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cdma演算法

cdma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3-01-02 18:03:43

『壹』 CDMA與GSM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CDMA技術?
CDMA是碼分多址的英文縮寫(Code Division Muitiple Access),它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再經載波調制並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號作相關處理,把寬頻信號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即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按信號性質分,可分為模擬、數字;按調制方式分,可分為調頻、調相、調幅;按多址連接方式分,可分為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目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所使用的GSM行動電話網採用的便是FDMA和TDMA兩種方式的結合。GSM比模擬行動電話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頻譜效率上僅是模擬系統的3倍,容量有限;在話音質量上也很難達到有線電話水平;TDMA終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達到9.6kbit/s;TDMA系統無軟切換功能,因而容易掉話,影響服務質量。因此,TDMA並不是現代蜂窩移動通信的最佳無線接入,而CDMA多址技術完全適合現代移動通信網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質量、綜合業務、軟切換等,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和用戶的青睞。

CDMA技術的出現源自於人類對更高質量無線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的需要而研究開發出CDMA技術,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敵方對己方通訊的干擾,在戰爭期間廣泛應用於軍事抗干擾通信,後來由美國高通公司更新成為商用蜂窩電信技術。1995年,第一個CDMA商用系統運行之後,CDMA技術理論上的諸多優勢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從而在北美、南美和亞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應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韓國、日本、美國都已建有CDMA商用網路。在美國和日本,CDMA成為國內的主要移動通信技術。在美國,10個移動通信運營公司中有7家選用CDMA。到今年4月,韓國有60%的人口成為CDMA用戶。在澳大利亞主辦的第28屆奧運會中,CDMA技術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什麼是GSM
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剛投放市場時,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就在研製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比較成熟的制式有泛歐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美國的ADC(D-AMPS)和日本的JDC(現在改名為PDC)等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在這些數字系統中,GSM的發展最引人注目。1991年GSM系統正式在歐洲問世,網路開通運行。

GSM系列主要有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部分,三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工作頻段的差異。

蜂窩移動通信的出現可以說是移動通信的一次革命。其頻率復用大大提高了頻率利用率並增大系統容量,網路的智能化實現了越區轉接和漫遊功能,擴大了客戶的服務范圍,但上述模擬系統有四大缺點:各系統間沒有公共介面;很難開展數據承載業務;頻譜利用率低無法適應大容量的需求;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竊聽,易做「假機」。尤其是在歐洲系統間沒有公共介面,相互之間不能漫遊,對客戶造成很大的不便。

GSM數字移動通信系統源於歐洲。早在1982年,歐洲已有幾大模擬蜂窩移動系統在運營,例如北歐多國的NMT(北歐行動電話)和英國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統),西歐其它各國也提供移動業務。當時這些系統是國內系統,不可能在國外使用。為了方便全歐洲統一使用行動電話,需要一種公共的系統,1982年,北歐國家向CEPT(歐洲郵電行政大會)提交了一份建議書,要求制定900MHz頻段的公共歐洲電信業務規范。在這次大會上就成立了一個在歐洲電信標准學會(ETSI)技術委員會下的「移動特別小組(Group Special Mobile)」,簡稱「GSM」,來制定有關的標准和建議書。

我國自從1992年在嘉興建立和開通第一個GSM演示系統,並於1993年9月正式開放業務以來,全國各地的移動通信系統中大多採用GSM系統,使得GSM系統成為目前我國最成熟和市場佔有量最大得一種數字蜂窩系統。截至2002年11月,中國手機用戶2億,比2001年年底新增5509.2萬。

CDMA是碼分多址的英文縮寫(Code Division Muitiple Access),它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再經載波調制並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號作相關處理,把寬頻信號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即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按信號性質分,可分為模擬、數字;按調制方式分,可分為調頻、調相、調幅;按多址連接方式分,可分為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目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所使用的GSM行動電話網採用的便是FDMA和TDMA兩種方式的結合。GSM比模擬行動電話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頻譜效率上僅是模擬系統的3倍,容量有限;在話音質量上也很難達到有線電話水平;TDMA終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達到9.6kbit/s;TDMA系統無軟切換功能,因而容易掉話,影響服務質量。因此,TDMA並不是現代蜂窩移動通信的最佳無線接入,而CDMA多址技術完全適合現代移動通信網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質量、綜合業務、軟切換等,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和用戶的青睞。

CDMA技術的出現源自於人類對更高質量無線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的需要而研究開發出CDMA技術,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敵方對己方通訊的干擾,在戰爭期間廣泛應用於軍事抗干擾通信,後來由美國高通公司更新成為商用蜂窩電信技術。1995年,第一個CDMA商用系統運行之後,CDMA技術理論上的諸多優勢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從而在北美、南美和亞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應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韓國、日本、美國都已建有CDMA商用網路。在美國和日本,CDMA成為國內的主要移動通信技術。在美國,10個移動通信運營公司中有7家選用CDMA。到今年4月,韓國有60%的人口成為CDMA用戶。在澳大利亞主辦的第28屆奧運會中,CDMA技術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回答者:CBDSYDNR - 經理 五級 11-4 12:15GSM與CDMA之比較 2003-09-26 13:59:18
CDMA數字蜂窩通信技術具有系統容量大、抗干擾性能強、話音質量好、功耗低的優點,目前被人們所關注。本文就覆蓋范圍、系統容量、價格、話音質量等方面對CDMA和GSM做了比較。

