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體系

資料庫體系

發布時間: 2023-01-03 04:18:58

1.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有幾種

從資料庫最終用戶角度看,資料庫系統的結構分為單用戶結構、主從式結構、分布式結構、客戶/伺服器、瀏覽器/應用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多層結構。這是資料庫外部體系結構。
物理存儲結構、邏輯存儲結構、內存結構和實例進程結構。這是內部體系結構

2.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是指資料庫系統的整個體系的結構。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從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劃分方式。從資料庫管理系統的角度可分為三層,從外到內依次為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模式是所有資料庫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是資料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模式(schema)又可細分為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和邏輯模式(109ical
schema)。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資料庫三級體系

三級模式結構: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義:也稱邏輯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② 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
③ 資料庫模式以某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
④ 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如數據記錄由哪些數據項構成,數據項的名字、類型、取值范圍等),而且要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義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戶模式,是資料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戶視圖;
③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
三、內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存儲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存儲、按照B樹結構存儲還是按hash方法存儲;索引按照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存儲,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② 一個表可能由多個文件組成,如:數據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對資料庫中數據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的方法

4. 資料庫體系結構

Visual Basic中使用的資料庫是關系型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一個資料庫由一個或一組數據表組成。每個資料庫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碟上,即對應於一個物理文件。不同的資料庫,與物理文件對應的方式也不一樣。對於dBASE,FoxPro和Paradox格式的資料庫來說,一個數據表就是一個單獨的資料庫文件,而對於Microsoft Access、Btrieve格式的資料庫來說,一個資料庫文件可以含有多個數據表。

5.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 資料庫系統的軟體主要包括:

(1)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是為資料庫的建立、使用和維護配置的軟體。
(2) 支持DBMS運行的操作系統。
(3) 具有與資料庫介面的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系統,便於開發應用程序。
(4) 以DBMS為核心的應用開發工具。
(5) 為特定應用環境開發的資料庫應用系統。

2. 整個資料庫系統對硬體資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1) 為了存放操作系統、DBMS的核心模塊、數據緩沖區和應用程序,需要足夠大的內存。
(2) 要有足夠大的磁碟等直接存取設備存放資料庫,有足夠的磁帶(或軟盤)用於數據備份。
(3) 系統要提供較高的通道能力,以提高數據傳送率。

3. DBA的重要職責是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DBA負責確定各個用戶對資料庫的存取許可權、數據的保密級別和完整性約束條件;DBA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監視資料庫系統的運行情況,及時處理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系統發生各種故障時,資料庫會因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DBA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將資料庫恢復到正確狀態,並盡可能不影響或少影響計算機系統其他部分的正常運行,DBA要定期對資料庫進行重組織,以提高系統的性能;當用戶的需求增加和改變時,DBA還要對資料庫進行較大的改造,包括修改部分設計,即資料庫的重構造。

4. 系統分析員負責應用系統的需求分析和規范說明,要和用戶及DBA相結合,確定系統的硬體軟體配置,並參與資料庫系統的概要設計。

資料庫設計人員負責資料庫中數據的確定、資料庫各級模式的設計。資料庫設計人員必須參加用戶需求調查和系統分析,然後進行資料庫設計。在大多數情況下,資料庫設計人員就由資料庫管理員擔任。

應用程序員負責設計和編寫應用系統的程序模塊並進行調試和安裝。

5.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有:(1)數據定義;(2)數據操縱;(3)資料庫運行管理;(4)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5)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6)數據通信介面。

6. DBMS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數據定義語言及其翻譯處理程序;(2)數據操縱語言及其編譯(或解釋)程序;(3)資料庫運行控製程序;(4)實用程序。

在關系模型中,實體以及實體間的聯系都是用關系來表示的。例如導師實體、研究生實體、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一對多聯系都可以分別用一個關系來表示。在一個給定的應用領域中,所有實體及實體之間聯系的關系的集合構成一個關系資料庫。

關系模型的數據結構

關系資料庫模型是如今最流行的資料庫模型,其流行源於它結構的簡單性。在關系模型中最重要的數據結構就是關系。構建關系模型下的資料庫,其核心是設計組成資料庫的關系。
關系設計中涉及到一些術語包括:
關系就是一張表,設計關系就是設計一張表;
元組是表中的一行;
屬性是表中的一列,屬性名是給屬性起的名字;
關鍵字是表中的某個屬性組,唯一確定一個元組;
關系模式是對關系的描述,一般表示為關系名(屬性1,屬性2,···,屬性n);
外鍵是關系中不是該關系的關鍵字或只是關鍵字的一部分的某個屬性或屬性組合,但它同時是另一個關系的關鍵字;
主表是以外鍵作為主鍵的表;
從表指外鍵所在的表。
在為資料庫設計關系時,必須為每個關系指定一個關鍵字或主碼,並且在該關系中,關鍵字的值不能為空,即關鍵字的值為空的元組在關系中是不允許存在的。在有些關系中關鍵字是由單個屬性組成的,在另一些關系中關鍵字是由若干個屬性的組合而構成的,即這種關系中的元組不能由任何一個屬性惟一表示,必須由多個屬性的組合才能惟一表示。關系模式是穩定的,而關系是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因為資料庫中的數據在不斷更新。

6.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三級結構的組織形式稱為資料庫的體系結構或數據抽象的三個級別。這個結構是於1975年在美國ANSI/X3/SPARC(美國國家標准協會的計算機與信息處理委員會中的標准計劃與需求委員會)資料庫小組的報告中提出的。

