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共享文件給

linux共享文件給

發布時間: 2023-01-28 21:28:17

A. linux 伺服器之間如何進行文件目錄共享

可以使用比較簡單的NFS

一、NFS服務簡介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縮寫,即網路文件系統。一種使用於分散式文件系統的協定,由Sun公司開發,於1984年向外公布。功能是通過網路讓不同的機器、不同的操作系統能夠彼此分享個別的數據,讓應用程序在客戶端通過網路訪問位於伺服器磁碟中的數據,是在類Unix系統間實現磁碟文件共享的一種方法。
NFS 的基本原則是「容許不同的客戶端及服務端通過一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統」,它是獨立於操作系統,容許不同硬體及操作系統的系統共同進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傳送或信息傳送過程中依賴於RPC協議。RPC,遠程過程調用 (Remote Procere Call) 是能使客戶端執行其他系統中程序的一種機制。NFS本身是沒有提供信息傳輸的協議和功能的,但NFS卻能讓我們通過網路進行資料的分享,這是因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傳輸協議。而這些傳輸協議用到這個RPC功能的。可以說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個程序。或者說NFS也是一個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啟動RPC服務,不論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這樣SERVER和CLIENT才能通過RPC來實現PROGRAM PORT的對應。可以這么理解RPC和NFS的關系:NFS是一個文件系統,而RPC是負責負責信息的傳輸。
二、系統環境
系統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
NFS Server IP:192.168.1.108
防火牆已關閉/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
SELINUX=disabled
三、安裝NFS服務
NFS的安裝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兩個軟體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況下,是作為系統的默認包安裝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與監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務的連接
1、查看系統是否已安裝NFS

系統默認已安裝了nfs-utils portmap 兩個軟體包。
2、如果當前系統中沒有安裝NFS所需的軟體包,需要手工進行安裝。nfs-utils 和portmap 兩個包的安裝文件在系統光碟中都會有。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cd /mnt/cdrom/CentOS/
# rpm -ivh portmap-4.0-65.2.2.1.i386.rpm
# rpm -ivh nfs-utils-1.0.9-50.el5.i386.rpm
# rpm -q nfs-utils portmap

四、NFS系統守護進程
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戶端是否能夠登錄伺服器;
mountd:它是RPC安裝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統。當客戶端順利通過nfsd登錄NFS伺服器後,在使用NFS服務所提供的文件前,還必須通過文件使用許可權的驗證。它會讀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來對比客戶端許可權。
portmap:主要功能是進行埠映射工作。當客戶端嘗試連接並使用RPC伺服器提供的服務(如NFS服務)時,portmap會將所管理的與服務對應的埠提供給客戶端,從而使客戶可以通過該埠向伺服器請求服務。
五、NFS伺服器的配置
NFS伺服器的配置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在相應的配置文件中進行設置,然後啟動NFS伺服器即可。
NFS的常用目錄
/etc/exports NFS服務的主要配置文件
/usr/sbin/exportfs NFS服務的管理命令
/usr/sbin/showmount 客戶端的查看命令
/var/lib/nfs/etab 記錄NFS分享出來的目錄的完整許可權設定值
/var/lib/nfs/xtab 記錄曾經登錄過的客戶端信息
NFS服務的配置文件為 /etc/exports,這個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過系統並沒有默認值,所以這個文件不一定會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動建立,然後在文件裡面寫入配置內容。
/etc/exports文件內容格式:
<輸出目錄> [客戶端1 選項(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其他)] [客戶端2 選項(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其他)]

a. 輸出目錄:
輸出目錄是指NFS系統中需要共享給客戶機使用的目錄;
b. 客戶端:
客戶端是指網路中可以訪問這個NFS輸出目錄的計算機
客戶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指定ip地址的主機:192.168.0.200
指定子網中的所有主機:192.168.0.0/24 192.168.0.0/255.255.255.0
指定域名的主機:david.bsmart.cn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機:*.bsmart.cn
所有主機:*
c. 選項:
選項用來設置輸出目錄的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等。
NFS主要有3類選項:
訪問許可權選項
設置輸出目錄只讀:ro
設置輸出目錄讀寫:rw
用戶映射選項
all_squash:將遠程訪問的所有普通用戶及所屬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nfsnobody);
no_all_squash:與all_squash取反(默認設置);
root_squash:將root用戶及所屬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默認設置);
no_root_squash:與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將遠程訪問的所有用戶都映射為匿名用戶,並指定該用戶為本地用戶(UID=xxx);
anongid=xxx:將遠程訪問的所有用戶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組賬戶,並指定該匿名用戶組賬戶為本地用戶組賬戶(GID=xxx);
其它選項
secure:限制客戶端只能從小於1024的tcp/ip埠連接nfs伺服器(默認設置);
insecure:允許客戶端從大於1024的tcp/ip埠連接伺服器;
sync:將數據同步寫入內存緩沖區與磁碟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async:將數據先保存在內存緩沖區中,必要時才寫入磁碟;
wdelay:檢查是否有相關的寫操作,如果有則將這些寫操作一起執行,這樣可以提高效率(默認設置);
no_wdelay:若有寫操作則立即執行,應與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輸出目錄是一個子目錄,則nfs伺服器將檢查其父目錄的許可權(默認設置);
no_subtree:即使輸出目錄是一個子目錄,nfs伺服器也不檢查其父目錄的許可權,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六、NFS伺服器的啟動與停止
在對exports文件進行了正確的配置後,就可以啟動NFS伺服器了。
1、啟動NFS伺服器
為了使NFS伺服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啟動portmap和nfs兩個服務,並且portmap一定要先於nfs啟動。
# service portmap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

