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卓系統 » androidcjni

androidcjni

發布時間: 2025-10-13 14:32:30

1. android 為什麼要使用jni

android的jni可以使用c/c++來開發,相比java而言,運行的效率提高了很多,特別是在做一些圖像演算法,或者游戲邏輯的時候,使用jni將大大的提高效率。比如某個游戲要採用opengl,同樣載入一個由1000個多邊形組成的3d模型,jni要比java運算快好幾倍,這樣就保證了游戲運行的fps不會太低。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內存管理上面,java的內存管理全部由虛擬機來管理,C++由程序員來管理,利用率上面就好多了。
等等其他優點。
既然這么多的優點,為什麼一個android程序不採用純c來開發呢?因為是android的 UI framework採用java,所以,在UI上面還是採用java來開發。

2. 如何在Android下使用JNI

1.引言
我們知道,Android系統的底層庫由c/c++編寫,上層Android應用程序通過Java虛擬機調用底層介面,銜接底層c/c++庫與Java應用程序間的介面正是JNI(JavaNative Interface)。本文描述了如何在ubuntu下配置AndroidJNI的開發環境,以及如何編寫一個簡單的c函數庫和JNI介面,並通過編寫Java程序調用這些介面,最終運行在模擬器上的過程。

2.環境配置

2.1.安裝jdk1.6
(1)從jdk官方網站下載jdk-6u29-linux-i586.bin文件。
(2)執行jdk安裝文件
[html] view plainprint?
01.$chmod a+x jdk-6u29-linux-i586.bin
02.$jdk-6u29-linux-i586.bin
$chmod a+x jdk-6u29-linux-i586.bin
$jdk-6u29-linux-i586.bin
(3)配置jdk環境變數

[html] view plainprint?
01.$sudo vim /etc/profile
02.#JAVAEVIRENMENT
03.exportJAVA_HOME=/usr/lib/java/jdk1.6.0_29
04.exportJRE_HOME=$JAVA_HOME/jre
05.export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06.export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PATH
$sudo vim /etc/profile
#JAVAEVIRENMENT
exportJAVA_HOME=/usr/lib/java/jdk1.6.0_29
export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PATH
保存後退出編輯,並重啟系統。

(4)驗證安裝

[html] view plainprint?
01.$java -version
02.javaversion "1.6.0_29"
03.Java(TM)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6.0_29-b11)
04.JavaHotSpot(TM) Server VM (build 20.4-b02, mixed mode)
05.$javah
06.用法:javah[選項]<類>
07.其中[選項]包括:
08.-help輸出此幫助消息並退出
09.-classpath<路徑>用於裝入類的路徑
10.-bootclasspath<路徑>用於裝入引導類的路徑
11.-d<目錄>輸出目錄
12.-o<文件>輸出文件(只能使用-d或-o中的一個)
13.-jni生成JNI樣式的頭文件(默認)
14.-version輸出版本信息
15.-verbose啟用詳細輸出
16.-force始終寫入輸出文件
17.使用全限定名稱指定<類>(例
18.如,java.lang.Object)。
$java -version
javaversion "1.6.0_29"
Java(TM)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6.0_29-b11)
JavaHotSpot(TM) Server VM (build 20.4-b02, mixed mode)
$javah
用法:javah[選項]<類>
其中[選項]包括:
-help輸出此幫助消息並退出
-classpath<路徑>用於裝入類的路徑
-bootclasspath<路徑>用於裝入引導類的路徑
-d<目錄>輸出目錄
-o<文件>輸出文件(只能使用-d或-o中的一個)
-jni生成JNI樣式的頭文件(默認)
-version輸出版本信息
-verbose啟用詳細輸出
-force始終寫入輸出文件
使用全限定名稱指定<類>(例
如,java.lang.Object)。2.2.安裝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環境
ubuntu下安裝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環境與windows類似,依次安裝好以下軟體即可:
(1)Eclipse
(2)ADT
(3)AndroidSDK
與windows下安裝唯一不同的一點是,下載這些軟體的時候要下載Linux版本的安裝包。
安裝好以上android應用程序的開發環境後,還可以選擇是否需要配置emulator和adb工具的環境變數,以方便在進行JNI開發的時候使用。配置步驟如下:
把emulator所在目錄android-sdk-linux/tools以及adb所在目錄android-sdk-linux/platform-tools添加到環境變數中,android-sdk-linux指androidsdk安裝包android-sdk_rxx-linux的解壓目錄。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sudo vim /etc/profile
02.exportPATH=~/software/android/android-sdk-linux/tools:$PATH
03. exportPATH=~/software/android/android-sdk-linux/platform-tools:$PATH
$sudo vim /etc/profile
exportPATH=~/software/android/android-sdk-linux/tools:$PATH
exportPATH=~/software/android/android-sdk-linux/platform-tools:$PATH
編輯完畢後退出,並重啟生效。

