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演算法
A. 飽和度調整演算法
飽和度的定義大家可以自行查維基網路。飽和度又名色度、彩度。直觀而言,飽和度就是色彩的鮮艷程度或者飽和程度。從白色黑色以及白黑之間的所有灰色其飽和度都為0。飽和度越高說明包含某種顏色的成分越大。其實可以理解成某一個純色摻和了一些灰色或黑色或白色。因為灰色中包含 rgb 三種成分,所以也就導致了原本的 rgb 純色100%佔比開始下降。根據加入灰色的量,使得另外兩種顏色成分的增加,原本純色的飽和度進一步下降。
接下來介紹photoshop中飽和度調整演算法:
調整參數的本來的取值范圍為[-100, 100],經過歸一化後為[-1, 1],記為 pecent。我們需要遍歷一張圖片的所有像素。對於每個像素我們做如下操作:
假設我們的某個像素 P(其 rgb 通道的值分別為 RGB):
B. 色溫計算方法怎麼應用
所給XYZ有效位太少,不能用。
你的「黑體軌跡等溫線的色品坐標」有麥勒德、色溫、黑體軌跡上的(xyuv)、黑體軌跡外的(xyuv)。我們用xy的數據來舉例。如果用uv,把xy用
u = 4x / (12y - 2x + 3),v = 6y / (12y - 2x + 3)轉換一下就行了。
一、為了方便表達,把黑體軌跡上的x寫成XS、y寫成YS,黑體軌跡外的x寫成XW、y寫成YW。
先把每一行斜率K算出,K=(YS-YW)/(XS-XW),寫在表邊上。
例如:
麥勒德530斜率K1=(.4109-.3874)/(.5391-.5207)=1.3352
麥勒德540斜率K2=(.4099-.3866)/(.5431-.5245)=1.2527
麥勒德550斜率K3=(.4089-.3856)/(.5470-.5282)=1.2394
二、找出要計算的x=.5655、y=.4339這個點,在哪兩條等溫線之間,就是這點到兩條等溫線距離一正一負。
如果不知道它的大概色溫,計算就繁了;因為你說是鈉燈,那麼它色溫在1800到1900K之間。
用下公式算出這點到麥勒德530,1887K等溫線的距離D1
D1=((x-YS)-K(y-XS))/((1+K×K)開方)
=((.4339-.4109)-1.3352(.5655-.5391))/((1+1.3352×1.3352)開方)
=(.023-.03525)/(1.6682)=-.0073432
再計算出這點到麥勒德540,1852K等溫線的距離D2
D2=((.4339-.4099)-1.2527(.5655-.5431))/((1+1.2527×1.2527)開方)
=(.024-.02806)/(1.6029)=-.0025329
因為D1、D2都是負數,沒找到。
再計算出這點到麥勒德550,1818K等溫線的距離D3
D3=((.4339-.4089)-1.2394(.5655-.5470))/((1+1.2394×1.2394)開方)
=(.025-.02293)/(1.6029)=+.0013005
D2負、D3正,找到了。D2對540麥勒德記為M2、D3對550麥勒德記為M3
三、先把距離取絕對值。按比例得出這點麥勒德M,公式是
M= M2+D2(M3-M2)/(D2+D3)
=540+.0025329(550-540)/(.0025329+.0013005)
=540+.025329/.0038334
=540+5.607=545.607
(相關)色溫=1000000/545.607=1833K
四、答:x=.5655、y=.4339這個點的(相關)色溫為1833K
C. 發光材料亮度、色度、輻射度的測定實驗原理是什麼
光電倍增管測量
1
光是電磁輻射的波,也就是380-800波長內,光能量大小(與輻射大小有正比關系)
2
光電倍增管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的強度告訴設備
當前測量值的大小就是輻射度,然後後通過程式可以計算成(亮度)
3
色度比較麻煩,涉及數學模型演算法,一般似乎有R
/
G/
B濾光後的倍增管接受的數據,通過比較能得到每個波長的光強,然後通過內置程序換算成色度值
4
輻射度與亮度類似了,只是亮度反應的人眼對光的敏感,但是輻射度是反應光的輻射能量,舉個例子
1W的白光看起來比2W的藍光要亮,亮度高,但是輻射度就是藍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