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程序源代碼
1. 使用GNU/gdb調試linux C/C++可執行程序查看出錯源代碼、設置斷點
gdb是GNU開源組織發布的一個強大的Linux程序調試工具,比圖形化的調試工具更強大,主要來調試C/C++語言程序。
Debug 版本的可執行程序包含調試信息,用於程序員調試程序。
Release 版本的可執行程序往往是進行了各種優化,使得程序在代碼大小和運行速度上都是最優的,以方便用戶使用。
用gcc/g++編譯時,要加上-g選項生成debug版本的可執行程序,否則就無法使用gdb調試了。
r 表示開始run, 如果在運行的過程中發生了錯誤,比如segmentation fault,可以查看此時的出錯源代碼:
通過b或者break設置斷點,斷點的設置可以通過函數名、行號、文件名+函數名、文件名+行號以及偏移量、地址等進行設置。
比如在function Peer_auto_save上設置斷點,在peer.c的第136行設置斷點:
從斷點處繼續運行
退出gdb
2. 如何查看linux命令源代碼和函數源代碼
1. 以搜索ls命令源碼為例,先搜索命令所在包,命令如下:
lpj@lpj-linux:~$ which ls
/bin/ls
2. 用命令搜索該軟體所在包,代碼如下:
lpj@lpj-linux:~$ dpkg -S /bin/ls
coreutils: /bin/ls
3. 從上一步中可以知道ls命令的實現在包coreutils中,用apt安裝(說安裝有些歧義,主要是區分apt-get -d)該包的源代碼然後解壓,代碼如下:
sudo apt-get source coreutils
cd /usr/src/coreutils-XXX #XXX表示版本號
sudo tar zxvf coreutils-XXX.tar.gz
或者只下載源碼,然後手動打補丁再解壓,代碼如下:
sudo apt-get -d source coreutils
cd /usr/src
tar zxvf coreutils-XXX.tar.gz
gzip -d coreutils-XXX.diff.gz #這一步會生成coreutils-XXX.diff文件
patch -p0 < coreutils-XXX.diff
cd coreutils-XXX
tar zxvf coreutils-XXX.tar.gz
OK,這幾步執行完後,就可以進入/usr/src/coreutils-XXX/coreutils-XXX/src中查看各命令對應的源代碼了
3. 如何安裝linux 下的starch源代碼
安裝linux 下的starch源代碼的步驟:
1、獲取碼源;2、查看INXTALL與README文件;3、創建Makelife;4、編譯;5、安裝。
源碼:程序代碼,人類可看懂的代碼;編譯程序:將程序代碼編譯成機器看懂的代碼;二進制文件:經過編譯程序變為二進製程序後,機器可執行的文件make和configure: make是一支程序,會自動尋找Makefile文件,Makefile文件中記錄了源碼如何編譯安裝的信息;源碼包:源碼包一般是壓縮文件,解壓後一般有源碼文件、configure文件、INSTALL說明文件等。
4. 我安裝了Linux系統,怎樣才可以找到他的源代碼
用source InSight軟體看 ,一般是用三十天的
可以從網站上下,kernel.org上下載一份源碼
要看自己linux系統下,用source InSight 看 /usr/src/linux目錄下的東西就是內核源代碼。
Linux內核源代碼的組成如下(
arch xxx 這個子目錄包含了此核心源代碼所支持的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如對於X86平台就是i386。
include 這個目錄包括了核心的大多數include文件。另外對於每種支持的體系結構分別有一個子目錄。
init 此目錄包含核心啟動代碼。
mm 此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於arch/*/mm目錄下,如對應於X86的就是arch/i386/mm/fault.c 。
drivers 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都位於此目錄中。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也有對應的子目錄,如音效卡的驅動對應於drivers/sound。
ipc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進程間通訊代碼。
moles 此目錄包含已建好可動態載入的模塊。
fs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2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2子目錄。
kernel 主要核心代碼。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net 核心的網路部分代碼。裡面的每個子目錄對應於網路的一個方面。
lib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與處理器結構相關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scripts 此目錄包含用於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Documentation 此目錄是一些文檔,起參考作用。
5. LINUX的源代碼是什麼
Linux 的源代碼就是 Linux 的源代碼……
Linux 的源代碼 != Linux 的內核源代碼。
一般所說的 Linux ,是指一整套 GNU/Linux 套件的。
6. Linux 簡單的守護進程 程序源代碼是什麼怎麼寫
//根據麥子學院視頻改編。。。。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char**argv) { int num=0; //sundy print log char content[128]=""; //1,創建一個子進程,退出父進程 pid_t pid=fork(); if(pid0) { exit(0); } //2,設置新的會話 pid_t ret=setsid(); if(ret0) { sprintf(content, "sundy print log = %d\n", num); write(fd,content,strlen(content)); close(fd); } num++; sleep(3); } return 0; }
7. 如何編譯linux源代碼
首先uname -r看一下你當前的linux內核版本
1、linux的源碼是在/usr/src這個目錄下,此目錄有你電腦上各個版本的linux內核源代碼,用uname -r命令可以查看你當前使用的是哪套內核,你把你下載的內核源碼也保存到這個目錄之下。
