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名人訪問

名人訪問

發布時間: 2023-01-22 09:31:50

1. 有那些專訪明星或名人的節目

專訪明星或名人的節目有《非常靜距離》,《魯豫有約》,《背後的故事》,《可凡傾聽》,《楊瀾訪談錄》,《超級訪問》,《天下女人》,《康熙來了》,《藝術人生》。

1、《非常靜距離》

《非常靜距離》是一檔在深圳衛視播出的明星訪談心綜藝節目。該是一檔宣揚態度的明星訪談新綜藝,亦動亦靜的對嘉賓勵志故事做深度剖析,旨在通過全新的互動談話模式讓觀眾通過主持人拜訪、探班明星嘉賓工作生活場所,或由主持人邀請嘉賓做客棚內錄制,全方位、真實、立體地展現嘉賓的形象、性格與正能量態度,展現嘉賓鮮活真實的一面。

2、《魯豫有約》

《魯豫有約》是香港鳳凰衛視製作的電視談話性節目,鳳凰衛視於2001年開播,後進入中國大陸電視,在各個地方電視台播出,2008年湖南衛視購買中國大陸區獨播版權並於4月14日開始播出。

3、《背後的故事》

《背後的故事》是湖南衛視訪談性節目,湖南衛視第二代電視產品。是一檔感動多數人的大型故事性情感類節目,主要是挖掘眾明星光鮮亮麗背後,觸動心靈的故事。

4、《可凡傾聽》

《可凡傾聽》是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2003年開設的一檔以精英文化為基石的高端文化名人訪談類欄目。主持人是曹可凡,節目在上海電視台藝術人文頻道播出。

5、《楊瀾訪談錄》

楊瀾訪談錄》開播自2001年,是國內最早推出的高端訪談電視節目。秉承著「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的節目理念,主持人楊瀾女士邀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精英翹楚,坐而論道。節目力圖穿越風雲際會的有限時空,將嘉賓的人格力量和社會價值作為節目的終極呈現。

2. 在一次名人訪問中被問及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時

燈泡、電話、打字機、縫紉機和留聲機都在十九世紀發明。南北戰爭定義了美國的十九世紀,是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歷史事件。戰後,可用電力、鋼鐵和石油產品的發明導致了1865年至1900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其特點是鐵路和輪船的發展,通信手段的快速發展和廣泛使用以及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發明等等。

3. 電視上有哪些勵志、創業、求職、成功名人訪談類的節目

中央二套《對話》《芮成鋼:leaders》
《魯豫有約》
東方衛視《楊瀾訪談錄》
《高端訪問》
你經常關注一下中央二套和各類財經頻道,這類節目很多的。
中央七套致富經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
贏在中國
最有名,cctv2每周二晚10點會放

財富故事會
聽王凱給你講故事,有印象嗎

波士堂
每期請一個老總會講發家史的,這個肯定有幫助,袁鳴主持的

上海東方衛視的《創智贏家〉
CCTV2《商務時間》
風雲浙商

《生財有道》《商道》

中央十套《人物》
中央三套《藝術人生》
中央新聞頻道《高端訪問》
中央四套《華人世界》
中央七套《致富經》
浙江經視的《風雲浙商》
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
東方衛視或第一財經頻道《波士堂》
湖北電視台《創富英雄》
陝西衛視《改變》
天津電視台《財富廣場》

面孔 大家 奮斗

外國的名人演講 搜有中文字幕的 裡面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北京衛視的《BTV秀場》的《頂尖秀》、
《財富人生》

鳳凰衛視 《名人面對面》

半邊天欄目(中央電視台)

