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的敬詞
㈠ 拜訪用在什麼場合
拜訪用在訪問他人的時候,拜訪是訪問他人的敬詞。
拜訪:
訪問他人的敬詞。
基本解釋
1、指短時間看望。
2、指敬詞,看望並談話。
引證解釋
《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偶然這一日,朱源的座師船到,過船去拜訪。」
白話文:「碰巧這一天,朱源的座師船到,朱源經過船去拜訪。」
近義詞
拜會:
意思為進行社交性看望。
基本解釋
(1)、拜訪會見——今多用於外交上的正式訪問。
(2)、進行社交性看望。
(3)、訪晤他人的敬詞。
(4)、為社交或友誼而進行的通常比社交拜訪時間長的逗留。
引證解釋
《人民日報》1987.11.27:「﹝韓菁清﹞昨天下午和今天下午分別拜會了 梁先生 的好友 冰心 和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拜訪、網路-拜會
㈡ 敬辭,訪問的詞語
敬辭詞語,高名上姓,高足弟子,久聞大名,屈尊駕臨,貴手高台,不吝賜教,洗耳恭聽,鼎力相助,蓬蓽生輝,頓首再拜, 登門造訪,三顧茅廬,不速之客,
㈢ 敬詞和謙詞各20個
謙詞
1、敝人:謙稱自己;
2、敝姓:謙稱自己的姓;
3、敝校:謙稱自己的學校;
4、敝處: 謙稱自己的家鄉、住處或辦公場所;
5、敝國: 對自己國家的謙稱。
6、鄙人;謙稱自己;
7、鄙見:自己的見解;
8、鄙意:自己的意見;
9、鄙老: 猶老朽。老人自稱的謙詞。
10、卑弁:下級武職對上級的自稱;
11、卑寒:謂位卑家貧;
12、卑陋:低矮簡陋;
13、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14、卑職:對上級的自稱。
15、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當謙詞用);
16、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17、小可: 自稱謙詞,宋元時民間口語。(也作平常;輕微講。如非同小可);
18、小弟: 兄弟或男性與朋友相互之間的自稱謙詞。
19、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
20、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
敬詞
1、拜讀:閱讀結方的文章
2、拜訪:訪問對方
3、拜見:求見對方
4、拜識:結識對方
5、拜託:托對方辦事
6、拜會:會見對方
7、拜謝:感謝對方
8、拜望:探望對方
9、拜辭:告辭對方
10、拜賀:祝賀對方
11、拜服:佩服對方
12、垂愛:在書信中說對方對自己的愛護
13、垂青:說別人對自己的重視
14、垂問:說別人對自己的詢問,又說「垂詢
15、垂念:說別人對自己的思念
16、芳齡:稱對方的年齡,對方應是年輕女子
17、芳鄰:稱對方的鄰居
18、芳名:稱對方的名字,對方應是年輕的女子
19、奉達:告訴、表達
20、奉復:回復
㈣ 拜訪和拜見的區別
主要區別是,意思不同、用法不同、引證解釋不同,具體如下:
一、意思不同
1、拜訪
意思是一指短時間看望,二指敬詞。
2、拜見
釋義是拜訪會見。
二、用法不同
1、拜訪
訪問他人的敬詞。
2、拜見
謁見尊長。亦用為一般訪晤中對被訪者的敬詞。
三、引證解釋不同
1、拜訪
周恩來《關於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我們雖然來了二十多天,但因為忙,未及分頭拜訪和請教,很感不安。」
2、拜見
《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晚生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要想拜見拜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拜訪、網路-拜見
㈤ 訪問的近義詞
訪問的近義詞 :拜望、看望、探訪、探問、拜訪。
一、拜望 [ bài wàng ]
敬辭,探望:~師母。
文學作品示例:張潔 《誰生活得更美好》:「他讓我給您捎個信,過些日子想來拜望您。」
二、看望 [ kàn wàng ]
到長輩或親友等處問候:~父母。~老戰友。
文學作品示例:冰心 《去國·兩個家庭》:「我更是擔心,勉強他在醫院住下,慢慢的治療,我也天天去看望他。」
三、探訪 [ tàn fǎng ]
1、訪求;搜尋:~新聞。~善本書。
2、探望:~親友。
文學作品示例:巴金 《海的夢》前篇四:「同時外面傳說高國兵士已經知道我回來,正在探訪我的蹤跡,我不得不小心防範著。」
四、探問 [ tàn wèn ]
1、試探著詢問(消息、情況、意圖等):~失散多年的親人的下落。到處~,毫無結果。
2、探望,問候:~災民。
文學作品示例:茅盾 《秋收》一:「 老通寶病時,這 黃道士就是常來探問的一個。」
五、拜訪 [ bài fǎng ]
訪問(帶有敬意):專程~。
文學作品示例:周恩來 《關於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我們雖然來了二十多天,但因為忙,未及分頭拜訪和請教,很感不安。」
㈥ 通過查字典,我知道「拜訪」是敬辭,什麼的意思
訪問他人的敬詞.
