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函數訪問靜態變數

函數訪問靜態變數

發布時間: 2022-06-16 12:14:26

① 函數內的局部靜態變數為什麼在其他函數內無法訪問

除非調用這個函數,否則函數內的什麼變數在其他函數內都無法訪問。你的意思可能是認為「靜態變數是永久性的,所以在其他函數內應該可以訪問」,但事實是函數內的靜態變數也是「局部」變數,所以它只能在聲明它的函數內部可見。

java靜態函數只能訪問靜態變數么

是的 靜態函數只能訪問靜態變數,靜態變數和對象 都是存儲在堆,且線程共享的

③ C#的函數中真的就不能設靜態變數嗎

靜態變數通過static修飾,實體變數沒有static修飾
靜態變數能被所有成員訪問,實體變數只能被當前實體訪問
靜態函數只能訪問靜態變數,不能訪問實例變數
普通函數既能訪問靜態變數又能訪問實例變數

④ 靜態成員函數和非靜態函數訪問靜態成員變數的區別

靜態成員函數不能訪問非靜態成員變數,這是規定。
但是你可以換下解決問題的思路。線程的入口函數除了可以鎖靜態成員函數,也可是全局函數。
在全局函數里獲取主窗口的句柄之後,接下來可以訪問各種成員變數。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為什麼靜態函數只能訪問靜態的數據成員

這個靜態對應的不是動態,沒有對應的詞,普通的就叫「數據成員」和「函數成員」
靜態的意思是跟這個類的對象實例沒關系,是類范圍的,一個類可以生成多個對象,但只有一份靜態數據成員。
普通函數成員會隱式傳遞一個this指針,指向調用這個函數的對象;而靜態函數成員不包括這個指針,所以在靜態成員函數內不能使用非靜態的數據成員和函數。

⑥ 怎樣理解靜態變數和靜態函數

c和c++裡面的變數有靜態和動態的,靜態的是static,普通的定義都是動態的,靜態和動態的差別在於變數在程序中的生命周期,靜態變數存在整個程序或者相應的比較長時間的子程序中(多個.cpp文件時存活於當期的子程序中)。而動態變數一般只存在於當前的函數中,生命周期僅限於當前的函數(注意區別函數和程序)。
靜態函數主要在c++中使用的比較多,一般在函數之前聲明。
舉例說明: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tudent //定義Student類
{public:
Student(int n,int a,float s):num(n),age(a),score(s){ } //定義構造函數
void total( );
static float average( ); //聲明靜態成員函數
private:
int num;
int age;
float score;
static float sum; //靜態數據成員
static int count; //靜態數據成員
};
這就是靜態函數和靜態變數的聲明。
函數調用的結果不會訪問或者修改任何對象(非static)數據成員,這樣的成員聲明為靜態成員函數比較好。
其他的一些不太容易說明,有機會再來整理說一下。
希望這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⑦ static變數的理解:在函數體內,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變數在這一函數被調用過程中維持其值不變,怎麼理解

其實很簡單,static 聲明的變數就是個全局變數,因為這些變數的存儲空間在全局數據區

在函數中申明static只是說明語法上這個變數的訪問域在函數內

當然你可以使用一個指針把這個變數從函數內取出來用 比如

int * foo_static_var_test(void)
{
static int a = 0;
std::cout << a << std::endl;
return &a;
}

int *p = foo_static_var_test(); //輸出為0
*p = 100;

