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阿里演算法平台

阿里演算法平台

發布時間: 2023-03-17 21:52:06

A. 數字化經營如何做

客戶池:數字化經營的支點

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89億。在全民上網的現實下,對金融機構的營銷效果和效率來說,線上和線下的區分已經不再明顯,並正在逐步融合。

在此大趨勢下,某國有銀行改變營銷思路,以線上的數字化經營作為主要營銷方向,而數字化經營的支點正是「客戶池」。

客戶池是一種以客戶持續價值為目標,以留存、復購為核心,構建與客戶長久信任關系的營銷經營方式。利用客戶池的營銷實踐,某國有銀行在經營中與客戶成為朋友、成為夥伴,實現了與客戶長久信任關系的建立。

01客戶池的優勢:建立客戶長久信任

某國有銀行受疫情影響,客戶邀約面訪難度大,客戶更習慣線上溝通。在線上溝通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獲得用戶的長久信任。

為攻克這一難點問題,某國銀行轉變思路,一改過去的流量收割思州賣纖維,將客戶池的經營作為維護客戶關系的長久之道。

金融機構的本質是服務,或者說是把服務作為一種產品來給客戶提供。如果只是把客戶作為流量,關系相對單一,也容易陷入簡單的利率或價格比較。只有很好的互動溝通,形成情感連接,才能帶來更好的客戶關系,更好的客戶經營。

BETA的創始人兼CEO在與某國有銀行的討論會中首次提出「經營私域流量的本質是與客戶建立連接,讓每一次互動更冊仿美好,讓每一次連接更有溫度。」

換言之,金融機構經營的不是流量,而是有溫度的情感連接——客戶池。

02客戶池的運用:企業微信改變客戶關系的經營模式

客戶池何以成為金融機構數字化經營的支點,這是由金融產品的特性決定的。金融產品的交易,最終是基於客戶的信任與金融機構的信用。其非標准、高客單、強復購等特點,使得只有深度的互動溝通,才能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交易。

某國有銀行利用企業微信作為客戶池經營的工具,實現了與客戶的深度溝通互動,其溝通方式與個人微信一樣便捷和熟練。銀行客戶經理離職時,可由管理員將好友一鍵遷移給一個或多個客戶經理,實現客戶繼承的無縫對接。所有與客戶的互動行為和溝通記錄,均可以被存儲、解析,用於進一步的智能化經營。

03客戶池的體系:「漏斗模型」穿透獲客

企業微信好比是金融機構的「大池塘」,通過各種方式觸達的客戶,都可以歸納到這個客戶池裡。在這個客戶池裡,可以實現客戶深度互動與客戶關系經營,並推動客戶的轉化和交易。

某國有銀行以企業微信為依託,將觸達的客戶引入客戶池。客戶留存客戶池後,該國有銀行進行了一系列批量化經營:包括財經早報、短視頻、獲客海報等的多種形式內容推送;包括理財游戲、節假日活動、同屏商務演示等的多種形式互動;包括基金投後、保險續費、貸款繳費等多種形式的投後服務。

以BETA的產品為例,在批配讓量化經營的同時,會形成數據反饋閉環,用以判斷客戶偏好,改進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式和方向。

在批量化經營之後,可以藉助相關工具和活動,推動客戶交易的在線轉化。每個經營場景都以高度的數據化和智能化為前提,從而實現了數字化的經營方式。

在當今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提升的形勢下,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而客戶池作為數字化經營的支點,無疑可以為金融機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為金融機構與客戶成為朋友、成為夥伴,打造新型的客戶關系提供助力。

圖片來源:Pexels

B. 「AI打假師」是一項什麼黑科技

「AI打假師」是阿里在4月底公開推出的十大便民AI黑科技之一,其內核是通過沉澱20年來積累的海量線上線下打假特徵庫純旁,與打假經驗聚合而成的演算法技術系統——知產納褲好保護科技大腦。

這套系統累積的打假圖片樣本量超過137億張,相當於186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量。該系統能24小時自動運轉,96%的疑似侵權鏈接,在發布上線一瞬間,就會被封殺。

非假(化名)是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線上防控假貨策略的小二,他介紹,雖然電商平台依靠技術和人工經驗打造了頂尖的知產保護科技系統,但難免有心懷不軌的人試圖繞過鑒假體系。洞鉛

阿里建全球最大奢侈品商標資料庫識別假貨:

最近,阿里安全圖靈實驗室搭建了一個包含500多個奢侈品大類和1000多個子類商標,累計超過100萬個商標數據集的全球最大奢侈品商標庫,結合龐大的數據集訓練的AI打假演算法鑒別真假大牌商標的速度可縮短至30到50毫秒。

