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並行演算法陳國良

並行演算法陳國良

發布時間: 2022-09-03 09:23:04

1. 南郵計算機導師哪幾個大牛

1、陳國良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際高性能計算(亞洲)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國良院士是我國大數據計算理論、非數值並行演算法學科帶頭人,成功研製我國基於國產高性能晶元萬億次系列高性能系列計算機,奠定了我國雲計算和大數據處理以及普適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在國內外學術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

曾獲CCF A類會議INFOCOM最佳論文提名獎、CCF B類會議ICNP最佳論文獎及SECON最佳論文獎亞軍。主持/參與國自科面上、國家重點研發等項目十餘項。擔任YOCSEF南京分論壇主席,江蘇省計算機學會青年工委會副主任,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智能與安全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物聯網專委會、網路與數據通信專委會等組織委員等職務。

擔任iThings、ICCCN、ICPADS、ICNP等十餘次會議主席職務。擔任著名國際學術會議如MobiHoc、INFOCOM、IJCAI、ICNP、ICDCS、IWQoS、IPDPS等程序委員會委員。擔任中文CCF B類期刊《計算機科學》編委等職務。

以上內容參考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師資簡介

2. 我國的計算機科技專家開發了大量的優秀計算機軟體,你認為最值得驕傲有哪些

陳國良並行演算法、高性能計算
陳國良主要從事並行演算法,高性能計算及其應用等研究。在非數值並行演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國際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組選擇網路、遞歸選擇網路、Benes網路選路演算法、VLSI平面嵌入演算法、網路最大流演算法、裝箱演算法的平均性能分析等。
1938年6月3日生於安徽潁上。1961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現任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 【並行計算】急求專業的大神正確答案

