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觸摸演算法
1. 可觸摸屏的原理是什麼
觸控屏系統一般包括觸控屏控制器 ( 卡 ) 和觸摸檢測裝置兩個部分。其中,觸控屏控制器 ( 卡 ) 的主要作用是從觸摸點檢測裝置上接收觸摸信息,並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 cpu ,它同時能接收 cpu 發來的命令並加以執行:觸摸檢測裝置一般安裝在顯示器的前端,主要作用是檢測用戶的觸摸位置,並傳送給觸控屏控制卡。 1 .電阻觸控屏 電阻觸控屏的屏體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相匹配的多層復合薄膜,由一層玻璃或有機玻璃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的導電層,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透明導電層,在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 ( 小於千分之一英寸 ) 的透明隔離點把它們隔開絕緣。 當手指觸控屏幕時,平常相互絕緣的兩層導電層就在觸摸點位置有了一個接觸,因其中一面導電層接通 y 軸方向的 5v 均勻電壓場,使得偵測層的電壓由零變為非零,這種接通狀態被控制器偵測到後,進行 a / d 轉換,並將得到的電壓值與 5v 相比即可得到觸摸點的 y 軸坐標,同理得出 x 軸的坐標,這就是所有電阻技術觸控屏共同的最基本原理。 2. 電容技術觸控屏: 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電容式觸控屏是是一塊四層復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 ito ,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 , 夾層 ito 塗層作為工作面 , 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 ito 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 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屏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從觸控屏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電容觸控屏的特點: ■ 對大多數的環境污染物有抗力。 ■ 人體成為線路的一部分,因而漂移現象比較嚴重。 ■ 帶手套不起作用。 ■ 需經常校準。 ■ 不適用於金屬機櫃。 ■ 當外界有電感和磁感的時候,會使觸控屏失靈。 3. 紅外觸控屏 紅外觸控屏是利用 x 、 y 方向上密布的紅外線矩陣來檢測並定位用戶的觸摸。紅外觸控屏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用戶在觸控屏幕時,手指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控屏操作。紅外觸控屏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控屏產品最終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感測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控屏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控屏市場主流。 過去的紅外觸控屏的解析度由框架中的紅外對管數目決定,因此解析度較低,市場上主要國內產品為 32x32 、 40x32 ,另外還有說紅外屏對光照環境因素比較敏感,在光照變化較大時會誤判甚至死機。這些正是國外非紅外觸控屏的國內代理商銷售宣傳的紅外屏的弱點。而最新的技術第五代紅外屏的解析度取決於紅外對管數目、掃描頻率以及差值演算法,解析度已經達到了 1000x720 ,至於說紅外屏在光照條件下不穩定,從第二代紅外觸控屏開始,就已經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擾這個弱點。 第五代紅外線觸控屏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術產品,它實現了 1000*720 高解析度、多層次自調節和自恢復的硬體適應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別識別,可長時間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任意使用。並且可針對用戶定製擴充功能,如網路控制、聲感應、人體接近感應、用戶軟體加密保護、紅外數據傳輸等。 原來媒體宣傳的紅外觸控屏另外一個主要缺點是抗暴性差,其實紅外屏完全可以選用任何客戶認為滿意的防暴玻璃而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響使用性能,這是其他的觸控屏所無法效仿的。 4. 表面聲波觸控屏 以右下角的 x- 軸發射換能器為例: 發射換能器把控制器通過觸控屏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量向左方表面傳遞,然後由玻璃板下邊的一組精密反射條紋把聲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勻面傳遞,聲波能量經過屏體表面,再由上邊的反射條紋聚成向右的線傳播給 x- 軸的接收換能器,接收換能器將返回的表面聲波能量變為電信號。 當發射換能器發射一個窄脈沖後,聲波能量歷經不同途徑到達接收換能器,走最右邊的最早到達,走最左邊的最晚到達,早到達的和晚到達的這些聲波能量疊加成一個較寬的波形信號,不難看出,接收信號集合了所有在 x 軸方向歷經長短不同路徑回歸的聲波能量,它們在 y 軸走過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 x 軸上,最遠的比最近的多走了兩倍 x 軸最大距離。因此這個波形信號的時間軸反映各原始波形疊加前的位置,也就是 x 軸坐標。 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波形 在沒有觸摸的時候,接收信號的波形與參照波形完全一樣。當手指或其它能夠吸收或阻擋聲波能量的物體觸控屏幕時, x 軸途經手指部位向上走的聲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應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時刻位置上波形有一個衰減缺口。 接收波形對應手指擋住部位信號衰減了一個缺口,計算缺口位置即得觸摸坐標 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號的衰減並由缺口的位置判定 x 坐標。之後 y 軸同樣的過程判定出觸摸點的 y 坐標。除了一般觸控屏都能響應的 x 、 y 坐標外,表面聲波觸控屏還響應第三軸 z 軸坐標,也就是能感知用戶觸摸壓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號衰減處的衰減量計算得到。三軸一旦確定,控制器就把它們傳給主機。 提問人的追問 2009-09-23 10:52 觸摸屏好久出現的喃??
