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最為安全的密碼系統
⑴ 怎樣設置一個安全性較高又好記的密碼
設置密碼的時候盡量要設置長一些的密碼,並且要數字和字元相結合,如果帶有一些特殊符號就更好了,同時密碼一定不要透露給他人,輸入密碼的時候也要注意身邊的情況。
第二類,銀行卡類,我設置的都是我的小學縮寫加上特殊符號,自己的第一所學校估計大家的印象都是比較深刻的。
第三類,社交類,我設置是我小學背的最熟悉的一首詩其中的一句的縮寫加上特殊符號,這樣好能顯得我很有文化,我自己都感覺非常的nice!
總之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當作密碼是較好的,因為別人都不會知道,同時合理的分類也會讓自己在登錄的時候想起自己的密碼,但是同時也一定要注意自己密碼的安全,不要隨意跟別人透露,更不要設置得過於簡單,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賬號安全又可靠。
⑵ 既然大家都在想辦法加密,吶如何給電腦設置密碼最安全呢我覺得這才是最管用的
建議直接下載隱身俠隱私文件夾加密軟體。
簡單給你介紹下使用方法:
第一步:下載安裝隱身俠,並注冊賬號
第二步:創建保險箱,將需要加密文件放進保險箱,退出軟體文件就被加密隱藏了。
第三步:雙擊隱身俠登陸圖標,輸入賬號密碼,即可解密
(隱身俠是一款永久免費的加密軟體,馮遠征代言,是目前使用最多、評價最好的加密軟體,支持所有windows系統。可以加密電腦文件夾、u盤、移動硬碟、各種文件,如:文件夾、視頻、程序等,忘記密碼可以通過密碼找回功能找回)
........
⑶ 給電腦設置開機密碼的方法有幾種,哪種最安全。
設置開機密碼的方法一般有三種,即系統用戶密碼、系統啟動密碼和BIOS密碼。其設置方法分別如下:
一、系統中設置用戶密碼的方法:
開始→控制面板→用戶帳戶→選擇你的帳戶→創建密碼→輸入兩遍密碼→按「創建密碼」按鈕即可。
二、系統中設置啟動密碼的方法:
除了可以在控制面板的用戶帳戶里設置「用戶密碼」來確保系統安全外,系統還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有效的「系統啟動密碼」,這個密碼在開機時先於「用戶密碼」顯示,而且還可以生成鑰匙盤。如果設置了「系統啟動密碼」,系統就更安全了。設置「系統啟動密碼」的方法如下:
單擊「開始」「運行」,在「運行」對話框中輸入「Syskey」(引號不要輸入),按「確定」或回車,彈出「保證Windows XP帳戶資料庫的安全」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點擊「更新」按鈕,彈出「啟動密碼」對話框,選中「密碼啟動」單選項,在下面輸入系統啟動時的密碼,按「確定」按鈕即可。 要取消這個系統「啟動密碼」,按上面的操作後在「啟動密碼」對話框中選中「系統產生的密碼」,再選中下面的「在本機上保存啟動密碼」即可,確定後啟動密碼就會保存到硬碟上,下次啟動時就不會出現啟動密碼的窗口了。 「啟動密碼」在出現登錄畫面之前顯示,只有輸入正確的啟動密碼後,才會顯示登錄畫面,用戶才能輸入用戶名和登錄密碼完全登錄系統。如此,系統就有二重密碼保護。
三、BIOS中設置密碼的方法(不同機器有所不同):
1、開機按Del鍵進入CMOS設置,將游標移到「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級BIOS功能設置)」回車,打開「Advanced BIOS Features」頁面,找到「Security Option(檢查密碼方式)」或「Password Check(檢查密碼方式)」,將其設置為「System(系統)」(註:該項有兩個設定值System和Setup,設置為System時開機進入CMOS設置和進入操作系統均要輸入密碼;設置為Setup時僅開機進入CMOS設置要輸入密碼),按Esc鍵回到主頁面;
2、在主頁面將游標移到「Set Supervisor Password(超級管理員密碼)」回車,在出現的窗口中輸入密碼並回車,在出現的窗口中再次輸入同一密碼並回車,CMOS便回將密碼記錄下來並返回主頁面。
3、在主頁面將游標移到「Save & Exit(存儲退出)」回車,按Y鍵,再回車即可。 在第2步選擇「Set User Password(設置用戶密碼)」可以設置用戶密碼,用戶密碼與超級管理員密碼的區別是:用用戶密碼進入CMOS設置只能查看不能修改。 上述三種密碼中以系統啟動密碼的安全性最高,用戶密碼其次,BIOS密碼的安全性最低。BIOS密碼可以通過將主板上的電池取下而消除;用戶密碼在網上也可以找到很多破解方法;但啟動密碼還很難找到破解方法。建議同時設置啟動密碼和用戶密碼,這樣就有雙重密碼保護,不但開機時要輸入密碼,而且在暫時離開時可以通過同時按Windows徽標鍵(Ctrl和Alt之間的那個鍵)和字母L鍵鎖定計算機(鎖定時,計算機返回登錄的畫面,必須輸入用戶密碼才能返回系統進行正常操作),使他人無法使用。
⑷ 雲計算的實質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雲計算?通俗點 雲計算(cloud puting)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裡,成千上萬台電腦和伺服器連接成一片電腦雲。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么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精英們如何看待雲計算
那麼,it精英們如何看待雲計算?IBM的創立者托馬斯・沃森曾表示,全世界只需要5台電腦就足夠了。比爾・蓋茨則在一次演講中稱,個人用戶的內存只需640K足矣。李開復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錢庄。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後來有了錢庄,很安全,不過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雲計算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廣義的雲計算和狹義的雲計算
狹義的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體、平台、軟體)。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雲」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廣義的雲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一)雲計算的原理:
雲計算(Cloud 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
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
(二)雲計算有哪些好處?
