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認識資料庫

認識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3-01-13 19:00:06

『壹』 什麼是資料庫

1) 什麼是資料庫?有什麼特點?
答:資料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
特點:(1)數據結構化 (2)數據共享 (3)數據獨立性

2)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試述資料庫系統的組成及特點。
答:資料庫系統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資料庫後的系統構成
組成:一般由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開發工具)、應用系統、資料庫管理員和用戶構成。
特點:
(1) 數據結構化
是資料庫系統與文件系統的根本區別。
在資料庫中,數據是按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的,不僅文件內部數據之間彼此是相關的,而且文件之間在結構上也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整個資料庫渾然一體,實現了整體數據的結構化。
資料庫系統存取方式靈活,可以存取資料庫中的某一個數據項、一組數據項、一個記錄或一組記錄。而文件系統,數據的最小存取單位是記錄。
(2)數據共享性好,冗餘度低
(3)較高的數據和程序的獨立性。
二級映象功能。
(4)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
資料庫系統彈性大,易於擴充。

『貳』 談談你對資料庫這門課程的認識,以及資料庫的作用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DBS)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資料庫後的系統,一般由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應用開發工具、應用系統、資料庫管理員(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和用戶構成。

『叄』 怎麼認識資料庫原理

資料庫相關的概念實際是很好理解的,沒有說的那麼玄。只要理解了,學著就明了簡單了。
先說一下,你知道Word文件和Word2003區別和聯系吧。前者是文件,後者是對Word管理的系統,比如:可以創建、修改、保存、打開Word文件。
類似的,資料庫也是一個存放數據的文件,而資料庫管理系統也只是對資料庫進行管理的軟體。
我們一提資料庫,就講Oracle,DB2,mye
sql
SQL
sever,這些就是非常主流的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收費的哦),相應的他們所創建的資料庫文件,就是某某資料庫。

