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安裝系統服務

linux安裝系統服務

發布時間: 2022-09-07 10:31:29

Ⅰ 如何在虛擬機linux系統里安裝伺服器

1、在虛擬機linux下搭建服務和實體機器一樣,主要考慮伺服器的需求配置磁碟、cpu、內存、網路等。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滿足伺服器的需求為主。
2、搭建過程可以使用SecureCRT這樣的遠程連接工具進行安裝包的傳輸工作。

Ⅱ 伺服器上怎麼安裝linux系統

1、我們啟動伺服器的時候.首先裝進光碟機的並不是啟動盤,而是陣列引導盤.然後伺服器從光碟機啟動後就會出現如下界面,我們選擇要裝的系統.我這里需要的是6.3 i386,回車.
2、然後伺服器會有刷屏的提示,一堆一堆,我們默默的等待.
3、提示我們選擇語言,選擇簡體中文.
4、他提示不能用,但是先是用英文,一會就可以用漢語了.點擊OK
5、選擇鍵盤類型.
6、選擇啟動的方式.我們選擇第一個光碟機啟動.
7、這里就和普通的計算機不一樣了.伺服器會彈出光碟機中的陣列引導盤,然後放入你的系統引導盤.
8、這是開始沒有檢測到.在點擊OK就可以檢測到啟動光碟.後邊的步驟就和正常的差不多了.
9、選擇忽略所有數據.
10、選擇時區:上海亞洲
11、輸入root用戶的密碼.假如密碼太簡單的話,他會提示你該密碼過於簡單,是否還要繼續用,你要是想用,就點擊OK.
12、進入分區的界面.創建自定義分區.
13、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分區.
點擊創建
我們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相應的分區.我再次建立的是基本的分區.彈出對話框:
輸入掛載點,系統類型,一般是ext3,掛載點的大小等信息後,確定.可以建立多個.我在此建立的是5個.強調一下,swap必須有,一般是內存的兩倍.
14、下一步後格式化系硬碟.點擊格式化.
15、這一步無關緊要,直接默認設置就可以.下一步.
16、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安裝基本的服務.也可以以後自定義,我選擇的是現在自定義.下一步
17、出現你需要安裝服務的基本類型.選擇一下你所需要的安裝包.選擇好後,下一步.我建議大家還是不要選擇桌面的.畢竟linux是以命令行主導的.自己多動動手比較好一點.
18、這伺服器就開始安裝服務了.這個步驟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19、安裝成功後.點擊重新引導.
20、重新引導後就出現系統安裝成功的畫面了.我們輸入密碼就可以進去該系統了

Ⅲ 安裝linux系統

安裝Linux系統
3.1 准備工作

在安裝任何Linux發行版本之前,你首先應該做一些准備工作,包括收集系統信息,准
備安裝版本等等,特別地,你應該進行一個安裝規劃。我們現在就來介紹一下安裝之前
的准備要點。

3.1.1 獲取Linux發行版

Linux發行版本可以從網路下載,也可以直接購買發行光碟。

目前下載Linux發行版本的站點相當多,如果你有一條64KB以上的DDN或者ISDN專線,
並且有讓下載工具連續運行幾天幾夜的准備,那麼下載總是要比購買cdrom來的容易一些
(因為Linux版本升級非常快,往往升級版推出半個月以後才能在本地買到發行盤)。

如果你不涉及國際流量問題,可以直接到發行商的主站點去下載光碟映像,然後燒制
成CD-R,或者拷貝到硬碟上安裝。由於安裝時的文件名大小寫問題,我們一般建議將下
載的文件放到你的本地伺服器上,通過ftp安裝,然而這要求你首先有一台基本的linux
伺服器。否則,你就需要燒制CD-R了。

如果有國際流量問題,可以考慮到教育網內的某個站點下載。另外,Turbo Linux公司
設有國內分公司,可以到www.turbolinux.com.cn去下載TLC的最新版本。

到市場上的軟體連鎖店直接購買Linux 光碟發行版,用光碟來安裝是最方便快捷的。
目前RedHat,TurboLinux和corel都可以在連鎖店買到。一定要注意,大部分Linux發行
版本有「完整版」和「精簡版」的區分,例如TurboLinux有1CD,3 CD和10CD三個版本。
如果你是用Linux為你的單位構造網路伺服器,我們總是建議你購買完整版本,畢竟價格
差不多。不過如果你想要使用SuSE之類不常見的版本,你還是得把網路打開轉上幾天幾
夜。

我們建議你用一種Linux版本為基礎,然後抽取別的版本中的優秀產品組合成你的服
務器軟體。作為基點,RedHat(3CD版)和TurboLinux(10CD)都不錯。

3.1.2 准備伺服器硬體

①CPU

Linux 在Intel 80386, 80486, 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III ,Celeron ,AMD K6-2 (3DNow),AMD K6-3這幾款cpu下能很好的工作,而非Inte
l 的 CPU ,主要包括:Cyrix 6x86,AMD K6,AMD K5,AMD,Cyrix MediaGX chip,WA
RNING出現問題的機會似乎比較多。需要補充的是6x86MX據說在Linux下的表現遠好於原
來的6x86。不過,話說回來,你真的窮到要用6x86MX做伺服器的程度嗎?

