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亂碼linux
① linux vim顯示utf-8文檔亂碼怎麼辦
在linux上一般使用utf8編碼。
如果打開文件是亂碼,要設置utf8編碼,看看自己用的是什麼編輯器。
如果是vim則使用 set encoding=utf8即可 如果是gedit,則重新另存一下,在存儲窗口 設置為utf8編碼 ,在打開即可。
② linux中文文件顯示亂碼怎麼解決
Linux文件名、文件內容亂碼,主要原因是windows上的中文編碼默認是GBK,而Linux默認中文編碼為UTF-8,由於編碼不一致,所以導致亂碼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亂碼,需要對文件進行轉碼,具體如下: 1、前提保證已安裝了convmv; 2、具體convmv的用法: Convmv –f 源編碼 –t 新編碼 [選項] 文件名 一般常用參數: -r 遞歸處理子目錄 --notest 真正進行操作,默認情況下是不對文件進行真實操作的,只是一個預覽 --list 顯示所有支持的編碼 --unescap 可以做一個轉義 3、比如我們有一個utf8的文件名,要求轉換成gbk編碼,命令如下: Convmv –f utf-8 –t gbk –notest 文件名 也可以使用linux下最好用的編碼轉換工具iconv來進行轉碼操作。 例子:將GBK編碼的文件轉換成UTF-8 iconv -f GBK -t UTF-8 gbkfile.txt > utf8file.txt
③ Linux系統終端字體亂碼(非管理員賬戶操作指南)
問題:使用一台Linux系統的機器,終端總是顯示有亂碼,不是中文亂碼,看起來像是英文亂碼,我這強迫症又受不了了
解決方案:
Linux字元編碼默認為UTF-8,如果出現英文亂碼有可能是系統設置的編碼方式為GBK。
設置locale的根本就是設置一組總共12個LC開頭的變數,不包括LANG和LC_ALL。
優先 級:LC_ALL > LC_* > LANG
可以看出原系統設置的為中文字體顯示和運行的語言環境,所有的設置都是使用的 zh_CN.gbk ,因中英文字元編碼方式不同,可能造成英文字元或者空格顯示有亂碼。
5.退出後再次查看locale(再次登錄才生效)
亂碼的字元消失了。locale轉變為:
④ linux系統,文件是utf-8格式的為什麼會亂碼呢
文件本向是UTF8的,但是你的系統當前用的可能不是,比如是GB2312,或者GBK之類的,這樣看utf8格式的文件就會是亂碼。
⑤ 如何解決linux亂碼問題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為兩種操作系統的中文壓縮方式不同,在windows環境中中文壓縮一般為gbk,而在linux環境中為utf8,這就導致了在windows下能正常顯示
txt文件在linux環境下打開呈現了亂碼狀態。
解決方法:在linux用iconv命令,輸入命令如下
iconv -f gbk -t utf8 file.pdf > file.pdf.utf8
此時會重生一file.utf8文件,打開之後就能正常顯示中文
linux系統下修改語言配置方法有:
法一:修改/etc/profile文件,增加export.GB18030
法二:修改/etc/sysconfig/i18n文件,將
#LANG="en_US.UTF-8"
#SUPPORTED="en_US.UTF-8:en_US:en"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改為
LANG="zh_CN.UTF-8"
SUPPORTED="zh_CN:zh:en_US.UTF-8:en_US:en:zh_CN.GB18030"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etc/profile: 為系統的每個用戶設置環境信息,當用戶第一次登錄時,該文件被執行.
/etc/sysconfig/i18n 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的區域語言設置
LANG 表明你當前系統的語言環境變數設置 ,這里是 zh_CN.GB18030
SUPPORTED 表明系統預置了那些語言支持 ,不在項目中的語言不能正常顯示
SYSFONT 定義控制台終端字體,你文本登錄的時候顯示的字體是 latarcyrheb-sun16
I18N 是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縮寫形式,意即在 i 和 n 之間有 18 個字母,本意是指軟體的「國際化」.I18N支持多種語言,不過同一時間只能是英文和一種選定的語言,例如英文+中文、英文+德文、英文+韓文等等;
如果在SCRT上操作時中文亂碼,可依次點擊options--session options--appearance,選擇character encoding為UTF-8
⑥ Linux Centos7設置UTF-8編碼,防止中文亂碼
Centos7設置UTF-8編碼,防止中文亂碼
登錄的時候出現invalid utf-8錯誤,以及出現其它中文亂碼解決方案:
⑦ linux中文顯示亂碼
linux輸入中文之後卻顯示為亂碼,該怎麼解決這種情況?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登錄linux系統打開操作終端之後,輸入echo$LANG可以查看當前使用的系統語言
在終端輸入locale命令查看是否有中文語言包,如有zhcn表示已經安裝了中文語言
如果沒有中文語言可以通過網上下載安裝中文語言包yumgroupinstallchinese-support。
二、臨時更換語言
如果只是臨時更換linux系統的語言環境,可以通過輸入設置LANG=語言名稱,如中文是
Zn_CN.UTF-8
三、打開設置把終端的編碼選擇中文,或者UTF8即可
linux中文顯示亂碼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章基於ThinkpadE15品牌、centos7系統撰寫的。
⑧ linux下文件編碼格式轉換方法(gb18030/utf-8)
linux下文件編碼格式轉換方法(gb18030/utf-8)
在 Linux 做開發或者系統管理遇到亂碼是經常的事情,主要windows下中文的默認編碼是bg2312,而 linux下是utf-8。很多時候 涉及到和windows平台系統的通信免不了編碼的轉化,可能大部分人都用iconv庫函數(包含在glib中)和iconv命令來執行編碼轉換,即:
iconv -f gb18030 -t utf-8 file1.txt -o file2.txt
說實話這個命令不好使,一方面容易重復轉換,另一方面不支持通配符,無法成批轉 換,文件少了還好說,要是一大堆文件豈不是要累死?
今天我要推薦的是另一個 Shell 下編碼轉換工具enca。用它不僅可以轉換編碼,還可以查看文件的原始編碼,而且還支持成批轉換。使用上也比iconv方便一些。安裝enca很簡單,一般用源安裝就行了,enca用法如下:
enca -L 當前語言 文件名
enca -L zh_CN file //檢查文件的編碼
enca -L 當前語言 -x 目標編碼 文件名
enca -L zh_CN -x UTF-8 file //將文件編碼轉換為」UTF-8″編碼
enca -L zh_CN -x UTF-8 < file1 > file2 //如果不想覆蓋原文件可以這樣
除了有檢查文件編碼的功能以外,」enca」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文件本來就是你要轉換的那種編碼,它不會報錯,還是會print出結果來, 而」iconv」則會報錯。這對於腳本編寫是比較方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