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實時同步
1. 利用syncthing實現同設備不同文件夾實時同步
以前寫過一篇syncthing在windows和linux下的安裝與使用: syncthing搭建私人網盤分享 ,但是,syncthing只支持不同設備的文件夾同步,如果想實現同設備的不同文件夾的實時同步該咋辦呢? syncthing只支持不同設備間的文件同步,如果想實現同個設備下文件的實時備份,可以藉助docker容器實現這個需求,本機上安裝syncthing,docker里也安裝一個,然後映射到本地文件夾,這樣就相當於兩個設備之間同步,實現了同個設備間的同步問題。 上面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本機安裝syncthing的步驟,這里就不多贅述,下面介紹下docker安裝syncthing的步驟。 如上圖第二條是官方開源鏡像 如果我們本地原先裝過syncthing的話,8384和22000埠肯定是有佔用的了,所以上面這條命令用8385映射docker裡面的8384,22001映射docker裡面的22000,用本機的/home/zhaohy/myspace/syncthingDocker文件夾映射docker裡面默認存儲的/var/syncthing文件夾。 瀏覽器訪問http://127.0.0.1:8385/就可以訪問docker裡面的syncthing設置頁面了,注意設置同步文件夾的時候docker裡面的文件夾要用/var/syncthing路徑下的,其他操作就和第一篇文章裡面講的一樣了。 如果想進入docker里的syncthing容器則執行 docker exec -it syncthing /bin/sh 即可,exit命令退出容器。 這樣就能在本機上同步不同文件夾了,比如ubuntu下面的/home目錄,可以實時同步到外接移動硬碟上就不怕哪天掛掉丟失資料啦(以防萬一,ubuntu還沒掛過!)。2. linux沒有辦法與windows實現文件的共享判斷
我們知道,在Windows系統之間,可以通過共享目錄的方式,讓遠程系統直接訪問。其實這里是Windows提供一種遠程文件系統機制,NAS協議的一種——CIFS協議。如果是Linux系統呢,同樣有另外一種NAS協議——NFS協議來實現遠程訪問。那麼這兩種NAS協議能否互通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二者不能互通,但是,在Linux系統上面已經有了CIFS協議的服務端和客戶端的實現,這樣,無論是Linux給Windows共享還是Windows給Linux共享都可以藉助這些已有的實現來做到了。
相反的,Windows上面有沒有NFS的客戶端或者服務端呢?也有,但是不常用,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這里主要圍繞著Linux上面使用CIFS協議來闡述如何實現兩個系統之間的跨文件系統,跨操作系統共享。按照上面的描述,有兩種方式來實現共享。Linux分別作為CIFS的服務端和客戶端。下面分別就這兩種方式來說明操作步驟和簡單的原理介紹:
一、Samba軟體實現共享Linux文件系統給Windows用戶
Samba軟體被譽為10大最有價值的開源軟體之第五位。其獲取方式非常容易,配置使用也非常簡單。下面以fedora系統為例,先看一下本地是否已經安裝好samba,如果/etc/init.d/smb 文件存在,則說明已經安裝好了samba軟體,否則使用如下命令安裝: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yum install samba
安裝完成後,修改配置文件,打開:/etc/samba/smb.conf,在文件末尾加上如下配置: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root]
comment = root
path = /
creat mask = 64
write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valid users = root
這個配置的意思是,創建一個名為root的共享,將根文件目錄「/」共享給用戶。允許登錄的用戶名是root。
然後給samba系統添加root用戶,使用如下命令: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smbpasswd -a root
按照提示設置root用戶的密碼。
重新啟動samba服務。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service smb restart
檢查smb進程是否已經運行: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root 1787 0.0 0.4 33068 4784 ? Ss 21:51 0:00 smbd
root 1788 0.0 0.2 33068 2580 ? S 21:51 0:00 \_ smbd
在需要訪問該Linux系統的Windows客戶機上面,打開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在地址欄輸入:\\192.168.1.110
會發現,提示有一個共享root,雙擊訪問時,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輸入此前配置的root用戶和密碼即可訪問。這里就是Samba軟體實現了CIFS的服務端,Windows資源管理作為客戶端訪問遠程的共享文件系統。為了更為方便的使用該文件系統,還可以將該共享映射成一個本地的盤符,讓Windows上面的各種工具像使用本地磁碟一樣使用該目錄。所有在Windows上面對該共享做的操作都會實時同步到Linux系統上面。
