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間的演算法
⑴ 時間是怎麼計算的
算時間的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歷的時間。先用整點相減,再用分相減,如分鍾數不夠就在小時中拿出一小時作60分加上原來的再減。對應分鍾後者小於前者的應向後者的小時借1小時,即60分鍾。
一般的數學都是10進制,也就是到10就進一位,但時間中小時-分-秒都是60進制,也就是60進一位。結束時間和開始時間必須是用24時計時法。時間換算關系如下:1小時hr(h)=60分鍾min(m)=3600秒sec(s)。
物理上的時間計算
根據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得出:
求路程的字母公式是:S=VT。
求速度的字母公式是:V=S÷T。
求時間字母公式是:T=S÷V。
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數值上等於物體運動的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
⑵ 時間計算公式是什麼
1、計算時間間隔小時
要計算兩個時間之間的間隔小時,可以使用公式:
=(結束時間-開始時間)*24
2、計算時間間隔分鍾
要計算兩個時間之間的間隔分鍾,可以使用公式:
=(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440
3、計算時間間隔秒
要計算兩個時間之間的間隔秒數,可以使用公式:
=(結束時間-開始時間)*24*60*60
4、計算跨天的間隔小時
跨天計算時間間隔時,直接相減會得出負數。如果不超過24小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MOD(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
5、取整的間隔小時數
計算兩個時間的間隔小時數,不足一小時部分捨去,計算加班時經常會用到,說多了都是淚……
=TEXT(B2-B1,"[h]")
⑶ 時間計算公式是什麼
時間計算公式是S=T÷D。時間,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包含時刻和時段兩個概念。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化的規律。
時間的起源
人們定義出一個時間尺度,利用這個尺度作為比較事件發生先後的依據。這個時間尺度可以一直向前推到宇宙大爆炸,向後推到宇宙結束,這就給出了所有計時器具都必須遵守的參考標准。所有的計時器具都按照這個標准進行校準,這就把時間的產生轉化為時間的測量。
古代人類用日這個周期現象太陽升起一次就是過了一天。這種周期現象較為容易觀測,也能被大家所接受。這樣,時間就產生了。
⑷ 時間怎麼計算
時間加減法:
時間是60進制
例:
16:30-10:45 = 5小時45分鍾
講解,當30分鍾不夠減去45分鍾時,要向前借1當60;那麼就成了30+60-45=45分鍾
16被借走了1,剩下15-10=5小時;所以答案為:5小時45分。
(4)關於時間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時間加減法應用:
一輛車從早上9時35分出發,一直開到目的地時是21時10分,問它開了多少時間?算經過時間就用減法做,10分-35分不夠減,就是1小借來21時10分=20時70分;70-35=35分,時減時,20-9=11時,所以車開了是11時35分。
一輛車從早上9時35分出發,一直開,開了2小時45分到達目的地,到目的地是幾時?35+45=80分,時加時,9+2=11時,所以是11時80分,但滿60分就進1時,所以是12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