一台裝配PII以上CPU的Linux在服務量不是非常大時就能很好的工作,如果配備雙CPU
那就可以和一台中檔的名牌伺服器相媲美。Linux對雙CPU的支持還算不錯,但如果你是
購買的發行版本,那麼你在安裝後經常需要重新編譯內核才能充分發揮雙CPU的威力。詳
情可以參考第四章。

②主版

Linux支持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數主板,在選購主板應該考慮是不是支持你的CPU,如果
採用雙CPU還考慮買一塊兼容的主板。筆者認為在主版的選購時要注意名牌效應,條件允
許一定要買名牌的。

③內存

Linux對內存的品牌沒有特殊的限制,只是要求內存最小是 16MB,當然這個數字就我
感覺跟說用32MB內存跑Windows NT差不多。大體上,作為一台伺服器,你可以從64MB內
存開始,至於多到多少,反正上限是2GB,現在條子這么便宜,你自己看看你的機器上有
多少個槽就行了。Linux對內存的質量要求比較一般。

④Linux支持的硬碟控制器/硬碟

Linux 支持標準的IDE、EIDE、MFM/RTL控制器。

IDE設備在工作是要佔用CPU的處理時間,如果同時有幾百個訪問,這樣佔用CPU處理的
時間就急劇增加,系統的負擔急劇上升,如果選用SCSI介面卡設備的話就可提高系統的
效率。Linux 並不支持並口的 SCSI 卡,在Linux下兼容的SCSI 列表么……反正我不想
介紹了,你自己去看兼容性列表,目前的Linux內核對BusLogic,AHA之類的大牌SCSI卡
支持還不錯,但是肯定不如windows NT那麼多。實在不行你可以跟零售商說:「不支持
Linux我可不要啊。」如果你真的預算緊張,那麼也可以使用IDE硬碟,不過目前的Linu
x內核似乎對UDMA66不能正確支持,你可能仍然使用標準的DMA-33硬碟。

Linux 也支持磁碟陣列。

⑤網卡

Linux 以其強大的網路功能而著稱,選擇一塊合適的網卡是十分必要的。在選擇網卡
是要注意網的性能和兼容性。對於用Linux作為伺服器的用戶選擇一塊100M的乙太網卡可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服務效率。下面就是一些在Linux下能很好工作的網卡:

3Com Etherlink III (3c509 EISA)

3Com 3c59x, 3c900, 3c905 (Not the 3c905B and C, see below) 3c579

Digital DE425, DE434, DE435, DE450, DE500 (uses DE4x5)

Digital 2104x,2114x ``Tulip'' chip cards, SMC DEC21041 , SMC PCI EtherPowe
r (uses Tulip driver)

Intel EEPro100 (PCI),EtherExpress i82557/i82558 PCI Pro/10+。

3Com 3c503, 3c503/16, 3c505, 3Com Etherlink 16 (3c507)

Allied Telesis AT1500 (uses Lance driver), AMD Lance/PCnet, HP J2405A, NE2
100, NE2500

AMD PCnet32 and AMD PCnetPCI

Apricot Xen-II, 680x0 VME (82596 chipset)

Ansel Communications AC3200 EISA

AT&T GIS WaveLAN ISA

Alteon AceNIC Gigabit Ethernet Driver

Allied Telesis AT1700

Aironet Arlan 655

Cabletron E21xx

Crystal LAN CS8900/CS8920

Comtrol Hostess SV11

Compaq Netelligent 10/100 TX PCI UTP, 10 T PCI UTP, Compaq Integrated
NetFlex 3/P, Compaq Netelligent Dual 10/100 TX PCI UTP, Compaq Netelligent I
ntegrated 10/100 TX UTP, Compaq Netelligent 10/100 TX Embedded UTP, Compaq N
etelligent 10 T/2 PCI UTP/Coax, Compaq Netelligent 10/100 TX UTP, Compaq Net
Flex 3/P

100VG-AnyLan Network Adapters, HP J2585B, J2585A, J2970, J2973, J2573,Comp
ex ReadyLink ENET100-VG4 & FreedomLine 100/VG

D-Link DE600, DE620 pocket adapters

D-Link DFE-930-TX PCI 10/100, VIA Rhine PCI Fast Ethernet cards with eithe
r the VIA VT86c100A Rhine-II PC or 3043 Rhine-I

Digital DEPCA & EtherWORKS, DE100, DE101, DE200 Turbo, DE201 Turbo, DE202
Turbo, DE210, DE422

Digi Intl. RightSwitch SE-X EISA and PCI

EtherWORKS 3 (DE203, DE204, and DE205)

Fujitsu FMV-181/182/183/184

HP PC-LAN Plus

HP PC-LAN (27245B and 27xxx series)

HP AnyLAN, 10/100VG, PCLAN (J2577, J2573, 27248B, )