2.3.安裝NDK
NDK是由android提供的編譯android本地代碼的一個工具。
(1)從androidndk官網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ndk/index.html下載ndk,目前最新版本為android-ndk-r6b-linux-x86.tar.bz2.
(2)解壓ndk到工作目錄: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tar -xvf android-ndk-r6b-linux-x86.tar.bz2
02.$sudo mv android-ndk-r6b /usr/local/ndk
$tar -xvf android-ndk-r6b-linux-x86.tar.bz2
$sudo mv android-ndk-r6b /usr/local/ndk
(3)設置ndk環境變數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sudo vim /etc/profile
02.exportPATH=/usr/local/ndk:$PATH
$sudo vim /etc/profile
exportPATH=/usr/local/ndk:$PATH

編輯完畢後保存退出,並重啟生效

(4)驗證安裝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 cd/usr/local/ndk/samples/hello-jni/
02.$ ndk-build
03.Gdbserver : [arm-linux-androideabi-4.4.3] libs/armeabi/gdbserver
04.Gdbsetup : libs/armeabi/gdb.setup
05.Install : libhello-jni.so => libs/armeabi/libhello-jni.so
$ cd/usr/local/ndk/samples/hello-jni/
$ ndk-build
Gdbserver : [arm-linux-androideabi-4.4.3] libs/armeabi/gdbserver
Gdbsetup : libs/armeabi/gdb.setup
Install : libhello-jni.so => libs/armeabi/libhello-jni.so

3.JNI實現
我們需要定義一個符合JNI介面規范的c/c++介面,這個介面不用太復雜,例如輸出一個字元串。接下來,則需要把c/c++介面的代碼文件編譯成共享庫(動態庫).so文件,並放到模擬器的相關目錄下。最後,啟動Java應用程序,就可以看到最終效果了。

3.1.編寫Java應用程序代碼
(1)啟動Eclipse,新建android工程

Project:JNITest

Package:org.tonny.jni

Activity:JNITest

(2)編輯資源文件

編輯res/values/strings.xml文件如下:編輯res/layout/main.xml文件
我們在主界面上添加了一個EditText控制項和一個Button控制項。

(3)編輯JNITest.java文件


static表示在系統第一次載入類的時候,先執行這一段代碼,在這里表示載入動態庫libJNITest.so文件。

再看這一段:

[java] view plainprint?
01.privatenativeString GetReply();
privatenativeString GetReply();
native表示這個方法由本地代碼定義,需要通過jni介面調用本地c/c++代碼。

[java] view plainprint?
01.publicvoidonClick(View arg0) {
02.edtName.setText(reply);
03.}
publicvoidonClick(View arg0) {
edtName.setText(reply);
}

