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只讀linux
⑴ linux設置u盤只讀許可權
1.打開「我的電腦」,單擊菜單欄中的「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命令,去除「高級設置」選項下「簡單文件共享」的選中狀態。現在,右擊U盤選擇「屬性」,在打開的窗口中轉到「安全」選項卡,將「組和用戶列表」下Everyone的許可權設置為「只讀」、「讀取和運行」、「列出文件夾目錄」,然後單擊「添加」將自己使用的帳戶名添加到「組和用戶」列表中,並設置許可權為「完全控制」。
2.現在單擊確定後退出,會發現U盤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無法再向U盤內寫入或刪除任何文件,這樣一個只讀U盤便打造成功了。因為每個用戶都擁有「讀取和運行」許可權,所以該U盤並不會妨礙到其他人的使用 (但只能讀,而且由於所有權的原因,即使將U盤拿到其它電腦上使用,也是無法更改許可權的)。
3.如果Windows XP系統打了最新的SP2補丁,那麼可依次展開注冊表的「HKEY_LOCAL_ Control」子鍵,然後在該分支下新建一個名為「StorageDevice Policies」的子項。接著在右側窗口中新建一個名為「WriteProtect」的DWORD值,並設置其值為「1」。如此也可使U盤變為只讀,自己使用時則將該鍵值刪除。不過這個設置是對本機所有用戶生效的,無法像NTFS許可權一樣進行靈活細致的許可權設置。
⑵ linux掛載HFS格式的U盤,只能讀不能寫,如何增加寫許可權
Linux 內核裡面有 HFS 的支持,不過我記得寫入的功能支持是「危險」(忘了什麼版本寫的了),也就是寫入可能導致數據丟失。這樣的狀態下,很多系統都不會打開它的支持。
現在你想寫入只有兩種辦法:
1、自己重新編譯內核,打開 HFS 的寫入支持,這個功能越新的內核理論上支持會更好。
2、找 HFS 支持的驅動,Linux 有 FUSE 這個用戶驅動模塊,可以通過外掛的方式來實現一些文件系統的支持。印象里有用 FUSE 的 HFS 支持程序。
我個人建議,U 盤還是別用這個文件系統了,除非你只用 MAC 。還是保守點用 FAT32 吧……
⑶ linux中如何用命令掛載U盤
1、首先需要把U盤插入到電腦上,然後按下快捷鍵Ctrl+Alt+T打開linux的終端。
⑷ linux 查看u盤內存命令
一.查看分區確定U盤設備名稱【sd + xx】
cat /proc/partitions
插入U盤之前和之後都看看,多出來的就是U盤名稱,一般有兩個,一個是只讀,另一個是可掛載的
【也可以 cd /dev 查看所有設備】
二.新建U盤文件夾
mkdir /mnt/usb
掛載的U盤內容之後就放到這里
三.開始掛載
sudo mount /dev/sde1 /mnt/usb
⑸ 在linux操作系統中怎樣讀取u盤為啥我的linux操作系
1、首先需要把U盤插入Linux電腦,確保U盤指示燈是亮著的進入Linux系統主界面,按Ctrl+Alt+T打開命令窗口。
2、先獲取高級用戶許可權,輸入命令:sudo -i,確定後輸入高級用戶密碼。
3、首先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一下U盤是否有被識別到,及識別的U盤是在哪個位置,本次接入看到U盤的位置是/dev/Sdb4。
4、輸入掛載U盤命令:mount /dev/sdb4 /mnt,回車後即掛載U盤成功。
5、繼續輸入:cd 回車,可以查看U盤下的文件。
利用WinPE工具可以通過U盤來安裝Linux系統,下面以U盤WinPE工具安裝Centos6.4版Linux為例,方法如下:
1.在U盤上安裝好WinPE(可以選擇老毛桃U盤工具、大白菜PE等)
2.在U盤根目錄建立一個名為LMT的目錄,將CentOS-6.4-x86_64-minimal.iso鏡像拷入U盤下的LMT目錄。
3.將U盤插入電腦。重啟電腦,進入BIOS選擇U盤啟動,F10保存退出。
4.系統從U盤啟動以後顯示出老毛桃的啟動菜單。
5.菜單中有一項「啟動自定義ISO/IMG文件(LMT目錄)」,選擇該項。
6.系統會列出LMT目錄中的ISO文件,直接輸入對應的序號就可以安裝了。
首先,你的linux具體是什麼發行版?還有,你的u盤使用什麼格式?再有,你有沒有執行mount掛載?這些都有可能會影響u盤的顯示。
早期的linux,特別是紅帽企業版的第4版,第5版(RedHat Enterprise Linux 4、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通常習慣縮寫RHEL4、RHEL5),不僅要執行mount -t 命令才能掛載。而且對於NTFS格式的磁碟,還要編譯安裝ntfs-3g。而對於linux本身支持的ext2,ext3以及windows下比較傳統的fat32則默認支持。當時的centos,fedora等基於紅帽的linux也是如此。
現在的一些發行版,特別是主要面對桌面用戶的,例如ubuntu,fedora,往往是在安裝完系統後,就能識別各種類型的磁碟分區的。不論它是fat32還是ntfs。當然了,linux的ext2、ext3、ext4、xfs肯定也是支持的。但是一些主要是面對服務的,例如RHEL6、RHEL7、CentOS6、CentOS7等等,往往默認的安裝系統時,就沒有安裝關於識別NTFS的軟體包。需要用戶自己去安裝。但是這個安裝已經比較方便了。前面說的RHEL4、RHEL5的時代,ntfs-3g只能用編譯安裝。而現在RHEL或CentOS6或7的時代,ntfs-3g已經有了rpm包,並添加進了yum軟體源裡面了,這意味著安裝它已經不想以前那麼麻煩了。
]$ yum list | grep ntfs
ntfs-3g.x86_64 2:2016.2.22-3.el6 @epel
ntfs-3g.i686 2:2016.2.22-3.el6 epel
ntfs-3g-devel.i686 2:2016.2.22-3.el6 epel
ntfs-3g-devel.x86_64 2:2016.2.22-3.el6 epel
ntfsprogs.i686 2.0.0-13.el6 epel
ntfsprogs.x86_64 2:2016.2.22-3.el6 epel
ntfsprogs-devel.i686 2.0.0-13.el6 epel
ntfsprogs-devel.x86_64 2.0.0-13.el6 epel
ntfsprogs-gnomevfs.x86_64 2.0.0-13.el6 epel
從這些可以看出,只要用戶配置好了epel源,就能裝ntfs-3g。裝好了,那麼使用ntfs格式的磁碟,分區等就能識別了。
此外,現在的linux版本中各種格式的分區,只要能識別就能自動掛載。屬於即插即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