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甘地訪問

甘地訪問

發布時間: 2022-05-15 21:46:13

❶ 她被譽為中國「第一女保鏢」,曾參加選秀比賽,為何52歲仍單身

花木蘭讓我們認識到,封建社會的女子同樣也可以大放異彩,現代社會已經不存在男強女弱的價值觀念,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女英雄,女強人,邊梅就是其中之一,她被譽為中國「第一女保鏢」。邊梅不僅有專業的安保技能,還有這超高的顏值,但是為何52歲還仍然是單身呢?

結語

今年的邊梅已經52歲了,但是已經單身,可能幹練的性格,超高的顏值,豐富的學識讓許多男生都望而卻步,不敢主動追求。

❷ 甘地的活動和思想有什麼現實意義

轉一篇訪談作參考
甘地的思想在今天還有價值嗎?日前,本報記者針對納扎里斯新著《甘地:傑出的領袖》、甘地與中國、甘地與當代印度等種種問題與其進行對談。

為什麼研究甘地和關注甘地的領導力?

. . . ..Q您曾經是外交官,這似乎與甘地研究相去甚遠,怎麼會想到寫這樣一部關於甘地研究的著作呢?

. . . A:在我還是年輕的外交官時曾經去過世界許多地方工作,我看到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民在不同國家的生活,不同宗教人們在有些國家可以和睦相處,有的卻會發生沖突。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甘地積極主張宗教和諧相處,而作為甘地故鄉的印度近年來卻經常有一些集團在不同種族之間煽動仇恨,例如我們曾經出現了印度教與穆斯林之間的仇殺,也有印度教與基督教之間的沖突。對於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有人說黑暗面太大,你用一根蠟燭根本無法照亮它。可是如果一根蠟燭都不點燃,那麼天空將永遠是黑暗的。我想自己還是先做一根蠟燭,從我最熟悉的甘地的思想來做起,所以我建立了薩沃達亞(註:薩達沃亞即savodaya,意為「萬人之福」,這是甘地設想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國際托拉斯,主要工作就是傳播甘地的思想和信念。此外,我開始給各種報紙雜志撰寫有關甘地思想的文章。寫多了以後我又開始考慮,應該給學校的老師寫一本手冊,我希望通過他們向我們的孩子們傳播甘地的價值和道德領導力。之所以定位孩子是因為印度是一個年輕人口國家。後來許多朋友看到我的書稿後說,你這樣的書怎麼能僅僅是寫給老師的一本手冊呢,應該讓更多成人讀到你的書,因為就甘地的價值和道德領導力而言,向成人傳播比向兒童傳播更為重要。於是我開始重新寫書,給這本書增加了一個全球維度,所以我的書不僅講到了甘地的領導力,還展現了甘地在世界各地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影響。

Q:我看過許多關於甘地的書,它們大部分講述甘地軼事或者思想,而您的著作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甘地的領導力。為什麼您要關注甘地的領導力?

A:正如你所注意到的,目前有關甘地的真理以及非暴力思想、有關甘地從飲食、禁慾到衣著等諸多方面的著作已經非常多,但是論述甘地領導力方面的作品卻少之又少。我認為在當今世界中,領導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任何人都可以是領導,但是為什麼有的領導會讓人民遭受多年痛苦,有的領導卻可以給人民帶來莫大幸福。我想,一個成功的領導人,必須知道要把他的人民帶往何方,以及如何領導人民到達那裡。甘地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具有其遠見卓識以及其他諸多優秀品質。甘地出色的和可信的領導力就表現在他能夠對正確行動進行道德判斷,也就是對於真理的追求。

Q:在您對甘地領導力的論述中,特別提到甘地領導力的主要構成因素是其崇高的遠見,能具體說明嗎?

