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鍵演算法
Ⅰ 如何判斷單鍵雙鍵三鍵
VSEPR算出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最簡便的演算法是加法,即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n=(中心原子價電子數+配位原子提供價電子數-基團所帶電荷代數值)。2.其中配位原子是H和X則提供1個價電子,O族元素不提供,N族元素提供-1個電子,n=2,sp雜化,直線型,n=3,sp3雜化,平面三角形。
共價鍵
1.共價鍵(Covalent Bond)是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電子雲重疊)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形成重疊電子雲的電子在所有成鍵的原子周圍運動。一個原子有幾個未成對電子,便可以和幾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配對成鍵,共價鍵飽和性的產生是由於電子雲重疊(電子配對)時仍然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電子雲重疊只能在一定的方向上發生重疊,而不能隨意發生重疊。共價鍵方向性的產生是由於形成共價鍵時,電子雲重疊的區域越大,形成的共價鍵越穩定,所以,形成共價鍵時總是沿著電子雲重疊程度最大的方向形成(這就是最大重疊原理)。共價鍵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2.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後,體系總能量降低。
共價鍵的形成是成鍵電子的原子軌道發生重疊,並且要使共價鍵穩定,必須重疊部分最大。由於除了s軌道之外,其他軌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鍵時除了s-s的σ鍵(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疊外,其他軌道所成的鍵都只有沿著一定方向才能達到最大重疊。
Ⅱ 環狀結構的雙鍵問題
答:
首先說,苯環上的雙鍵不是真實存在的,苯環中間實際上是一個大π鍵。
但是在某些計算時將大π鍵當做三個雙鍵來處理問題可能會簡化。
正如你問題中所說,在計算不飽和度時,將苯環的這三個「雙鍵」當做真實的來算,也就是算三個不飽和度。
通常只有在處理不飽和度時會將它進行簡化,為了便於考慮。
凡是涉及到苯環結構時,都不會簡化的,否則就錯了。
希望你能理解,歡迎追問。
Ⅲ 富勒烯中單鍵和雙鍵嗎演算法
由於每個孤立的碳原子周圍有三個鍵(一個雙鍵,兩個單鍵).而每個鍵卻又是兩個碳原子所共有,因此棱數=60×3×(1/2)=90 由於單鍵數+雙鍵數=總棱邊數 單鍵數=2×雙鍵數(即單鍵數為雙鍵數的2倍) 設單鍵數為a個,雙鍵數為b個,則 a+b=90 a=2b 所以b=30
Ⅳ 為什麼碳碳雙鍵連在一個碳原子上碳原子的雜化類型就是sp雜化了呢不是說雙鍵是sp2雜化么
如果你沒有學過雜化軌道理論,我只能教你個絕對簡單有效的方法
C有四根鍵比如 CH4 CH3CH3就是sp3
C上有三根鍵比如 CH2CH2 就是sp2
C上有兩根鍵比如 CHCH CO2 就是sp 雜化
演算法是這么算的,看最外層有機個電子,比如N 有5個電子,然後看成對了多少個,比如NH3 有三個孤電子和H成對了,然後有一對是本來就成對的,所以四個都成對了,那就是sp3雜化。NH2NH2隻有兩個H和外層單電子配對,加上本來的孤對電子,所以有三個成對了,那就是SP2雜化。N2隻有本身的一對孤對電子成對,所以是sp雜化。
建議你搜索一下鮑林的雜化軌道理論進一步了解,我這里只是通俗地講一下
Ⅳ 組成碳碳雙鍵的碳原子都是SP2雜化碳原子,對不對啊
如果你沒有學過雜化軌道理論,我只能教你個絕對簡單有效的方法
c有四根鍵比如
ch4
ch3ch3就是sp3
c上有三根鍵比如
ch2ch2
就是sp2
c上有兩根鍵比如
chch
co2
就是sp
雜化
演算法是這么算的,看最外層有機個電子,比如n
有5個電子,然後看成對了多少個,比如nh3
有三個孤電子和h成對了,然後有一對是本來就成對的,所以四個都成對了,那就是sp3雜化。nh2nh2隻有兩個h和外層單電子配對,加上本來的孤對電子,所以有三個成對了,那就是sp2雜化。n2隻有本身的一對孤對電子成對,所以是sp雜化。
建議你搜索一下鮑林的雜化軌道理論進一步了解,我這里只是通俗地講一下
Ⅵ 如何判斷單鍵雙鍵三鍵
第一、首先有VESPR理論,高中化學書上介紹的,就是用VSEPR算出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最簡便的演算法是加法,即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n=(中心原子價電子數+配位原子提供價電子數-基團所帶電荷代數值)/2.其中配位原子是H和X則提供1個價電子,O族元素不提供,N族元素提供-1個電子.
