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運演算法
『壹』 會計的七種核算方法
會計的七種核算方法: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一、設置賬戶
設置賬戶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反映和監督的一種方法。賬戶的設置,是會計核算制度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設置賬戶對於正確運用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復式記賬
復式記賬是記錄經濟業務的一種記賬方法。復式記賬就是對每項經豎物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激纖罩上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一種專門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記賬,使每項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發生對應關系,登記在對應賬戶上的金額相等。
六、財產清查
財產清查是通過盤點實物,核對賬目,查明各項財產物資和資金的實有數,以保證賬簿記錄真實可靠的一種專門方法。為了加強會計記錄的准確性,保證賬實相符,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項財產物資和往來款項進行清查、盤點和核對。
七、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財務會計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是對日常會計核算資料的總結,就是對賬簿記錄定期加以分類、整理和匯總,形成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種指標,再報送給會計信息使用者,以便據此做出決策。
『貳』 會計計算公式大全
1、 稅額=銷項稅-進項稅
2、 銷項稅=銷售額*率
3、 視銷征稅無銷額,(1)當月類平均;(2)最近類貨平均,(3)組稅價=成本*(1+成利率)
4、 征增稅及消稅:
組稅價=成本*(1+成潤率)+消稅
組稅價=成本*(1+成潤率)/(1-消率)
4、含稅額換
不含稅銷額=含稅銷額/1+率 (一般)
不含稅銷額=含稅銷額/1+征率(小規模)
5、 購農銷農品,或向小納人購農品:
准扣的進稅=買價*扣率(13%)
6、 一般納人外購貨物付的運費
准扣的進稅=運費*扣除率
@隨運付的裝卸、保費不扣
7、 小納人納額=銷項額*征率(6%或4%)
@不扣進額
8、 小納人不含稅銷額=含額/(1+征率)
9、 自來水公司銷水(6%)
不含稅銷額=發票額*(1+征率)
二、 進口貨
1、 組稅價=關稅完價+關稅+消稅
2、 納額=組稅價*稅率
三、 出口貨物退(免)稅
1、「免、抵、退」計算方法(指生產企自營委外貿代出口自產)
(1)納額=內銷銷稅-(進稅-免抵退稅不免、抵稅)
(2)免抵退稅=FOB*外匯RMB牌價*退率-免抵退稅抵減額
@FOB:出口貨物離岸價。
@免抵退稅抵減額=免稅購原料價*退稅率
免稅購原料=國內購免原料+進料加工免稅進料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組稅價=到岸價+關、消稅
(3)應退稅和免抵稅
A、 如期末留抵稅≤免抵退稅,則
應退稅=期末留抵稅
免抵稅=免抵退稅-應退稅
B、 期末留抵稅>免抵退稅,則:
應退稅=免抵退稅
免抵稅=0
@*期末留抵稅額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定。
(4)免抵退稅不得免和抵稅
免抵退稅不免和抵稅=FOB*外匯RMB牌價*(出口征率-出口退率)-免抵退稅不免抵稅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免和抵扣稅抵減額=免稅進原料價*(出口征率-出口貨物退率)
2、 先征後退
(1) 外貿及外貿制度工貿企購貨出口,出口增稅免;出口後按收購成本與退稅率算退稅還外貿,征、退稅差計企業成本
應退稅額=外貿購不含增稅購進金額*退稅率
(2) 外貿企購小納人出貨口增稅退稅規定:
A、從小納人購並持普通發票准退稅的抽紗、工藝品等12類出口貨物,銷售出口貨入免,退還出口貨進稅
退稅=[發票列(含稅)銷額]/(1+征率)*6%或5%
B、 從小納人購代開的增稅發票的出口貨:
退稅=增稅發票金額*6%或5%。
C、 外企托生企加工出口貨的退稅規定:
原輔料退稅=國內原輔料增稅發票進項*原輔料退稅率
『叄』 成本會計計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會計計算的基本方法:
1、直接成本計演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計算;
2、間接成本計演算法:製造費用分配的計算一般以生產工時、機器工時、產值、間接成本為標准;
3、完工成本計演算法及未完工產品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定額耗用量比例法、在產品定額成本扣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