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並發量

資料庫並發量

發布時間: 2023-02-22 07:54:26

⑴ 如何處理大量數據並發操作

處理大量數據並發操作可以採用如下幾種方法:

1.使用緩存:使用程序直接保存到內存中。或者使用緩存框架: 用一個特定的類型值來保存,以區別空數據和未緩存的兩種狀態。

2.資料庫優化:表結構優化;sql語句優化,語法優化和處理邏輯優化;分區;分表;索引優化;使用存儲過程代替直接操作。

3.分離活躍數據:可以分為活躍用戶和不活躍用戶。

4.批量讀取和延遲修改: 高並發情況可以將多個查詢請求合並到一個。高並發且頻繁修改的可以暫存緩存中。

5.讀寫分離: 資料庫伺服器配置多個,配置主從資料庫。寫用主資料庫,讀用從資料庫。

6.分布式資料庫: 將不同的表存放到不同的資料庫中,然後再放到不同的伺服器中。

7.NoSql和Hadoop: NoSql,not only SQL。沒有關系型資料庫那麼多限制,比較靈活高效。Hadoop,將一個表中的數據分層多塊,保存到多個節點(分布式)。每一塊數據都有多個節點保存(集群)。集群可以並行處理相同的數據,還可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拓展資料: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捷徑,而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的5V特點(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⑵ mysql資料庫最大能支持多少並發量

MySQL伺服器的最大並發連接數是16384。

受伺服器配置,及網路環境等制約,實際伺服器支持的並發連接數會小一些。主要決定因素有:

1、伺服器CPU及內存的配置。

2、網路的帶寬。互聯網連接中上行帶寬的影響尤為明顯。

(2)資料庫並發量擴展閱讀:

優化資料庫結構:

組織資料庫的schema、表和欄位以降低I/O的開銷,將相關項保存在一起,並提前規劃,以便隨著數據量的增長,性能可以保持較高的水平。

設計數據表應盡量使其佔用的空間最小化,表的主鍵應盡可能短。·對於InnoDB表,主鍵所在的列在每個輔助索引條目中都是可復制的,因此如果有很多輔助索引,那麼一個短的主鍵可以節省大量空間。

僅創建需要改進查詢性能的索引。索引有助於檢索,但是會增加插入和更新操作的執行時間。

InnoDB的ChangeBuffering特性:

InnoDB提供了changebuffering的配置,可減少維護輔助索引所需的磁碟I/O。大規模的資料庫可能會遇到大量的表操作和大量的I/O,以保證輔助索引保持最新。當相關頁面不在緩沖池裡面時,InnoDB的changebuffer將會更改緩存到輔助索引條目。

從而避免因不能立即從磁碟讀取頁面而導致耗時的I/O操作。當頁面被載入到緩沖池時,緩沖的更改將被合並,更新的頁面之後會刷新到磁碟。這樣做可提高性能,適用於MySQL5.5及更高版本。

⑶ 如何處理資料庫並發問題

想要知道如何處理數據並發,自然需要先了解數據並發。

什麼是數據並發操作呢?
就是同一時間內,不同的線程同時對一條數據進行讀寫操作。

在互聯網時代,一個系統常常有很多人在使用,因此就可能出現高並發的現象,也就是不同的用戶同時對一條數據進行操作,如果沒有有效的處理,自然就會出現數據的異常。而最常見的一種數據並發的場景就是電商中的秒殺,成千上萬個用戶對在極端的時間內,搶購一個商品。針對這種場景,商品的庫存就是一個需要控制的數據,而多個用戶對在同一時間對庫存進行重寫,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出現超賣的情況。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如何有效的處理數據並發呢?

第一種方案、資料庫鎖
從鎖的基本屬性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共享鎖(S),一種是排它鎖(X)。在MySQL的資料庫中,是有四種隔離級別的,會在讀寫的時候,自動的使用這兩種鎖,防止數據出現混亂。

這四種隔離級別分別是:

讀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讀提交(Read Committed)
可重復讀(Repeated Read)
串列化(Serializable)
當然,不同的隔離級別,效率也是不同的,對於數據的一致性保證也就有不同的結果。而這些可能出現的又有哪些呢?

臟讀(dirty read)

當事務與事務之間沒有任何隔離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臟讀。例如:商家想看看所有的訂單有哪些,這時,用戶A提交了一個訂單,但事務還沒提交,商家卻看到了這個訂單。而這時就會出現一種問題,當商家去操作這個訂單時,可能用戶A的訂單由於部分問題,導致數據回滾,事務沒有提交,這時商家的操作就會失去目標。

不可重復讀(unrepeatable read)

一個事務中,兩次讀操作出來的同一條數據值不同,就是不可重復讀。

例如:我們有一個事務A,需要去查詢一下商品庫存,然後做扣減,這時,事務B操作了這個商品,扣減了一部分庫存,當事務A再次去查詢商品庫存的時候,發現這一次的結果和上次不同了,這就是不可重復讀。

幻讀(phantom problem)

一個事務中,兩次讀操作出來的結果集不同,就是幻讀。

例如:一個事務A,去查詢現在已經支付的訂單有哪些,得到了一個結果集。這時,事務B新提交了一個訂單,當事務A再次去查詢時,就會出現,兩次得到的結果集不同的情況,也就是幻讀了。

那針對這些結果,不同的隔離級別可以干什麼呢?

