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資料庫
㈠ 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的內容與特點
科學資料庫由中心站點和分布在網上本地和外地的相互獨立的若干個專業庫子站點組成了網上的科技信息服務體系。
多年來,科學資料庫的研製者利用這批寶貴的數據資源進行了大量的專業咨詢服務、專業應用服務和網上綜合科研信息服務,已在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規劃決策、科學研究、科技攻關、學科發展、國際合作等諸多方面得到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多年來,科學資料庫採用邏輯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建庫和運行服務體系,形成了一個從基本的資料庫檢索直至專業咨詢、決策服務的完整的科技信息服務系統。
科學資料庫專業資料庫的研製者將多年科研工作積累起來的寶貴的數據資源收集整理,在不同學科的建庫單位建成了專業資料庫。同時,又將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積累的科研工作經驗相結合,開發出基於專業資料庫的數學模型和專家系統,形成了不同專業的專業咨詢系統、科研過程和生產過程模擬系統,乃至於綜合科研信息服務系統等等實用系統,進行深層次的專業咨詢服務和科學資料庫的增值服務,直接服務於專業研究和國家經濟建設。
1996年科學資料庫率先在中國科技網上建立了中心主站點,開始實現了科學資料庫集中與分布相結合,通過網路向國內外用戶提供服務。幾年來,科學資料庫中心站點將集中在中心的資料庫和分布在中國科技網上的19個子站點的專業資料庫進行分布式的鏈接或導航,實現了科學資料庫整體上網服務,初步建成了科學資料庫網路信息服務系統。
隨著網路的發展,科學資料庫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專業資料庫在擴大用戶面上不同程度的做了很多工作,並逐漸得到社會的重視。網上檢索服務隨著上網內容的不斷增加和充實,日益得到用戶的矚目。1998年化學專業資料庫與上海熱線連接,方便了上海用戶的訪問;中國菌種目錄資料庫已經分別在日本農業網和亞太地區高速網上建立了鏡像。 「九五」初期,科學資料庫系統率先採用CGI技術實現了科學資料庫上網服務。隨著網路及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近年來,科學資料庫中心對多層客戶機/伺服器技術進行研究,就www與資料庫之間的多種連接技術進行了跟蹤。實現了科學資料庫系統的開發環境和運行環境的分離,用專業的系統同步軟體來保證運行環境與開發環境的一致性、數據更新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採取了一系列最新的安全防範措施來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在多台伺服器上安裝了自行開發的統計分析軟體,用於統計整個Web伺服器的被訪問情況。
2000年科學資料庫有關建庫單位合作完成了863信息技術領域的應用項目《高速計算環境下的科學資料庫應用系統》和國家基金委重大應用項目《高速網路環境下的科學資料庫應用系統》,在高速網和曙光2000-Ⅱ超級伺服器上基於科學資料庫建立了生物,地學,天文三個應用實驗系統,開發了科學資料庫應用系統支撐平台。科學資料庫應用支撐平台是一個集中高性能計算環境、高速網路環境和豐富的中間件軟體環境的綜合系統環境。內容是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網格節點上,基於曙光2000-Ⅱ超級計算機和科學資料庫系統,建立一個集超級計算機、科學資料庫和高速互聯網為一體的技術支撐平台,開發基於科學資料庫的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應用系統。 科學資料庫中心的硬體系統環境是建立了以曙光2000-Ⅱ超級伺服器和SGI Challenge L伺服器為主體,以及若干DEC,IBM,SUN,SGI工作站組成的網上開發和服務環境。曙光2000-Ⅱ超級伺服器包含82個節點,峰值計算能力110G Flops。海量存儲環境有1.5 TB的磁碟陣列。
㈡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算核心期刊嗎
不是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
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國際三大索引:
SCI《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補充: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學術水平較高的刊物,是我國學術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體現在對科研工作者學術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當一批教學科研單位申請高級職稱、取得博士論文答辯資格、申報科研項目、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學術水平評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或若干篇論文
期刊分類介紹
1 、什麼是核心期刊 簡單地說,核心期刊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於期刊質量進行跟蹤評價,並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
2、什麼是中文核心期刊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要目總覽》)。《要目總覽》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暫未出版。《要目總覽》收編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各種學科類別的中文期刊。其中對核心期刊的認定通過五項指標綜合評估。 《引證報告》統計源期刊的選取原則和《要目總覽》核心期刊的認定各依據了不同的方法體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類)不完全一致。
3、什麼是國家級期刊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 期刊 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4.什麼是「省級」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5、什麼是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文件、報道、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由於《總覽》選刊的依據是 載文量多、收錄量大和被引次數多 ,並不強調學術期刊與非學術期刊的界線,對此自然也就沒有進行嚴格區分。 具體說來,《總覽》學術與非學術不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麼是CN類刊物 所謂CN 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內注冊、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均標注有CN字母,人們習慣稱之為CN類刊物。
7、什麼是ISSN類刊 現在許多雜志則同時具有CN和ISSN兩種刊號。
所謂ISSN 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地外注冊,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前標注有ISSN字母。
8.什麼是CSCD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簡稱為CSCD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核心庫的來源期刊經過嚴格的評選,是各學科領域中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擴展庫的來源期刊也經過大范圍的遴選,是我國各學科領域較優秀的期刊。核心庫期刊:669種(以*號為標記); 擴展庫期刊:378種(動態)。
