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訪問學者導師意見

訪問學者導師意見

發布時間: 2025-06-27 08:28:41

1. 訪問學者的國內訪問學者

一、國內訪問學者通過學習和工作,接觸和了解本學科的學術前沿動態,加深基礎理論,拓寬知識面,提高學術水平,為回原單位後發揮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乾的作用打下基礎。
二、國內訪問學者必須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有較強的獨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一般應是副教授。
三、接受國內訪問學者的單位應有博士導師或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擔任指導教師,科研工作開展較好,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有較好的條件,一般應是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點或國家投資重點建設的實驗室。
四、國內訪問學者在導師指導下,以參加科研為主,協助指導研究生、參加編寫教材或其他教學工作,導師全面負責培養工作。期限一般為半年至一年。
五、申請接受訪問學者的單位,應將接受的學科、條件、課題內容、指導教師,以及對接受對象的具體要求等報國家教委教師管理辦公室審核同意後,在《中國教育報》上刊登。在本人申請,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訪問學者本人和指導教師協商之後,由接受學校確定。
六、接受學校應按不低於博士研究生的標准提供學習、工作條件,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選送單位也要盡可能地給予訪問學者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七、訪問學者報到後,應在導師指導下,根據選派學校原定課題方向,迅速制訂學習和工作的具體計劃,並切實按照計劃完成預定任務。導師應按照計劃檢查執行情況,並寫出考核意見。
八、訪問學者在工作學習期間要遵守接受單位教師所應遵守的規章制度。訪問學者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有關問題,接受單位應視其所起的作用按照有關規定協商解決。接受單位應視訪問學者擔負工作任務的情況付給適當津貼。
九、接受單位要把接受國內訪問學者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由一名副校長分管,加強管理工作。選送學校要根據本校師資培訓規劃,認真做好選送工作,與接受單位密切配合,以保實效。
十、接受國內訪問學者的單位,可根據本《試行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2. csc出國留學總結導師評語怎麼寫