『肆』 什麼是資料庫

本文引自 http://www.buyidang.cn

資料庫
data base

為滿足某一部門中多個用戶多種應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數據模型在計算機系統中組織、存儲和使用的互相聯系的數據集合。
帶有資料庫的計算機系統,除具備一般的硬體、軟體外,必須有用以存儲大量數據的直接存取存儲設備、管理並控制資料庫的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管理資料庫的人員——資料庫管理員 (DBA)。這樣的數據、硬體、軟體和管理人員的總體構成資料庫系統。資料庫僅是資料庫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資料庫系統的功能和特徵 資料庫系統由文卷系統發展而來。與文卷系統相比,這種系統具有數據、體系和控制三個方面的主要特徵。
數據特徵 在文卷系統中雖然程序與數據之間可用存取方法進行轉換,但文卷還是與應用程序對應的,即數據仍面向應用。每一應用各自建立自己的一組文卷。不同的應用若涉及相同的數據,則這些數據分別納入各自的文卷之中。文卷的各種記錄之間沒有建立聯系,因而數據冗餘度大。增加新的應用,必須同時增加新的文卷。因此,文卷系統中的文卷是無結構的、不易擴充的信息集合。資料庫則不僅描述數據本身,而且描述數據之間的聯系。它的數據結構反映了某一部門的整體信息結構,數據冗餘度小、易於擴充新的應用,因而是面向數據總體結構的信息集合,可為多個用戶共享。
體系特徵 一切數據都有邏輯和物理兩個側面。在資料庫系統中,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稱為邏輯模式。邏輯模式又分為描述全局邏輯結構的全局模式(簡稱模式)和描述某些應用所涉及的局部邏輯結構的子模式。數據物理結構的描述稱為存儲模式。這兩種模式總稱為資料庫模式。
資料庫系統中,用戶根據子模式編製程序。子模式與模式模式與存儲模式之間有軟體進行映射。因此,程序與數據之間具有兩級獨立性: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數據的存儲模式改變,而模式可以不改變,因而不必改寫應用程序,這稱為物理獨立性。模式改變時,子模式可能不改變,也就不必改寫應用程序,這稱為邏輯獨立性。由於資料庫系統具備比較高的程序與數據的獨立性,可以使程序員在編制應用程序時集中精力考慮演算法邏輯,不必過問物理細節,而且可以大大減少應用程序維護的工作量。
控制特徵 資料庫數據數量龐大,結構復雜,又為多個用戶所共享。因此,必須由資料庫管理系統在定義、建立、運行以及維護時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以保證資料庫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並發操作的一致性。此外,還必須有資料庫管理員專門負責對資料庫的管理、控制監督和改進。
由於資料庫系統具有上述特徵,它的出現使信息系統的研製從圍繞加工數據的程序為中心,轉變到圍繞共享的資料庫來進行。這便於數據的集中管理,有利於應用程序的研製和維護。數據減少了冗餘度和提高了相容性,從而提高了作出決策的相容性。因此,大型復雜的信息系統大多以資料庫為核心,資料庫系統在計算機應用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課題 資料庫研究的課題,主要涉及三個領域。
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的研製 DBMS是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研製DBMS的基本目標,是擴大功能,提高性能和可用性,從而提高用戶的生產率。70年代以來,研製的重點是探索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設計,內容包括關系數據語言、查詢優化、並發控制和系統性能等。另一類課題是對DBMS標准化的研究,即研究一個統一的DBMS體系結構的規范。
資料庫設計 這是在計算機系統具有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按照應用要求以及計算機系統所提供的數據模型和功能,設計一個結構良好、使用方便、效率較高的,以資料庫為核心的應用信息系統。這一領域主要的研究課題,是資料庫設計方法學和設計工具的探索。例如,運用軟體工程的方法和工具指導資料庫設計;研究資料庫設計各個階段中完備的方法和工具;以關系資料庫的規范化理論為指南進行資料庫邏輯設計等。
資料庫理論 主要研究關系資料庫理論。關系資料庫理論研究的意義,一方面在於它為資料庫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它為資料庫設計提供了判別標准,從而成為資料庫設計的有力指南。研究的主要內容是關系的規范化理論。關系規范化理論已應用於資料庫設計的各個階段。
發展 資料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新的領域越來越多。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隨著70年代後期分布計算機系統的發展,相應地研究成功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一個在邏輯上完整,而在物理上分散在若乾颱互相連接的結點機上的資料庫系統。它既具有分布性又具有資料庫的綜合性。這是資料庫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結構復雜,其中最復雜的是分布式資料庫管理系統。
資料庫機器 新的計算機系統的體系結構。它把由中央處理器包辦的資料庫操作分散給一些局部的部件來執行,或轉移到一個與主計算機相連的專用計算機去執行,以提高並行性。資料庫機器的發展,包括智能控制器和存儲器,專用處理機和資料庫計算機。
資料庫語義模型 資料庫的數據模型基本上屬於語法模型,語義體現很不完備,不能明顯地含有現實世界的意義。因此,用戶只能按照DBMS所提供的數據操縱語言訪問資料庫。語義模型能准確地描述現實世界中某個部門的信息集合及其意義,使用戶能基於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或用類似於自然語言的形式來訪問資料庫。這方面的研究已發展為數據語義學。
資料庫智能檢索 資料庫技術和人工智慧相結合,根據資料庫中的事實和知識進行推理,演繹出正確答案,這就是資料庫的智能檢索。這涉及到自然語言用戶介面、邏輯演繹功能和資料庫語義模型等問題,如70年代末所開始的知識庫管理系統和演繹資料庫的研究。
辦公室自動化系統中的資料庫 研究在辦公室自動化系統中資料庫技術的應用,其中主要研究對各種非格式化數據如圖像、聲音、正文的處理,以及面向端點用戶的高級語言介面。