4. 從古到今有哪些訪問過濟南的名人

1952年)10月27日,毛澤東考察了濟南。據毛澤東衛士李家驥回憶:毛澤東在羅瑞卿、許世友陪同下進行了參觀。「你們知道山東、濟南怎麼來的嗎?」毛澤東和大家閑聊時問道。大家雖然知道,今日山東和濟南的地理位置和當前的一些情況,要說具體歷史就不敢說話了。 毛澤東見大家沒回答,便講起歷史來: 「山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早生息的地方,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後,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建都『亳』,在今天的曹縣南。商的始祖契曾在蕃,也就是今天的滕縣住過。商代早期的活動在今天山東的西部,河南東部。契傳到孫(相土),勢力達到今渤海一帶,定都『泰安』。商也曾在泗水建都。直到商第二十代君王盤庚時遷都到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陽。 「周武王滅商後,為了加強對廣大被征服地區的控制,進行了大分封。在山東地區分封了曹、滕、齊、魯等國。但主要是齊魯,這就是山東也叫齊魯的原因。齊國的首領就是姜太公,魯國的首領就是周公的長子伯禽。 「齊魯古時候還稱『鄒魯』或『齊青』、『山左』。齊魯又因在太行山以東,所以古代『山東』有時指齊魯,但有時山東的概念比齊魯大。到戰國時期,只剩七個大國爭雄了。人們以函谷關為界,西邊的是秦國,東邊則是山東六國。 「山東,作為地方最高一級的政區名稱,是從金代開始的。山東這塊富饒的土地養育了炎黃子孫和眾多的名人志士。據說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和大禹都曾生活在這里。孔子、孟子、左丘明、孫武、孫臏、諸葛亮、王羲之、黃巢、李清照、辛棄疾、戚繼光、蒲松齡等,都是山東人,他們為山東爭光添彩,也為中國歷史做出貢獻。」 毛澤東又耐心地有板有眼地講起濟南: 「濟南也是個古老的地方。 「為什麼叫濟南?原來古代這里有一條大河,發源於河南王屋山,從山東半島入海,名叫濟水。古時候濟水、黃河、淮河、長江並稱中國四大江河。後來,濟水上游發生變化,下游叫大清河,但仍稱為濟水。清咸豐五年(1855)六月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河水流入大清河奪河床入海,以後並稱為黃河,濟水的名稱也就沒有了。現濟南北郊的黃河,就是古代的大清河,用的就是濟水的舊河床。因為濟南這個地方在濟水之南,所以從漢朝起就叫濟南。漢代的濟南國所在地叫平陵城,就在今濟南市東郊龍山鎮東北。西漢時,濟南一度改為郡,後又復國。曹操曾任濟南相。 「到晉朝,濟南郡的治所才由平陵城轉到歷城,就是現在濟南市內的舊城區。現在濟南市區從此才正式成為郡所在地,經擴大修整成為初具規模的中等城市。而原來的平陵城逐漸衰頹。 「東晉時濟南郡隸屬青州。隋文帝時,濟南改為齊州,不久又改回來,唐朝濟南屬於濟南道。宋朝把政區分為路,濟南屬京東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出任齊州知州,對城市建設有過卓越貢獻。明朝初年在山東設省,省會在濟南府歷城縣。而後濟南一直是省會城市。」 毛澤東又點了一支煙,繼續說: 「濟南自古以來,就是交通樞紐、北方重鎮,也是文化名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發生在濟南南部,她哭的是齊長城,不是秦長城。大詩人杜甫、李白、蘇軾等都來過濟南。而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則長期生活在這里。所以濟南自古就有『詩城』和『名士多』的美譽。」 毛澤東來到「第一泉」時,他問:「你們知道這泉水古代叫什麼名字嗎。」有位地方同志說:「濼水!」「對。」毛澤東說,「據《春秋》記載,在公元前694年,魯桓公和齊襄公曾相會於濼,就是這個地方。濼,是個水名,這是兩千六百多年前的事了!」接著毛澤東又看了漱玉泉,這個泉是為了紀念詞人李清照的。毛澤東看後,稱贊李清照,不僅詞寫得好,而且很有愛國思想。 毛澤東看完歷下亭,便前往斜對岸的北極閣。他對北極閣看得很認真,還風趣地說:「我們來到王耀武的指揮所了!」登閣遠望,全湖風光盡收眼底。毛澤東與身邊同志議論說:這北極閣又叫真武廟,是道家的廟宇。據說,在金元之際,濟南道教興盛,全真教的祖師丘處機就曾在濟南傳教。這個北極閣建於元代,上下有百級石階,內有真武帝塑像。(《毛澤東指點江山》第1148~1149、1153頁) 10月28日,在南豐祠,毛澤東講它的來歷:南豐先生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任齊州太守期間,剪除豪強,倡修水利,人民為紀念他而建祠祭祀。