2、查詢NFS伺服器狀態
# service portmap status
# service nfs status

3、停止NFS伺服器
要停止NFS運行時,需要先停止nfs服務再停止portmap服務,對於系統中有其他服務(如NIS)需要使用時,不需要停止portmap服務
# service nfs stop
# service portmap stop

4、設置NFS伺服器的自動啟動狀態
對於實際的應用系統,每次啟動LINUX系統後都手工啟動nfs伺服器是不現實的,需要設置系統在指定的運行級別自動啟動portmap和nfs服務。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 chkconfig --list nfs

設置portmap和nfs服務在系統運行級別3和5自動啟動。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七、實例
1、將NFS Server 的/home/david/ 共享給192.168.1.0/24網段,許可權讀寫。
伺服器端文件詳細如下:

# vi /etc/exports
/home/david 192.168.1.0/24(rw)

2、重啟portmap 和nfs 服務
# service portmap restart
# service nfs restart
# exportfs

3、伺服器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詢NFS的共享狀態
# showmount -e//默認查看自己共享的服務,前提是要DNS能解析自己,不然容易報錯

# showmount -a//顯示已經與客戶端連接上的目錄信息

4、客戶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詢NFS的共享狀態
# showmount -e NFS伺服器IP

5、客戶端掛載NFS伺服器中的共享目錄
命令格式
# mount NFS伺服器IP:共享目錄 本地掛載點目錄

# mount 192.168.1.108:/home/david/ /tmp/david/
# mount |grep nfs

掛載成功。
查看文件是否和伺服器端一致。

6、NFS的共享許可權和訪問控制
現在我們在/tmp/david/ 裡面建立一個文件,看看許可權是什麼
# touch 20130103

這里出現Permission denied,是因為NFS 伺服器端共享的目錄本身的寫許可權沒有開放給其他用戶,在伺服器端打開該許可權。
# chmod 777 -R /home/david/

再次在客戶端/tmp/david/ 裡面建立一個文件

我用root 用戶建立的文件,變成了nfsnobody 用戶。
NFS有很多默認的參數,打開/var/lib/nfs/etab 查看分享出來的/home/david/ 完整許可權設定值。
# cat /var/lib/nfs/etab

默認就有sync,wdelay,hide 等等,no_root_squash 是讓root保持許可權,root_squash 是把root映射成nobody,no_all_squash 不讓所有用戶保持在掛載目錄中的許可權。所以,root建立的文件所有者是nfsnobody。
下面我們使用普通用戶掛載、寫入文件測試。
# su - david
$ cd /tmp/david/
$ touch 2013david

普通用戶寫入文件時就是自己的名字,這也就保證了伺服器的安全性。
關於許可權的分析
1. 客戶端連接時候,對普通用戶的檢查
a. 如果明確設定了普通用戶被壓縮的身份,那麼此時客戶端用戶的身份轉換為指定用戶;
b. 如果NFS server上面有同名用戶,那麼此時客戶端登錄賬戶的身份轉換為NFS server上面的同名用戶;
c. 如果沒有明確指定,也沒有同名用戶,那麼此時 用戶身份被壓縮成nfsnobody;
2. 客戶端連接的時候,對root的檢查
a. 如果設置no_root_squash,那麼此時root用戶的身份被壓縮為NFS server上面的root;
b. 如果設置了all_squash、anonuid、anongid,此時root 身份被壓縮為指定用戶;
c. 如果沒有明確指定,此時root用戶被壓縮為nfsnobody;
d. 如果同時指定no_root_squash與all_squash 用戶將被壓縮為 nfsnobody,如果設置了anonuid、anongid將被壓縮到所指定的用戶與組;
7、卸載已掛載的NFS共享目錄
# umount /tmp/david/

八、啟動自動掛載nfs文件系統
格式:
<server>:</remote/export> </local/directory> nfs < options> 0 0

