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源碼安裝
⑴ ubuntu怎樣無網路下源碼安裝g++
既然你是用ubuntu,那就好辦啦,首先,介紹一種簡單方法:
1、到ubuntu packages網站下載build-essential,其它軟體包也是一樣可以搜索得到,選對你的發行版,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系統是叫什麼代號,看下面
//使用命令:
cat /etc/lsb-release
//輸出以下:
DISTRIB_ID=Ubuntu
DISTRIB_RELEASE=14.04
DISTRIB_CODENAME=trusty //trusty就是代號
DISTRIB_DESCRIPTION="Ubuntu 14.04.3 LTS"
2、根據amd64或x86選擇,在打開的鏡像頁面上隨便點一個啦,直接就下載了deb包了,想辦法把這個deb包弄到你的ubuntu目標機器上(無網路外,是不是還無U盤;)
3、在目標機上執行安裝:sudo dpkg -i xxxxxx.deb搞定。假如安裝過程提示出錯,還需要其他軟體包,那就繼續從ubuntu packages網站上找,繼續安裝。
以下的方法,適用於安裝指定的版本,手動配置特性,不安裝進系統,不想污染系統等:
你要安裝什麼軟體(或項目)就直接去那個軟體的官方網或是訪問軟體所在的github源碼倉庫,有官方網的(比如https://gcc.gnu.org/),就直接看上面的說明文檔,沒官方網的,下載了源碼包後,看裡面的README(.txt,.md),INSTALL(.txt,.md)之類的文件,裡面有編譯和安裝甚至使用相關說明,編譯無外乎就是autoconf和Makefile相關的東西,有的用cmake、gradle什麼,都是項目管理工具,花點時間學一下autoconf和Makefile的知識(起碼知道怎麼使用)後,安裝軟體就是小菜一碟。
⑵ 如何在Ubuntu中通過編譯源碼包安裝軟體Pidgin
步驟如下:
1、首先,通過Ubuntu「菜單->添加/刪除」或者是Ubuntu新立得軟體包管理程序(通過搜索pidgin卸載已經安裝的相關文檔)刪除老版本的Pidgin.
2、然後使用下面命令配置相關編譯環境:
sudo
apt-get
build-dep
pidgin
3、接下來下載源碼包並解壓,打開終端,通過cd命令進入源碼包解壓的目錄;
運行./configure配置編譯環境,如果成功,最後會有個「complete」並請運行「make」的提示;如果沒有,如出現quote
「XScreenSaver
extension
development
headers
not
found.
Use
–disable-screensaver
if
you
do
not
need
XScreenSaver
extension
support,
this
is
required
for
detecting
idle
time
by
mouse
and
keyboard
usage.
」
end
of
quote
說明缺少「XScreenSaver」關聯文件,可以通過新立得軟體包管理程序搜索「XScreenSaver」安裝相關的「XScreenSaver.dev」文件;實在沒有XScreenSaver的dev文件,就按提示運行./configure
--disable-screensaver;
4、接下來就make;
5、再
make
check;
6、再
sudo
make
install;
7、再
make
clean;
8、再
make
distclean;
9、最後
菜單->互聯網->
Pidgin,即可。
⑶ Ubuntu Linux下如何用源碼文件安裝軟體
下面就介紹這種手工安裝方式的詳細步驟。 一、 安裝編譯程序因為要編譯源代碼,所以第一步就是安裝編譯和構建之類的程序。如果你已經安裝過了,可以跳過此步。在Ubuntu系統中非常簡單,只要執行下面命令就行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該命令執行後,從源文件安裝軟體所需的工具,如gcc、make、g++及其他所需軟體就安裝好了。 二、下載並編譯軟體的源代碼當我們下載源文件時,一定要弄清該軟體所依賴的庫文件和其他程序,並且首先將它們裝好。這些信息,通常都能在該開源項目的主頁上查找到。做好這些准備工作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面的工作了。因為,軟體的源代碼通常以壓縮文件形式發布,所以需要將其解壓到指定目錄。