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布爾運算
⑴ python中的運算符有哪些
Python中的運算符有哪些?
1.算術運算符
相關推薦:《Python視頻教程》
下面以a=10 ,b=20為例進行計算
2.賦值運算符
3.復合運算符
相關推薦:
Python如何輸出和輸入
⑵ 在python編程里, print 4> 2 and 1 and 4 輸出的是什麼
題主你好,
先說結果: 該表達式輸出為整數: 4
下面詳細的解釋一下為什麼輸出的是:4.
首先我們看 4 > 2 這是一個邏輯表達式, 而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 顯然4 > 2成立, 所以單說 4 > 2這個邏輯表達式返回值為True.因此我們可以將 4 > 2 and 1 and 4變個形式:
True and 1 and 4
而and 和or屬於布爾運算符, 也就是說現在完全變成了python中布爾運算了, 因為我們只需要知道python中布爾運算的邏輯即可, 下面我們看一下官方文檔中對布爾運算的相關說明:
簡單說下上圖主要描述的內容:
a. 在布爾運算中, False, None, 0,空字元串 和容器都被解釋為false; 其它值都被解釋為true.
b. x and y的運算過程是: 先評估x, 如果x被評估為false,則x and y的值就是x; 如果x被評估為true,則x and y的值為y.
c. x or y的運算過程是: 還是先評估x,如果x被評估為true,則x or y的值就是x; 如果x被評估為false,則 x or y的值為y.
------------
知道了上面三條規則(如果只限定題主所提問題, 只需要看a,b兩項即可,即知道哪些值被認為是false,哪些值被認為是true;還有布爾運算符and的運算規則),下面我們可以切入題主的問題了:
4 > 2 and 1 and 4 先過算4 > 2這個邏輯表達式,得到邏輯值True,因此上面這個表達式變成了:
True and 1 and 4
根據上面b中所說的and運算規則, 首先計算:
True and 1
我們還用x和y去表示,因為x的值為True,被評估為true,所以該表達式的值就是y,也就是1,到此整個表達式運算下來後,變成了:
1 and 4
再照著上面True and 1的運算邏輯去看, 因為 x的值為1,被評估為true,所以該表達式的值為y,也就是4.
因此 4 > 2 and 1 and 4 運算下來的結果是: 4.
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歡迎追問.
⑶ Python布爾運算中,"Three" == 3為什麼是假的
因為你的three中的「」在python中表示字元串,而3是整型。類型不一樣,因此不相等
⑷ Python 中的邏輯運算符什麼時候返回布爾值,什麼時候不是,搞不懂,求解釋
只有在while 或 if 後面才返回 布爾值
while/if a and b 等效於 while/if bool(a and b)
⑸ 程序開發中布爾運算,條件表達式運算怎麼操作
在執行布爾運算的情況下,或是當表達式被用於流程式控制制語句時,以下值會被解析為假值: False, None, 所有類型的數字零,以及空字元串和空容器(包括字元串、元組、列表、字典、集合與凍結集合)。 所有其他值都會被解析為真值。 用戶自定義對象可通過提供 __bool__() 方法來定製其邏輯值。
運算符 not 將在其參數為假值時產生 True,否則產生 False。
表達式 x and y 首先對 x 求值;如果 x 為假則返回該值;否則對 y 求值並返回其結果值。
表達式 x or y 首先對 x 求值;如果 x 為真則返回該值;否則對 y 求值並返回其結果值。
請注意 and 和 or 都不限制其返回的值和類型必須為 False 和 True,而是返回最終求值的參數。 此行為是有必要的,例如假設 s 為一個當其為空時應被替換為某個默認值的字元串,表達式 s or 'foo' 將產生希望的值。 由於 not 必須創建一個新值,不論其參數為何種類型它都會返回一個布爾值(例如,not 'foo' 結果為 False 而非 ''。)
條件表達式(有時稱為「三元運算符」)在所有 Python 運算中具有最低的優先順序。
表達式 x if C else y 首先是對條件 C 而非 x 求值。 如果 C 為真,x 將被求值並返回其值;否則將對 y 求值並返回其值。
⑹ python邏輯運算符有哪些
邏輯運算符用於組合多個條件測試語句。假設「我今年18歲」和「我身高2米」這兩個語句,前一個語句是真的,後一個語句是假的,因此,「我今年18歲,並且我身高2米」這個語句是假的。其中,「並且」可以認為是邏輯運算符。Python中有三種邏輯運算符,分別是and、or和not。
一、邏輯運算符and
在某些場景下,需要同時檢查兩個甚至更多的條件。假設某運動隊招收運動員的要求是年齡不得低於14周歲,同時身體健康,使用邏輯運算符and來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在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 or (math >= 85 and chinese > 90)」中,使用or運算符連接的兩個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只要有一個值為True,返回值就為True。而對於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都是使用and運算符連接的,故and運算符連接的兩個布爾表達式的值必須都為True,返回值才為True。小明的數學成績是98分,語文成績是88分,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的值為True,「math >= 85 and chinese > 90」的值為False,因此,整個布爾表達式的值為True,列印「小明獲得家庭獎學金!」。
關於深度學習的基礎問題可以看下這個網頁的視頻教程,網頁鏈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⑺ python3裡面的and邏輯運算符是起什麼作用的呢
e and c意思是只有a和c都為true,e and c才為true,否則為false,
⑻ python的if後面直接跟字元串或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if 後面跟的是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的結果為True或者False。
(1)如果if後面的條件是數字,只要這個數字不是0,python都會把它當做True處理,見下面的例子:
if3:
print'OK'
輸出OK,但是如果數字是0,就會被認為是False。
(2)如果if後面跟的是字元串,則只要這個字元串不為空串,python就把它看作True,參見下例
if'hehe':
print'Noproblem'
No problem 就會被輸出。
⑼ python的邏輯運算符有哪些
主要有四種:
1、比較運算符
如果成立則返回True,不成立則返回False
注意:不同類型的對象之間只能用「==、!=」作比較。
2. 成員運算符
成員運算符的關鍵詞是「in」,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某一個列表(容器)中
3. 身份運算符:
身份運算符是用來比較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身份運算符主要用「is、is not」來判斷。
4. 布爾運算符:
在Python中有3種布爾運算符:and、or、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