(吳曉梅《毛澤東視察全國紀實》,湖南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0~21頁) 同日毛澤東利用來山東視察的間隙,乘遊艇游覽大明湖。山東分局統戰部副部長李宇超當導游。 毛澤東指著北面的古建築群問李宇超:「那些建築叫什麼?」李宇超回答:「那是張公祠、南豐祠。」一聽到張公———張曜,毛澤東興奮而又風趣地問大家:「張曜怕婆子你們知道不知道?」這一問,把同志們都引笑了,都說不知道。這時,毛澤東給大家講張曜的故事。毛澤東講了張曜從一名僱工升任山東巡撫的過程後告訴大家,張曜不識字,靠他的夫人辦理公文。張曜刻了一塊「目不識丁」的圖章帶在身上,作為自勉,虛心向自己的夫人學習。通過苦讀,能通文曉史,寫出一筆好字。 大明湖的青蛙青蛙為什麼不叫呢?我也很納悶。但是,起碼的科學常識告訴我,是因為湖水涼的緣故。大明湖的水源,是泉城的眾多泉眼裡或噴涌、或細吐而出,地下水溫低,是不言而喻的。可是,隱約地聽說好象有個故事呢。於是,便向周圍的人打探,結果一無所得。 偏偏我又喜歡刨根問底,不想就任何事情永遠留著問號。如同對《紅樓夢》里黛玉和湘雲在中秋節夜晚對詩,最後兩句「寒糖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中一個字的疑問。事情是這樣的:我去一位同學家,聊天時談及,我說是「葬詩魂」,同學的孩子說是「葬花魂」。因為我看了多遍,相信自己的記憶。因為我的書是七十年代出版的,的確拿不準。回家後,一個電話打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文學編輯部,對方說:兩者均可。我追問道:「哪個更恰當呢?」回答曰:「葬花魂」。問:「緣由呢?」答:「因為故事的情節發生在黛玉葬花之後。」我基本滿意了。 這次,我如法炮製,電話打到大明湖公園,對方問,「你要科學的,還是要民間傳說的呢?」我說:「要民間的。」大明湖公園的管理人員耐心地向我解說,我才得以明白。 原來,這個故事涉及皇帝呢。清朝皇帝乾隆南下微服私訪,路過濟南,曾在歷下亭下榻。說起歷下亭,也是頗有來歷的。 毛澤東1952年10月下旬休假7天,在山東的3天里,就曾到此處游覽。當然,我們的領袖是不可與古代帝王同日而語的。 歷下亭的修建,應追溯到1500年以前,即北魏的「客亭」,以後數易其地。宋朝以後,亭閣遷到大明湖畔,到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才在湖中修建。毛澤東指著「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對聯,對隨行人員說:歷下亭名聞天下,主要是因為大詩人杜甫公元745年到齊州臨邑看望其弟杜穎,而後到濟南,與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北海太守等人相聚於歷下亭,當時杜甫揮筆寫下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的著名詩篇,對聯就是其中的詩句。 這個亭子很普通,處於大明湖的湖心島上。因為涉及名人,所以得以揚名。有仙則名、有龍則靈嗎! 皇帝貴為真龍天子,比常人更有雅興。「珍珠泉」的御碑,就是乾隆所為。當年,毛澤東盛贊御碑後說:「乾隆這個人好出風頭,走到哪寫到哪。」因為珍珠泉在一個大機關的院子里,所以,很少有人去看。 乾隆一路觀賞、題字呀的,大概勞頓了,在歷下亭下榻。各路神靈大顯身手,一時間大明湖蛇舞蛙鳴,均表明對皇上歡迎之誠意。本來乾隆需要安靜,這樣的雜訊,影響了乾隆的心情,他便頒發了聖旨:「蛙不鳴 蛇歸洞」.此後,你再到大明湖,不僅聽不到青蛙的聲音,也休想看到蛇的蹤影! 其實,濟南主要還是因泉而名,不然,也就沒有了「泉城」的美稱了。「天下第一泉」之趵突泉,就有著很多傳說。毛澤東在此品茶時,就風趣地說:「我們的待遇好高嘍!大家都享受到了乾隆的待遇嘛!」原來,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開始飲用的是從北京攜帶的玉泉水。到了濟南,品嘗趵突泉的水,覺得勝過玉泉水,稱做「玉泉趵突「,並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從此以後,遊人多到此嘗水品茶,俗有「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遊」之說。因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而名的「漱玉泉」,就在趵突泉公園的眾泉群之中。公園的北邊有五龍潭公園泉群;東面是黑虎泉泉群,距離都很近。毛澤東當年觀黑虎泉時風趣地說:「濟南的老虎不咬人,光吐水嘍!」大明湖的水源,就來自於眾多的泉水,它們在大明湖匯集。看來,濟南的泉水還是蠻團結的噢! 還有那坐落在南部的「千佛山」,最早的名字是舜耕山,大舜還曾經在此勞作呢!至今的地名,仍然有舜耕山莊、舜耕路的,就是見證。