9.什麼是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經過嚴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選取的各個學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共1608種。
10.什麼是SCI期刊 SCI(《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准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SCI指來源刊為35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碟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網際網路進行檢索。SCI涵蓋學科超過100個,主要涉及農業、生物及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及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及化學;行為科學。
11.什麼是SSCI期刊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
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
SCI和SCI-E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SCI-E是SCI的擴展版,目前前者收錄期刊3600多種,後者收錄期刊6000多種,被SCI收錄的期刊應該都被SCI-E收,但反之卻不成立。
(2)通常情況下,SCI收錄的期刊檔次更高一些,但有時候也會發現SCIE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可能比SCI還高,可能跟學科不同有關系。
(3)SCI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錄;SCI-E是擴展版的期刊,並非所有文章被SCI收錄.
期刊評價常用名詞解釋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使用,現將《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CAJCES)中所使 用的期刊評價指標的理論意義和具體演算法簡要解釋如下:
總被引頻次: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 數。這是一個非常客觀實際的評價指標,可以顯示該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 加菲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
即年指標:這是一個表徵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
被引半衰期:指該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這兩種半衰期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指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文獻總和而言的。
詳細可參考: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最新版) http://5k8.net/2008hexinqikan.htm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補充:
補充:剛才打錯了,是核心期刊,這些目錄和檢索中包含了該期刊。
本期刊簡要介紹:多年來,本刊堅持高學術品位、高編印質量。近10多年來,獲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新聞出版署及雲南省的獎勵共13次。現為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數學評論》(MR)、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材料科學)》(CSA:MI)、德國《數學文摘》(ZBI)、俄羅斯《文摘雜志》(РЖ)、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材料科學》(CS4:MI)及國內7種全國性文摘刊物收錄,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入編「首屆中國高校精品期刊」,是影響因子較高的大學學報。
詳見: http://www.yndxxb.ynu.e.cn/cn/tgzn.asp
對於失誤深表歉意,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㈢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是sci嗎
確切的說,不是SCI,雖然web of science上所有庫裡面能檢索到,但是不是核心庫,算不上SCI。
㈣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是核心期刊嗎
不是。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
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國際三大索引:
SCI《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㈤ 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的背景與歷程
中國科學院作為中國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心,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實踐中,通過觀測、考察、試驗、計算等多種途徑產生和積累了大量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實用意義的科學數據和資料,但由於管理手段落後,無法充分發揮這些寶貴信息資源的作用。60年代發展起來的資料庫技術,為有效管理和開發應用科學數據創造了有利條件。70年代開始各研究所在自己學科領域中試建資料庫,特別是化學領域的專業庫得到迅速發展。專業庫的建立促進了數據科學管理的進程,然而分散的、獨立的庫,限制了數據規范標準的統一和共享的實現。為此,中國科學院1983年提出了「科學資料庫及其信息系統」的建設項目,1986年被國家計委列為國家「七五」和「八五」期間的重點工程項目。同時,中國科學院將其列入「七五」院重大項目和「八五」、 「九五」院基礎研究特別支持項目;「系統網路軟體開發」又作為國家基金委1995年網路應用重大項目予以支持,使系統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多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系統也不斷改進和完善。科學資料庫的研製和建設過程正是知識積累、加工、利用和傳播的過程,是跟蹤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過程,是數據資料逐步規范標准和積累的過程,也是廣大系統建設者與用戶不斷溝通,向實用化發展的過程。為此,科學資料庫及其信息系統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科學資料庫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到2001年已經成為國內信息量最大,學科專業最廣,服務層次最高,綜合性最強的科學信息服務系統。同時,也成為科研工作的基礎設施之一,並將成為未來科學研究必不可缺少的資源。