出國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前後忙活了得半年,如果加上之前准備英語考試的時間,那就更長了。這份申請總結,是對自己申請過程的一個回顧,一來希望藉此機會讓自己能夠好好反思申請中存在的問題,二來也希望給其他學弟學妹提供參考和借鑒。申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師長、同學的幫助,也從論壇中獲得了很多信息,希望能藉此回饋論壇。
1. 個人背景
本科:一所普通985高校;碩士:北京一所知名文科大學。專業:農業經濟管理
可能大家都應該知道我所在的兩所大學是哪個了。
英語:IELTS(聽力7.5,口語6.5,閱讀9.0,寫作7.5,總分7.5)
GRE:159+166+4.0
GPA:本科:3.76/4.00,碩士3.84/4.00
有幾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參加過老師的自科社科項目,也有參加寫國際會議,沒有英文論文。推薦信都是國內老師寫的。
2. 申請學校及錄取情況
具體的項目名稱可能稍有出入,但是不會差太多。我申請的學校,范圍很寬,差距很大,全部是博士項目。下面是相關項目的一些信息,有些信息是來自於師兄師姐的介紹,也是一己之見,可能有不準確之處,只是作為參考,也是為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都來發表意見。
UIUC(Geography)offer
系裡分人文地理、GIS、自然地理三個方向,人文地理老師不少,質性和定量都有做的,涉及領域也很廣泛。UIUC地理系在NRC排名上列全美第四,是個不錯的地理系,人文地理方面,環境政策做得很好。
U of Toronto (Forestry) offer
林業系裡面只有兩個老師在做social science的,一個是林業經濟,一個是林業治理(偏社會學和政治學),招生也很少,所以申請之前,需要問老師招不招生。
U of Michiga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rejection
北美四大資源環境學院之一。這個系非常雜,做什麼的都有,但是招生競爭非常激烈。2014年,96人申請,錄了6個人,錄取的人都是全獎。博士項目裡面,社科方向只招收2個人左右,競爭激烈,建議申請之前套磁以下。和該院教授交流,教授說如果自己有資金資助,會增加錄取概率,錄取對GRE\TOEFL\GPA成績還是很看重的,當然研究方向的契合是最重要的。
U of Florid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nterdisciplinary Ecology) offer
農經項目,要求學過中級宏微觀計量課程,但實際上沒有太嚴格靠這個卡人。我碩士期間沒有學過中高級宏微觀,但是也錄取了。聽一個師姐說,現在北美農經博士就業形勢嚴峻,Florida的2014屆農經PhD就業狀況也不好。據說他家的資格考試不是特別嚴格,通過率比較高。
U of California Davis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jection
老牌農經強校,但是似乎這幾年老人退休,新人上馬,處於變動更新期。競爭激烈,200多人申請,最後發了30個offer,去了20多個,最後資格考試可能還要刷掉一部分人。Davis的錄取也很奇怪,申請結束一個月之後,先發一批拒信,大約拒掉100多,之後開始發offer,最後4月份再給其他人發拒信。
U of Georgia (Housing and Consumer Economics) AD
這個項目純屬試試,自己也沒太放心上,因為本科做過類似課題,所以就申了,後來才知道這個項目還是不錯的。喬治亞的這個項目之前在商學院,後來獨立出來,金融房產消費,就業前景好。知道的人不多,競爭不激烈。3月初就出結果了,但主要問題是,沒錢。今年這個項目碩士博士招了十幾個人,所有人都沒有獎學金。學校在亞特蘭大,一年學費生活費20—30萬,如果資金不是問題,可以好好考慮下。
U of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D 轉碩士項目
康涅狄格農經系小而精,資源環境做的不錯,但是也面臨人員新舊交替。我申請的是博士,但是被轉成了碩士,可能是因為課程不夠的緣故(我沒有學過中級宏微觀經濟學)。據說這個項目finding也不是特別足。
U of Texas A&M (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jection
我被這個項目拒絕之後,發信詢問原因。負責人告訴我,因為我選了「必須要獎學金」,如果沒錢我也能來,它就給我發錄取。所以,看來「是否必須要獎學金」這個選項,對於錄取還是有影響的,需要謹慎選擇。但是看論壇上有人是收到了帶獎錄取的,不太清楚裡面的獎學金發放機制。德州學校單獨使用一個錄取系統,操作非常復雜,如果申請德州的學校,務必提早申請,摸清系統的使用規則。
U of Kentucky (Agricultural Economics) offer
錄取截止日期很晚,結果發放的非常晚,它家農經也還行,可以作為保底的學校。
U of Guelph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jection
學校排名一般,但據說這個項目是加拿大最好的農經博士項目。據說博士招生人數很小,所以競爭非常激烈。他們家有碩士項目,而且是有獎學金的,可以考慮申請碩士項目,作為博士申請跳板。之前在論壇里看到過被他家碩士項目錄取的孩子。另外,Guelph和留基委公派項目有合作協議,如果走公派項目,會容易很多。
3. 選校,選擇項目
選校真的非常重要,我覺得應該多花時間在選校上。關於選校,很多帖子都提供了很好的建議。毫無疑問,match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夠發現一個項目,它彷彿是為自己量身定做一般,那麼錄取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另外,現在經濟學類的申請真是太激烈了,對於自身條件不是特別好的同學,還是不要把目標放得太高。大家都蜂擁而至的項目,還是盡量避開。其實,國外有很多好的項目,但是大家選校的時候,往往都是跟大流,別人選什麼,我也選什麼,造成中國人扎堆。大家不妨把心儀學校所有的Program的列表都看下,如果有一個項目裡面,有和自己研究方向類似的老師,那麼就可以考慮申請。之後,可以在網上搜下這個項目的名字,如果發現,其他人申請的比較少,那麼這可能就蘊含著機會。最後,其實經濟管理類,可以跨申的項目非常多,比如我碩士是林經的,不僅可以申農經項目,也可以申資源環境、生態學類項目,還可以申林學院里的項目,還可以申環境社會學等等。我覺得沒有必要把眼光限制在經濟學院裡面,雖然經濟學院里對經濟學的訓練,肯定要遠遠好於其他學院,但是經濟學院申請太激烈,如果其他學院有不錯的導師,也可以考慮。
當然,別人都不申的項目,或許是好東西大家不知道,或者是它本身就不是特別好,所以大家都不去申。所以,大家還是得多花時間,把項目里課程開設情況、排名、師資力量、學校名聲等等都好好看下,這樣一來,找到性價比很高的項目還是不難的。
4. 材料准備
關於材料准備,網上帖子也非常之多,我也就不細說了。我只想提一點,to say is easy, but to do is another. 一定要早點著手開始寫材料!!比如,PS,要早寫,一旦有靈感,就先記錄下來。可以要來學長學姐的文書看看,先照葫蘆畫瓢,之後再一點一點改,改完之後就能發現早已是面目全非,脫胎換骨了。文書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趁早開始做!