覆蓋范圍

提供適當的覆蓋區域是蜂窩通信系統、無線本地環路和PCS系統的基本要求。每個蜂窩小區的覆蓋區域受鏈路預算的影響很大。根據確定的鏈路預算,人們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空中介面技術的小區半徑的大小和需要基站的數目。這里給出在同樣環境的小區半徑下CDMA與GSM初期覆蓋范圍的比較,見表1。

如表1所示,CDMA比GSM所需的小區數少80%,實際使用情況表明CDMA的覆蓋區域更廣。

另一個驗證GSM小區覆蓋范圍的方法,是考慮GSM蜂窩小區支持相應模擬蜂窩小區的用戶數。

*數據來自愛立信

**作PCS應用,GSM也稱為PCS—1900

從表2中可以看到,AMPS在低人口密度區的用戶數是GSM在高人口密度區的8倍。盡管模擬技術已老化,但這種比較依然是明顯的。

通過鏈路預算分析和將CDMA蜂窩替換現有的的AMPS網路可以看到,CDMA提供的覆蓋范圍比AMPS大得多,這些事實說明CDMA只需要一部分的AMPS小區數就可以覆蓋同樣大小的區域。因此,CDMA通過分析和實踐,可以證實它比AMPS和GSM的覆蓋大得多。

表2所示,GSM/PCS1900小區數由初始覆蓋需要決定,隨著用戶數的增加和話務量愛爾蘭數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小區數,這個特點早已在倫敦水星121區表明,在不到1年的服務期和建立500個小區的情況下,據報道呼叫阻塞達1小時。

負荷網路中的覆蓋范圍

以上分析考慮了初始使用時的覆蓋范圍。下面分析CDMA與GSM在負荷網路情況下的覆蓋范圍。

在覆蓋范圍和容量上,CDMA優於GSM。假設有20MHz頻帶(10MHz發送,10MHz接收),覆蓋1000平方公里,而它的負荷定義為典型鄉村50k m/Hr多徑環境下的實際話務信道,GSM的愛爾蘭容量由以下二方面限制所決定:

●可用話務信道數

●一個基站最小可接受的C/I(按照GSM指標為C/I≥9dB)

在相同環境下,CDMA的愛爾蘭容量只受限於用戶單元的最大發射功率。

GSM需要200個基站才可以覆蓋1000k m2,而CDMA只需45個基站。而且GSM使用每扇區42時隙(44時隙的95%),這是不實際的,因為它至少需要8%的時隙用於控制。即使這樣,CDMA也比GSM要少80%的基站,而且每個CDMA扇區只算最大容量的55%。

GSM小區半徑隨實際話務信道的增加而縮小,對於每平方公里20個實際話務信道來說,CDMA只是最大負荷的50%,而且每個基站可以支持達20k m。

另一方面,大於14話音時隙(受限於C/I≥14dB)的GSM基站不能提供可以接受的話音質量,這使服務提供者受限於6k m2的范圍內。

容量

頻譜有限,而且昂貴。一種能有效地利用頻譜的空中介面可以在同樣的帶寬內支持很多的用戶,從增加用戶數中提高潛在的收入,同時降低與頻譜相關的費用。CDMA的頻譜利用率>10倍AMPS,高容量正是CDMA的特點。

在高速移動狀態下,CDMA可以提供25個通話/扇區/CDMA信道,這已包括35%的軟切換開銷。每個CDMA信道各使用1.25MHz發送和接收頻譜。在無線本地環路或低速移動應用中,軟切換較少,如果用高增益天線,則可以支持大於40個通話/扇區/CDMA信道。

CDMA、GSM、AMPS容量可以從佔用10MHz和30MHz頻譜的比較中得出。若採用保守的保護帶,10MHz頻譜可分配給3個CDMA信道,30MHz可以分配給11個CDMA信道;GSM或AMPS沒有保護帶,這對它們是最樂觀的情況,如表3、表4所示。

即使CDMA扣除保護帶,而GSM或AMPS不扣,CDMA容量依然很大。對於高速移動應用,在分配給的10MHz頻譜內,CDMA的容量是每扇區64E,或4.8倍GSM的愛爾蘭容量。對於分配給的30MHz頻譜中,CDMA的容量是每扇區261E,或5.2倍的GSM的愛爾蘭容量。

