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問沙特
❶ IS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恐襲是怎麼回事
新聞7日表示,盡管IS已經自稱是伊朗恐怖襲擊的幕後指使者。不過由於最近才爆發沙特等遜尼派國家斷絕與卡達的外交關系,原因就是卡達接近什葉派鄰國伊朗,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伊朗襲擊背後的宗教原因。即使事件沒有宗教原因,卡達危機和伊朗恐怖襲擊也會引發人們對中東地區宗教沖突的擔心。敘利亞戰爭以來,什葉派的伊朗影響力增大,伊朗已經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加大了影響力。遜尼派的沙特認為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受到的威脅更大。特朗普不久前訪問沙特,為沙特站台並將矛頭直指伊朗,一個反伊朗的阿拉伯聯盟已經形成。伊朗和沙特現在擴大中東影響力的勢頭旺盛,近來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將點燃中東宗教紛爭的火苗。
報道7日稱,中東區域是一個火葯桶。伊朗什葉派和沙特遜尼派在博弈中東的控制權。這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復雜,不僅有敘利亞內戰,還有巴以和平問題,IS等恐怖組織肆虐,以及俄羅斯和美國的「代理戰」,其關系錯綜復雜,很容易爆發一場混亂的戰爭。
❷ 沙特為什麼買武器的時候總是揮金如土
沙特是全球軍購大戶。在軍購方面,沙特算得上是一個十足的「土豪」。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沙特國防開支大約為800億美元。2017年,沙特更是「火力全開」,簽署軍購訂單。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訪問沙特期間,雙方便簽署了巨額武器訂單。據報道,此次訂單總額達1100億美元,其中,所佔比例最高的當屬反導和防空武器,以及現代化的通信和軍隊指揮系統。
就細節而言,在導彈方面,「薩德」導彈營成為沙特的鍾愛之物。它們配備有機動性能極強的攔截導彈,能夠摧毀處於飛行軌道末段的彈道導彈。雙方還討論了另一份大額合同,即升級沙特現有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沙特還斥巨資增加本國航天部隊的實力,為其訂購了兩枚「遙感」衛星,兩枚通信和天基早期預警系統衛星。
反導系統、高精度彈葯、偵察衛星和最新的軍隊指揮系統……從沙特軍購的細節中不難看出,對抗伊朗恐怕是促使其在軍購上一擲千金的動力。這一猜測或許也能從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的表態中得到證實。
蒂勒森說,這份軍售大單是為幫助沙特應對「伊朗影響力」,「保護沙特和海灣地區的長期安全」。
多年來,沙特與伊朗的博弈不斷,最近一段時間甚至呈現升級趨勢。在外界看來,如今整個中東地區,沙特與伊朗及其各自盟友的兩大陣營對峙局面已經形成。面對新的局面,自身武器製造能力略弱的沙特,又怎能不「揮金如土」地軍購呢?
有錢任性啊,當年沙特向我國采購價值35億美元的枚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時,付款方式竟然是付現金!采購合同簽署以後沙特用一架專機運輸重達40噸的美元前來北京付款,真正的數錢數到手軟(直到1986年我國的外匯儲備也不過20億美元而已)。
八十年代來華洽談軍購的沙特特使受到熱烈歡迎