Intel EtherExpress 16

Intel EtherExpress i82595 Pro10/10+ (ISA only)

MiCom-Interlan NI5010 ethercard

Mylex LNE390 EISA cards (LNE390A, LNE390B)

NE1000/2000 and compatible ISA cards

NE2000 (PCI), RealTEk RTL-8029, Winbond 89C940, Compex RL2000, KTI ET32P2,
NetVin NV5000SC, Via 82C926, SureCom NE3

NI5210 card (i82586 Ethernet chip), NI6510, ni6510 EtherBlaster

Novell NE3210 EISA Network Adapter

Yellowfin (and Compatibles)

G-NIC

Racal-Interlan ES3210 EISA Network Adapter

RedCreek Communications PCI

RealTek cards using RTL8129 or RTL8139 Fast Ethernet chipsets

Sangoma S502/S508 multi-protocol FR, Sangoma S502A, ES502A, S502E, S503, S
507, S508, S509

SMC Ultra / EtherEZ (ISA, 8k 83c790), SMC 9000 series, SMC 9000 series, SM
C Ultra32 EISA (32K) SMC EtherPower II 9432 PCI (83c170/175 EPIC series),

Tangent ATB-II, Novel NL-10000, Daystar Digital LT-200, Dayna DL2000, Dayn
aTalk PC (HL), COPS LT-95, Farallon PhoneNET PC II & III

Western Digital WD8003, WD8013

Any IBM Token Ring card that does not use DMA

SysKonnect Token Ring ISA/PCI Adapter TR4/16(+) ISA or PCI, TR4/16 PCI, an
d older SK NET TR4/16 ISA cards

IBM PCI tokenring cards based on the Pit/Pit-Phy/Olympic chipset

IBM Tropic chip-set cards

Linux支持的網卡品牌很多,詳細的情況可以參考Linux的硬體兼容性列表(/usr/doc
/HOWTO/HARDWARE-HOWTO)。

⑥顯示卡

就我看來,伺服器的圖形界面完全是不必要的,Solaris的那個openlook確實很漂亮,
但是有誰用呢,還不如乾脆用M$呢。對於Linux更是如此,你只要弄一塊湊合著能上102
4*768的4MB顯卡就行了,當然前提是Linux的XFree86兼容。我推薦的是Trident 9750和
S3 virge,兼容性絕對沒問題。如果你覺得這種東西實在太古老了,呵呵。

3.1.3 准備安裝規劃

為了安裝Linux, 必須為它准備硬碟空間。這個硬碟空間必須和您的計算機上安裝的
其他操作系統(如Windows, OS/2或著其他版本的Linux)所使用的硬碟空間分開,或者是
一個獨立的硬碟。在你決定創建Linux分區之前最好先備份你的重要數據,以免造成不必
要的損失。實際上,既然你准備安裝的是一台伺服器,那麼你乾脆把整個硬碟都交給Li
nux得了。

Linux整個系統可安裝在1GB左右的硬碟空間上,可是,我們安裝Linux是為了讓它完成
如:Web,Mail,Ftp等一些服務,這些服務真的開啟之後,對硬碟的空間要求特大,比
如你開啟一有2G大小的Ftp服務,你至少要有3G的硬碟空間,我們單位有的是一個28G的
硬碟可是在不到一年的應用中就使用了80%,如果你正在規劃一個伺服器是,那你一定要
考慮你選擇一塊容量大小合適的硬碟,不要等到不夠用時再想辦法,要加一個硬碟容易
,改變/home和/var的目錄結構卻可能是非常討厭的。

Linux 在裝時需要建立兩種類型的分區,即「Linux native」硬碟分區和「Linux s
wap」交換分區。

盡管可以將Linux裝在一個單一的大分區中(根據我們已經提到的分區原則),但我們推
薦你把系統分開安裝在不同的分區上。如果你有一個裝滿的8G以上的分區,一旦發生文
件系統問題,你肯定會有麻煩的。

下面是我們建議的分區規劃:

一個交換分區 -- 交換分區用來支持虛擬內存。 您必須創建交換分區, 即使您有更
多的內存,仍然推薦使用交換分區。 目前的交換分區已經可以設置到非常大,不過太大
也不見得有什麼意義,我們建議控制在100MB以上,500MB以下,而且可以使用多個交換
分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設置了多個交換分區,那麼Linux安裝程序通常只會激活第
一個,你需要手工啟動其它的交換分區,詳見第四章。

一個根分區 -- 根分區是/(根目錄)所在地.。它只需要啟動系統所須的文件和系統配
置文件,這些文件並不大。但是由於預設的/tmp(存儲臨時文件的目錄)也在這個目錄下
面,所以應該留出足夠的空間,一般可以設置在500MB到1GB。不過如果你按照我們下面
解釋的專門創建了/tmp分區,那麼就可以小一點,只要300MB左右。

一個 /usr 分區 -- /usr 是Linux系統大部分應用軟體的所在的地方。 根據您交換安
裝的包的數量以及發行版本的不同, 這個分區應該在300MB到1500MB之間。 如果可能,
將最大的空間用於/usr分區。 任何您以後將要安裝的基於RPM的包都會使用比其他分區
更多的/usr空間。

