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遺傳演算法選擇

遺傳演算法選擇

發布時間: 2023-01-24 16:41:15

⑴ 遺傳演算法

根據問題的目標函數構造一個適值函數,對一個由多個解(每個解對應一個染色體)構成的種群進行評估、遺傳、選擇,經多代繁殖,獲得適應值最好的個體作為問題的最優解。

1,產生一個初始種群

2,根據問題的目標函數構造適值函數

3,根據適應值的好壞不斷選擇和繁殖

4,若干代後得到適應值最好的個體即為最優解

1.種群和種群大小

一般越大越好,但是規模越大運算時間越大,一般設為100~1000

2. 編碼方法 (基因表達方法

3. 遺傳運算元

包括交叉和變異,模擬了每一代中創造後代的繁殖過程。是遺傳演算法的精髓

交叉: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叉運算的性能,交叉率Pc:各代中交叉產生的後與代數與種群中的個體數的比。Pc越高,解空間就越大,越耗時/

變異:Pm:種群中變異基因數在總基因數中的百分比。它控制著新基因導入種群的比例。太低,一些有用的基因就難以進入選擇;太高,後代就可能失去從雙親繼承下來的良好特性,也就失去了從過去中搜索的能力。

4.選擇策略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5.停止准則

最大迭代數

初始種群的產生:隨機產生,具體依賴於編碼方法

編碼方法 :二進制編碼法、浮點編碼法、符號編碼法。順序編碼,實數編碼,整數編碼。

適值函數 :根據目標函數設計

遺傳運算 : 交叉 :單切點交叉,雙切點交叉,均勻交叉,算術交叉

變異 :基本位變異(Simple Mutation):對個體編碼串中以變異概率、隨機指定的某一位或某幾位僅因座上的值做變異運算。

均勻變異(Uniform Mutation):分別用符合某一范圍內均勻分布的隨機數,以某一較小的概率來替換個體編碼串中各個基因座上的原有基因值。(特別適用於在演算法的初級運行階段)

邊界變異(Boundary Mutation):隨機的取基因座上的兩個對應邊界基因值之一去替代原有基因值。特別適用於最優點位於或接近於可行解的邊界時的一類問題。

非均勻變異:對原有的基因值做一隨機擾動,以擾動後的結果作為變異後的新基因值。對每個基因座都以相同的概率進行變異運算之後,相當於整個解向量在解空間中作了一次輕微的變動。

高斯近似變異:進行變異操作時用符號均值為P的平均值,方差為P**2的正態分布的一個隨機數來替換原有的基因值。

選擇策略 :1.輪盤賭選擇(Roulette Wheel Selection):是一種回放式隨機采樣方法。每個個體進入下一代的概率等於它的適應度值與整個種群中個體適應度值和的比例。選擇誤差較大。

2.隨機競爭選擇(Stochastic Tournament):每次按輪盤賭選擇一對個體,然後讓這兩個個體進行競爭,適應度高的被選中,如此反復,直到選滿為止。

3.最佳保留選擇:首先按輪盤賭選擇方法執行遺傳演算法的選擇操作,然後將當前群體中適應度最高的個體結構完整地復制到下一代群體中。

4.無回放隨機選擇(也叫期望值選擇Excepted Value Selection):根據每個個體在下一代群體中的生存期望來進行隨機選擇運算。方法如下:

(1) 計算群體中每個個體在下一代群體中的生存期望數目N。

(2) 若某一個體被選中參與交叉運算,則它在下一代中的生存期望數目減去0.5,若某一個體未 被選中參與交叉運算,則它在下一代中的生存期望數目減去1.0。

(3) 隨著選擇過程的進行,若某一個體的生存期望數目小於0時,則該個體就不再有機會被選中。

5.確定式選擇:按照一種確定的方式來進行選擇操作。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 計算群體中各個個體在下一代群體中的期望生存數目N。

(2) 用N的整數部分確定各個對應個體在下一代群體中的生存數目。

(3) 用N的小數部分對個體進行降序排列,順序取前M個個體加入到下一代群體中。至此可完全確定出下一代群體中M個個體。

6.無回放余數隨機選擇:可確保適應度比平均適應度大的一些個體能夠被遺傳到下一代群體中,因而選擇誤差比較小。

7.均勻排序:對群體中的所有個體按期適應度大小進行排序,基於這個排序來分配各個個體被選中的概率。

8.最佳保存策略:當前群體中適應度最高的個體不參與交叉運算和變異運算,而是用它來代替掉本代群體中經過交叉、變異等操作後所產生的適應度最低的個體。

9.隨機聯賽選擇:每次選取幾個個體中適應度最高的一個個體遺傳到下一代群體中。

10.排擠選擇:新生成的子代將代替或排擠相似的舊父代個體,提高群體的多樣性。

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比方,覺得很有趣:

{

既然我們把函數曲線理解成一個一個山峰和山谷組成的山脈。那麼我們可以設想所得到的每一個解就是一隻袋鼠,我們希望它們不斷的向著更高處跳去,直到跳到最高的山峰。所以求最大值的過程就轉化成一個「袋鼠跳」的過程。

下面介紹介紹「袋鼠跳」的幾種方式。

爬山演算法:一隻袋鼠朝著比現在高的地方跳去。它找到了不遠處的最高的山峰。但是這座山不一定是最高峰。這就是爬山演算法,它不能保證局部最優值就是全局最優值。

模擬退火:袋鼠喝醉了。它隨機地跳了很長時間。這期間,它可能走向高處,也可能踏入平地。但是,它漸漸清醒了並朝最高峰跳去。這就是模擬退火演算法。

遺傳演算法:有很多袋鼠,它們降落到喜瑪拉雅山脈的任意地方。這些袋鼠並不知道它們的任務是尋找珠穆朗瑪峰。但每過幾年,就在一些海拔高度較低的地方射殺一些袋鼠。於是,不斷有袋鼠死於海拔較低的地方,而越是在海拔高的袋鼠越是能活得更久,也越有機會生兒育女。就這樣經過許多年,這些袋鼠們竟然都不自覺地聚攏到了一個個的山峰上,可是在所有的袋鼠中,只有聚攏到珠穆朗瑪峰的袋鼠被帶回了美麗的澳洲。

}

(把那些總是愛走下坡路的袋鼠射殺,這就是遺傳演算法的精粹!)

遺傳演算法並不保證你能獲得問題的最優解,但是使用遺傳演算法的最大優點在於你不必去了解和操心如何去「找」最優解。(你不必去指導袋鼠向那邊跳,跳多遠。)而只要簡單的「否定」一些表現不好的個體就行了。(把那些總是愛走下坡路的袋鼠射殺,這就是遺傳演算法的精粹!)

改進與變形

編碼方法:

⑵ 遺傳演算法-總結

最近在做遺傳演算法的項目,簡單記錄一下。
遺傳演算法是模擬自然界生物進化機制的一種演算法,在尋優過程中有用的保留無用的去除。包括3個基本的遺傳運算元:選擇(selection)、交叉(crossover)和變異(mutation)。遺傳操作的效果與上述3個遺傳運算元所取的操作概率、編碼方法、群體大小、初始群體,以及適應度函數的設定密切相關。
1、種群初始化
popsize 種群大小,一般為20-100,太小會降低群體的多樣性,導致早熟;較大會影響運行效率;迭代次數一般100-500;交叉概率:0.4-0.99,太小會破壞群體的優良模式;變異概率:0.001-0.1,太大搜索趨於隨機。編碼包括實數編碼和二進制編碼,可以參考遺傳演算法的幾個經典問題,TSP、背包問題、車間調度問題。
2、選擇
目的是把優化個體直接遺傳到下一代或通過配對交叉產生新的個體再遺傳到下一代,我大部分採用了輪盤賭的方法。具體可參考 http://my.oschina.net/u/1412321/blog/192454 輪盤賭方法各個個體的選擇概率和其適應值成比例,個體適應值越大,被選擇的概率也越高,反之亦然。在實際問題中,經常需要最小值作為最優解,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轉換
a、0-1之間的數據,可以用1-該數值,則最小值與最大值互換;
b、 求倒數;
c、求相反數;
以上幾種方法均可以將最大值變為最小值,最小值變為最大值,便於利用輪盤賭選擇最優個體,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3、交叉
交叉即將兩個父代個體的部分結構加以替換重組而生成新個體的操作,通過交叉,遺傳演算法的搜索能力得以飛躍提高。根據編碼方法的不同,可以有以下的演算法:
a、實值重組
離散重組、中間重組、線性重組、擴展線性重組
b、二進制交叉
單點交叉、多點交叉、均勻交叉、洗牌交叉、縮小代理交叉
4、變異
基本步驟:對群中所有個體以事先設定的變異概率判斷是否進行變異;對進行變異的個體隨機選擇變異位進行變異。根據編碼表示方法的不同,有實值變異和二進制變異
變異的目的:
a、使遺傳演算法具有局部的隨機搜索能力。當遺傳演算法通過交叉運算元已接近最優解鄰域時,利用變異運算元的這種局部搜索能力可以加速向最優解收斂。顯然該情況下變異概率應取較小值,否則接近最優解的積木塊會因為變異遭到破壞。
b、使遺傳演算法可維持多樣性,以防止未成熟收斂現象。此時收斂概率應取較大值。
變異概率一般取0.001-0.1。
5、終止條件
當最優個體的適應度達到給定的閾值,或者最優個體的適應度和群體適應度不再上升時,或者迭代次數達到預設的代數時,演算法終止。預設代數一般為100-500。
6、其它
多變數:將多個變數依次連接
多目標:一種方法是轉化為單目標,例如按大小進行排序,根據排序和進行選擇,可以參考 https://blog.csdn.net/paulfeng20171114/article/details/82454310