關於文書修改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文書修改還是有必要的。但是,只要改語言就好,結構和內容方面,文書機構真的很難提出多麼有用的建議。文書,關鍵還是自己用心寫,不斷完善。另外,文書修改,不一定非找專業公司,自己的師兄師姐、一起申請的同學也能提供很多好的建議。
5. 一點感想
5.1 什麼最重要
我之前一直覺得,什麼在申請中最重要?現在想想看,是connection!我的建議是,不管是什麼項目,申請之前,最好能夠找到項目裡面的老師,問問某個方向招生否,選拔標準是什麼。其實,套磁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但是,坦率的說,一般的套磁,實在是精力花費大,而且成功率低。相比之下,直接找關系,是個更加簡單的做法。那麼,如何發現connection呢?
第一是多參加學術會議,多和大牛打個照面,其實很管用的,大牛都是平易近人的。一旦看對上眼,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機會。第二是深入發掘周圍人的資源,比如學長學姐出國都去哪裡了?學院的導師曾經去哪些學校當過訪問學者,或者拿過學位,或者和國外學校有學術合作?從我的經驗看,師長對於願意出國讀博的學生,都是非常關照的,也願意給與幫助。他們完全可以幫忙問下,國外院系的某個導師,招不招生,或者給你引薦一下。
其次,就是個人水平。自身能力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但其實很多時候大家並沒有對此給予足夠重視。我覺得GRE、TOEFL/IELTS、GPA肯定是越高越好,文章越多越好,課程越高級分數越高越好。條件不好,即便導師努力推薦,對方也可能不願意要。
最後,就是課程。我在課程方面,吃了很多虧。我的教訓是,真的要學習好數學和經濟學課程。我所在的學院,連碩士都是不開高級宏微觀計量的,更別提數學課了,這在申請時簡直是致命的。如果學院不開,自己就要去選修,一定要在課程上,符合對方學院的要求。否則很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沒有完善的知識體系和研究能力。我申請康涅狄格,之所以被從博士轉為碩士,主要就是課程不足的原因。
6. 關於CSC(國家公派)
我還想提提公派的事情,現在大家對於公派也重視起來,我在這方面,還是有一些心得,在此和大家分享下。
走CSC,需要有兩步。首先按照正常程序申請國外學校(也就是說,你必須符合國外學校的申請要求,參加托福雅思GRE考試等),在拿到國外學校錄取(一般都是免學費或者提供學費的半獎offer)之後,再向留學基金委CSC申請公派獎學金(即生活費)。這里要明確,公派的話國家是只提供生活費的,亦即,對方學校必須同意提供學費,或者免除學費。留學基金委只對極少數量的申請者提供學費。事實上,公派每年也給極少人提供學費,但這需要單獨進行面試,而且錄取率比不申請學費的低很多,所以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得好。具體規定,請登錄留學基金委網站,詳細了解,裡面的規定還是非常復雜的。公派,原則上是要求回國服務的,一心想移民的,可能不是很合適走公派。
按這幾年的情況看,拿著美國學校的錄取,走公派的比例是最高的,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學校多,好學校更多。但這里頭有個問題,大家容易忽視:北美學校的學費普遍較高,而生活費遠低於學費;歐洲則是生活費比較高,學費沒有那麼高;而公派,國家提供的是生活費。因此,從學校的角度上看,歐洲學校要比美國學校更喜歡要公派來的中國學生。公派對美國學校,吸引力有限,因為替他省不了太多錢。所以,不要以為拿著美國學校offer申請公派的人多,就覺得要走公派,申美國比歐洲容易。
如果確實想走公派,一種辦法是,申請時不告訴對方自己想走公派,如果對方錄取了,並且給了免除學費或者是覆蓋學費的獎學金,但是沒有提供學費,那麼自己再申請公派。第二種辦法是,申請的時就直接告訴對方自己想走公派,國家可以提供生活費,這樣對方學校可能覺得它只需要提供學費就行,因而更願意錄取你(只是可能)。
如果你申請的是歐洲學校,那麼只需要讓對方導師按照留學基金委出錄取信就可以了。據我所知,歐洲很多學校是有個大老闆,大老闆負責下面所有博士,博士實際不是一般學生,而是employer,錄取信也是由大老闆出,這樣只要搞定大老闆就好了。但是,美國學校比較麻煩,美國學校的博士錄取是非常標准化的,需要committee和研究生院的審批,而不是只由導師決定的,對於文科、社科類專業更是如此。這就造成一個問題,美國學校,可能不會完全依照留學基金委的要求出具錄取信,而且,它們很難做出妥協。比如:學校出具的錄取信,可能是這么寫的:
「如果你能拿到公派錄取,我們可能/通常會會免除學費。」
但是,這實際不符合留學基金委的要求,「可能/通常會」類似的字眼,很容易給人一種感覺:即便學生拿到公派,學校也不一定負責學費。
那麼,學校為什麼要出具這樣一個邀請函呢?我的理解是,這樣可以降低學校,萬一因為某種特殊原因無法提供學費,而可能肩負的法律責任。加了「可能/通常會」,即便未來因為資金緊張,學校無法給你提供學費了,那麼它也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因為它已經在錄取信中為自己留有了餘地。但是,這實際上是將風險轉嫁給了留學基金委和學生。小木蟲上,就曾看到過有學生控訴,美國學校只免了博士第一年的學費,第二年不負責學費了,結果學生不知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在申請美國學校的時候,沒有必要提前告訴人家,自己要走公派。在和老師套磁時,可以先看看老師的態度,如果老師想要你,那麼他可能會給你提供全獎,如果他想要你,但是funding不夠,那麼他一般會直接告訴你原因,這時你再告訴他,你可以申請公派,學校無需負擔生活費。
最後,我覺得,其實公派並不會給你申請北美名校帶來特別多的優勢。因為名校注重的是學生質量,它不會因為有CSC提供生活費,自己可以少出點錢,而錄取一個不合適的學生,而且對於北美名校來說,學費要遠比生活費高多了,CSC誘惑很小。但是對於申請歐洲學校來說,公派還是能夠讓對方更感興趣的。另外,一些學校是與CSC有合作項目的,比如UCLA, USC, UT, UBC等名校。走合作項目,可能會增加申請成功的幾率,但要被錄取,還是要符合對方學校要求,而這些要求也是不低的。
最最後,如果大家想了解公派,請去小木蟲論壇,裡面的公派留學版塊是公派申請者的大本營。另外,現在公派申請難度是一年比一年大,申請公派的過程也是相當繁瑣,中間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大家都要有心理准備。畢竟,國家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7. 關於IELTS和TOEFL
關於雅思和托福,大家都知道,現在二者適用性差異已經很小了,即大多數北美學校都認可雅思,而多數歐洲澳洲學校也認可托福,但是,我還是誠懇的告訴大家,如果真的決定以北美為主,還是堅定的考TOEFL吧,不要考雅思。
北美對於IETLS的歧視是非常明顯的,比如Connell的農經根本就不認可雅思,多高都沒用。還有一些學校,比如俄亥俄州立,很多項目托福只要100,而雅思要求8,這幾乎是告訴你,死了心去考托福吧。還有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雅思總分7,單科6.5 但是托福才93,很明顯,考托福也是有優勢的。因此,如果去北美,堅定考托福吧。
最後,申請還是很不容易的,大家都要有心理准備,希望大家能堅持下去。我其實條件不是很好,中間也遇到過很多打擊,有時候都准備二戰。和我一起申請的同學,有的非常優秀,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結果也不是很好。但是,人生是個馬拉松,中間的波折,在日後回頭看去,都不算什麼。希望大家都有信心,都能堅持。和我一起申請的那個同學,准備今年繼續申請,也祝她能成功,祝大家都一路順利!