阿里技術研發團隊表示,該商標庫將無償提供給全球科研團隊使用,並已徵集20000多支團隊對「AI打假師」演算法進行「攻擊」,收集涵蓋雜訊擾動、圖形模糊、商標偽造、局部塗抹等更多日常干擾商標識別的手法,進一步以技術創新保護知識產權。

C. 阿里巴巴,為什麼別人產品標題和描述做的很簡單也可以排前面,阿里排名還有演算法嗎還有依據嗎

可能人家加入了推廣。人家出了錢排前面也沒辦法。
如果你也加入了推廣。可能人家出價比你高。人家出的錢多排前面也么的辦法。。。

D. 活動運營怎麼做——《我在阿里做運營》第五章感悟

活動運營的9字原則:能落地、少花錢、勿流產!這是一手策劃網易雲音樂樂評列車的吳俊鵬在做活動策劃時的9字原則。

一.電商平台為什麼酷愛做活動?

活動期間的峰值往往是「壓抑了預熱期時的購買力,也透支了活動後的購買力,從而人為形成的交易高峰」。這個峰值的前後的值,往往低於不做活動時的店鋪的平均銷售額。每次活動還要耗費商家很多精力。那麼,活動對於平台方、商家、消費者的意義在哪呢?活動,真的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嗎?

1.對平台來說,做活動,是對全團隊的一次練兵,也是對團隊士氣的鼓舞和提升。阿里尤其堅信這一點。平時沒有大流量灌入時,很多問題(包括系統氏吵穩定性、產品體驗、商家配合程度、運營效率等)暴露不出來。對於運營人員來說,在活動當中,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運營人員對流程、細節的把握和對危機事件的處理等,非常考驗和鍛煉人,他們也能獲得很大的進步。

做活動對於平台來說,還能提升用戶活躍度、增加銷售額、提升品牌影響力等。但是,對於阿里這樣的成熟平台,對團隊的一次次練兵,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正是一個個的流量峰值,一步步推高了整體運營水準和平台體量,奠定了阿里在電商領域當之無愧的老大地位。

2.對商家來說,做活動是獲取新用戶效率最高的方式。這里是說新用戶而非新客戶,二者有區別。客戶是指那些下單購買的人,用戶則包含了下單購買、瀏覽、收藏、加入購物車等對商品有興趣的人!

現在的商家,越來越明白:消費者是需要培養的!「拿出一些利益點,和其他商家的利益點一起被平台包裝成更大利益點,合力吸引潛在用戶(這樣還可能享受平台的流量貼補(免費流量)或紅包貼補(平台發給消費者的紅包或津貼在某店鋪使用))」要比「平時一點點的積累」更好!即使當次活動的利潤不大甚至出現少量虧損,但是從長期來看,和更多潛在客戶有接觸,他們在未來會復購,或者有些顧客後期因為某條微淘內容或其它活動購買商品。阿里的演算法會記住某類人喜歡的商品而進行多次機器自動推薦。這些積極影響遠大於活動當天的實際成效額,不可小覷!

3.對消費者來說,給自己一個買東西的理由,姿核雹是一種樂此不疲的情感需求。電商當仁不讓地應該為這種需求提供更新鮮的理由、更酷炫的商品、更超值的價格,讓消費者開開心心地「剁手」。

每次覺得不可能達到的活動目標,在拼盡全力之後,基本都能達到,下一次還會超越!團隊和自己都在成長!那種感覺美妙而神奇,也非常有成就感!

二.活動運營的定義及能力要求。

活動運營的定義:是指針對不同性質(通常包括轉化導向和傳播導向。通俗地說:是賣貨還是做調性)、不同目的(包含:提升交易額、提升新用戶量、提升日活、提升UGC量、提升客單價、提升品牌好感度等)的活動而進行的運營工作,包含策劃、准備、實施、復盤。相比於內容運營、用戶運營的「潤物細無聲」,活動運營更加具有引爆性,可以短期提升某個指標。

每個活動都有一個第一優先順序的目的。這個活動的目的服務於運營策略。制定KPI的英明之處就是:不要什麼都想要,一段時間盯緊一個指標。這樣,運營人員不會手足無措。

活動運營的能力要求。

活動運營通常是最容易讓外界普通用戶感知到的運營手段。它形式豐富、整合資源廣泛、聲勢浩大、可即時反饋、容易讓人獲得成就感,因此成為年輕的運營新人更願意去嘗試和喜歡的崗位。

以小紅書母嬰類目的活動運營崗位和摩拜單車的活動運營崗位,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偏線上活動,後者則是結合線上、線下活動;前者主要對銷量和轉化率負責,後者主要對用戶增長負責。結合其它公司的活動運營能力要求,可以提取關鍵詞:創意、策劃、整合資源、數據分析、溝通能力和抗壓能力。對於自有流量較大的公司,活動靠現有用戶和自媒體傳播就能運作,但對於初創公司,做活動運營,還要求有引渡能力。不花錢或少花錢的引渡方式,通常在社交媒體上完成。