例句:拜訪親友.
同義詞:拜會、拜望、訪問、拜見
反義詞:召見
看望並談話.
天剛交黑時去拜訪了幾位朋友.
㈦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敬詞和謙辭有哪些
㈧ 訪問近義詞是什麼
詞目:訪問
拼音: [fǎng wèn]
基本釋義:
1.拜訪,有目的地探望
2.觀光;游歷
近義詞:
拜候 拜望 拜訪 拜謁 探訪 探問 看望 考察 訪謁 走訪 探望
㈨ 敬辭與謙辭有哪些
敬辭舉例:
令
「令」字一族,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
令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稱對方的兒子;
令愛、令嬡: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
「拜」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
拜讀:指閱讀對方的文章;
拜訪:指訪問對方;
拜服:指佩服對方;
拜賀:指祝賀對方;
拜託:指托對方辦事情;
拜望:指探望對方。
奉
「奉」字一族,用於自己的動作涉及對方時。如
奉告:告訴;
奉還:歸還;
奉陪:陪伴;
奉勸:勸告;
奉送、奉贈:贈送。
惠
「惠」字一族,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為動作。如:
惠存(多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請保存;
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惠顧(多用於商店對顧客):來臨;
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惠贈:指對方贈送(財物等)。
恭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對待對方。如恭賀、恭候、恭請、恭迎、恭喜等。
最常見的如「恭喜發財」、「恭賀新禧」。
垂
「垂」字一族,用於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如:
垂愛(都用於書信):稱對方對自己的愛護;
垂青:稱別人對自己的重視;
垂問、垂詢:稱別人對自己的詢問;
垂念:稱別人對自己的思念。
貴
「貴」字一族,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
貴干:問人要做什麼;
貴庚:問人年齡;
貴姓:問人姓;
貴恙:稱對方的病;
貴子:稱對方的兒子(含祝福之意);
貴國:稱對方國家;
貴校:稱對方學校。
高
稱別人的事物。如:
高見:高明的見解;
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高齡:稱老人(多指六十歲以上)的年齡;
高壽:用於問老人的年齡;
高足:稱呼別人的學生;
高論:稱別人的議論。
大
尊稱對方或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稱年長的男人;
大哥:可尊稱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稱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媽、大娘:尊稱年長的婦女;
大爺:尊稱年長的男子;
大人(多用於書信):稱長輩;
大駕:稱對方;大師傅:尊稱和尚;
大名:稱對方的名字;
大慶:稱老年人的壽辰;
大作:稱對方的著作;
大札:稱對方的書信。
敬
用於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如:
敬告:告訴;
敬賀:祝賀;
敬候:等候;
敬禮(用於書信結尾):表示恭敬;
敬請:請;
敬佩:敬重佩服;
敬謝不敏:表示推辭做某件事。
請
用於希望對方做某事。如:
請問:用於請求對方回答問題;
請坐:請求對方坐下;
請進:請對方進來。
謙辭舉例:
「小」字一族
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
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
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
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
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另外,「後」與「晚」與「小」類似,如後進、後學、晚生、晚輩:對長輩稱呼自己。
「薄」字一族
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來謙稱自己的技藝;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時的謙辭;
薄禮:不豐厚的禮物,多用於謙稱自己送的禮物;
薄面:為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情面。
另外「綿」與「薄」類似,如:綿薄:謙辭,指自己薄弱的能力。綿力:微薄的力量。
「不」字一族
謙稱自己或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不才:沒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謙稱。
不佞:沒有才能;
不敢當:謙辭,表示承當不起(對方的招待誇獎等);
不敏(敬謝不敏):沒有才能,多用作謙辭;
不足掛齒:不值得說出來的意思。謙稱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別人稱頌可用此語;
不情之請:謙稱自己對人提出的要求不盡合乎情理。
另外「過」與「不」類似,如過獎、過譽:過分的表揚或誇獎。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
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
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另外「冒」與「敢」類似,如冒昧:(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作謙辭)。
㈩ 訪問是否是 敬詞
訪問不是敬詞
【詞語】: 訪問
【拼音】: fǎngwèn
【解釋】: 有目的地去看人並跟他談話:記者~了這位勞動英雄◇我懷著尊敬的心情,~了這座英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