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累加演算法
『壹』 excel 如何將如A列多個對B列中不同值進行快速累加
用sumif()函數吧,看看excel自帶的對於該函數的幫助,你就會寫了:
根據指定條件對若干單元格求和。
語法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Range為用於條件判斷的單元格區域。
Criteria為確定哪些單元格將被相加求和的條件,其形式可以為數字、表達式或文本。例如,條件可以表示為32、"32"、">32"或"apples"。
Sum_range是需要求和的實際單元格。
說明
只有在區域中相應的單元格符合條件的情況下,sum_range中的單元格才求和。
如果忽略了sum_range,則對區域中的單元格求和。
MicrosoftExcel還提供了其他一些函數,它們可根據條件來分析數據。例如,如果要計算單元格區域內某個文本字元串或數字出現的次數,則可使用COUNTIF函數。如果要讓公式根據某一條件返回兩個數值中的某一值(例如,根據指定銷售額返回銷售紅利),則可使用IF函數。
示例
如果您將示例復制到空白工作表中,可能會更易於理解該示例。
(這個例子內容看我附上的圖片吧,這里復制不了)
『貳』 累加求和演算法
算式中第二個數字是第一個數字加上4,1+4=5
第三個數字是第二個數字加上5,5+5=10
第n個數字為1+4+5+6+.......n+2=(n+2)*(n+3)/2 - 5
『叄』 多個excel文件數據累加匯總表的教程
在 Excel 中錄入好數據以後經常需要進行多個表的數據統計,其中都需要用到奧多個文件數據累加匯總表的功能,具體該如何實現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多個excel文件數據累加匯總表的教程,以供大家閱讀和學習。
多個excel文件數據累加匯總表的教程:
多文件累加匯總步驟1:創建一張匯總表,選中數量下面的單元格。
多文件累加匯總步驟2:點擊數據——合並計算,函數裡面填求和。
多文件累加匯總步驟3:在引用位置,點擊帶紅色箭頭的框框。
多文件累加匯總步驟4:點擊A供應商這張工作表,選中參與計算的數據范圍。
多文件累加匯總步驟5:點擊添加在所有引用位置出現“A供應商!$D$2:$D$13”,然後依次對B供應商工作表,C供應商工作表進行操作。
『肆』 Excel EXCEL 中如何多條件求和或累加數量
透視表沒錯。
不過對於多個表的計算,最好先把這些表都導到access里進行關聯合並,根據物料編號和地區作為連接條件,把其他的數據都整合成(某個地區,某種物料,1~12月份分別都是什麼數據),然後導回excel里,匯總一下就行了。
『伍』 C語言中累加累乘的演算法是什麼
累加累乘,呵呵,很簡單的。
首先,就是定義一個變數(a=0)來保存結果,另定義一個變數(b)實現數值的變化。把數值變化的那個變數(b)的值每次和保存結果的變數(a)進行運算,結果賦給a.比如1——10的累加,就是先把1賦給a,之後b變成2,和a相加結果給a。如此反復就是累+。乘法一樣
『陸』 EXCEL 累加公式 如何在一個工作表 實現多個累加公式
其實你的公式並沒有錯,如果當前工作表是2,那麼必須有一個名稱為1的工作表,如果工作表1的名稱為sheet1,那麼公式會出錯.
『柒』 1+2+3……+10= 的累加公式是什麼
最簡單就這樣算
N=1+ 2+ 3+4+5+....+100
N=100+99+98+97+96+..+1
2N=(1+100)+(2+99)+..+..(100+1)
一共100項
所以N=(1+100)*100/2=5050
總結公式(首項+末項)*項數/2
『捌』 數學中的累加演算法是什麼啊
所謂累加演算法,是高中數學的數列中求an的一種常用演算法!
也沒有題目,所以不便說明,LZ要想真正理解,可以找個題目,我幫你做,然後給你講!