1、安全,雲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用戶不用再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等麻煩。
2、方便,它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最低,使用起來很方便。
3、數據共享,它可以輕松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
4、無限可能,它為我們使用網路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可能。
(三)幾款主流的雲計算應用
1、微軟雲計算
目前來看微軟的雲計算發展最為迅速。微軟將推出的首批軟體即服務產品包括Dynamics CRM Online、Exchange Online、Officemunications Online以及SharePointOnline。每種產品都具有多客戶共享版本,其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型企業。單客戶版本的授權費用......>>
問題二:雲計算的本質是一種信息服務模式嗎 1、SaaS(軟體即服務)
SaaS(軟體即服務),是指用戶獲取軟體服務的一種新形式。它不需要用戶將軟體產品安裝在自己的電腦或伺服器上,而是按某種服務水平協議(SLA)直接通過網路向專門的提供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帶有相應軟體功能的服務。本質上而言,軟體即服務就是軟體服務提供商為滿足用戶某種特定需求而提供其消費的軟體的計算能力。
SaaS有各種典型的應用,如在線郵件服務、網路會議、網路傳真、在線殺毒等各種工具型服務,還有在線CRM、在線HR、在線進銷存、在線項目管理等各種管理型服務。SaaS在人力資源軟體應用中也比較普遍,甚至它已經開始向ERP領域拓展,如Workday。
2、PaaS(平台即服務)
PaaS(平台即服務),是指將一個完整的計算機平台,包括應用設計、應用開發、應用測試和應用託管,都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客戶。在這種服務模式中,客戶不需要購買硬體和軟體,只需要利用PaaS平台,就能夠創建、測試和部署應用和服務,與基於數據中心的平台進行軟體開發相比,費用要低得多,這是PaaS的最大價值所在。
PaaS自身不僅擁有很好的市場應用前景,而且能夠推進SaaS,並與其共同發展。對於想進入SaaS領域的提供商而言,PaaS關鍵是降低了他們開發和提供SaaS服務的門檻,而對於已經在提供SaaS服務的提供商而言,PaaS可以幫助部分提供商進行產品多元化和產品定製化服務,讓更多的ISV成為其平台的客戶,從而開發出基於平台的多種SaaS應用,使其成為多元化軟體服務供貨商。相對於傳統的軟體,SaaS解決方案有明顯的優勢,包括較低的前期成本,便於維護,快速展開使用等。
3、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是指企業或個人可以使用雲計算技術來遠程訪問計算資源,這包括計算、存儲以及應用虛擬化技術所提供的相關功能。無論是最終用戶、SaaS提供商還是PaaS提供商都可以從基礎設施服務中獲得應用所需的計算能力,但卻無需對支持這一計算能力的基礎IT軟硬體付出相應的原始投資成本。
問題三:大數據和傳統的數據挖掘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大數據和雲計算的關系是什麼? 大數據的本質就是利用計算機集群來處理大批量的數據,大數據的技術關注點在於如何將數據分發給不同的計算機進行存儲和處理。雲計算的技術關注點在於如何在一套軟硬體環境中,為不同的用戶提供服務,使得不同的用戶彼此不可見,並進行資源隔離,保障每個用戶的服務質量。在大數據和雲計算的關繫上,兩者都關注對資源的調度。大數據處理可以基於雲計算平台。大數據處理也可以作為一種雲計算的服務雲計算改變了 IT,而大數據則改變了業務;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須有雲計算作為基礎架構才能高效運行;通過大數據的業務需求,為雲計算的落地找到實際應用。
問題四:"雲計算"概念最早為誰提出,"雲計算"是什麼意思 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雲計算服務指的就是我們通過所使用的網路服務,把資料存放在網路上的伺服器中,並藉由瀏覽器瀏覽這些服務的網頁,使用上面的界面進行各種計算和工作。
雲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2009年以來,我國雲計算開始進入實質性發展的階段,各方力量在雲計算的發展過程中都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些推動者包括以IBM、EMC、Intel等為代表的跨國設備製造商,推銷解決方案,拓展和佔領市場;上海、北京、天津、無錫、東營等為代表的地方 *** 建設了一些雲計算中心,為拉動投資需求,建立 *** 公務雲及面向中小企業的公有雲;以新浪、騰訊、阿里巴巴、世紀互聯等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企業,對內做IT設施的改造提高效率,對外提供服務以降低成本拓展業務范圍;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為代表的傳統電信運營商,短期目標是為運營支撐系統搭建私有雲,整合內部資源,節能降耗,實現利舊和轉型;另外還有以金蝶、金算盤、百會等為代表的軟體公司,這些公司在雲計算的概念出現以前已經開始提供SaaS業務。
問題五:大數據和雲計算是什麼? 大數據:
一個資料庫可以用於某種專項目的。比如小學生管理資料庫,可有姓名,年齡,成績等。
如果把許多資料庫綜合起來使用,可以達到各種各樣的目的。這個組合而成的資料庫 *** ,就是「大數據」
雲計算:
一般計算機可完成很多工作,但它實質性的工作只是「計算」。把這個計算工作,不在本地,或者說不在自己家裡計算機做,通過聯網,在巨大的計算機中心去計算。這就是「雲計算」。為什麼是雲呢,是聯網示圖上通常把網路用雲形符號表示。
問題六:雲計算的概念是什麼?詳細介紹一下。 雲計算將是下一個網路大事件,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雲計算,以及它究竟怎麼工作的,同時它真的安全嗎?這些疑問,我們簡單地提供一些雲計算的概念,讓大家了解使用雲計算的安全性與便利性。
什麼是雲計算呢?