"東風-3號"中程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也是第一種可攜帶百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的導彈武器,最大射程可達2800公里(增程型號最大射程4000公里),對於沙特來說,其打擊范圍覆蓋了整個中東,具有巨大的威懾力。
列裝沙特導彈部隊的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
這批導彈到貨以後,沙特憑借其強大的威懾力在中東拽了十多年,但凡哪個方向有戰亂,只要把東風快遞往那裡一豎,對方都會立即退縮。
由於沙特軍方沒有使用大殺器的經驗,我國特意派遣「工程隊」前去傳幫帶,目前沙特已經掌握包括東風-21先進在內的中程彈道導彈的使用技術了。
機動能力更強,打擊精度更高的東風-21
嘗到甜頭的沙特陸續向我國采購各型武器裝備,比如先進的PLZ-45型155mm自行榴彈炮系統、彩虹-4無人機(連生產線都買走)。近期又有媒體報道稱沙特已經向我國采購一批價值600億美元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用以替換性能落後的東風-3。
東風-21彈道導彈發射准備時間只需要15分鍾,初級型號打擊精度誤差500米,改進型50米(慣導+北斗),不用擔心美國人突然停止GPS服務。
2016年真是多事之秋,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真是忙得不可開交。歐洲的烏克蘭危在旦夕、中國南沙風雲突變、一向老實的中東土豪們也開始上演大戲。石油大國卡達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和阿拉伯兄弟唱反調。海灣國家聯合一致和卡達斷交,甚至引發一輪軍備競賽。
然而,軍備競賽也好、斷交對抗也罷,最終贏家都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因為美國接著調停製衡還要國家的機會提高了在這地區的影響力!順便給國內軍工企業拉開合同。6月14日,美國防部公布和卡達簽署的一項重磅軍火協議。未來,美國將向卡達出售72架F-15QA戰斗機,總價值120億美元。
而6月10日,美國又贏得沙特超大軍火合同,10年交付3000億美元的軍火,可以說美國人在還要國家的軍備競賽中賺得盆滿缽盈,超級大國玩弄盟友就像玩提款機一樣簡單。這也反映出還要國家在國防建設中對美國的依賴。沙特的依賴最為嚴重我們可以從兩國的軍購中看出這種依賴。
沙特購買價值135億美元的7個「薩德」反導導彈營(這些反導系統也都將由美國軍方負責操控,等於自己花錢替別人養兵),其次,價值44.6億美元的104000枚「傑達姆」精確制導彈葯;價值66.5億美元合同,為沙特升級和維護其「愛國者」反導系統。我們可以看出,沙特不僅自己玩不轉買來的高 科技 產品,甚至基本的維護保養、升級更新和彈葯都嚴重依賴美國。
國防產業不能自己的國家就註定要多花錢。沙特揮金如土購買的美式裝備其實都是對上一代軍工武器的補充,不久將會過時。而采購新一代武器裝備同樣迫在眉睫。沙特不是看不到未來的路,早在今年3月份,沙特的5000人代表團就在訪問中國時,對中國的殲31戰機表示出興趣,根據俄羅斯《軍工信使》消息顯示稱,沙特希望能像引進彩虹4無人機一樣引進殲31的全套生產線,在國內自行組裝。這可是一份70億美元的大單。沙特要求自行組裝也反映出這個國家想要脫離對美國依賴的心願。畢竟美國擁有業岩氣以後對這個石油盟友也不再那麽友好了。
沙特雖然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但是它的部隊裝備也是中東數一數二的。F-15E/F、F-15S、「台風」戰斗機等優秀三代機規模龐大,維持龐大而先進的軍事勢力是保護自己石油財富的必要保障,那麽在全世界都在換裝四代隱身戰機的大背景下,沙特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美國的F-35肯定要優先提供給項目參與國,據說完全交付要等到2025以後了,沙特明顯等不起還要國家的軍備競賽已經愈演愈烈了,而俄羅斯的T-50也不可能進去沙特,畢竟兩國是對立的死地,敘利亞問題將兩國的一切軍火貿易都阻斷了。最後,只有中國的殲31可以考慮。
