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訪問成龍
1. 黃渤:「這么久了,只看到人騎馬,沒見過馬騎人」
黃渤:「這么久了,只看到人騎馬,沒見過馬騎人。」一向以高情商著稱的黃渤,曾這樣在公眾場合當面調侃蔡康永。
2013年的台灣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台下眾星閃耀,除了成龍、劉德華、章子怡、劉青雲、劉嘉玲夫婦等重量級演員,還有一些知名導演。在這個喜慶而又隆重的大好日子,到場者無不心情暢快。
主持人鄭裕玲和頒獎嘉賓黃渤開啟愉悅的調侃模式:「今天晚上風很大嗎?你的頭發都給吹歪了。」黃渤:「其實這是一種心情的外化表現,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心情有多麼的澎湃。」鄭裕玲:「那你今天晚上穿的是睡衣吧?我5年沒來金馬啦,所以我穿的特別隆重,你看看台下,梁朝偉、成龍、劉德華他們,穿的都很隆重。」黃渤:「對呀,因為他們是客人嘛,客人到別人家裡當然要穿的隆重一點,因為你5年沒來金馬獎,你不知道,這5年來,我一直在金馬獎,已經把金馬獎變得像家一樣,回到家裡穿什麼?回到家當然要穿得舒服一點。」台下笑聲和掌聲一片。
接著,另外一個主持人蔡康永的一句:「這是我家,不是你家,一下子讓畫風突變。機智的黃渤立刻笑著回他:「其實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剛才還有一匹馬跟你在一起。」蔡康永:「對對對。」黃渤接下來就說:「這么久了,只看到人騎馬,還沒看到過馬騎人。」(調侃蔡康永當天的造型)不能不說,這種調侃法真讓人亮瞎了眼。
事後,他們的對話特別是黃渤的暗喻,引起了網友們的沸騰熱議,蔡康永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通過媒體向黃渤道歉:當時他說這5年金馬是他的家,我回,今晚是我的家,不是他家,實際上金馬獎是所有華語電影人的家,幸好承蒙黃渤說他不介意。
下面再來看看頒獎典禮上劉德華和劉嘉玲的精彩調侃:
劉德華:「經歷了這么多年後,你會不會有點希望,真的有機會和我一起合作啊?」劉嘉玲:「我很想跟你一起合作,因為和你合作的女主角,都很有機會拿最佳女主角,真的有統計過的。」劉德華:「我也想做你的男朋友,做了你的男朋友,整天都可以拿影帝。」台下掌聲雷動。
個人認為,還是後者更好,既然活躍現場氣氛,既然是喜慶的大事,還是以開心為第一,而互捧互誇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式。
當然啦,是人都有口誤的時候,即使是混跡主持界多年的蔡康永也難以避免,作為吃瓜群眾,還是要多些寬容,少些猜想吧,大家說呢?
2. 蔡康永的刀藏在溫柔里,他曾說過哪些金句
蔡康永是這個社會中活得最為清醒的貴公子,人們公認他作為一個頂級的社會公知,具有高情商,善於發現他人的多面性,並總結起來,教人說話。從蔡康永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發現他時不時迸發出的金句都是人間清醒的辭藻。蔡康永說過那些溫柔而又善意的語言,加之其磁性的聲音,給人一種溫吞的高級感,這種高級感讓人們對他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圍繞在蔡康永身邊最閃亮的標簽或許是高情商,情商這一詞最早被提出與其也有分不開的關系,情商的高低其實是方便搞定自己,世界上大部分人需要做的不是搞定他人,也搞不定他人,更加重要的是和自己融洽相處。蔡康永寫了很多書,裡面的一句句金句更像是給自己的一聲聲提醒。他從不認為自己情商很高,而認為自己是個可以與自己和解的人。善待自己才是唯一的解葯,放下一些東西可能需要時間,但是當你真的走出那一步之後,你又會發現,人生處處都是風景。
3. 黃渤金馬獎那個視頻是啥意思關於半個金馬獎,人騎馬馬騎人那個不太懂啊。
在當晚當晚的頒獎儀式中,黃渤曾憑《鬥牛》拿過金馬影帝,他一上台就表示:「今年的影帝千萬不要是雙黃蛋!上回我跟張家輝一起拿獎,回家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獎杯?半個!」所以說是半個金馬獎杯。
我們先回顧下當晚黃渤、鄭裕玲、蔡康永他們三人的對話。
現場鄭裕玲一上來就問黃渤說:『』你穿的是睡衣吧?」鄭裕玲:「因為我五年沒來金馬獎,所以穿的特別的隆重,不過你嘛,你看看台下,梁朝偉啊,劉德華啊,成龍啊,他們穿的都很隆重的」
黃渤說:「對啊對啊,因為他們是客人嘛,當然要穿的隆重一點,因為你知道你有五年沒來,這五年我一直在金馬獎,我已經把金馬獎變的像家一樣,回到家裡一定要穿的舒服一點對不對?」
這時候蔡康永在一旁插話:「金馬獎不是我家嗎?怎麼成了你家?」(黃渤和鄭裕玲尷尬的大笑,台下的郭富城和劉德華那一臉的尷尬啊,蔡康永這不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嗎?)