其實雲端(cloud)就代表了互聯網(Internet),通過網路的計算能力,取代使用你原本安裝在自己電腦上的軟體,或者是取代原本你把資料存在自己硬碟的動作,你轉而通過網路來進行各種工作,並存放檔案資料在網路,也就是龐大的虛擬空間上。我們通過所使用的網路服務,把資料存放在網路上的伺服器中,並藉由瀏覽器瀏覽這些服務的網頁,使用上面的界面進行各種計算和工作。
猜猜看怎樣?其實你已經在雲端之中了
網路為基礎的電子郵件服務像是Hotmail或Yahoo,可以說是雲計算中最早的熱門形式。如果你使用Facebook來與朋友互動,使用Flickr來存放照片,或者是用GOogle Gmail來發送郵件,你已經是在雲端環境中存放自己的資料,同時使用雲端為基礎的技術,也就是新聞說的幕後神奇魔法。
雲端沖浪(Cloud surfing)
就像是不論你在哪邊都看得到天空,你可以在任何能夠使用網路訪問的地方,連接你需要的雲計算服務,即便你不是在自己的電腦上
走進雲端之中
上網本(netbook)的成功,以及移動網路(如可上網手機)的發跡,讓雲計算的普及性更高,人手一機是雲計算很好的增長動力。上網本與手機通常被定義成較低性能的計算設備,也因此他們消耗較少的電力,同時具備相當程度的便攜性。
一台上網本也許不能把肥大的Photoshop軟體跑得很順,或者是不能存儲超大量的音樂文檔。但感謝雲計算之賜,上網本並不需要具備這些能力,它需要的只是一個瀏覽器,以及網路連接能力,這樣就能夠聽大量的音樂,線上處理照片,或者是在雲端上發送電子郵件給其他聯絡人。
所以,如果你需要的只是打一份文件,也許它同時需要包涵一些基本的格式處理,你並不需要微軟Word軟體的完整計算能力,你只需要上網登錄Google Docs就可以做到類似的效果。
在雲計算中,伺服器並不會管你電腦的計算能量有多強。有的同事在辦公室用PC連上Google Docs,在家則是用Apple MacBook,同時還有很多其他的服務可以通過你的手機或iPhone與Android平台手機上的應用軟體來完成。
多人協同操作的雲計算
你可以在任何一台電腦上登入使用雲端服務,而一個朋友或同事也可以登入並和你一起在一樣的文件上工作。Google Docs只是能夠協同操作的一種辦公室型態雲計算服務。有些服務甚至還可以讓人在全球不同的地點登入服務並同時在一樣的文件上工作。
雲計算也許聽起來很棒,但是它還是有一些隱憂的,也是你在使用時必須要考慮的地方。正如同開放源代碼陣營名人Richard Stallman指出的,你的資料是在第三方廠商的手上,而且是在你控制以外的。
在雲端上安全嗎?
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安全性,鮮少有公司會想竊取你的資料並做出 *** 的網站設計,但最好還是研究一下各種網站和網路服務,找一些可信賴的專家推薦的,例如Lifehacker或是你謙卑的僕人科技瘋人。
就算某個網站的服務聲譽卓著又值得信賴,還是可能會出現技術性問題,今年稍Google Docs就因設備故障導致私人資料外泄,像在線音樂串流服務Spotify就有可能成為那些想竊取使用者資料的黑客的目標。
雲端安全性
幸運的是,一點點常識和一些簡單的正確電腦操作練習可以將這類......>>
問題七:雲計算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雲計算關鍵技術 雲計算是分布式處理、並行計算和網格計算等概念的發展和商業實現,其技術實質是計算、存儲、伺服器、應用軟體等IT軟硬體資源的虛擬化,雲計算在虛擬化、數據存儲、數據管理、編程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獨特的技術。雲計算的關鍵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虛擬機技術 虛擬機,即伺服器虛擬化是雲計算底層架構的重要基石。在伺服器虛擬化中,虛擬化軟體需要實現對硬體的抽象,資源的分配、調度和管理,虛擬機與宿主操作系統及多個虛擬機間的隔離等功能,目前典型的實現(基本成為事實標准)有Citrix Xen、VMware ESX Server 和Microsoft Hype-V等。 數據存儲技術 雲計算系統需要同時滿足大量用戶的需求,並行地為大量用戶提供服務。因此,雲計算的數據存儲技術必須具有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傳輸率的特點。目前數據存儲技術主要有Google的GFS(Google File System,非開源)以及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開源),目前這兩種技術已經成為事實標准。 數據管理技術 雲計算的特點是對海量的數據存儲、讀取後進行大量的分析,如何提高數據的更新速率以及進一步提高隨機讀速率是未來的數據管理技術必須解決的問題。雲計算的數據管理技術最著名的是谷歌的BigTable數據管理技術,同時Hadoop開發團隊正在開發類似BigTable的開源數據管理模塊。 分布式編程與計算 為了使用戶能更輕松的享受雲計算帶來的服務,讓用戶能利用該編程模型編寫簡單的程序來實現特定的目的,雲計算上的編程模型必須十分簡單。必須保證後台復雜的並行執行和任務調度向用戶和編程人員透明。當前各IT廠商提出的雲計劃的編程工具均基於Map-Rece的編程模型。 虛擬資源的管理與調度 雲計算區別於單機虛擬化技術的重要特徵是通過整合物理資源形成資源池,並通過資源管理層(管理中間件)實現對資源池中虛擬資源的調度。雲計算的資源管理需要負責資源管理、任務管理、用戶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實現節點故障的屏蔽,資源狀況監視,用戶任務調度,用戶身份管理等多重功能。 雲計算的業務介面 為了方便用戶業務由傳統IT系統向雲計算環境的遷移,雲計算應對用戶提供統一的業務介面。業務介面的統一不僅方便用戶業務向雲端的遷移,也會使用戶業務在雲與雲之間的遷移更加容易。在雲計算時代,SOA架構和以Web Service為特徵的業務模式仍是業務發展的主要路線。 雲計算相關的安全技術 雲計算模式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包括用戶隱私的保護、用戶數據的備份、雲計算基礎設施的防護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更強的技術手段,乃至法律手段去解決。
問題八:如何理解雲計算 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雲計算服務指的就是我們通過所使用的網路服務,把資料存放在網路上的伺服器中,並藉由瀏覽器瀏覽這些服務的網頁,使用上面的界面進行各種計算和工作。
雲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中國雲計算當前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典型特點:1.2010年已經從概念宣傳階段,進入實質發展階段;2.正處於私有雲的研發試驗階段,計劃向公有雲轉變;3.中小企業信息化是公有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問題九:雲計算具有如下哪些特點 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雲計算服務指的就是我們通過所使用的網路服務,把資料存放在網路上的伺服器中,並藉由瀏覽器瀏覽這些服務的網頁,使用上面的界面進行各種計算和工作。