1.1.4.1三級數據視圖
數據抽象的三個級別又稱為三級數據視圖,是不同層次用戶(人員)從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數據組織形式。
(1) 外部視圖 第一層的數據組織形式是面向應用的,是應用程序員開發應用程序時所使用的數據組織形式,是應用程序員所看到的數據的邏輯結構,是用戶數據視圖,稱為外部視圖。外部視圖可有多個。這一層的最大特點是以各類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構造滿足其需求的最佳邏輯結構。
(2) 全局視圖 第二層的數據組織形式是面向全局應用的,是全局數據的組織形式,是資料庫管理人員所看到的全體數據的邏輯組織形式,稱為全局視圖,全局視圖僅有一個。這一層的特點是對全局應用最佳的邏輯結構形式。
(3) 存儲視圖第三層的數據組織形式是面向存儲的,是按照物理存儲最優的策略所組織形式,是系統維護人員所看到的數據結構,稱為存儲視圖。存儲視圖只有一個。這一層的特點是物理存儲最佳的結構形式。
外部視圖是全局視圖的邏輯子集,全局視圖是外部視圖的邏輯匯總和綜合,存儲視圖是全局視圖的具體實現。三級視圖之間的聯系由二級映射實現。外部視圖和全局視圖之間的映射稱為邏輯映射,全局視圖和存儲視圖之間的映射稱為物理映射。

1.1.4.2 三級模式
三級視圖是用圖、表等形式描述的,具有簡單、直觀的優點。但是,這種形式目前還不能被計算機直接識別。為了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數據的三級組織形式,必須用計算機可以識別的語言對其進行描述。DBMS提供了這種數據描述語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 簡記為DDL)。我們稱用DDL精確定義數據視圖的程序為模式(Scheme)。與三級視圖對應的是三級模式。
(1) 子模式 定義外部視圖的模式稱外模式,也稱子模式。它由對用戶數據文件的邏輯結構描述以及和全局視圖中文件的對應關系的描述組成,用DBMS提供的子模式DDL定義。一個子模式可以由多個用戶共享,而一個用戶只能使用一個子模式。
(2) 模式 定義全局視圖的模式稱邏輯模式,簡稱模式。它由對全局視圖中全體數據文件的邏輯結構描述以及和存儲視圖中文件的對應關系的描述組成,用DBMS提供的模式DDL定義。邏輯結構的描述包括記錄的型(組成記錄的數據項名、類型、取值范圍等),還有記錄之間的聯系,數據的完整性、安全保密要求等。
(3) 內模式 定義存儲視圖的模式稱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由對存儲視圖中全體數據文件的存儲結構的描述和對存儲介質參數的描述組成,用DBMS提供的內模式DDL定義。存儲結構的描述包括記錄值的存儲方式(順序存儲、hash方法、B樹結構等),索引的組織方式等。
三級模式的結構如圖1.8所示。
三級模式所描述的僅僅是數據的組織框架,而不是數據本身。在內模式這個框架填上具體數據就構成物理資料庫,它是外部存儲器上真實存在的數據集合。模式框架下的數據集合是概念資料庫,它僅是物理資料庫的邏輯映像。子模式框架下的數據集合是用戶資料庫,它是概念資料庫的邏輯子集。

7.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有幾種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是指資料庫系統的整個體系的結構。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從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劃分方式。從資料庫管理系統的角度可分為三層,從外到內依次為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模式是所有資料庫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是資料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模式(schema)又可細分為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和邏輯模式(109ical
schema)。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資料庫體系結構分為三級:外部級、概念級和什麼

資料庫的體系結構分成三級:外部級、概念級和內部級。

1、外部級

外部級最接近用戶是單個用戶所能看到的數據特徵,單個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外模式」。

2、概念級

概念級涉及到所有用戶的數據定義,也就是全局性的數據視圖,全局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概念模式」。

3、內部級

內部級最接近於物理存儲設備,涉及到物理數據存儲的結構。物理視圖的描述稱為「內模式」。

拓展資料

資料庫的三級模式是資料庫在三個級別(層次)上的抽象,使用戶能夠邏輯地、抽象地處理數據而不必關心數據在計算機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儲。

實際上 ,對於一個資料庫系統而言一有物理級資料庫是客觀存在的,它是進行資料庫操作的基礎,概念級資料庫中不過是物理資料庫的一種邏輯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戶級資料庫則是用戶與資料庫的介面,它是概念級資料庫的一個子集(外模式)。

熱點內容
ubuntuhttp伺服器的搭建 發布:2025-05-10 14:33:06 瀏覽:36
微信找回密碼申訴要多少時間 發布:2025-05-10 14:14:05 瀏覽:435
大眾寶來速騰選哪個配置 發布:2025-05-10 14:10:53 瀏覽:128
數字機頂盒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5-10 14:10:06 瀏覽:334
取消訪問網路需要密碼 發布:2025-05-10 13:44:20 瀏覽:64
shell編程運行 發布:2025-05-10 13:37:54 瀏覽:640
win7訪問xp共享需要密碼 發布:2025-05-10 13:34:10 瀏覽:344
飯團看書為什麼緩存不了小說 發布:2025-05-10 13:17:03 瀏覽:13
如何配置登錄源地址限制 發布:2025-05-10 13:12:52 瀏覽:591
農行修改網銀密碼忘了怎麼辦 發布:2025-05-10 13:12:43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