5. 有哪些名人專訪值得一看

《楊瀾訪談錄》開播自2001年,是國內最早推出的高端訪談電視節目。秉承著「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的節目理念,主持人楊瀾女士邀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精英翹楚,坐而論道。節目力圖穿越風雲際會的有限時空,將嘉賓的人格力量和社會價值作為節目的終極呈現。節目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眾多領域的熱點話題,與世界各國的知名人士進行廣泛探討。暢談的話題不僅緊緊圍繞時事或專業,更以人的經歷、感受和智慧為中心,抽絲剝繭地講述人的故事,以成敗得失、人生百味來體現人的智慧和感悟。到目前為止,《楊瀾訪談錄》已采訪了全球800多位各界精英人物。自節目創立以來,收視表現始終驕人。由於節目品質富於人文氣息,特別在社會中高階層的精英人群中有著相當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6. 訪問名人的要點

對於名人的采訪難度是很大的,他們有豐富的從政、從藝或從文經歷,學識淵博,見解過人。作為中國媒體的代表,如稍有不慎,就會給國際友人留下不良印象。另外,高端們曾經接受過無數次的采訪,如沒有新意的提問,只會變成毫無意義的重復。但水均益的提問藝術精彩紛呈,能夠體現出如下特點:

一、 通過迂迴提問的方式,提出一些尖銳敏感的問題
在與采訪對象進行談話尤其是在采訪名人的過程中,許多問題必然涉及到其不願提、不想提、不敢提的方面。但這往往是采訪的精彩之處,是新聞眼。但對於這種問題,只能以委婉的語氣和平和的方式提出,卻又須在不動聲色之中顯現鋒芒。迂迴提問是巧妙處理敏感微妙問題的好方法,能夠有效地避免因記者直接觸及敏感問題引起的不快,這在采訪名人中尤其需要注意。迂迴提問是采訪的重要技巧,其核心是繞開敏感問題和能夠直接觸動微妙之處,顧左右而言他。在水均益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的專訪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這一點。
水均益:秘書長先生,我知道您最近一直很忙,不光要來中國訪問,還得面對您一個月前接受BBC采訪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我個人在看那個采訪的時候一直有個疑問,您事先是否對那樣的問題以及事後各方的反應有所准備?
安 南:……
水均益:所以您的意思是說,您對此事的立場一直是統一的。
安 南:……
水均益:就在這個采訪播出後,您受到了來自多方的壓力,其中也包括鮑威爾先生給您打來的一通電話,您感到壓力大嗎?
安 南:……
水均益:秘書長先生,您所說的話往往都會成為報紙的頭條的主要原因就是您是聯合國秘書長,所以有人做出這樣的假設,如果您在戰前就發表了這樣的聲明,局勢可能完全是另一種樣子,您怎麼看?
安 南:……
伊拉克戰爭是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由美國發動的,這一問題對於秘書長安南來說可謂敏感話題,如果提問方式不恰當會導致場面尷尬。但水均益使用了平和的語言和盡量避免矛盾的問話方式來提問,既達到了目的,又毫不失禮。