換句話說,一個佔10MHz頻譜的CDMA系統的愛爾蘭容量相當於佔30MHz頻譜的GSM系統的128%(根據實際的佔30MHz頻譜的GSM頻率復用容量)。

*最優情況,對GSM和AMPS無保護帶。

**Qualco m m認為,在實際使用時是不太可能的。現在歐州義大利GSM網路中採用4/12。

***比8話音呼叫/信道少0.175,用於開銷功能(例如:控制/導頻)

****基於2%的阻塞

*最優情況,對GSM和AMPS無保護帶。

**Qualco m m認為,實際使用時是不太可能的。現在歐州義大利的GSM網路採用4/12。

***比8話音呼叫/信道少0.175,用於開銷功能(例如:控制/導頻)

****基於2%的阻塞。

價格

決定無線系統實施費用時,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初始費用包括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固定資產投資和必須的修正費、網路規劃和安裝費、回程電路及維修等費用。成功的事業應為其發展做好打算,這樣隨著擴展更多的用戶,將帶來超過投資費用的收入。然而採用一個不合理的容量的技術,系統經營將會為擴大用戶數而增加更多的基站,而花費更大。

費用有時也取決於「進入市場時間」。進入市場時間包含使系統進入運行的全部因素。越是需要網路規劃,所需建造的基站越多,進入市場的時間也越長。如前面對覆蓋的描述,CDMA比GSM所需基站數少80%,這個特點直接地比GSM減少了設備投資、固定資產、場地建設、頻譜、回程和維護費用。另外,因為GSM宣稱其頻率復用為3/9,任何基站小區或扇區在超過初始規劃時,網路需要做復雜和高昂的重構工作。由於CDMA其頻率復用系數為1,增加小區或扇區快速方便,且不影響現有的網路規劃,CDMA的這種便利性可使PTT或運營者在網路規劃方面「接近完美正確無誤」。

僅用10MHz頻譜的PCS與佔用30MHz頻譜的PCS比較可以節省相當多的費用,因為10MHzCDMA可比30MHzGSM多提供70%的通話量,服務提供者不僅節省初期購買PCS的費用,而且可以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PCS運營必須清除它的頻譜中現有的微波用戶。由於CDMA手機即使離開基站很遠發射功率也很小,與GSM比較,它們對微波固定站的干擾甚小。而且,因為CDMA內在的擴頻技術,運營者為了提供足夠的容量只須清除極少的頻譜。這些因素的結合使PCS運營者的費用明顯減少。

CDMA的手機為適應各種市場而設計。這些手機在世界范圍內,在大量的無線本地環路、PCS和蜂窩市場內達到經濟的價格,在這些市場中的電話共享關鍵的電路元件,因而使其更有效、更具競爭力。超過12個手機公司已授權可使用CDMA技術,因此保證了強大的競爭市場。

總之,CDMA網路建造運行費用低、基站設備費用低,因而用戶的費用也較低。

話音清晰度

話音清晰度受空中介面技術的空間傳播特性和聲碼器設計的影響。CDMA的固有特點提供了優越的空中傳播性能。

GSM因採用TDMA系統,因此帶寬受限。尤其GSM在前向糾錯編碼能力上比CDMA差。CDMA強有力的前向糾錯導致通話清晰度大大地提高,特別是在傳播條件復雜,或由於系統負荷過大而引起大的同信道干擾情況下。

在CDMA中,移動站接收機中使用三個多徑接收機,在基站中每付天線使用四個多徑接收機。每一個多徑接收機獨立地跟蹤信號和多徑,而它們信號強度的總和用於信號的解調。因為衰落是獨立的,其結果是,即使在最壞的條件下,通話清晰度也極好。

在大量的CDMA現場試驗中,移動台平均輸出功率的典型值為2m W,而GSM移動台平均為125m W。很低的平均發射功率直接體現為長的通話時間和備用時間。

Qualco m m電子公司(Qualco m m/So n y合資)將為用戶提供長達300分鍾通話時間、3天備用時間、8盎司(225克)的CDMA蜂窩手機和PCS手機。

新的CDMA聲碼器演算法,即使在壓縮條件下,也可以提供清晰的話音。GSM的聲碼器按13k bi t/s固定速率設計,開發於1988年,這種演算法提供的話音常被認為僅僅是「可以接受」。

先進的CDMA聲碼器演算法,提高了CDMA的空間性能。另一個使CDMA語言清晰的重要因素是使用了確定聲碼器速率的自適應閾值。

『貳』 請問cdma的定位原理百度地圖的定位原理

CDMA定位,還有GSM定位等等,其實質都是移動通信位置服務,或叫移動通信基站定位,或叫蜂窩網路定位,等等,都差不多。其原理就是通過測算周圍基站與手機的距離來交會估算手機的空間位置。
移動通信服務定位速度快,適應范圍廣,只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就可以實現定位,在日常社會生活中用處很廣泛。但需要說明的是,其定位精度並不高,而且相當概略,一般來說誤差幾百米很正常,誤差一、二公里,甚至幾公里都是常事,在這一點上,遠遠比不上GPS衛星定位。
網路地圖通過WIFI,定位可以精確到20-60米,雖然指示是20米,但一般不是很精確,與實際位置肯定有幾十米誤差的,根據WIFI網路信號計算的。如果用GPRS網路定位,精確度為200-2500米或者更大誤差。若用GPS,能精確到2米或者更精確,而且不到一秒種就能刷新位置,精確。

