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黨政代表團訪問江蘇
❶ 蘇北發展快嗎
鹽城最近發展很快.我一個同學在鹽城政府的招商專員.
1日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八菱集團重組後成立的新公司——江蘇上電八菱集團有限公司在驛都金陵大酒店舉行揭牌儀式。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啟洲出席儀式並講話,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周世平和市委副書記李馳為新公司揭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正邦在儀式上致辭,省經貿委副主任顧瑜芳,市領導戴元湖、何桂英、谷家棟、陳雲華、肖紫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和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有關領導出席。江蘇上電八菱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為江蘇八菱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85年。
Δ 響水法院榮立集體一等功暨司法為民、服務發展推進大會在響水召開。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沈德林,省高級法院政治部主任屈建國等出席會議並頒獎。市中級法院院長徐清宇和響水縣有關負責同志陪同。
2日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正邦察看亭湖區和鹽都區部分重點鎮工業化、城鎮化項目建設現場,並與兩區有關負責人、各重點鎮負責人座談,聽取情況匯報,研究會辦推進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3日 市委、市政府決定:原射陽縣黃尖鎮自4月1日起正式劃歸亭湖區。亭湖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向黃尖鎮黨委、政府舉行授印儀式。
Δ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強在檢查城南新區開發建設工作時強調:加快開發建設步伐,年內基本形成框架,發揮新城區對全市城市化的引領作用。
Δ 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鹽阜大眾報業集團、市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我市首屆道德模範評選暨「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事」創評表彰活動拉開帷幕。
Δ 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工程——市區豆製品加工中心工程啟動。
4日 市長信訪接待日,市長李強來到市信訪接待中心接待、下訪信訪群眾。
5日 鹽都區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編制出台全省第一個縣級「民生預算」,並通過媒體發布,「陽光預算」讓群眾一目瞭然。
Δ 《鹽阜大眾報》載:我市規定凡投資5000萬元和500萬元美元以下的工業項目,一律進標准廠房,不再單獨供地,這項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全市的土地,尤其是工業用地的集約度,堅持集約開發和節約用地。
Δ 大豐市首季37個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91.43億元,機械、重石化項目取得重要突破。
6日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鵬召集部分重點紡織企業和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時強調:把困難當機遇,促進調整提升,推進鹽城加快向紡織強市邁進。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元湖,副市長谷家棟參加座談。
Δ 《鹽阜大眾報》載:一季度,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2億元,完成年度預算28.1%,比上年同期增長33%;實現財政總收入3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8%。
7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強輕點滑鼠,全市「效能投訴直通車」監督服務平台在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式開通。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元湖主持開通儀式,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周福蓮介紹「效能投訴直通車」有關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德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桂英,市政協副主席葛傳華出席開通儀式。
Δ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鵬到阜寧、射陽兩縣考察調研,詳細察看了解重點企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實施情況,強調要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為動力,大力突破重點稅源企業和重大項目,推動新一輪經濟大發展。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元湖等陪同調研。
Δ 省政府召開全體會議,分析研究當前形勢和任務,對今後一個時期的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設提出要求。我市組織收視收聽省政府全體會議,李強、丁建奇、曹友琥、朱傳耿、谷家棟、徐進等市領導在我市分會場出席會議。
Δ 我市64名工會代表啟程赴寧參加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8日 我市在市行政中心三樓報告廳舉行市委中心組「深入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專題學習報告會。市委書記趙鵬主持報告會,李強、馮永農、陳正邦、戴元湖、王公啟等在鹽四套班子負責同志出席報告會。