命令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 tar xvzf program.tar.gz OwnLinux@ubuntu:~$ cd program/ 如果你的對tar命令不熟悉請點擊這里閱讀《tar命令詳解》 在Linux下從源文件安裝程序時,有一個通用模式,即配置(./configure)–> 編譯(make) –> 安裝(sudo make install)。但是,此前你最好還是閱讀源文件中附帶的安裝說明,因為對於每個程序,其開發者的指示才是最具權威性的。程序開發者通常將安裝說明存放在名為INSTALL或README。到哪裡找這些文件呢?它們在項目主頁或源代碼主目錄中都能找到。 1.配置 構建應用的第一步就是執行configure腳本,該腳本位於程序源文件的主目錄下: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該腳本將掃描系統,以確保程序所需的所有庫文件業已存在,並做好文件路徑及其他所需的設置工作。如果程序所需的庫文件不完全,該配置腳本就會退出,並告訴您還需要哪些庫文件或者是哪些版本太舊需要更新。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僅弄到含有該庫文件的軟體包還是不夠的,同時還要找到具有該庫文件所有頭文件的開發包,在Ubuntu中,這樣的包一般以-dev作為文件名的結尾。安裝好所有需要的庫文件後,重新運行配置腳本,直到沒有錯誤提示為止,這說明需要的庫文件已經全部安裝妥當了即滿足了依賴關系。 2.編譯 當配置腳本成功退出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編譯代碼了。具體操作為在源文件的主目錄中運行make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make 這時,您會看到一串編譯輸出數據迅速從屏幕上滾過,如果正常的話,系統會返回的提示符狀態。然而,如果編譯過程中出現錯誤的話,排錯的過程可就不像配置步驟那麼簡單了。因為,這通常要涉及到源代碼的調試,可能源代碼有語法錯誤,或其他錯誤等等。怎麼辦?如果您是編程高手,那就自己調試吧!否則,檢查該軟體的郵件列表等支持渠道,看看是不是已知的bug,如果是就看看別人是怎麼解決的,不是就提交一份bug報告吧,也許不久就會有解決辦法。 3.安裝 當軟體成功編譯後,最後一步就是將它們安裝到系統上。大部分程序的makefile文件中都會有一個用於安裝的函數。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時候我們必須作為root用戶來安裝程序,這樣程序就把文件安裝到/usr或其他只有超級用戶才有寫許可權的目錄中。依舊是在源文件的主目錄下,執行如下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sudo make install 好了,這樣程序就會安裝到您的計算機上了。另外,當您不再使用該程序時,可以使用軟體所帶的卸載功能,一般程序都會具備此功能。切換至源文件的主目錄下,執行以下命令即可: OwnLinux@ubuntu:~/program$ sudo make uninstall 多數情況下,利用上面介紹的方法安裝的程序,都位於/usr/local下面。若想讓安裝的程序文件與Ubuntu巡視的文件系統隔離開的話,可以為命令添加項,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prefix=/opt 盡管這樣做一般都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些程序根本不理會項;有些程序如含有內核模塊的程序,會把它們自己全部放進您的文件系統。
⑷ ubuntu源碼編譯安裝cmake-2.8.10.2
ubuntu源碼編譯安裝cmake-2.8.10.2從cmake官網下載最新的cmake版本,筆者下載的是cmake-2.8.10.2.tar.gz,地址http://www.cmake.org/cmake/resources/software.html
www.dnjsb.com
1、解壓cmake-2.8.10.2.tar.gztar
-xvf
cmake-2.8.10.2.tar.gz2、在cmake-2.8.10.2同級目錄下新建一個編譯目錄mkdir
cmake-bulidcd
cmake-build3、編譯cmake.././bootstrap
www.dnjsb.com
注意:可能會出現如下錯誤:/usr/lib/libstdc++.so.6:
version
'GLIBCXX_3.4.15'
not
found這個是因為筆者更新ubuntu
gcc編譯器導致的。解決方法:a.