資料庫系統
database systems
由資料庫及其管理軟體組成的系統。資料庫系統是為適應數據處理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數據處理的核心機構。計算機的高速處理能力和大容量存儲器提供了實現數據管理自動化的條件。
資料庫系統一般由4個部分組成:①資料庫,即存儲在磁帶、磁碟、光碟或其他外存介質上、按一定結構組織在一起的相關數據的集合。②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它是一組能完成描述、管理、維護資料庫的程序系統。它按照一種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法完成插入新數據、修改和檢索原有數據的操作。③資料庫管理員(DBA)。④用戶和應用程序。對資料庫系統的基本要求是:①能夠保證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和程序相互獨立有利於加快軟體開發速度,節省開發費用。②冗餘數據少,數據共享程度高。③系統的用戶介面簡單,用戶容易掌握,使用方便。④能夠確保系統運行可靠,出現故障時能迅速排除;能夠保護數據不受非受權者訪問或破壞;能夠防止錯誤數據的產生,一旦產生也能及時發現。⑤有重新組織數據的能力,能改變數據的存儲結構或數據存儲位置,以適應用戶操作特性的變化,改善由於頻繁插入、刪除操作造成的數據組織零亂和時空性能變壞的狀況。⑥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擴充性。⑦能夠充分描述數據間的內在聯系。

資料庫計算機
database computer

實現資料庫的存儲、管理和控制的一種專用計算機系統。它能十分快速而有效地完成各種資料庫操作,並能適應大型資料庫的管理。
由於微處理機技術和簡約指令集計算機(RISC)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高檔微機和各種工作站(見計算機工作站)的價格越來越低,而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卻越來越高。可以說,通用處理機在這方面的發展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們對資料庫機的進一步研究的積極性,使得資料庫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停頓狀態。面對這種嚴峻形勢,它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決成本太高和使用太專等問題,以爭得用戶。資料庫機的未來發展概括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①充分利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並行處理和其他先進硬體技術,提高資料庫機的性能/價格比。②研究新的資料庫機體系結構和相應的並行操作演算法和軟體,提高整機系統的性能,使它能適應一些特殊應用中對海量資料庫進行管理的需求。③將它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做出有一定智能的資料庫機,使這種機器不但能對數據進行管理和控制,而且能支持對知識的加工和運用,從而在知識處理領域發揮作用。④充分利用分布資料庫技術,發展面向通用硬體和軟體的能在網路環境下使用的資料庫機,提高資料庫機的通用性。

『伍』 初學資料庫應該從何學起

初學資料庫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學習:

一、編程語言基礎
新手學大數據,首先要掌握基礎的編程語言基礎,比如Java、C++等,要初步掌握面向的對象、抽象類、介面及數據流及對象流等基礎,如果有疑問,可以去網上搜索相關書籍,再結合自己的疑問去翻書,就能很快的熟悉了解資料庫的基礎技術原理。
二、linux系統的基本操作
Linux系統的基本操作是大數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業的MySQL大數據的組件都是跑在linux環境下的,所以學會linux常用命令不能缺少,重點是要學習一下Linux環境的搭建,搭建平台,,能寫shell程序就會更好了。
三、學習Hadoop架構設計
要學大數據,首先要了解的是如何在單台Windows系統上通過虛擬機搭建多台Linux虛擬機,從而構建Hadoop集群,再建立spark開發環境,環境搭建成功後在網上搜羅一些demo,sql腳本之類,直接動手敲進去一點一點體會。
四、採用機器學習模式
為了發揮出大數據的優勢,提升你的辦公效率,就需要實操並應用其中的內容,必然也會涉及大量機器學習及演算法,這能最大化的發揮出計算機的性能,也是大數據的優勢所在。

想了解更多有關資料庫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達內教育。作為國內IT培訓的領導品牌,達內的每一名員工都以「幫助每一個學員成就夢想」為己任,也正因為達內人的執著與努力,達內已成功為社會輸送了眾多合格人才,為廣大學子提供更多IT行業高薪機會,同時也為中國IT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陸』 談談你對資料庫這門課程的認識,以及資料庫的作用

現代資料庫系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范疇,它是集成了傳統關系資料庫技術和計算機新技術,以適應現代工程型應用,從而形成新型資料庫集合。

資料庫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前提條件。資料庫技術是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各類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6)認識資料庫擴展閱讀

資料庫的分類:

(1)鍵值對存儲(key-value):代表軟體Redis,它的優點能夠進行數據的快速查詢,而缺點是需要存儲數據之間的關系。

(2)列存儲:代表軟體Hbase,它的優點是對數據能快速查詢,數據存儲的擴展性強。而缺點是資料庫的功能有局限性。

(3)文檔資料庫存儲:代表軟體MongoDB,它的優點是對數據結構要求不特別的嚴格。而缺點是查詢性的性能不好,同時缺少一種統一查詢語言。

(4)圖形資料庫存儲:代表軟體InfoGrid,它的優點可以方便的利用圖結構相關演算法進行計算。而缺點是要想得到結果必須進行整個圖的計算,而且遇到不適合的數據模型時,圖形資料庫很難使用。

『柒』 對資料庫的理解

如果你對數所庫還一無所知的話,你可以先從最簡單的資料庫入手,比如:微軟體的 ACCESS 資料庫,先找一找感覺,先了解資料庫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都由哪些東東組成,然後數據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數據里的,然後是從資料庫里怎麼讀取出你想要的數據。

因為有些基礎類技術的東西沒辦法用較短的篇幅從頭跟你講,你必須先找些書,或者有人親自給你演示講解,在有一定基礎性的認識之後,別人才能幫你解決具體的問題。
另外,你所說的數組跟資料庫差遠了,不可等同為資料庫。數組僅是在處理數據時使用,程序關閉後數組中的數據也將隨之消失。而資料庫是用來存放數據的,你可以通過SQL查詢語言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篩選和處理。當然,在你從資料庫中取出數據後,根據你的需要可以放到數組中進行緩存和處理。

『捌』 什麼是資料庫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五十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想了解更多,請到」網路「!http://ke..com/view/1088.htm

『玖』 到底什麼是資料庫,還有各種資料庫的區別是什麼解釋的簡單點!

資料庫是用來存儲數據的。通常有SQL、MySQL等,這些是網站或者系統用來存儲數據的。mssql和mysql的區別
mssql 是微軟的那個 SQL Server,運行於windows 2000,2003等平台