A:在一百年前,甘地就不可思議地預見到恐怖主義的潛在威脅,並在其第一本著作《印度自治》中為如何治理恐怖主義提供了解葯。再如今天全球變暖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甘地很早就關注到環境與生態問題將會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他說,「一定的物質享受是必要的,但是超過這個度就變成了障礙,創造出無窮盡的需求再滿足這些需求,這是一種欺騙和圈套」。「真正的沖突不是在環境和發展之間,而是在環境與人類對地球的不記後果的開采之間。」

甘地對中國的意義

. . Q:甘地和泰戈爾都是印度最偉大的人物,不過目前在中國研究泰戈爾的人數好像比研究甘地的學者要多,這種情況與在印度正好相反,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 . . A:泰戈爾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偉大作家,他是第一個在中國和印度之間駕起橋梁的印度人。但是甘地是一個超越國界的世界級領袖。在這次中國之行中,我與很多中國學者、學生以及媒體人進行了廣泛交流,我看到了他們對甘地的熱情,相信在未來一兩年中國一定會出現甘地研究中心。

. Q:.我知道甘地雖然曾經幾次收到訪華邀請,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都未能成行。不過他一直關注中國革命。除了 「中印兩國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這句名言,甘地對中國以及中印關系還有其他看法嗎?

. A:.中國和印度都曾經受過殖民統治,但印度只受過英國一個國家的殖民,而中國經歷多個國家殖民統治。 甘地一直對中國懷有同情。當日本入侵中國後,甘地很快就向日本人發表了一份公開信,信中說,「我必須首先承認,我對你們並沒有惡意。但我非常厭惡你們對中國的入侵,你們遠大的理想已經墮落成帝國的野心,你們將無法實現這一野心,並可能會成為亞洲解體的始作俑者,從而在不知不覺間阻礙了世界聯邦和世界人民友愛的實現。沒有這些,人類將沒有希望。」甘地對中印關系的發展前景也有所期待。他說,「我期待著有一天,自由的印度和自由的中國將攜起手來,為了自身和世界的進步而共同合作。」

Q:甘地畢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60多年,您認為他的思想對於中國有什麼現實價值?

A:據我觀察,中國在快速經濟增長其實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極度的消費主義。中國有許多閃光的城市,但是也有農村的苦惱。印度式的貧窮滋生了印度的「毛派」分子。因此中國更需要非常關注經濟快速增長的負面影響,這是甘地哲學對中國的現實意義。

Q:你的書中提到受到甘地影響的許多著名人物,但是我沒有看到你提及中國人,這是因為您沒有足夠的材料,還是其他原因?

. A:沒有找到更多材料。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原因可能與中國領導人尊崇的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有關,這與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比較抵觸。

不要幻想新甘地為印度解決問題

Q: 2005年前我曾經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參加過一次26天的慶祝甘地食鹽進軍75周年徒步長征活動,在我們的徒步長征隊伍中,有幾個完全模仿甘地形象的印度人,每次只要他們一出現,就會有民眾把他們視為甘地而自發向他們表達尊敬。當時一個國大黨領袖告訴我,印度是在尋找新的甘地出現。您認為在目前印度這樣的情況下,你們真的能夠找到新甘地嗎?

. . . A:我不喜歡那種假扮甘地的做法。你可以穿上甘地樣式的衣服,模仿甘地走路的姿勢,但是你仍然不是甘地。關於新甘地的問題,也經常有人跟我說,「印度有很多問題,我們期待一個新的甘地出現來幫助我們解決」。我說,新的甘地恐怕幾百年之後才能出現。如果你看一下歷史就會發現,傑出的領袖並不會每天出現,可能100年也許500年才會出現一個。對於印度來說,我們已經有了甘地,甘地早已經告訴我們如何解決現在面臨的困難,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如何按照甘地的精神去做,如果你根本不想做,即便再出現一個新甘地也是毫無用處。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在他的競選講話中引用過甘地的話,「be change」.如果你想改變世界,你不能指望世界先改變,首先改變的應該是你自己。

.Q:2010年印度出現了一個通過絕食來反腐的社會活動家安納·哈扎雷,當時西方媒體和中國媒體都有人把安納譽為「現代甘地」或者「甘地的再生」,在您的書中僅僅提到「甘地分子安納·哈扎雷的反腐舉措在印度全國引起強烈震動」,作為一個甘地研究的權威專家,您怎麼看待安納先生及其反腐方式?