雲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中國雲計算當前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典型特點:1.2010年已經從概念宣傳階段,進入實質發展階段;2.正處於私有雲的研發試驗階段,計劃向公有雲轉變;3.中小企業信息化是公有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問題十:分布式和雲計算有什麼區別 「雲是一個更上層、更抽象、更玄乎的概念。
而分布式是一個很具體的概念。
若沒有分布式,雲就無從談起。但分布式計算卻不一定都是雲。」
分布式是通過應用設計,將任務進行分解。
雲計算是通過類似網格的東西,由系統自動進行資源組合。
什麼是分布式計算?所謂分布式計算是一門計算機科學,它研究如何把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的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計算機進行處理,最後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 最近的分布式計算項目已經被用於使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位志願者的計算機的閑置計算能力,通過網際網路,您可以分析來自外太空的電訊號,尋找隱蔽的黑洞,並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您可以尋找超過1000萬位數字的梅森質數;您也可以尋找並發現對抗艾滋病病毒的更為有效的葯物。這些項目都很龐大,需要驚人的計算量,僅僅由單個的電腦或是個人在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時間內計算完成是決不可能的。
分布式計算是利用互聯網上的計算機的 CPU 的閑置處理能力來解決大型計算問題的一種計算科學。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麼工作的:
首先, 要發現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是跨學科的、極富挑戰性的、人類急待解決的科研課題。其中較為著名的是:
1.解決較為復雜的數學問題,例如:GIMPS(尋找最大的梅森素數)。
2.研究尋找最為安全的密碼系統,例如:RC-72(密碼破解)。
3.生物病理研究,例[email protected] (研究蛋白質折疊,誤解,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關疾病)。
4.各種各樣疾病的葯物研究,例如:United Devices(尋找對抗癌症的有效的葯物)。
5.信號處理,例[email protected] (在家尋找地外文明)。
從這些實際的例子可以看出,這些項目都很龐大,需要驚人的計算量,僅僅由單個的電腦或是個人在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時間內計算完成是決不可能的。在以前,這些問題都應該由超級計算機來解決。但是, 超級計算機的造價和維護非常的昂貴,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科研組織所能承受的。隨著科學的發展,一種廉價的、高效的、維護方便的計算方法應運而生――分布式計算!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個人電腦開始進入千家萬戶。與之伴隨產生的是電腦的利用問題。越來越多的電腦處於閑置狀態,即使在開機狀態下CPU的潛力也遠遠不能被完全利用。我們可以想像,一台家用的計算機將大多數的時間花費在「等待」上面。即便是使用者實際使用他們的計算機時,處理器依然是寂靜的消費,依然是不計其數的等待(等待輸入,但實際上並沒有做什麼)。互聯網的出現, 使得連接調用所有這些擁有限制計算資源的計算機系統成為了現實。
那麼,一些本身非常復雜的但是卻很適合於劃分為大量的更小的計算片斷的問題被提出來,然後由某個研究機構通過大量艱辛的工作開發出計算用服務端和客戶端。服務端負責將計算問題分成許多小的計算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聯網參與計算的計算機進行並行處理,最後將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
當然,這看起來也似乎很原始、很困難,但是隨著參與者和參與計算的計算機的數量的不斷增加, 計算計劃變得非常迅速,而且被實踐證明是的確可行的。目前一些較大的分布式計算項目的處理能力已經可以達到甚而超過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巨型計算機。
您也可以選擇參加某些項目以捐贈的 Cpu 內核處理時間,您將發現您所提供的 CPU 內核處理時間將出現在項目的貢獻統計中。您可以和其他的參與者競爭貢獻時間的排名,您也可以加入一個已經存在的計算團體或者自己組建一個......>>
⑸ win10系統安全登錄密碼忘記了怎麼辦
很多人喜歡設置密碼保護電腦,但是忘記了怎麼辦,有哪些 方法 可以解決?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Windows10安全登錄密碼忘記的解決方法1:
1、重新啟動計算機,在啟動畫面出現後馬上按下F8鍵,選擇「帶命令行的安全模式」。
2、運行過程結束時,系統列出了系統超級用戶「administrator」和本地戶「zhangbq」的選擇菜單,滑鼠單擊「administrator」,進入命令行模式。
3、鍵入命令:「net user hfr0724 123456 /add」,強制將「hfr0724」用戶的口令更改為「123456」。若想在此添加一新用戶(如:用戶名為abcdef,口令為123456)的話,請鍵入「net user abcdef 123456 /add」,添加後可用「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bcdef /add」命令將用戶提升為系統管理組「administrators」的用戶,並使其具有超級許可權。
4、重新啟動計算機,選擇正常模式下運行,就可以用更改後的口令「123456」登錄「hfr0724」用戶了。
win10安全登錄的密碼忘記的解決方法2:
這一種是無法強行解除的,需要登陸微軟的一個找回密碼的系統網站,才能重置密碼。
需要使用瀏覽器打開一個微軟重置密碼的專用網址。網址如下account.live.com
出現登陸頁面,直接選擇「無法訪問您的帳戶」這一欄。
直接選擇「我忘記了密碼」
在彈出的頁面中,直接輸入要找回密碼的郵箱帳號(win8或是win10的登陸用戶名也就是郵箱),再輸入檢驗碼——下一步
到這里需要分情況:
如果是有安全郵箱,頁面會自動顯示出您綁定的安全郵箱,直接點擊第一項
這時會要求輸入安全郵箱的完整郵箱名,輸入正確後,再點擊「發送代碼」
這時直接在電腦上直接登陸您的安全郵箱,找到微軟發送的代碼,回到頁面中,選擇「我已有驗證代碼」
直接輸入代碼後,如果檢驗正確,會彈出頁面讓您輸入新的密碼,設置好密碼後,直接登陸新密碼登陸即可。
如果是沒有綁定安全郵箱,這個就需要回答問題了:
在找回密碼的頁面中,不會出現提示綁定的安全郵箱的,或是自己的安全郵箱給忘記了,那就需要選擇「我沒有其中任何一項」——下一步;
頁面中會要您輸入要找回密碼的帳號,還有一個是聯系您的電子郵箱(這一步小D給忘記了截圖,但是步驟簡單)——下一步
這時會列出很多問題,需要您回答,不一定要全部回答,但是問題回答的越詳細,對您重置密碼就越有利,回答完成後,點「提交」,然後就耐心等待微軟回復了。回復的信息發送到要求轉入的聯系郵箱中。
⑹ 關於家用計算機幫忙進行超大計算量的問題
利用計算機閑置資源,加入全球網格計算!
