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的演算法
Ⅰ 硬碟分區的整數演算法有哪些
硬碟分區的整數演算法對於FAT32格式:x0dx0a應分配MB數=(分區GB數-1)×4+1024×分區GB數x0dx0a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在FAT32格式的硬碟上分出一個10 GB的硬碟,那麼:x0dx0a你應該分配的MB數=(10-1)×4+1024×10=10276 MBx0dx0a這樣你就可以得到整數的10 GB分區了。x0dx0a對於NTFS格式:x0dx0a硬碟一般有255磁頭,63扇區,故每柱面大小為:x0dx0a512byte x 255 x 63=8225280bytes =7.84423828125 MBx0dx0a如果要分10 GB,那麼要10x1024 MB=10240 MBx0dx0a需要柱面數為10240÷7.84423828125=1305.取整數既為1306個柱面x0dx0a應分MB數為1306x7.84423828125=10244.5751953125 MBx0dx0a不管小數點後面幾位都進1,也就是10245 MB,系統也就認為是10.00 GB了。x0dx0a 分區大小(GB)FAT32(MB)NTFS(MB)
Ⅱ 硬碟容量的計算公式
硬碟容量 = 柱面數(表示每面盤面上有幾條磁軌,一般總數是1024) × 磁頭數(表示盤面數) × 扇區數(表示每條磁軌有幾個扇區,一般總數是64)× 扇區(存儲基本單元,大小一般為512B/4KB)
(單碟1TB硬碟的扇區數可能是4K) 高級格式是一項界定4K扇區硬碟格式的全新標准,傳統的硬碟在格式化後,每一個扇區的大小都是512B位元組,而4K扇區硬碟的高級格式就是將其扇區劃分為4KB。這也是今後所有硬碟廠商都將採用的標准,IDEMA(國際磁碟驅動器設備與材料協會)的各主要硬碟製造商已經達成一致:2011年1月1日起,出貨的所有台式機和筆記本新產品硬碟都將採用這種高級格式標准。
在CHS規范中,磁頭的最大數就是16,扇區數是63。現今的硬碟為了突破528.4M的定址限制,都是使用模擬方式表示磁頭數、扇區數。常用的 LBA 定址就是將磁頭與扇區都假設為CHS的最大值來進行轉換並計算出總的扇區數。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邏輯塊定址。在 LBA 模式下,我們知道硬碟上的一個數據區域由它所在的磁頭、柱面(也就是磁軌)和扇區所唯一確定。早期系統就是直接使用磁頭柱面和扇區來對硬碟進行定址(這稱為CHS定址),這需要分別存儲每個區域的三個參數(這稱為3D參數),使用時再分別讀取三個參數,然後再送到磁碟控制器去執行。由於系統用8b來存儲磁頭地址,用10b來存儲柱面地址,用6b來存儲扇區地址,而一個扇區共有512B,這樣使用CHS定址一塊硬碟最大容量為256 * 1024 * 63 * 512B = 8064 MB(1MB = 1048576B)(若按1MB=1000000B來算就是8.4GB)。隨著硬碟技術的進步,硬碟容量越來越大,CHS模式無法管理超過8064 MB的硬碟,因此工程師們發明了更加簡便的LBA定址方式。在LBA地址中,地址不再表示實際硬碟的實際物理地址(柱面、磁頭和扇區)。LBA編址方式將CHS這種三維定址方式轉變為一維的線性定址,它把硬碟所有的物理扇區的C/H/S編號通過一定的規則轉變為一線性的編號,系統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煩瑣的磁頭/柱面/扇區的定址方式。在訪問硬碟時,由硬碟控制器再將這種邏輯地址轉換為實際硬碟的物理地址。在這三種硬碟模式中,現在 LBA 模式使用最多。
LBA與C/H/S 之間的轉換: 設NS為每磁軌扇區數,NH為磁頭數,C、H、S分別表示磁碟的柱面、磁頭和扇區編號,LBA表示邏輯扇區號,div為整除計算,mod為求余計算,則: LBA=NH×NS×C+NS×H+S-1; C=(LBA div NS)div NH; H=(LBA div NS)mod NH; S=(LBA mod NS)+1 例如 LBA = 0 則 CHS = 0/0/1 從C/H/S到LBA的計算公式: LBA=(C-CS)*PH*PS+(H-HS)*PS+(S-SS)
廠家計算公式:
比如:
320G硬碟:320,000,000,000 /1024/1024/1024 = 298G 實際只有298G
300G硬碟:300,000,000,000 /1024/1024/1024 = 279G 實際只有279G
Ⅲ 硬碟容量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公式如下:
1T=1024G
1G=1024M
1M=1024K
1K=1024B
(3)硬碟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硬碟容量的單位為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目前的主流硬碟容量為500G~2TB,影響硬碟容量的因素有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許多人發現,計算機中顯示出來的容量往往比硬碟容量的標稱值要小,這是由於不同的單位轉換關系造成的。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1GB=1024MB,而硬碟廠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進行換算的。 硬碟是個人電腦中存儲數據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決定著個人電腦的數據存儲量大小的能力,這也就是用戶購買硬碟所首先要注意的參數之一。
硬碟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為單位的,早期的硬碟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為單位,1956年9月IBM公司製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碟存儲系統只有區區的5MB,而現今硬碟技術飛速的發展,數百GB容量的硬碟也已進入到家庭用戶的手中。硬碟的容量有8GB、16GB、32GB、40GB、60GB、64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40GB、250GB、300GB、320GB、400GB、480GB、500GB、512GB、640GB、750GB、800GB、880GB、960GB、1TB、1.5TB、2TB、3TB、4T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