『玖』 (2)非數值計算常用經典演算法
1、交換(兩量交換藉助第三者) 不藉助第三個變數
參考:
http://blog.csdn.net/hackbuteer1/article/details/6531775
2、累加
累加演算法的要領是形如「s=s+A」的累加式,此式必須出現在循環中才能被反復執行,從而實現累加功能。「A」通常是有規律變化的表達式,s在進入循環前必須獲得合適的初值,通常為0。
例如:求1+2+3+……+100的和。
sum=0;i=1;
sum=sum+i;
i++;
3、累乘
累乘演算法的要領是形如「s=s*A」的累乘式,此式必須出現在循環中才能被反復執行,從而實現累乘功能。「A」通常是有規律變化的表達式,s在進入循環前必須獲得合適的初值,通常為1。
例如:求10!
n=10;sum=1;
n>0
sum=sum*n;
n--;
也稱為「枚舉法」,即將可能出現的每一種情況一一測試,判斷是否滿足條件,一般採用循環來實現。
例如:用窮舉法輸出所有的水仙花數(即這樣的三位正整數:其每位數位上的數字的立方和與該數相等,比如:13+53+33=153)。
參考:
http://www.cnblogs.com/fanyong/archive/2012/03/23/2413559.html
http://www.cnblogs.com/kkun/archive/2011/11/23/2260312.html
冒泡排序
假設要對含有n個數的序列進行升序排列,冒泡排序演算法步驟是:
1、從存放序列的數組中的第一個元素開始到最後一個元素,依次對相鄰兩數進行比較,若前者大後者小,則交換兩數的位置;
2、第一趟結束後,最大數就存放到數組的最後一個元素里了,然後從第一個元素開始到倒數第二個元素,依次對相鄰兩數進行比較,若前者大後者小,則交換兩數的位置;
3、重復步驟1 n-1趟,每趟比前一趟少比較一次,即可完成所求。
(2)選擇法排序
選擇法排序是相對好理解的排序演算法。假設要對含有n個數的序列進行升序排列,演算法步驟是:
1、從數組存放的n個數中找出最小數的下標(演算法見下面的「求最值」),然後將最小數與第1個數交換位置;
2、除第1個數以外,再從其餘n-1個數中找出最小數(即n個數中的次小數)的下標,將此數與第2個數交換位置;
3、重復步驟1 n-1趟,即可完成所求。
(3)插入法排序
要想很好地掌握此演算法,先請了解「有序序列的插入演算法」,就是將某數據插入到一個有序序列後,該序列仍然有序。插入法排序的要領就是每讀入一個數立即插入到最終存放的數組中,每次插入都使得該數組有序。
參考:
http://www.cnblogs.com/fanyong/archive/2012/03/23/2413553.html
**(4)歸並排序 **
即將兩個都升序(或降序)排列的數據序列合並成一個仍按原序排列的序列。
例如:有一個含有6個數據的升序序列和一個含有4個數據的升序序列,將二者合並成一個含有10個數據的升序序列。
參考: http://blog.csdn.net/cwj649956781/article/details/7409635
(1)順序查找(即線性查找)
順序查找的思路是:將待查找的量與數組中的每一個元素進行比較,若有一個元素與之相等則找到;若沒有一個元素與之相等則找不到。
例如:任意讀入10個數存放到數組a中,然後讀入待查找數值,存放到x中,判斷a中有無與x等值的數。
(2)折半查找(即二分法)
順序查找的效率較低,當數據很多時,用二分法查找可以提高效率。使用二分法查找的前提是數列必須有序。
二分法查找的思路是:要查找的關鍵值同數組的中間一個元素比較,若相同則查找成功,結束;否則判別關鍵值落在數組的哪半部分,就在這半部分中按上述方法繼續比較,直到找到或數組中沒有這樣的元素值為止。
例如:任意讀入一個整數x,在升序數組a中查找是否有與x等值的元素。
參考: http://blog.csdn.net/shuilan0066/article/details/760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