二、Linux訪問Windows的共享
上面的藉助於Samba的方式是大家常用的。還有一種,Windows系統天然就是一個CIFS的服務端和客戶端,既然Windows系統可以給Windows系統共享目錄,那麼Linux系統能否訪問這些共享呢?答案是肯定的,由於有強大的VFS支撐,Linux支持掛載和訪問各種文件系統。mount工具支持掛在CIFS甚至NTFS的文件系統。如果是Windows本機上面的Linux虛擬機,那麼可以直接通過虛擬機管理軟體,如Vmware直接共享本地的磁碟分區給Linux系統,Linux系統根據Windows的磁碟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掛載即可。這里不詳述該方案。
進入本段的正題,首先我們需要共享一個Windows的目錄:
下面以Windows XP為例,Windows 7未做驗證,應該類似。在共享之前,首先需要確保Windows系統的server服務處於啟動狀態,如下圖:
選擇需要共享的目錄,右鍵,屬性,選擇「共享」頁,如下圖:
配置共享
選擇在網路上共享這個文件夾,並指定共享名。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允許遠程用戶修改該文件夾。這樣這個文件夾就被共享給遠程訪問了。
在Linux系統下掛載該共享: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root@f2 ~]# mount -t cifs -o username="Test" //192.168.1.100/sourcecode /root/sourcecode
Password for Test@//192.168.1.100/sourcecode:
按照要求輸入指定用戶的密碼即可。
此時,Windows的共享sourcecode目錄就已經掛載到Linux系統上面了,Linux系統可以像訪問本地目錄一樣訪問該目錄了。
這種方法應該是更好的訪問方式,因為一般而言,我們操作的文件和工作空間都是在Windows上面的,只有少數時候,需要在Linux上面進行編譯,調試。但是用起來稍顯麻煩。注意,此前曾遇到過Windows系統與虛擬出來的Linux系統之間無法傳輸數據的問題,原因是Windows系統的防火牆未開啟。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解決如何實現Windows與Linux文件系統互訪的問題,希望能幫到大家,謝謝閱讀。
3. nfs的管理命令不包括
熱門頻道
首頁
博客
研修院
VIP
APP
問答
下載
社區
推薦頻道
活動
招聘
專題
打開CSDN APP
C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c語言文件讀寫操作代碼
打開APP
開心才是真
關注
Linux網路文件系統NFS詳解 轉載
2018-12-07 14:21:17
開心才是真
碼齡5年
關注
Linux網路文件系統NFS詳解
閱讀目錄
什麼是文件系統,NFS文件系統又是什麼?
NFS包括兩部分,服務端(servlet)及客戶端(client)
NFS配置文件
回到頂部
什麼是文件系統,NFS文件系統又是什麼?
簡單的說,文件系統就是通過軟體對磁碟上的數據進行組織和管理的一種機制,對其的一種封裝或透視。
你女朋友拍了美美的曖昧照片,放一個文件夾里發送給了A伺服器,當你來訪問的時候,被F5路由給B伺服器了,然後你找不到資源了,你女朋友給你鬧,你就不性福了哈哈,所以我們很容易想到,是不是可以把文件上傳到一個公用的伺服器上呢? 這樣不管訪問的是A還是B,讀、取文件都只存在一份。答案是肯定的,這個公用的伺服器我們也稱之為文件伺服器,NFS,Network File System。顧名思義,網路文件系統,即通過網路,對在不同主機上的文件進行共享。
回到頂部
NFS包括兩部分,服務端(servlet)及客戶端(client)
由於NFS服務功能很多,會有很多埠,這些埠還有可能不固定,(pc -ef | egrep nfs 我們可以看到nfs 不同的埠號)那麼客戶端就無法與伺服器進行通信,因為程序間通信必須通過埠(tcp/udp都是端到端通信),那麼就需要一個中間的橋接機制,RPC進程即充當這樣一個角色,RPC的埠是一定的(111),當NFS啟動時,會向RPC進行注冊, (rpc 一定是在nfs啟動前,就已經啟動了,)那麼客戶端PRC就能與伺服器RPC進行通信, 從而進行文件的傳輸。
當客戶端用戶打開一個文件或目錄時,內核會判斷,該文件是本地文件還是遠程共享目錄文件(如果是遠程共享文件就都掛載mount 到/etc/init.d/rc.local下面),如果是遠程文件則通過RPC進程訪問遠程NFS服務端的共享目錄,如果是本地文件,則直接打開。
為了更好的並發,RPC進程及NFS進程都有多個。
NFS服務進程啟動說明表格
服務(進程名字) 用途說明
nfsd(rpc.nfsd) rpc.nfsd主要功能就是管理NFS客戶端是否能夠登陸NFS伺服器主機(登陸著id判別)
mountd(rpc.mountd) rpc.mountd管理nfs文件系統,當nfs客戶端順利通過rpc.nfsd服務端後,它可以使用NFS伺服器提供數據,讀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來進行文件系統許可權比對
rpc.statd 檢查文件的一致性
這些進程都可以執行man 進程名 來查看進程的詳細功能
回到頂部
NFS配置文件
NFS配置文件定義
NFS的配置文件為 /etc/exports,內容格式,如:<共享目錄> 客戶端1(選項) [客戶端2(選項) ...]