. . . A:安納無疑是一個甘地信徒,但是他遠非聖雄甘地。聖雄甘地受過良好的教育,非常了解國家的復雜性以及國際形勢。而安納受到的教育非常有限,他是退役軍人。他缺少甘地所擁有的特點。除此之外,安納周圍的那些人也並非甘地信徒,那些人有自己的政治野心。實際上一些人後來已經和他斷絕關系,而建立了他們自己的政黨。

. . 由於印度政治精英的腐敗太過普遍,印度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對於安納的反腐寄予厚望,這使得他被造就成一個全國的性的知名人物。然而,安納的氣泡到現在似乎已經完全破滅。

甘地在印度吸引力下降

. . .Q:在我訪問印度政客的辦公室或者去他們家裡時,經常會看到牆上掛著甘地的畫像,他們告訴我他們非常尊敬甘地,但我個人覺得他們與甘地不太相象。

. . . A:印度許多政客都會談論甘地,但是我感覺甘地實際上已經被拋棄,之所以這樣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腐敗。在一個擁有民主制度的國家。你必須要進行選舉,而為吸引選票就需要揮霍許多競選經費。其實甘地所倡導的民主體制是採取間接選舉方式產生區、邦和全國「潘查亞特」(印度鄉村傳統的治理組織形式),按照甘地的設計,根本不需要昂貴的競選活動,但現在競選已經成為印度腐敗泛濫的根源。第二個就是經濟發展帶來的過度消費主義傾向,人們都在追求大房子、汽車、大商場,無論你是否需要,都會去購買許多東西,這非常浪費,有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去救濟窮人呢。甘地非常強調政府關注窮人。但是當今在印度對窮人關照不夠,而窮人對於政府漠視感到日益失望,於是才會拿起槍桿子反對政府,「毛派」分子滋生於印度這樣一個民主國家就是一個例證。

Q:.為什麼甘地誕生在印度,可我接觸的印度年輕人中對甘地感興趣的並不如我想像的那樣多,有的年輕人告訴我甘地是他那個時代的英雄,也有的不太了解甘地。

. . . A:現在印度人更加知曉的是其他甘地----拉吉夫·甘地、拉胡爾·甘地、索尼婭·甘地。我在印度大學講課時經常會說,印度的問題是我們有太多的甘地,所以人們感到迷糊,我們的國大黨政府總是在宣傳他們的甘地,但是到底哪一個甘地最偉大呢?這恐怕是一方面的問題。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現在處於消費主義社會,在這種社會中甘地的吸引力似乎會褪色。因為甘地倡導人們要過一種簡單的生活,而不是鼓勵更多消費,如果真的這樣很多人就不能賺到錢了。

. Q:我認為印度還是比較擅長傳播甘地思想的。我看過不少關於甘地的電影,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黑道大哥再出擊》(lage raho munna bhai),這個電影雖然反映了一個黑道人物對電台女主播的追求,但是聖雄甘地形象以及哲學和精神幾乎貫穿全片。據說印度地方政府曾經因為這個電影積極宣傳甘地的價值觀而給予該片免稅地位。

. . . A::我也很喜歡這個電影。這個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現實題材,它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和音樂,把聖雄甘地的思想編入到一個美妙的故事中,講述了男主角如何用非暴力手段應付人生逆境,當初是愛情引導男主角開始學習甘地思想,後來則是甘地思想引導男主角找到愛情。這是一部非常好的宣傳甘地思想的電影。

. . . Q:甘地很早就提出要消滅不可接觸制度,他認為種姓制度是對等外種族的歧視和壓迫,但是種姓制度至今還依然存在。不過好消息是,不可接觸者梅亞瓦蒂已經當上印度最大的邦北方邦首席部長。請您解釋一下這種現象。

. . A:種姓制度是一個在印度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的制度,它涉及到社會共識,因此僅僅通過法恐怕是很難把它消除的。但是我們的社會在不斷進步,除了瑪雅瓦蒂擔任過邦內的首席部長,印度還出現過由不可接觸者擔任的總統。前幾年梅亞瓦蒂當選首席部長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但她就是當選了。因此如果有一天印度出現了不可接觸者總理,那也沒有什麼感到奇怪的。

. . .Q:在你的書中也提到了一些甘地對於印度婦女地位的關注,他希望婦女能夠更多地介入公共生活,我注意到現在印度政治社會有不少婦女政治家,但是我覺得印度婦女地位依然令人擔憂,最近在印度媒體上不斷曝光的有關對婦女的強奸和性侵就是其中的一個側面。

