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應用與開發

資料庫應用與開發

發布時間: 2023-02-23 08:42:04

A. 數據開發是什麼

就是用工具實現大數據分析後所需要得出的結果。簡單理解,大數據開發就是製造軟體的,只是與大數據相關而已,通常用到的就是與大數據相關的開發工具、環境等等。大數據分析:簡略來說就是從天量的數據中通過演算法搜索找出隱藏在其中的信息數據的過程,然後對收集來的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詳細研究和概括,推斷其趨勢或者結果,以便於做出判斷及採取適當的行動。

B. 資料庫設計、應用開發與管理的介紹

作者: (美)曼尼諾著 唐常傑等譯 本書提供了理解資料庫技術的基礎。本書第二版不僅提出了很多新的內容,還以新的方式和角度對第一版中的很多內容進行了闡述。全書分為四篇,分別介紹了關系資料庫基礎、資料庫開發、關系資料庫的應用開發、管理資料庫環境等內容。第一篇講解了資料庫管理的原理、關系數據模型及查詢設計方面的知識。第二篇介紹了資料庫設計的基礎知識。第三篇通過幫助學生掌握高級查詢設計、數據錄入表單和報表數據需求的定義、編寫觸發器和存儲過程、在復雜的資料庫設計中使用視圖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具備資料庫應用程序開發的基本技能。第四篇講述資料庫管理和DBMS的處理環境。本書在每章的最後都包含了很多思考題、習題和對SQL:1999中相關內容的語法總結,還給出了推薦的閱讀資料。

C. 資料庫開發是什麼

資料庫開發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和資料庫應用軟體設計研發的總稱,數據運維、參與資料庫生產環境的問題優化和解決等方面的事宜。
一般資料庫開發要經過設計、開發資料庫系統和資料庫應用軟體,因此與軟體研發的過程一樣,會覆蓋需求、設計、編程和測試四個階段:
需求:深入調研用戶市場需求,認清項目的應用場景,解決的問題,性能指標等,需要與資料庫系統使用方反復溝通,確定具體的需求。
設計:根據收集整理的需求文檔設計資料庫系統軟體的模型和架構,劃分模塊分別進行概要和詳細設計。
編程:按照模塊分工和設計文檔,進行編碼和調試。
測試:將開發完成的資料庫系統交給測試人員進行測試,主要使用的測試方法有黑盒測試、白盒測試、壓力測試、性能測試等,測試全部通過後即可等待發布。

D. 求oracle資料庫應用與開發

Oracle工具家族手冊

Oracle Designer
一個基於共享信息倉儲的建模和生成工具,設計和建立應用與數椐庫定義的高效開發環境。
Oracle Developer
一個用於建立企業級客戶/伺服器和Web數椐庫應用的、易於使用的集成式快速應用開發環(RAD)。
Oracle JDeveloper
在個利用java來建立基於部件的數椐庫應用的最具生產力的開發環境。
Oracle Reporls
一個用於發布和報告的解決方案,部門可以利用它在其企業內部網或Internet上動態地發布信息。
網路計算工具
Oracle?的開發工具能為你提供最具生產力的數椐庫應用開發環境。這些應用可以部署在可伸縮的專業管理伺服器上,並能通過任何一台運行有標准Interner瀏覽器的PC或NC來訪問

E. 資料庫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資料庫技術是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機數據處理與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資料庫技術研究和解決了計算機信息處理過程中大量數據有效地組織和存儲的問題,在資料庫系統中減少數據存儲冗餘、實現數據共享、保障數據安全以及高效地檢索數據和處理數據。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資料庫技術已成為信息社會中對大量數據進行組織與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及軟體技術,是網路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章主要介紹資料庫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關系模型的基本概念、關系資料庫的設計理論及資料庫設計方法等內容,是學習和掌握現代資料庫技術的基礎。