這時候黃渤回激他:「謝謝,其實剛才我看到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還有一匹馬陪你。這么久了,只看過人騎馬,從來沒看到馬騎人的哦。」(此時台下劉天王那個開心啊,鼓掌的那個起勁啊)
黃渤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因為蔡永康走紅毯進來的時候有個黑白格子的馬裝飾,而蔡康永當天恰好穿的上衣與馬裝飾的黑白格子一摸一樣,蔡康永站在馬裝飾的前方看著就像馬騎著人,所以黃渤才這么說,這也體現了黃渤高情商的一面。
(3)蔡康永訪問成龍擴展閱讀: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金馬獎至今已舉辦五十五屆,參賽作者主要是華語發音或華人製作的影片
由於早期大陸與香港並未設置類似之電影競賽,因此金馬獎自1970年代以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在1980年代以前,由於台灣海峽兩岸間的政治對立,金馬獎評選對象以台灣及香港電影為主;隨著台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開展,加上台灣電影工業衰落、香港電影工作人員流失等因素的作用。
4. 蔡康永:所謂溫柔,不過是換種方式「惡毒」
《鏘鏘三人行》有一期很有趣。
竇文濤提到了自己的同行小S和蔡康永時,說道:小S是個天才,那麼蔡康永就是她的一件情趣內衣。
一個女人一絲不掛的時候,大概永遠是比不上她穿情趣內衣,來得更性感的。
小S蔡康永在一起最大的看點,是觀眾可以和他們一起感受,張揚和剋制雜糅在一起,到底能多有趣。
有一點你應該清楚,carry全場、控節奏的人,不是咄咄逼人的小S,而是低調含笑的蔡康永。
蔡康永這件情趣內衣,離開了小S,則另一番看頭: 顛覆 。
當觀眾覺得這個人好會說話,想多了解他的時候,他跳出來說:麻煩跟我保持距離;
當大家把溫柔的標簽貼他身上,他又冷酷地給人以不期待的疼痛;
人人說他悲憫,大概是沒看到他包裹在溫和下的無情。
他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
你以為你喜歡的人就是你喜歡的人嗎?
喜歡從來是個誤會。
蔡康永寫過一本《說話之道》,但在表現真正的自己上,他永遠選擇抽離。
第四季《奇葩說》某一期錄制完成後,蔡康永和羅振宇在後台聊到一本書,兩人看法迥異,羅振宇忍不住想和蔡康永辯論。
蔡康永趕緊制止他:「我下節目就不辯論了。我的人生中沒有把辯論當成一個趣味,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就相信你。我自己不想表達意見。」
從《兩代電力公司》到《康熙來了》再到《奇葩說》、《飯局的誘惑》,外人眼裡的蔡康永,一路享受著擅長表達帶來的光彩。
可他自己來看,榮譽即虛妄——
「參加這些比賽的時候我覺得很無趣,我被學校逼著去講很多我不信的事情,只是為了得到冠軍而已。」
(肩膀上的黑鳥,永遠致敬戲希區柯克)
善於說話是一回事,但在公眾面前訴說自己,則是另一個頻道的事情。
蔡康永曾在節目上表態: 把自己的心事講出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所以他很早就截斷了自我表達。
長期以來,公眾唯一一次捕捉到他的失態,是《奇葩說》那期被下架的「我們不是妖怪」。
泣不成聲之後,蔡康永依舊氣定神閑地出現。
駕輕就熟主持《康熙來了》12年,蔡康永指東打西、見血封喉。
他比誰都清楚,成年人最富有攻擊性的武器,在於智力。
但太聰明的人,又往往容易悲觀而疏離。
人世間溜達了一圈,如同參加了個推脫不掉的飯局,心裡明白沒多大意思,卻也沒到可以起身離席的時刻,那就不妨湊趣繼續坐著,不掃大家的興。
蔡康永天生有疏離感,冷眼旁觀是他對我固定姿態。
童年記憶自述是蒼白,青年念電影系的時候是異鄉人,又是台灣演藝圈僅此一家出櫃的名人。
在他的觀念里: 與世界保持距離,才能保全自己。
蔡康永的好友曾經這樣評價過他:
「他的冷和距離感,來自他的聰明,而他的聰明在於看透、看清楚了人與事。
但他沒有因此放棄生活,做事也一定做到最好,以至於他的冷和距離就變成一種美感和優點。」
他時刻以「局外人」來自我要求——
「你一定要置身事外,才會有跟別人溝通的能力」。
搭檔十二年的小S評價他說,「舞台下他好像有一層透明的膜罩著,非常有距離感」。
這種疏離,固然完美到無可指摘,卻讓人感受不到熱氣。
蔡康永在公開場合表態,主持康熙這么多年暴露的自己,還沒有《奇葩說》一季的多。
即便如此,四季《奇葩說》看下來,聽完蔡團長的發言,很多人心裡都忍不住犯嘀咕:你說的都好有道理,但是真心的嗎?