2. 蘋果手機的觸摸是用的什麼原理
紅外線式觸摸屏 (紅外線式觸摸屏工作原理圖)
紅外觸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紅外線矩陣來檢測並定位用戶的觸摸。紅外觸摸屏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用戶在觸摸屏幕時,手指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 早期觀念上,紅外觸摸屏存在解析度低、觸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環境干擾而誤動作等技術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過市場。此後第二代紅外屏部分解決了抗光干擾的問題,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穩定性能上亦有所改進,但都沒有在關鍵指標或綜合性能上有質的飛躍。但是,了解觸摸屏技術的人都知道,紅外觸摸屏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摸屏產品最終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感測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摸屏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摸屏市場主流。 過去的紅外觸摸屏的解析度由框架中的紅外對管數目決定,因此解析度較低,市場上主要國內產品為32x32、40X32,另外還有說紅外屏對光照環境因素比較敏感,在光照變化較大時會誤判甚至死機。這些正是國外非紅外觸摸屏的國內代理商銷售宣傳的紅外屏的弱點。而最新的技術第五代紅外屏的解析度取決於紅外對管數目、掃描頻率以及差值演算法,解析度已經達到了1000X720,至於說紅外屏在光照條件下不穩定,從第二代紅外觸摸屏開始,就已經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擾這個弱點。 第五代紅外線觸摸屏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術產品,它實現了1000*720高解析度、多層次自調節和自恢復的硬體適應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別識別,可長時間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任意使用。並且可針對用戶定製擴充功能,如網路控制、聲感應、人體接近感應、用戶軟體加密保護、紅外數據傳輸等。 原來媒體宣傳的紅外觸摸屏另外一個主要缺點是抗暴性差,其實紅外屏完全可以選用任何客戶認為滿意的防暴玻璃而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響使用性能,這是其他的觸摸屏所無法效仿的。
4、表面聲波觸摸屏 (表面聲波觸摸屏工作原理圖)?
4.1 表面聲波
表面聲波,超聲波的一種,在介質(例如玻璃或金屬等剛性材料)表面淺層傳播的機械能量波。通過楔形三角基座(根據表面波的波長嚴格設計),可以做到定向、小角度的表面聲波能量發射。表面聲波性能穩定、易於分析,並且在橫波傳遞過程中具有非常尖銳的頻率特性,近年來在無損探傷、造影和退波器方向上應用發展很快,表面聲波相關的理論研究、半導體材料、聲導材料、檢測技術等技術都已經相當成熟。 表面聲波觸摸屏的觸摸屏部分可以是一塊平面、球面或是柱面的玻璃平板,安裝在CRT、LED、LCD或是等離子顯示器屏幕的前面。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豎直和水平方向的超聲波發射換能器,右上角則固定了兩個相應的超聲波接收換能器。玻璃屏的四個周邊則刻有45°角由疏到密間隔非常精密的反射條紋。
4.2 表面聲波觸摸屏工作原理
以右下角的X-軸發射換能器為例: 發射換能器把控制器通過觸摸屏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量向左方表面傳遞,然後由玻璃板下邊的一組精密反射條紋把聲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勻面傳遞,聲波能量經過屏體表面,再由上邊的反射條紋聚成向右的線傳播給X-軸的接收換能器,接收換能器將返回的表面聲波能量變為電信號。 當發射換能器發射一個窄脈沖後,聲波能量歷經不同途徑到達接收換能器,走最右邊的最早到達,走最左邊的最晚到達,早到達的和晚到達的這些聲波能量疊加成一個較寬的波形信號,不難看出,接收信號集合了所有在X軸方向歷經長短不同路徑回歸的聲波能量,它們在Y軸走過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X軸上,最遠的比最近的多走了兩倍X軸最大距離。因此這個波形信號的時間軸反映各原始波形疊加前的位置,也就是X軸坐標。 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波形 在沒有觸摸的時候,接收信號的波形與參照波形完全一樣。當手指或其它能夠吸收或阻擋聲波能量的物體觸摸屏幕時,X軸途經手指部位向上走的聲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應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時刻位置上波形有一個衰減缺口。 接收波形對應手指擋住部位信號衰減了一個缺口,計算缺口位置即得觸摸坐標 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號的衰減並由缺口的位置判定X坐標。之後Y軸同樣的過程判定出觸摸點的Y坐標。除了一般觸摸屏都能響應的X、Y坐標外,表面聲波觸摸屏還響應第三軸Z軸坐標,也就是能感知用戶觸摸壓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號衰減處的衰減量計算得到。三軸一旦確定,控制器就把它們傳給主機。
4.3表面聲波觸摸屏特點
清晰度較高,透光率好。高度耐久,抗刮傷性良好(相對於電阻、電容等有表面度膜)。反應靈敏。不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影響,解析度高,壽命長(維護良好情況下5000萬次);透光率高(92%),能保持清晰透亮的圖像質量;沒有漂移,只需安裝時一次校正;有第三軸(即壓力軸)響應,目前在公共場所使用較多。 表面聲波屏需要經常維護,因為灰塵,油污甚至飲料的液體沾污在屏的表面,都會阻塞觸摸屏表面的導波槽,使波不能正常發射,或使波形改變而控制器無法正常識別,從而影響觸摸屏的正常使用,用戶需嚴格注意環境衛生。必須經常擦抹屏的表面以保持屏面的光潔,並定期作一次全面徹底擦除。 ?