A:我個人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解釋新德里強奸案頻繁。其實甘地的思想是不主張農村逐漸城市化的。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是由自由聯盟的村社組成,每個村社都是一個自足、自給、安居樂業的共和國。現在的情況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印度農民到了城市,他們背井離鄉,遠離家人。只能蝸居在一個地方,有的人還找不到工作,這可能更容易導致他們出現性暴力。另外一個情況是目前在印度影視中,有太多表現婦女暴露以及受到強奸的畫面。此外,印度人喜歡看板球,現在每場板球比賽前都會像歐美一樣有穿的很少的印度年輕女孩的啦啦隊表演。上述這些情況都在或多或少地在影響著印度人思想以及他們對女性的認知。

甘地依然是印度軟力量的代表

Q:.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覺得身穿半裸衣服的甘地通常應該是一個代表昨天的形象,可是兩家非常現代化的公司美國蘋果公司和印度塔塔公司都相繼採用甘地的形象和語言作為他們的產品進行廣告宣傳,這種現象如何解釋?

. . . A:甘地的語言通常非常簡單,他自己諳熟新聞表達,他曾經多次為自己的政治活動寫新聞稿。正因為如此,甘地總是能夠言簡意賅,這恐怕也是人們喜歡用他的語言做廣告詞的原因。比如蘋果公司在其1998年的廣告宣傳中放上一張甘地坐著的照片只是想表現出甘地是什麼樣子,圖片下方的一句廣告語採用了甘地的名言「不同凡響」(think different),這句短語的信息是,如果你總是像別人一樣地想問題,那就不會有創新。你必須要有新的想法,這就是甘地所最想表達的意思。甘地把整個世界都放到他自己的革命之中,他成功了。而塔塔金融公司刊登的有甘地參與食鹽進軍形象的廣告語是用的是甘地的另外一句話「找准目標,途徑自通「(find purpose ,the means will follow)。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先擔心你要花費多少,塔塔公司在對為什麼要用甘地參加食鹽進軍照片的解釋是,塔塔的品牌的價值與國父聖雄甘地的信念體系富有共鳴」。

Q:我對您書里提到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作為外交官必須牢記在心,印度最偉大的力量是軟力量,而甘地自己則是軟力量的代表。

A :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句話,「作為外交官,必須要時刻牢記自己是和平的締造者」。

❸ 甘地有哪些感人的品質

民族精神、頑強毅力、仁愛寬容、公平仗義、堅持真理、和平合作

動人故事
親手制皮涼鞋呼籲社會平等
遺物:金屬邊眼鏡、皮涼鞋、懷表和兩件餐具
皮質涼鞋系甘地1931年訪問英國倫敦時贈送給一名英國軍官的禮物,可能由他親手製作。《印度時報》說,甘地為呼籲印度社會改變對製鞋匠等「賤民」的歧視,親自學習製鞋技藝,曾在獄中為同伴製作鞋子。
懷表完璧歸趙找回「信仰」
「Zenith」牌銀懷表為甘地使用大約20年的心愛之物,由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女、後來也曾擔任總理的英迪拉·甘地贈送。這塊懷表在甘地1947年會見時任總督蒙巴頓勛爵途中遭竊,但6個月後由於偷表者悔悟失而復得。