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這會不會,又只是一次你的同理心訓練而已?
《奇葩大會》上,馬東說過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康永老師的胸口有顆惡毒的心,有看透萬物的惡毒眼睛。
馬東講的惡毒,大概不是說蔡康永很mean。
他褒義地概括了蔡康永的狀態: 惡是角度刁鑽,毒是一擊即中。
永遠看穿,偶爾說穿。
不讓嘉賓難堪,恰到好處地給遞台階。
溫和淡定情緒穩定,特別在小S的對比下,於是有人驚呼:蔡康好溫柔。
是嗎?
別忘了,蔡康永可是問哭過成龍、吳宗憲的大魔王啊。
他的溫柔之下,自帶冷峻凜冽。
一團棉花不叫溫柔,棉花下面配合的銀針,才構成了完整的溫柔本身。
否則,那隻能稱為軟弱。
如果非要說可貴,蔡康永身上的溫柔並不可貴,真正讓人覺得稀缺的是,在可以暢行依仗惡毒而無阻的時候,他依舊選擇了溫柔。
世人要什麼他都知道,更厲害的是他願意給。
他合理地勾兌了自己的冷漠和溫存,就像在《奇葩大會》的時候問「蛇精臉」劉梓晨:走紅這件事有讓你開心嗎?
後者沒有料想到這個問題,愣了一會說:我不開心。
主持《康永當家》的時候,問舒淇演戲快樂嗎?舒淇忽然哭到不能自己,導致節目暫停錄音十幾分鍾。
《奇葩說》里他冷冷地質問:難道我們已經淪落到覺得美德已經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了嗎?在場的所有人都細思極恐。
《兩代電力公司》又「不安好心」地問邀請的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希望爸媽死掉,然後自己繼承所有家產,從此再也沒有人管你們?
小朋友們聽了面面相覷,因為他們的爸媽就坐在面。
快准狠地找到人性軟肋,溫吞吞地刺它一下。
人生里的這么多委屈無奈、隱藏的竊喜、說不出口的痛,壓抑不住、扼不死的慾念夢想,蔡康永都懂。
溫柔地下套、微笑地解剖,獨辟蹊徑,直戳人心。
這種風格,讓同為搭檔的小S不止一次在節目里感嘆:你怎麼可以這么冷血。
這是蔡康永寫在自己早期作品《痛快日記》里的話。
名門出生,名校畢業。
很多人喜歡蔡康永和高曉松比,因為他們有著相似的人生底色,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質地。
一個放浪形骸,嘴上說這國之重器,心裡想著詩和遠方;
一個冷漠淡定,深諳人性循循善誘,有分寸懂場面周旋。
高曉松永遠是精神上的白衣少年,真誠執拗地拷問世界。
蔡康永說,來,我們一起去辨識生命中熱力的來源, 學會痛苦可能比快樂更珍貴,學會欣賞徒勞無功之人生的精彩 。
比起高曉松一生順遂的傻少爺做派,很多人說蔡康永更讓觀眾有共鳴。
高曉松是真雞湯,蔡康永是毒雞湯。
因為相較春風得意馬蹄急,我們普通人更明白、經歷更多的,是求之不得、輾轉反側。
蔡康永炮製的毒雞湯里悲憫,可難掩冰冷,盡管如此,很多人仍選擇一飲而盡。
當2017年,我們再來審視蔡康永,會覺得他有點像日本傳統美學裡面「侘寂」的概念,浸潤過時間的光澤之後,和自己握手言和。
蔡康永曾經說過一句:凡有邊界之處,皆是監獄。
悲憫因為看破,更因為毫無期許,才能做到這般心平氣和。
娛樂圈的出櫃風浪也好,《吃吃的愛》撲街也罷,順遂還是殘缺,他都接受這種設定,然後繼續探索自己的邊界、顛覆著已有的認知。
蔡康永這樣的人,即使是情趣內衣,也是嬌貴的提花絲綢質地。
光滑無匹又冰涼入骨。