觸摸屏原理
表面聲波屏
聲波屏的三個角分別粘貼著X,Y方向的發射和接收聲波的換能器(換能器:由特殊陶瓷材料製成的,分為發射換能器和接收換能器。是把控制器通過觸摸屏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和由反射條紋匯聚成的表面聲波能變為電信號。),四個邊刻著反射表面超聲波的反射條紋。當手指或軟性物體觸摸屏幕,部分聲波能量被吸收,於是改變了接收信號,經過控制器的處理得到觸摸的X,Y坐標。
四線電阻屏
四線電阻屏在表面保護塗層和基層之間覆著兩層透明電導層ITO(ITO:氧化銦,弱導電體,特性是當厚度降到1800個埃(埃=10-10米)以下時會突然變得透明,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時透光率又上升。是所有電阻屏及電容屏的主要材料。),兩層分別對應X,Y軸,它門之間用細微透明絕緣顆粒絕緣,當觸摸時產生的壓力使兩導電層接通,由於電阻值的變化而得到觸摸的X,Y坐標。
五線電阻屏
五線電阻屏的基層之上覆有把X,Y兩方向的電壓場加在同一層的透明電導層ITO,最外層鎳金導電層(鎳金導電層:五線電阻觸摸屏的外層導電層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鎳金塗層材料,外導電層由於頻繁觸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鎳金材料目的是為了延長使用壽命。)只用來作純導體,當觸摸時,用分時檢測接觸點X軸和Y軸電壓值的方法測得觸摸點的位置。內層ITO需四條引線,外層一條,共5根引線。
電容屏
電容屏表面塗有透明電導層ITO,電壓連接到四角,微小直流電散部在屏表面,形成均勻之電場,用手觸屏時,人體作為耦合電容一極,電流從屏四角匯集形成耦合電容另一極,通過控制器計算電流傳到碰觸位置的相對距離得到觸摸的坐標 。
紅外屏
紅外觸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紅外線矩陣來檢測並定位用戶的觸摸。紅外觸摸屏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用戶在觸摸屏幕時,手指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
3. 紅外觸摸屏可以應用機器學習么
紅外觸摸屏可以應用機器學習么
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現在大中型觸摸屏最受歡迎。第二,看看顯示器。大多數廠家提供真彩色LCD 1920*1080顯示器。第三,看電腦主機,電腦主機有兼容電腦、品牌電腦和工業電腦,一般選擇工業電腦就好。此外,它還取決於機器的其他內部和外部設備,以及機身的材料、它所適應的計算機系統和工作環境。除了比較硬體設備外,觸摸屏軟體的選擇更為重要。如果軟體選型不好,會大大影響觸摸屏一體機的使用效果。當然,最重要的是多研究,多比較,選擇專業的廠家。不要盲目比較價格。
紅外多點觸摸屏是利用X、Y方向密集分布的紅外矩陣,對人體觸摸手勢進行檢測和定位的電子設備。紅外觸摸屏在顯示器前面配有電路板框架。所述電路板設置在屏幕的四面,所述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具有水平和垂直交叉的紅外矩陣。當手指接觸到屏幕時,它會阻擋通過該位置的兩條紅外線,從而確定觸摸點在屏幕上的坐標位置。任何不透明物體都可以通過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來實現觸摸操作。
多點紅外觸摸屏是紅外觸摸屏的一種技術創新,與單點紅外屏和虛擬兩點紅外屏相比,是紅外觸摸屏的一種技術創新。其原理主要依靠固件軟體的演算法來解決兩個或多個點同時接觸時的無干擾問題。真兩點與虛兩點的區別在於穩定性高,響應快,無跳點、跑點等誤操作。
與電容屏、電阻屏相比,紅外多點觸摸屏具有明顯的優點: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用於惡劣環境,穩定性強,耐光性高,性價比高,易於集成到產品中。與傳統觸摸技術相比,紅外多點觸摸屏能夠准確檢測多個觸摸點,滿足不同行業和產品的不同需求,是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最受歡迎的觸摸屏。
關注作者,閱讀全文
還有50%的精彩內容,
4. 觸摸屏是怎麼做的,是不是很難學
觸摸屏做為一種特殊的計算機外設,它是目前最簡單、方便、自然的一種人機交互方式。它賦予了多媒體以嶄新的面貌,是極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體交互設備。觸摸屏在我國的應用范圍非常廣闊,主要是公共信息的查詢;如電信局、稅務局、銀行、電力等部門的業務查詢;城市街頭的信息查詢;此外應用於領導辦公、工業控制、軍事指揮、電子游戲、點歌點菜、多媒體教學、房地產預售等。尤其是公共場合信息查詢服務,它的使用與推廣大大方便了人們查閱和獲取各種信息。可你對觸摸屏了解多少呢?