『叄』 GSM和CDMA是怎麼加密的能否被破解用配置最高的電腦破解需要多長時間

你好

  1. GSM的鑒權和加密主要是網路下發給終端(手機)一個隨機值,然後終端通過SIM卡儲存的Ki值和隨機值通過A3演算法得出一個值(SRES),網路側也進行相同的運算,然後終端把計算出的值發送給網路側,網路側對比後如果一致則鑒權通過,不一致則拒絕用戶呼入,同時Ki值還與隨機值通過A8演算法得出加密密鑰Kc,Kc可以與原始比特流進行異或運算等等進行加密,另外,A3和A8演算法都是單向演算法,也就是無法通過計算結果來推出參與計算的數,所以即使在空中攔截到了計算結果,也無法推出Ki值,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網路和用戶的安全。CDMA的話,以WCDMA為例,比GSM更加復雜,GSM是三元參數組,而W則是五元參數組,多了用於完整性保護的IK值,增加了終端對於網路側的鑒權,這樣可以有效識別非法網路,避免終端「誤入歧途」。同時用於加密的密鑰長度由GSM的64bit增加到了128bit,原本GSM只在空中介面加密,而WCDMA對基站和RNC之間固定線路傳輸的信息也進行了加密。另外得益於CDMA技術的使用,WCDMA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可以淹沒在雜訊中傳輸,更難以在空中被截獲,即使被截獲,如果對方不知道擴頻碼和擾碼是什麼,也無法完全解碼出來,再加上比特流和GSM一樣還是要經過密鑰加密的,所以要破解WCDMA用戶傳輸的信息要比GSM更為困難。

  2. 如果非要破解的話,我想也是可能的,比如想知道WCDMA用戶用的哪個擴頻碼,可以用窮舉法來知道,但是有太多層都進行了加密,得一層一層破解,我想耗時會比較長。對破解這方面了解得比較少,這段話只是隨便說說的,僅供參考。

    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謝謝!

『肆』 什麼是CDMA啊

CDMA
開放分類: 技術、手機、通訊、CDMA、寬頻無線接入

目錄
• CDMA專業定義
• CDMA技術背景
• CDMA技術標准
• CDMA所具優勢
• CDMA技術持點
• 移動通訊技術分類
• 關於GSM與CDMA手機輻射問題

CDMA專業定義

CDMA是碼分多址的英文縮寫(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再經載波調制並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號作相關處理,把寬頻信號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即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

CDMA技術背景

CDMA技術的出現源自於人類對更高質量無線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的需要而研究開發出CDMA技術,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敵方對己方通訊的干擾,在戰爭期間廣泛應用於軍事抗干擾通信,後來由美國高通公司更新成為商用蜂窩電信技術。1995年,第一個CDMA商用系統運行之後,CDMA技術理論上的諸多優勢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從而在北美、南美和亞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應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韓國、日本、美國都已建有CDMA商用網路。在美國和日本,CDMA成為國內的主要移動通信技術。在美國,10個移動通信運營公司中有7家選用CDMA。到今年4月,韓國有60%的人口成為CDMA用戶。在澳大利亞主辦的第28屆奧運會中,CDMA技術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CDMA技術標准

CDMA技術的標准化經歷了幾個階段。IS-95是cdmaONE系列標准中最先發布的標准,真正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的第一個CDMA標準是IS-95A,這一標准支持8K編碼話音服務。其後又分別出版了13K話音編碼器的TSB74標准,支持1.9GHz的CDMA PCS系統的STD-008標准,其中13K編碼話音服務質量已非常接近有線電話的話音質量。隨著移動通信對數據業務需求的增長,1998年2月,美國高通公司宣布將IS-95B標准用於CDMA基礎平台上。IS-95B可提供CDMA系統性能,並增加用戶移動通信設備的數據流量,提供對64kbps數據業務的支持。其後,cdma2000成為窄帶CDMA系統向第三代系統過渡的標准。cdma2000在標准研究的前期,提出了1X和3X的發展策略,但隨後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強型技術代表了未來發展方向。