Δ 市委書記趙鵬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省委十一屆四次會議精神和全省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動員大會精神,通報市四套班子上月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本月工作安排。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強,市委常委陳正邦、沈德林、戴元湖、周福蓮、周德祥、王公啟、丁宇,市政協主席馮永農等在鹽四套班子領導和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Δ 我市2008年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順利開考,全市63193名學生參考。
Δ 我市青年范友祥成為全省第100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9日,副市長朱傳耿、市紅十字會負責人向范友祥頒發「愛心大使」榮譽牌。10日,范友祥赴南京捐獻造血幹細胞。
Δ 《鹽阜大眾報》載: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公關協會副會長、鹽城市公關協會會長、中大集團高級顧問、鹽城行政學院資深教授施恩亞榮獲「首屆中國公共關系十位優秀人物」稱號。
8‑9日 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全國黨建研究會理論與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市委組織部和射陽縣委承辦的「黨支部+合作社」研討會在射陽召開。全國黨建研究會、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中組部黨建研究所、中央編譯局現實問題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及江蘇、四川、河北、湖南等地專家學者,就「黨支部+合作社」這一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改革新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市委書記趙鵬看望參與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人民日報》、新華網、《求是》雜志、中央電視台及省內各主流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研討會。
9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利用外資工作匯報會。市委書記趙鵬、市長李強在會上講話,市領導馮永農、戴元湖、丁宇、周古城等出席,副市長曹友琥主持會議。
Δ 贛榆籍漁船「蘇贛漁02133」輪拖帶另一漁船途經射陽河口附近,遭遇大風惡劣天氣導致翻沉,船上10名漁民趴在船底在海面上漂浮。射陽縣委、縣政府接警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兩小時後,10名遇險漁民全部獲救。
Δ 市區(含鹽都、亭湖)108個易淹小區排水專項整治項目本周全面開工,6月10日前全部完成整治。其中,經過篩選,往年汛期受淹較為嚴重的朝陽新村、東閘新村等27個小區被列為今年重點整治小區,將採取增加排水管道,設計節制閘及強排措施。
10日 廣東汕尾市委書記戎鐵文、市長王蒙徽率汕尾市黨政代表團來鹽考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鵬向代表團介紹有關情況,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強及市領導陳正邦、戴元湖、丁建奇參加陪同接待並出席情況交流會。廣東汕尾市黨政代表團先後考察悅達紡織園區、職教園區、摩比斯汽配有限公司、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第二工廠、新四軍紀念館、城市規劃展覽館、鹽瀆公園。
Δ市委書記趙鵬到市經貿委、發改委、環保局等部門督查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時要求:做到人人都參與,個個受觸動,著力在解決突出問題上求實效。
Δ 新一屆江蘇省政府召開第一次廉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我市設分會場組織收看收聽。市領導李強、陳正邦、丁建奇、曹友琥、朱傳耿、谷家棟、徐進、葛傳華等出席會議。
Δ 義大利布雷維尼集團董事長雷納多·布雷維尼來鹽考察,市長李強會見雷納多·布雷維尼一行。
Δ 第二屆在蘇浙江籍商會秘書長、在寧商會秘書長沙龍聯誼會在瀛洲賓館舉行。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會長呂拔生到會致辭。
11日 市政協常委暨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學習培訓班在鹽舉辦。市委書記趙鵬作動員講話,市政協主席馮永農,副主席李長見、崔士明、葛傳華、呂拔生、蔣婉求、孫長春等出席。
Δ 市區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我市首家由法律和醫療界專家組成的,居「第三方」的專業化醫患糾紛調處機構。
Δ 市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春雷行動」領導小組工作會議要求:從即日起,用兩個月時間,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春雷行動」,讓傳銷違法犯罪分子不敢來鹽城,來了鹽城無法落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沈德林到會講話。
12日 全市中小學生乒乓球賽在市體育中心綜合訓練館內舉行,來自全市中小學的135個業余小乒乓球運動員參賽。
Δ 我市舉行「解放思想與科學發展」專題報告會,邀請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龐元正教授作報告。馮永農、陳正邦、周德祥等在鹽四套班子負責同志出席報告會,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元湖主持。
13日 山東省濟寧市委書記孫守剛、市長張振川率濟寧市黨政代表團來鹽考察,市委書記趙鵬向代表團介紹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市長李強,市政協主席馮永農及市領導戴元湖、周古城、曹友琥、徐進等陪同接待。
Δ 我市隨軍家屬就業安置推出全省創新之舉,66名隨軍家屬今起進社區工作。
14日 市長李強察看人民路市場重建工作時指出:要通過重建搬遷,將人民路市場打造成全市經營規模最大、管理水平最高的農貿市場,並以此為突破點,加快推進市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人民路市場於1991年元月建成開業,營業面積約5000平方米。
15日 全市全民創業先進典型巡迴演講首場報告會在市行政中心三樓報告廳舉行,近500名市級機關工作人員及市直企業幹部職工代表,聆聽6位創業典型創業故事。報告會前,市委書記趙鵬接見報告團成員。
Δ 美國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代表團一行來鹽訪問,副市長曹友琥會見代表團一行,並與哥倫布市市長弗萊德·阿姆斯特朗及代表團成員,就雙方合作事宜進行交談。