共享目錄:NFS共享給客戶機的目錄。
客戶端:網路中可以訪問此目錄的主機。多個客戶端以空格分隔。
選項:設置目錄的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等,多個選項以逗號分隔。
例如: /data 192.168.1.0/24(rw,insecure,sync,all_squash,anonuid= 65534,anongid=65534)
NFS配置文件路徑
NFS常用路徑 說明
/etc/exports NFS服務主配置文件,配置NFS具體共享服務的地點,默認內容是空的 /usr/sbin/exports NFS服務的管理命令
exportfs
不重啟nfs服務應用更新,相關選項如下:
-a 全部掛載或卸載 /etc/exports中的內容
-r 重新讀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並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載單一目錄(和-a一起使用為卸載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錄)
-v 在export的時候,將詳細的信息輸出到屏幕上。
nfsstat
查看NFS的運行狀態。
rpcinfo
查看rpc服務注冊情況。
相關選項:
-p 顯示所有的埠與程序信息。
示例:
rpcinfo -p localhost #列出本機的RPC注冊狀況。
showmount
查詢nfs共享目錄信息,相關選項如下:
-a 顯示已經於客戶端連接上的目錄信息
-e IP或者hostname 顯示此IP地址分享出來的目錄
示例:
showmount -e localhost #查詢本機nfs共享目錄情況
showmount -a localhost #查詢本機共享目錄連接情況
/usr/sbin/showmount 用來查看客戶度那,查看NFS配置及掛載結果的命令 /var/lib/nfs/etab NFS配置文件的完成參數設定的文件
NFS配置參數許可權
rw 表示可讀寫許可權。
sync 請求或寫入數據時,數據同步寫入到NFS Server的硬碟後才返回。
async寫入數據時會先寫到內存緩沖區,直到硬碟有空檔才會在寫入磁碟,這樣可以提升寫入效率。風險是若伺服器宕機或不正常關機,會損失緩沖區中未寫入硬碟的數據(解決辦法:伺服器主板電池或UPS不間斷電源)。
all_squash不管訪問NFS Server共享目錄的用戶身份如何,它的許可權都將被壓縮為匿名用戶,同時它的UID和GID都會變成nfsnobody賬號身份,在生產環境中配置NFS的重要技巧:
1)確保所有客戶端伺服器對NFS共享目錄具備相同的用戶訪問許可權,all_squash把所有客戶端都壓縮成匿名用戶(UID相同),就是anonuid,anongid指定的UID和GID相同,
2)所有的客戶端和伺服器端都需要有一個相同的UID和GID的用戶,nfsnodoby(UID必須相同)
anonuid參數以anon*開頭即值anonymous匿名用戶,這個用戶的UID設置值通常為nfsnobody的UID值,當然我們也可以自行設置這個UID值。但是,UID必須存在於/etc/passwd中。在多個NFS Clients時,如多台web server共享一個NFS目錄時,通過這個參數可以使得不同的NFS Clients寫入的數據對所有NFS Clients保持同樣的用戶許可權,即為配置的匿名UID對應用戶許可權,這個參數很有用。一般默認就好
anongid同anonuid,區別是把uid(用戶id)換成gid(組id)
ro 表示只有隻讀許可權
sync是synchronized的縮寫,意為同步,async是asynchonous的縮寫意為非同步,怎麼理解同步和非同步的,比如:你女朋買了一張票等你下班一起看電影,她會親自給你電影票然後一起看電影,在比如生產者跟消費者,(要實現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多線程,要實現多線程,就需要繼承(extend)Thread類,實現Runnable,Future介面並寫run方法,,,線程有6中狀態,初始,運行,阻塞,等待,等待超時,結束,,,咳咳咳跑題了)我們常常加同步鎖synchronized,這樣就是生產一個,消費一個(Linux分為實時同步和定時同步)。非同步,在比如生產者跟消費者,生產100個產品,消費者只能消費50個,那麼就會把生產者的產品放在超市,消費者就會去超市買東西,
總結NFS服務的配置過程:
--服務端--
1)查看系統版本,並檢測有沒有安裝nfs和rpcbind服務,如果沒有安裝就執行:
2.啟動服務(先啟動rpcbind)
3.設置開機自啟動
4.配置NFS服務
5.重新載入服務
6.檢查或測試掛載
--客戶端-
1.安裝軟體
2.啟動rpcbind
3.配置開機自啟動
?