一個 /home 分區 – 這是用戶的home目錄所在地;它的大小取決於您的Red Hat Lin
ux 系統有多少用戶, 以及這些用戶將存放多少數據。

一個 /var 分區 – 所有的郵件和列印隊列,系統日誌文件等等都存放在這個分區里
面,所以你應該適當選擇一個足夠大的/var分區。

一個 /tmp 分區 -- 就象它的名字,/tmp分區用來存放臨時文件。 對於一個大型的,
多用戶的系統或者網路伺服器,專門創建一個/tmp分區是一個好主意。至於分區的大小
,你只有在實踐中摸索了。

一個 /usr/local 分區 – 這個分區用來存放包含按照BSD的目錄組織存放的軟體,大
部分源代碼編譯後的目標程序也預設放在這里,你需要一定的空間來存放這些文件,例
如1-2GB。

就伺服器來說,存在兩種基本的思路,一種是在開始的時候選擇安裝所有應用軟體包
;另一種是開始只安裝最小系統,然後逐步增加需要的包。除非你的應用對安全性很敏
感,否則建議你用第一種方法,否則你會發現研究軟體包之間的依賴關系是一種很討厭
的工作。

大部分發行版本在安裝系統的同時完成對系統的基本設置。但是這種設置程序並不是
非常可靠,如果你在安裝過程中發現配置某種硬體或者網路信息失敗,你有兩種選擇:
停止安裝或者忽略。據我們的經驗,通常你應該忽略這些信息,只要Linux安裝到了系統
上並且可以啟動,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手工設置。不要輕易地停止安裝過程或者重新安裝
,那是解決windows 9x問題的途徑,不是Linux的。

Linux在安裝過程中需要一些硬體的相關信息才能正確配置相應的硬體,在安裝Linux
前一定要知道你使用的硬體信息,最好在安裝時把你使用的所有硬體說明書放在手邊(
如:主板、顯示卡、顯示器、調制解調、Scsi卡等),也可應用一些相應的軟體檢測你
的硬體信息然後記錄下來。當然如果你早對你的硬體了如指掌就不必這樣麻煩了。

一般用戶只需知道網卡的型號、中斷號和地址、滑鼠和調制解調的類型和埠、顯示
卡的類型和顯存的大小、顯示器的類型和參數、內存的大小、光碟機的類型連接到哪個口
上、音效卡的類型中斷和地址、如用scsi卡必須知道類型。為了連接網路,還需知道機器
的域名、IP地址、子網掩碼、路由地址、域名伺服器的地址。

在記錄了各種安裝的必要信息之後,下一步是選擇安裝介質。

從CDROM安裝總是最簡單的。目前大部分系統可以從光碟啟動,所以你需要的僅僅是設
置系統啟動順序為CDROM優先。如果你的Linux發行版本是多光碟的,通常在基本安裝的
時候只需要第一張光碟。

從ftp安裝也是一種很常用的手段。這種安裝最常見的應用是你想要在一台新的機器上
安裝一個全新的Linux發行版本的時候,畢竟CD-R刻錄機不是每人都有的。如果要用ftp
安裝,你必須首先確定你使用的發行版本是否支持ftp安裝。某些版本是無法從ftp安裝
的。

如果你確定你的版本支持ftp安裝功能,而且你的Linux發行版本用的內核支持你的網
卡,你需要做兩件事:(1)把發行盤的內容拷貝到ftp伺服器的某個目錄下面,並且記
下目錄名;(2)製作軟盤引導盤。

另外的安裝方式是通過NFS或者samba數據源。這兩種東西和用ftp安裝差不多,不過一
個使用NFS,另一個使用的是Windows 的文件/目錄共享,支持SAMBA數據源的安裝的發行
版本更少一些,而且一般我們也不建議使用這種功能(主要是文件名大小寫的問題)。

如果你選擇的是從軟盤啟動,那麼你需要根據是CD-ROM還是網路安裝來確定使用哪一
種軟盤映像,一般情況下,Linux的啟動軟盤是用全盤映像的方法存放在光碟上,可以使
用DOS下面的rawrite(在光碟上有)或者Linux下面的dd命令復制到軟盤上使用。

3.2 RedHat 的安裝過程

從這一節開始,我們介紹幾種Linux發行版本的安裝過程。這里選擇了三個版本:Red
Hat,Turbo Linux中文版和SuSE。RedHat是最容易安裝的版本,如果你是一個新手,看
看下面的安裝過程就應該可以順利地安裝成功。

3.2.1 建立Linux引導盤

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光碟機啟動或者你要從軟盤啟動來安裝RedHat那麼就需要製作啟動
盤,在RedHat 的光碟上包含一個啟動盤映象文件,只要將這個文件用相應的程序寫到軟
盤上就可以製成啟動軟盤。

從Redhat 6.1以後的版本只提供一個映象文件即可安裝,如從光碟機和硬碟安裝用\ima
ges\boot.img;如從網路安裝用\images\bootnet.img。啟動盤可以在DOS或者Linux下面
製作:

在 Dos 下製作啟動盤

E:\images>\dosutils\rawrite (E 為 光碟的盤符)

假如是使用boot.img,只要在提示「Enter dis images source files name :」時輸
入 boot.img,按回車出現提示「Enter target diskette driver: 」輸入 A: 回車
。其他類型的啟動盤製作方法類似。

在Linux 下製作啟動盤

製作啟動盤: dd if=boot.img of /dev/fd0 bs=1440k

建立DOS引導盤和用Loadlin引導

Linux提供了一個 Loadlin的應用程序可在dos 下啟動Linux的安裝程序,首先製作一
張dos啟動盤拷貝相應的文件,再在這張盤上載入光碟機的驅動程序,然後用這張盤啟動計
算機,進入Linux 發行板的 dosutils 目錄運行 autoboot .bat 就可進入安裝界面。

autoboot.bat的內容如下:

loadlin autoboot\vmlinuz initrd=autoboot\initrd.img

3.2.2 開始系統安裝

本書使用Redhat 6.1作範例.

使用發行光碟或者製作好的啟動軟盤盤啟動機器,在lilo:提示符下面直接回車,將進
入安裝界面。

如果你是從軟盤啟動機器,那麼將進入下面的安裝過程,否則,如果是從cd-rom安裝
,將直接進入第四步。

選擇語言

圖3.1 選擇語言

Redhat提供了多種言支持,很遺憾沒有中文,只好選擇 English。

選擇鍵盤

系統提示用戶選擇鍵盤類型,選擇 us即可 ,也可在安裝後用 setup 程序更改此項。

圖3.2 選擇鍵盤

選擇安裝方式

圖3.3 選擇安裝方式

通常我們選擇從cdrom安裝,只要直接在對應欄目裡面按下回車就可以了。如果要選擇
從ftp安裝,那麼在選擇了ftp之後,還要給出ftp伺服器的ip地址,本機器的ip地址和L
inux發行盤在伺服器上的目錄。

如果你是從軟盤安裝,那麼這一步之後,系統將切換到圖形模式,繼續安裝過程。

配置滑鼠

系統能識別多數的滑鼠類型,這項可使用默認值,如果你用的是兩鍵滑鼠你還應該選
擇 'Emulate 3 mouse'否則在x windows 下有一些功能不能用。

圖3.4 配置滑鼠

歡迎界面

這是一個歡迎界面,標志下一步將進入文件拷貝和系統設置。

圖3-5 歡迎界面

安裝類型

圖3-6 選擇安裝內容

為了方便用戶Redhat的開發人員設計了幾種安裝類型,可根據需要來選擇,但大多數
用戶選擇'Custom'定製安裝,這樣在以後的安裝過程中可詳細的對Redhat提供的軟體包
進行選擇,自由度更大。

建立分區

圖3-7 建立分區

Redhat 提供了一個簡單使用的圖形化的分區工具,利用這個工具你可方便的建立,修
改,刪除分區,分區的種類及大小可參看本章的1.3中的規劃分區,如建立一500M的根分
區,選則 Add ,然後在下圖的 'Mount Point:'中輸入 '/';'Size(Megs):' 中輸入 '
500' ; 'Partition Type:' 選擇 'Linux Native ' ,最後按 Ok 確認即可。

圖3-8 建立分區(2)

選擇格式化的分區

圖3-9 格式化分區

與其它的操作系統一樣在使用分區前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格式化成Redhat 可識別的
分區。注意原則上每個分區都應該格式化。如果你的硬碟使用的時間較長或則有壞塊,
那麼就選擇' Check for bad blocks while formatting'把壞的區域標志上,以免數據
寫到壞塊上丟失。否則,對於新的硬碟只要簡單地選擇格式化就行了。

Lilo的配置

引導Linux 需要安裝一個用來把內核裝入計算機的程序,在Intel 的兼容PC 上使用L
ilo。在安裝界面內有如下幾個選項:

Create boot disk

創建軟盤啟動盤。默認是允許,如不創建,用滑鼠點擊前面的小方塊讓其凸起。一般
我們不必創建這個東西,詳情見第四章和第九章。

Do not install LILO

不安裝LILO,建議你不要選擇這個選項,否則你無法啟動系統。

Install LILO boot record on:

詢問LILO 安裝在哪兒,通常選則安裝在 MBR 上。

Use linear mode

這個選項是要求Linux使用SCSI的線性模式。如果你有一個超大的或者比較特殊的SCS
I硬碟,選擇這個選項。

下面的區域是表明了分區的詳細情況,通常不用作修改。

圖3-10 配置lilo

選擇時區

中國用戶在WORLD項選擇亞洲,在相面的滾動框內選上海時間。

圖3-11 設置時區

賬號配置

圖3-12 設置密碼和賬號

Redhat 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設置 ROOT 用戶的密碼,同時也可建立新的用戶,不過很少
有人在此時建立用戶。只要輸入root密碼並且確認就可以了。