16日 廣東省副省長宋海率教育考察團來鹽考察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捍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等隨同考察,省政府副秘書長朱步樓,市委書記趙鵬,市長李強等陪同。廣東省教育考察團到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鹽城中學南校區、市一小南校區和鹽城技師學院進行考察。
Δ 《鹽阜大眾報》載:東台市首季利用外資全市第一,注冊外資實際到帳4025萬美元。
17日 省人大工作理論研究會會長陳煥友一行來鹽,參觀考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省人大工作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俞興德、王霞林、俞敬忠等參加考察。市委書記趙鵬陪同考察並介紹有關情況,市領導李強、戴元湖、周古城、陳衛國、馬成志、朱傳耿、曹桂英等陪同考察。
Δ 濱海縣30個工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6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3個。
17‑19日 市委書記趙鵬、市長李強率市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南通、連雲港等周邊地區考察學習。代表團實地考察蘇州、南通、連雲港市和三市所屬的太倉市、崑山市、如皋市、灌南縣、灌雲縣,參觀30多個現場。
18日 大豐港至韓國釜山港國際航線正式開通。
Δ 亭湖區第12屆枯枝牡丹節暨經貿洽談會圓滿結束,共成功洽談投資超千萬元以上項目78個,有36個項目進行集中簽約,協議總投資達68億元。
Δ 省衛生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座談會(蘇北片)在鹽召開。省衛生廳廳長郭興華,徐州、連雲港、淮安、宿遷等市縣衛生局領導參加會議。
Δ 「紀念中華骨髓庫江蘇省分庫建庫5周年暨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100例聯誼會」在南京召開。副省長何權為全省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我市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范友祥頒發榮譽證書。
Δ 濱海港區10萬噸級航道工程項目獲省發改委核准,將開工建設,濱海港的港口、港城、臨港產業區也將同步啟動建設。
19日 市婦聯、市人事局聯合舉辦女性人才專場招聘會,3000多名女性人才進場應聘,1000多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20‑21日 省經貿委副主任李春江率領省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組來鹽,分別召開市、縣委書記座談會和鄉鎮、村、社區、企業負責人座談會,聽取各方面對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建議。20日上午,市委書記趙鵬在市、縣委書記座談會上向調研組介紹我市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21日 省政府在東台市召開全省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書記趙鵬陪同參觀考察。省農林廳、財政廳、水利廳等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全省各市分管農業工作的副市長和部分縣分別在會上發言,副市長陳還堂代表鹽城市政府在會上介紹我市春季農業生產和高效農業發展情況。
Δ 25名當年新四軍「娃娃劇團」成員向新四軍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及資料近60件。
22日 鹽城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錄公布。第一批鹽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18項。
Δ 全市經濟形勢報告會在鹽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強在報告中提出,走一條追趕型、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之路。陳正邦、周古城、馬成志、丁建奇、朱傳耿、谷家棟、李長見、崔士明、陳雲華、葛傳華、肖紫英等在鹽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元湖主持報告會。
Δ 市公安局舉行新建4個交巡警大隊及下屬中隊授牌儀式,市領導陳正邦、沈德林、馬成志、李長見、石為斌等出席。
23日 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做好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奪取夏糧豐收。當前,小麥赤霉病偏重流行的態勢十分明顯。
Δ 全市「深入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排查問題階段。我市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和外出考察學習,召開全市小康社會進程算帳對比會,加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鵬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強在會上講話。市領導馮永農、陳正邦、戴元湖、周福蓮、章大李、丁宇、周古城、丁建奇、朱傳耿、谷家棟、石為斌等出席。
Δ 市委黨校2008年春學期主體班開學。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行政學院院長陳正邦在開學典禮上作動員講話。
24日 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將於今年5月1日起施行,市政府將主動向社會重點公開行政法規等15個方面信息。5月1日以後,公眾可以通過中國鹽城網站以及設在市檔案館、市圖書館的政府信息查閱場所進行查詢。
Δ 市政協六屆四次主席會議召開,同時舉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活動,市政協主席馮永農主持會議。
Δ 我市委託東風設計研究院編制的《鹽城市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Δ 副市長丁建奇察看市區河道違章停靠船隻整治情況,研究部署市區廢品收購站(點)整治工作。
Δ 全市光彩事業實施項目283個,總投資達33.6億元。光彩事業是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家為參與主體,通過捐贈、投資、開發、培訓等方式促進貧困地區和弱勢群體發展、進步的一項工程。
25日 2008鹽城(泉州)紡織產業推介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副市長谷家棟出席推介會。
