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ping網關
❶ linux 查看網路終端ping外網不通故障
因停電Linux機器重啟,重啟後遠程連接正常,就沒有在意。今兒有人報告連不上網。我本機測試了下網路顯示是正常的,瀏覽器也能上網。打開終端嘗試 ping .com ,結果半天沒反應。
心理犯嘀咕: 「瀏覽器能上網,終端連不上網?」
做了以下嘗試:
ping 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統下的一個命令。ping 也屬於一個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檢查網路是否連通。
如果ping不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找故障原因:
127.0.0.1 是本機IP循環地址,如果本地址無法ping通,則表明本機TCP/IP協議不能正常工作。
用ifconfig查看本機IP,然後ping <本機IP>,通則表明網路適配器(網卡或MODEM )正常工作,不通則是網路適配器出現故障。
ping <同網段其他IP>,不通則表示網路線路出現故障;若網路中還包含有路由器,則應先ping 路由器在本網段埠IP,不通則此段線路有問題;通則再ping路由器所連目標計算機所在網段的埠IP,不通則是路由器出現故障;通則再ping目的計算機IP地址。
ping <網址>,比如ping .com。若本機設置了DNS服務,則會顯示該網址指向的IP,表明本機的DNS設置正確而且DNS解析正常,反之就可能是其中之一出現了故障。
以上前三項都通過沒問題。最後連外網網址時DNS解析也正確,但是丟包。 Why?
是否是機器處於聯網狀態,但是屏蔽了ping命令?
因為有些伺服器從網路安全的角度出發,會屏蔽ping命令,即屏蔽ICMP協議(我也不清楚這是啥)。
如何檢查是否屏蔽?
Linux伺服器中有一個文件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查看文件內容 cat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1)當這個文件的內容為1時,為屏蔽ICMP協議;
(2)當為0時,為啟用ICMP協議
兩者是可以變換的,
那麼我的問題是:上述所有配置都通過了,網卡、網關、icmp設置都正常,能ping通內網、網關,能解析外網,但但但但是丟包。
排除了自己機器的配置方式禁止ping,因為如果配置禁用了ping,則內部ping也將失效。懷疑是外網出口設置了防火牆、或者路由器里設置了wan口禁ping,禁止ping連通外網,但可以ping自己內部網路。
一把鼻涕一把淚,排查了一通問題還是沒解決,但不影響使用,就這樣吧。。。。。。
參考:1. Linux普通用戶無法ping,linux無法ping的幾種原因
❷ 安裝虛擬機後用linux系統,網卡及DNS配置都沒問題,為什麼Ping不通網關
你的虛擬機上網
不需要本機的網卡共享,除了地址不一樣外,其他的設置都和本機一樣。
虛擬機網卡連接方式需要注意一下,要是選擇橋接的方式的話,則虛擬機內的系統和你的本機是在同一個區域網內,這個時候本機和虛擬機是同一個網關正常的話應該可以互通的,要是nat的方式的話,那就需要額外的配置了,你檢查下你的連接方式看看。
❸ linux的ping命令怎麼用
linux下ping 命令的用法。
在linux操作系統中,ping命令是常用的網路命令,它通常用來測試與目標主機的連通性。
經常會說「ping一下某機器,看是不是開著」、不能打開網頁時會說「你先ping網關地址192.168.1.1試試」。
它通過發送ICMP ECHO_REQUEST數據包到網路主機(send ICMP ECHO_REQUEST to network hosts),並顯示響應情況,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它輸出的信息來確定目標主機是
否可訪問(但這不是絕對的)。有些伺服器為了防止通過ping探測到,通過防火牆設置了禁止ping或者在內核參數中禁止ping,這樣就不能通過ping確定該主機是否還處於
開啟狀態。
linux下的ping和windows下的ping稍有區別,linux下ping不會自動終止,需要按ctrl+c終止或者用參數-c指定要求完成的回應次數。
下面就開始學習下這個常用的linux命令吧。
1.命令格式:
ping [參數] [主機名或IP地址]
2.命令功能:
ping命令用於:確定網路和各外部主機的狀態;跟蹤和隔離硬體和軟體問題;測試、評估和管理網路。如果主機正在運行並連在網上,它就對回送信號進行響應。每個回送
信號請求包含一個網際協議(IP)和 ICMP 頭,後面緊跟一個 tim 結構,以及來填寫這個信息包的足夠的位元組。預設情況是連續發送回送信號請求直到接收到中斷信號
(Ctrl-C)。
ping 命令每秒發送一個數據報並且為每個接收到的響應列印一行輸出。ping 命令計算信號往返時間和(信息)包丟失情況的統計信息,並且在完成之後顯示一個簡要總結。
ping 命令在程序超時或當接收到 SIGINT 信號時結束。Host 參數或者是一個有效的主機名或者是網際網路地址。
3.命令參數:
-d 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
-f 極限檢測。大量且快速地送網路封包給一台機器,看它的回應。
-n 只輸出數值。
-q 不顯示任何傳送封包的信息,只顯示最後的結果。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將數據包送到遠端主機上。通常是查看本機的網路介面是否有問題。
-R 記錄路由過程。
-v 詳細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
<p>-c 數目:在發送指定數目的包後停止。
-i 秒數:設定間隔幾秒送一個網路封包給一台機器,預設值是一秒送一次。
-I 網路界面:使用指定的網路界面送出數據包。
-l 前置載入:設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行發出的數據包。
-p 範本樣式:設置填滿數據包的範本樣式。
-s 位元組數:指定發送的數據位元組數,預設值是56,加上8位元組的ICMP頭,一共是64ICMP數據位元組。
-t 存活數值:設置存活數值TTL的大小。
4.使用實例:
實例1:ping的通的情況
復制代碼代碼示例:
命令:
ping 192.168.120.205
輸出:
[root@localhost ~]# ping 192.168.120.205
PING 192.168.120.205 (192.168.120.205)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1 ttl=64 time=0.720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2 ttl=64 time=0.181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3 ttl=64 time=0.191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4 ttl=64 time=0.188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5 ttl=64 time=0.189 ms
--- 192.168.120.205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4000ms
rtt min/avg/max/mdev = 0.181/0.293/0.720/0.214 ms
[root@localhost ~]#
更多Linux知識可以參考《Linux就該這么學》
❹ 求助linux ping不通外網網關(windows下正常) 撥號和連無線路由都不行
你試試登陸你的路由器,把你的地址換一個,或者將你的MAC地址強制綁定到一個IP地址上,也許就好了,我曾經也遇到過這個問題,可以ping通區域網內的任何計算機,就是ping不通網關,路由表我都修改了還是不行,最後就登陸路由器將自己的MAC地址綁定到了一個IP地址上,後來就可以了。
❺ HP刀片伺服器重裝linux系統後,無法ping通網關和同網段IP,是什麼原因導致
- 檢查介面名稱
- 有些伺服器硬體變動會導致介面名稱發生變化
- 檢查網路配置
- 對應的地址和網路介面以及網路配置信息
- 檢查dhcp池
- 希望可以幫助你,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