文章導讀
�6�1觸摸屏的種類與原理
1.電阻觸摸屏
2.紅外線觸摸屏
3.電容式觸摸屏
4.表面聲波觸摸屏
5.近場成像觸摸屏
�6�1觸摸屏的日常維護
�6�1觸摸屏常見故障解析
一、觸摸屏的種類與原理
觸摸屏的基本原理是,用手指或其他物體觸摸安裝在顯示器前端的觸摸屏時,所觸摸的位置(以坐標形式)由觸摸屏控制器檢測,並通過介面(如RS-232串列口)送到CPU,從而確定輸入的信息。
觸摸屏系統一般包括觸摸屏控制器(卡)和觸摸檢測裝置兩個部分。其中,觸摸屏控制器(卡)的主要作用是從觸摸點檢測裝置上接收觸摸信息,並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CPU,它同時能接收CPU發來的命令並加以執行:觸摸檢測裝置一般安裝在顯示器的前端,主要作用是檢測用戶的觸摸位置,並傳送給觸摸屏控制卡。
1.電阻觸摸屏
電阻觸摸屏的屏體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相匹配的多層復合薄膜,由一層玻璃或有機玻璃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的導電層,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透明導電層,在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 (小於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離點把它們隔開絕緣。
當手指觸摸屏幕時,平常相互絕緣的兩層導電層就在觸摸點位置有了一個接觸,因其中一面導電層接通Y軸方向的5V均勻電壓場,使得偵測層的電壓由零變為非零,這種接通狀態被控制器偵測到後,進行A/D轉換,並將得到的電壓值與5V相比即可得到觸摸點的Y軸坐標,同理得出X軸的坐標,這就是所有電阻技術觸摸屏共同的最基本原理。電阻類觸摸屏的關鍵在於材料科技。電阻屏根據引出線數多少,分為四線、五線、六線等多線電阻觸摸屏。電阻式觸摸屏在強化玻璃表面分別塗上兩層OTI透明氧化金屬導電層,最外面的一層OTI塗層作為導電體,第二層OTI則經過精密的網路附上橫豎兩個方向的+5V至0V的電壓場,兩層OTI之間以細小的透明隔離點隔開。當手指接觸屏幕時,兩層OTI導電層就會出現一個接觸點,電腦同時檢測電壓及電流,計算出觸摸的位置,反應速度為10-20ms。
五線電阻觸摸屏的外層導電層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鎳金塗層材料,外導電層由於頻繁觸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鎳金材料目的是為了延長使用壽命,但是工藝成本較為高昂。鎳金導電層雖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導體,不適合作為電阻觸摸屏的工作面,因為它導電率高,而且金屬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勻,不宜作電壓分布層,只能作為探層。
電阻觸摸屏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可以用來寫字畫畫,比較適合工業控制領域及辦公室內有限人的使用。電阻觸摸屏共同的缺點是因為復合薄膜的外層採用塑膠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銳器觸摸可能劃傷整個觸摸屏而導致報廢。不過,在限度之內,劃傷只會傷及外導電層,外導電層的劃傷對於五線電阻觸摸屏來說沒有關系,而對四線電阻觸摸屏來說是致命的。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責任編輯
2.紅外線觸摸屏
紅外線觸摸屏安裝簡單,只需在顯示器上加上光點距架框,無需在屏幕表面加上塗層或接駁控制器。光點距架框的四邊排列了紅外線發射管及接收管,在屏幕表面形成一個紅外線網。用戶以手指觸摸屏幕某一點,便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電腦便可即時算出觸摸點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早期觀念上,紅外觸摸屏存在解析度低、觸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環境干擾而誤動作等技術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過市場。此後第二代紅外屏部分解決了抗光干擾的問題,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穩定性能上亦有所改進,但都沒有在關鍵指標或綜合性能上有質的飛躍。但是,了解觸摸屏技術的人都知道,紅外觸摸屏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摸屏產品最終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感測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摸屏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摸屏市場主流。過去的紅外觸摸屏的解析度由框架中的紅外對管數目決定,因此解析度較低,市場上主要國內產品為32x32、40X32,另外還有說紅外屏對光照環境因素比較敏感,在光照變化較大時會誤判甚至死機。這些正是國外非紅外觸摸屏的國內代理商銷售宣傳的紅外屏的弱點。而最新的技術第五代紅外屏的解析度取決於紅外對管數目、掃描頻率以及差值演算法,解析度已經達到了1000X720,至於說紅外屏在光照條件下不穩定,從第二代紅外觸摸屏開始,就已經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擾這個弱點。第五代紅外線觸摸屏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術產品,它實現了1000*720高解析度、多層次自調節和自恢復的硬體適應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別識別,可長時間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任意使用。並且可針對用戶定製擴充功能,如網路控制、聲感應、人體接近感應、用戶軟體加密保護、紅外數據傳輸等。原來媒體宣傳的紅外觸摸屏另外一個主要缺點是抗暴性差,其實紅外屏完全可以選用任何客戶認為滿意的防暴玻璃而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響使用性能,這是其他的觸摸屏所無法效仿的。