中國和沙特之間不是沒有武器貿易的先例,想到心裡過還曾是沙特的有力武器出口國相比著伊拉克,我們賣給沙特的都是性能先進的技術兵器,這就是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沙特國王甚至親自來談判購買。而這些導彈的交易數額高大35億美元。在1987年的那個時代對中國來說是筆巨款,因為我國外匯儲備僅為20.72億美元!而前年的「彩虹」系列無人機成功出口,以及PLZ-45型榴彈炮等項目的成功合作,都為「殲-31」戰機進入沙特空軍服役鋪平了道路。至少沙特空軍對中國的武器功能有一定的認可,絕不會存在阿爾及利亞那樣購買米格29又退貨的現象。
政治上我們也是占盡先機的,我們和阿拉伯世界普遍保持有好關系,我們既沒有進入中東的野心,為沒有影響沙特內政的實力,所以沙特政府對中國很是放心,中國是沙特擺脫對美國依賴的最好跳板。因此,殲31入住沙烏地阿拉伯指日可待。
沙特給外界一項都是揮金如土的高大上印象,在世界上每一次先進武器的展示會上,沙特都是大量的采購武器,這也讓很多軍火商都想跟沙特這樣的土豪做朋友,畢竟武器的利潤確實是令世界各國的軍火商嘗到了很多的甜頭。
自身條件受限:沙特的富有依靠的是販石油。然而它的軍工企業和製造業並不完善,完全不具備自造武器的條件。沙特在中東也是樹敵無數,以色列,伊朗和埃及都虎視眈眈。這種情況下,沒有軍事實力的沙特需要夠買進強大戰鬥力和震懾力的武器,更加需要在危難時刻有強大勢力施以援手。
稱霸中東慾望 :美國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中東的構築力量。但對比之前幾年,華盛頓眼下在軍事上更為克制。在阿拉伯世界的霸權後撤。取代美國的是一股新政治力量。它並非來自西半球,而是來自阿拉伯半島中心。它超級富有且極端保守,存有爭議,為人所懼怕卻又一再受到諂媚: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伊斯蘭聖地的守護者。穆斯林世界中沒有哪個國家將宗教與政治意識形態和統治實踐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沒有哪個國家如此頑固地抗拒 社會 現代化。但政治可接受性似乎並未從中受到傷害,對內對外都是如此,而且情況恰好相反。例如「決戰風暴」是瓦哈比派的沙特王國針對其南部鄰國葉門發動的軍事行動的代號。沙特試圖通過此次行動將葉門帶離一場初顯端倪的內戰的暴力漩渦。沙特希望與新盟友一道擊退胡塞組織,恢復被該武裝驅逐的葉門政府。很多人將之理解為向伊朗的宣戰,據稱後者至少為胡塞武裝提供了部分支持。沙烏地阿拉伯由此一躍成為一個迄今不曾出現過的聯盟的首領。直至不久前,卡達和埃及等敵對國家還在這個聯盟中並肩作戰。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場統一行動的發起人,行動首先只有一個目標:在任何可行的情況下削弱伊朗的囂張氣焰,必要時通過武力。
武器性能較低:日前有消息稱沙烏地阿拉伯已與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簽署了進口紅旗-9遠程地對空導彈的合約。這款防空導彈成功出口富裕國家,意味著中國軍事裝備開始進入更高級的國際市場。
主要是因為沙特作為中東阿拉伯國家裡的老大,雖然在美國的壓力下和以色列簽有和平協定,但因為美國最堅實的盟友以色列的原因,美歐把幾乎所有出售給沙特以及其他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武器,都進行了技術處理,主要就是使其在戰術技術水平上低於以色列裝備的同一類武器,比如F-15S戰機和M1A2S主戰坦克,前者降低了對地精確攻擊能力和空戰能力,後者沒有可靠的裝甲防護並且在火控系統上也做了弱化處理,因此才使得沙特軍隊在打擊葉門反政府武裝時尷尬不已。