foo_static_var_test(); //輸出為 100

c語言中函數內部聲明的靜態變數的在函數外可以訪問嗎

不可以
只有全局變數才可以
靜態變數,只是裡面的值不會因為函數調用結束而還原

⑨ 非靜態成員函數如何來訪問靜態成員函數

加上關鍵字static,該數據成員就是類內的靜態數據成員。先舉一個靜態數據成員的例子。
//Example 5#include <iostream.h>class Myclass;int Myclass::Sum=0;//定義並初始化靜態數據成員Myclass::Myclass(int a,int b,int c)void Myclass::GetSum()void main()
可以看出,靜態數據成員有以下特點:
對於非靜態數據成員,每個類對象都有自己的拷貝。而靜態數據成員被當作是類的成員。無論這個類的對象被定義了多少個,靜態數據成員在程序中也只有一份拷 貝,由該類型的所有對象共享訪問。也就是說,靜態數據成員是該類的所有對象所共有的。對該類的多個對象來說,靜態數據成員只分配一次內存,供所有對象共 用。所以,靜態數據成員的值對每個對象都是一樣的,它的值可以更新;
靜態數據成員存儲在全局數據區。靜態數據成員定義時要分配空間,所以不能在類聲明中定義。在Example 5中,語句int Myclass::Sum=0;是定義靜態數據成員;
靜態數據成員和普通數據成員一樣遵從public,protected,private訪問規則;
因為靜態數據成員在全局數據區分配內存,屬於本類的所有對象共享,所以,它不屬於特定的類對象,在沒有產生類對象時其作用域就可見,即在沒有產生類的實例時,我們就可以操作它;
靜態數據成員初始化與一般數據成員初始化不同。靜態數據成員初始化的格式為:
<數據類型><類名>::<靜態數據成員名>=<值>
類的靜態數據成員有兩種訪問形式:
<類對象名>.<靜態數據成員名> 或 <類類型名>::<靜態數據成員名>
如果靜態數據成員的訪問許可權允許的話(即public的成員),可在程序中,按上述格式來引用靜態數據成員 ;
靜態數據成員主要用在各個對象都有相同的某項屬性的時候。比如對於一個存款類,每個實例的利息都是相同的。所以,應該把利息設為存款類的靜態數據成員。這 有兩個好處,第一,不管定義多少個存款類對象,利息數據成員都共享分配在全局數據區的內存,所以節省存儲空間。第二,一旦利息需要改變時,只要改變一次, 則所有存款類對象的利息全改變過來了;
同全局變數相比,使用靜態數據成員有兩個優勢:
靜態數據成員沒有進入程序的全局名字空間,因此不存在與程序中其它全局名字沖突的可能性;
可以實現信息隱藏。靜態數據成員可以是private成員,而全局變數不能;
2、靜態成員函數
與靜態數據成員一樣,我們也可以創建一個靜態成員函數,它為類的全部服務而不是為某一個類的具體對象服務。靜態成員函數與靜態數據成員一樣,都是類的內部 實現,屬於類定義的一部分。 普通的成員函數一般都隱含了一個this指針,this指針指向類的對象本身,因為普通成員函數總是具體的屬於某個類的具體對象的。通常情況下,this 是預設的。如函數fn()實際上是this->fn()。但是與普通函數相比,靜態成員函數由於不是與任何的對象相聯系,因此它不具有this指 針。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無法訪問屬於類對象的非靜態數據成員,也無法訪問非靜態成員函數,它只能調用其餘的靜態成員函數。 下面舉個靜態成員函數的例子。
//Example 6#include <iostream.h>class Myclass;int Myclass::Sum=0;//定義並初始化靜態數據成員Myclass::Myclass(int a,int b,int c)void Myclass::GetSum() //靜態成員函數的實現void main()
關於靜態成員函數,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出現在類體外的函數定義不能指定關鍵字static;
靜態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訪問,包括靜態成員函數訪問靜態數據成員和訪問靜態成員函數;
非靜態成員函數可以任意地訪問靜態成員函數和靜態數據成員;
靜態成員函數不能訪問非靜態成員函數和非靜態數據成員;
由於沒有this指針的額外開銷,因此靜態成員函數與類的全局函數相比速度上會有少許的增長;
調用靜態成員函數,可以用成員訪問操作符(.)和(->)為一個類的對象或指向類對象的指針調用靜態成員函數,也可以直接使用如下格式:
<類名>::<靜態成員函數名>(<參數表>)
調用類的靜態成員函數。
===============================================================================================
static靜態變數聲明符。 在聲明它的程序塊,子程序塊或函數內部有效,值保持,在整個程序期間分配存儲器空間,編譯器默認值0。
是C++中很常用的修飾符,它被用來控制變數的存儲方式和可見性。
2、為什麼要引入static?
函數內部定義的變數,在程序執行到它的定義處時,編譯器為它在棧上分配空間,大家知道,函數在棧上分配的空間在此函數執行結束時會釋放掉,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 如果想將函數中此變數的值保存至下一次調用時,如何實現?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定義一個全局的變數,但定義為一個全局變數有許多缺點,最明顯的缺點是破壞了此變數的訪問范圍(使得在此函數中定義的變數,不僅僅受此函數控制)。
3、什麼時候用static?
需要一個數據對象為整個類而非某個對象服務,同時又力求不破壞類的封裝性,即要求此成員隱藏在類的內部,對外不可見。
4、static的內部機制:
靜態數據成員要在程序一開始運行時就必須存在。因為函數在程序運行中被調用,所以靜態數據成員不能在任何函數內分配空間和初始化。
這樣,它的空間分配有三個可能的地方,一是作為類的外部介面的頭文件,那裡有類聲明;二是類定義的內部實現,那裡有類的成員函數定義;三是應用程序的main()函數前的全局數據聲明和定義處。
靜態數據成員要實際地分配空間,故不能在類的聲明中定義(只能聲明數據成員)。類聲明只聲明一個類的「尺寸和規格」,並不進行實際的內存分配,所以在類聲明中寫成定義是錯誤的。它也不能在頭文件中類聲明的外部定義,因為那會造成在多個使用該類的源文件中,對其重復定義。
static被引入以告知編譯器,將變數存儲在程序的靜態存儲區而非棧上空間,靜態
數據成員按定義出現的先後順序依次初始化,注意靜態成員嵌套時,要保證所嵌套的成員已經初始化了。消除時的順序是初始化的反順序。
5、static的優勢:
可以節省內存,因為它是所有對象所公有的,因此,對多個對象來說,靜態數據成員只存儲一處,供所有對象共用。靜態數據成員的值對每個對象都是一樣,但它的值是可以更新的。只要對靜態數據成員的值更新一次,保證所有對象存取更新後的相同的值,這樣可以提高時間效率。
6、引用靜態數據成員時,採用如下格式:
<類名>::<靜態成員名>
如果靜態數據成員的訪問許可權允許的話(即public的成員),可在程序中,按上述格式
來引用靜態數據成員。
7、注意事項:
(1)類的靜態成員函數是屬於整個類而非類的對象,所以它沒有this指針,這就導致
了它僅能訪問類的靜態數據和靜態成員函數。
(2)不能將靜態成員函數定義為虛函數。
(3)由於靜態成員聲明於類中,操作於其外,所以對其取地址操作,就多少有些特殊
,變數地址是指向其數據類型的指針 ,函數地址類型是一個「nonmember函數指針」。
(4)由於靜態成員函數沒有this指針,所以就差不多等同於nonmember函數,結果就
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成為一個callback函數,使得我們得以將C++和C-based X W
indow系統結合,同時也成功的應用於線程函數身上。
(5)static並沒有增加程序的時空開銷,相反她還縮短了子類對父類靜態成員的訪問
時間,節省了子類的內存空間。
(6)靜態數據成員在<定義或說明>時前面加關鍵字static。
(7)靜態數據成員是靜態存儲的,所以必須對它進行初始化。
(8)靜態成員初始化與一般數據成員初始化不同:
初始化在類體外進行,而前面不加static,以免與一般靜態變數或對象相混淆;
初始化時不加該成員的訪問許可權控制符private,public等;
初始化時使用作用域運算符來標明它所屬類;
所以我們得出靜態數據成員初始化的格式:
<數據類型><類名>::<靜態數據成員名>=<值>
(9)為了防止父類的影響,可以在子類定義一個與父類相同的靜態變數,以屏蔽父類的影響。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我們說靜態成員為父類和子類共享,但我們有重復定義了靜態成員,這會不會引起錯誤呢?不會,我們的編譯器採用了一種絕妙的手法:name-mangling 用以生成唯一的標志。
[編輯本段]static 函數
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
當一個源程序由多個源文件組成時,C語言根據函數能否被其它源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將函數分為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
1 內部函數(又稱靜態函數)
如果在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函數,只能被本文件中的函數調用,而不能被同一程序其它文件中的函數調用,這種函數稱為內部函數。
定義一個內部函數,只需在函數類型前再加一個「static」關鍵字即可,如下所示:
static 函數類型 函數名(函數參數表)