❹ 拉吉夫·甘地的遇刺身亡

1991年5月21日晚10點20分,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在幫助印度統一共產黨競選時在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馬德拉斯以南40公里斯里督佩魯姆普杜爾,被一獻花女子用炸彈炸死,消息傳出,舉世震驚。
拉吉夫·甘地1944年8月20日出生於印度孟買,1980年從政,1984年10月出任國大黨(英)主席和政府總理。1989年11月國大黨在大選中失敗後,拉吉夫·甘地下台。先後上台執政的兩位總理,均因政局不穩而難以為繼。印議會人民院(下院)決定提前舉行大選,選舉於1991年5月20日拉開帷幕。拉吉夫·甘地打算東山再起,重展宏圖。
拉吉夫·甘地遇刺後,印度中央調查局和專門成立的特別調查組立即著手偵破此案,最後查明:此案是斯里蘭卡泰米爾猛虎組織所為,主謀為該組織的總頭目普拉哈卡蘭,具體行動的指揮是負責情報工作的西瓦拉錢,而身纏炸彈,借獻花行觸腳禮之機引爆者是斯泰米爾婦女塔努(真名為佳雅特麗)。1987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訪問斯里蘭卡時曾同總理簽署了《關於在斯里蘭卡建立和平與正常狀態的協議》。據此印度派五萬名維持和平部隊進駐斯監督斯政府軍和泰米爾反政府軍實行停火。後印軍捲入斯內戰,多次同泰米爾猛虎組織發生沖突,打死不少泰米爾人。直到拉吉夫·甘地下台,印軍才撤回。為防止拉吉夫·甘地重新上台執政,出兵鎮壓斯反政府武裝,斯泰米爾猛虎組織精心策劃了這次事件。
事發後,印度警方捕獲了在泰米爾納德邦各地的近500名猛虎分子,查獲了該組織在印境內的武器彈葯庫和地下工廠。8月20日,國家保安部隊突擊隊沖進了西瓦拉錢等人的藏身之地,發現刺殺拉吉夫·甘地行動組的七名案犯均已服毒自殺。
拉吉夫·甘地遇刺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印度報界稱之為「民族的不幸」,「國家不可彌補的損失」。謝卡爾總理宣布為他舉行國葬,全國放假一天,下半旗誌哀。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對這位「傑出的政治領袖」英年早逝深表悲傷。
1998年印度法庭判決26人在陰謀刺殺甘地的過程中有罪。這些人包括斯里蘭卡的極端泰米爾人以及他們在印度的同盟者。他們刺殺甘地是為了防止他被選。1987年他曾經遣送印度軍隊進駐斯里蘭卡來維持一個和平協議。後來進駐的印度軍隊開始與泰米爾獨立游擊隊作戰並殺害了許多泰米爾人。刺殺他的泰米爾人怕他當選後會再次遣送印度軍隊。

❺ 甘地是給印度帶來了勝利,還是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甘地是律師的出身,對於法律那是了如指掌的,但正因為是法律的出身吧,就更加的中規中矩了。當時印度在英國的統治之下,正因為律師的出身,他知道印度不管通過什麼法律都無濟於事了,自己國家的獨立運動是不可能順利進行的,所以他採取了「非暴力」的反抗行為。結果大家都知道勝利了,但大家知道這樣的後果以及嚴重性嗎?

小編我就在這里談一談甘地思想的表現,之前在抗日期間,我國的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就曾經訪問過甘地,但甘地卻說了一句話,讓作為國人的我很是不能理解:中國不是有四億人口嗎?那麼就讓日本來攻打吧,我們給他2億人來殺,但接下來的2億人是永遠不會屈服的,日本將會是中國永遠的奴隸。就是這句話,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當初這么做了,後果是什麼,那就可能比東亞病夫更難聽的話都會說出來,把我們中國人更加的看不起。

還有一句話那就更加體現了,敵人對你的態勢首先無視於你,而後是嘲笑你,接著是批鬥你,再來就是你的勝利之日。

讀者們好好想像一下這句話,那就是說先讓你做奴隸,後哄騙你這樣就能成功,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甘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它帶給印度的不是勝利的解放,而是毀滅性的災難,他讓印度更加相信了奴性的"強大力量「但其實是害了整個國家。

❻ 英國當時為何不殺掉甘地有哪些因素使印度獨立印度獨立的具體過程

甘地的聲望很大,他在英國本土都有相當的聲望,,印度獨立之前,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丘吉爾首相還接見過他。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在國際上很吃香,愛因斯坦就特喜歡他的做法。

因素主要是英國原來的許諾。英國曾經許諾二戰結束以後可以讓印度獨立,結果英國人說話不算數。再一個是英國人在印度欺負印度人,很多印度人越來越對英國殖民者的做法不滿。最後一個就是當時世界上革命活動成了潮流。

印度獨立具體過程很復雜,簡單說分為這幾步:

1 二戰爆發,印度也被法西斯陣營侵略了。英國沒有力量顧及印度。

2 英國許諾二戰結束後讓印度獨立。

3 二戰結束後英國人反悔。

4 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對英國人的倒行逆施不滿,甘地的思想獲得了人們的認同。

5 和平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開始。

6 英國採取了鎮壓行動,但是幾乎無效。甘地思想影響力迅速擴大,英國為了避免事態嚴重,邀請甘地訪問英國,獲得了英王和首相的接見,並且同意印度獨立。

7 在回國進一步進行工作過程中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發生了沖突(巴基斯坦當時也屬於英屬印度)。