26日 紀念鹽阜大眾報創刊65周年,「水井坊魅力之夜」大型交響樂專場晚會在鹽城中學南校區體育館舉行。市政協主席馮永農、副市長朱傳耿等出席音樂會。
Δ 中國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副司長呂偉紅一行來鹽,調研鹽城經濟開發區擬設立出口加工區的相關事宜。
27日 全省第一家省級萬畝設施蔬菜標准化示範基地在鹽都區建成。
Δ 鹽城汽車客運站(原五星客運站)試運營,5月5日正式投入運營,原鹽城汽車總站(新客站)、汽車東站整體搬遷至鹽城汽車客運站。鹽城汽車站緊靠鹽城火車站,佔地136.9畝,總投資1.45億元,主體建築面積25800平方米。
28日 市委、市政府在滬舉行2008年鹽城(上海)沿海開發投資說明會。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太彤、鹽城市市長李強分別在會上致辭,鹽城市領導馮永農、陳正邦、丁宇、周古城等出席,市委副書記李馳主持投資說明會,副市長曹友琥在會上作沿海開發產業項目推介。
Δ 我市在蘇通大橋組織開展「駕新車、看新橋」活動,由60輛東風悅達起亞公司的各種轎車、18輛中大客車及其他22輛汽車組成的汽車方陣通過蘇通大橋。
Δ 市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和民宗僑專業組成立。
Δ 全市各縣(區)的160名女農民經紀人和巾幗示範村負責人就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經紀人職業技能方面接受兩天半免費培訓。
29日 市委書記趙鵬、市長李強率領市黨政代表團赴上海開展友好拜訪和對接交流活動。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雲耕、市政協主席馮國勤分別會見我市黨政代表團一行,與趙鵬、李強等進行交談。
Δ市總工會召開鹽城市「五一勞動獎狀、獎章」電視頒獎大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總工會主席周德祥出席頒獎會並講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陳衛國宣讀表彰決定,市領導何桂英、谷家棟、葛傳華為獲獎集體和個人頒獎。江蘇伯樂達集團等20個先進單位、鹽城民航站「飛燕班組」等30個先進班組獲鹽城市「五一勞動獎狀」,武富華等68名先進個人獲鹽城市「五一勞動獎章」。
30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重點企業解放思想加快發展座談會。市委書記趙鵬對企業負責人提出期望:解放思想,創新思維,破解難題,促使企業跨越式超常規發展。市長李強在會上講話。
Δ 鹽都四個億元以上項目在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集中開工,市領導趙鵬、戴元湖等出席。
Δ 我國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建在東台時堰鎮的雕塑藝術苑正式落成,市領導李強、馮永農、周德祥為其揭牌。
Δ 台灣新黨原主席謝啟大女士接受鹽城仲裁委聘書,成為蘇北首聘台籍仲裁員。
Δ 北京奧運會倒計時100天,市文聯、市書法家協會在市區聯合舉辦「2008與奧運同行——鹽城百家書法精品展」。
❷ 周恩來的資料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鸞。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
1913年進天津南開中學學習。
1917年留學日本。
1919年回國。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組織覺悟社,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
1920年至1924年先後去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在旅歐的中國學生和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改稱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由張申府等人介紹),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並參加中共旅歐總支部的領導工作,對早期的建黨、建團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1924年8月從巴黎回國,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兩廣區委委員長、常委兼軍事部部長,主持建立黨直接領導的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
1925年2月、10月,領導進行了第一、二次東征,為鞏固和發展廣東革命根據地和進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貢獻。
1926年曾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軍事課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兼中共江浙區委軍委書記。
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獲得勝利;8月領導了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為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起義中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同月在中共「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28年出席黨的六大,在會上作了關於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的報告。後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曾發表《堅決肅清黨內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意識》和《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
1931年12月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一方面軍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領導和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路線,為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遵義會議後,仍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並任中央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
