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揀貨演算法
A. 對於倉庫揀貨,有單人揀貨和分區揀貨,需要用什麼演算法分析它們各自的效率嗎改進分區揀貨要用到什麼演算法
單人揀貨法的優點:一般來講,單一揀取的准確度較高,很少發生貨差,並且機動靈活。這種方法可以根據用戶要求調整揀貨的先後次序;對於緊急需求,可以集中力量快速揀取;對機械化、自動化沒有嚴格要求;一張貨單揀取完畢後,貨物便配置齊備,配貨作業與揀貨作業同時完成,簡化了作業程序,有利於提高作業效率。
缺點:單人揀貨法的主要適用范圍方面:1. 用戶不穩定,波動較大。2.用戶需求種類不多。3.用戶之間需求差異較大,配送時間要求不一。
分區揀貨法的優點:按揀貨單位分區。如將揀貨區分為箱裝揀貨區、單品揀貨區等,基本上這一分區與存儲單位分區是相對應的,其目的在於將存儲與揀貨單位分類統一,以便揀取與搬運單元化。
按物流量分區。這種方法是按各種貨物出貨量的大小以及揀取次數的多少進行分類,再根據各組群的特徵,決定合適的揀貨設備及揀貨方式。這種分區方法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行走,提高揀貨效率。
按工作分區。這種方法是指將揀貨場地劃分為幾個區域,由專人負責各個區域的貨物揀選。這種分區方法有利於揀貨人員記憶貨物存放的位置,熟悉各個區域的貨物揀選。這種分區方法有利於揀貨人員記憶貨物存放的位置,熟悉貨物品種,縮短揀貨所需時間。
缺點:由於無法預測下一張訂單究竟是哪個區的商品比較多,所以人手很難調配,每張訂單所包括的類目都比例是不一樣的,造成不同分區的工作量分配變化很大,很難根據時刻變化的工作量來在各地分區之間進行調度,在旺季時會導致不能按時發貨。
B. 倉庫管理方法是什麼
倉庫管理方法:
一、倉儲管理規范化
爆倉,是歷年雙十一活動中最讓電商和快遞企業擔憂的問題,然而避免爆倉的關鍵並不僅在於快遞的配送能力,也有賴於倉庫的發貨能力。商刻認為,電商倉儲作業復雜而繁重,高效倉儲管理和快速准確發貨都離不開規范化管理和標准化作業。
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於整個電商倉儲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具體到倉庫內的各個作業環節則需要進一步的標准化操作。
二、倉儲作業信息化
全程信息化管理。依託電商倉庫管理系統,對倉庫內每個作業環節和人員操作情況進行信息化管理和可視化管控,所有作業流程和人員操作均在信息系統的規劃指導下進行,對每一步驟和動作都進行分解、計算,並合理規劃,提高人員操作的效率和可執行性。
1、設計多重防錯措施
通過唯一標准條碼、數量比對、重量比對、視頻監控等方式,依靠管理系統對人員操作進行防錯、糾錯,人員在系統的管理和提示下進行操作,即使面對大批量訂單,仍能有效避免誤操作,降低錯發漏發率。
2、預分配策略
採用管理系統根據整倉任務量和不同崗位的需求量提前進行規劃安排,使資源與人力配置最優化,人員開始工作前便可獲悉一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量,便可自主進行工作安排,增強靈活性和人本精神。這種策略的優勢在雙十一等訂單高峰期間尤其明顯。
3、有效工時考核法
根據各崗位工作強度和特性,依照合理演算法將人員工作轉化為有效工時,進行公平合理的績效考評,並通過電子看板實時展現工作狀態,有效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徹底解決倉庫員工/臨時工考核困難等問題。
三、標准化作業,管理更柔性
1、 一人多崗,一崗多能
庫內的各個崗位均採用標准化模式,降低人員操作的復雜度,使一人可兼任多崗,一崗可實現多能,系統根據倉庫內作業情況可隨時進行人員崗位調配。
如包裝任務量大時,可隨時增設包裝作業台,並調撥其他較空閑崗位的人員進行包裝,從而避免因某一作業崗位工作量巨大而導致的整體效率降低。
2、建立標准化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
針對電商企業自有倉庫,能夠提供倉儲管理系統軟體輸出和改進、倉庫內部硬體升級、倉庫內部流程優化、團隊管理經驗共享、管理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標准服務,運用成熟高效的倉儲管理軟體和系統支持服務以及先進的倉內管理流程方案復制高效准確的智能倉庫。
四、可視化監控,貨物信息都安全
加強智能倉庫管理系統對所有貨物情況和作業環節的監管,使貨物的存儲、發貨、運輸等情況可以隨時通過系統進行查看,倉庫內員工的作業情況通過系統和PDA等進行記錄和管理,使客戶實時掌握自己商品的動態,包裝等作業環節通過視頻全程記錄,並永久保存,保證每一環節的可追溯性,確保貨物安全性。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倉庫內通過信息系統進行管理,與電商/平台的管理系統和快遞公司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全程採用無紙化作業,對所有與客戶相關信息進行嚴格保密,確保客戶信息安全。