1.1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到現在,資料庫技術已經發展了30多年。在這30多年的歷程中,人們在資料庫技術的理論研究和系統開發上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且已經開始對新一代資料庫系統的深入研究。資料庫系統已經成為現代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1.1.1 資料庫技術與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當今使用頻率最高的名詞之一,它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工業、農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作為自己趕超世界潮流的標志之一。而資料庫技術則是信息技術中一個重要的支撐。沒有資料庫技術,人們在浩瀚的信息世界中將顯得手足無措。

資料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計算機應用從科學研究部門擴展到企業管理及政府行政部門,人們對數據處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968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商品化的信息管理系統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從此,資料庫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在互聯網日益被人們接受的今天,Internet又使資料庫技術、知識、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放大。現在資料庫已經成為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應用的主要軟體工具之一,幫助人們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數據。

1.1.2 資料庫技術的應用及特點
資料庫最初是在大公司或大機構中用作大規模事務處理的基礎。後來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資料庫技術被移植到PC機(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上,供單用戶個人資料庫應用。接著,由於PC機在工作組內連成網,資料庫技術就移植到工作組級。現在,資料庫正在Internet和內聯網中廣泛使用。

20世紀60年代中期,資料庫技術是用來解決文件處理系統問題的。當時的資料庫處理技術還很脆弱,常常發生應用不能提交的情況。20世紀70年代關系模型的誕生為資料庫專家提供了構造和處理資料庫的標准方法,推動了關系資料庫的發展和應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機產品dBase Ⅱ,並稱之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從此資料庫技術移植到了個人計算機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後期,終端用戶開始使用區域網技術將獨立的計算機連接成網路,終端之間共享資料庫,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多用戶數據處理,稱為客戶機/伺服器資料庫結構。現在,資料庫技術正在被用來同Internet技術相結合,以便在機構內聯網、部門區域網甚至WWW上發布資料庫數據。

1.1.3 資料庫技術發展歷史
數據模型是資料庫技術的核心和基礎,因此,對資料庫系統發展階段的劃分應該以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作為主要依據和標志。按照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過程,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現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是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資料庫技術與網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並行計算技術等相互滲透、有機結合,成為當代資料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徵。

1. 第一代資料庫系統
第一代資料庫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層次和網狀資料庫系統。層次資料庫系統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出的層次模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IMS。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資料庫系統語言協會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屬的資料庫任務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報告,被稱為DBTG報告。DBTG報告確定並建立了網狀資料庫系統的許多概念、方法和技術,是網狀資料庫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資料庫系統的實現技術不斷成熟,開發了許多商品化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是基於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的。

可以說,層次資料庫是資料庫系統的先驅,而網狀資料庫則是資料庫概念、方法、技術的奠基者。

2.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是關系資料庫系統。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的研究員Edgar F. Codd發表了題為《大型共享資料庫數據的關系模型》的論文,提出了關系數據模型,開創了關系資料庫方法和關系資料庫理論,為關系資料庫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Edgar F. Codd於1981年被授予ACM圖靈獎,以表彰他在關系資料庫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是關系資料庫理論研究和原型開發的時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開發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學研製的Ingres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終於使關系資料庫從實驗室走向了社會,因此,人們把20世紀70年代稱為資料庫時代。20世紀80年代幾乎所有新開發的系統均是關系型的,其中涌現出了許多性能優良的商品化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這些商用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使資料庫技術日益廣泛地應用到企業管理、情報檢索、輔助決策等方面,成為實現和優化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

3. 第三代資料庫系統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料庫技術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領域對資料庫技術需求的迅速增長。這些新的領域為資料庫應用開辟了新的天地,並在應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數據管理的需求,推動了資料庫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1990年高級DBMS功能委員會發表了《第三代資料庫系統宣言》,提出了第三代資料庫管理系統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

l 應支持數據管理、對象管理和知識管理。

l 必須保持或繼承第二代資料庫系統的技術。

l 必須對其他系統開放。

面向對象數據模型是第三代資料庫系統的主要特徵之一;資料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結合也是第三代資料庫技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分布式資料庫、並行資料庫、工程資料庫、演繹資料庫、知識庫、多媒體庫、模糊資料庫等都是這方面的實例。