要知道什麼是網格計算,先得了解一下什麼是分布式計算?
所謂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是一門計算機科學,它研究如何把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的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計算機進行處理,最後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最近的分布式計算項目已經被用於使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位志願者的計算機的閑置計算能力,通過網際網路,您可以分析來自外太空的電訊號,尋找隱蔽的黑洞,並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您可以尋找超過1000萬位數字的梅森質數;您也可以尋找並發現對抗艾滋病病毒的更為有效的葯物。這些項目都很龐大,需要驚人的計算量,僅僅由單個的電腦或是個人在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時間內計算完成是決不可能的。
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正是基於這一思想,將世界上成千上萬的閑置計算機資源組合起來,來解決問題!
首先, 要發現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是跨學科的、極富挑戰性的、人類急待解決的科研課題。其中較為著名的是:
1.解決較為復雜的數學問題,例如:GIMPS(尋找最大的梅森素數)。
2.研究尋找最為安全的密碼系統,例如:RC-72(密碼破解)。
3.生物病理研究,例如:Folding@home(研究蛋白質折疊,誤解,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關疾病)。
4.各種各樣疾病的葯物研究,例如:United Devices(尋找對抗癌症的有效的葯物)。
5.信號處理,例如:SETI@Home(在家尋找地外文明)。
從這些實際的例子可以看出,這些項目都很龐大,需要驚人的計算量,僅僅由單個的電腦或是個人在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時間內計算完成是決不可能的。在以前,這些問題都應該由超級計算機來解決。但是, 超級計算機的造價和維護非常的昂貴,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科研組織所能承受的。隨著科學的發展,一種廉價的、高效的、維護方便的計算方法應運而生——分布式計算!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個人電腦開始進入千家萬戶。與之伴隨產生的是電腦的利用問題。越來越多的電腦處於閑置狀態,即使在開機狀態下CPU的潛力也遠遠不能被完全利用。我們可以想像,一台家用的計算機將大多數的時間花費在「等待」上面。即便是使用者實際使用他們的計算機時,處理器依然是寂靜的消費,依然是不計其數的等待(等待輸入,但實際上並沒有做什麼)。互聯網的出現, 使得連接調用所有這些擁有限制計算資源的計算機系統成為了現實。
那麼,一些本身非常復雜的但是卻很適合於劃分為大量的更小的計算片斷的問題被提出來,然後由某個研究機構通過大量艱辛的工作開發出計算用服務端和客戶端。服務端負責將計算問題分成許多小的計算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聯網參與計算的計算機進行並行處理,最後將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
當然,這看起來也似乎很原始、很困難,但是隨著參與者和參與計算的計算機的數量的不斷增加, 計算計劃變得非常迅速,而且被實踐證明是的確可行的。目前一些較大的分布式計算項目的處理能力已經可以達到甚而超過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巨型計算機。
您也可以選擇參加某些項目以捐贈的 Cpu 內核處理時間,您將發現您所提供的 CPU 內核處理時間將出現在項目的貢獻統計中。您可以和其他的參與者競爭貢獻時間的排名,您也可以加入一個已經存在的計算團體或者自己組建一個計算小組。這種方法很利於調動參與者的熱情。
隨著民間的組隊逐漸增多, 許多大型組織(例如公司、學校和各種各樣的網站)也開始了組建自己的戰隊。同時,也形成了大量的以分布式計算技術和項目討論為主題的社區,這些社區多數是翻譯製作分布式計算項目的使用教程及發布相關技術性文章,並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那麼誰可能加入到這些項目中來呢? 當然是任何人都可以! 如果您已經加入了某個項目,而且曾經考慮加入計算小組, 您將在中國分布式計算總站及論壇里找到您的家。任何人都能加入任何由我站的組建的分布式計算小組。希望您在中國分布式總站及論壇里發現樂趣。
參與分布式計算——一種能充分發揮您的個人電腦的利用價值的最有意義的選擇——只需要下載有關程序,然後這個程序會以最低的優先度在計算機上運行,這對平時正常使用計算機幾乎沒有影響。如果你想利用計算機的空餘時間做點有益的事情,還猶豫什麼?馬上行動起來吧,你的微不足道的付出或許就能使你在人類科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不小的一筆呢!