「讀未提(Read Uncommitted)」能預防啥?啥都預防不了。

「讀提交(Read Committed)」能預防啥?使用「快照讀(Snapshot Read)」方式,避免「臟讀」,但是可能出現「不可重復讀」和「幻讀」。

「可重復讀(Repeated Red)」能預防啥?使用「快照讀(Snapshot Read)」方式,鎖住被讀取記錄,避免出現「臟讀」、「不可重復讀」,但是可能出現「幻讀」。

「串列化(Serializable)」能預防啥?有效避免「臟讀」、「不可重復讀」、「幻讀」,不過運行效率奇差。

好了,鎖說完了,但是,我們的資料庫鎖,並不能有效的解決並發的問題,只是盡可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當並發量特別大時,資料庫還是容易扛不住。那解決數據並發的另一個手段就是,盡可能的提高處理的速度。

因為數據的IO要提升難度比較大,那麼通過其他的方式,對數據進行處理,減少資料庫的IO,就是提高並發能力的有效手段了。

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就是:緩存
想要減少並發出現的概率,那麼讀寫的效率越高,讀寫的執行時間越短,自然數據並發的可能性就變小了,並發性能也有提高了。

還是用剛才的秒殺舉例,我們為的就是保證庫存的數據不出錯,賣出一個商品,減一個庫存,那麼,我們就可以將庫存放在內存中進行處理。這樣,就能夠保證庫存有序的及時扣減,並且不出現問題。這樣,我們的資料庫的寫操作也變少了,執行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當然,常用的分布式緩存方式有:Redis和Memcache,Redis可以持久化到硬碟,而Memcache不行,應該怎麼選擇,就看具體的使用場景了。

當然,緩存畢竟使用的范圍有限,很多的數據我們還是必須持久化到硬碟中,那我們就需要提高資料庫的IO能力,這樣避免一個線程執行時間太長,造成線程的阻塞。

那麼,讀寫分離就是另一種有效的方式了
當我們的寫成為了瓶頸的時候,讀寫分離就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方式了。

我們的讀庫就只需要執行讀,寫庫就只需要執行寫,把讀的壓力從主庫中分離出去,讓主庫的資源只是用來保證寫的效率,從而提高寫操作的性能。

⑷ 1000並發量高嗎

不高。些基礎的系統,都是直連資料庫的,直接對資料庫操作CRUD,對於MySQL而言,能夠一秒承受2000的並發量差不多了,達到5000,估計就癱了。那麼在從前信息量還沒有大爆炸之前,1000的並發並未常見,但是現在就不一樣的,現在人人都接觸了互聯網,很多的app,網站,實時在線人數就達到了幾萬,甚至上百萬,在大型的網路活動的時候,幾千萬的人在線並不是不可能的。

⑸ 資料庫並發訪問是什麼意思是同時用資料庫的人數么

資料庫並發訪問是指:可能會發生兩個用戶同時對一張表的同一條數據進行修改等操作,這是可能發生的情況。 和資料庫連接人數是兩個概念。前者是對數據操作的一種可能,後者是和版權相關。

⑹ 大型網站資料庫系統,怎麼連接那麼多並發數量的

按我個人經驗有以下幾種方法:1.在連接資料庫的時候可以優化,使用連接池。主要就是不要頻繁地創建,銷毀連接。這是很費時的一個操作。因此,使用連接池來代替普通的建立連接操作,能提高並發度。2. 使用緩存技術。並不是每次都需要去資料庫裡面查詢的,我們其實可以把前一次的查詢結果放在內存里,如果下一次用戶來查詢相同的內容,直接內存返回即可,不需要再次查詢。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查詢頻率。3.使用分布式技術,將資料庫分布在多台伺服器上,同時也將用戶分區(如根據用戶ID的哈希值分區),不同的伺服器負責不同用戶群,這樣就能大大減少單台伺服器的負載,使得整體的吞吐量提高。這幾樣技術可以同時使用,你的並發數量將獲得非常大的提高。

⑺ mysql資料庫超過並發量會pengding

mysql資料庫超過並發量會pengding mysql資料庫超過並發量會
主要是針對數據量很大,和並發訪問量高的時候

經驗一: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寫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1 ORDER BY xxx DESC LIMIT 0,10

這樣的語句用來分頁

在有完美索引的情況 對xxx建立索引

前面幾頁會很快,但如果數據量達到100萬級以後,我們查詢最後一頁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1 ORDER BY xxx DESC LIMIT 999990,10

這句執行就會很慢,同時有多人訪問伺服器就會掉 (這里不考慮緩存,因為內容更新太快,有時候緩存了達不到數據的更新的要求)

但如果我們把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1 ORDER BY xxx DESC LIMIT 999990,10

換成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1 ORDER BY xxx ASC LIMIT 0,10

這兩個的MYSQL執行時間可是大大的不一樣 當然要注意把這樣取出來的結果用php重新排序一下

取得的一樣是最後一頁的數據,當然最中間的兩頁有部分數據一樣

這時候最慢的只是最中間的部分,相對而言,訪問最中間的人還是很少的

經驗二:

例如論壇帖子列表的顯示:

一般是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is_top DESC ,post_time DESC LIMIT 0,10這樣的分頁

兩個order by 的執行是非常慢的,哪怕你有再好的索引,

我們的處理辦法是 把is_top的數據CACHE住,畢竟is_top的數據量有限,更新這個緩存也容易

然後SQL一樣是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post_time DESC LIMIT {$num},{$num2}

注意這個$num2 是減掉is_top的數量後的一個值,$num是is_top的數量

當然還要考慮is_top的數據量是不是有好幾頁,當前頁的值是不是都在cache裡面

經驗三: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RAND() LIMIT 100 這個ORDER BY RAND() 是非常慢的 能不用盡量不要用

處理辦法是

1.用PHP生成數組後,然後用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IN() WHERE IN 也比這個order by rand()快的多

2.如果數量信息不太重多,就用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1 LIMIT 500 多取點數據,然後用php 處理數組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93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88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1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5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4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2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55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3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6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