紅外線式觸摸屏價格便宜、安裝容易、能較好地感應輕微觸摸與快速觸摸。但是由於紅外線式觸摸屏依靠紅外線感應動作,外界光線變化,如陽光、室內射燈等均會影響其准確度。而且紅外線式觸摸屏不防水和怕污垢,任何細小的外來物都會引起誤差,影響其性能,不適宜置於戶外和公共場所使用。
3.電容式觸摸屏
電容式觸摸屏的構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鍍一層透明的薄膜體層,再在導體層外上一塊保護玻璃,雙玻璃設計能徹底保護導體層及感應器。
此外,在附加的觸摸屏四邊均鍍上狹長的電極,在導電體內形成一個低電壓交流電場。用戶觸摸屏幕時,由於人體電場、手指與導體層間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其強弱與手指及電極的距離成正比,位於觸摸屏幕後的控制器便會計算電流的比例及強弱,准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電容觸摸屏的雙玻璃不但能保護導體及感應器,更有效地防止外在環境因素給觸摸屏造成影響,就算屏幕沾有污穢、塵埃或油漬,電容式觸摸屏依然能准確算出觸摸位置。
電容觸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優於四線電阻屏,當然還不能和表面聲波屏和五線電阻屏相比。電容屏反光嚴重,而且,電容技術的四層復合觸摸屏對各波長光的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由於光線在各層間的反射,還造成圖像字元的模糊。電容屏在原理上把人體當作一個電容器元件的一個電極使用,當有導體靠近與夾層ITO工作面之間耦合出足夠量容值的電容時,流走的電流就足夠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我們知道,電容值雖然與極間距離成反比,卻與相對面積成正比,並且還與介質的的絕緣系數有關。因此,當較大面積的手掌或手持的導體物靠近電容屏而不是觸摸時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在潮濕的天氣,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手扶住顯示器、手掌靠近顯示器7厘米以內或身體靠近顯示器15厘米以內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電容屏的另一個缺點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導電的物體觸摸時沒有反應,這是因為增加了更為絕緣的介質。 電容屏更主要的缺點是漂移:當環境溫度、濕度改變時,環境電場發生改變時,都會引起電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確。例如:開機後顯示器溫度上升會造成漂移:用戶觸摸屏幕的同時另一隻手或身體一側靠近顯示器會漂移;電容觸摸屏附近較大的物體搬移後回漂移,你觸摸時如果有人圍過來觀看也會引起漂移;電容屏的漂移原因屬於技術上的先天不足,環境電勢面(包括用戶的身體)雖然與電容觸摸屏離得較遠,卻比手指頭面積大的多,他們直接影響了觸摸位置的測定。此外,理論上許多應該線性的關系實際上卻是非線性,如:體重不同或者手指濕潤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總電流量是不同的,而總電流量的變化和四個分電流量的變化是非線性的關系,電容觸摸屏採用的這種四個角的自定義極坐標系還沒有坐標上的原點,漂移後控制器不能察覺和恢復,而且,4個A/D完成後,由四個分流量的值到觸摸點在直角坐標繫上的X、Y坐標值的計算過程復雜。由於沒有原點,電容屏的漂移是累積的,在工作現場也經常需要校準。電容觸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護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擊,敲出一個小洞就會傷及夾層ITO,不管是傷及夾層ITO還是安裝運輸過程中傷及內表面ITO層,電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4.表面聲波觸摸屏
表面聲波觸摸屏的觸摸屏部分可以是一塊平面、球面或是柱面的玻璃平板,安裝在CRT、LED、LCD或是等離子顯示器屏幕的前面。這塊玻璃平板只是一塊純粹的強化玻璃,區別於別類觸摸屏技術是沒有任何貼膜和覆蓋層。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豎直和水平方向的超聲波發射換能器,右上角則固定了兩個相應的超聲波接收換能器。玻璃屏的四個周邊則刻有45°角由疏到密間隔非常精密的反射條紋。
工作原理以右下角的X-軸發射換能器為例:
發射換能器把控制器通過觸摸屏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量向左方表面傳遞,然後由玻璃板下邊的一組精密反射條紋把聲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勻面傳遞,聲波能量經過屏體表面,再由上邊的反射條紋聚成向右的線傳播給X-軸的接收換能器,接收換能器將返回的表面聲波能量變為電信號。
當發射換能器發射一個窄脈沖後,聲波能量歷經不同途徑到達接收換能器,走最右邊的最早到達,走最左邊的最晚到達,早到達的和晚到達的這些聲波能量疊加成一個較寬的波形信號,不難看出,接收信號集合了所有在X軸方向歷經長短不同路徑回歸的聲波能量,它們在Y軸走過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X軸上,最遠的比最近的多走了兩倍X軸最大距離。因此這個波形信號的時間軸反映各原始波形疊加前的位置,也就是X軸坐標。
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波形在沒有觸摸的時候,接收信號的波形與參照波形完全一樣。當手指或其它能夠吸收或阻擋聲波能量的物體觸摸屏幕時,X軸途經手指部位向上走的聲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應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時刻位置上波形有一個衰減缺口。
接收波形對應手指擋住部位信號衰減了一個缺口,計算缺口位置即得觸摸坐標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號的衰減並由缺口的位置判定X坐標。之後Y軸同樣的過程判定出觸摸點的Y坐標。除了一般觸摸屏都能響應的X、Y坐標外,表面聲波觸摸屏還響應第三軸Z軸坐標,也就是能感知用戶觸摸壓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號衰減處的衰減量計算得到。三軸一旦確定,控制器就把它們傳給主機。