(2)倉庫揀貨演算法擴展閱讀:
倉庫管理的五點含義:
1、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
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或者說物流活動是倉儲的本質屬性。倉儲不是生產、不是交易,而是為生產與交易服務的物流活動中的一項。這表明倉儲只是物流活動之一,物流還有其它活動,倉儲應該融於整個物流系統之中,應該與其它物流活動相聯系、相配合。
2、倉儲的基本功能
倉儲活動、或者說倉儲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進出、庫存、分揀、包裝、配送及其信息處理等六個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庫與在庫管理可以說是倉儲的最基本的活動,也是傳統倉儲的基本功能,只不過管理手段與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3、倉儲的目的
倉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的需求。這與過去僅僅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有重大區別。誰委託、誰提出需求,誰就是客戶。
客戶可能是上游的生產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業者,也可能是企業內部,但倉儲不能僅僅滿足直接「客戶」的需求,也應滿足「間接」客戶即客戶的客戶需求;倉儲應該融入到供應鏈上下游之中,根據供應鏈的整體需求確立倉儲的角色定位與服務功能。
4、倉儲的條件
倉儲的條件是特定的有形或無形的場所與現代技術。說「特定」,是因為各個企業的供應鏈是特定的,倉儲的場所當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場所當然就是指倉庫、貨場或儲罐等,現代經濟背景下,倉儲也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進行,也需要許多現代技術的支撐,離開了現代倉儲設施設備及信息化技術,也就沒有現代倉儲。
5、倉儲的方法與水平
倉儲的方法與水平體現在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等方面。計劃、執行和控制是現代管理的基本內涵,科學、合理、精細的倉儲當然離不開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
C. 美團優選要分揀計件怎麼算錢
美團優選計件工資是每件八分。
美團優選分揀技巧:根據客戶下單明細,分列名單,將相關的物品找齊放一齊,然後放進收貨點的膠框里。
美團優選是美團旗下的社區團購業務,採取「預購+自提」的模式,進入社區團購賽道,進一步探索社區生鮮零售業態,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推動生鮮零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D. 庫位分配的分配原則
存儲策略是貨區規劃的大原則,還必須配合貨位指派原則才能決定存儲作業實際運作的模式。而隨機存儲策略產生的貨位指派原則,可歸納出以下幾項:
(一)與隨機存儲相配合的貨位指派原則
靠近出口原則:將剛到達的商品指派到離出口最近的空貨位上。
(二)與定位存儲相配合的原則
1.產品相關性原則
產品相關性大的被同時訂購的幾率較大,應盡可能放在相鄰的位置,以縮短提取路程,減少工作人員疲勞,同時也能簡化清點工作。產品相關性大小可以利用歷史訂單數據做分析。
2.產品類似性原則
3.產品相容性原則
相容性低的產品決不可放置在一起,以免損害品質,如煙、香皂、茶不可放在一起。
4.先進先出的原則
所謂先進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是指先入庫的物品先出庫的意思,此原則通常適應與壽命周期短的商品,如食品。作為庫存管理的手段,先進先出是必需的,但若產品形式變化少、產品壽命周期長、保管時的減耗與破損不易產生等情況是,則需要考慮先進先出的管理費用及所得到的利益。
5.產品尺寸原則
6.重量特性原則
7.位置標示原則
8.明了性原則
9.平衡不同區域揀貨員的任務量原則
10.提高揀貨效率原則
儲位指派審核演算法研究
倉儲作業管理和庫存管理是兩個緊密聯系的因素,他們對供應鏈成本有很大的影響。在倉儲作業中,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改善貨物的存入和取出的效率和准確性,並實現自動化,減少成本。儲位指派幾乎影響了所有關鍵的倉儲作業過程,包括揀貨、生產效率、貨物定位、庫容利用和裝箱打包等。