mysql 是個開源的資料庫Server,可運行在windows平台、unix\\linux平台,其標准版是免費的,可以到www.mysql.com 看看

asp\\php只是一種解釋語言,不一定mssql不能用php,也不一定mysql非得用php,只不過asp-mssql,php-mysql是一種常用的組合

SQL資料庫完全手冊_1

SQL是Structured Quev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的縮寫。SQL是專為資料庫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種功能齊全的資料庫語言。在使用它時,只需要發出「做什麼」的命令,「怎麼做」是不用使用者考慮的。SQL功能強大、簡單易學、使用方便,已經成為了資料庫操作的基礎,並且現在幾乎所有的資料庫均支持SQL。
##1 二、SQL資料庫數據體系結構
SQL資料庫的數據體系結構基本上是***結構,但使用術語與傳統關系模型術語不同。在SQL中,關系模式(模式)稱為「基本表」(base table);存儲模式(內模式)稱為「存儲文件」(stored file);子模式(外模式)稱為「視圖」(view);元組稱為「行」(row);屬性稱為「列」(column)。名稱對稱如^00100009a^:
##1 三、SQL語言的組成
在正式學習SQL語言之前,首先讓我們對SQL語言有一個基本認識,介紹一下SQL語言的組成:
1.一個SQL資料庫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個或多個SQL模式定義。
2.一個SQL表由行集構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與行對應一個數據項。
3.一個表或者是一個基本表或者是一個視圖。基本表是實際存儲在資料庫的表,而視圖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視圖構成的表的定義。
4.一個基本表可以跨一個或多個存儲文件,一個存儲文件也可存放一個或多個基本表。每個存儲文件與外部存儲上一個物理文件對應。
5.用戶可以用SQL語句對視圖和基本表進行查詢等操作。在用戶角度來看,視圖和基本表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都是關系(表格)。
6.SQL用戶可以是應用程序,也可以是終端用戶。SQL語句可嵌入在宿主語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語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語言等。SQL用戶也能作為獨立的用戶介面,供交互環境下的終端用戶使用。
##1 四、對資料庫進行操作
SQL包括了所有對資料庫的操作,主要是由4個部分組成:
1.數據定義:這一部分又稱為「SQL DDL」,定義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包括定義資料庫、基本表、視圖和索引4部分。
2.數據操縱:這一部分又稱為「SQL DML」,其中包括數據查詢和數據更新兩大類操作,其中數據更新又包括插入、刪除和更新三種操作。
3.數據控制:對用戶訪問數據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視圖的授權、完整性規則的描述,事務控制語句等。
4.嵌入式SQL語言的使用規定:規定SQL語句在宿主語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規則。
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
##2 (一)數據定義
SQL數據定義功能包括定義資料庫、基本表、索引和視圖。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SQL所提供的基本數據類型:(如^00100009b^)
1.資料庫的建立與刪除
(1)建立資料庫:資料庫是一個包括了多個基本表的數據集,其語句格式為:
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 〔其它參數〕
其中,<資料庫名>在系統中必須是唯一的,不能重復,不然將導致數據存取失誤。〔其它參數〕因具體資料庫實現系統不同而異。
例:要建立項目管理資料庫(xmmanage),其語句應為:
CREATE DATABASE xmmanage
(2) 資料庫的刪除:將資料庫及其全部內容從系統中刪除。
其語句格式為: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
例:刪除項目管理資料庫(xmmanage),其語句應為:
DROP DATABASE xmmanage
2.基本表的定義及變更