破財免災:據媒體報道沙特與跟老牌武器出口國--俄羅斯進行談判,這一次主要是看中了俄羅斯先進的T-90MS型主戰坦克。 T-90MS型主戰坦克其實也算是比較有實戰經驗的老兵,這款坦克經歷了多次的改進升級,該型坦克主要是俄羅斯的軍火商為了保住T-72型坦克的外銷困境,而繼續在T-72主戰坦克的基礎上進行研發而來,說的直白點就是T-72坦克的升級版,還是離不開T-72型坦克在伊拉克等多次的局部戰爭中被慘敗而造成的惡劣影響。 這一次沙特將跟俄羅斯達成采購500輛T-90MS型主戰坦克,整個交易金額也達到了驚人的20億美元。也許這是我們這些非當事人覺得十分的多,但是對於沙特來說,20億美金還不是九牛一毛一樣。但是這一次沙特花費巨資采購的武器,竟然不是自己的軍隊使用,而是將采購的T-90MS型主戰坦克送給埃及。 除此之外,埃及軍隊還得到了沙特的其他恩惠,例如在這之前,沙特花費了近50億美元,為埃及采購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卡-52型艦載直升機、近50架的米格-35戰機等。而這些武器,沙特只是為了讓自己這個大土豪在亂世的中東地區留有一塊安息的寶地。所以在資金和安全方面,沙特更希望借用我們中國那句古話「破財免災」。 ( 南疆精衛鳥)
1有錢人買東西都這樣,尤其是掙錢比較容易的人。
2沙特很清楚,買什麼武器有時候並不重要,買哪個國家的武器才重要。這只是一種外交方式而已。
3有的時候宣布買武器並不一定真的買,只是一種恐嚇其他國家的方式而已。
4武器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要出來,錢也不是一次性就付的。
沙烏地阿拉伯在購買武器上常有驚人之舉,可以說是毫不吝嗇錢財,到了揮金如土的地步。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 一,戰略戰術的需要。沙特是阿盟中最大的國家,也是事實上的阿盟領袖。只有擁有強大的軍備才能與它在中東的地位相匹配。伊朗是沙烏地阿拉伯在伊斯蘭國家派系斗爭中的最大對手,與伊朗在武力上的差距,也促使它靠大量的購買武器來縮短。沙特購買先進武器既是戰略需要,也是戰術需要。沙特軍隊的戰鬥力較差,軍員戰斗素養低下。在葉門與胡塞武裝的沖突中的表現足以證明其低下的戰斗能力,所以說只有購買先進武器才能在短期內彌補戰鬥力的短板。 二,鞏固政權的需要。沙特是中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最大的君主專制國家,在民主盛行的當今世界,外受西方促其改變的壓力,內部面臨民主意識逐漸覺醒的民眾要求改革的呼聲,在雙重壓力下,購買武器增強軍備也是維護王權統治的需要。 三,外交的手段,國家生存的需要。我們很明顯的能夠感覺到,沙特不惜重金購買武器,往往其外交的目的很明顯。為什麼會大單購買美國武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系與美國的盟友關系,才能不使美國對其搞「阿拉伯之春」式的顏色革命。購買其他大國的武器,也是一種外交手段,是為了游刃於各大國之間,更好的維護國家的生存利益。 四,錢是硬道理。沙特是最大的產油國和輸出國之一,可以說是富的流油。這也是其能夠揮金如土大量購買武器的最根本保證。
1、揮金如土的前提是多金。沙特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購買武器毫不手軟完全理解。2、沙特在武器的研發製造方面與世界先進國家有較大差距,外購也是一種需求和常態。3、中東的局勢素來不安分,沙特作為阿盟中最大的國家,需要匹配先進武器裝備自己,尤其是面臨伊朗這種對手,出於戰略與戰術的需求,沙特必須增加自己的軍隊戰鬥力。
沙特是一個海灣國家,此地石油貯量豐富,因而盛產石油,得天獨厚的石油資源使沙特富得流油,源源不斷的石油出口換回大量外匯,該國沒有自己國防工業,武器裝備大多靠進口,就像俗話說的人傻錢多,兜里有票子,自然就不會吝嗇,所以在采購武器裝備的時候,只要別人敢賣他就敢買,從來不在價格上糾結,尤如土豪一般的揮金如土!