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權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蔣介石進行談判,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並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長期在駐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武漢、重慶進行黨的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
1945年8月和毛澤東去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斗爭,《雙十協定》簽訂後,率中共代表團留在重慶和南京。
1946年11月從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陝甘寧邊區時轉戰在陝北,同年8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軍委總參謀長。
1948年9月,參加領導和指揮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同年11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武裝奪取政權、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建國後,歷任政府總理、外交部長(兼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二、三屆主席。是中共五屆中央委員,中共六至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六屆、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八至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屆、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擔負處理黨和國家日常事務的同時,和毛澤東一起制定了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幾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都是他親自主持制訂和組織實施的。1960年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並採取一系列措施,使國民經濟順利地得到恢復和發展。還提出了中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對社會主義建設都有重大意義。在國際事務中,參與制定並親自執行了重大的外交決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體的方針和政策,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了黨的革命外交路線。1954年,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使會議通過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1961年,出席蘇共二十二大,對赫魯曉夫集團分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在「文革」中,顧全大局,任勞任怨,為繼續進行黨和國家的的正常工作,盡量減少損失,為保護大批的黨內外幹部,費盡心血,並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代表黨提出: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的宏偉規劃。1972年患病以後,一直堅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主要著作編為《周恩來選集》。
夫人鄧穎超。
❸ 荷蘭中國商會的商會簡介
荷蘭中國商會 是1999年在海牙成立的一家荷蘭全國性經貿機構,其宗旨是促進中荷雙邊企業的經貿合作。商會將通過各種形式為其會員以及為社會提供工商服務。荷蘭中國商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得到中國駐荷蘭大使館、海牙市政府、荷蘭工商機構和中資企業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關懷。第一任會長胡志光先生多年來不遺餘力,四處奔波,熱心奉獻,為商會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經過大家多年的共同努力,目前荷蘭中國商會已經成為在荷蘭和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經貿組織。
荷蘭中國商會 是在歐洲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社團組織,與雙邊大使館一直保持良好關系,並得到了海牙市政府及中國政府的關心關懷。曾接待過來自中國的各級國家領導人。在對外交往中,荷蘭中國商會承擔著義不容辭的接待、溝通、聯系作用,為中國與歐洲、荷蘭的經濟貿易往來做出了突出貢獻,並得到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工商企業及各界知名人士的一致好評。幾年來,先後為國內企業在荷蘭組織了各類經貿研討會、交流會,接待了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經叔平主席率領的大型代表團,以及中國各省市、政府機構、團體組織和眾多企業代表團,同時多次組織荷蘭企業家代表團到中國參觀、洽談、采購,積極參與荷蘭當地的各種經貿活動,同荷蘭多家經貿組織密切合作,跟國內各類組織和部門包括: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僑委會、全國工商聯、國務院僑辦、全國僑聯、中國貿促會、中央統戰部及23個省、市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並保持了友好協作關系,已同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以及30多家省市級商會組織締結成友好商會。
近幾年,由荷蘭中國商會邀請接待了來自中國境內各級商務考察團包括:中國政協代表團、由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經叔平先生率領的赴荷蘭代表團、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代表團、黑龍江省政府代表團、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委員會代表團、中華海外聯誼會代表團、遼寧省政府代表團、浙江省政協代表團、長春市黨政代表團、南京市僑務代表團、安徽省政府代表團、天津市僑務代表團、浙江省僑辦代表團、日照市企業代表團、寧波市工商聯代表團、江西省政府代表團等。
