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總統訪問伊朗
『壹』 玻利維亞與古巴外交關系怎樣能否做個綜述謝謝
玻利維亞與古巴及委內瑞拉號稱是組成了三國反美聯盟
從玻古關系而言,現在是比較緊密的,關系比較好,這源於玻利維亞新上任的反美總統莫拉雷斯,總體而言,兩國關系類似於古巴和委內瑞拉的關系,主要體現在政治上的互相支持,但並不如委內瑞拉和古巴的那般親密,一是因為莫拉雷斯上台不久,個人魅力還未充分展現,二是兩國地理位置相對較遠,經濟互補程度不高
『貳』 除中國朝鮮伊朗越南外例舉3個地方都行政長官由中央任命的「主要國家」
俄羅斯,總統駐地方全權代表(相當於省委書記)和州長,邊疆區長官由中央政府任命,自治共和國總統由各國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哈薩克,州長由總統任免,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自治共和國總統自己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吉爾吉斯斯坦,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塔吉克,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烏茲別克,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土庫曼,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拉脫維亞,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愛沙尼亞,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立陶宛,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
白俄羅斯,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自治共和國總統自己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烏克蘭 ,州長自己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喬治亞,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自治共和國總統自己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亞塞拜然,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自治共和國總統自己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亞美尼亞,州長由中央政府任免,自治共和國總統自己選舉,報請中央批准。
法國,省長州長由地區選舉報請中央任免。
韓國,道知事由各地選舉,報請總統任免。
敘利亞,地方政府黨部書記和省長由總統任免,總統兼任復興社會黨總書記。
埃及,地方政府首長由總統任免,
黎巴嫩,省長由總統任免,
科威特,
阿富汗
伊拉克
沙特
葉門
阿聯酋
巴林
利比亞
阿爾及利亞
摩洛哥
波斯尼亞和黑塞戈維亞
塞爾維亞和黑山
克羅埃西亞
斯洛維尼亞
委內瑞拉
玻利維亞
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
緬甸的地方政府有國家和平發展委員會任免
等等,舉不勝舉,甚至包括印度,~~!
『叄』 委內瑞拉的外交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倡南南合作。積極推動拉美地區一體化,注重同古巴、玻利維亞、巴西等拉美國家開展合作。重視同俄羅斯、伊朗等亞非國家發展關系。堅決反對美干涉內政。
委同160多個國家保持外交關系,是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十五國集團、石油輸出國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泛美開發銀行、美洲國家組織、美洲玻利瓦爾選擇、南美國家聯盟、南方共同市場、里約集團、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經濟體系、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成員國。拉美經濟體系總部設在加拉加斯。 同中國的關系
雙邊政治關系
1974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委內瑞拉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年9月,中國在委設使館;11月,委在華設使館。
2004年12月,委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2006年8月,中委簽署《中國旅遊團隊赴委內瑞拉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
201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赴委參加委獨立200周年慶祝儀式。
同美國的關系