表面聲波觸摸屏一個特點是抗暴,因為表面聲波觸摸屏的工作面是一層看不見、打不壞的聲波能量,觸摸屏的基層玻璃沒有任何夾層和結構應力(表面聲波觸摸屏可以發展到直接做在CRT表面從而沒有任何"屏幕"),因此非常抗暴力使用,適合公共場所。
表面聲波第二個特點反應速度快,是所有觸摸屏中反應速度最快的,使用時感覺很順暢。
表面聲波第三個特點是性能穩定,因為表面聲波技術原理穩定,而表面聲波觸摸屏的控制器靠測量衰減時刻在時間軸上的位置來計算觸摸位置,所以表面聲波觸摸屏非常穩定,精度也非常高,目前表面聲波技術觸摸屏的精度通常是4096×4096×256級力度。
表面聲波觸摸屏的第四個特點是控制卡能知道什麼是塵土和水滴,什麼是手指,有多少在觸摸。因為:我們的手指觸摸在4096×4096×256級力度的精度下,每秒48次的觸摸數據不可能是紋絲不變的,而塵土或水滴就一點都不變,控制器發現一個"觸摸"出現後紋絲不變超過三秒鍾即自動識別為干擾物。
表面聲波觸摸屏第五個特點是它具有第三軸Z軸,也就是壓力軸響應,這是因為用戶觸摸屏幕的力量越大,接收信號波形上的衰減缺口也就越寬越深。目前在所有觸摸屏中只有聲波觸摸屏具有能感知觸摸壓力這個性能,有了這個功能,每個觸摸點就不僅僅是有觸摸和無觸摸的兩個簡單狀態,而是成為能感知力的一個模擬量值的開關了。這個功能非常有用,比如在多媒體信息查詢軟體中,一個按鈕就能控制動畫或者影像的播放速度。
表面聲波觸摸屏的缺點是觸摸屏表面的灰塵和水滴也阻擋表面聲波的傳遞,雖然聰明的控制卡能分辨出來,但塵土積累到一定程度,信號也就衰減得非常厲害,此時表面聲波觸摸屏變得遲鈍甚至不工作,因此,表面聲波觸摸屏一方面推出防塵型觸摸屏,一方面建議別忘了每年定期清潔觸摸屏。
5.近場成像觸摸屏
近場成像(NFI, Near Field Imaging)觸摸屏的感測機構是中間有一層透明金屬氧化物導電塗層的兩塊層壓玻璃。在導電塗層上施加一個交流信號,從而在屏幕表面形成一個靜電場。當有手指(帶不帶手套均可)或其他導體接觸到感測器的時候,靜電場就會受到干擾。而與之配套的影像處理控制器可以探測到這個干擾信號及其位置並把相應的坐標參數傳給操作系統。
5. 蘋果的tough的觸摸屏是什麼原理例如筆記本的觸屏是依靠手上的靜電
觸摸屏原理 1、電阻觸摸屏 電阻觸摸屏的屏體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相匹配的多層復合薄膜,由一層玻璃或有機玻璃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的導電層,上面 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透明導電層,在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 (小於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離點把它們隔開絕緣。當手指觸摸屏幕時,平常相互絕緣的兩層導電層就在觸摸點位置有了一個接觸,因其中一面導電層接通Y軸方向的5V均勻電壓場,使得偵測 層的電壓由零變為非零,這種接通狀態被控制器偵測到後,進行A/D轉換,並將得到的電壓值與5V相比即可得到觸摸點的Y軸坐標,同理得出X 軸的坐標,這就是所有電阻技術觸摸屏共同的最基本原理。電阻類觸摸屏的關鍵在於材料科技。電阻屏根據引出線數多少,分為四線、五線、六線等多線電阻觸摸屏。電阻式觸摸屏在強化玻璃表面分別塗上兩層OTI透明氧化金屬導電層,最外面的一層OTI塗層作為導電體,第二層OTI則 經過精密的網路附上橫豎兩個方向的+5V至0V的電壓場,兩層OTI之間以細小的透明隔離點隔開。當手指接觸屏幕時,兩層OTI導電層就會出現一 個接觸點,電腦同時檢測電壓及電流,計算出觸摸的位置,反應速度為5-15ms。 五線電阻觸摸屏的外層導電層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鎳金塗層材料,外導電層由於頻繁觸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鎳金材料目的是為了延長使用壽命,但是工藝成本較為高昂。鎳金導電層雖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導體,不適合作為電阻觸摸屏的工作面,因為它導電率高,而且金屬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勻,不宜作電壓分布層,只能作為探層。 電阻觸摸屏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可以用來寫字畫畫,比較適合工業控制領域及辦公室內有限人的使用。 2。表面聲波屏 表面聲波觸摸屏的觸摸屏部分可以是一塊平面、球面或是柱面的玻璃平板,安裝在CRT、LED、LCD或是等離子顯示器屏幕的前面。這塊玻璃平板只是一塊純粹的強化玻璃,區別於別類觸摸屏技術是沒有任何貼膜和覆蓋層。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豎直和水平方向的超聲波發射換能器,右上角則固定了兩個相應的超聲波接收換能器。玻璃屏的四個周邊則刻有45°角由疏到密間隔非常精密的反射條紋。 工作原理以右下角的X-軸發射換能器為例:發射換能器把控制器通過觸摸屏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量向左方表面傳遞,然後由玻璃板下邊的一組精密反射條紋把聲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勻面傳遞,聲波能量經過屏體表面,再由上邊的反射條紋聚成向右的線傳播給X-軸的接收換能器,接收換能器將返回的表面聲波能量變為電信號。 當發射換能器發射一個窄脈沖後,聲波能量歷經不同途徑到達接收換能器,走最右邊的最早到達,走最左邊的最晚到達,早到達的和晚到達的這些聲波能量疊加成一個較寬的波形信號,不難看出,接收信號集合了所有在X軸方向歷經長短不同路徑回歸的聲波能量,它們在Y軸走過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X軸上,最遠的比最近的多走了兩倍X軸最大距離。因此這個波形信號的時間軸反映各原始波形疊加前的位置,也就是X軸坐標。 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波形在沒有觸摸的時候,接收信號的波形與參照波形完全一樣。當手指或其它能夠吸收或阻擋聲波能量的物體觸摸屏幕時,X軸途經手指部位向上走的聲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應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時刻位置上波形有一個衰減缺口。