在安排團體互訪活動的同時,商會還組織安排了荷蘭中國商會代表團前往杭州、寧波、舟山、嵊州、哈爾濱、長春、大連、南京、鎮江、成都、北京等地進行項目考察活動,得到各級領導的熱情歡迎。在中國舉辦的世界華人華商大會上,配合商會組織了50多人的荷蘭來華考察團前往廣州、西安、甘肅、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考察訪問,促成了多個經濟、貿易合作項目。
在促進荷中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同時,荷蘭中國商會還努力藉助廣泛的會員基礎,聯合各界力量,通過商務代理、技術引進、投融資項目操作、歐洲創業輔導等方式,促成雙邊經貿業務、招商引資和貿易進出口業務的推進和發展。商會及其會員單位介入的行業領域包括:餐飲、農業、花卉、進出口、食品加工、零售業、賓館服務、房地產、城市建設工程、環保、電力、航空、金融服務、高科技等,會員單位發展的項目有:歐洲中國商品調撥中心、歐華會館、荷蘭衛星報紙項目、醫院改擴建項目、浙江老年公寓項目、荷蘭良種畜牧開發中心、農業高新技術綜合生產基地、張裕葡萄酒、春蘭空調和摩托車、青島啤酒、王朝葡萄酒、月兔空調、溫州打火機等產品的歐洲進口代理等。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深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荷蘭中國商會已經成為中荷兩國之間經貿交往的重要紐帶。伴隨著中荷兩國經濟交往的進一步加深,荷蘭中國商會將和各界同仁共同努力,一如既往地投身於中荷兩國的經貿交往和經濟建設中,全面提高為企業和機構服務的質量和范圍,為中荷兩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❹ 藍紹敏調動什麼城市
截至2020年11月1日,藍紹敏調動到蘇州市擔任市委書記,江蘇省委常委。
藍紹敏,現任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男,漢族,1964年1月生,廣東大埔人,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
2019.09起——至今,藍紹敏擔任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十三屆省委委員、常委,省十三屆人大代表。
(4)浙江黨政代表團訪問江蘇擴展閱讀
2020年5月8日至9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率蘇州市黨政代表團來滁考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共同搶抓國家戰略重大機遇,推動蘇滁兩市深化合作邁上新台階。市委書記張祥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許繼偉陪同考察並會見了蘇州市黨政代表團一行。
會見中,藍紹敏代表蘇州市委、市政府對滁州多年來全力支持和推動兩地合作表示感謝,對奮戰在蘇滁合作一線的蘇州同志們表示慰問。
藍紹敏說,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以來,兩地聯系日益緊密、感情日益深厚,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實施,發展機遇千載難逢,合作空間更加廣闊。滁州近年來狠抓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經濟總量躍升全省前列,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值得蘇州學習借鑒。
❺ 周恩來簡介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紹興縣(今紹興市)。1910年春,隨伯父離開淮安,先後在奉天省銀州(今遼寧鐵嶺市)銀崗書院和奉天(今沈陽市)東關模範學校讀書。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開學校。1917年6月,在天津南開學校畢業。9月,赴日本留學。
1919年4月,離開日本回國。參加並領導天津愛國學生運動,參與發起成立覺悟社。1920年1月,領導天津學生運動。11月,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八個發起組之一)。1922年,參與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2月,擔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書記。
1924年9月,奉調回國抵廣州。後任中共兩廣區委員會委員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2月和10月,先後參與兩次東征的領導工作。8月,與鄧穎超結婚。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力主出師討伐蔣介石。7月,任中共臨時中央常委。8月1日,領導南昌起義。
1928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常委,任常委秘書長兼中央組織部部長。11月,回調上海實際主持中央工作。1930年9月,同瞿秋白等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
1931年12月,進入江西中央蘇區,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1932年10月,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1933年春,和朱德等領導紅軍粉碎國民黨軍隊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1934年10月,參與領導中央紅軍長征。1935年1月,出席在貴州遵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此後,與毛澤東等率紅一方面軍西進、北上,於10月到達陝北。
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周恩來作為中共代表出使西安,與張、楊二人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1937年7月,起草《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2月到武漢,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副書記。1938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1939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8月,赴蘇聯療傷,翌年3月回延安。1941年1月,在《新華日報》上為皖南事變題詞,怒斥國民黨反動當局。1944年11月,到重慶同國民黨談判。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8月,和毛澤東等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10月,和王若飛代表中共在《會議紀要》上簽字。1946年1月,同馬歇爾、張群談判達成停戰協議。率中共代表團參加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