# vi /etc/fstab

保存退出,重啟系統。
查看/home/david 有沒有自動掛載。

自動掛載成功。
九、相關命令
1、exportfs
如果我們在啟動了NFS之後又修改了/etc/exports,是不是還要重新啟動nfs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exportfs 命令來使改動立刻生效,該命令格式如下:
# exportfs [-aruv]
-a 全部掛載或卸載 /etc/exports中的內容
-r 重新讀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並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載單一目錄(和-a一起使用為卸載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錄)
-v 在export的時候,將詳細的信息輸出到屏幕上。
具體例子:
# exportfs -au 卸載所有共享目錄
#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錄並輸出詳細信息
2、nfsstat
查看NFS的運行狀態,對於調整NFS的運行有很大幫助。
3、rpcinfo

查看rpc執行信息,可以用於檢測rpc運行情況的工具,利用rpcinfo -p 可以查看出RPC開啟的埠所提供的程序有哪些。
4、showmount
-a 顯示已經於客戶端連接上的目錄信息
-e IP或者hostname 顯示此IP地址分享出來的目錄
5、netstat
可以查看出nfs服務開啟的埠,其中nfs 開啟的是2049,portmap 開啟的是111,其餘則是rpc開啟的。
最後注意兩點,雖然通過許可權設置可以讓普通用戶訪問,但是掛載的時候默認情況下只有root可以去掛載,普通用戶可以執行sudo。
NFS server 關機的時候一點要確保NFS服務關閉,沒有客戶端處於連接狀態!通過showmount -a 可以查看,如果有的話用kill killall pkill 來結束,(-9 強制結束)

B. linux下設置共享文件夾

Linux設置一個共享的文件夾,可以方便不同的用戶進行數據的傳輸或者共享,方法如下:
在home下建立一個share共享文件

賦予share的更改許可權,就可以實現所有用戶都可以在此文件里進行文件拷入拷出。

由於windows用戶從網路共享里看不到主目錄外面,所以可以在自己目錄下設一個快捷方式share就可以看到home下share文件下的內容了,原理就是通過設置軟連接實現自己目錄下的share與home下的share同步。具體可以參考 軟連接與硬鏈接的區別 。

C. 如何將linux 下的文件直接共享給 windows

Windows和Linux間有很多文件共享的方式,這里總結了一下。假設你的Host計算機是Windows,Guest是Linux。

1.用vmware tools工具
SharedFolders是Vmware4 的一個新功能,更加方便了在Host,Guest操作系統間共享文件。但是使用前
要安裝vmware tools.
點擊setting->vmware tools install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Cd /mnt/cdrom
裡面有一個vmware tools的tar包,解開執行vmware-tools-install.pl腳本,一路回車,一般沒有問題。
點擊Edit->Virtual Machine Settigns->Option->SharedFolders->Add,選定要共享的文件夾並給這個文件夾命名,下一步。選定「Enable this share」, 確定以後,vmware會把這個文件夾自動mount到/mnt/hgfs目錄下。

2.Windows下配置ftp
用serv-u比較簡單(或直接設置iis的ftp伺服器)

3.Windows下配置WWW服務
用IIS,Apache或者其它的都可以。如果你的Linux只有命令行的話,就用wget命令吧,可以很方便地下載文件。

4.利用Windows的文件共享功能
比如說你的Windows的IP為192.168.0.1,共享了一個叫share的目錄,那麼就可以用下列命令 mount -t smbfs //192.168.0.1/share /mnt -o username=user%passwd 或者smbmount //192.168.0.1/share /mnt -o username=user%passwd(用這個命令要安samba哦)

5.利用Samba
這是我用得最多的方式(Samba伺服器畢竟是多系統文件共享不錯的解決方案)

6.在Linux下配置Apache
在Linux下配置Apache,然後在Windows下通過www方式把Linux下的文件下載下來。這種方式只能把Linux的文件傳到Windows,不能把Windows的文件傳到Linux. 設置apache配置文件,並提供一個類似webshell的東西,可以把文件從windows通過www方式把win系統下的文件上傳到linux)。

7.在Linux下配置Ftp
用vsftp或者wu-ftp都可以,配置成上傳許可權的,然後Windows和Linux就可以相互共享文件了。

8.用ISO文件
虛擬機裡面的光碟機可以有物理光碟機和ISO文件兩種,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文件重點製件成ISO文件(用WinIso),然後在Linux中作為CDROM掛接。 9.直接掛接物理硬碟或者硬碟分區
不過vmware也是支持直接mount Host機器的磁碟,方法是在虛機設置里新建磁碟,類型選「Usephysicaldisk(foradvanced users)」,再選定磁碟和分區就可以。但是這樣的操作可能會引會文件系統的不一致,導致錯誤,不推薦使用。