本身獨立存在的表稱為基本表,在SQL語言中一個關系唯一對應一個基本表。基本表的定義指建立基本關系模式,而變更則是指對資料庫中已存在的基本表進行刪除與修改。
(1)基本表的定義:基本表是非導出關系,其定義涉及表名、列名及數據類型等,其語句格式為:
CREATE TABLE〔<資料庫名>.〕<表名>
(<列名> 數據類型〔預設值〕 〔NOT NULL / NULL〕
〔,<列名> 數據類型 〔預設值〕 〔NOT NULL / NULL〕〕......
〔,UNIQUE (列名〔,列名〕......)〕
〔,PRIMARY KEY(列名)〕
〔,FOREIGN KEY(列名〔,列名〕......)REFERENCE <表名>(列名〔,列名〕......)〕
〔,CHECK(條件)〕 〔其它參數〕)
其中,〈資料庫名〉.〕指出將新建立的表存放於該資料庫中;
新建的表由兩部分組成:其一為表和一組列名,其二是實際存放的數據(即可在定義表的同時,直接存放數據到表中);
列名為用戶自定義的易於理解的名稱,列名中不能使用空格;
數據類型為上面所介紹的幾種標准數據類型;
〔NOT NULL/NULL〕指出該列是否允許存放空值,SQL語言支持空值的概念,所謂空值是「不知道」或「無意義」的值,值得注意的是數據「0」和空格都不是空值,系統一般默認允許為空值,所以當不允許為空值時,必須明確使用NOT NULL;
〔,UNIQUE〕將列按照其規定的順序進行排列,如不指定排列順序,則按列的定義順序排列;
〔PRIMARY KEY〕用於指定表的主鍵(即關系中的主屬性),實體完整性約束條件規定:主鍵必須是唯一的,非空的;
〔,FOREIGN KEY (列名〔,列名〕......) REFERENCE<表名>(列名〔,列名〕......)〕是用於指定外鍵參照完整性約束條件,FOREIGN KEY指定相關列為外鍵,其參照對象為另外一個表的指定列,即使用REFERENCE引入的外表中的列,當不指定外表列名時,系統將默認其列名與參照鍵的列名相同,要注意的是:使用外鍵時必須使用參照,另外數據的外鍵參照完整性約束條件規定:外鍵的值要麼與相對應的主鍵相同,要麼為空值(具體由實現系統不同而異)
〔,CHECK〕用於使用指定條件對存入表中的數據進行檢查,以確定其合法性,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例:要建立一個學生情況表(student)
CREATE TABLE student //創建基本表student
(st_class CHAR(8),// 定義列st_class班級,數據類型為8位定長字元串
st_no CHAR(10) NOT NULL,//定義列st_no學號,類型為10位定長字元串,非空
st_name CHAR(8) NOT NULL,//定義列st_name姓名,類型為8位定長字元串,非空
st_sex CHAR(2),//定義列st_sex性別,類型為2位定長字元串
st_age SMALLINT,//定義列st_age年齡,類型為短整型
PRIMARY KEY (st_no))//定義st_no學號為主鍵。
例:要建立課程設置表(subject)
CREATE TABLE subject//創建基本表subject
(su_no CHAR(4) NOT NULL,// 定義列su_no課號,類型為4位定長字元串,非空
su_subject CHAR(20) NOT NULL,// 定義列su_subject課程名,類型為20位定長字元串,非空
su_credit INTEGER,// 定義列su_credit學分,類型為長整數
su_period INTEGER,//定義列su_period學時,類型為長整數
su_preno CHAR(4),//定義列su_preno先修課號,類型為4位定長字元串
PRIMARY KEY(su_no))//定義su_no課號為主鍵。
例:要建立學生選課表(score)
CREATE TABLE score //創建基本表score
(st_no CHAR(10),//定義列st_no學號,類型為10位定長字元串
su_no CHAR(4),//定義列su_no課號,類型為4位定長字元串
sc_score INTEGER NULL,//定義列sc_score,類型為長整形,可以為空值
FOREIGN KEY (st_no) REFERENCE student,//從表student中引入參照外鍵st_no,以確保本表與表student的關聯與同步
FOREIGN KEY (suno) REFERENCE subject)//從表subject中引入參照外鍵su_no,以確保本表與表subject的關聯與同步
(2)基本表的刪除:用以從資料庫中刪除一個基本表及其全部內容,其語句格式為:
DROP TABLE〔<資料庫名>.〕表名
例如:將上面建立的表都刪除
DROP TABLE student,subject,score
(3)基本表的修改:在基本表建立並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需要根據實際要求對基本表的結構進行修改,即增加新的屬性或刪除屬性。

