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加密認證
1. 連接自家WiFi需要密碼認證
連接WIFI需要密碼認證是因為你的路由器設置了安全認證後才能連接上網。
WiFi無線網路的幾種認證與加密方式:
一、Open System
完全不認證也不加密,任何人都可以連到無線基地台使用網路。
二、WEP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有線等效加密
最基本的加密技術,手機用戶、筆記型計算機與無線網路的Access
Point(網路金鑰AP)擁有相同的網路金鑰,才能解讀互相傳遞的數據。這金鑰分為64bits及128bits兩種,最多可設定四組不同的金鑰。當用
戶端進入WLAN前必須輸入正確的金鑰才能進行連接。
WEP加密方法很脆弱。網路上每個客戶或者計算機都使用了相同的保密字,這種方法使網路偷聽者能刺探你的密鑰,偷走數據並且在網路上造成混亂。
三、WPA (Wi-Fi Protected Access) 商務寶採用的加密方式
由Wi-Fi Alliance 所提出的無線安全標准,有分成家用的WPA-PSK (Pre-Shared Key)與企業用的WPA-Enterprise版本。
1、WPA-PSK
為了堵塞WEP的漏洞而發展的加密技術,使用方法與WEP相似。無線基地台與筆記型計算機必須設定相同的Key,計算機才可以連入基地台。但其進入
WLAN時以更長片語或字串作為網路金鑰。並且WPA-PSK運用了TKIP (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技術,因此比WEP難被破解而更加安全。
WPA-PSK通過為每個客戶分配唯一的密鑰而工作,但需要給雇員密碼以便登陸系統。這樣,外部的人可通過他們享用網路資源。如果你希望修改密碼(建議每隔一段時間修改密碼以防止偷聽者解碼),你可能得跑到每台電腦前去輸入新的密碼。
2、WPA-Enterprise
採用IEEE 802.1x則需要有另一台儲存無線使用者賬戶數據的RADIUS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伺服器,當筆記型計算機連入無線基地台時,無線基地台會要求使用者輸入賬號密碼、或是自動向筆記型計算機索取儲存在計算機硬碟的使用者數
字憑證,然後向RADIUS伺服器確認使用者的身分。而用來加密無線封包的加密金鑰(Key),也是在認證的過程中自動產生,並且每一次聯機所產生的金鑰
都不同(專業術語稱為Session Key),因此非常難被破解。
用用戶名和密碼安全登陸網路後,每個客戶會自動得到一個唯一的密鑰,密鑰很長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更新。這樣wi-Fi監聽者就不能獲取足夠的數據包來解碼密鑰。即使一個密鑰因為某種原因被解碼了,富於經驗的黑客有可能發現新的密鑰,但是加密鎖已經變了。
一但應用了WPA-Enterprise,不像WPA-PSK那樣,雇員將不會知道密碼。這樣,外部的人
就不能通過他們享用網路資源。WPA-Enterprise還可以節約你大量的時間;你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人工更換客戶的密碼。
四、WPA2
WPA2顧名思義就是WPA的加強版,也就是IEEE 802.11i無線網路標准。同樣有家用的PSK版本與企業的IEEE
802.1x版本。WPA2與WPA的差別在於,它使用更安全的加密技術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因此比WPA更難被破解、更安全。
2. 什麼是加密認證策略
信息加密是網路安全的有效策略之一。一個加密的網路,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權用戶的搭線竊聽和入網,而且也是對付惡意軟體的有效方法之一。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計算機網路內的數據、文件,以及用戶自身的敏感信息。網路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鏈路加密、端到端加密和節點加密三種。鏈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鏈路兩端網路設備間的通信安全;節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節點計算機到目的節點計算機之間的信息傳輸提供保護;端到端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應用系統通信提供保護。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酌情選擇上述加密方式。
信息加密過程是通過各種加密演算法實現的,目的是以盡量小的代價提供盡量高的安全保護。在大多數情況下,信息加密是保證信息在傳輸中的機密性的惟一方法。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公開發表的各種加密演算法多達數百種。如果按照收發雙方密鑰是否相同來分類,可以將這些加密演算法分為常規密鑰演算法和公開密鑰演算法。採用常規密鑰方案加密時,收信方和發信方使用相同的密鑰,即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相同或等價的,其優點是保密強度高,能夠經受住時間的檢驗和攻擊,但其密鑰必須通過安全的途徑傳送。因此,密鑰管理成為系統安全的重要因素。採用公開密鑰方案加密時,收信方和發信方使用的密鑰互不相同,而且幾乎不可能從加密密鑰推導出解密密鑰。公開密鑰加密方案的優點是可以適應網路的開放性要求,密鑰管理較為簡單,尤其可方便地實現數字簽名和驗證。
加密策略雖然能夠保證信息在網路傳輸的過程中不被非法讀取,但是不能夠解決在網路上通信的雙方相互確認彼此身份的真實性問題。這需要採用認證策略解決。所謂認證,是指對用戶的身份「驗明正身」。目前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中,多採用兩種認證形式,一種是第三方認證,另一種是直接認證。基於公開密鑰框架結構的交換認證和認證的管理,是將網路用於電子政務、電子業務和電子商務的基本安全保障。它通過對受信用戶頒發數字證書並且聯網相互驗證的方式,實現了對用戶身份真實性的確認。
除了用戶數字證書方案外,網路上的用戶身份認證,還有針對用戶賬戶名+靜態密碼在使用過程中的脆弱性推出的動態密碼認證系統,以及近年來正在迅速發展的各種利用人體生理特徵研製的生物電子認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