2001年後,「科學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作為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已經納入了中國科學院「十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重大項目,給科學資料庫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一個有利的時機,科學資料庫將在「十五」建設期間得到長足的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㈥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的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具有建庫歷史最為悠久、專業性強、數據准確規范、檢索方式多樣、完整、方便等特點,自提供使用以來,深受用戶好評,被譽為「中國的SCI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是我國第一個引文資料庫。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CSCD出版了我國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國科學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國第一張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檢索光碟,1999年出版了基於CSCD和SCI數據,利用文獻計量學原理製作的《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論文與引文統計》,2003年CSCD上網服務,推出了網路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國科學計量指標:期刊引證報告》。2007年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與美國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以ISI Web of Knowledge為平台,實現與Web of Science的跨庫檢索,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第一個非英文語種的資料庫。
㈦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的介紹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創建於1989年,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餘種。目前已積累從 1989 年到現在的論文記錄3714291 條,引文記錄 38942322條。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准確。系統除具備一般的檢索功能外,還提供新型的索引關系——引文索引,使用該功能,用戶可迅速從數百萬條引文中查詢到某篇科技文獻被引用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從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獻或著者姓名入手,檢索到一批近期發表的相關文獻,對交叉學科和新學科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還提供了數據鏈接機制,支持用戶獲取全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具有建庫歷史最為悠久、專業性強、數據准確規范、檢索方式多樣、完整、方便等特點,自提供使用以來,深受用戶好評,被譽為「中國的SCI 」。
㈧ 中國科學論文引文資料庫收錄哪些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其中,核心庫期刊:669種(以*號為標記); 擴展庫期刊:378種。CSCD已被中國科學院院士主席團指定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推選人查詢庫,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列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申請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後期績效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等指定查詢庫。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Mathematics.series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 癌變.畸變.突變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農業科學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半導體光電 *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半導體技術 *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半導體學報 北京醫學
爆破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爆破器材 * 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 * 爆炸與沖擊 表面技術
北方交通大學學報 * 冰川凍土 *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 兵工學報 *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 病毒學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 波譜學雜志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 玻璃鋼/復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C
* Cell Research 蠶業科學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學報 Chin Ann Math B 草業科學 * Chin Geograph Sci * 草業學報 * Chin J Aeronaut 測繪科學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測繪學報 * Chin J Cancer Res 測井技術 * Chin J Chem Eng 測控技術
* Chin J Lasers B 茶葉科學 * Chin J Mech Eng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長江科學院院報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 Chin J Polym Sci 腸外與腸內營養 * Chin Phys * 沉積學報 * Chin Phys Lett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學院學報 * 材料保護 城市規劃匯刊 * 材料導報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 材料工程 * 感測技術學報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感測器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藝 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 * 材料熱處理學報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學報 * 催化學報 D *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地質找礦論叢 *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 大豆科學 *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 第四紀研究 *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 * 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 大氣科學 * 電波科學學報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電池 彈道學報 電鍍與環保 彈箭與制導學報 電鍍與塗飾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電工電能新技術 低溫工程 * 電工技術學報 * 低溫物理學報 * 電化學 * 低溫與超導 電機與控制學報 * 地層學雜志 電力電子技術 * 地理科學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 地理科學進展 * 電力系統自動化 * 地理學報 電路與系統學報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電氣傳動 * 地理研究 * 電網技術 * 地球化學 * 電源技術 * 地球科學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 地球科學進展 * 電子技術應用 * 地球物理學報 *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 地球物理學進展 電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學 * 電子顯微學報 * 地球學報 * 電子學報 * 地學前緣 * 電子與信息學報 * 地震 電子元件與材料 * 地震地質 *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 地震學報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 地震研究 *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地質地球化學 * 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地質科技情報 *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地質科學 * 動力工程 地質力學學報 * 動物分類學報 * 地質論評 * 動物學報 地質通報 * 動物學研究 * 地質學報 * 動物學雜志 * 地質與勘探 鍛壓技術
E* Entomologia SinicaF * 發光學報 分子植物育種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 粉末冶金技術 * 紡織學報 * 福建林學院學報 飛行力學 *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非金屬礦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分析測試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分析化學 * 輻射防護 * 分析科學學報 * 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 分析試驗室 *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分析儀器 * 復旦學報.醫學版 * 分子催化 *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分子科學學報 * 復合材料學報 G*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學報 * 乾旱區地理 古地理學報 * 乾旱區研究 * 古脊椎動物學報 *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 古生物學報 甘肅工業大學學報 *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固體火箭技術 * 感光科學與光化學 * 固體力學學報 * 鋼鐵 * 管理工程學報 * 鋼鐵研究學報 * 管理科學學報 *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 管理評論 * 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 * 管理世界 高電壓技術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 光電工程 * 高分子通報 * 光電子.激光 * 高分子學報 光電子技術 * 高技術通訊 光譜實驗室 *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 高校地質學報 * 光散射學報 * 高校化學工程學報 光通信技術 * 高校應用數學學報 光通信研究 高血壓雜志 光學技術* 高壓物理學報 * 光學精密工程 * 高原氣象 * 光學學報 * 給水排水 * 光子學報 工程勘察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 工程熱物理學報 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工程設計學報 *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 * 工程數學學報 * 廣西植物 工程塑料應用 廣州化學 工程圖學學報 * 硅酸鹽通報 工業工程 * 硅酸鹽學報 工業工程與管理 貴金屬 工業建築 貴州農業科學 工業水處理 桂林工學院學報 工業微生物 * 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工業衛生與職業病 果樹學報 * 功能材料 * 過程工程學報 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
㈨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能檢索外文期刊嗎
樓主你好,是可以檢索英文期刊的哈! 經過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定量遴選、學科專家評審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遴選委員會的評議, 2013-2014年度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收錄來源期刊1141種,其中中國出版的英文期刊125種,中文期刊1016種。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兩部分,其中核心庫780種。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遴選均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數據來自於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定性評價則通過聘請國內各學科領域 的專家對期刊進行評審。定量與定性綜合評估結果構成了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㈩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算核心期刊嗎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
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餘種。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具有建庫歷史最為悠久、專業性強、數據准確規范、檢索方式多樣、完整、方便等特點,自提供使用以來,深受用戶好評,被譽為"中國的SCI "。
通常來說,算是 核心期刊, 但也有少數高校科研院所 可能不認可此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