1.1.4 資料庫系統訪問技術
目前訪問資料庫伺服器的主流標准介面主要有ODBC、OLE DB和ADO。下面分別對這三種介面進行概要介紹。

1. 開放資料庫連接(ODBC)
開放資料庫連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是由Microsoft公司定義的一種資料庫訪問標准。使用ODBC應用程序不僅可以訪問存儲在本地計算機的桌面型資料庫中的數據,而且可以訪問異構平台上的資料庫,例如可以訪問SQL Server、Oracle、Informix或DB2構建的資料庫等。

ODBC是一種重要的訪問資料庫的應用程序編程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基於標準的SQL語句,它的核心就是SQL語句,因此,為了通過ODBC訪問資料庫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必須支持SQL語句。

ODBC通過一組標準的函數(ODBC API)調用來實現資料庫的訪問,但是程序員不必理解這些ODBC,API就可以輕松開發基於ODBC的客戶機/伺服器應用程序。這是因為在很多流行的程序開發語言中,如Visual Basic、PowerBuilder、Visual C++等,都提供了封裝ODBC各種標准函數的代碼層,開發人員可以直接使用這些標准函數。

ODBC獲得了巨大成功並大大簡化了一些資料庫開發工作。但是它也存在嚴重的不足,因此Microsoft公司又開發了OLE DB。

2. OLE DB
OLE DB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關於資料庫系統級程序的介面(System-Level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Microsoft公司資料庫訪問的基礎。OLE DB實際上是Microsoft公司OLE對象標準的一個實現。OLE DB對象本身是COM(組件對象模型)對象並支持這種對象的所有必需的介面。

一般說來,OLE DB提供了兩種訪問資料庫的方法:一種是通過ODBC驅動器訪問支持SQL語言的資料庫伺服器;另一種是直接通過原始的OLE DB提供程序。因為ODBC只適用於支持SQL語言的資料庫,因此ODBC的使用范圍過於狹窄,目前Microsoft公司正在逐步用OLE DB來取代ODBC。

因為OLE DB是一個面向對象的介面,特別適合於面向對象語言。然而,許多資料庫應用開發者使用VBScript和JScript等腳本語言開發程序,所以Microsoft公司在OLE DB對象的基礎上定義了ADO。

3. 動態數據對象(ADO)
動態數據對象(Active Data Objects,ADO)是一種簡單的對象模型,可以被開發者用來處理任何OLE DB數據,可以由腳本語言或高級語言調用。ADO對資料庫提供了應用程序水平級的介面(Application-Level Programming Interface),幾乎使用任何語言的程序員都能夠通過使用ADO來使用OLE DB的功能。Microsoft公司聲稱,ADO將替換其他的數據訪問方式,所以ADO對於任何使用Microsoft公司產品的資料庫應用是至關重要的。

1.1.5 網路資料庫系統編程技術
在當今網路盛行的年代,資料庫與Web技術的結合正在深刻改變著網路應用。有了資料庫的支持,擴展網頁功能、設計互動式頁面、構造功能強大的後台管理系統、更新網站和維護網站都將變得輕而易舉。隨著網路應用的深入,Web資料庫技術將日益顯示出其重要地位。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Web資料庫開發的相關技術。

1. 通用網關介面(CGI)編程
通用網關介面(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是一種通信標准,它的任務是接受客戶端的請求,經過辨認和處理,生成HTML文檔並重新傳回到客戶端。這種交流過程的編程就叫做CGI編程。CGI可以運行在多種平台上,具有強大的功能,可以使用多種語言編程,如Visual Basic、Visual C++、Tcl、Perl、AppletScript等,比較常見的是用Perl語言編寫的CGI程序。但是CGI也有其致命的弱點,即速度慢和安全性差等。