認證配置

圖3-13 身份驗證設置

這個配置通常不需要改動,它表示賬號的身份認證和口令的加密方式。在Redhat 6.1
中,口令驗證使用MD5加密方式,它具有更高的對抗蠻力猜測演算法的能力。不過MD5不是
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加密演算法,因此是一個可選項。你也可以使用原始的DES並且不使用M
D5。當然這意味著降低了系統的安全強度。

X配置

圖3-14 X window配置

所謂X 配置主要是指顯示卡和顯示器的配置,如不想在此配置可選 Skip x configur
ation ,等安裝結束後用 setup 應用程序來設置。

選擇安裝的應用程序

你可根據需要選擇你想要的應用程序,如果你的硬碟空間足夠大我們總是建議安裝所
有的軟體包。(最後的everything選項)

圖3-15 選擇安裝的軟體包

(15)安裝軟體包

現在開始軟體包的拷貝了,耐心的等幾十分鍾就可以了。

圖3-16 安裝軟體包

在此安裝過程中沒有提到網路部分,可用安裝後用 netconf 這個應用程序來完成,
後面的章節有詳細的說明。

3.3 Turbolinux中文版安裝過程

這里介紹的是TurboLinux 4.0Chinese的安裝過程。目前TurboLinux 6.0已經發布了,
不過兩者在安裝之間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你可以自己看看自己拿到的TLC版本。

3.3.1 啟動Turbolinux 安裝程序

直接用CDROM啟動

只要你的BIOS支持CD-ROM啟動,你就可以用這種方式。 直接把光碟插入光碟機,引導機
器就可以了.

在DOS下用LoadLin啟動

從DOS啟動,轉換到光碟驅動器,例如e:,然後進入子目錄dosutils/ ,輸入命令aut
oboot 並回車,就可以開始安裝TurboLinux。

利用軟盤啟動

如果上面的兩種安裝方式都不能工作, 就必須利用軟盤來啟動安裝TurboLinux,不管
怎樣,我不建議你使用這種功能。如果你一定要用,你可以自己看TurboLinux附帶的安
裝手冊。

3.3.2 TurboLinux安裝過程

TurboLinux的安裝過程是中文的,所以我們下面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其實你只要仔
細研究一下說明就差不多了。

1) 選擇顯示模式

本窗口會詢問用戶是否使用彩色的顯示模式,預設是YES,一般情況下,按回車 就可
以。除了某些單色顯示器以外。

圖3-17 選擇顯示器類型

歡迎畫面,然後安裝程序將會顯示一個歡迎畫面,您只需要按回車跳過即可。

2) 選擇鍵盤類型

圖3-18 選擇鍵盤類型

用戶在此處設置鍵盤布局,而中國用戶一般都直接鍵入回車使用預設設置US 鍵盤。

3) PCMCIA

如果您的系統上有PCMCIA卡(有時被稱作PC Card),選擇'是',安裝程序會提醒您插
入特別設備驅動盤,不然您將無法驅動您的PCMCIA設備。 如果沒有,直接選『否』繼續


4) 特別設備驅動

如果安裝程序提醒您需要特別設備驅動盤,移去啟動盤,並且插入特別設備驅動盤。
通常這是不必要的,除非你使用某種從軟盤啟動的安裝方式。

TurboProbe

圖3-19 檢測硬體

TurboProbe是TurboLinux安裝程序所特有的一部分, TurboProbe可以自動檢測您系統
上安裝的ISA設備/PCI設備/SCSI設備/網卡/並口IDE設備。如果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掛起
了,重新啟動機器。

6) 安裝介質

圖3-20 選擇安裝介質

TurboLinux提供了4種的方式,我們只介紹除'硬碟安裝'方式外的3種方式。

CD-ROM 安裝 - 最常用的安裝方式,如果您選擇了這種安裝方式,你就要用第一張Tu
rboLinux光碟啟動計算機,而後TurboLinux將自動進入安裝界面。

NFS 方式安裝 - 如果您的機器在一個區域網中, 並且該區域網上有另外一台伺服器
上以NFS方式共享出一份TurboLinux的拷貝。那麼您就可以利用這台 機器作為NFS伺服器
來安裝TurboLinux。在安裝之前您必須從您的系統管理員處獲得您系統的TCP/IP設置和
NFS伺服器 的配置信息。選擇這種安裝方式將會彈出對話框 網路設置。 您需要輸入您
得到

Ⅳ 機房伺服器Linux系統安裝問題

是用U盤安裝的嗎?CentOS 7.0系統沒裝過,再上一步有沒有提示過安裝軟體之類的?還是安裝時沒任何選項和提示,直接到錯誤這一步了,

安裝位置錯誤這個,有沒有分出ext4的分區呢,Linux系統安裝最好用win32 disk imager寫進U盤,這個對Linux兼容性很好,幾乎所有系統都能安裝,但是後期需要手動恢復容量,U盤製作教程:網頁鏈接,容量恢復教程:網頁鏈接