關鍵字「static」,譯成中文就是「靜態的」,所以內部函數又稱靜態函數。但此處「static」的含義不是指存儲方式,而是指對函數的作用域僅局限於本文件。
使用內部函數的好處是:不同的人編寫不同的函數時,不用擔心自己定義的函數,是否會與其它文件中的函數同名,因為同名也沒有關系。
2 外部函數
外部函數的定義:在定義函數時,如果沒有加關鍵字「static」,或冠以關鍵字「extern」,表示此函數是外部函數:
[extern] 函數類型 函數名(函數參數表)

調用外部函數時,需要對其進行說明:
[extern] 函數類型 函數名(參數類型表)[,函數名2(參數類型表2)……];
[案例]外部函數應用。
(1)文件mainf.c
main()
{ extern void input(…),process(…),output(…);
input(…); process(…); output(…);
}
(2)文件subf1.c
……
extern void input(……) /*定義外部函數*/

(3)文件subf2.c
……
extern void process(……) /*定義外部 函數*/

(4)文件subf3.c
……
extern void output(……) /*定義外部函數*/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⑩ c語言中 函數調用結束後,函數內定義的靜態變數所

不正確,函數內的靜態變數在該函數調用結束後,且該函數所在的模塊沒有被釋放的情況下,這個靜態變數值為上次函數調用後的值。這樣說比較抽象。舉例說明一下:
void
aa()
{
static
int
s_icount;
//c語言默認初始化0值
s_icount++;
//每調用aa()一次,s_icount會自加一次
printf("%d\n",
s_icount);
}
void
main()
{
aa();
//第一次調用
aa();
//第二次調用
}
運行輸出:
1
2
說明:aa()中的
s_icount,只能在aa()中訪問操作,不能在其外的函數中操作,也不能在main()中直接訪問。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網易伺服器如何添加模組 發布:2025-05-11 13:28:10 瀏覽:945
內存哪些配置比較好 發布:2025-05-11 13:24:24 瀏覽:772
寶馬編程價格 發布:2025-05-11 13:10:36 瀏覽:580
切人切面演算法 發布:2025-05-11 13:09:17 瀏覽:300
linux線程串口 發布:2025-05-11 13:03:00 瀏覽:78
nds伺服器ip地址 發布:2025-05-11 12:43:32 瀏覽:870
舒聽瀾卓禹安書名叫什麼 發布:2025-05-11 12:36:44 瀏覽:268
java開發web應用 發布:2025-05-11 12:35:51 瀏覽:697
鯊魚影視怎麼緩存電視 發布:2025-05-11 12:35:48 瀏覽:549
ios小項目源碼 發布:2025-05-11 12:35:47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