2. 動態伺服器頁面(ASP)
動態伺服器頁面(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種用以取代CGI的技術,是一種真正簡便易學、功能強大的伺服器編程技術。ASP實際上是Microsoft公司開發的一套伺服器端腳本運行環境,通過ASP可以建立動態的、交互的、高效的Web伺服器應用程序。用ASP編寫的程序都在伺服器端執行,程序執行完畢後,再將執行的結果返回給客戶端瀏覽器,這樣不僅減輕了客戶端瀏覽器的負擔,大大提高了交互速度,而且避免了ASP程序源代碼的外泄,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3. Java 伺服器頁面(JSP)
Java伺服器頁面(Java Server Pages,JSP)是Sun公司發布的Web應用程序開發技術,一經推出,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JSP技術為創建高度動態的Web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獨特的開發環境,它能夠適用於市場上大多數的伺服器產品。

JSP使用Java語言編寫伺服器端程序,當客戶端向伺服器發出請求時,JSP源程序被編譯成Servlet並由Java虛擬機執行。這種編譯操作僅在對JSP頁面的第一次請求時發生。因此,JSP程序能夠提供更快的交互速度,其安全性和跨平台性也很優秀。

F. 資料庫的程序應用與開發

首先你的要求很不明確,要實現是什麼功能,有什麼要求都沒有說清楚。

物品只能告訴你大致的做法,如果你要例子的話,我這里有很多的類似的例子。其實你自己花兩天時間看看例子在vc中做一遍,你就會很熟悉這個流程了。

我想你這個是基於vc對話框資料庫系統開發。你首先要建好界面,然後建立對話框,每一個對話框對應一個類。連接資料庫的方法很多。我之前用到的就有ODBC連接。每一張表你建一個類對應對操作。

我能提供給你的就是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樣的應用程序都不是很難,但是很費時間。如果你以後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還是自己認認真真的操作一遍吧。這樣對你未來的發展也好啊

G. 企業級資料庫應用與開發專業怎麼樣

還有這專業呢?哪個學校的?
好不好的,主要看教的什麼內容、聘用的什麼老師、研究的是什麼重點方向。
從名字上來看應該主要和資料庫應用的開發技術打交道。但是資料庫技術只是眾多IT技術中的一部分,雖然重要,但是應用開發並不復雜。在實際工作中,一般一個項目中的資料庫開發人員是由架構師或軟體工程師兼任的,沒有專用的資料庫工程師。但是在大企業、大型項目、大數據的背景下,需要針對資料庫做很多極其細微的調試工作,這個時候才會專門聘用資料庫工程師,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國內並不多見,而國內資料庫的人才並不少,所以只會資料庫技術的人才並不是非常吃香的。
但是如果學的、研究的內容是怎麼開發資料庫,那麼這個技術在國內還比較稀缺。現在所有常用的資料庫(MySQL、Oracle DB、PostgreSQL、SQLite、MsSQL、Berkeley DB)幾乎都是國外的,如果一款國內高校研究的國產資料庫能夠在性能、穩定性、安全等問題上達到上述國際品牌的要求,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最後,學的內容必然包括怎麼利用數據進行再次分析,比如數據倉庫、數據挖掘、OLAP等等。這些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在國內也是不常用的,主要還是在高校的研究項目里用的比較多,在國外的企業里現在已經開始流行,將來應該是一種趨勢。
所以如果樓主學這個專業的話,最好再配上一些軟體開發的知識作為輔助。

由於根本沒聽說過該專業,以上針對專業內容的討論僅是臆測,如果樓主知道這個專業主要學些什麼,不妨貼出來,再看看。

H. 資料庫開發是做什麼東西的

資料庫開發工程師(Database Developer)是從事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和資料庫應用軟體設計研發的相關工作人員的統稱,他屬於軟體研發工程師,但又有一部分運維工作的內容。他主要從事軟體研發的工作,但同時也要參與資料庫生產環境的問題優化和解決。