委美於1835年6月30日建立外交關系。查韋斯總統上台執政後,美批評委政府侵犯人權,指責其支持哥倫比亞反政府游擊隊並與哥販毒集團有聯系。為此,美對委國家石油公司採取制裁措施。查韋斯總統批駁美方有關指責,反對美以人權、反毒為借口乾涉委內政,明確反對美政治、經濟和貿易制度。2010年,委拒絕接受美新任駐委大使提名。委美經貿聯系緊密,美是委最大出口市場,委是美第四大石油供應國。
同歐洲國家的關系
歐盟是委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地。委重視發展同歐盟國家的關系,以求引進資金、技術和增加出口。委與歐盟成員國簽有多項經貿和科技合作協定。
2010年,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俄羅斯總理普京和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訪委,查韋斯總統訪問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葡萄牙。2012年6月,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委。
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關系
委重視同拉美國家關系,積極參與地區事務,大力推動美洲玻利瓦爾聯盟等拉美一體化戰略,同古巴、玻利維亞、厄瓜多等國家關系密切。
2010年7月,委內瑞拉中斷與哥倫比亞的外交關系。8月,兩國復交。
2010年,查韋斯總統訪問烏拉圭、厄瓜多、尼加拉瓜、古巴、巴西、多米尼加和阿根廷,烏拉圭總統穆希卡、厄瓜多總統科雷亞、巴西總統盧拉訪委。古巴、玻利維亞、阿根廷、厄瓜多等國元首出席在委召開的美洲玻利瓦爾聯盟第九次峰會。2011年12月,委成功舉辦首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峰會。2012年7月,查韋斯總統赴巴西出席南共市特別峰會。7月31日,委正式加入南共市。
同亞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區關系
委看重亞太及非洲地區發展前景,逐步加強與上述地區的經貿合作,把發展與亞太及非洲國家的關系作為實現外交多元化的重要目標。
2010年,查韋斯總統訪問伊朗、敘利亞和利比亞,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訪委。2012年1月和6月,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兩次訪委。委支持伊朗、土耳其和巴西關於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協議,反對國際社會制裁伊朗。
『肆』 世界上的親美國家和反美國家,除了俄羅斯,中國,朝鮮,巴基斯坦,敘利亞,伊朗,還有哪些
當然,就美國全球霸權勢力來說,有附和者,也有反抗者。
先就中國來說,一個新興的崛起的大國,必然會對美國這個全球霸主形成威脅。
或許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總統奧巴馬不遺餘力的推進「重返亞太」戰略,
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的崛起,及日益上升的全球影響力。
俄羅斯則一直活在前蘇聯的落日余暉中,盡管經濟稍稍遜色,但軍事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美國的東歐反導系統,以及在中東地區,經歷「阿拉伯之春」之後的重新洗牌。
無疑將令俄羅斯坐立不安,所以在敘利亞,伊朗問題上頻頻與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角力抗爭。
在小布希2001年在聯合國演講中所列及的「邪惡軸心」——古巴,伊朗,朝鮮,伊拉克,利比亞
當然,伊拉克,利比亞已經不復存在。
總體而言,在中東阿拉伯世界有一種生來的反美情緒,
但像沙特,卡達,阿聯酋等,是親美政權執政。
非洲,骨子裡有一種反侵略,反殖民的堅強意志,
自然有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一種生來的抵制。
拉丁美洲,隨著越來越多的左翼領導人上台執政,及拉美一體化格局的日趨形成,
排除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無疑將成為拉美各國領導人爭取選票,凝聚國家的絕佳選擇。
亞洲,中國肯定會和美國角力到底,毫無疑問,中南海的決策者不可能不明白。
日本,韓國雖為美國的盟友,
但由於歷史原因,及二戰中慰安婦問題,靖國神社問題,美日韓同盟關系日趨離析。
而中國的盟友,朝鮮。北京很明白,維系朝鮮現政權的穩定,
在朝鮮核試驗,導彈試射,半島局勢驟然升級的現實條件下,更為可貴。
而南海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菲律賓,越南,背後都是美國人慫恿,撐腰。
真正有實力,和中國角力的,在南海還沒有。
緬甸以前和中國走得很近,不過現在隨著緬甸軍政府的終結,國家的進一步開放,
也逐漸想拉美國來平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你問到的,柬埔寨,總體來說還應該算東南亞的中立國及調停人。
多次阻止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在東盟峰會上提交領土問題,綁架峰會。
在中亞的一些國家,如哈薩克,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等
因為是原蘇聯的組成部分,俄羅斯在這一地區依舊有深遠的影響力。
『伍』 急急急急急!!!!要2009年國內外的時事政治!我們明天要考試!!