  1. 單指令多數據流SIMD、並行向量處理機PVP、對稱多處理機SMP、大規模並行處理機MPP、工作站機群COW、分布共享存儲多處理機DSM。

  2. C、Fortran

  3. MPI_INIT(); MPI_FINALIZE(); MPI_COMM_SIZE(); MPI_COMM_RANK(); MPI_SEND(); MPI_RECV();

  4. 加速比,即Sn=T1/Tn

以上內容均摘自陳國良院士編寫的《並行計算——結構 演算法 編程》一書。

內容比較形式化,學並行還得從現今的並行系統入手。

4. 陳國良的主要成果

先後主持完成了10多項國家863計劃、國家攀登計劃、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項目。取得了多項被國內外廣泛引用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7部,譯著5部,參與主編計算機類辭典、詞彙5部,主審、主編計算機類各種教材8部。
獲國家級二等獎以及部、省、院級一等、二等、三等獎共14項。 [1] 陳國良等,《並行計算機體系結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陳國良,《並行計算:結構,演算法,編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陳國良等,《遺傳演算法及其應用》,人民郵電出版社,1996。
[4] 陳國良,《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 陳國良,陳崚,《VLSI計算理論與並行演算法》,中國科大出版社,1991。
[6] 陳國良,《並行演算法:排序和選擇》,中國科大出版社,1990。
[7] 王鼎興,陳國良,《互連網路結構分析》,科學出版社,1990。 陳國良,基於曙光1000的中尺度數值氣象預報系統及其在江淮流域適用性研究,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Vol.21, No.11, p1121-1125, 2000.11。
陳國良,淮河中上游群庫聯合優化調度演算法及其並行實現,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Vol.21, No.6, p603-607, 2000.6。
陳國良,林潔,顧乃傑, 分布式存儲的並行串匹配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軟體學報, 11(6), pp. 771-778, 2000.6
Chen gouliang,Heuristics for Line Capacity Design of PWE Assembly Systems,J. of China Univ. of Sci. & Tech.,Vol.30, No.2, p142-150, 2000.4。
陳國良,桂孝生,楊勃,Walch變換的截斷方法及其並行實現,中國科大學報,Vol.28,No.3,pp.270-276,1998
陳國良,許錦波,LogP模型上的一類蝶式計算的通信策略,計算機學報,Vol.20,No.8,pp.695-701,1997
陳國良,熊焰,顧乃傑,面向應用的神經信息處理系統(NIPS),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33,No.12,pp.887-892,1996
陳國良,李曉峰,黃偉民,並行FFT演算法在3種並行計算模型上的設計和分析,軟體學報,Vol.7,增刊, pp.57-63,1996
陳國良,並行演算法的可擴放性分析,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Vol.16,No.2,pp.10-16,1995
陳國良,梁維發,沈鴻,並行圖論演算法研究進展,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32,No.9,pp.1-16,1995
陳國良,更實際的並行計算模型,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Vol.16,No.2,pp.1-9,1995
Chen Guoliang,Zhu Song-chun,Chin Shao-ou,On the Master-Slave Neural Network Models,proc.IJCNN』92,Beijing,1992
陳國良,熊焰,方祥,通用並行神經網路模擬系統GP2N2S2,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Vol.13,No.12,pp.16-21,1992
陳國良,神經計算及其在組合優化中的應用,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29,No.5,pp.1-21,1992
陳國良,朱松純,秦小鷗,主從通用神經網路模型,電子學報,Vol.20,No.10,pp.24-32,1992
陳國良,張永民,改進的多層柵格嵌入演算法,計算機學報,Vol.14,No.5,pp.332-339,1991
陳國良,韓雅華,Benes網路的半自動選路法,計算機學報,Vol.13,No.3,pp.161-173,1990
G.L.Chen,An O(n) Switch setting Algorithm for the Benes Network,PPCC-3,Beijing,China,Vol. 8,pp.16-19,1989
陳國良,VLSI並行計算,計算機工程與應用,No.2, pp.1-35,1989
G.L.Chen,H.Shen,A Bitonic Selection Algorithm on Multiprocessors,J.of comput. Sci.&Tech.,Vol.4,No.4,pp.315-322,1989
陳國良,非數值計算的並行演算法(下),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25,No.12,pp.1-10,1988
Chen Guoliang,A Partitioning Selection Algorithm on Multiprocessors,J.of comput. Sci.&Tech.,Vol.3,No.4,pp.241-250,1988
陳國良,劉峻,多處理器上的分組選擇網路,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25,No.8,pp.1-9,1988
陳國良,王忠良,並行歸並選擇演算法,計算機學報,Vol. 11,No.1,pp.14-21,1988
陳國良,沈鴻,SIMD機器上的雙調選擇演算法,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Vol. 25,No.1,pp.1-14,1988
陳國良,沈鴻,雙調選擇網路及其在多處理器上實現的雙調選擇演算法,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4,No.9,pp.1-10,1987
陳國良,熊焰,兩個不同機種局部區域網路Cnet和Omninet網際互連,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No.2,pp.1-8,1987
K.L.Chen and H.Shang,Bitonic Selection Algorithm on SIMD machine,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 On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Beijing,China,pp.176-182,1987
陳國良,數據流計算機的互連結構,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3,No.9,pp.2-10,1986
陳國良,計算機網路互連研究,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3,No.11,pp.2-10,1986
陳國良,選擇網路的比較研究,中國科大學報,pp.109-120,1985
陳國良,多處理機系統的互連網路,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8,No.8,pp.30-50,1985
陳國良,計算機網路拓撲(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2,No.10, pp.37-45,1985
陳國良,計算機網路拓撲(下),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2,No.11, pp.7-15,1985
B.W.Wah and K.L.Chen,A partitioning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selection networks, IEEE Trans. On-computers,Vol.c-23,No.3 pp.261-268,1984
陳國良,平衡遞歸選擇演算法,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1,No.4,pp.7-17,1984
陳國良,並行排序演算法,計算機工程與應用,pp.62-72,1984
B.W.Wah and K.L.Chen,Generalized parallel selection network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 On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Beijing,China,pp.406-413,1984
數據流計算機,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1,No.9,pp.34-46,1984
陳國良,平衡分組選擇網路,計算機研究與發展,Vol. 21,No.11,pp.9-21,1984
個人榮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主任陳國良教授,數十年來,他嘔心瀝血,勇攀科技高峰,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陳國良受聘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暨院士學術報告會在學校科學會堂報告廳舉行。副校長張順頤教授主持儀式和報告會。副校長鄭寶玉教授向陳國良教授頒發了兼職教授聘書。受聘後,陳院士將不定期到我校對計算機學科和信息與計算學科的學科建設、教學和科研等工作進行指導。
陳國良院士是我國計算機並行演算法的理論、設計和應用方面傑出的科學家。最早提出並行演算法研究的一系列新觀點和新方法,形成了「並行演算法—並行計算機—並行編程」一體化研究體系。在非數值並行演算法和高性能計算及其應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成就和重大貢獻。是全國100名名師之一。陳國良院士受聘我校兼職教授後,將會極大地促進計算機學科和信息與計算學科的發展。
研究成果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陳國良教授開展了高性能計算及其應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推進了我國該領域的發展;開發了自主版權的國產曙光並行機「用戶開發環境」商用軟體,為推廣國產並行機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以陳國良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成立10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多項,總經費達4000餘萬元。在國內高校率先開設了並行演算法、並行體系結構等一系列高性能計算方面的專業課,形成了並行演算法類教學體系,推動了我國高性能並行計算學科的研究與發展。
陳國良圖冊
陳國良教授將高性能計算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於淮河流域的防洪、防污和水環境的治理。他與淮委合作研製開發的國家863重大項目安徽省防災減災智能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在汛期對淮河中上游九大水庫進行防洪調度,他負責研製的淮河流域防洪防污智能調度系統,以削峰、錯峰調度為目標,將氣象數值預報、水情信息的獲取與分析、流域匯流計算與洪水預警預報、水庫的聯合調度等有機結合,在流域防洪調度決策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夏,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洪澇災害。陳國良帶領中國科大師生一行十多人跑到一線現場,為防洪調度決策提供高性能計算支持。為確保計算參數的准確性,他還與淮河水利委員會的技術人員一同到方邱湖、西大壩等防洪重點區域實地考察,提出了洪水演進計算方案,為這一區域的防洪調度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陳國良眼裡,教學永遠是第一位的。30多年來,他一直站在教學一線。他培養的30多名博士生中,不少人已經成為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幹。1998年,陳國良榮獲安徽省教育系統模範和安徽省模範教師稱號,2003年,獲得首屆國家教學名師獎