CDMA技術的標准化,推進了這項技術在世界范圍的應用。目前,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CDMA技術已獲得了較大規模的應用。在一些歐洲國家,一些運營商也建起了CDMA網路。據CDG(世界CDMA發展集團)統計,1996年底CDMA用戶僅為100萬;到1998年3月已迅速增長到1000萬;截至1999年9月,用戶數量已超過4000萬。2000年初全球CDMA行動電話用戶的總數已突破5000萬,在一年內用戶數量增長率達到118%。CDG表示,目前亞洲已經成為CDMA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亞洲地區CDMA用戶數量比一年前增長88%,達到2800萬。美國地區的增長率更是高達143%,達到1650萬,但用戶絕對數量要低於亞洲,在亞太地區,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印度、菲律賓、紐西蘭、孟加拉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建有CDMA商用網路,用戶數量已超過2100萬戶。增長率位於第三的是中美洲和南美洲,CDMA用戶數量達到500萬。CDG還表示,今後全球CDMA市場中,中國大陸地區的增長潛力最大,估計2003年中國大陸市場的用戶數量可以達到4000萬。

CDMA是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2G階段,CDMA增強型IS95A與GSM在技術體制上處於同一代產品,提供大致相同的業務。但CDMA技術有其獨到之處,在通話質量好、掉話少、低輻射、健康環保等方面具有顯著特色。在2.5G階段,CDMA2000 1X RTT 與GPRS在技術上已有明顯不同,在傳輸速率上1X RTT高於GPRS,在新業務承載上1X RTT比GPRS成熟,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的新業務。從2.5G向3G技術體制過渡上, CDMA2000 1.X向CDMA20003.X過渡比GPRS向WCDMA過渡更為平滑。

CDMA所具優勢

(1) 系統容量大
理論上,在使用相同頻率資源的情況下,CDMA移動網比模擬網容量大20倍,實際使用中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

(2) 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
在CDMA系統中,用戶數的增加相當於背景雜訊的增加,造成話音質量的下降。但對用戶數並無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話音質量之間折衷考慮。另外,多小區之間可根據話務量和干擾情況自動均衡。
這一特點與CDMA的機理有關。CDMA是一個自擾系統,所有移動用戶都佔用相同帶寬和頻率,打個比方,將帶寬想像成一個大房子,所有的人將進入惟一的大房子。如果他們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他們就可以清楚地聽到同伴的聲音而只受到一些來自別人談話的干擾。在這里,屋裡的空氣可以被想像成寬頻的載波,而不同的語言即被當作編碼,我們可以不斷地增加用戶直到整個背景噪音限制住了我們。如果能控制住用戶的信號強度,在保持高質量通話的同時,我們就可以容納更多的用戶。

(3) 通話質量更佳
TDMA的信道結構最多隻能支持4Kb的語音編碼器,它不能支持8Kb以上的語音編碼器。而CDMA的結構可以支持13kb的語音編碼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話質量。CDMA系統的聲碼器可以動態地調整數據傳輸速率,並根據適當的門限值選擇不同的電平級發射。同時門限值根據背景雜訊的改變而變,這樣即使在背景雜訊較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通話質量。另外,TDMA採用一種硬移交的方式,用戶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通話的間斷,在用戶密集、基站密集的城市中,這種間斷就尤為明顯,因為在這樣的地區每分鍾會發生2至4次移交的情形。而CDMA系統「掉話」的現象明顯減少,CDMA系統採用軟切換技術,「先連接再斷開」,這樣完全克服了硬切換容易掉話的缺點。

(4) 頻率規劃簡單
用戶按不同的序列碼區分,所以不相同CDMA載波可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網路規劃靈活,擴展簡單。

(5)建網成本低
CDMA技術通過在每個蜂窩的每個部分使用相同的頻率,簡化了整個系統的規劃,在不降低話務量的情況下減少所需站點的數量從而降低部署和操作成本。CDMA網路覆蓋范圍大,系統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網成本。
CDMA數字移動技術與現在眾所周知的GSM數字移動系統不同。模擬技術被稱為第一代行動電話技術,GSM是第二代,CDMA是屬於移動通訊第二代半技術,比GSM更先進。

CDMA技術持點

1.CDMA是擴頻通信的一種,他具有擴頻通信的以下特點:

(1)抗干擾能力強。這是擴頻通信的基本特點,是所有通信方式無法比擬的。
(2)寬頻傳輸,抗衰落能力強。
(3)由於採用寬頻傳輸,在信道中傳輸的有用信號的功率比干擾信號的功率低得多,因此信號好像隱蔽在雜訊中;即功率話密度比較低,有利於信號隱蔽。
(4)利用擴頻碼的相關性來獲取用戶的信息,抗截獲的能力強。
(5)多個用戶同時接收,同時發送.