這段代碼表示點擊按鈕後,把native方法的返回的字元串顯示到EditText控制項。

(4)編譯工程,生成.class文件。

3.2.用javah工具生成符合JNI規范的c語言頭文件

在終端中,進入android工程所在的bin目錄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cd ~/project/Android/JNITest/bin
$cd ~/project/Android/JNITest/bin
我們用ls命令查看,可以看到bin目錄下有個classes目錄,其目錄結構為classes/org/tonny/jni,即classes的子目錄結構是android工程的包名org.tonny.jni。請注意,下面我們准備執行javah命令的時候,必須進入到org/tonny/jni的上級目錄,即classes目錄,否則javah會提示找不到相關的java類。

下面繼續: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cd classes
02.$javah org.tonny.jni.JNITest
03.$ls
04.org org_tonny_jni_JNITest.h
$cd classes
$javah org.tonny.jni.JNITest
$ls
org org_tonny_jni_JNITest.h

執行javahorg.tonny.jni.JNITest命令,在classes目錄下會生成org_tonny_jni_JNITest.h頭文件。如果不進入到classes目錄下的話,也可以這樣: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javah -classpath ~/project/Android/JNITest/bin/classesorg.tonny.jni.JNITest
$javah -classpath ~/project/Android/JNITest/bin/classesorg.tonny.jni.JNITest
-classpath 參數表示裝載類的目錄。

3.3.編寫c/c++代碼
生成org_tonny_jni_JNITest.h頭文件後,我們就可以編寫相應的函數代碼了。下面在android工程目錄下新建jni目錄,即~/project/Android/JNITest/jni,把org_tonny_jni_JNITest.h頭文件拷貝到jni目錄下,並在jni目錄下新建org_tonny_jni_JNITest.c文件,編輯代碼如下:

[cpp] view plainprint?
01.#include<jni.h>
02.#include<string.h>
03.#include"org_tonny_jni_JNITest.h"
04.
05.
06.JNIEXPORTjstring JNICALLJava_org_tonny_jni_JNITest_GetReply
07.(JNIEnv *env, jobject obj){
08.return(*env)->NewStringUTF(env,(char*)"Hello,JNITest");
09.}
#include<jni.h>
#include<string.h>
#include"org_tonny_jni_JNITest.h"

JNIEXPORTjstring JNICALLJava_org_tonny_jni_JNITest_GetReply
(JNIEnv *env, jobject obj){
return(*env)->NewStringUTF(env,(char*)"Hello,JNITest");
}

我們可以看到,該函數的實現相當簡單,返回一個字元串為:"Hello,JNITest"

3.4.編寫Android.mk文件
在~/project/Android/JNITest/jni目錄下新建Android.mk文件,android可以根據這個文件的編譯參數編譯模塊。編輯Android.mk文件如下: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LOCAL_PATH:= $(call my-dir)
02.include$(CLEAR_VARS)
03.LOCAL_MODULE := libJNITest
04.LOCAL_SRC_FILES:= org_tonny_jni_JNITest.c
05.include$(BUILD_SHARED_LIBRARY)
LOCAL_PATH:= $(call my-dir)
include$(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libJNITest
LOCAL_SRC_FILES:= org_tonny_jni_JNITest.c
include$(BUILD_SHARED_LIBRARY)

LOCAL_MODULE表示編譯的動態庫名稱

LOCAL_SRC_FILES 表示源代碼文件

3.5.用ndk工具編譯並生成.so文件
進入到JNITest的工程目錄,執行ndk-build命令即可生成libJNITest.so文件。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cd ~/project/Android/JNITest/
02.$ndk-build
03.Invalidattribute name:
04.package
05.Install : libJNITest.so => libs/armeabi/libJNITest.so
$cd ~/project/Android/JNITest/
$ndk-build
Invalidattribute name:
package
Install : libJNITest.so => libs/armeabi/libJNITest.so
可以看到,在工程目錄的libs/armeabi目錄下生成了libJNITest.so文件。