1
chkconfig rpcbind on
4.測試服務端共享情況
5.掛載
如果客戶端沒有寫許可權,就檢查共享文件的配置是否是rw許可權,檢查共享的文件的本身是否是rw 許可權(也就是檢查/data ls -li /data 如果不是655 就chmod 655 /data)
常見錯誤
1.df -h 檢查服務端的NFS服務是不是啟動成功,
2.確認NFS客戶端showmount是否OK。
3.確認rpcbind上是否有NFS注冊,(rpcbind必須先啟動)
3.確認網路是否通暢
4.確認是否因為防火牆擋住(一般內網不需要開啟防火牆,在出口加防火牆就夠了)(/etc/init.d/iptables stop/start)
技術的提升是量的積累,思想的提升是質的飛越
分類: Linux學習之路
打開CSDN,閱讀體驗更佳
最新發布 linux-NFS(網路文件系統)
全稱 Network File System,網路文件系統專用於Linux與Linux之間的文件共享服務NFS服務可以將遠程Linux機器上的文件目錄數據,通過掛載的形式映射在本地機器。
繼續訪問
linux 的NFS網路文件系統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網路文件系統,是由Sun 公司開發的一種通過網路方式共享文件系統的通用共享解決方案。目前NFS 有三個版本,分別為NFSv2、NFSv3、NFSv4。NFSv2 是一個古老的版本,但卻被眾多的操作系統所支持,這樣它的兼容性會更好;NFSv3 擁有更多的特點,包括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單個文件大小、更多便於排錯的錯誤及成功信息、對TCP ...
繼續訪問
伺服器 硬碟 恢復,伺服器硬碟故障恢復備忘
新系統使用的是Fedora Core 4。回家學習使用了一下yum,和debian的apt-get差不多了:而且軟體包的依賴關系整理的比較好。以下是應用的安裝備忘: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00時18分用awk生成關閉服務的腳本:關閉不需要的服務sudo /sbin/chkconfig --list| grep 3:on | awk '{print "/sbin/chkconfig "$1" ...
繼續訪問
配置網路文件系統(NFS)
網路文件系統(NFS)網路文件系統(NFS)是一種在網路上的機器間共享文件的方法,文件就如同位於客戶的本地硬碟驅動器上一樣。Red Hat Linux 既可以是 NFS 伺服器也可以是 NFS 客戶,這意味著它可以把文件系統導出給其它系統,也可以掛載從其它機器上導入的文件系統。NFS 對於在同一網路上的多個用戶間共享目錄很有用途。譬如,一組致力於同一工程項目的用戶可以通過使用 NFS 文件系統(
繼續訪問
linux 命令 /sbin/chkconfig
chkconfig --list 查看全部服務狀態 例如: 運行chkconfig --list httpd 看自動啟動狀態 httpd 0:off 1:off 2:off 3:on 4:on 5:on 6:off 0~6是指運行級別,一般伺服器都運行在3這個級別上。 添加為自...
繼續訪問
linux查看nfs服務狀態,Linux下NFS服務配置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網路文件系統,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統中的一種,它允許網路中的計算機之間通過TCP/IP網路共享資源。在NFS的應用中,本地NFS的客戶端應用可以透明地讀寫位於遠端NFS伺服器上的文件,就像訪問本地文件一樣。NFS在文件傳送或信息傳送過程中依賴於RPC協議。環境:項目IP服務目錄nfs-server192.168.1.253nfs-utils...
繼續訪問
NFS掛載情況查看
Linux NFS掛載 一、NFS掛載 192.25.10.101/home/sharedata/azkaban/ODS_HS08 掛載到 192.25.10.102/home/data_azkaban (一)192.25.10.101上操作: 1,查看rpcbind、nfs是否安裝 rpm -qa|grep nfs rpm -qa|grep rpcbind 安裝命令:yum install -y nfs-utils rpcbind 2,vi /etc/exports 內容:/home/s
繼續訪問
linux系統如何啟動rpcbind,關於Centos6.8操作系統安裝配置nfs、rpcbind服務後實現linux系統間文件數據共享(掛載mount共享路徑)...
一、前言關於多個centos6.8操作系統間實現文件數據資源共享(掛載mount網路文件路徑),這邊通過在服務端配置nfs(網路文件系統)+rpcbind服務軟體,具體操作步驟如下所示。二、安裝步驟1. 確認服務端安裝ndf服務、啟動並設置為開機啟動[root@centos6~]#rpm-qa|grepnfs@[email protected]_64@b@nfs4...