D. linux 虛擬機 怎麼和主機共享文件

這個要分兩大步來做:
以VMware Workstation為例 (其他虛擬軟體類似):
1. 在虛擬機設置裡面設置主機文件夾共享。
首先確認你的虛擬機安裝了Vmware Tools,並且已經在Linux裡面設置了相應的用戶訪問許可權,然後在關閉虛擬機,編輯虛機的屬性:

選擇 VM > Settings.
在 Options下面選擇Shared Folders.
各種設置默認即可,直接點擊Add添加一個Shared Folder ,然後跟隨wizard指定要共享給虛機的文件夾,比如 D:\share。
然後給這個文件夾設置一個在虛擬機裡面的顯示名稱,如D-Share。
勾上「啟用共享」,「只讀」那裡根據需要選擇。
點擊OK,確認。

2. 在Linux虛擬機裡面裝在共享文件夾。
現在開啟Linux虛機。
在Linux下面,這種共享文件夾被識別為hgfs格式。因此開機後,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載入主機上的共享文件夾:
mount -t vmhgfs .host:/D-Share /home/userxx/d-share
這樣在Linux的/home/userxx/d-share路徑下,就可以看到Win7主機上面D:\share下面的文件了。

E. Linux中如何創建共享文件夾

方法如下:

1、VMWare自己可以把虛機中的硬碟映射到主機中的一個文件夾或網路文件夾,具體是在VM的設定里Option,haredFolder, 選擇Alwaysenabled,再Add就可以用向導來設置了。

2、然後,如果你的虛機和主機在一個區域網里,你可以在linux裡面配置Samba伺服器來和windows共享文件。

F. linux 文件共享怎麼配置

vi /etc/samba/smb.conf 找到 workgroup = MYGROUP 改為你的工作組,不該也沒關系。找到 security = XXX 吧後面的XXX 改為 share 使用SHARE就不需要用戶密碼就可以訪問翻到最後,建立一下內容[myshare] #共享名comment = XXXX #注釋 path = /share #共享的路徑 public = yes writable = yes保存推出後,services smb restart然後再WIN客戶端輸入\\LINUX機器的IP 就可以訪問共享文件。更多學習資料,你可以參考《Linux就該這么學》。

G. Mac和Linux共享文件夾(samba)

我在Mac上,使用Parallels Desktop安裝了一個 Ubuntu虛擬機,經常需要拷貝文件。
使用smb可實現:

編輯此配置文件,在末尾處添加需要共享的文件夾路徑以及設置

如下圖所示:

我需要共享的是/home/compass/work文件夾,此文件夾有讀寫許可權。

保存即可。

或者

找到地址之後,進行最後一步,在mac上打開:

用Finder在菜單上點擊:前往->連接伺服器
打開第四步查看到的地址:

在彈出的對話框內,輸入第3步的用戶名,以及密碼,即可看到文件夾:

如此即可互相共享文件夾了。

有一點需要注意,Linux上和Mac上解壓縮的文件格式有所不同,在編譯某個源碼時,需要格外注意。

H. linux 如何共享文件夾給 windows 訪問,並能上傳文件到共享文件夾

如果是linux系統的文件夾共享給windows訪問,需要架設samba服務。

linux安裝、配置samba服務步驟如下:

  1. 安裝samba。執行yum install samba, samba-client。

  2. 配置samba服務。在/etc/samba/smb.conf文件最後添加如下內容:

    [share]
    comment = Public stuff
    path = /usr/share
    public = yes
    write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guest ok = yes

  3. 修改共享目錄許可權。執行如下命令:

    chown -R nobody:nobody /usr/share

  4. 啟動或重啟samba服務。執行如下命令

    /etc/init.d/smb restart

基本samba服務就搭建好了。在windows端可以看到區域網的共享目錄。

熱點內容
源碼和千鋒 發布:2025-09-17 10:58:53 瀏覽:24
memcache資料庫 發布:2025-09-17 10:23:01 瀏覽:67
安卓機如何鎖軟體 發布:2025-09-17 10:18:34 瀏覽:945
二手3系買哪個配置好 發布:2025-09-17 10:07:16 瀏覽:740
sqlserver2000xp 發布:2025-09-17 09:36:19 瀏覽:829
c9什麼時候升級安卓70 發布:2025-09-17 09:35:36 瀏覽:211
速演算法中 發布:2025-09-17 09:30:50 瀏覽:380
怎麼進網站伺服器 發布:2025-09-17 09:18:15 瀏覽:464
小火箭伺服器訂閱是什麼 發布:2025-09-17 09:01:40 瀏覽:738
c語言入門基礎 發布:2025-09-17 08:54:30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