貼身穿得時間長了,你才會覺得有一絲蘊藉的暖意。
5. 成龍首次承認摔子嫖妓,從群演到巨星,林鳳嬌曾躲在衛生間里大哭,為什麼
曾經的「小龍女」事件讓林鳳嬌飽受了痛苦的煎熬,而其兒子也是多年後難以忘懷母親在廁所裡面偷偷大哭的日子;而曾經一直迴避問題的成龍,也通過自轉《成龍:還沒長大就老了》展示了真實的自己。
成龍的自轉讓我們認識不一樣的成龍,他有過瘋狂的愛情卻有一位堅持愛自己的林鳳嬌!她曾為了他默默忍受一切而哭倒在廁所;他有一位很「悔對」的兒子,錯誤的教育導致孩子一錯再錯,可孩子的錯卻難以彌補。
這不完美的人生,成就了獨特的成龍,也成就了「世界巨星」成龍。
6. 董又霖主持翻車,「成龍侄子「這個背景還能撐他多久
GQ十周年,星光熠熠。
美少年董又霖擔任紅毯主持。
鄧倫也要走紅毯,本來網友們預定要吃的是金晨舊愛新歡齊聚一堂的瓜。
結果,董又霖的主持成了最大的瓜。
叫錯名字,念不對稿子,采訪前言不搭後語。
他跟采訪嘉賓沒有互動,人站在面前,他只會讀手卡,還讀不對。
「等一下,這個問題,呃……這,這個,你先休息一下」
「我們的李易峰即將tang,嗯~即將踏~上紅毯」。
「我國的第一部火juan,火箭~軍題材的電視劇……」
「舞台是他始終魅力無~五、舞台是,舞台……沒事!」
(配合視頻觀看效果更佳)
網友們心大,竟從他滿場尷尬中找到了一絲可愛。
但更多人沒法覺得他可愛。
這只是不敬業。
沒有金剛鑽的董又霖,攬了瓷器活。
本來也沒指望他主持能多好,畢竟不是主持人出身,但沒想到,竟如此的差!
中國 娛樂 名利場,可能對年輕人太寬容。
一切來的太容易,所以不珍惜。
在看不見的地方,無數專業主持人廝殺競爭拔得頭籌才有可能獲得主持GQ的機會。
畢竟,得達到一線主持人何炅的級別,才能主持GQ內場。
但背靠大樹好乘涼。
別人費勁心機也難以得到的機會,董又霖們唾手可得。
這本來沒什麼, 現代 社會 里,出身也是實力。
董又霖是什麼出身呢?
他在采訪陳飛宇的時候透露了,他有個表哥,很欣賞很喜歡陳凱歌導演。
這位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表哥,是房祖名。
所以,重點來了:董又霖的姨媽是林鳳嬌,姨父,自然是國際巨星成龍大哥。
在兩岸三地 娛樂 圈,成龍不說呼風喚雨,也是可以助人逆天改命的。
這就是董又霖的背景「硬「實力。
所以,2015年,剛20歲籍籍無名的他,就能受邀出席「華誼ELLE之夜「,還上台表演歌曲。
但他個人的軟實力呢?
《偶像練習生》20強。
這並不是一個搶眼的名次,大體上也能說明,做偶像,他的唱跳才藝也沒到觀眾非他不可的程度。
所以,才要更用心不是嗎?
水平不行,只能依靠台本,卻幾乎沒順過台本。
就更別肖想董又霖的應變能力了。
「你要多做功課!」
這是戛納影帝王景春,送給磕磕巴巴的董又霖的忠告。
因為到頭來,誰又能靠背景撐一輩子呢?
比起稍息立正站好,第一時間向網友道歉「打擾了」這種聰明的行為,還不如往後扎實用心對待每一分一秒的工作。
綜藝火爆,主持人卻邊緣化了。
好像只要能貧嘴會拋梗接梗就能勝任主持工作。
專業、實力 ,彷彿被束之高閣,不那麼重要了。
其實不然。
專業實力才是最大的背景。
GQ內場主持人何炅,多年的一線主持人,。
GQ內場活動,要求是晚上10結束。
當何炅說最後一句主持詞的時候,時間指向21:59分。
這種精確到秒的職業素養和實力,才是他多年屹立一線不倒的實力。
不只是順台本這么簡單,背後全是功夫。
錄《快樂大本營》中場休息時,他是過去導演商量的那個人:
剛錄的那一趴大概能剪出多少時長?誰的表現和狀態需要調整?