⑶ 遺傳演算法選中次數怎麼算

遺傳演算法選中次數演算法如下:

1、在搜索空間U上定義一個適應度函數f(x),給定種群規模N,交叉率Pc和變異率Pm,代數T。

2、隨機產生U中的N個個體s1, s2, sN,組成初始種群S={s1, s2, sN},置代數計數器t=1。

3、計算S中每個個體的適應度f() 。

4、若終止條件滿足,則取S中適應度最大的個體作為所求結果,演算法結束。

5、按選擇概率P(xi)所決定的選中機會,每次從S中隨機選定1個個體並將其染色體復制,共做N次,然後將復制所得的N個染色體組成群體S1。

6、按交叉率Pc所決定的參加交叉的染色體數c,從S1中隨機確定c個染色體,配對進行交叉操作,並用產生的新染色體代替原染色體,得群體S2。

7、按變異率Pm所決定的變異次數m,從S2中隨機確定m個染色體,分別進行變異操作,並用產生的新染色體代替原染色體,得群體S3。

8、將群體S3作為新一代種群,即用S3代替S,t=t+1,轉步3。

相關基本概念:

1、個體就是模擬生物個體而對問題中的對象(一般就是問題的解)的一種稱呼,一個個體也就是搜索空間中的一個點。

2、種群就是模擬生物種群而由若干個體組成的群體, 它一般是整個搜索空間的一個很小的子集。

3、適應度(fitness)就是借鑒生物個體對環境的 適應程度,而對問題中的個體對象所設計的 表徵其優劣的一種測度。

4、適應度函數(fitness function)就是問題中的 全體個體與其適應度之間的一個對應關系。 它一般是一個實值函數。該函數就是遺傳算 法中指導搜索的評價函數。

⑷ 遺傳演算法的優缺點

優點:

1、遺傳演算法是以決策變數的編碼作為運算對象,可以直接對集合、序列、矩陣、樹、圖等結構對象進行操作。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有助於模擬生物的基因、染色體和遺傳進化的過程,方便遺傳操作運算元的運用。

另一方面也使得遺傳演算法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如函數優化、生產調度、自動控制、圖像處理、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領域。

2、遺傳演算法直接以目標函數值作為搜索信息。它僅僅使用適應度函數值來度量個體的優良程度,不涉及目標函數值求導求微分的過程。因為在現實中很多目標函數是很難求導的,甚至是不存在導數的,所以這一點也使得遺傳演算法顯示出高度的優越性。

3、遺傳演算法具有群體搜索的特性。它的搜索過程是從一個具有多個個體的初始群體P(0)開始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搜索一些不必搜索的點。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的單點搜索方法在對多峰分布的搜索空間進行搜索時很容易陷入局部某個單峰的極值點,而遺傳演算法的群體搜索特性卻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因而可以體現出遺傳演算法的並行化和較好的全局搜索性。

4、遺傳演算法基於概率規則,而不是確定性規則。這使得搜索更為靈活,參數對其搜索效果的影響也盡可能的小。

5、遺傳演算法具有可擴展性,易於與其他技術混合使用。以上幾點便是遺傳演算法作為優化演算法所具備的優點。

缺點:

1、遺傳演算法在進行編碼時容易出現不規范不準確的問題。

2、由於單一的遺傳演算法編碼不能全面將優化問題的約束表示出來,因此需要考慮對不可行解採用閾值,進而增加了工作量和求解時間。

3、遺傳演算法效率通常低於其他傳統的優化方法。

4、遺傳演算法容易出現過早收斂的問題。

(4)遺傳演算法選擇擴展閱讀

遺傳演算法的機理相對復雜,在Matlab中已經由封裝好的工具箱命令,通過調用就能夠十分方便的使用遺傳演算法。

函數ga:[x, fval,reason]= ga(@fitnessfun, nvars, options)x是最優解,fval是最優值,@fitnessness是目標函數,nvars是自變數個數,options是其他屬性設置。系統默認求最小值,所以在求最大值時應在寫函數文檔時加負號。

為了設置options,需要用到下面這個函數:options=gaoptimset('PropertyName1', 'PropertyValue1', 'PropertyName2', 'PropertyValue2','PropertyName3', 'PropertyValue3', ...)通過這個函數就能夠實現對部分遺傳演算法的參數的設置。

⑸ 遺傳演算法

優化的演算法有很多種,從最基本的梯度下降法到現在的一些啟發式演算法,如遺傳演算法(GA),差分演化演算法(DE),粒子群演算法(PSO)和人工蜂群演算法(ABC)。

舉一個例子,遺傳演算法和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和遺傳演算法都是優化演算法,而梯度下降只是其中最基礎的那一個,它依靠梯度與方向導數的關系計算出最優值。遺傳演算法則是優化演算法中的啟發式演算法中的一種,啟發式演算法的意思就是先需要提供至少一個初始可行解,然後在預定義的搜索空間高效搜索用以迭代地改進解,最後得到一個次優解或者滿意解。遺傳演算法則是基於群體的啟發式演算法。

遺傳演算法和梯度下降的區別是:

1.梯度下降使用誤差函數決定梯度下降的方向,遺傳演算法使用目標函數評估個體的適應度
2.梯度下降是有每一步都是基於學習率下降的並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朝著優化方向迭代更新,容易達到局部最優解出不來;而遺傳演算法是使用選擇、交叉和變異因子迭代更新的,可以有效跳出局部最優解
3.遺傳演算法的值可以用二進制編碼表示,也可以直接實數表示

遺傳演算法如何使用它的內在構造來算出 α 和 β :

主要講一下選擇、交叉和變異這一部分:
1.選擇運算:將選擇運算元作用於群體。選擇的目的是把優秀(適應值高)的個體直接遺傳到下一代。選擇操作是建立在群體中個體的適應度評估基礎上的。

2.交叉運算:將交叉運算元作用於群體。遺傳演算法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交叉運算元。交叉運算元是將種群中的個體兩兩分組,按一定概率和方式交換部分基因的操作。將交叉運算元作用於群體。遺傳演算法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交叉運算元。例如:(根據概率選取50個個體,兩兩配對,交換x,y,比如之前兩個是(x1,y1),(x2,y2),之後變成了(x1,y2),(x2,y1))

3.變異運算:將變異運算元作用於群體。即是對群體中的個體串的某些基因座上的基因值作變動。(x2可能變為x2+δ,y1變為y1+δ)
種群P(t)經過選擇、交叉、變異運算之後得到下一代種群P(t+1)。

遺傳演算法就是通過對大量的數據個體使用選擇、交叉和變異方式來進化,尋找適合問題的最優解或者滿意解。

遺傳演算法參數的用處和設置:

1.編碼選擇:通常使用二進制編碼和浮點數編碼,二進制適合精度要求不高、特徵較少的情況。浮點數適合精度高、特徵多的情況
2.種群:種群由個體組成,個體中的每個數字都代表一個特徵,種群個體數量通常設置在40-60之間;迭代次數通常看情況定若計算時間較長可以在100內,否則1000以內都可以。
3.選擇因子:通常有輪盤賭選擇和錦標賽選擇,輪盤賭博的特點是收斂速度較快,但優勢個體會迅速繁殖,導致種群缺乏多樣性。錦標賽選擇的特點是群多樣性較為豐富,同時保證了被選個體較優。
4.交叉因子:交叉方法有單點交叉和兩點交叉等等,通常用兩點交叉。交叉概率則選擇在0.7-0.9。概率越低收斂越慢時間越長。交叉操作能夠組合出新的個體,在串空間進行有效搜索,同時降低對種群有效模式的破壞概率。
5.變異因子:變異也有變異的方法和概率。方法有均勻變異和高斯變異等等;概率也可以設置成0.1。變異操作可以改善遺傳演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豐富種群多樣性。
6.終止條件:1、完成了預先給定的進化代數;2、種群中的最優個體在連續若干代沒有改進或平均適應度在連續若干代基本沒有改進;3、所求問題最優值小於給定的閾值.