人物語錄
亦工亦農:農民出生,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情況非常的熟悉。陳老說,雖然自己經歷了很多,做過很多職業,但自己骨子裡卻始終不該農民的本色。至於「工」,則是因為進過軍工廠,當過工人。陳老說自己對工人也有深厚的感情,他覺得工人的感情十分的樸素真摯,人也很容易相處。
陳國良圖冊
亦文亦武:念了大學,還出過國深造,也算得上是一名知識分子。而且自1973年調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至今就一直在與「文」打交道。「武」方面是因為自己在大學畢業後參軍在軍隊里呆了四五年時間,還到過福建前線。
亦強亦弱:進入大學,先是在電力系學強電,則是「強」,後來轉學的無線電與計算機都是弱電壓,所以稱之為「弱」。
亦硬亦軟:先是研究計算機硬體方面的知識,後來又研究了計算機軟體方面的知識。
亦理亦實:既做理論,又實踐。兩手抓,兩手都硬。
亦中亦西:雖然自己在國內外都沒有取得博士學位,但是研究還是有一定的成就。經常到別的國家的高校進行學術交流,在中西兩方面都有一定成果和影響。
陳老還與在場的所有聽眾分享了他的一些小小故事:學英語發音、教專業英語、在部隊的種種經歷……,他幽默詼諧的語言引來了一陣陣掌聲。他還認真回答了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的積極提問。
二十四個普通的漢字,堆砌的是陳老不平凡的一生。他的謙和、樸素、認真的品質盡現了大師風范,也是這次講座座無虛席的理由。
個人影響
重獎成果中科院院士陳國良獲得個人一等獎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國高性能計算機中心(合肥)主任陳國良教授申報的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項目獲得個人首屆「浪潮高性能計算創新獎」一等獎。陳國良教授及其開創的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為推動中國高性能科學計算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國際上,使我國的高性能並行演算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形成了並行計算理論--並行演算法設計--並行計算實現--並行計算應用一套完整的學科研究體系,提出了並行機結構--並行演算法--並行編程一體化的研究方法。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內容涉及一些經典問題的並行演算法研究,如網路與排序演算法、圖論演算法、互聯網路及其路由演算法、VLS布局演算法等,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國際上,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將結構、演算法和編程有機聯系起來,解決了水科學、氣象預報、石油開采鑽探等實際科學工程計算問題,也在國際同行研究中獨具特色。
陳國良圖冊
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目前在國內許多工程項目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高性能並行計算及其應用為基礎的國家863重大項目安徽省防災減災智能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這一系統將中尺度數值氣象預報模式的計算結果作為水情預測和群庫優化調度的決策參考依據,在汛期對淮河中上游九大水庫進行防洪調度,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而淮河流域防洪防污智能調度系統,以削峰、錯峰調度為目標,將氣象數值預報、水情信息的獲取與分析、流域匯流計算與洪水預警預報、水庫的聯合調度等有機結合,其研究結果作為預報的參考依據,在流域防洪調度決策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戰勝2004年夏季淮河遭受的超過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為政府部門防洪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數據支持,為防洪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眾所周知,淮河流域是一個水患與污患並重的特殊流域,非汛期的防污、控污任務非常艱巨。以陳國良院士的並行計算為基礎,利用計算網格、信息網格等網格計算技術,構建的流域數字化基礎信息平台,開發水資源污染控制系統,為淮河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決策支持。2004年夏,淮河遭受到10年一遇的特大污染,追蹤污水團沿河順流下洩的情況,為提前開閘泄污,消化與稀釋污水團提供了高性能計算支持。

5. 有誰能推薦兩本並行計算的書么剛開始學

經典的么Michael Quinn 的 《MPI與Openmp並行程序設計》,太經典了,但絕版了,沒pdf的,去復印吧。還有么Barry的並行程序設計,裡面的調度演算法講得不錯。還有機工的幾本並行都不錯的,不過很多都絕版了。
以過來人的建議千萬別買陳國良的《並行計算》,完全抄襲黃凱的書!就算老師推薦也別買,誰買誰後悔!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來自一個碩士研究生朋友的建議。