3.6.在模擬器上運行
(1)首先,我們把android模擬器啟動起來。進入到emulator所在目錄,執行emulator命令: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cd ~/software/android/android-sdk-linux/tools
02.$./emulator @AVD-2.3.3-V10 -partition-size 512
$cd ~/software/android/android-sdk-linux/tools
$./emulator @AVD-2.3.3-V10 -partition-size 512
AVD-2.3.3-V10表示你的模擬器名稱,與在Eclipse->AVDManager下的AVDName對應,-partition-size表示模擬器的存儲設備容量。

(2)接下來,我們需要把libJNITest.so文件拷貝到模擬器的/system/lib目錄下,執行以下命令:

[plain] view plainprint?
01.$cd ~/project/Android/JNITest/libs/armeabi/
02.$adb remount
03.$adb push libJNITest.so /system/lib
04.80 KB/s (10084 bytes in 0.121s)
$cd ~/project/Android/JNITest/libs/armeabi/
$adb remount
$adb push libJNITest.so /system/lib
80 KB/s (10084 bytes in 0.121s)

當在終端上看到有80 KB/s (10084 bytes in 0.121s)傳輸速度等信息的時候,說明拷貝成功。

(3)在終端上執行JNITest程序,這個我們可以在Eclipse下,右鍵點擊JNITest工程,RunAs->Android Application,即可在模擬器上啟動程序

3. ANDROID NDK開發求助

一、NDK產生的背景

Android平台從誕生起,就已經支持C、C++開發。眾所周知,Android的SDK基於Java實現,這意味著基於Android SDK進行開發的第三方應用都必須使用Java語言。但這並不等同於「第三方應用只能使用Java」。在Android SDK首次發布時,Google就宣稱其虛擬機Dalvik支持JNI編程方式,也就是第三方應用完全可以通過JNI調用自己的C動態庫,即在Android平台上,「Java+C」的編程方式是一直都可以實現的。

不過,Google也表示,使用原生SDK編程相比Dalvik虛擬機也有一些劣勢,Android SDK文檔里,找不到任何JNI方面的幫助。即使第三方應用開發者使用JNI完成了自己的C動態鏈接庫(so)開發,但是so如何和應用程序一起打包成apk並發布?這裡面也存在技術障礙。比如程序更加復雜,兼容性難以保障,無法訪問Framework
API,Debug難度更大等。開發者需要自行斟酌使用。

於是NDK就應運而生了。NDK全稱是Native Development Kit。

NDK的發布,使「Java+C」的開發方式終於轉正,成為官方支持的開發方式。NDK將是Android平台支持C開發的開端。二、為什麼使用NDK

1.代碼的保護。由於apk的java層代碼很容易被反編譯,而C/C++庫反匯難度較大。

2.可以方便地使用現存的開源庫。大部分現存的開源庫都是用C/C++代碼編寫的。

3.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將要求高性能的應用邏輯使用C開發,從而提高應用程序的執行效率。

4.便於移植。用C/C++寫得庫可以方便在其他的嵌入式平台上再次使用。三、NDK簡介

1.NDK是一系列工具的集合

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幫助開發者快速開發C(或C++)的動態庫,並能自動將so和java應用一起打包成apk。這些工具對開發者的幫助是巨大的。

NDK集成了交叉編譯器,並提供了相應的mk文件隔離CPU、平台、ABI等差異,開發人員只需要簡單修改mk文件(指出「哪些文件需要編譯」、「編譯特性要求」等),就可以創建出so。

NDK可以自動地將so和Java應用一起打包,極大地減輕了開發人員的打包工作。

2.NDK提供了一份穩定、功能有限的API頭文件聲明

Google明確聲明該API是穩定的,在後續所有版本中都穩定支持當前發布的API。從該版本的NDK中看出,這些API支持的功能非常有限,包含有:C標准庫(libc)、標准數學庫(libm)、壓縮庫(libz)、Log庫(liblog)。四、NDK開發環境的搭建