⑹ 遺傳演算法,交叉概率,和變異概率,選擇,通常在多少值,合適

這幾個操作的概率是相互獨立的,並不要求和為1。
選擇操作中的概率,以輪賭法為例,概率只反映了個體被選擇到的可能性,與個體的適應度大小有關,一般是適應度越大,對應輪賭法中的概率值越大。
交叉操作中的概率是用於判定兩個個體是否進行交叉操作,一般都會大於0.9。
變異操作的概率是允許少數個體存在變異情況,以避免限入局部最優解,其值一般都在0.1以下。

⑺ 怎樣理解遺傳演算法選擇壓力的高低

遺傳演算法是基於生物學的,理解或編程都不太難。下面是遺傳演算法的一般演算法:
創建一個隨機的初始狀態
初始種群是從解中隨機選擇出來的,將這些解比喻為染色體或基因,該種群被稱為第一代,這和符號人工智慧系統的情況不一樣,在那裡問題的初始狀態已經給定了。
評估適應度
對每一個解(染色體)指定一個適應度的值,根據問題求解的實際接近程度來指定(以便逼近求解問題的答案)。不要把這些「解」與問題的「答案」混為一談,可以把它理解成為要得到答案,系統可能需要利用的那些特性。
繁殖(包括子代突變)
帶有較高適應度值的那些染色體更可能產生後代(後代產生後也將發生突變)。後代是父母的產物,他們由來自父母的基因結合而成,這個過程被稱為「雜交」。
下一代

如果新的一代包含一個解,能產生一個充分接近或等於期望答案的輸出,那麼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如果情況並非如此,新的一代將重復他們父母所進行的繁衍過程,一代一代演化下去,直到達到期望的解為止。
並行計算

非常容易將遺傳演算法用到並行計算和群集環境中。一種方法是直接把每個節點當成一個並行的種群看待。然後有機體根據不同的繁殖方法從一個節點遷移到另一個節點。另一種方法是「農場主/勞工」體系結構,指定一個節點為「農場主」節點,負責選擇有機體和分派適應度的值,另外的節點作為「勞工」節點,負責重新組合、變異和適應度函數的評估。

⑻ 遺傳演算法

遺傳演算法是從代表問題可能潛在解集的一個種群開始的,而一個種群則由經過基因編碼的一定數目的個體組成。每個個體實際上是染色體帶有特徵的實體。染色體作為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即多個基因的集合,其內部表現(即基因型)是某種基因的組合,它決定了個體形狀的外部表現,如黑頭發的特徵是由染色體中控制這一特徵的某種基因組合決定的。因此,在一開始需要實現從表現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編碼工作。由於仿照基因編碼的工作很復雜,我們往往進行簡化,如二進制編碼。初始種群產生之後,按照適者生存和優勝劣汰的原理,逐代(generation)演化產生出越來越好的近似解。在每一代,根據問題域中個體的適應度(fitness)大小挑選(selection)個體,並藉助於自然遺傳學的遺傳運算元(genetic operators)進行組合交叉(crossover)和變異(mutation),產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種群。這個過程將導致種群自然進化一樣的後生代種群比前代更加適應環境,末代種群中的最優個體經過編碼(decoding),可以作為問題近似最優解。

5.4.1 非線性優化與模型編碼

假定有一組未知參量

xi(i=1,2,…,M)

構成模型向量m,它的非線性目標函數為Φ(m)。根據先驗知識,對每個未知量都有上下界αi及bi,即αi≤x≤bi,同時可用間隔di把它離散化,使

di=(bii)/N (5.4.1)

於是,所有允許的模型m將被限制在集

xii+jdi(j=0,1,…,N) (5.4.2)