沙烏地阿拉伯能夠在世界軍火市場橫著走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有底氣,二是有必要,有底氣就是財大氣粗,有必要就是地緣安全。
首先,沙特經濟實力雄厚。沙特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7210億美元,人均GDP2.05萬美元,作為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其石油產量和儲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500億噸,石油儲量佔全球24%,天然氣儲量34885億立方米,石油產業收入佔全國總收入的75%,石油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命脈和主要經濟支柱,石油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87%。
最近幾年,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影響,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沙特大力發展鋼鐵、電力和海水淡化等產業,目前,沙特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海水淡化生產國,其淡化量約佔全球總量的21%,外貿金融等行業也十分活躍,所以沙特雖然大面積是貧瘠的沙漠,但憑借豐富的石油產業讓其有豐厚的經濟收入支撐軍購。
其次,地緣戰略需要。有錢了必然要追求政治上的野心和想法,無論從經濟、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沙特都可以稱得上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更何況整個中東都是穆斯林和伊斯蘭教範圍,沙特自然而然充當起阿拉伯世界領頭羊的角色,但是伊斯蘭教內部卻分為兩個分支,一個是遜尼派,一個是什葉派,其中阿拉伯民族以遜尼派為主,波斯人以什葉派為主,宗教上的差別延伸到政治上就是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和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進行該地區的爭霸,兩國都想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主宰。
而從兩國的實力對比看,作為石油產業佔主導的國情下,兩國面積差不多,但沙特3480萬的人口在伊朗8000餘萬人口的體量下顯得力不從心,在軍事實力和戰斗素養上,沙特似乎也差了一等,如果沒有美國等外力因素,在兩國的博弈過程中,沙特總是處於下風,為了抵消伊朗的塊頭優勢以及爭奪地區霸權的需要,沙特能做的就只能在軍火市場買買買。
綜上,沙特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以地緣霸權為需求,驅動其在國際軍售市場豪擲千金,提升軍力。
有錢就任性,沙特石油一本萬利,如果不鞏固這個資源,不增加安全系數恐怕就會受到薩達姆似的危機,故,反正都有錢,有先進的武器就買,這樣及能增加與其他國家感情,又能增加國防能力。
❸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干過哪些大事,退出了哪些組織。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2017年10月12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2018年6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10月,特朗普宣布《中程彈道導彈條約》;2018年10月17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萬國郵政聯盟;2020年5月21日,特朗普宣布《開放天空條約》。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說是非常的任性,自從他上任以來,一言不合就退群。
他自從退出TPP之後,就已經「退群」成癮,不管是什麼組織只要是不如他意的,特朗普都要威脅一下說要退群,就算是新冠病毒肆虐美國,在全球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世衛組織也同樣難逃特朗普「退群」的魔咒。
特朗普執政一周年大事記如下:
2017年1月20日,唐納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以下是一年來特朗普政府的重要表態和政策措施。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暫禁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引發激烈爭議。
2017年4月6日至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庄園同特朗普舉行會晤,為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指明方向。
2017年4月10日,特朗普提名的尼爾·戈薩奇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保守派在美國最高法院重佔多數。
2017年5月20日,特朗普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開啟任內首次出訪,美沙簽署1100億美元軍售大單。
2017年6月日,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2017年6月16日,特朗普取消部分奧巴馬政府古巴政策。