n=2,sp雜化,直線型
n=3,sp3雜化,平面三角形
以此類推
注意這是價層電子對的構型不是分子構型,分子構型則考慮配位原子的數量,
例如SO2是sp3雜化,但只有2O因此是折線形
I3-是sp3d雜化,但只有2I因此是直線形
第二、分子軌道理論,分子軌道理論(MO理論)是處理雙原子分子[1]及多原子分子結構的一種有效的近似方法,是化學鍵理論的重要內容.它與價鍵理論不同,後者著重於用原子軌道的重組雜化成鍵來理解化學,而前者則注重於分子軌道的認知,即認為分子中的電子圍繞整個分子運動.
分子軌道理論的要點:
1.原子在形成分子時,所有電子都有貢獻,分子中的電子不再從屬於某個原子,而是在整個分子空間范圍內運動.在分子中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可用相應的分子軌道波函數ψ(稱為分子軌道)來描述.分子軌道和原子軌道的主要區別在於:(1)在原子中,電子的運動只受 1個原子核的作用,原子軌道是單核系統;而在分子中,電子則在所有原子核勢場作用下運動,分子軌道是多核系統.(2)原子軌道的名稱用s、p、d…符號表示,而分子軌道的名稱則相應地用σ、π、δ…符號表示.
2.分子軌道可以由分子中原子軌道波函數的線性組合(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LCAO)而得到.幾個原子軌道可組合成幾個分子軌道,其中有一半分子軌道分別由正負符號相同的兩個原子軌道疊加而成,兩核間電子的概率密度增大,其能量較原來的原子軌道能量低,有利於成鍵,稱為成鍵分子軌道(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如σ、π軌道(軸對稱軌道);另一半分子軌道分別由正負符號不同的兩個原子軌道疊加而成,兩核間電子的概率密度很小,其能量較原來的原子軌道能量高,不利於成鍵,稱為反鍵分子軌道(anti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如 σ*、π* 軌道(鏡面對稱軌道,反鍵軌道的符號上常加「*」以與成鍵軌道區別). 若組合得到的分子軌道的能量跟組合前的原子軌道能量沒有明顯差別,所得的分子軌道叫做非鍵分子軌道.
3.原子軌道線性組合的原則(分子軌道是由原子軌道線性組合而得的):
(1)對稱性匹配原則
只有對稱性匹配的原子軌道才能組合成分子軌道,這稱為對稱性匹配原則.
原子軌道有s、p、d等各種類型,從它們的角度分布函數的幾何圖形可以看出,它們對於某些點、線、面等有著不同的空間對稱性.對稱性是否匹配,可根據兩個原子軌道的角度分布圖中波瓣的正、負號對於鍵軸(設為x軸)或對於含鍵軸的某一平面的對稱性決定.
符合對稱性匹配原則的幾種簡單的原子軌道組合是,(對 x軸) s-s、s-px 、px-px 組成σ分子軌道;(對 xy平面)py-py 、pz-pz 組成π分子軌道.對稱性匹配的兩原子軌道組合成分子軌道時,因波瓣符號的異同,有兩種組合方式:波瓣符號相同(即++重疊或--重疊)的兩原子軌道組合成成鍵分子軌道;波瓣符號相反(即+-重疊)的兩原子軌道組合成反鍵分子軌道.