繼續訪問
linux系統如何啟動rpcbind,rpcbind無法啟動的問題【已解決】
linux小白,請大神指教環境如下:[root@nfs-server ~]# uname -r2.6.32-504.el6.x86_64[root@nfs-server ~]# uname -mx86_64[root@nfs-server ~]# uname -aLinux nfs-server 2.6.32-504.el6.x86_64 #1 SMP Wed Oct 15 04:27:16 UT...
繼續訪問
配置 NFS 伺服器並實現開機自動掛載
NFS 服務端概述: NFS,是 Network File System 的簡寫,即網路文件系統。網路文件系統是 FreeBSD 支持的文件系統中的一種,也被稱為 NFS.NFS 允許一個系統在網路上與他人共享目錄和文件。通過使用 NFS,用戶和程序可以像訪問本地文件一樣訪問遠端系統上的文件。 NFS 的模式: C/S 模式 NFS 監聽的埠: 2049 CentOS7 是以 NFSv4 作為默認版本,NFSv4 使用 TCP 協議(埠號是 2049)和 NFS 伺服器建立連接。 NFS 是通
繼續訪問
nfs自動啟動 linux,CentOS7系統下安裝NFS並設置開機時啟動
yum 安裝yum -y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nfs 的配置文件 /etc/expots默認為空vi /etc/exports/opt/test/ 192.168.1.0/24(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sync,anonuid=501,anongid=501)使配置生效exportfs -r註:配置文件說明:/opt/test ...
繼續訪問
使用nfsstat命令查看NFS伺服器狀態
轉載於:http://www.cnblogs.com/jankie/archive/2011/09/03/2165851.html nfsstat命令顯示關於NFS和到內核的遠程過程調用(RPC)介面的統計信息,也可以使用該命令重新初始化該信息。如果未給定標志,默認是nfsstat -csnr命令。使用該命令顯示每條信息,但不能重新初始化任何信息。 nfsstat命令的主要參數如下。 (1)...
繼續訪問
linux查看nfs掛載信息,Linux NFS掛載
Linux NFS掛載一、NFS掛載192.25.10.101/home/sharedata/azkaban/ODS_HS08 掛載到 192.25.10.102/home/data_azkaban(一)192.25.10.101上操作:1,查看rpcbind、nfs是否安裝rpm -qa|grep nfsrpm -qa|grep rpcbind安裝命令:yum install -y nfs-ut...
繼續訪問
大話存儲-學習總結6-系統IO路徑及優化
理解主機端IO路徑架構應用程序層1. NFS下的緩存機制 默認mount參數下的IO 默認條件下使用非同步(async)方式,rsize=wsize=65535。內核不會透傳程序的IO給NFS Server,對於寫IO會延緩執行,積累一定的時間以便合並上層的IO。不管讀還是寫,async方式都會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連續的IO地址。 Linux下使用NFS,對於寫操作,不管offset是否為P
繼續訪問
linux檢查nfs服務,Linux-nfs服務
一、概念nfs server:提供服務的伺服器。nfs client:訪問服務端的伺服器。RPC:遠程過程調用 (Remote Procere Call) 是能使客戶端執行其他系統中程序的一種機制。關系:NFS是一種文件系統,RPC負責信息的傳輸。二、NFS守護進程nfsd:基本的nfs守護進程,保證客戶端能夠連接服務端。mountd:RPC安裝守護進程,管理NFS文件系統。當客戶端通過nfs...
繼續訪問
linux查看nfs服務是否打開,linux 驗證 NFS 是否成功
伺服器端----->>客戶端1. 伺服器端[root@allentuns ~]# ifconfig |grep "Bcast"inet addr:192.168.1.4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root@allentuns ~]# cd /web/htdocs/[root@allentuns htdocs]# ls[root@a...
繼續訪問
Linux之nfs文件系統詳解
NFS 概念 網路文件系統 (NFS) 是 Unix 系統和網路附加存儲文件管理器常用的網路文件系統 , 允許多個客戶端通過網路共享文件訪問。它可用於提供對共享二進制目錄的訪問 , 也可用於允許用戶在同一工作組中從不同客戶端訪問其文件。 一、nfs配置文件常用參數 服務端: 安裝nfs服務 [root@server ~]# yum install nfs-utils -y 實驗環...