之內。

通常目標泛函(如經濟學中的成本函數)表示觀測函數與某種期望模型的失擬,因此非線性優化問題即為在上述限制的模型中求使Φ(m)極小的模型。對少數要求擬合最佳的問題,求目標函數的極大與失擬函數求極小是一致的。對於地球物理問題,通常要進行殺重離散化。首先,地球模型一般用連續函數表示,反演時要離散化為參數集才能用於計算。有時,也將未知函數展開成已知基函數的集,用其系數作為離散化的參數集xi,第二次離散化的需要是因為每一個未知參數在其變化范圍內再次被離散化,以使離散模型空間最終包含著有限個非線性優化可選擇的模型,其個數為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教程

其中M為未知參數xi的個數。由此式可見,K決定於每個參數離散化的間隔di及其變化范圍(αi,bi),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能靠先驗知識來選擇。

一般而言,優化問題非線性化的程度越高,逐次線性化的方法越不穩定,而對蒙特卡洛法卻沒有影響,因為此法從有限模型空間中隨機地挑選新模型並計算其目標函數 Φ(m)。遺傳演算法與此不同的是同時計算一組模型(開始時是隨機地選擇的),然後把它進行二進制編碼,並通過繁殖、雜交和變異產生一組新模型進一步有限的模型空間搜索。編碼的方法可有多種,下面舉最簡單的例說明之,對於有符號的地球物理參數反演時的編碼方式一般要更復雜些。

假設地球為有三個水平層的層次模型,含層底界面深度hj(j=1,2,3)及層速度vj(j=1,2,3)這兩組參數。如某個模型的參數值為(十進制):

h1=6,h2=18,h3=28,單位為10m

v1=6,v2=18,v3=28,單位為 hm/s

按正常的二進制編碼法它們可分別用以下字元串表示為: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教程

為了減少位元組,這種編碼方式改變了慣用的單位制,只是按精度要求(深度為10m,波速為hm/s)來規定參數的碼值,同時也意味著模型空間離散化間距di都規格化為一個單位(即10m,或hm/s)。當然,在此編碼的基礎上,還可以寫出多種新的編碼字元串。例如,三參數值的對應位元組順序重排,就可組成以下新的二進制碼串: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教程

模型參數的二進制編碼是一種數學上的抽象,通過編碼把具體的非線性問題和生物演化過程聯系了起來,因為這時形成的編碼字元串就相當於一組遺傳基因的密碼。不僅是二進制編碼,十進制編碼也可直接用於遺傳演算法。根據生物系統傳代過程的規律,這些基因信息將在繁殖中傳到下一帶,而下一代將按照「適者生存」的原則決定種屬的發展和消亡,而優化准則或目標函數就起到了決定「適者生存」的作用,即保留失擬較小的新模型,而放棄失擬大的模型。在傳帶過程中用編碼表示的基因部分地交合和變異,即字元串中的一些子串被保留,有的改變,以使傳代的過程向優化的目標演化。總的來說,遺傳演算法可分為三步:繁殖、雜交和變異。其具體實現過程見圖5.8。

圖5.8 遺傳演算法實現過程

5.4.2 遺傳演算法在地震反演中的應用

以地震走時反演為例,根據最小二乘准則使合成記錄與實測數據的擬合差取極小,目標函數可取為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教程

式中:Ti,0為觀測資料中提取出的地震走時;Ti,s為合成地震或射線追蹤算出的地震走時;ΔT為所有合成地震走時的平均值;NA為合成地震數據的個數,它可以少於實測Ti,0的個數,因為在射線追蹤時有陰影區存在,不一定能算出合成數據Tj,0。利用射線追蹤計算走時的方法很多,參見上一章。對於少數幾個波速為常數的水平層,走時反演的參數編碼方法可參照上一節介紹的分別對深度和速度編碼方法,二進制碼的字元串位數1不會太大。要注意的是由深度定出的字元串符合數值由淺到深增大的規律,這一約束條件不應在雜交和傳代過程中破壞。這種不等式的約束(h1<h2<h3…)在遺傳演算法中是容易實現的。

對於波場反演,較方便的做法是將地球介質作等間距的劃分。例如,將水平層狀介質細分為100個等厚度的水平層。在上地殼可假定波速小於6400 m/s(相當於解空間的硬約束),而波速空間距為100m/s,則可將波速用100m/s為單位,每層用6位二進制字元串表示波速,地層模型總共用600位二進制字元串表示(l=600)。初始模型可隨機地選取24~192個,然後通過繁殖雜交與變異。雜交概率在0.5~1.0之間,變異概率小於0.01。目標函數(即失擬方程)在頻率域可表示為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教程