2.在擴頻CDMA通信系統中,由於採用了新的關鍵技術而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1)採用了多種分集方式。除了傳統的空間分集外。由於是寬頻傳輸起到了頻率分集的作用,同時在基站和移動台採用了RAKE接收機技術,相當於時間分集的作用。
(2)採用了話音激活技術和扇區化技術。因為CDMA系統的容量直接與所受的干擾有關,採用話音激活和扇區化技術可以減少干擾,可以使整個系統的容量增大。
(3)採用了移動台輔助的軟切換。通過它可以實現無縫切換,保證了通話的連續性,減少了掉話的可能性。處於切換區域的移動台通過分集接收多個基站的信號,可以減低自身的發射功率,從而減少了對周圍基站的干擾,這樣有利於提高反向聯路的容量和覆蓋范圍。
(4)採用了功率控制技術,這樣降低了平準發射功率。
(5)具有軟容量特性。可以在話務量高峰期通過提高誤幀率來增加可以用的信道數。當相鄰小區的負荷一輕一重時,負荷重的小區可以通過減少導頻的發射功率,使本小區的邊緣用戶由於導頻強度的不足而切換到相臨小區,使負擔分擔。
(6)兼容性好。由於CDMA的帶寬很大,功率分布在廣闊的頻譜上,功率話密度低,對窄帶模擬系統的干擾小,因此兩者可以共存。即兼容性好。
(7)COMA的頻率利用率高,不需頻率規劃,這也是CDMA的特點之一。
(8)CDMA高效率的OCELP話音編碼。話音編碼技術是數字通信中的一個重要課題。OCELP是利用碼表矢量量化差值的信號,並根據語音激活的程度產生一個輸出速率可變的信號。這種編五馬方式被認為是目前效率最高的編碼技術,在保證有較好話音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容量。這種聲碼器具有8kbit/S和13kbit/S兩種速率的序列。8kbit/S序列從1.2kbit/s到9.6kbit/s可變,13kbit/S序列則從1.8kbt/s到14.4kbt/S可變。最近,又有一種8kbit/sEVRC型編碼器問世,也具有8kbit/s聲碼器容量大的特點,話音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移動通訊技術分類

移動通信系統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按信號性質分,可分為模擬、數字;按調制方式分,可分為調頻、調相、調幅;按多址連接方式分,可分為:
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碼分多址(CDMA)。

目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所使用的GSM行動電話網採用的便是FDMA和TDMA兩種方式的結合。GSM比模擬行動電話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頻譜效率上僅是模擬系統的3倍,容量有限;在話音質量上也很難達到有線電話水平;TDMA終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達到9.6kbit/s;TDMA系統無軟切換功能,因而容易掉話,影響服務質量。因此,TDMA並不是現代蜂窩移動通信的最佳無線接入,而CDMA多址技術完全適合現代移動通信網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質量、綜合業務、軟切換等,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和用戶的青睞。
目前,中國聯通擁有了CDMA業務。

關於GSM與CDMA手機輻射問題

眾所周知,由於CDMA (IS-95) 系統中採用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軟切換、語音激活等技術,以及IS-95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的限制,使CDMA手機在通信過程中輻射功率很小而享有"綠色手機"的美譽。但最近有一些報導對"綠色手機"提出了質疑,認為GSM手機與CDMA手機輻射相當,其基本
觀點是GSM手機只有八分之一的時間產生輻射,因此GSM手機與CDMA手機的SAR值 (人體單位質量吸收的射頻功率) 大體相當。

究竟GSM手機和CDMA手機輻射功率誰大誰小或相差多少,為得出實際的客觀的比較結果,由一家國際著名的CDMA技術權威公司和國內某知名的GSM網路優化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於2001年12月上旬沿北京市二環路全線進行了CDMA和GSM現網中手機發射功率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二環路上CDMA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為2.4 dBm(1.72mW), GSM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為28.9dBm(773 mW),考慮到GSM手機只在八分之一時間內發射,GSM 手機在時間上的等效平均發射功率可減少到19.85dBm(96.63mW)。由此而見,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相當於GSM手機在時間上的等效平均發射功率的1.78%。

一、CDMA和GSM系統對手機發射功率要求比較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DMA和GSM相關技術規范對手機發射功率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機9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2W (33dBm),18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1W(30dBm),同時規范要求,對於GSM900和1800頻段,通信過程中手機最小發射功率分別不能低於5dBm和0dBm。CDMA IS-95A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要求為0.2W~1W(23dBm~30dBm),目前網路實際上允許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為23dBm (0.2W),規范對CDMA手機最小發射功率沒有要求。

在實際通信過程中,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手機的實際發射功率取決於環境,系統對通信質量的要求,語音激活等諸多因素, 實際上就是取決於系統的鏈路預算。在通常的網路設計和規劃中, 對於基本相同的誤幀率要求, GSM系統要求到達基站的手機信號的載干比通常為9dB左右,由於CDMA系統採用擴頻技術, 擴頻增益對全速率編碼的增益為21dB, (對其他低速率編碼的增益更大), 所以對解擴前信號的等效載干比的要求小於 -14dB! (CDMA系統通常要解擴後信號的值為7dB左右)。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GSM和CDMA手機發射功率的初始值的取定及功率控制機制。手機與系統的通信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接入階段,二是話務通信階段。對於GSM系統,手機在隨機接入階段沒有進入專用模式以前,是沒有功率控制的,為保證接入成功,手機以系統允許的最大功率發射 (通常是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在分配專用信道(SDCCH或TCH)後,手機會根據基站的指令調整手機的發射功率,調整的步長通常為2dB。調整的頻率為60ms一次。