繼續訪問
linux中的NFS
NFS的連接一、NFS1.1 概述1.2 相關軟體包1.3 nfs特點1.4 nfs 工作原理1.5 nfs工作流程圖1.6 掛載原理二、nfs 部署2.1 主伺服器配置 IP 192.168.161.1282.2二、客戶端配置2.3 檢驗總結: 引言: 闡述了多個客戶端通過一台伺服器達到數據互通 一、NFS 1.1 概述 NFS 是一種基於 TCP/IP 傳輸的網路文件系統協議,最初由 sun 公司開發。通過使用 NFS協議,客戶機可以像訪問本地目錄一樣訪問遠程 NFS 伺服器中的共享資源。 NFS 也
繼續訪問
linux-NFS詳解
一、NFS共享存儲服務概述 1、NFS的概念及優點 NFS是一種基於TCP/IP傳輸的網路文件系統協議。 通過使用NFS協議,客戶機可以像訪問本地目錄一樣訪問遠程伺服器中的共享資源; 對於大多數負載均衡群集來說,使用NFS協議來共享數據存儲 是比較常見的方法,NFS也是NAS存儲設備必然支持的一種協議; 2、NFS的缺點 由於NFS沒有用戶認證機制,而且數據在網路上明文傳輸,所以安全性很差,一般只在區域網中使用。 3、NFS的使用要求: NFS服務的實現依賴於RPC(遠程過程調用)機制,以完成遠程到本
繼續訪問
資料庫課程設計
c語言文件讀寫操作代碼
html+css+js網頁設計
寫評論
1
1
點贊
踩
分享
4. LINUX常用命令3、su、df、、磁碟分區
一、 su 、sudo 、限制root遠程登陸
su- username
帶用戶環境切換用戶
su- -c"touch /tmp/123.txt"user1
以user1用戶創建/tmp/123.txt 文件
沒有家目錄的用戶可以用模板新建家目錄
mkdir-p /home/user4chownuser4:user4 /home/user4cp /etc/skel/.bash*/home/user4chown-R user4:user4 /home/user4/
普通用戶臨時授權root用戶許可權去執行一條命令
visudo
可以查看sudo配置文件
在命令前加入NOPASSWD: 執行sudo時就不需要再輸入用戶的密碼
例子:
User_Alias USER=chen1,chen2
Cmnd_Alias SU=/usr/bin/su
USER ALL=(ALL) NOPASSWD:SU
禁止root用戶遠程登陸
vi/etc/ssh/sshd_configPermitRootLoginno//修改此處systemctl restart sshd.service
二、df命令、命令、磁碟分區
df-h
自動適應文件大小的單位,查看磁碟使用情況
free
可以查看swap的使用情況
df-i
查看各個分區inode的使用情況
有的時候明明磁碟的內存還有剩餘,但是卻無法寫入新文件,這時候就可能是inode用完了。
-sh
自動適應單位顯示文件或文件夾大小
不加後綴的時候和 -l 一樣,顯示文件夾下文件的大小
-lh
自動適應單位顯示文件夾下文件的大小
fdisk-l
列出linux 的磁碟信息
fdisk/dev/sdb
m幫助,直接按p是查看分區情況 n新建分區 p建立主分區 e擴展分區 d刪除分區,起始扇區默認2048就可以啦,last 扇區 +2G 就是將分區一的大小設置為2G;輸錯命令用ctrl +u清除
BLOCKS是分區的大小,system是分區的類型,主分區和邏輯分區都是linux,擴展分區是extended
主分區的分區號可以為空,而邏輯分區的分區號必須連續;邏輯分區以sdb5開始,分區之後輸入w可以保存分區,q則不保存操作直接退出
三、磁碟格式化、磁碟掛載、手動增加swap空間
1.磁碟格式化
cat/etc/filesystems //查看系統支持的文件格式,centos7默認xfs,centos6默認ext4
mount//查看系統的文件格式
mke2fs
-t指定文件格式 ext4 、ext3
-b指定塊大小,文件都比較大時,塊可以大一點,比如視頻、高清圖片
比較小時可以將塊設置小一點,加快讀取速度
-m指定給root用戶預留的空間大小,1就是1%,0.1就是0.1%
-i指定多少位元組佔一個inode號
如果不指定-t文件格式,則默認為ext2格式
mkfs.ext4/dev/sdb1 //將分區格式化為ext4格式mkfs.xfs -f/dev/sdb1 //將分區格式化為xfs格式\
分區只有掛載了才可以使用mount查詢到,沒有掛載的分區可以用
blkid/dev/sdb1
mkfs.ext4 == mke2fs -t ext4
mkfs.ext4與mke2fs支持的選項相同
xfs格式只能用mkfs.xfs 創建
2.磁碟掛載
mount/dev/sdb /mnt///將 /dev/sdb掛載到mnt下 mount UUID="2d8e7749-f2f7-4de5-b1b9-b6bf758d2f37"/mnt///這里的uuid是用blkid /dev/sdb 查到的
卸載磁碟
umount/dev/sdb
如果當前目錄在/dev/sdb下則需要退出當前分區
也可以直接用
umount-l/dev/sdb umount-l/mnt/
mount
man mount 可以查看mount的具體用法
/defaults 可以查找默認用法
找到下面這一行
Use default options: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rw讀寫許可權
suid可以設置suid許可權
dev,系統默認不用管
exec可執行
auto自動掛載
nouser是否允許普通用戶掛載,默認不允許
async 不實時同步內存的東西到磁碟(減輕磁碟壓力)
mount -o remount,rw/dev/sdb //重新掛載
vi/etc/fstab //系統開機都掛載哪些文件
四、手動增加虛擬內存
ddif=/dev/zeroof=/tmp/newdisk bs=1M count=100//創建虛擬磁碟
if指定源,一般寫/dev/zero,它是unix系統特有的一個文件,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0',of指定目標文件,bs指定塊大小,count指定塊的數量
mkswap -f /tmp/newdisk//格式化為swapswapon /tmp/newdisk//將新建的swap載入free-m//顯示內存使用大小,-m指定單位為mswapoff /tmp/newdisk//將虛擬內存卸載
五、lvm
lvm創建過程
創建物理卷>創建卷組>創建邏輯分區>格式化為需要的格式>掛載分區
具體介紹日誌https://blog.51cto.com/13569831/2073327
fdisk /dev/sdb
t 選擇分區,8e //將分區轉換為lvm格式 ,w退出
創建物理卷
1.