二、 通過追問的方式,循循善誘地將問題引向深處
在許多訪談節目中,追問都是常用的問話方式。水均益也不例外,雖然沒有王志追問的鋒芒畢露,但卻能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將問題帶出,引向深入。追問側重於在訪談過程中根據采訪對象的回答所作的即興發問。水均益的問話方式較為平和,非常注意語氣和態度。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丹·拉瑟說過:以提問嚴格而著稱,是我追求的;而提問刁鑽的名聲,是我應避免的。我絕不想背上這種罵名。[1] 因此追問也要注意方式。在《高端訪問》對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的采訪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水均益:我們注意到您跟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關系非常好,就在這個月,2004年12月,您還專門去又一次拜見了他,當時他坐在輪椅上,而且還專門站起來迎接您。
查韋斯:……
水均益:能不能給我們簡單地說一下,您和卡斯特羅先生的關系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查韋斯:……
水均益:您怎麼看待他,他對您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是一個兄長還是一個父輩?還是一個同事?還是一個好戰友?
查韋斯:……
水均益:總統先生,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我知道您的時間非常緊張。就是您這次來中國,這次訪問下來,您有沒有什麼驚人的或者說對我們新聞界來講,很有誘惑力的新聞告訴我們,在這兒。
查韋斯:……
對於名人來說,其透露出的一丁點信息都可能成為重要新聞,因此採用追問的方式往往能得到出乎意料的收獲。水均益通過對查韋斯與卡斯特羅之間關系的追問,問出了許多人想問的委內瑞拉與古巴、美國之間關系的問題。

三、 提到名人的童年生活,活躍談話氣氛
英國傳媒人Hunter Daive認為「一個未被公認的事實是,所有的名人都喜歡提到童年生活。」[2]因此,她在采訪中喜歡問名人的童年生活。提問名人的童年生活不僅可以活躍談話氣氛,使采訪深入下去,而且能夠給觀眾一個新穎的看點,吸引觀眾目光。《高端訪問》在對舞蹈家麥克·弗萊利的訪談中就問到了其童年生活。
專訪舞蹈家麥克·弗萊利
水均益:你的童年生活是什麼樣的?在你的家裡,你的父親、母親,他們跳踢踏舞嗎?
麥克:……
水均益:這真是很寶貴的傳統啊!
麥克:……
水均益:生活十分的艱辛,然後他們決定送你去舞蹈學校,當時你的感覺是什麼?
麥克:……
水:這倒是一條新聞呢,麥克說他曾經痛恨跳舞。
麥克:……
水:這個過程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都是一樣的。
麥克:……
水:我看你的經歷時,我發現你有十分廣泛的興趣,而且你也很在行,例如您剛才提到的拳擊,你在1975年的時候,同時獲得了兩個獎項:一個是金手套獎,那是一個拳擊比賽,還獲得了愛爾蘭全國長笛比賽的冠軍。
麥克:……
水:我知道在你高中畢業後,為了生計您還需要去建築工地幹活。
麥克:……
童年生活是所有名人都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不僅能活躍訪談氣氛,還能對觀眾有啟發作用。從麥克·弗萊利的經歷中能夠對有志於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們以啟迪和借鑒。