3. 訪問學者什麼意思

訪問學者是指以進修和研究為目標的留學人員。具體來說:

  • 留學目標:訪問學者主要是為了進行學術進修或研究,而不是為了獲取學位。
  • 身份管理:在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的相關規定中,訪問學者是公派出國留學人員的一種身份,與大學生、研究生等並列,這種身份在出國前就已確定,出國後不得改變。
  • 學位問題:公派出國進修人員或訪問學者,在國外期間原則上不得攻讀學位。但如果他們在規定進修期內已完成出國前確定的進修或研究課題計劃,並且國外的導師和學校願意授予學位,那麼他們是可以接受學位的。

4. 訪問學者是否有含金量

訪問學者的含金量確實不容小覷。早在上世紀,教育部就推出了國內訪問學者的相關政策,其目的在於提升師資隊伍的質量和水平。對於省屬和二本高校而言,這是一個培養年輕教師的絕佳途徑。例如,我們的高校中有很多博士畢業生剛走上講台,盡管他們經過了科研訓練,但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卻缺乏經驗。這時,通過被派往985高校擔任訪問學者,與導師共同參與課題研究,指導學生,甚至為導師輔導課程,他們在實踐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的鍛煉。

更重要的是,訪問學者能夠親身體驗到一流大學的教學模式和學術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不僅能夠學到嚴謹的治學態度,還能感受良好的學術氛圍。這種經歷對訪問學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對其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這種交流學習,訪問學者能夠拓寬視野,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學術水平,這對於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大有裨益。

總體而言,訪問學者項目為年輕教師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不僅能夠彌補他們在實際教學經驗上的不足,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起與學術界頂尖人才的聯系。這對於個人職業發展和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plc編程原理 發布:2025-08-13 09:36:59 瀏覽:3
我的世界伺服器前綴 發布:2025-08-13 09:24:56 瀏覽:546
安卓手機地震預警在哪裡打開 發布:2025-08-13 08:30:37 瀏覽:756
java發html郵件 發布:2025-08-13 08:25:14 瀏覽:127
壓縮感知稀疏 發布:2025-08-13 08:24:39 瀏覽:199
安卓釘釘怎麼關閉聲音 發布:2025-08-13 08:17:43 瀏覽:529
預演算法優點 發布:2025-08-13 08:13:35 瀏覽:996
伺服器台式電腦配置要求 發布:2025-08-13 08:08:23 瀏覽:998
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 發布:2025-08-13 08:07:00 瀏覽:234
linux查看arp 發布:2025-08-13 07:53:30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