yumprovides"/*/pvcreate"
通配查詢pvcreate命令的軟體包名
yum install -y lvm2//安裝lvm
partprobe //生成分區文件
2.
pvcreate/dev/sdb1pvcreate /dev/sdb2pvcreate /dev/sdb3
pvdisplay查看已經創建的物理卷
創建卷組
1.pvs
可以直觀的查看物理卷有哪些
2.創建卷組,將sdb1和sdb2設置為一個卷組
vgcreatevg1 /dev/sdb1 /dev/sdb2
vgdisplay可以查看卷組信息
創建邏輯分區
lvcreate-L100M-n lv1 vg1
從vg1卷組中創建名字為lv1大小100M的邏輯分區
-L指定分區大小
-n指定分區名字
將分區格式化為ext4格式
mkfs.ext4 /dev/vg1/lv1
然後將文件掛載
mount/dev/vg1/lv1 /mnt
ext4擴容邏輯分區
umount/mnt///卸載分區lvresize -L200M/dev/vg1/lv1 //擴展分區e2fsck -f/dev/vg1/lv1 //檢查磁碟是否有錯誤resize2fs/dev/vg1/lv1 //更新邏輯分區大小,不然重新掛載會無法識別擴容的大小
ext4縮容
umount/mnt///卸載分區e2fsck -f/dev/vg1/lv1 //檢查磁碟是否有錯誤resize2fs/dev/vg1/lv1 100M //將分區縮小為100Mlvresize -L100M/dev/vg1/lv1 //重新設置卷大小
xfs擴容
1.擴容與縮容不會更改分區中的文件,xfs只可以擴容不可以縮容;
2.如果磁碟已經掛載要先umount 卸載
然後格式化為xfs.
mkfs.xfs-f/dev/vg1/lv1
XFS的擴容不需要先卸載,直接擴容即可
lvresize -L200M /dev/vg1/lv1 xfs_growfs/dev/vg1/lv1 //更新分區大小
關於擴容縮容的總結
ext4可以擴容和縮容而且需要卸載後操作,xfs只可以擴容,不需要卸載
ext4擴容
lvresize -L 100M /dev/vg1/lv1e2fsck-f/dev/vg1/lv1resize2fs /dev/vg1/lv1
縮容
e2fsck-f/dev/vg1/lv1resize2fs /dev/vg1/lv1 100Mlvresize -L 100M /dev/vg1/lv1
xfs擴容
lvresize-L100M/dev/vg1/lv1xfs_growfs /dev/vg1/lv1
在分區空間用完之後就需要擴容卷組,然後再擴容
卷組擴容
vgextendvg1 /dev/sdb3
將 /dev/sdb3加入到vg1卷組
5. 天翼企業雲盤支持在線編輯嗎
支持的啊,而且在線編輯功能還是天翼企業雲盤主打功能之一。還支持多埠操作的哦,PC端、web端、移動端、Linux端進行編輯文件都是可以的,編輯過的文件內容會向其他客戶端實時同步,滿足多個辦公場景,實現移動辦公不在話下。
6. unraid硬碟性能損耗
您好,Unraid硬碟性能損耗是指在使用Unraid系統時,由於硬碟的性能限制,系統會出現一定的性能損耗。由於Unraid系統是基於RAID技術的,因此它會將多塊硬碟組成一個RAID組,以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但是,由於RAID組中的硬碟性能不一致,因此系統的性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性能損耗。此外,由於Unraid系統的硬碟不能實時同步,因此系統也會出現一定的性能損耗。因此,為了避免性能損耗,建議您在使用Unraid系統時,盡量使用性能相近的硬碟,並定期進行硬碟同步,以確保系統的性能。
7. linux操作系統的特點是什麼
1.開放性:系統遵循世界標准規范,特別是遵循開放系統互連(OSI)國際標准。
2.多用戶:系統資源可以被不同用戶使用,每個用戶對自己的資源(例如:文件、設備)有特定的許可權,互相影響。
3.多任務:它是計算機同時執行多個程序,而各個程序的運行互相獨立。