6. 陳國良的個人簡介

陳國良(1938.6.3-)男,安徽潁上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6年考入交通大學,1961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無線電系計算機專業。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主任,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院長,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1973年起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國普度大學作訪問學者。
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9年起兼任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院長。
2011年受聘為天津工業大學榮譽教授。
2013年受聘為河南大學軟體學院名譽院長及講座教授
2015年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兼職博導
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安徽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
國際高性能計算(亞洲)常務理事。
是我國非數值並行演算法研究的學科帶頭人,他圍繞著並行演算法的教學與研究,逐漸形成了「演算法理論-演算法設計-演算法實現-演算法應用」一套完整的並行演算法學科體系,提出了「結構-演算法-編程」一體化的並行計算研究方法。他率先創建的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是我國並行演算法研究、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軟體等的科研與教學基地,在學術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
80年代初在國內最早開展了非數值並行演算法的研究。在該方面取得了許多國際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組選擇網路、Benes網路選路演算法、VLSI平面嵌入演算法和網路最大流演算法等;改進了某些圖靈獎獲主的研究工作,包括改進Yao的選擇網路時間界、並行化Knuth的順序串匹配演算法和修正Karp的隨機串匹配為確定串匹配演算法;在國際上首次分析了(0,d]均勻分布調和裝箱演算法和二維條形裝箱NFDH演算法的平均性能。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
90年代初在國內早期開展了神經網路組合優化和遺傳演算法的研究,促進了交叉學科的研究與發展;與國際同期研製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並行神經信息處理系統,為我國神經網路的教學、研究與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工具與環境。
90年代中期開展了高性能計算及其應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推進了我國該領域的發展;開發了自主版權的國產曙光並行機「用戶開發環境」商用軟體,為推廣國產並行機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研製了基於曙光1000的安徽省防災減災決策支持系統,在安徽省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汛期淮河流域群庫優化調度中起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他為負責人的科研團隊,採用我國自主設計的「龍芯3B」八核處理器,成功研製出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KD-90」。
他承擔了國家級項目15項,已完成11項。發表論文170多篇(他和學生第一作者 110多篇),著作8冊,他引540餘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12項,11項排名第一。培養了一批從事演算法研究的高級人才,已畢業博士生26名。學風正派,為人師表。

7. 陳國良的研究方向

並行演算法,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和神經計算等。

8. 並行編程演算法與優化實踐 怎麼樣

你可以看看陳國良院士編著的並行計算系列: 《並行演算法實踐》、《並行計算機體系結構》、《並行計算:結構、演算法、編程 》
中科大計算機系的研究生就是上這三本書。

9. 《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陳國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qc2v

書名: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

作者:陳國良

出版年份:2009-8

頁數:813

內容簡介:第3版在修訂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新增加3章、重寫3章,改寫8章。《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第3版)》系統深入地討論了計算機領域中諸多計算問題的並行演算法的設計和分析方法。在著重介紹各種並行計算模型上的常用和典型的並行演算法的同時,也力圖反映本學科的最新成就、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全書共分二十章,包括基礎篇4章(緒論、設計技術、前綴計算、排序和選擇網路),並行演算法篇9章(排序和選擇演算法、分布式演算法、並行搜索、選路演算法、串匹配、表達式求值、上下文無關語言、圖論演算法、計算幾何),數值並行演算法篇3章(矩陣運算、數值計算、快速傅氏變換),理論篇4章(組合搜索、隨機演算法、VLSI計算理論、並行計算理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第3版)》取材豐富,內容系統深入,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及其他信息類有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科學理論和並行演算法研究的科技人員閱讀參考。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並行演算法的設計與分析(第3版)》初版曾獲1994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和1997年度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熱點內容
python實用代碼 發布:2025-05-13 22:19:41 瀏覽:841
dede資料庫的配置文件 發布:2025-05-13 22:19:08 瀏覽:966
給字元加密 發布:2025-05-13 22:12:32 瀏覽:971
資料庫系統實現答案 發布:2025-05-13 22:11:57 瀏覽:140
哪個軟體可以共存安卓 發布:2025-05-13 22:10:15 瀏覽:552
上傳宦妃天下野泉肉肉 發布:2025-05-13 22:10:10 瀏覽:408
洗眼睛解壓 發布:2025-05-13 21:58:28 瀏覽:272
c存儲指針 發布:2025-05-13 21:49:04 瀏覽:921
結繩編程軟體 發布:2025-05-13 21:49:03 瀏覽:850
解壓體育館 發布:2025-05-13 21:27:48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