2017年8月2日,特朗普簽署法案,追加對俄經濟制裁,俄採取反制措施。
2017年10月12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特朗普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
2017年11月20日,特朗普將朝鮮重新列入美國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出台更多對朝制裁措施。
2017年12月6日,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稱將把美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此舉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2017年12月12日,特朗普簽署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案,這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金額最高的國防授權案。
2017年12月18日,白宮公布特朗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俄等國列為「競爭者」,氣候變化從美國戰略威脅名單中消失。
2017年12月22日,特朗普簽署1986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稅改法案。
2018年1月12日,特朗普聲稱最後一次延長針對伊朗核問題的制裁豁免期,要求修改伊核協議條款,否則將退出伊核協議。
(3)特朗普訪問沙特擴展閱讀:
2017年6月1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這是繼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後,特朗普宣布退出的第二個由奧巴馬簽署的國際協議。特朗普在講話中稱,他深切關注環境議題,「但無法支持一項懲罰美國的協定」。
他強調,退出協定是為了維護美國勞工的尊嚴。特朗普和美國保守派的觀點一致,認為巴黎協定是「一項對美國企業不利的協定」,對美國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使美國處於不利競爭地位。」
❹ 伊朗遭"標志性攻擊"震動中東 誰是背後的襲擊者
多國拉黑卡達,吹響「圍剿」伊朗集結號
6月5日,卡達同時遭多國拉黑。同一天,中國公開支持伊朗加入上合。6月7日,伊朗發生兩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3人死亡,42人受傷。四天時間內,中東接連發生三件大事,兩明一暗都與伊朗有關,和中國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半個月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沙特進行了訪問,並在沙特首都和50多個阿拉伯國家舉行了峰會。特朗普這次訪問沙特及中東主要有三大目的。
1.和沙特簽訂千億軍購大單,以期獲得國內更多的軍火商支持。
2.統一美國在中東盟友的陣線,在接下來和俄羅斯的較量中占據上風。
3.號召阿拉伯國家孤立伊朗。
可以說,從現階段情況來看,特朗普此行三個目的均已達到。特朗普前腳剛走,卡達國家元首卡達埃米爾在一場軍方慶典上的講話中就指出: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正因為卡達高調支持伊朗的立場,為後來的斷交風波埋下了伏筆。
雖然同屬於伊斯蘭國家,但派別不同內部斗爭依然激烈。沙特是遜尼派國家中的老大,伊朗則是什葉派的老大,兩派兩國看誰都不爽,誰都想一統伊斯蘭世界。
對於沙特領導的遜尼派國家而言,首先絕需要搞定遜尼派國家的「叛徒」——卡達。在遜尼派國家中,卡達和伊朗的關系非常要好,算得上是海灣國家與伊朗之間的橋梁,時不時和伊朗眉來眼去的。不過尷尬的是,自家老大沙特去年1月才宣布和伊朗斷交。所以,在對伊朗發動圍剿前,必然要踢出卡達。
同樣,中東現目前的局勢讓沙特有圍剿伊朗的資本。首先,雖然卡達和美國關系好,甚至和美國情報部門的關系莫逆,但好歹狗大戶有錢,上千億大單足以讓美國睜眼瞎。其次,沙特搞掂卡達的最終目標是伊朗,美國看伊朗不爽多年了,更何況伊朗最大的後台是俄羅斯,美國偷著樂還來不及。
就在多國拉黑卡達、暗地裡聯手對付伊朗的時候,中俄出手了!6月5日,在上合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召開前夕,中國公開表示:中國支持伊朗加入由中俄領導的上合組織,並將在本周的上合組織峰會上討論此事。
一旦伊朗成功加入上合組織,這就標志著伊朗正是被納入中俄安全體系。這就有兩點好處。
美國不敢輕易對伊動武。自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以後,美國就把伊朗視為眼中釘,無時不想除之後快。2011年美國在伊朗東西兩側聚集了20萬大軍,最終都沒有敢攻擊伊朗,隨著伊朗加入上合以後,美國更加不敢動手。
海灣國家不敢對伊朗輕易動武。伊朗入合,就成了中俄法理上的准盟友。為了維護上合與中俄的形象,一旦沙特多國對伊朗開戰,中俄必將全力支持伊朗。而伊朗在地緣上背靠中俄這一大優勢,中俄的武器能在第一時間內源源不斷的供應伊朗,海灣國家的武器則需要長途海運。歷來波斯人驍勇善戰,反觀沙特多國,幾次中東戰爭群毆以色列都沒佔到便宜,面對有中俄鼎立支持的伊朗,怕是更加沒有底氣!
憑借伊朗「入盟」和中俄聯手,在中東就化解了兩大攻勢。首先,伊朗遭受沙特多國的直接群毆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美國妄圖借沙特和伊朗開戰之際亂中取利的目的破滅!