4.良好的用戶界面:Linux向用戶提供了兩種界面:用戶界面和系統調用。Linux還為用戶提供了圖形用戶界面。它利用滑鼠、菜單、窗口、滾勱條等設施,給用戶呈現一個直觀、易操作、交互性強的友好的圖形化界面。
5.設備獨立性:是挃操作系統把所有外部設備統一當作成文件來看待,只要安裝它們的驅勱程序,任何用戶都可以象使用文件一樣,操縱、使用這些設備,而不必知道它們的具體存在形式。Linux是具有設備獨立性的操作系統,它的內核具有高度適應能力。
6.提供了豐富的網路功能:完善的內置網路是Linux一大特點。
7.可靠的安全系統:Linux採取了許多安全技術措施,包括對讀、寫控制、帶保護的子系統、審計跟蹤、核心授權等,這為網路多用戶環境中的用戶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8.良好的可移植性:是挃將操作系統從一個平台轉移到另一個平台使它仍然能挄其自身的方式運行的能力。Linux是一種可移植的操作系統,能夠在從微型計算機到大型計算機的任何環境中和任何平台上運行
9.支持多文件系統linux系統可以把許多不同的文件系統以掛載形式連接到本地主機上,包括Ext2/3、FAT32、NTFS、OS/2等文件系統,以及網路上其他計算機共享的文件系統NFS等,是數據備份、同步、復制的良好平台。
8. 學習Linux的步驟是怎樣的
按照這個路線圖學習就好了
Linux雲計算運維到底要學哪些東西?
1.Linux基礎
1.Linux企業級安裝(kickstart,cobbler批量安裝)
Centos7
互聯網企業
麒麟Linux
傳統企業國企事業單位央企,少量互聯網公司
ubuntu20.04
程序員主導互聯網公司
2.企業級優化
3.常用命令
01.目錄命令
cd/pwd/ls/cp/mv/rm -fr/mkdir
02.文件命令
touch/cat/echo/less/more/head/tail/sed/awk/grep/egrep/find/which/where
03.用戶命令
useradd,usermod,userdel,passwd,chpasswd,chage,su,sudo,visudo
04.許可權命令
chown/chmod/chattr/lsattr
05.基本命令
reboot,halt,shutdown,init,uname,hostname
06.網路命令
ifconfig/ip/arp/ifup/ifdown/netstat/ss/lsof/nc/nmap/tcpmp
07.監測資源
top/uptime/iostat/iftop/htop/sar/vmstat
08.磁碟管理
fdisk/parted/mkfs/mount/umount
09.Linux三劍客
grep/egrep/sed/awk
4.常用知識
1.文件、目錄及屬性
2.用戶管理
3.許可權管理
4.網路管理
5.正則表達式
6.定時任務
7.磁碟管理
8.安裝系統
5.基礎網路服務
NFS網路文件系統、Ceph分布式文件系統
rsync異地同步
sersync異地實時同步
nginx web(Apache)
mysql/redis/mongodb/es搜索
nginx/lvs/haproxy
hearbeat/keepalived
安全:jumpserver/iptables/firewalld/openvpn
批量管理:ssh/ansible/saltstack
6.高級網路服務
01.代碼上線CICD
svn/git/gitlab
jenkins
maven/ant編譯工具
jira
02.分布式日誌收集
ELFK分布式日誌收集集群
03.監控
ZABBIX
普羅米修斯
04.雲計算
KVM/OPENSTACK(過時了,又難又不好學)
05.容器技術
docker+k8s(必會)
微服務
7.DBA課程專業中級水平(15K)
mysql
redis
monbodb
es
8.DEVOPS自動化
bash shell
python基礎
go基礎
01.代碼上線CICD
svn/git/gitlab
jenkins
maven/ant編譯工具
jira
9.kafka消息隊列/ceph分布式存儲/zookeper
10.安全、python、go一部分內容
11.詳細就業指導
年齡大
年齡小
學歷低
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