8 英國派人暗中攪局,煽風點火,還弄了克什米爾這塊戰爭的導火索,讓南亞永不得安寧。

9 甘地開始絕食,呼籲大家停止內斗。最後被迫同意了巴基斯坦自己建國。

10 平息基本停止。甘地剛剛停止絕食,就被一名對他不滿的人用手槍打死。

❼ 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元首是誰

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元首是:印度總理尼赫魯。

1954年10月19日到30日,印度總理尼赫魯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

尼赫魯對中國的迷戀,也一直感染著其家族的所有成員。隨著尼赫魯的病逝,中印關系步入低谷。

1966年,尼赫魯的愛女英迪拉·甘地擔任印度總理後,開始不斷向中國發出解凍關系的友好姿態。1969年,英迪拉·甘地在印尼訪問時表示:「盡管存在邊界爭端,但我沒有看到來自中國的任何真正威脅。」

1976年,英迪拉·甘地克服國內阻力,主動派大使到中國,從而恢復了中斷15年之久的中印大使級外交關系。正是有了那一系列的鋪墊,才使拉吉夫·甘地1988年順理成章地訪華,並正式掀開中印關系友好新篇章。

(7)甘地訪問擴展閱讀:

1954年尼赫魯總理訪華,與中國領導人奠定兩國關系。1988年甘地總理訪華,印中關系從此進入恢復和發展階段。

1966年,尼赫魯的愛女英迪拉·甘地擔任印度總理後,開始不斷向中國發出解凍關系的友好姿態。1969年,英迪拉·甘地在印尼訪問時表示:「盡管存在邊界爭端,但我沒有看到來自中國的任何真正威脅。」

1976年,英迪拉·甘地克服國內阻力,主動派大使到中國,從而恢復了中斷15年之久的中印大使級外交關系。正是有了那一系列的鋪墊,才使拉吉夫·甘地1988年順理成章地訪華,並正式掀開中印關系友好新篇章。

❽ 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人

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著名領導人。印度媒體披露,在領導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同時,聖雄甘地對中國人民當時的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民族獨立運動寄予同情與支持。
聖雄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島的一個土邦,父親曾擔任土邦的高級官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888年留學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他應聘到南非處理一起債務糾紛,開始了他的新生涯。在南非期間,他積極投身於當地反對種族歧視的斗爭。為此,他贏得了很高的社會威望,成為一名頗有影響的社會活動家。
《新印度時報》發表的文章披露,聖雄甘地十分敬佩中國悠久文明的輝煌歷史,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的情誼。聖雄甘地後來在領導印度民族獨立運動斗爭的同時,也非常同情、支持當時中國人民進行的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民族獨立斗爭。1915年聖雄甘地回到印度時,正值印度和中國處於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壓迫,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時期。因此,他十分關注中國人民進行的民族獨立斗爭,曾說中國和印度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1939年,他委派尼赫魯到中國進行訪問,了解中國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斗爭情況。後來,尼赫魯和中國方面有關人員經常向聖雄甘地通報中國的情況。
聖雄甘地還一直為他未能實現訪問中國的夙願而遺憾。1920年,他同時收到了訪問美國和中國的邀請。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訪問美國的邀請。他說,他不願意訪問視金錢為上帝的美國,那裡的一些人還不懂得真理、非暴力和道德良知的真正含義。與此相反,他十分希望能訪問中國。但遺憾的是,就在他動身前往中國訪問時,突然接到來自中國的通知說,鑒於當時國內混亂、動盪不安的嚴峻形勢,建議他暫時推遲訪問。1927年,聖雄甘地再次接到訪問中國的邀請,但因故又未能如願。事隔多年後,他在寫給中國一位領導人的信中說,他為沒能到中國訪問而感到非常遺憾。

❾ 聖雄甘地的一生成功了嗎

在英迪拉被刺九個小時之後,拉吉夫·甘地在印度總統府阿育王大廳宣誓就任總理。他是尼赫魯家族中的第四代,第三位總理,也是印度歷史上的第六任總理。

拉吉夫就任總理時,由英迪拉被刺造成的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以及政治局面更加危險和復雜。印度教徒開始對錫克教徒採取報復行動。在英迪拉被刺當天,印度教徒便在全國開始了報復性仇殺活動。拉吉夫宣誓就任總理後,強忍心頭的悲痛,對全國發表廣播講話,呼籲國民克制,不要讓感情蒙蔽理智。他說:「我們不能讓自己沖動起來,因為憤怒只會導致犯錯誤。」