四、 提出帶背景的問題,采訪中充分運用手中材料
這種提問建立在對名人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能夠深化談話內容。通過采訪者在訪談中主動地將一些已了解到的背景在提問中帶出來,能夠將談話引向深入,還是發展談話線索的重要依據。這一點在水均益的采訪中能夠多次看到,甚至成為其采訪風格之一。英國傳媒人Lynn Barber對采訪名人的建議是:「做好功課,帶著充分的准備與好奇心前往。一開始就提出詳盡的問題,去證明你對他所知甚詳,也提醒他,你期待他以努力回答你的問題。」[3]
在水均益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雪莉·蒂爾曼的采訪中可以體現這一點。
水:您作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校長,您也知道在幾十年前,也就是在1969年之前,普林斯頓大學甚至沒有女學生,是個純粹的男校。而在幾十年後學校有了第一位女校長,我也知道您上任以後提拔了很多女性中層主管。為什麼您會這么做?您想藉此推動什麼東西呢?
雪莉·蒂爾曼:……
…………
水:我注意到你剛才用了一個詞,叫熱情,這也許是發自你內心的東西,我想這也許也和你畢業後的經歷有關。當時你志願去非洲的塞拉里昂,在那裡的一所高中教了兩年書,為什麼?
雪莉·蒂爾曼:……
提出這樣的問題,會讓被采訪的名人覺得,你在訪前准備上花了心思,從心理上會有一種認同感,也能在訪談中與名人有更多共同語言。
[編輯本段]五、 對專業概念的發問,更貼近讀者需要
對於一些專業領域的概念,一般讀者都會覺得深奧難懂。在這個時候,訪問者從普通觀眾的視角,對於這些專業概念發問,能夠有效的銜接訪談過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雪莉·蒂爾曼是幹細胞研究方面的專家,在訪問進行過程中一般觀眾大多不明白「幹細胞」是什麼。在這里,水均益進行了及時的發問。
水:到底什麼是幹細胞?
雪莉·蒂爾曼:……
水:就我的理解,它們就相當於人體中或者是其他動物體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可以這么說嗎?
雪莉·蒂爾曼:……
水:那麼這些幹細胞醫學用途,或者說是研究這些幹細胞的醫學用途在什麼地方呢?
雪莉·蒂爾曼:……
……
水:如果,我再次用這個詞,如果我們在幹細胞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功的話,在未來它會給人類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雪莉·蒂爾曼:……
名人往往是在某一領域具有卓越建樹的人,普通受眾對其研究方面的專業知識往往不太了解。記者的目的就是將這些深奧的知識「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在這里,對於專業概念的發問就相當有必要了。
以上就是水均益在采訪名人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特點,非常值得借鑒。此外,還要注意的就是:首先,要站在名人的立場上去設身處地地考慮。這樣的換位思考方式能夠有助於記者提出更理性、更到位的問題。能夠有助於了解政客們思考的方式,而不是在采訪時運用記者思考的方式。其次,采訪前盡可能做好最充分的准備,採用精細的方法進行,並在采訪中盡可能充分地將這些知識運用起來。

7. 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在一次名人訪問中,當問及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時,有人說是電腦,

1.chù fén yì
2.D
3.(1)a.被牲畜吞食,就會危及它們的健康甚至導致其死亡。b.難以填埋和焚燒。c.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和生態環境。d.在溫度超過85℃的條件
下,會分解出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2)會造成土地板結,不能栽種莊稼和樹木會釋放出多種有毒的氣體。
4.B
5.舉例子 分類別
6.「略」。