增加屬性的語句格式為:
ALTER TABLE 〔<資料庫名>.〕表名 ADD
(<列名> 數據類型 〔預設值〕 〔NOT NULL / NULL〕
〔,<列名> 數據類型〔預設值〕〔NOT NULL / NULL〕〕......
〔,UNIQUE (列名〔,列名〕......)〕
〔,PRIMARY KEY(列名)〕
〔,FOREIGN KEY(列名〔,列名〕......) REFERENCE <表名>(列名〔,列名〕......)〕
〔,CHECK(條件)〕〔其它參數〕)
例如:在基本表student中加入列stborn出生日期,數據類型為DATE,且不能為空值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tborn DATE NOT NULL)
刪除屬性的語句格式為:
ALTER TABLE 〔<資料庫名>.〕表名 DROP
( <列名> 數據類型 〔預設值〕〔NOT NULL / NULL〕
〔,<列名> 數據類型 〔預設值〕〔NOT NULL / NULL〕〕......)
例如:將基本表student中的列st_age刪除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st_age)
3.視圖定義與刪除
在SQL中,視圖是外模式一級數據結構的基本單位。它是從一個或幾個基本表中導出的表,是從現有基本表中抽取若乾子集組成用戶的「專用表」。這種構造方式必須使用SQL中的SELECT語句來實現。在定義一個視圖時,只是把其定義存放在系統的數據中,而並不直接存儲視圖對應的數據,直到用戶使用視圖時才去求得對應的數據。
(1)視圖的定義:定義視圖可以使用CREATE VIEW語句實現,其語句格式為:
CREATE VIEW 視圖名 AS SELECT語句
從一個基本表中導出視圖:
例:從基本表student中導出只包括女學生情況的視圖
CREATE VIEW WOMANVIEW AS //創建一個視圖WOMANVIEW
SELECT st_class,st_no,st_name,st_age //選擇列st_class,st_no,st_name,st_age顯示
FROM student //從基本表student引入
WHERE st_sex=『女』//引入條件為性別為「女」,注意字元變數都使用單引號引用
從多個基本表中導出視圖:
例如:從基本表student和score中導出只包括女學生且分數在60分以上的視圖
CREATEVIEW WOMAN_SCORE AS //定義視圖WOMANSCORE
SELECT student.st_class,student.st_no,student.st_name,student.st_age,score.sc_score //有選擇性顯示相關列
FROM student.score //從基本表student和score中引入
WHERE student.st_sex=『女』AND score.sc_score>=60 AND student.st_no=score.st_no //選擇條件:性別為「女」 且分數在60分以上。並使用st_no將兩表聯系起來。
以後如果進行這一視圖的應用,則只需使用語句
SELECT * FROM WOMAN_SCORE //其中「*」為通配符,代表所有元素
(2)視圖的刪除:用於刪除已不再使用的視圖,其語句格式如下:
DROP VIEW 視圖名
例:將上面建立的WOMAN_SCORE視圖刪除
DROP VIEW WOMAN_SCORE
4.索引的定義與刪除
索引屬於物理存儲概念,而不是邏輯的概念。在SQL中拋棄了索引概念,直接使用主鍵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關系DBMS同時包括索引機制和主鍵機制,這里我們推薦使用主鍵機制,因為它對系統資源佔用較低且效率較高。
(1)索引的定義:索引是建立在基本表之上的,其語句格式為:
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資料庫名>.〕表名(列名 〔ASC/DESC〕〔,列名 〔ASC/DESC〕〕......)
這里,保留字UNIQUE表示基本表中的索引值不允許重復,若預設則表示索引值在表中允許重復;DESC表示按索引鍵降序排列,若預設或ASC表示升序排列。
例:對基本表student中的st_no和st_age建立索引,分別為升序與降序,且索引值不允許重復
CREATE UNIQUE INDEX STINDEX ON//創建索引STINDEX
student(st_no ASC,st_age DESC)//對student中的st_no和st_age建立索引
(2)索引的刪除:
DROP INDEX 索引名
例:刪除上面建立的索引STINDEX
DROP INDEX STINDEX
##2 (二)數據查詢
SQL是一種查詢功能很強的語言,只要是資料庫存在的數據,總能通過適當的方法將它從資料庫中查找出來。SQL中的查詢語句只有一個:SELECT,它可與其它語句配合完成所有的查詢功能。SELECT語句的完整語法,可以有6個子句。完整的語法如下:
SELECT 目標表的列名或列表達式集合
FROM 基本表或(和)視圖集合
〔WHERE條件表達式〕
〔GROUP BY列名集合
〔HAVING組條件表達式〕〕
〔ORDER BY列名〔集合〕…〕
整個語句的語義如下:從FROM子句中列出的表中,選擇滿足WHERE子句中給出的條件表達式的元組,然後按GROUPBY子句(分組子句)中指定列的值分組,再提取滿足HAVING子句中組條件表達式的那些組,按SELECT子句給出的列名或列表達式求值輸出。ORDER子句(排序子句)是對輸出的目標表進行重新排序,並可附加說明ASC(升序)或DESC(降序)排列。

熱點內容
邊的存儲方法 發布:2025-05-16 17:33:16 瀏覽:925
海量伺服器怎麼拆 發布:2025-05-16 17:31:07 瀏覽:209
運行與編譯的區別 發布:2025-05-16 17:25:02 瀏覽:823
c語言for中continue 發布:2025-05-16 17:20:14 瀏覽:647
ftp儲存 發布:2025-05-16 17:04:08 瀏覽:504
家悅3010怎麼看電腦配置 發布:2025-05-16 17:02:38 瀏覽:885
sqlin傳參 發布:2025-05-16 17:02:37 瀏覽:889
python計算md5 發布:2025-05-16 17:02:32 瀏覽:427
看演算法頭疼 發布:2025-05-16 16:56:41 瀏覽:798
給定文件編譯成dll文件 發布:2025-05-16 16:45:05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