了解之後,再調整把控後續內容的錄制。
這是一個好主持人的專業和自覺。
無獨有偶,韓國的國民主持人劉在石錄節目也常年保持同樣的狀態。
有時候甚至細致到逼瘋節目組。
《RM》吐槽成員那一集,節目主PD就在畫布外控訴劉在石給他帶來的壓力。
但這樣才能把節目做得更好,才能對得起打開電視,點開視頻的觀眾,不是嗎?
沒有這些致命而瘋狂的努力,劉在石又怎麼能夠成為韓國婦孺皆知的主持人?
他在《閑著幹嘛呢》這檔綜藝里,跟音樂家們說「我只聽top100的歌」。
看似一句玩笑話,背地裡全是用功。
他並非那麼愛潮流,但他是一個專業主持人。
他要面對大眾,會見到當下最流行最火的藝人、音樂、電視劇、電影。
所以,他必須保持學習來應對節目中會出現的每一個可能。
跟男團跳最熱門的舞蹈,跟OST歌手唱他流行的歌,模仿電視電影里出現的新橋段。
數以百計的韓國男團、女團,每次上節目,只有劉在石能夠准確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
無需感嘆,這就是專業!
他沒有天賦才能,成為韓國MC零順位,靠的只有拼出來的實力背景。
甚至, 做主持人,實力還會帶來傷害。
會講場面話是主持人的一個特徵,蔡康永以《說話之道》,被人們冠以「高情商。
說話是他們的職業,「高情商「背後,是主持人對個性的自我犧牲。
誰不想保持真我,活得個性、率真又灑脫呢?
但主持人不能。
蔡康永對「高情商」有自己的解釋。
他認為世俗理解的高情商是一件讓他覺得丟臉的事,因為犧牲了很多自己做人的原則,才能夠做到八面玲瓏,這是一種不自由。
做主持人和人的不自由。
「但人生不得已的部分,可能正是人生最強悍有力的部分。」
同樣,《鏘鏘三人行》的竇文濤,學識不低,但他要經常裝傻。
一是明知故問。
他知道了,觀眾不一定知道,作為主持人,他要替觀眾解惑,代觀眾發問;
二是見機調停。
上節目的嘉賓因觀點不同,可能會對立而爭吵。但竇文濤不可以,他要把所有矛盾的機鋒化解於無形,讓兩方嘉賓都感覺舒坦。
有人評價主持人「油滑「。
但這不過是主持人職業的心酸。
把人聊舒坦了,是他們的職業使然,但他自己舒不舒坦,又有何重要呢?
一句話,他們值得尊敬。
真正的實力,是靠自己。
這些好主持人,領教過艱辛努力帶來的光環,也暗暗吞下職業帶來的傷害。
最後,仍然把所有的熱情和專注,投入到工作中。
你沒覺得他們特別,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從不出亂子,所以你習以為常。
等到不足者滿場跳的時候,你才驚覺他們的可貴。
總以為,謝娜在金鷹節上糟糕的表現成就了以撒貝南為代表的央視主持團;
總以為,孫楠在《我是歌手》直播時臨時退賽成就了汪涵的高光時刻;
總以為,董又霖的GQ紅毯主持成就了其他主持人的落落大方,有禮有節。
其實不然。
他們對待工作的專業專注,就是高光時刻。
撒貝南也好,汪涵也罷,他們的實力不需要靠別人來成就。
把工作做好,把本事練硬,就是他們最堅硬的背景。
7. 葉全真:因修手機傳出與成龍緋聞,"調戲"小s自稱喜歡女孩子
"雨茫茫霧茫茫,盼望花開花已落。等候等候我在等候,莫讓我痴痴的空等候。花下的叮嚀我從來沒忘記過,花下的誓言我們永遠永遠不分手。"
這首《花開花落》是電視劇《木棉花的春天》的主題曲,也是很多小夥伴的童年回憶,這部劇和《啞巴新娘》可以說是姊妹篇了,劇中大部分演員都是原班人馬。
平凡的生活才是最真的幸福,葉全真和老母親享受這歲月靜好,我們就不要打擾她們,也祝福她永遠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