在第一節中,分別介紹了三種不同的儲位指派方式:定位存儲、隨機存儲和分類存儲等,這三種方法各有優劣。在具體的入庫作業中,需要首先對儲位指派方式進行審核。在儲位指派審核時,應該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進行定量的計算,以作出科學的評判。
隨機儲位指派允許貨物存放在倉庫里的任何地方;專位存儲中,每個區域只可以放入一種特定的商品;而基於分類的庫位分配方法,首先把貨物分為若干類,然後為每一個類別預留一個存儲區域進行存儲。
在決定使用哪種儲位指派方式時,需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兩個:1.揀貨行程和成本。2.倉庫空間的利用率。即選擇哪種儲位指派方式取決於這兩個因素。
採用基於分類的儲位指派法為貨物進行儲位指派時,如何分類是關鍵。一般需參考貨物的COI系數。COI系數指的是cube-per-order,即每單位體積中的貨物被訂單取走的頻率。基於COI系數的儲位指派方式,優化了貨物的存儲位置布局,從而減小了揀貨成本。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方法。
下面介紹一種儲位指派審核演算法。在下例中,有三種不同的貨品P1, P2和P3。下面將根據不同的儲位指派方式,計算存儲這三種貨品所用的庫用佔用量和揀貨成本等因素。最後在作一個對比,給出審核結果,並由客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取捨。三種貨品在四個時期中的庫存量,以及各個時期的平均出庫量(周轉量)如表1所示。
表1 儲位指派貨物信息表
Table 1 The Goods Informati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ngment
分別依據各種儲位指派方式所採取的儲區分配方法,計算出上表中預留儲區庫位數,如表2和表3所示。在表2中,因為採取的是定位存儲方式,所以為P1預留的儲區大小以其最大的庫存量計算,為15。而在表4-3中,P1和P2分為一類,儲區的儲位數則按照該分類的物品的最大在庫量的總和設計。
表2定位存儲策略表
Table 2 The Storage Policy of the Dedicated Storage
表3分類存儲策略表
Table 3 The Storage Policy of the Class-Based Storage
以上兩種儲位指派方式的庫位分配結果圖如表4和表5所示。在表4中,「1」代表貨品P1,「2」代表貨品P2,「3」代表貨品P3。在表5中,「1」代表貨品P1和P2組成的分類,「2」代表貨品P3。
表4 定位存儲法庫位分配結果表5分類存儲法庫位分配結果
Table 4 The Treasury Allocation Table 5 The Treasury Allocation
of Dedicated Storage of Class-Based Storage
根據所需權重選擇權重系數
由以上的庫位分配結果,便可以計算出庫容佔用數量和揀貨行程。下表6將兩種儲位指派方式做一個對比。表中列出了庫存佔用成本以及揀貨成本,並計算出了總成本。在表6中,庫存佔用成本以庫位佔用數量來計算;揀貨成本是指,對於獨立劃分儲區的每類或每種貨物,從揀貨的I / O 點算起,到分配給該類或該種貨物的儲區的距心的距離。I/O點的位置位於整個庫區最下方的中央。
此外,還可以使用同種審核演算法和過程對其它的儲位指派方式進行審核,如:隨機存儲等,也可以審核在分類方法不同時的各種分類存放方式(例如可以把貨品P2和P3分為一類,或把P1和P3分在一類)的利弊,以便作出選擇。
表6 庫位分配方案審核結果
Table 6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Results
表6顯示了得出的最後比較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總成本最低的是表3所示的分類存儲方式,為232.5;其次是隨機存儲方式,為247.5;分類存放方式在庫容佔用量和揀貨成本方面佔有優勢,而隨機存放的優點是儲區設計可以較為緊湊,空間利用率較高,揀貨行程也短;定位存放則在對於揀貨人員熟悉貨物位置以及根據需求來安排貨物位置等方面更有優勢。
因為各個物流公司的情況不同,有的庫容成本高,所以比較重視節省庫容;有的時間要求較高,則更側重於降低揀貨成本,方便揀貨,提高出庫效率。若是兩者都考慮,則應使用基於分類的儲位指派方法。各種方式各有優劣,如何選擇儲位指派方式,具體的選擇和權衡,則是儲位指派審核演算法先進行計算,再由用戶設定其中具體因素的權重,得出最後的審核結果。
如果僅考慮揀貨成本,則定位存儲相對可使成本最低;相反,若僅考慮倉儲空間利用率,則完全的隨機存儲相對較好。然而,如果同時考慮以上兩個因素,最好的解決方案都不是以上兩種,而是分類存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