Ⅳ Linux系統怎麼安裝

成功安裝slackware
12.0
在昨天11:40pm左右完成對SLACKWARE
12.0的安裝。主要是正確安裝了KDE桌面以及其桌面配置。在昨天12:00AM
時已經完成了命令行的安裝,差個桌面進不去
敲了
startx
電腦它丫的反應是切斷MONITOR
的信號
"NO
SIGNAL"
這招實在恨毒!我是想看看最新的K桌面是啥樣子。又去整個
xorgconfig
本人是菜鳥級的用戶,對LINUX命令表現無能,就是傻眼了。還好論壇上有位老外寫了個從光碟安裝方法,對配置是有借鑒作用,雖然我是從硬碟安裝的(從各種LINUX論壇去搜高手寫的文檔,網路和GOOGLE早已搜刮過了,經過扒皮抽筋吸髓,差不多了,也找到了一兩副文檔有效,還是LINUX論壇里的好)
硬碟安裝時一個重點:
#以下為那個朋友寫的體會,我也是按這方法才安成的
昨天反復安裝了N遍,折騰一天都沒裝好;今天早上起來又裝了一次,終於裝好了^_^。
我把CD1的文件解壓文件夾slack,在把CD2里目錄slackware裡面的文件解壓到slack/slackware(CD1和CD2
都有目錄
slackware,裡面放的就是軟體包),等到要求輸入安裝文件來源的目錄的時候,輸入:/slack/slackware(以前都是輸入:
/slack,所以失敗)。
還有2個疑問:
1.命令:fdisk/mbr
作用是修復引導區嗎?
2.用GRUB安裝的時候,輸入命令:kernel
(hd0,0)/bzImage
root=/dev/hda1
其中(hd0,0)和/dev/hda1必須指的是同一個分區嗎?
還有一個網友說是直接把
slackware
文件夾放到ISO文件所在的盤的根目錄下,我兩種都試了,成功的是後一個的方法,slackware直接放在根目錄下。
有一點我在昨天6:AM時第一次安裝時,安裝的
*.ISO文件放在NTFS的D盤中,好像是不行,安裝時提示是在FAT

LINUX分區里找*.ISO文件。之後的12:00PM時,我已經把全部ISO放在FAT32的E盤,然後就是把第一個ISO里的全部解壓到E:\
slack下面,又把第二個ISO中的slackware文件解壓到E:\slack\slackware下面,就是和第一個解壓後的ISO文件里的
slackware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下。也就是那個朋友寫的意思。
中午折騰到下午晚飯時間,還是沒有整好系統,自己亂配置了xorgconfig
導致了三四次出現系統找不到MONITOR
和不支持16位的系統,真的崩潰,精神上和體力上,雙重的!更郁悶的還是整到最後時刻進不了WINDOWS
我想自己用FDISK/MBR
試試看能不能修復一下子?答案是不行!因為我不是不懂怎麼弄DOS命令。結果最終於是兩個系統都不能進去。只好找WINDOWS安裝盤求救,整了個全新的
WINXP。
我想了一下子是我自己在成功啟動X-WINDOWS後去配置了個PPPOE我想上網,比較貪心,要試試看,新系統能不能上網,之前有個mandrake
2006
裝起後就會把網卡給弄壞,返回到WINXP里,本地連接上一個紅紅的×
網張電纜被撥出一個漂起的紅氣球!要關機等一段時間後才會好的,我是前天晚上關上,第二天再開機才好。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要關機一段時間後。這次完安裝
SLACKWARE
後不打算再玩PPPOE了,否則這東西再弄壞了WINXP或者SLACK本身,真是虧大了!
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可能就是多一種學習寫代碼的工具,裝了接近6G的空間,有點奢侈,當然這個東西可以聽歌,看電影,娛樂不能少。裡面SCREEN
SAVER
很炫的,看了很喜歡,華麗!!!!
KDE的可能現在流行,做得也漂亮。
還有一點是硬碟安裝時要選擇"INSTALL
FROM
HARD
DISK"
對於這條,我的硬碟是SCSI的,ISO在E盤,就是sda6
,在這里我填了
/sda6
回車
接下來還有一個選擇源文件目錄,就是解壓的目錄
"
SELECT
SOURCE
DIRECTORY"
對這條,我就是寫上/slackware
後面就是參考網上搜刮來辦。
用GRUB時,只寫了三條,只是先把
第一個ios下
slackware-12.0-install-d1.iso\kernels\huge.s\
bxImage
解壓出來放在C:\
再把第一個ISO下
slackware-12.0-install-d1.iso\isolinux\
initrd.img
解壓到
C:\
至於引導用的GRUB
是要網上下的,要用到一個
grldr
的文件,網上都有這么寫的。在C:\下找到
boot.ini
改里的東東,最後一行添加
C:\grldr="啟動GRUB"
重起後選擇GRUB接下來敲下面這些東西:
GRUB>>
kernel=(hd0,0)/bzImage
GRUB>>initrd=(hd0,0)/initrd.img
GRUB>>boot
我之前裝了矮人工具箱的東西,它把那個C:\grldr="啟動GRUB"
改成了
C:\grldr="矮人工具箱"
而我再追加一條
C:\grldr="啟動GRUB"
重起後,選擇啟動GRUB,直接進了矮人工具箱,真叫人郁悶,這下子就不用裝矮人工具箱了,本來那裡面有個純的DOS可以用的,雖然自己不會用DOS,但是那是個純的
DOS多少還是有點心動,據說功能比命令提示符強多!那個矮人DOS是6.22的版本。因為沒有軟盤,所以不能用軟盤裝,現在配機器也少有裝那個軟盤的。所以想到用矮人來裝個DOS。