1947年3月,和毛澤東、任弼時等撤離延安,轉戰陝北。8月,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中央軍委總參謀長。1948年9月起,協助毛澤東指揮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9年3月,和毛澤東等率中共中央機關進入北平。4月,率中共代表團同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談判。6月,主持進行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作關於《共同綱領》問題報告,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10月1日,出席開國大典,被任命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隨後又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1950年1月、2月,和毛澤東在莫斯科與蘇聯領導人會談,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10月,協助毛澤東組織領導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和陳雲等領導人開始主持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月,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法起草工作。
1954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6月,訪問印度、緬甸,同印、緬政府總理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9月,出席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12月,當選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1955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萬隆會議。
1956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工作會議上作《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闡明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9月,出席中共八大,作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議的報告,當選中央委員、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12月至次年2月,出訪亞、歐十一國。
1957年8月,在民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黨關於民族工作的理論和政策。1958年3月,勘察三峽大壩壩址。1959年4月,在全國人大二屆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1960年4月、5月,訪問亞洲六國。8月,主持制定對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1962年1月、2月,出席七千人大會,講話強調實事求是的思想工作作風。11月,主持領導發展尖端科技的中央專委會工作。1963年1月,在上海科技工作會議上指出,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是科技現代化。12月至翌年2月,訪問亞非歐14國,提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五項原則和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宣布中國政府關於核武器問題的承諾和建議。12月至翌年1月,出席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完整提出「四個現代化」目標和「兩步走」戰略。再次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1965年3月至7月,先後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歐洲、亞洲、非洲八國。1966年春,擔任北方八省、市、區農業小組組長。3月、4月赴河北邢台地震災區視察並指導華北抗旱。8月,出席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會後實際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69年4月,出席中共九大,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常委。9月,在北京與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會談。
1971年4月,會見應邀來華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7月、10月,兩次會見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9月,和毛澤東一起領導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政變陰謀。林彪事件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2年2月,同美國總統尼克松會談,中美發表《聯合公報》。9月,同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會談,中日發表《聯合聲明》。
1973年3月,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恢復鄧小平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決定。8月,出席中共十大,當選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1975年1月,出席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四個現代化」目標。四屆人大確定以周恩來、鄧小平為核心的國務院領導班子。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❻ 今天是總理的什麼紀念日
今天是周總理逝世紀念日,他於1976年1月8曰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