❺ 有沒有合同
前段時間到基層單位檢查,發現他們簽署的合同不規范,同樣的采購內容,有的叫合同,有的叫協議,沒有統一的分類模板。於是我問協議與合同有什麼區別,他們說不出所以然,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公司也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盡管從通俗意義上講,合同與協議沒有區別,但在處理公司具體業務時仍應按照「協議」與「合同」的特點進行區分,以規范運營方便管理。
1、含義與特徵
《合同法》第二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但《合同法》沒有對「協議」的定義。一般認為,協議是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等等。也就是說,合同是協議的一種,協議包括合同。這就像是說,饅頭是一種主食,主食包括饅頭。所有的合同都是協議,但並非所有的協議都是合同。
什麼樣的協議是合同呢?根據《合同法》的定義,具有特定內容的協議是合同。合同內容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
對比總結而言,合同的特點是明確、詳細、具體,並規定有違約責任;而協議的特點是沒有具體標的、簡單、概括、原則,不涉及違約責任。比如近期有個新聞,218年6月,中國和俄羅斯在上合峰會期間,簽署了一系列各領域合作協議。請注意,這里就是協議,屬於一個比較宏觀的概念,涉及「領域」這么大的范圍。
從約定俗成的習慣來講,一般會把約定的實質性內容指向不明,或者存在一定彈性空間需要進一步談判,或者暫時未明確具體的操作方法,需要進一步簽訂合同的事項,簽署為協議,比如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協議,停留在戰略層面,至於能不能達成最終意向或者一致行動,還要進一步談判、簽署合同。舉個例子,直觀感受下協議與合同區別:美國廣播公司(ABC)網站217年6月6日報道,在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第一次訪問外國時,他簽署一項大規模的協議: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11億美元的武器,而最終表明,實際落實的軍售合同只有25億美元。那麼之前達成的協議,因為不涉及相應罰則,其實這只是一種沒有具體內容的意向,這種協議通俗地講是我們常說的「君子協議」。
❻ 特朗普訪問沙特禮遇是什麼
遭遇了冷遇。雖然總統親自接見,到訪問結果沒有什麼實質進展。既沒壓低石油價格,也沒能拉攏沙特一起對抗我國。據說送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數十件禮品被爆料,其中的一些皮草禮物已被證明是贗品。目前特朗普方面和沙特王室暫未對此作出回應。
❼ 特朗普家族與沙特是否有商業往來
上任後首次出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末這兩天在沙特很有收獲。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學者、沙特費薩爾國王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王霆懿5月21日向《環球時報》透露,特朗普家族與沙特有很多商業往來,沙特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就與特朗普的競選團隊有接觸,包括沙特副王儲在內的沙特高層今年還頻繁訪美,都是在為特朗普訪問做鋪墊,美國的軍火集團也有強烈的意願與沙特維持關系。
近年來,俄羅斯加強了在中東的影響力,而美國聲譽嚴重受損,甚至沙特和以色列也對美國表示不信任。俄希望特朗普此訪,不要損害俄與中東國家的利益。俄紐帶新聞網21日報道,俄政治評論家米赫耶夫認為,美沙友好相處並簽署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武器合同,是為了共同對抗伊朗。
❽ 特朗普是否表態支持沙特等國孤立卡達
據英國媒體7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明確表態支持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孤立卡達的行動。這些國家稱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特朗普表示,必須切斷「激進意識形態」的資金來源。
報道稱,美國總統公開支持阿拉伯世界空前行動的復雜因素是,卡達是華盛頓的盟友,該國為美軍的中東行動提供了主要軍事基地。
報道指出,特朗普的話可能引起美國五角大樓擔憂,因為卡達基地協調著美軍領導的聯合行動,涵蓋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以及從非洲東北部和中東到南亞和中亞的17個國家。
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提出美方將幫助各方團結起來。他在訪問紐西蘭時表示:「我們認為各方有望通過對話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鼓勵這樣。」
❾ 特朗普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發表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根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發表演講,將反恐比喻為「善惡之爭」,號召伊斯蘭國家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將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趕出去」。
特朗普說:「把他們(指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趕出去,把他們趕出你們的宗教場所,趕出你們的社區,趕出你們的聖地,把他們趕出地球。」對於反恐,沙特國王莎勒曼表示,要團結一致打擊極端主義,並強調伊斯蘭教是和平和包容的宗教。
❿ 為什麼特朗普外交首秀要訪問沙特
5月20日上午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開啟了上任以來的首次出國訪問,會見了沙特國王薩勒曼等人,探索雙方未來關系發展走向和地區事務等共同關心的問題。
一名不願公布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特朗普此次訪問送給沙特王國一份大禮,除了立即生效的1100億美元軍售協議,兩國還將達到今後10年美國對沙特總價值3500億美元軍售的協議,美國對沙特的這筆巨額軍火交易,實際上是對沙特的政治數學,以扶植沙特新生政治力量,但事實上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目前的外交傾向,對中東事務明顯重視,甚至出現了某種強勢回歸中東的初步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