BOINC 的英語全稱是 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伯克利開放式網路計算。
BOINC 是一個分布式計算平台,使得各種分布式計算項目能夠使用一個平台軟體來運行。不同於傳統的分布式計算項目(比如SETI@home Classic,Folding@home)都有獨立的內核和分布式程序,通過BOINC,協調不同的項目所能分配到的系統資源,都將變得非常方便。
BOINC 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於2003年開發,通過多年時間、多個項目的測試,目前該平台已經較為成熟。伯克利方面之前曾成功運行 SETI@home 項目6年多,取得巨大成功,吸引了五百多萬用戶的參加,完成了兩百萬CPU小時的計算量。BOINC平台的開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加入更多的其他由實際意義的分布式計算項目,比如氣候變化,葯物開發等。
大家只要到BOINC的網站(http://boinc.berkeley.e/)去下載最新的BOINC客戶端,BOINC支持多平台win32 & UNIX/linux & Mac OS X
下面介紹幾個有重大科學意義的項目:
1、Einstein@home:由美國物理協會和威斯康星-密爾沃基大學發起。通過分析處理引力探測器收集到的數據,來證明愛因斯坦最重要的預言之一——引力波的存在。
2、LHC@home: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起。LHC@home 的 SixTrack 程序能夠模擬粒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運行從而研究其穩定性。
3、Predictor@home:由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發起。通過研究蛋白質序列來預測蛋白質結構的分布式計算項目。
4、SIMAP(Similarity Matrix of Proteins):由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發起。該項目的計算使用了 FASTA 演算法來探察蛋白質序列的相似性。
5、FightAIDS@Home:由World Community Grid發起。宗旨在於創造全球最大的公益性的公共網格計算平台,目前主要在計算的是「蛋白質折疊」和「AIDS」
圖片附件: [加入項目] Screenshot.png (2006-12-2 19:16, 208.53 K)
圖片附件: [下載任務包計算] Screenshot2.png (2006-12-2 19:16, 181.19 K)
分布式計算的原理就是多台計算機協同工作,最有明的就是NASA的seti@home,樓主有提到,同樣,在linux中,比較煩人的事情就是編譯,像我個人的Athlon64 2800+ 512內存,曾經編譯過koffice,一場NBA比賽下來還沒完成,如果是這樣的機子編譯open office的話,大概起碼12個小時吧,也許。在我使用的gentoo中,就有分布式編譯的設置,大體情況就是在硬體條件相當的幾台計算機通過分布式工作共同編譯一個程序的源代碼。這里有個和普通分布式計算有個很大的不同,比如seti@home,他只要求利用你閑暇的資源進行計算,但是我提到的分布式編譯就不太一樣了,他要求把源碼編譯成二進制,而計算機的硬體不同,會導致編譯出的二進制文件具有很大的差異,這樣的二進制文件當然是裝不到機器上的,因此,至少需要cpu型號、編譯參數一致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
⑺ 怎樣才能證明我的密碼是安全的怎麼才能說明安全
今年,發生了多起各大網站賬號密碼被盜事件,如前陣子的京東網站用戶數據泄露事件、雅虎等大網站被黑事件,讓不少網友都非常擔驚受怕,到底怎麼樣才能保障我們的賬戶安全呢?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一下設置密碼的經驗。
哪些密碼不能設呢?一項研究表明,1%的密碼可以在4次之內猜中。如果你是password、123456、12345678和qwerty這4個密碼,那你就屬於這1%最容易被盜的人。這些密碼的通病是長度過短、形式單一缺少變化,且內容過於簡單,在設置密碼的時候要迴避這些問題,不要為了一時省事,降低了賬戶的安全系數。大多數人會以自己或著親人的各種信息為密碼,這些信息常常會處於公開狀態,非常容易被破譯和猜測到。還有一點,謹防「找回密碼」,有些人會跳過輸入密碼環節,直接去回答安全問題「找回密碼」。如果恰巧被他們「蒙」對了,後果你懂的。
如何設置才安全呢:
1.在某些網站設置密碼時,網站一般會給出密碼強度的參考。比如「弱」、「中等」、「強」等提示。為了好記,大多數人到中等就不設置了,為了安全還是盡量選擇「強」。
2.選擇較為隱私的紀念日或者詞彙進行組合。
3.為了便於記憶,盡量使用有意義的內容,但是在密碼中插入其他字元或者諧音。
4.至少包括以下字元類別中的三組: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數字、非數字元號。
5.盡量使用不同的密碼。銀行卡、QQ密碼等賬號密碼別為圖簡單,一失足千古恨。
有得必有失,密碼太復雜導致的問題是記不住。有這種煩惱的人,可以使用一些密碼管理軟體,這些軟體,可以用一個密碼來對其他密碼進行加密和管理。當然重點是,這個密碼你別忘了。
⑻ 密碼系統的安全性
一個密碼系統的安全性主要與兩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1)一個是所使用密碼演算法本身的保密強度。密碼演算法的保密強度取決於密碼設計水平、破譯技術等。可以說一個密碼系統所使用密碼演算法的保密強度是該系統安全性的技術保證。
(2)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密碼演算法之外的不安全因素。
因此,密碼演算法的保密強度並不等價於密碼系統整體的安全性。—個密碼系統必須同時完善技術與管理要求,才能保證整個密碼系統的安全。本教材僅討論影響一個密碼系統安全性的技術因素,即密碼演算法本身。 評估密碼系統安全性主要有三種方法:
(1)無條件安全性
這種評價方法考慮的是假定攻擊者擁有無限的計算資源,但仍然無法破譯該密碼系統。
(2)計算安全性
這種方法是指使用目前最好的方法攻破它所需要的計算遠遠超出攻擊者的計算資源水平,則可以定義這個密碼體制是安全的。
(3)可證明安全性
這種方法是將密碼系統的安全性歸結為某個經過深入研究的數學難題(如大整數素因子分解、計算離散對數等),數學難題被證明求解困難。這種評估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它只說明了這個密碼方法的安全性與某個困難問題相關,沒有完全證明問題本身的安全性,並給出它們的等價性證明。
對於實際應用中的密碼系統而言,由於至少存在一種破譯方法,即強力攻擊法,因此都不能滿足無條件安全性,只提供計算安全性。密碼系統要達到實際安全性,就要滿足以下准則:
(1)破譯該密碼系統的實際計算量(包括計算時間或費用)十分巨大,以致於在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
(2)破譯該密碼系統所需要的計算時間超過被加密信息有用的生命周期。例如,戰爭中發起戰斗攻擊的作戰命令只需要在戰鬥打響前需要保密;重要新聞消息在公開報道前需要保密的時間往往也只有幾個小時。
(3)破譯該密碼系統的費用超過被加密信息本身的價值。
如果一個密碼系統能夠滿足以上准則之一,就可以認為是滿足實際安全性的。
⑼ 目前讓密碼最安全的演算法是什麼
加密演算法
加密技術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的技術,編碼是把原來可讀信息(又稱明文)譯成代碼形式(又稱密文),其逆過程就是解碼(解密)。加密技術的要點是加密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可以分為對稱加密、不對稱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三類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是應用較早的加密演算法,技術成熟。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數據發信方將明文(原始數據)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用過的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須知道加密密鑰。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處是,交易雙方都使用同樣鑰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此外,每對用戶每次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時,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鑰匙,這會使得發收信雙方所擁有的鑰匙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密鑰管理成為用戶的負擔。對稱加密演算法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較為困難,主要是因為密鑰管理困難,使用成本較高。在計算機專網系統中廣泛使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國國家標准局倡導的AES即將作為新標准取代DES。
