
-K 不自動登入遠端主機。
-l<用戶名稱> 指定要登入遠端主機的用戶名稱。
-L 允許輸出8位字元資料。
-n<記錄文件> 指定文件記錄相關信息。
-r 使用類似rlogin指令的用戶界面。
-S<服務類型> 設置telnet連線所需的IP TOS信息。
-x 假設主機有支持數據加密的功能,就使用它。
-X<認證形態> 關閉指定的認證形態。
⑤ 、linux的運行級別及說明。
Linux的運行級別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linux啟動之後處於的某個狀態,linux啟動之後會在一個級別狀態下運行,linux伺服器一般運行在3級別。
一、Linux的運行級別(runlevel)
運行級別0:系統停機狀態,系統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為0,否則一開機就會重啟
運行級別1:單用戶工作狀態,root許可權,用於系統維護,禁止遠程登陸
運行級別2:多用戶狀態(沒有NFS)
運行級別3:完全的多用戶狀態(有NFS),登陸後進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運行級別4:系統未使用,保留
運行級別5:X11控制台,登陸後進入圖形GUI模式
運行級別6:系統正常關閉並重啟,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為6,否則一開機就會重啟
二、運行級別的原理
1、在目錄/etc/rc.d/init.d下有許多伺服器腳本程序,一般稱為服務(service)
2、在/etc/rc.d下有7個名為rcN.d的目錄,對應系統的7個運行級別
3、rcN.d目錄下都是一些符號鏈接文件,這些鏈接文件都指向/etc/rc.d/init.d目錄下的service腳本文件,命名規則為K+nn+服務名或S+nn+服務名,其中nn為兩位數字。
4、系統會根據指定的運行級別進入對應的rcN.d目錄,並按照文件名順序檢索目錄下的鏈接文件
對於以K開頭的文件,系統將終止對應的服務
對於以S開頭的文件,系統將啟動對應的服務
5、查看運行級別用:runlevel
6、進入其它運行級別用:(sudo) init N
7、另外init0為關機,init 6為重啟系統 。《Linux就該這么學》
另外,當使用runlevel查看運行級別時,結果會顯示前一次的運行級別和現在的運行級別,如果前次的運行級別為N,那麼說明前次沒有運行級別(可能剛剛power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