1、2008年12月6日,希臘一名少年在首都雅典與警方發生沖突時被警察開槍打死,隨後雅典等主要城市出現多起示威與抗議活動。
2、2008年12月6日--12日,「攜手-2008」中印陸軍反恐聯合訓練在印度舉行。
3、2008年12月8日--11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團長會在北京舉行。
4、2008年12月11日--12日,歐盟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5、2008年12月13日,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日本福岡舉行。
6、2008年12月15日,第六次中美戰略對話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
7、2008年12月15日,阿披實當選泰國總理。
8、2008年12月16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聯邦基金利率即商業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降到歷史最低點,從1%下調到0--0.25%這個范圍。
9、2008年12月19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33.87美元,處於近5年來的最低點。
10、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戰機向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空襲。2009年1月3日,以色列地面部隊又在空軍配合下進入加沙地帶。
11、2009年1月9日,第九次中日戰略對話在日本東京舉行。
12、2009年1月12日,俄羅斯同意於次日恢復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本月初,俄與烏克蘭因天然氣價格和過境費問題發生爭執。1月7日,俄切斷了經烏向歐洲的天然氣輸送,導致歐洲一些國家出現「斷氣」危機。
13、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宣誓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
14、2009年1月21日,以色列軍隊全部撤離加沙地帶。
15、2009年1月29日,法國各地發生近200起抗議政府當前經濟政策的罷工及遊行示威事件.據法國勞工總會統計,全國當日有250萬人參加了各類抗議活動。
16、2009年1月30日,朝鮮宣布廢除朝韓間停止政治、軍事對抗的協議。
17、2009年2月7日,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發生大規模流血沖突,總統衛隊向試圖進入總統府的示威群眾開槍,導致300多人死傷。
18、2009年2月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災害。截至2月22日,火災已造成200多人死亡,近2000棟房屋被毀,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澳元。
19、2009年2月10日,俄羅斯廢棄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和美國銥衛星公司的「銥33」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相撞。這是太空中首次發生完整的在軌衛星相撞事件。
20、2009年2月13日,美國國會眾參兩院先後投票表決,最終批准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
21、2009年2月16日,法國國防部和英國軍方先後證實,英國核潛艇「前衛」號和法國核潛艇「凱旋」號本月早些時候在大西洋發生相撞事故。由於雙方在低速狀態下相撞,沒有發生核泄漏,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22、2009年2月28日--3月1日,第14屆東盟首腦會議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舉行。這是《東盟憲章》生效以來東盟國家領導人的首次聚會。
23、2009年3月2日,幾內亞比索總統若昂。貝爾納多。維埃拉在比紹遇襲身亡。
24、2009年3月5日,聯合國大會主席布羅克曼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向蘇丹總統巴希爾發出逮捕令的行動是出於政治考慮,根本無助於蘇丹和平進程。國際刑事法院3月4日以涉嫌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宣布正式對蘇丹總統巴希爾發出逮捕令。
25、2009年3月6日,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以抗議其針對巴林王國主權發表的「不適當言論」。
26、2009年3月5日~14日,「和平-09」多國海上聯合軍演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來西亞、科威特、奈及利亞、土耳其共12個國家的海軍參演。演習包括港岸特種部隊演練和海上實兵演習兩部分。
27、2009年3月11日,德國斯圖加特市附近的一所中學發生惡性校園槍擊案,造成包括兇手在內16人死亡。
28、2009年3月14日,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與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在英國閉幕並發表聯合公報,同意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復全球經濟增長。
29、2009年3月15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美國今年首次發射太空梭。
30、2009年3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決定,結束該國自1966年以來僅保有政治成員身份而與北約「半脫離」的狀態。
31、2009年3月23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門資金,購買金融機構「有毒資產」,以促進信貸恢復流動。具體措施是設立一個「公共-私人投資項目」,政府出資750億美元--1000億美元,與私人投資一起收購5000億美元的「有毒資產」。今後「有毒資產」購買額可能擴大到1萬億美元。
32、2009年3月30日,第21次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首腦會議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
33、2009年4月1日,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正式加入北約,從而使該組織成員國總數升至28個。