8. 作文:題目:名人訪談 訪問古代李白等等 500字左右拜託了各位 謝謝

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ur]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秦安東)。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其後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ur]。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夠為權貴所容,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 中年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准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2歲。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鍾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考據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其父為任城尉。青年時期的李白顯示了超凡的才能,並且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其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又《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卻由於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 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謂真名不詳,「客」是對外來者的泛稱),不求祿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他自幼讀書就廣為涉獵,所謂「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年輕時仗劍任俠,《與韓荊州書》雲: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魏顥說他「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也以「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這樣的句子描述其風度。很久以後,他和朋友敘舊,還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他還很早就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九歲時,李白曾隱居於戴天大匡山,並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於世」(孫光憲《北夢瑣言》)的學者,所著《長短經》十卷即主經邦濟世的事功之學。李白二十歲遇到蘇頲,又深得這位「朝廷大手筆」、文章巨公的贊賞。開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鄖城(今湖北安陸)。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在江陵遇到他,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大鵬賦·序》)。開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三年後,即開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陽啟程入長安,這時他正好三十歲。 李白初入長安為期約三年。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薦引。那時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別館就設在終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維、儲光羲等名詩人)去作客。李白結識了這位公主,卻未能如願以償,終於怏怏離去。開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了江夏、洛陽、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舉家東遷,「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時,曾與孔巢父等人會於徂徠山酣飲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又漫遊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所到之處,形諸吟詠,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 天寶元年秋,由於玉真公主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並待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應召入京時,頗為躊躇滿志,《南陵別兒童入京》詩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業來報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這位傲岸的詩人很快就遭到了宮廷權貴們的忌恨。一年後他就開始遭到讒毀,「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舍人雄》),「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這些詩句都是他當時險惡處境的寫照。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這一次他在朝中任職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卻使詩人對社會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李白離長安後,沿商州大道東行,至洛陽與杜甫相識,後又與杜甫、高適一起暢游梁、宋一帶,過著飲酒論文、追鷹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東兗州,李白又與杜甫相遇,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對國事的傾危深感憂慮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遠別離》等詩中,對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擅權和誅殺異己公開表示抗議,對險惡的政局發出悲愴的吶喊。他四處浪遊,飄泊在梁園、魯郡和金陵一帶,還到過幽薊等地。一路上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地東南,來往於宣城、當塗、金陵、溧陽一帶。後隱居於廬山。當時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師由江陵東下,「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以復興大業的名義恭請李白參與其戎幕,李白遂滿懷熱忱毅然從戎。不料肅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間又禍起蕭牆,李璘軍敗被殺。李白也因此獲罪下獄,不久被長流夜郎(今貴州銅梓一帶)。當時詩人正陷於「世人皆欲殺」(杜甫《不見》)的危險處境之中,以至杜甫還誤信了流言寫詩寄託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時遇赦放還。這時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壯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備參加李光弼的平叛軍隊,途中因病折回。寶應元年(762),李白病死於當塗族叔李陽冰家,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廣泛接觸了生活的各個層面。他的鮮明的個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時代氣息的基礎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輕時就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范傳正《唐右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強烈的任俠作風: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盪使氣。年輕時「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接濟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喜豪飲縱博,又精於騎射。他不屑於走一般士子由科舉入仕的常軌道路,而希望一舉成就大業。他又不無虔誠地求仙學道,采葯煉丹,獨孤及說他出門的行裝是「仙葯滿囊,道書盈篋」(《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還從山東尊師高如貴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為道教徒的儀式。他對排難解紛的策士頗為傾心,有縱橫家的氣派,崔宗之說他「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贈李十二白》)。《新唐書·文藝列傳》也說他「喜縱橫術」。總之,「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脫又是積極入世的。而上述各個方面,又正是盛唐時代社會習尚和文化精神的顯著特徵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人們所心儀的人倫風范。例如為了一瞻李白的豐采,任華、魏萬不遠千里追蹤相從;「四明狂客」賀知章一見李白,驚呼為「謫仙人」,解下隨身所佩的金龜相贈;門人武七則甘願赴湯蹈火,越過安祿山叛軍的佔領區至東魯接回詩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詩歌正是通過他的個性投影,折射出時代的風容神采,從而成為盛唐的最強音的。 時代理想的藝術升華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同時,這也成為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斗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丑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李白的個性之活躍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鳴皋歌送岑征君》)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古風》之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 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於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於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襄陽歌》)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他的《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即使寫失路的憂愁,也沒有絲毫寒促蹇澀的危苦之詞,詩中出現的黃河、太行、海上、日邊等意象,以及拔劍四顧的雄姿,揚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著壯美的情采。他永不安於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願,為人駐頹光。」這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像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並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9. 在空間里怎麼弄名人訪問記錄的模塊。

你打開空間,點右上角個人中心,那有個認證空間,你把他們加為好友就行了

10. 有一個故事,一個名人訪問一所學校,他在名單上隨便選了幾個人說他們會有所成就,後來果真應驗。求原文

這樣的文章我不太清楚,但在心理學中,這是一個理論,叫「教師期望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皮革馬利翁效應」,網路有簡單的講解,在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礎書籍中也會有這個理論。

熱點內容
排隊叫號源碼 發布:2025-08-27 16:28:50 瀏覽:852
冪數運演算法則 發布:2025-08-27 16:25:37 瀏覽:694
為什麼魔法覺醒伺服器載入不出來 發布:2025-08-27 16:24:53 瀏覽:674
奕歌哪個配置最好看 發布:2025-08-27 16:12:39 瀏覽:602
美能達ftp掃描沒有文件 發布:2025-08-27 15:54:42 瀏覽:159
昂科威plus應該買哪個配置 發布:2025-08-27 15:52:52 瀏覽:946
fdisklinux 發布:2025-08-27 15:52:48 瀏覽:948
ipad連接id伺服器出錯要怎麼辦 發布:2025-08-27 15:48:15 瀏覽:726
電腦室伺服器嗎 發布:2025-08-27 15:41:30 瀏覽:301
內網代理伺服器地址怎麼查 發布:2025-08-27 15:38:54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