查看libstdc++.so.6支持GLIBCstrings
/usr/lib/libstdc++.so.6
|
grep
GLIBCoutput:GLIBCXX_3.4GLIBCXX_3.4.1GLIBCXX_3.4.2GLIBCXX_3.4.3GLIBCXX_3.4.4GLIBCXX_3.4.5GLIBCXX_3.4.6GLIBCXX_3.4.7GLIBCXX_3.4.8GLIBCXX_3.4.9GLIBCXX_3.4.10GLIBCXX_3.4.11GLIBCXX_3.4.12GLIBCXX_3.4.13GLIBC_2.0GLIBC_2.3GLIBC_2.1GLIBC_2.1.3GLIBC_2.3.2GLIBC_2.2GLIBCXX_FORCE_NEWGLIBCXX_DEBUG_MESSAGE_LENGTH發現裡面沒有支持GLIBCXX_3.4.15。在這里,筆者ubuntu中安裝的gcc
4.7ls
/usr/local/gcc-4.7.2/output:bin
include
lib
libexec
share將/usr/local/gcc-4.7.2/lib/目錄下面的libstdc++.so.6和libstdc++.so.6.0.17拷貝到/usr/lib/目錄下面:sudo
cp
/usr/local/gcc-4.7.2/lib/libstdc++.so.6
/usr/lib/sudo
cp
/usr/local/gcc-4.7.2/lib/libstdc++.so.6.0.17
/usr/lib/sudo
rm
-f
/usr/lib/libstdc++.so.6.0.13刪除libstdc++.so.6舊的鏈接,建立新的鏈接,同時刪除libstdc++.so.6.0.13:sudo
ln
-sf
/usr/lib/libstdc++.so.6.0.17
/usr/lib/libstdc++.so.6sudo
rm
-f
/usr/lib/libstdc++.so.6.0.13至此搞定,現在我們回到編譯cmake中。重復剛才的命令:
www.dnjsb.com
.././bootstrap注意:此時我們仍然在cmake-bulid目錄下面。上面成功以後就執行如下2個命令:makesudo
make
install查看cmake是否安裝成功:cmake
--versionoutput:cmake
version
2.8.10.2恭喜你,安裝成功了。
⑸ ubuntu怎麼安裝android5.1源碼
Android 5.1 用到的jdk不再是Oracle 的 jdk ,而是開源的 openjdk,在ubuntu安裝好後,使用如下命令安裝jdk:
可以顯示使用
$sudo apt-cache search openjdk
接下來開始安轉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jdk-7-jdk
安裝好後,設置環境變數:
在/etc/profile文件末尾加上:
1. java_HOME=/usr/lib/jvm/java-7-openjdk-amd64/
2. PATH=$PATH:$HOME/bin:$JAVA_HOME/bin
3. export JAVA_HOME
4. export PATH
Update the default Java version - optional
Optionally, for the Ubuntu versions above update the default Java versionby running: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java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javac
到這里jdk 安裝完成
⑹ ubuntu 怎麼源碼安裝mysql
1.下載源碼包
2.解壓包
>tar -zxvf mysql-5.6.33.tar.gz
3.安裝必要依賴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bison g++ build-essential libncurses5-dev cmake
4.進入安裝包目錄,配置MySQL安裝參數 //源碼安裝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定義參數,制定安裝目錄,方便管理
>cmake -DCMAKE_INSTALL_PREFIX=[指定MySQL安裝的目錄]/usr/local/mysql -DSYSCONFDIR=/etc -DMYSQL_UNIX_ADDR=/tmp/mysql.sock -DDEFAULT_CHARSET=utf8 -DDEFAULT_COLLATION=utf8_general_ci -DEXTRA_CHARSETS=all -DWITH_MYISAM_STORAGE_ENGINE=1 -DWITH_INNOBASE_STORAGE_ENGINE=1 -DWITH_MEMORY_STORAGE_ENGINE=1 -DWITH_READLINE=1 -DENABLED_LOCAL_INFILE=1 -DMYSQL_DATADIR=[指定MySQL的數據存放目錄如:]/usr/local/mysql/data -DMYSQL_USER=mysql -DWITH_DEBUG=0
>make -j4 #-j數字 表示以多核心運行編譯
>make install #安裝
5. 常用命令軟連接,設置環境變數
>sudo ln -s /usr/local/mysql/lib/libmysqlclient.so.18 /usr/lib/libmysqlclient.so.18
>sudo 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 /usr/bin
>sudo 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sr/bin
6.初始化資料庫
>sudo /usr/local/mysql/scripts/mysql_install_db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user=mysql
7.啟動MySQL伺服器
>sudo /usr/local/mysql/bin/mysqld start
#如果啟動不了,考慮編譯安裝時自定義數據存放目錄,所以導致mysqld找不到對應的目錄
解決:> vi /usr/local/mysql/bin/mysqld
修改datadir = [指定MySQL的數據存放目錄如:] /usr/local/mysql/data
保存退出,再次啟動 >sudo /usr/local/mysql/bin/mysqld start #OK 搞定
8. 啟動成功後創建root用戶的密碼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新密碼'
9.啟動MySQL端
>/usr/local/mysql/bin/mysql -u root -p
>輸入密碼
10.設置環境變數
vi /home/個人目錄/.bashrc 或者 vi /root/.bashrc
#在後面添加這段代碼
export PATH="$PATH:/home/sy/lnmp/mysql/bin"
#重啟電腦ok
#若不想重啟電腦,僅限當次有效(重啟失效)
#執行命令
>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
>mysql --version //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