1.下載安裝Android NDK

地址: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ndk/index.html

2.下載安裝cygwin

由於NDK編譯代碼時必須要用到make和gcc,所以你必須先搭建一個linux環境, cygwin是一個在windows平台上運行的unix模擬環境,它對於學習unix/linux操作環境,或者從unix到windows的應用程序移植,非常有用。通過它,你就可以在不安裝linux的情況下使用NDK來編譯C、C++代碼了。下載地址:http://www.cygwin.com

1)然後雙擊運行吧,運行後你將看到安裝向導界面。

2)點擊下一步,此時讓你選擇安裝方式:

Install from
Internet:直接從Internet上下載並立即安裝(安裝完成後,下載好的安裝文件並不會被刪除,而是仍然被保留,以便下次再安裝)。

Download Without Installing:只是將安裝文件下載到本地,但暫時不安裝。

Install from Local Directory:不下載安裝文件,直接從本地某個含有安裝文件的目錄進行安裝。

3)選擇第一項,然後點擊下一步。

4)選擇要安裝的目錄,注意,最好不要放到有中文和空格的目錄里,似乎會造成安裝出問題,其它選項不用變,之後點下一步:

5)上一步是選擇安裝cygwin的目錄,這個是選擇你下載的安裝包所在的目錄,默認是你運行setup.exe的目錄,直接點下一步就可以:

6)此時你共有三種連接方式選擇:

Direct Connection:直接連接。

Use IE5 Settings:使用IE的連接參數設置進行連接。

Use HTTP/FTP Proxy:使用HTTP或FTP代理伺服器進行連接(需要輸入伺服器地址、埠號)。

用戶可根據自己的網路連接的實情情況進行選擇,一般正常情況下,均選擇第一種,也就是直接連接方式。然後再點擊「下一步」。

7)這是選擇要下載的站點,選擇後點下一步。

8)此時會下載載入安裝包列表

9)Search是可以輸入你要下載的包的名稱,能夠快速篩選出你要下載的包。那四個單選按鈕是選擇下邊樹的樣式,默認就行,不用動。View默認是Category,建議改成full顯示全部包再查,省的一些包被隱藏掉。左下角那個復選框是是否隱藏過期包,默認打鉤,不用管它就行,下邊開始下載我們要安裝的包吧,為了避免全部下載,這里列出了後面開發NDK用得著的包:autoconf2.1、automake1.10、binutils、gcc-core、gcc-
g++、gcc4-core、gcc4-g++、gdb、pcre、pcre-devel、gawk、make共12個包

10)然後開始選擇安裝這些包吧,點skip,把它變成數字版本格式,要確保Bin項變成叉號,而Src項是源碼,這個就沒必要選了。

11)下面測試一下cygwin是不是已經安裝好了。

運行cygwin,在彈出的命令行窗口輸入:cygcheck -c
cygwin命令,會列印出當前cygwin的版本和運行狀 態,如果status是ok的話,則cygwin運行正常。

然後依次輸入gcc –version,g++ --version,make –version,gdb
–version進行測試,如果都列印出版本信息和一些描述信息,則cygwin安裝成功!

3.配置 NDK 環境變數

a.首先找到 cygwin 的安裝目錄,找到一個 home\< 你的用戶名 >\.bash_profile 文件,我的是:E:\cygwin\home\Administrator\.bash_profile , ( 注意:我安裝的時候我的 home 文件夾下面什麼都沒有,解決
的辦法:首先打開環境變數,把裡面的用戶變數中的 HOME 變數刪掉,在 E:\cygwin\home 文件夾下建立名為Administrator 的文件夾(是用戶名),然後把 E:\cygwin\etc\skel\.bash_profile 拷貝到該文件夾下 ) 。

b.打開 bash_profile 文件,添加 NDK=/cygdrive/< 你的盤符 >/<android
ndk 目錄 > 例如:

NDK=/cygdrive/e/android-ndk-r5

export NDK

NDK 這個名字是隨便取的,為了方面以後使用方便,選個簡短的名字,然後保存

c.打開 cygwin ,輸入 cd
$NDK ,如果輸出上面配置的 /cygdrive/e/android-ndk-r5 信息,則表明環境變數設置成功了。4.用 NDK 來編譯程序

a.現在我們用安裝好的 NDK 來編譯一個簡單的程序吧,我們選擇 ndk 自帶的例子 hello-jni ,我的位於E:\android-ndk-r5\samples\hello-jni( 根據你具體的安裝位置而定 ) ,

b.運行 cygwin ,輸入命令 cd
/cygdrive/e/android-ndk-r5/samples/hello-jni ,進入到 E:\android-ndk-r5\samples\hello-jni 目錄。

c.輸入 $NDK/ndk-build ,執行成功後,它會自動生成一個 libs 目錄,把編譯生成的 .so 文件放在裡面。 ($NDK是調用我們之前配置好的環境變數, ndk-build 是調用 ndk 的編譯程序 )

d.此時去 hello-jni 的 libs 目錄下看有沒有生成的 .so 文件,如果有,你的 ndk 就運行正常啦!5.在 eclipse 中集成 c/c++ 開發環境

a.裝 Eclipse 的 C/C++ 環境插件: CDT ,這里選擇在線安裝。首先登錄 http://www.eclipse.org/cdt/downloads.php ,找到對應你 Eclipse 版本的 CDT 插件 的在線安裝地址。

b.然後點 Help 菜單,找到 Install New Software 菜單

c.點擊 Add 按鈕,把取的地址填進去,出來插件列表後,選 Select All ,然後選擇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裝。

d.安裝完成後,在 eclispe 中右擊新建一個項目,如果出現了 c/c++ 項目,則表明你的 CDT 插件安裝成功啦!

4. 安卓支持c++么

當然支持,安卓(android)開發工具集里有個所謂的NDK就是用C/C++編程的,如果用android studio開發用NDK是比較方便的。

安卓(android)從誕生之日起就支持c/c++的編程,android代碼本身,底層也全部是c/c++來編寫,應用層用java,通過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機制來和其它語言互相通信(互相調用),在android里主要是c/c++和java互相調用,很多java調用的庫也是用c/c++來寫的。

現在的android在應用層(app)也強化了對c/c++代碼的支持,並提供了一整套把java代碼和c/c++編譯成的.so文件打包成apk,便於發布的功能,就是所謂的NDK(Native Development Kit), android studio對NDK功能做了原生的支持之所以android要越來越支持NDK,原因主要包括:

  1. 代碼的保護。由於apk的java層代碼很容易被反編譯,而C/C++庫反匯難度較大

  2. 可以方便地使用現存的開源庫。大部分現存的開源庫都是用C/C++代碼編寫的。

  3. 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將要求高性能的應用邏輯使用C開發,從而提高應用程序的執行效率。比如視頻,音頻壓縮,網路傳輸等功能

  4. 便於移植。用C/C++寫得庫可以方便在其他的嵌入式平台上再次使用。

熱點內容
c語言編譯成機器語言 發布:2025-10-13 17:28:27 瀏覽:291
安卓手機如何設置後台鍵 發布:2025-10-13 17:26:13 瀏覽:405
浪潮機架式伺服器怎麼搭建 發布:2025-10-13 17:10:30 瀏覽:943
c語言plot 發布:2025-10-13 17:10:26 瀏覽:615
簡述常用存儲介質及各自的特點 發布:2025-10-13 17:04:14 瀏覽:399
更大的資料庫 發布:2025-10-13 16:57:54 瀏覽:588
c語言linux文件夾 發布:2025-10-13 16:33:59 瀏覽:353
天津和悅會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10-13 16:28:48 瀏覽:351
android的屏幕適配 發布:2025-10-13 16:27:18 瀏覽:458
腳本試用時間 發布:2025-10-13 16:09:34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