不對稱加密演算法 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兩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對鑰匙—公鑰和私鑰。在使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文件時,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對公鑰和私鑰,才能完成對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過程。加密明文時採用公鑰加密,解密密文時使用私鑰才能完成,而且發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鑰,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鑰的人。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發信方想發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讀的加密信息,發信方必須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鑰,然後利用收信方的公鑰來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後,使用自己的私鑰才能解密密文。顯然,採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收發信雙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須將自己早已隨機生成的公鑰送給發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鑰。由於不對稱演算法擁有兩個密鑰,因而特別適用於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加密。廣泛應用的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有RSA演算法和美國國家標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為基礎的加密技術應用非常廣泛。
不可逆加密演算法 不可逆加密演算法的特徵是加密過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鑰,輸入明文後由系統直接經過加密演算法處理成密文,這種加密後的數據是無法被解密的,只有重新輸入明文,並再次經過同樣不可逆的加密演算法處理,得到相同的加密密文並被系統重新識別後,才能真正解密。顯然,在這類加密過程中,加密是自己,解密還得是自己,而所謂解密,實際上就是重新加一次密,所應用的「密碼」也就是輸入的明文。不可逆加密演算法不存在密鑰保管和分發問題,非常適合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但因加密計算復雜,工作量相當繁重,通常只在數據量有限的情形下使用,如廣泛應用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口令加密,利用的就是不可逆加密演算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系統性能的不斷提高,不可逆加密的應用領域正在逐漸增大。在計算機網路中應用較多不可逆加密演算法的有RSA公司發明的MD5演算法和由美國國家標准局建議的不可逆加密標准SHS(Secure Hash Standard:安全雜亂信息標准)等。
加密技術
加密演算法是加密技術的基礎,任何一種成熟的加密技術都是建立多種加密演算法組合,或者加密演算法和其他應用軟體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的。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在計算機網路應用領域廣泛應用的加密技術。
非否認(Non-repudiation)技術 該技術的核心是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公鑰技術,通過產生一個與用戶認證數據有關的數字簽名來完成。當用戶執行某一交易時,這種簽名能夠保證用戶今後無法否認該交易發生的事實。由於非否認技術的操作過程簡單,而且直接包含在用戶的某類正常的電子交易中,因而成為當前用戶進行電子商務、取得商務信任的重要保證。
PGP(Pretty Good Privacy)技術 PGP技術是一個基於不對稱加密演算法RSA公鑰體系的郵件加密技術,也是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普及程度較高的加密軟體。PGP技術不但可以對電子郵件加密,防止非授權者閱讀信件;還能對電子郵件附加數字簽名,使收信人能明確了解發信人的真實身份;也可以在不需要通過任何保密渠道傳遞密鑰的情況下,使人們安全地進行保密通信。PGP技術創造性地把RSA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方便性和傳統加密體系結合起來,在數字簽名和密鑰認證管理機制方面採用了無縫結合的巧妙設計,使其幾乎成為最為流行的公鑰加密軟體包。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技術 數字簽名技術是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典型應用。數字簽名的應用過程是,數據源發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數據校驗和或其他與數據內容有關的變數進行加密處理,完成對數據的合法「簽名」,數據接收方則利用對方的公鑰來解讀收到的「數字簽名」,並將解讀結果用於對數據完整性的檢驗,以確認簽名的合法性。數字簽名技術是在網路系統虛擬環境中確認身份的重要技術,完全可以代替現實過程中的「親筆簽字」,在技術和法律上有保證。在公鑰與私鑰管理方面,數字簽名應用與加密郵件PGP技術正好相反。在數字簽名應用中,發送者的公鑰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但他的私鑰則需要嚴格保密。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術 PKI技術是一種以不對稱加密技術為核心、可以為網路提供安全服務的公鑰基礎設施。PKI技術最初主要應用在Internet環境中,為復雜的互聯網系統提供統一的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和完整性保障機制。由於PKI技術在網路安全領域所表現出的巨大優勢,因而受到銀行、證券、政府等核心應用系統的青睞。PKI技術既是信息安全技術的核心,也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和基礎技術。由於通過網路進行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活動缺少物理接觸,因而使得利用電子方式驗證信任關系變得至關重要,PKI技術恰好能夠有效解決電子商務應用中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問題。一個實用的PKI體系還必須充分考慮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PKI體系所包含的認證中心(CA)、注冊中心(RA)、策略管理、密鑰與證書管理、密鑰備份與恢復、撤銷系統等功能模塊應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加密的未來趨勢