對於CDMA系統,在隨機接入狀態下,手機會根據接收到的基站信號電平估計一個較小的值作為手機的初始發射功率, 發送第一個Access Probe,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得到基站的應答信息,手機會加大發射功率,發送第二個Access Probe,如果在規定時間內還沒有得到基站的應答信息,手機會再加大發射功率。這個過程重復下去,直到收到基站的應答或者到達設定的最多嘗試次數為止。在通話狀態下,每1.25ms 基站會向手機發送一個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命令手機增大或減少發射功率, 步長為1dB。

由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考慮到CDMA系統其他獨有的技術, 如軟切換、 RAKE接收機對多徑的分集作用、強有力的前向糾錯演算法對上行鏈路預算的改善等, CDMA系統對手機的發射功率的要求比GSM系統對手機發射功的要求要小得多。而GSM手機在接入過程中以最大的功率發射,在通話過程中功率控制速度較慢,所以手機以大功率發射的機率較大。而CDMA手機獨特的隨機接入機制和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可以使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述的定性分析結論在後面的實際測量中得到了驗證。

二、路測試驗描述和結果分析

路測實驗進行了CDMA和GSM手機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發射功率的測試。CDMA測試手機和GSM測試手機同時拔打1861, 汽車內收音機調整到適當音量,模擬雙向通話。車速40km左右。GSM手機每480ms抽樣一次,CDMA手機每20ms抽樣一次。試驗測得的結果是: CDMA手機的線性平均發射功率為2.4dBm (1.72 mW),以最大功率 (23dBm, 0.2瓦) 發射的概率為0.2%;GSM手機的線性平均發射功率為28.9dBm (773 mW),以最大功率(2瓦W)發射的概率為21.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區的北京移動GSM網路已相當成熟,基站間距較小,GSM手機可以較小功率發射,而CDMA網路處於發展階段, 網路優化後, 對CDMA手機發射功率的要求會更小。

三、手機安全輻射標准與手機發射功率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尚在不斷的觀察與研究之中, 國外有大量相互矛盾的研究報告, 目前尚未有全面的科學的結論。目前國際上(包括美國FCC, NCRP,歐洲的CENEIEC)普遍採用的標準是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它指的是人體單位質量吸收的射頻功率。 (公式略)

由於手機在通話時靠近人的腦部(不帶耳機),手機輻射天線與人腦的距離通常小於15cm。人腦處於天線輻射的近場,由於人體組織結構的復雜性,理論上計算天線輻射功率與人體內場強分布的關系非常困難。但根據電磁場理論,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天線結構以及手機和人體相對位置一定的情況下,天線輸出功率越大,在人體內形成的電場強度越高,人體吸收的射頻輻射功率越大。目前測量SAR值一個重要方法是使用人體組織等效模型,利用探頭來測量受射頻輻射的人體內的實際場強值。

對SAR要求較嚴的是FCC標准,對30MHz-15GHz頻段推薦了兩類輻射標准:

1. 受控制的輻射極限:

0.4mw/g(人體平均值),峰值8mw/g(對任何1克人體組織平均),平均時間6分鍾;

2. 非控制的輻射極限

0.08mw/g(人體平均值), 峰值1.6mw/g(對任何1克人體組織平均),平均時間30分鍾。

手機輻射屬於人不能控制射頻源的非控制輻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前進行的手機SAR測試得到的結果,均是在手機以最大發射功率和全速率移動的情況下得到的。CDMA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為 0.2W, GSM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為2W,但GSM手機只在1/8的時間發射,而SAR值的測定是一個較長時間的平均,因此,GSM手機和CDMA手機在這種情況下的SAR值相近是不足為奇的。我們不能因為在這種極限情況下CDMA手機和GSM手機SAR值相當而武斷地認為在實際的通信過程中CDMA手機和GSM手機輻射也相近。因為在實際通信過程中,GSM手機和CDMA手機都不會總是以最大功率發射,特別是CDMA手機以全速率,最大功率發射的概率極小。從前面路測的統計結果來看,GSM手機以大功率發射的概率遠遠大於CDMA 手機大功率發射的概率,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遠遠小於CDMA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也遠遠小於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因此,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的 CDMA手機對人體輻射的實際SAR值將大大低於CDMA手機標稱的SAR值,也遠低於GSM手機實際的SAR值。

另一方面, 客觀地說, 目前廣泛採用的SAR標准可能不能夠全面反應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因為該標準是根據電磁輻射對人體的熱效應制定的。事實上, 電磁波, 特別是低頻脈沖電磁波對人體輻射的非熱效應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GSM手機發射產生的低頻脈沖電磁波已經影響到精密醫療設備, 助聽設備的正常使用, 是否對人體也有害, 目前尚無定論。為避免GSM手機的上述缺陷,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終端設備發射的將都是象CDMA手機一樣連續的無線電波而非脈沖電波。