Ⅵ 虛擬linux系統怎麼樣安裝服務

你可以先使用mount查看一下U盤掛載在什麼地方了!使用umount加掛載點卸載當前掛載點,重新把你的U盤掛載到/mnt下,就可以使用你的U盤了。如果你的包是RPM包就不用解壓,直接使用rpm
-ivh
加上包名就可以安裝了,源碼包要解壓後編譯安裝。

Ⅶ 怎麼安裝linux系統

Linux系統跟windows系統的安裝不大一樣,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Redhat Linux 9.0為例一、 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關於機器配置:Linux設計之初衷就是用較低的系統配置提供高效率的系統服務!因此安裝Linux並沒有嚴格的系統配置要求,只要Pentium以上的CPU、64MB以上的內存、1GB左右的硬碟空間即可正常安裝基本的Linux系統並能運行一些系統服務;要順暢地運行Linux的圖形界面,建議內存要在128MB以上。

其它硬體支持上:Linux目前支持幾乎所有的處理器(CPU)。另外要提一下,如果你手頭的Linux版本較早的話,可能只支持很少的顯卡、音效卡類型,而一般現在所使用的版本,如本文後例的RedHat Linux9.0,就不需擔心這些了。

關於安裝方式:Redhat Linux 9.0可以有兩種方式進行安裝。一種是硬碟安裝,即從網上直接下載Linux的ISO映像文件。一共包括三個文件①shrike-i386-disc1.iso;②shrike-i386-disc2.iso;③ shrike-i386-disc3.iso,這就好似三張安裝光碟。接著使用Daemon Tool之類的虛擬光碟機軟體將其解壓出來,找到dosutils目錄,執行裡面的autoboot.bat批處理文件即可。

另一種最方便的就是光碟安裝(一般是3CD)。 Redhat Linux 9.0保留了以前版本中的字元模式安裝界面,並同時具有「豪華」的GUI圖形化界面。在開始安裝時RedHat 9會對安裝光碟介質進行檢測,以防止在安裝過程中的因光碟無法讀取等情況造成安裝失敗,非常實用

Ⅷ 伺服器怎麼安裝linux系統(不是虛擬機上)

把LINUX鏡像用軟體做到U盤上,然後通過U盤啟動進去安裝

Ⅸ 如何在企業級伺服器上,安裝LINUX系統

1.准備軟體
1)iso安裝光碟
2)vmware虛擬機

2.程序包
1)配置ip地址
2)取消桌麵包
3)安裝開發工具包

3.第一次進入系統時
1)關閉兩道防火牆(5秒倒計時)

4.進了系統之後
1)ifconfig
查看ip是否配置

2)iptables -L
查看第一道防火牆是否關閉

3)sestatus
查看第二道防火牆是否關閉

4)init 0
關機

5)init 6
重啟

5.安裝完系統之後
1)調配內存(256M)
2)製作快照(還原系統)

6.網路邊通(win7和linux)
1)網卡模式要一致
vmnet1

2)ip要在同一個段
linux:192.168.20.1
win7:192.168.20.2

7.系統之間通訊(win7和linux)
1)遠程操作
putty

2)遠程傳輸
winscp

Ⅹ 如何在伺服器上安裝linux操作系統

可以鏡像安裝也可以利用光碟安裝,這里介紹光碟安裝,具體如下:


  1. 首先裝進光碟機的並不是啟動盤,而是陣列引導盤.然後伺服器從光碟機啟動後就會出現如下界面,我們選擇要裝的系統.我這里需要的是6.3 i386,回車。


  2. 接下來的就是具體的系統配置,可參考應用的不同而設置不同。

熱點內容
日產高配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5-12 10:32:16 瀏覽:474
大眾朗逸哪個配置值得入手 發布:2025-05-12 10:31:20 瀏覽:503
壓縮包的後綴 發布:2025-05-12 10:20:35 瀏覽:939
煙台招聘編程 發布:2025-05-12 10:04:21 瀏覽:52
sql查詢所有表名 發布:2025-05-12 10:01:28 瀏覽:663
用python編譯器的簡單代碼 發布:2025-05-12 09:48:40 瀏覽:357
香港多ip站群伺服器租用 發布:2025-05-12 09:33:16 瀏覽:893
kaliapk編譯 發布:2025-05-12 08:47:56 瀏覽:357
健身穿壓縮衣 發布:2025-05-12 08:44:53 瀏覽:479
vps撥號伺服器搭建 發布:2025-05-12 08:35:20 瀏覽: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