34、2009年4月2日,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在英國舉行。
35、2009年4月3日--4日,北約峰會在德國和法國舉行。
36、2009年4月5日,朝鮮宣布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
37、2009年4月6日,義大利中部地區發生里氏5.8級地震。
38、2009年4月11日,因泰國反獨裁民主聯盟支持者圍攻會場,原定在泰國帕塔亞舉行的東盟系列峰會被迫取消。5月13日,泰國政府宣布東盟系列峰會推遲至10月下旬。
39、2009年4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解除對美國公民前往古巴探親及向其在古巴親屬匯款的限制,並支持美國企業進入古巴電信網路和衛星廣電服務市場,這標志著美國政府對古巴政策的重要轉變。
40、2009年4月17日--19日,第五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美國將與拉美國家開啟新的關系,而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和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的講話也有與美國改善關系之意。4月18日,查韋斯還宣布將恢復向美國派遣大使。
41、2009年4月17日--19日,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
42、2009年4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聲明,發端於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前稱人感染豬流感)疫情已構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生緊急事態」。
43、2009年4月30日,駐伊拉克英軍正式結束其在伊南部城市巴士拉駐地的作戰任務。自此,英軍在伊拉克長達6年的軍事行動宣告結束。
44、2009年5月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說,擊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武裝是美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共同目標,三國需要強化合作,共同應對恐怖組織和極端分子的威脅。
45、2009年5月11日,第二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在英國倫敦舉行。
『陸』 為什麼伊朗總統在正式場合只穿西裝不帶領帶
自成一家 不修邊幅的首腦
平常我們在電視里看到的各國領袖人物一般都是西裝革履,派頭十足。然而近來世界政壇殺出了幾位「異類」,從哈馬斯最新提名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哈尼亞到伊朗總統內賈德,從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到德國總理默克爾,他們在公眾場合的衣著都會讓人眼前一亮,要麼是太過休閑從而有些「不修邊幅」,要麼則過於正式而顯得刻板。
哈尼亞 從不打領帶
被哈馬斯提名為巴勒斯坦新總理的哈尼亞出生於1962年,自幼家庭貧困,靠聯合國的救濟為生。上大學後,哈尼亞主修的是阿拉伯文學,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哈尼亞很討厭著正裝,即便是在非常正式的場合,哈尼亞也極少打領帶。2月18日,新一屆巴勒斯坦立法委員舉行就職儀式,作為哈馬斯的高級領導人,哈尼亞依然故我「休閑上陣」,不打領帶。對於哈尼亞的這樣一身裝扮,支持他的選民一點都不介意,在他們看來或許正是這樣的衣著才使領袖和選民之間的距離很近。
默克爾 套裝太古板
如果說男性的世界領袖不穿西裝有些「另類」,那麼女性的世界領袖穿得過於正式則又失去了女人味,讓人覺得刻板,也可以稱得上是女人中的「另類」,德國女總理默克爾就是這樣一位領導人。其實默克爾在當上總理之後在形象上下了一番工夫,在這之前,她經常成為媒體和大眾嘲笑的對象,有德國媒體曾經這樣形容默克爾:「她的蘑菇頭真可怕,脖子周圍居然沒有頭發,劉海簡直就像被剃光!」在德國民眾的眼中,默克爾的形象顯得刻板、土氣。當上總理之後,默克爾把自己的頭發弄得利落了許多,但在著裝上依然是刻板的黑色套裝一統天下,一點都不活潑、時尚。相比之下,無論是烏克蘭美女總理季莫申科還是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都要顯得時尚、女人得多。看來,出身東德的默克爾改不了從小就喜歡穿得方方正正的習慣。1
內賈德 夾克成時尚
伊朗總統內賈德不僅能夠製造出震驚世界的言論,同時還能夠製造時尚,引領潮流。在公眾場合我們經常看到內賈德身穿米白色夾克,面帶微笑,出身平民的內賈德通過這一身十分有親和力的裝扮拉近了自己與民眾之間的距離。由於這套米白色夾克在伊朗媒體的曝光率很高,加上內賈德本人的吸引力,這一款式的夾克在伊朗逐漸成了暢銷貨,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內賈德夾克」。如今在伊朗的大小集市上,人們很容易就能夠買到既便宜又時尚的「內賈德夾克」,小商販們對此更是津津樂道。
莫拉萊斯 沒穿過西裝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似乎從來都沒穿過西裝,這位印第安人總統為了顯示自己的出身而擯棄了政要們最常見的上鏡裝。莫拉萊斯最喜歡穿的是一種條紋毛絨衫,他在正式就職之前出訪外國的時候就一直穿著,如今這種毛絨衫在玻利維亞已經成為其忠實擁護者必備的衣服。為了滿足總統及其支持者的需要,製造這種毛絨衫的毛織品公司已經表示公司將設計800種此類條紋毛絨衫。天熱的時候,莫拉萊斯的行頭雖然變成了短袖襯衫和T恤衫,但同樣是休閑十足,根本不管任何的著裝禮儀。
『柒』 第七屆冬奧會玻利維亞派了幾個運動員
第七屆冬奧會是玻利維亞第一次參加冬奧會,該屆冬奧會是在義大利舉辦的,一共有820名運動員參賽;第七屆冬季奧運會於1956年1月26日至2月5日在義大利共和國北部城市科爾蒂納丹佩佐舉行。
本屆應邀參賽的有3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隊32個),820名運動員,其中女子132人,男子688人。首次參加的有伊朗、玻利維亞、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經過協商,組成了德國聯隊參賽。
(7)玻利維亞總統訪問伊朗擴展閱讀:
第七屆冬奧會於1956年1月26日至2月5日舉行。26日上午11時許,大會正式開幕。義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基出席了開幕典禮,並宣布大會開幕。
本屆點燃奧林匹克火焰的是意著名男子花樣滑冰運動員吉多·卡羅利。代表運動員宣誓的為意上屆奧運會女子高山滑雪速降比賽銅牌獲得者朱里亞娜·切納爾-米努佐。她也是奧運會史上第一個執行這種光榮使命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