盡管雙鑰密碼體制比單鑰密碼體制更為可靠,但由於計算過於復雜,雙鑰密碼體制在進行大信息量通信時,加密速率僅為單鑰體制的1/100,甚至是1/1000。正是由於不同體制的加密演算法各有所長,所以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各類加密體制將會共同發展。而在由IBM等公司於1996年聯合推出的用於電子商務的協議標准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中和1992年由多國聯合開發的PGP技術中,均採用了包含單鑰密碼、雙鑰密碼、單向雜湊演算法和隨機數生成演算法在內的混合密碼系統的動向來看,這似乎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今後密碼技術應用的未來。
在單鑰密碼領域,一次一密被認為是最為可靠的機制,但是由於流密碼體制中的密鑰流生成器在演算法上未能突破有限循環,故一直未被廣泛應用。如果找到一個在演算法上接近無限循環的密鑰流生成器,該體制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近年來,混沌學理論的研究給在這一方向產生突破帶來了曙光。此外,充滿生氣的量子密碼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發展方向,因為它是基於光學和量子力學理論的。該理論對於在光纖通信中加強信息安全、對付擁有量子計算能力的破譯無疑是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法。
由於電子商務等民用系統的應用需求,認證加密演算法也將有較大發展。此外,在傳統密碼體制中,還將會產生類似於IDEA這樣的新成員,新成員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在演算法上有創新和突破,而不僅僅是對傳統演算法進行修正或改進。密碼學是一個正在不斷發展的年輕學科,任何未被認識的加/解密機制都有可能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對信息系統或電子郵件的安全問題,還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互聯網固有的異構性,沒有一個單一的信任機構可以滿足互聯網全程異構性的所有需要,也沒有一個單一的協議能夠適用於互聯網全程異構性的所有情況。解決的辦法只有依靠軟體代理了,即採用軟體代理來自動管理用戶所持有的證書(即用戶所屬的信任結構)以及用戶所有的行為。每當用戶要發送一則消息或一封電子郵件時,代理就會自動與對方的代理協商,找出一個共同信任的機構或一個通用協議來進行通信。在互聯網環境中,下一代的安全信息系統會自動為用戶發送加密郵件,同樣當用戶要向某人發送電子郵件時,用戶的本地代理首先將與對方的代理交互,協商一個適合雙方的認證機構。當然,電子郵件也需要不同的技術支持,因為電子郵件不是端到端的通信,而是通過多個中間機構把電子郵件分程傳遞到各自的通信機器上,最後到達目的地。
⑽ 如何找回windows系統登錄密碼
找回windows系統登錄密碼 一、找回windows98的登錄密碼 1、重新啟動,進入dos模式:輸入命令 del x:\windows\*.pwl 其中x為你的windows系統安裝盤符 2、重新啟動,在出現的密碼提示對話框中點擊「確定」或「取消」,進入系統後,重新設置一個密碼。 二、找回windows xp 密碼 1、重啟,在啟動畫面出現後馬上按下F8鍵,選擇「帶命令行的安全模式」。 2、運行過程結束時,系統列出了系統管理員「administrator」和本地用戶「***」的選擇菜單,選擇「administrator」,進入命令行模式。 3、在命令行鍵入命令「net user *** 123/add」,強制將「***」用戶的口令更改為「123」,如設用戶名為「aaa」,口令為「123」,則鍵入「net user aaa 123/add」,添加後再用「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 aaa/add」命令將用戶提升為系統管理組「administrator」的用戶,並使其具有管理員許可權。 4、重啟計算機,選擇正常模式下運行,就可以用更改後的口令「123」登錄「aaa」用戶了。 兩種找回忘記WIN2000系統密碼的方法 一、利用輸入法找回Windows 2000登錄密碼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遺失忘記Windows 2000登錄密碼的情況,其實在遇到了這種突發事件後我們沒有必要去重新安裝系統、求助第三方軟體甚至將機器大卸八塊取出硬碟來找尋密碼;只要利用Windows 2000中的一個小小的漏洞就可以輕松的解決問題,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呢? (1)在Windows2000啟動之後,按照屏幕提示按下ALT+CTRL+DEL進行登錄,在登錄界面將游標移至用戶名輸入框,按鍵盤上的Ctrl+Shift鍵進行輸入法的切換,屏幕上出現輸入法狀態條,在出現的「全拼」輸入法中將滑鼠移至輸入法狀態條點擊滑鼠右鍵,出現的選單中選擇「幫助」,然後繼續選擇「輸入法入門」,在窗口頂部會出現幾個按鈕,奧妙就在「選項按鈕」上。 (2)如果系統未安裝Windows2000 ServicePack1或IE5.5,那麼現在就可以在「操作指南」窗口上邊的標題欄單擊右鍵,選擇「跳至URL」,此時會彈出Windows 2000的系統安裝路徑並要求輸入路徑,輸入c:\WinNT\system32(假設Windows 2000安裝在c:\WinNT下),按下「確定」,我們就成功地繞過了身份驗證進入系統的system32目錄。 (3)在system32目錄下找到「net.exe」,用滑鼠右鍵單擊並選擇「創建快捷方式」;右鍵單擊該快捷方式,在「屬性」/「快捷方式」/「目標」里輸入「c:\winnt\system32\net.exe user backup ABC/ADD」,然後點擊「確定」。 這一步驟的目的在於用Net.exe創建一個backup用戶,密碼為大寫的ABC,雙擊該快捷方式完成用戶的添加。 (4)現在把backup用戶添加到Administrators(管理員組中),同樣把Net.exe的快捷方式目標修改為「c:\winnt\system32\net.exe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backup/ADD」,雙擊執行。 (5)最後我們用backup用戶登錄,並修改你原先用戶的密碼,最後當然不要忘了刪除這個backup用戶。(指南針娛樂網 http://www.vscool.net ) 二、忘記Win2000管理員密碼的解決辦法 忘記Windows 2000密碼該怎麼辦呢?不要急,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兩個辦法來解決!大家知道,Windows 2000的密碼存放在系統所在的Winnt\System32\Config下SAM文件中,SAM文件即帳號密碼資料庫文件。當我們登錄系統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地和Config中的SAM自動校對,如發現此次密碼和用戶名全與SAM文件中的加密數據符合時,你就會順利登錄。如果錯誤則無法登錄。知道了系統登錄的原理之後,就可以著重想辦法讓SAM文件失效。讓它失效有兩種辦法——改名或者刪除。 具體方法是:在系統啟動前,插入啟動盤,進入C:\WINNT\System3\Config\,用ren命令將SAM文件改名,或用del命令將SAM文件刪除,重啟電腦即可。改名或刪除SAM文件以後,試著用Administrator登錄,密碼為空!成功了!接下來到C:\WINNT\System32\Config\文件夾下看看,又多了一個名為SAM的文件,這是系統在你登錄的時候自建的,目的就是為了記錄你的密碼,以便於以後登錄時的密碼校對。 但是,這兩種方法只對Windows系統所在的盤為FAT情況下有效,不支持NTFS。所以,如果你的Win2000用的是NTFS格式,則不能使用上面的方法。此時,你可以使用NTFSDOS這個小工具,它是個可以從DOS下寫NTFS分區的工具。用該軟體製作一個DOS啟動盤,然後用該軟盤啟動系統,然後到C:\Winnt\System32下將屏幕保護程序logon.scr改名,接著拷貝command.com到C:\Winnt\System32下(2000可以用cmd.exe),這樣啟動機器後等待15分鍾,本應該出現的屏幕保護現在變成了命令行模式,而且是具有Administrator許可權的,通過它就可以修改密碼或者添加新的管理員帳號了。 當然了,你也可以把winnt\system32\config\SAM文件抓下來,接著用l0phtcrack這個黑客工具軟體破解該密碼,很快就可以得到你需要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