繼而他又提出要不惜一切維護國家的完整和國人的生命財產。與此同時,拉吉夫成立了中央控制中心並採取了嚴厲措施,下達了就地槍決製造混亂分子等命令。11月3日後,首都新德里恢復了平靜,各邦也很少再出現騷亂。

12月24日,印度實行第八次大選。拉吉夫利用先輩留下的有利條件贏得了競選。拉吉夫就任後,為部長們制定了「有效率、廉正、出成果」三條標准。他一上台就制定了新的經濟政策,主要是減少國家的干預、擴大市場的作用,吸收外國技術,提高經濟效率,促進生產。為了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拉吉夫在上台的頭三年中訪問了52個國家,平均每九天就有一天在國外。1988年12月,拉吉夫訪問中國,鄧小平同志接見了他。這次訪問使中印關系有了新進展。拉吉夫還卓有遠見的大力發展印度的計算機產業,多年後,他的這一舉動為印度在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軟體領域贏得了先機。因此他也被人們稱作「計算機總理」。

拉吉夫·甘地上台之初可謂春風得意,但好景不長,很快便出現了危機。1987年,拉吉夫政府出現了在軍火交易中拿回扣的「博福斯」風波,嚴重損害了拉吉夫「廉潔先生」的形象。1987年反對黨由「博福斯」案發難,要求拉吉夫辭職,拉吉夫對此不予理會。接著12個反對黨的104名議員集體辭職以示抗議。8月30日,反對黨還發動了要求甘地總理辭職的總罷工。1989年10月13日,國大黨提出的兩項鄉村和城市地方自治的憲法修正案,在聯邦院因贊成的人數未能達到三分之一而被否決。

在這種形勢下,國大黨政府於1989年10月17日決定提前舉行第九屆大選。11月22日大選開始,26日大選結束。結果,國大黨僅獲得 193席,雖是人民院中的最大黨,但席位不到半數。拉吉夫在這種情況下表示,不願在國大黨在人民院的席位不到半數的情況下去組織聯合政府,並於11月29日正式提出辭呈。

12月1日,維·普·辛格當選人民黨議會黨團領袖,次日就任總理。拉吉夫擔任了第九屆人民院的反對黨領袖。

2年後,拉吉夫.甘地率領國大黨卷土重來,並在舉行的大選中領先人民黨,極有可能贏得大選。但不幸的事情再一次降臨到甘地家族的身上。1991年5月,在一次印度南部舉行的競選集會上,一名女性泰米爾猛虎組織成員在向拉吉夫·甘地敬獻鮮花的時候引爆身上的炸彈暗殺了他。這年,拉吉夫·甘地才僅僅47歲。

❿ 愚公移山的創作背景

此幅《愚公移山圖》極具現實意義。正值中國人民抗日的危急時刻,畫家意在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後的勝利。抗戰中南京、武漢、廣州相繼淪陷,局勢緊張,物資匱乏,徐悲鴻奔走於香港、新加坡等地,舉辦畫展募集資金捐給祖國以賑濟災民。
1939年12月6日,徐悲鴻應印度詩人泰戈爾之邀,經新加坡、仰光、加爾各達,抵達聖地尼克坦。1940年2月,甘地訪問尼克坦,泰戈爾向甘地引見徐悲鴻。徐悲鴻為甘地畫像時,他被這位不屈不撓為民族獨立奮斗的印度靈魂人物深深感動,於是充滿激情地開始創作《愚公移山》草稿與人物寫生。後人撰文稱:愚公移山的故事,徐構思已久,為甘地畫像中,從這位獨立之印度的靈魂的身上,看見了愚公的影像。此後數間,作《愚公移山》草稿與人物寫生數十幅。5月,徐乘馬深入喜馬拉雅山至錫金邊境之法魯,於險峰危路之上作長詩詠懷,有「羊腸小徑穿雲上,辜負良工鑿路功。」《愚公移山》的構思,臻於成熟。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601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3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7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72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91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8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62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21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11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