接收波形對應手指擋住部位信號衰減了一個缺口,計算缺口位置即得觸摸坐標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號的衰減並由缺口的位置判定X坐標。之後Y軸同樣的過程判定出觸摸點的Y坐標。除了一般觸摸屏都能響應的X、Y坐標外,表面聲波觸摸屏還響應第三軸Z軸坐標,也就能感知用戶觸摸壓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號衰減處的衰減量計算得到。三軸一旦確定,控制器就把它們傳給主機。 表面聲波觸摸屏一個特點是抗暴,因為表面聲波觸摸屏的工作面是一層看不見、打不壞的聲波能量,觸摸屏的基層玻璃沒有任何夾層和結應力(表面聲波觸摸屏可以發展到直接做在CRT表面從而沒有任何"屏幕"),因此非常抗暴力使用,適合公共場所。 表面聲波第二個特點反應速度快,是所有觸摸屏中反應速度最快的,使用時感覺很順暢。 表面聲波第三個特點是性能穩定,因為表面聲波技術原理穩定,而表面聲波觸摸屏的控制器靠測量衰減時刻在時間軸上的位置來計算觸摸位置,所以表面聲波觸摸屏非常穩定,精度也非常高,目前表面聲波技術觸摸屏的精度通常是4096×4096×256級力度。表面聲波觸摸屏的第四個特點是控制卡能知道什麼是塵土和水滴,什麼是手指,有多少在觸摸。因為:我們的手指觸摸在4096×4096×256級力度的精度下,每秒48次的觸摸數據不可能是紋絲不變的,而塵土或水滴就一點都不變,控制器發現一個"觸摸"出現後紋絲不變超過三秒鍾即自動識別為干擾物。 表面聲波觸摸屏第五個特點是它具有第三軸Z軸,也就是壓力軸響應,這是因為用戶觸摸屏幕的力量越大,接收信號波形上的衰減缺口也就越寬越深。目前在所有觸摸屏中只有聲波觸摸屏具有能感知觸摸壓力這個性能,有了這個功能,每個觸摸點就不僅僅是有觸摸和無觸摸的兩個簡單狀態,而是成為能感知力的一個模擬量值的開關了。這個功能非常有用,比如在多媒體信息查詢軟體中,一個按鈕就能控制動畫或者影像的播放速度。表面聲波觸摸屏的缺點是觸摸屏表面的灰塵和水滴也阻擋表面聲波的傳遞,雖然聰明的控制卡能分辨出來,但塵土積累到一定程度,信號也就衰減得非常厲害,此時表面聲波觸摸屏變得遲鈍甚至不工作,因此,表面聲波觸摸屏一方面推出防塵型觸摸屏,一方面建議別忘了每年定期清潔觸摸屏。 3。紅外屏 紅外線觸摸屏安裝簡單,只需在顯示器上加上光點距架框,無需在屏幕表面加上塗層或接駁控制器。光點距架框的四邊排列了紅外線發射管及接收管,在屏幕表面形成一個紅外線網。用戶以手指觸摸屏幕某一點,便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電腦便可即時出觸摸點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 早期觀念上,紅外觸摸屏存在解析度低、觸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環境干擾而誤動作等技術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過市場。此後第二代紅外屏部分解決了抗光干擾的問題,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穩定性能上亦有所改進,但都沒有在關鍵指標或綜合性能上有質的飛躍。但是,了解觸摸屏技術的人都知道,紅外觸摸屏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摸屏產品最終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感測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摸屏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摸屏市場主流。過去的紅外觸摸屏的解析度由框架中的紅外對管數目決定,因此解析度較低,市場上主要國內產品為32x32、40X32,另外還有說紅外屏對光照環境因素比較敏感,在光照變化較大時會誤判甚至死機。這些正是國外非紅外觸摸屏的國內代理商銷售宣傳的紅外屏的弱點。而最新的技術第五代紅外屏的解析度取決於紅外對管數目、掃描頻率以及差值演算法,解析度已經達到了1000X720,至於說紅外屏在光照條件下不穩定,從第二代紅外觸摸屏開始,就已經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擾這個弱點。第五代紅外線觸摸屏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術產品,它實現了1000*720高解析度、多層次自調節和自恢復的硬體適應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別識別,可長時間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任意使用。並且可針對用戶定製擴充功能,如網路控制、聲感應、人體接近感應、用戶軟體加密保護、紅外數據傳輸等。原來媒體宣傳的紅外觸摸屏另外一個主要缺點是抗暴性差,其實紅外屏完全可以選用任何客戶認為滿意的防暴玻璃而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響使用性能,這是其他的觸摸屏所無法效仿的。紅外線式觸摸屏價格便宜、安裝容易、能較好地感應輕微觸摸與快速觸摸。但是由於紅外線式觸摸屏依靠紅外線感應動作,外界光線變化,如陽光、室內射燈等均會影響其准確度。而且紅外線式觸摸屏不防水和怕污垢,任何細小的外來物都會引起誤差,影響其性能,不適宜置於戶外和公共場所使用。 4。電容屏電容式觸摸屏的構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鍍一層透明的薄膜體層,再在導體層外上一塊保護玻璃,雙玻璃設計能徹底保護導體層及感應器。 此外,在附加的觸摸屏四邊均鍍上狹長的電極,在導電體內形成一個低電壓交流電場。用戶觸摸屏幕時,由於人體電場、手指與導體層間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其強弱與手指及電極的距離成正比,位於觸摸屏幕後的控制器便會計算電流的比例及強弱,准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電容觸摸屏的雙玻璃不但能保護導體及感應器,更有效地防止外在環境因素給觸摸屏造成影響,就算屏幕沾有污穢、塵埃或油漬,電容式觸摸屏依然能准確算出觸摸位置。容觸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優於四線電阻屏,當然還不能和表面聲波屏和五線電阻屏相比。電容屏反光嚴重,而且,電容技術的四層復合觸摸屏對各波長光的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由於光線在各層間的反射,還造成圖像字元的模糊。