2、配置內核 make menuconfig,根據你的需要來進行選擇,設置完保存之後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config配置文件,以後的編譯會根據這個來有選擇的編譯。
3、編譯,依次執行make、make bzImage、make moles、make moles
4、安裝,make install
5、.創建系統啟動映像,到 /boot 目錄下,執行 mkinitramfs -o initrd.img-2.6.36 2.6.36
6、修改啟動項,因為你在啟動的時候會出現多個內核供你選擇,此事要選擇你剛編譯的那個版本,如果你的電腦沒有等待時間,就會進入默認的,默認的那個取決於 /boot/grub/grub.cfg 文件的設置,找到if [ "${linux_gfx_mode}" != "text" ]這行,他的第一個就是你默認啟動的那個內核,如果你剛編譯的內核是在下面,就把代表這個內核的幾行代碼移到第一位如:
menuentry 'Ubuntu, with Linux 3.2.0-35-generic'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recordfail
gfxmode $linux_gfx_mode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linux/boot/vmlinuz-3.2.0-35-generic root=UUID=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ro quiet splash $vt_handoff
initrd/boot/initrd.img-3.2.0-35-generic
}
當然你也可以修改 set default="0"來決定用哪個,看看你的內核在第幾位,default就填幾,不過我用過這種方法,貌似不好用。
重啟過後你編譯的內核源碼就成功地運行了,如果出現問題,比如滑鼠不能用,usb不識別等問題就好好查查你的make menuconfig這一步,改好後就萬事ok了。
最後再用uname -r看看你的linux內核版本。是不是你剛下的那個呢!有沒有成就感?
8. 如何查看 linux 內核源代碼
Linux的內核源代碼可以從很多途徑得到。一般來講,在安裝的linux系統下,/usr/src/linux目錄下的東西就是內核源代碼。
對於源代碼的閱讀,要想比較順利,事先最好對源代碼的知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對於linux內核源代碼來講,我認為,基本要求是:1、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2、對C語言比較熟悉,最好要有匯編語言的知識和GNU C對標准C的擴展的知識的了解。另外在閱讀之前,還應該知道Linux內核源代碼的整體分布情況。我們知道現代的操作系統一般由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驅動程序、網路等組成。看一下Linux內核源代碼就可看出,各個目錄大致對應了這些方面。Linux內核源代碼的組成如下(假設相對於linux目錄):
arch 這個子目錄包含了此核心源代碼所支持的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如對於X86平台就是i386。
include 這個目錄包括了核心的大多數include文件。另外對於每種支持的體系結構分別有一個子目錄。
init 此目錄包含核心啟動代碼。
mm 此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於arch/*/mm目錄下,如對應於X86的就是arch/i386/mm/fault.c 。
drivers 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都位於此目錄中。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也有對應的子目錄,如音效卡的驅動對應於drivers/sound。
ipc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進程間通訊代碼。
moles 此目錄包含已建好可動態載入的模塊。
fs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2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2子目錄。
kernel 主要核心代碼。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net 核心的網路部分代碼。裡面的每個子目錄對應於網路的一個方面。
lib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與處理器結構相關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scripts此目錄包含用於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Documentation 此目錄是一些文檔,起參考作用。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閱讀象Linux核心代碼這樣的復雜程序令人望而生畏。它象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閱讀核心某個部分經常要用到好幾個其他的相關文件,不久你將會忘記你原來在干什麼。所以沒有一個好的工具是不行的。由於大部分愛好者對於Window平台比較熟悉,並且還是常用Window系列平台,所以在此我介紹一個Window下的一個工具軟體:Source Insight。這是一個有30天免費期的軟體,可以從www.sourcedyn.com下載。安裝非常簡單,和別的安裝一樣,雙擊安裝文件名,然後按提示進行就可以了。安裝完成後,就可啟動該程序。這個軟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是一個閱讀源代碼的好工具。它的使用簡單介紹如下:先選擇Project菜單下的new,新建一個工程,輸入工程名,接著要求你把欲讀的源代碼加入(可以整個目錄加)後,該軟體就分析你所加的源代碼。分析完後,就可以進行閱讀了。對於打開的閱讀文件,如果想看某一變數的定義,先把游標定位於該變數,然後點擊工具條上的相應選項,該變數的定義就顯示出來。對於函數的定義與實現也可以同樣操作。別的功能在這里就不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裝一個Source Insight,那樣你閱讀源代碼的效率會有很大提高的。怎麼樣,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