(2)能量近似原則
在對稱性匹配的原子軌道中,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才能組合成有效的分子軌道,而且能量愈相近愈好,這稱為能量近似原則.
(3)軌道最大重疊原則
對稱性匹配的兩個原子軌道進行線性組合時,其重疊程度愈大,則組合成的分子軌道的能量愈低,所形成的化學鍵愈牢固,這稱為軌道最大重疊原則.在上述三條原則中,對稱性匹配原則是首要的,它決定原子軌道有無組合成分子軌道的可能性.能量近似原則和軌道最大重疊原則是在符合對稱性匹配原則的前提下,決定分子軌道組合效率的問題.
4.電子在分子軌道中的排布也遵守原子軌道電子排布的同樣原則,即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Hund規則.具體排布時,應先知道分子軌道的能級順序.目前這個順序主要藉助於分子光譜實驗來確定.
5.在分子軌道理論中,用鍵級(bond order)表示鍵的牢固程度.鍵級的定義是:
鍵級 = (成鍵軌道上的電子數 - 反鍵軌道上的電子數)/2
鍵級也可以是分數.一般說來,鍵級愈高,鍵愈穩定;鍵級為零,則表明原子不可能結合成分子,鍵級越小(反鍵數越多),鍵長越大.
6.鍵能:在絕對零度下,將處於基態的雙分子AB拆開也處於基態的A原子和B原子時,所需要的能量叫AB分子的鍵離解能,常用符號D(A-B)來表示.
7.鍵角:鍵和鍵的夾角.如果已知分子的鍵長和鍵角,則分子的幾何構型就確定了.
第三、等電子體解法,指價電子數和原子數(氫等輕原子不計在內)相同的分子、離子或基團.有些等電子體化學鍵和構型類似.可用以推測某些物質的構型和預示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結構.例如,N2、CO和NO+互為等電子體.它們都有一個σ鍵和兩個π鍵,且都有空的反鍵π*軌道.根據金屬羰基配位化合物的大量存在,預示雙氮配位化合物也應存在,後來果真實現,且雙氮、羰基、亞硝醯配位化合物的化學鍵和結構有許多類似之處.又如BH-和CH基團互為等電子體,繼硼烷之後合成了大量的碳硼烷,且CH取代BH-後結構不變.
第四、價鍵理論.價鍵理論將離子晶體或化學體系中基本的實體稱作原子(正或負離子),原子具有小整數的酸價(正值)或鹼價(負值),並以若干化學鍵與近鄰原子相連(鍵數又稱配位數).鍵價理論認為:原子的價將按一定比例分配允它所參與的諸鍵上,使每個鍵均具有一定的鍵價S,並符合價和規則,即鍵價之和等於原子價.根據鍵價-鍵長關聯可由實測鍵長算出鍵價.
我能想到的暫時就這些了,以後想到在補充吧~
Ⅶ 高考有機化學中不飽和度的演算法和理解!
(以下內容適合高中同學。)
1。對不飽和度的理解:
不飽和度又稱缺氫指數,有機物分子與碳原子數相等的開鏈烷烴相比較,每減少2個氫原子,則有機物的不飽和度就增加1,用「歐米茄」(抱歉符號打不出,就那名牌手錶的牌子,你懂的…)。
2。計算方法(一般):
(1)規定烷烴不飽和度=0,每增加一個雙鍵或形成一個環,氫原子數就減少2個,則不飽和度增加1。如乙烯(含1個雙鍵)、苯(含3個雙鍵(*)、1個環)的不飽和度分別為1、4。
(2)已知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nHm或CnHmOx,則其不飽和度=(2n+2-m)/2。已知有機物鍵線式,則不飽和度=雙鍵數+環數+三鍵數*2
(對(*)的解釋,苯中無雙鍵,而是特殊的共價鍵,但在計算不飽和度可這樣認為)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