根據研發的內容不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可以分為兩大發展方向:資料庫內核研發和資料庫應用軟體研發:

a) 資料庫內核研發:主要負責設計和研發資料庫管理系統,重點關注的是資料庫管理系統內部架構的設計和實現,比如MySQL分支的開發、Oracle 10g新特性開發等

b) 資料庫應用軟體研發:主要負責設計和研發資料庫管理系統衍生的各種應用軟體產品,重點關注的是資料庫外部應用軟體產品架構的設計和實現,比如分布式資料庫、資料庫中間件等。

資料庫開發工程師與傳統的資料庫管理員(簡稱DBA,也稱為資料庫工程師)是不同的職位。傳統的DBA主要屬於運維職位,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則屬於軟體研發職位。但二者也有部分工作內容重合,比如都要跟進資料庫生產環境出現的故障問題,其中DBA主要負責故障處理,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主要跟進自己開發的系統模塊出現的bug或性能問題 。

(8)資料庫應用與開發擴展閱讀: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信息化社會,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前提條件。資料庫技術是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各類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定義1
資料庫,簡單來說是本身可視為電子化的文件櫃--存儲電子文件的處所,用戶可以對文件中的數據進行新增、截取、更新、刪除等操作。

資料庫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儲存在一起、能為多個用戶共享、具有盡可能小的冗餘度的特點、是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數據集合。

在經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關的數據放進這樣的"倉庫",並根據管理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

例如,企業或事業單位的人事部門常常要把本單位職工的基本情況(職工號、姓名、年齡、性別、籍貫、工資、簡歷等)存放在表中,這張表就可以看成是一個資料庫,有了這個"數據倉庫"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查詢某職工的基本情況,也可以查詢工資在某個范圍內的職工人數等等。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計算機上自動進行,那我們的人事管理就可以達到極高的水平。

此外,在財務管理、倉庫管理、生產管理中也需要建立眾多的這種"資料庫",使其可以利用計算機實現財務、倉庫、生產的自動化管理。

定義2
資料庫是依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並存放二級存儲器中的數據集合。這種數據集合具有如下特點:盡可能不重復,以最優方式為某個特定組織的多種應用服務,其數據結構獨立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序,對數據的增、刪、改、查由統一軟體進行管理和控制。從發展的歷史看,資料庫是數據管理的高級階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統發展起來的。

網路-資料庫

I. 資料庫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的實例論文怎麼寫

A、需求分析階段:綜合各個用戶的應用需求。
B、在概念設計階段:用E-R圖來描述。
C、在邏輯設計階段:將E-R圖轉換成具體的資料庫產品支持的數據模型,如關系模型,形成資料庫邏輯模式。然後根據用戶處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慮,在基本表的基礎上再建立必要的視圖(VIEW)形成數據的外模式。
D、在物理設計階段:根據DBMS特點和處理的需要,進行物理存儲安排,設計索引,形成資料庫內模式。
一展開就夠論文字數了

熱點內容
預演算法優點 發布:2025-08-13 08:13:35 瀏覽:991
伺服器台式電腦配置要求 發布:2025-08-13 08:08:23 瀏覽:994
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 發布:2025-08-13 08:07:00 瀏覽:231
linux查看arp 發布:2025-08-13 07:53:30 瀏覽:477
為什麼刷機還要弄以前的解鎖密碼 發布:2025-08-13 07:47:14 瀏覽:274
acfun如何上傳 發布:2025-08-13 07:35:10 瀏覽:272
ftp共享伺服器需要什麼配置 發布:2025-08-13 07:33:00 瀏覽:545
主要資料庫 發布:2025-08-13 07:15:27 瀏覽:180
壓縮包漫畫 發布:2025-08-13 07:15:25 瀏覽:133
伺服器空島原版如何獲得礦物 發布:2025-08-13 07:08:22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