式中:P0(ωk,vj)為實測地震道的頻譜;ωk為角頻率;vj為第j層的波速;Ps(ωk,vj)為相應的合成地震道;A(ωk)為地震儀及檢波器的頻率濾波器,例如,可取

A(ω)=sinC4(ω/ωN) (5.4.6)

式中ωN為Nyquist頻率,即ωN=π/Δt,Δt為時間采樣率。參數C為振幅擬合因子,它起到合成與觀測記錄之間幅度上匹配的作用。C的計算常用地震道的包絡函數的平均比值。例如,設E[]為波動信號的包絡函數,可令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教程

式中:tmax為包絡極大值的對應時間;J為總層數。包絡函數可通過復數道的模擬取得。

用遺傳演算法作波速反演時失擬最小的模型將一直保存到迭代停止。什麼時候停止傳代還沒有理論上可計算的好辦法,一般要顯示解空間的搜索范圍及局部密度,以此來判斷是否可以停止傳代。值得指出的是,由(5.4.4)和(5.4.5)式給出的目標函數對於有誤差的數據是有問題的,反演的目標不是追求對有誤差數據的完美擬合,而是要求出准確而且解析度最高的解估計。

遺傳演算法在執行中可能出現兩類問題。其一稱為「早熟」問題,即在傳代之初就隨機地選中了比較好的模型,它在傳代中起主導作用,而使其後的計算因散不開而白白浪費。通常,增加Q值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另一類問題正相反,即傳相當多代後仍然找不到一個特別好的解估計,即可能有幾百個算出的目標函數值都大同小異。這時,最好修改目標函數的比例因子(即(5.4.5)式的分母),以使繁殖概率Ps的變化范圍加大。

對於高維地震模型的反演,由於參數太多,相應的模型字元串太長,目前用遺傳演算法作反演的計算成本還嫌太高。實際上,為了加快計算,不僅要改進反演技巧和傳代的控制技術,而且還要大幅度提高正演計算的速度,避免對遺傳演算法大量的計算花費在正演合成上。

⑼ 關於遺傳演算法

遺傳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簡稱GA)是美國 Michigan大學的 John Golland提出的一種建立在自然選擇和群體遺傳學機理基礎上的隨機、迭代、進化、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搜索方法。現在已被廣泛用於學習、優化、自適應等問題中。圖4-1 給出了 GA搜索過程的直觀描述。圖中曲線對應一個具有復雜搜索空間(多峰空間)的問題。縱坐標表示適應度函數(目標函數),其值越大相應的解越優。橫坐標表示搜索點。顯然,用解析方法求解該目標函數是困難的。採用 GA時,首先隨機挑選若干個搜索點,然後分別從這些搜索點開始並行搜索。在搜索過程中,僅靠適應度來反復指導和執行 GA 搜索。在經過若干代的進化後,搜索點後都具有較高的適應度並接近最優解。

一個簡單GA由復制、雜交和變異三個遺傳運算元組成:

圖4-2 常規遺傳演算法流程圖

⑽ 遺傳演算法的選擇概率

如果用輪盤賭選擇法,則待選擇的個體選擇概率之和一定是1;
如果是基於排序的選擇,則不需要計算每個個體的選擇概率,也就談不上概率之和是不是1的說法.
我不知道你看的是什麼資料,不同的資料對排序選擇法的說明不同.一般情況下,排序不是根據個體在群體中的位置來確定什麼復制概率的,而是根據每個個體的適應度好壞來排序的.

熱點內容
黎明我的世界伺服器 發布:2024-05-19 17:17:34 瀏覽:538
雷神g50如何設置安卓原生模式 發布:2024-05-19 16:50:04 瀏覽:120
c語言小數四捨五入 發布:2024-05-19 16:23:28 瀏覽:525
資料庫被注入攻擊 發布:2024-05-19 16:21:31 瀏覽:835
微信忘記密碼從哪裡看 發布:2024-05-19 16:06:37 瀏覽:33
寶馬x4貸款買哪個配置好 發布:2024-05-19 15:56:03 瀏覽:23
微控pid演算法 發布:2024-05-19 15:46:31 瀏覽:136
雲盤視頻解壓密碼 發布:2024-05-19 15:23:17 瀏覽:848
和平精英怎麼改地區位置安卓 發布:2024-05-19 15:19:05 瀏覽:286
酒店的路由器如何配置 發布:2024-05-19 15:10:44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