電容屏在原理上把人體當作一個電容器(電容器的相關產品)元件的一個電極使用,當有導體靠近與夾層ITO工作面之間耦合出足夠量容值的電容時,流走的電流就足夠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我們知道,電容值雖然與極間距離成反比,卻與相對面積成正比,並且還與介質的的絕緣系數有關。因此,當較大面積的手掌或手持的導體物靠近電容屏而不是觸摸時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在潮濕的天氣,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手扶住顯示器、手掌靠近顯示器7厘米以內或身體靠近顯示器(顯示器的相關產品)15厘米以內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電容屏的另一個缺點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導電的物體觸摸時沒有反應,這是因為增加了更為絕緣的介質。電容屏更主要的缺點是漂移:當環境溫度、濕度改變時,環境電場發生改變時,都會引起電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確。例如:開機後顯示器溫度上升會造成漂移:用戶觸摸屏幕的同時另一隻手或身體一側靠近顯示器會漂移;電容觸摸屏附近較大的物體搬移後回漂移,你觸摸時如果有人圍過來觀看也會引起漂移;電容屏的漂移原因屬於技術上的先天不足,環境電勢面(包括用戶的身體)雖然與電容觸摸屏離得較遠,卻比手指頭面積大的多,他們直接影響了觸摸位置的測定。此外,理論上許多應該線性的關系實際上卻是非線性,如:體重不同或者手指濕潤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總電流量是不同的,而總電流量的變化和四個分電流量的變化是非線性的關系,電容觸摸屏採用的這種四個角的自定義極坐標系還沒有坐標上的原點,漂移後控制器不能察覺和恢復,而且,4個A/D完成後,由四個分流量的值到觸摸點在直角坐標繫上的X、Y坐標值的計算過程復雜。由於沒有原點,電容屏的漂移是累積的,在工作現場也經常需要校準。電容觸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護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擊,敲出一個小洞就會傷及夾層ITO,不管是傷及夾層ITO還是安裝運輸過程中傷及內表面ITO層,電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觸摸屏的原理都在這里了,你自己根據你的觸摸屏的特點分析一下看你的屬於哪種。
6. 什麼是紅外觸摸屏如何選購紅外觸摸屏
如何選購紅外多點觸摸屏。紅外多點觸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紅外線矩陣來檢測並定位人的觸摸手勢的電子設備。紅外觸摸屏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如原理圖所示。手指在觸摸屏幕時,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坐標位置。任何非透明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早期觀念上,紅外觸摸屏存在解析度低、觸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環境干擾而誤動作等技術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過市場。此後第二代紅外屏部分解決了抗光干擾的問題,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穩定性能上亦有所改進。 紅外觸摸屏與電容電阻屏的明顯優勢是,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摸屏產品主流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感測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摸屏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摸屏市場主流。 紅外屏原理圖 真多點紅外觸摸屏,,是相對於單點紅外屏和虛擬兩點紅外屏的一種觸摸產品,是紅外觸摸屏的一種技術革新,它的原理主要靠固件中軟體的演算法來解決兩點以上同時觸摸操作的不幹擾問題。真兩點和虛擬兩點的區別表現在高穩定性和快速響應上,不會跳點、跑點等誤操作。 早期觀念上,紅外觸摸屏存在解析度低、觸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環境干擾而誤動作等技術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過市場。此後第二代紅外屏部分解決了抗光干擾的問題,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穩定性能上亦有所改進。 紅外觸摸屏與電容電阻屏的明顯優勢是,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摸屏產品主流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感測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摸屏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摸屏市場主流。 紅外檢測技術用於觸摸屏技術主要有3個技術難點: 第一:環境光因素,紅外接收管有最小靈敏度和最大光照度之間的工作范圍,但是觸摸屏產品卻不能限制使用范圍,從黑暗的歌廳包房到海南島高強度陽光下的戶外使用,作為產品,它必須適應,目前市場上能夠抗陽光直射的紅外屏廠家已經逐漸顯現出來。 第二:響應速度,自2008年以來,紅外技術飛速發展,目前已經做到15ms以下的響應速度。 為更好的解決上述問題,選擇模擬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分析提高觸摸屏的解析度,深圳市正大盈拓識別技術有限公司不斷突破觸摸屏的技術瓶頸,產品在抗光性、觸摸高度、定位精度、反應速度、穩定性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在自適應電路、單片機軟體、模具設計、透光材料選擇等幾個方面都有技術突破,保證了多點觸摸屏的品質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