由於CDMA和GSM的技術體制對CDMA和GSM手機的發射功率的要求以及初始發射功率值的取定以及功率控制機制不同,在實際通信過程中, 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遠遠低於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現網實測證實,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比GSM手機的發射功率小 500多倍,考慮到GSM手機只在八分之一時間內發射,在同等時間內,CDMA輻射的能量比GSM手機輻射的能量小60倍以上。

手機輻射的安全標准SAR值是在手機以最大功率發射的情況下得出的,在這種情況下GSM手機和CDMA手機的SAR值相當是完全正常的。由於 CDMA手機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的平均發射功率遠遠小於CDMA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也遠小於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因此CDMA手機對人體的實際輻射遠遠低於手機最大發射功率下的SAR值,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不輻射低頻無線電波, CDMA手機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手機"!

『伍』 什麼是133的cdma

在移動通信中,移動台與基站之間的環境復雜,到達接收信號不會是一條路徑來的信號,而是多徑合成信號。對於採用其他技術的移動通信系統,只能採用復雜的抵抗技術,減少影響。而對採用CDMA技術的移動通信系統,由於CDMA的相關特性,只要路徑之間的時延差大於一個PN碼片寬度,就可以利用多徑信號加強接收效果,此種技術稱為RAKE分集接收技術(俗稱路徑分集)。一般RAKE接收機由搜索器(Searcher)、解調器(Finger)、合並器(Combiner)3個模塊組成。搜索器完成路徑搜索,主要原理是利用碼的自相關及互相關特性。解調器完成信號的解擴、解調,解調器的個數決定了解調的路徑數,通常CDMA基站系統一個RAKE接收機由4個Finger組成,移動台由3個Finger組成。合並器完成多個解調器輸出的信號的合並處理,通用的合並演算法有選擇式相加合並、等增益合並、最大比合並3種。合並後的信號輸出到解碼單元,進行信道解碼處理。 CDMA號段:133/153/189,目前只有中國電信運營CDMA2000

『陸』 CDMA技術有那些特點及優點

特點:

1、抗干擾能力強。這是擴頻通信的基本特點,是所有通信方式無法比擬的。

2、寬頻傳輸,抗衰落能力強。

3、由於採用寬頻傳輸,在信道中傳輸的有用信號的功率比干擾信號的功率低得多,因此信號好像隱蔽在雜訊中;即功率話密度比較低,有利於信號隱蔽。

4、利用擴頻碼的相關性來獲取用戶的信息,抗截獲的能力強。

5、多個用戶同時接收,同時發送。

優點:

1、系統容量大

理論上,在使用相同頻率資源的情況下,CDMA移動網比模擬網容量大20倍,實際使用中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

2、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

在CDMA系統中,用戶數的增加相當於背景雜訊的增加,造成話音質量的下降。但對用戶數並無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話音質量之間折衷考慮。另外,多小區之間可根據話務量

3、頻率規劃簡單

用戶按不同的序列碼區分,所以不相同CDMA載波可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網路規劃靈活,擴展簡單。

4、建網成本低

CDMA技術通過在每個蜂窩的每個部分使用相同的頻率,簡化了整個系統的規劃,在不降低話務量的情況下減少所需站點的數量從而降低部署和操作成本。CDMA網路覆蓋范圍大,系統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網成本。

(6)cdma演算法擴展閱讀:

發展方向

CDMA是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2G階段,CDMA增強型IS95A與GSM在技術體制上處於同一代產品,提供大致相同的業務。

但CDMA技術有其獨到之處,在通話質量好、掉話少、低輻射、健康環保等方面具有顯著特色。在2.5G階段,CDMA20001XRTT與GPRS在技術上已有明顯不同,在傳輸速率上1XRTT高於GPRS,在新業務承載上1XRTT比GPRS成熟,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的新業務。

從2.5G向3G技術體制過渡上,CDMA20001.X向CDMA20003.X過渡比GPRS向WCDMA過渡更為平滑。

熱點內容
隨機啟動腳本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532
微博資料庫設計 發布:2025-07-05 15:30:55 瀏覽:30
linux485 發布:2025-07-05 14:38:28 瀏覽:310
php用的軟體 發布:2025-07-05 14:06:22 瀏覽:760
沒有許可權訪問計算機 發布:2025-07-05 13:29:11 瀏覽:436
javaweb開發教程視頻教程 發布:2025-07-05 13:24:41 瀏覽:720
康師傅控流腳本破解 發布:2025-07-05 13:17:27 瀏覽:246
java的開發流程 發布:2025-07-05 12:45:11 瀏覽:693
怎麼看內存卡配置 發布:2025-07-05 12:29:19 瀏覽:288
訪問學者英文個人簡歷 發布:2025-07-05 12:29:1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