活動運營與市場部的關系。

在日常工作中,活動運營常常作為運營部的介面人,和市場部一起參與活動策劃。活動運跡帆營人員是和市場部關系最近、最容易轉崗的一類人。他們的主要區別在於:

1.活動級別不同,牽頭的人不一樣。天貓有活動分級制度,從大到小分為S、A、B、C級。天貓市場部中的整合營銷組只承接S級和部分A級活動,其它常規活動就由各類目的活動運營人員接頭,並且通過活動評級,得到市場部配給的流量資源。

2.擅長的活動類型不一樣。活動運營以及市場部的整合營銷組,擅長在活動中把流量轉化為購買力,特別看重數據,目標很具體,活動陣地以線上居多;市場部的品牌營銷組更看重傳播和美譽度的活動和事件營銷,活動陣地包括線上和線下,並且純正活動有著佔比增加的趨勢。市場部為長期的品牌價值負責,持續創造、傳遞和提升這些無形價值。阿里越來越追求品效合一。品牌在外發聲引入流量時,一般都配有站內活動承接轉化,兩者結合得非常緊密。

大部分人對於市場部做的事情的感知更加明顯。這些安全更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傳播,也更容易在線下地標性建築或熱鬧街區看到實實在在呈現出的價值。我們看到的很多酷炫的案例也都是由市場部主導,甚至花大價錢聘請外部創意團隊或活動執行團隊完成。如果在一家創業公司做活動運營,建議:先腳踏實地,從線上或線下的轉化型活動開始,那些刷屏案例可以當作參考(但是在現實中的工作量巨大,不要輕易嘗試刷屏案例)。

舉辦活動的基本四要素(在任何公司,只要做活動運營,都需要掌握這些內容):活動節奏、活動噱頭、活動利益點、活動玩法。

三.活動節奏:沒有一個活動是只要在當天發布活動就行的。哪怕傳統的線下活動,也會提前發布傳單或簡訊之類來預告即將開始的活動。資深的運營人員很有節奏感——運營的藝術之一。活動運營就像布一個局,前面幾招看不到效果,最後水到渠成,受盡掌聲和鮮花,但是,外人很難看到這個過程中的點滴細節。

活動節奏通常分為:造勢期(非必需)、預熱期、正式期、發酵期(非必需)、尾聲/返場/復盤期。每個階段都有文章可做,每個活動運營人員都有各自肩負的重任,而非走流程。

造勢期:通常在預熱期開始之前的5至10天。工作重點:透露一些活動亮點,完整的預告放在下一個階段,吊足用戶胃口,還可以進行暖場活動,引起用戶的猜測和關注。如果公司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一般可以去年或弱化此階段,畢竟網路世界中,信息量太大,用戶耐心有限。

預熱期:通常在正式期之前的3至5天。工作重點:活動亮點和利益點的公布。在電商網站就表現為:曝光活動商品、玩游戲、抽獎、領優惠券、收藏、加購物車等。其中,最關注的是收藏和加購物車的數據,因為這是最有可能轉化為正式期銷量的。對於其它類型活動,這階段可能就是報名售票等形式,力求全方位曝光。越是重大活動,越會在預熱期發力。

正式期:通常1~3天,工作重點:提高轉化率。對於電商網站,把控好選品,使購物流程順暢,有利於使流量最大限度地轉化為銷售額。對於做品牌傳播的線下活動來說,主要讓用戶「路轉粉」,讓現場體驗的效果超出預期。注意:不是符合預期,而是超出預期,這樣才能刺激到場的人在社交媒體上宣傳。線下活動永遠不只是為了到場的那區區幾十上百位來賓,而是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蔓延到線上,形成二次傳播。

發酵期:電商活動通常沒有發酵期,做事件營銷時,就格外看重發酵期。事件營銷和一般活動相比,最大區別就在於能否四兩撥千斤,一點火就著,低成本引起大傳播。正式期只是點了火,如果這個火不蔓延,影響力就太有限,所以,這期間,會請很多意見領袖、評論媒體,把正式期的值得傳播的方面加以包裝,從各個角度發揮。網路聲音很可能比現場活動還要聲勢浩大,此時目的達到。

尾聲:活動萬萬不可止於正式期!就算沒發酵期,也應該有個尾聲!尾聲的意義不容忽視!對內是復盤總結,吸取經驗,對外是宣告活動圓滿落幕,包裝活動全程中的亮點、爆點,做一次漂亮的公關。天貓的「雙11」做得很棒,不僅有足夠多的亮點,站內還會利用剩餘流量做返場促銷。

在阿里,除了S級、A類活動,其它常規活動一般只有預熱期4天+正式期3天,一周搞定。正式期會盡量安排在網站流量最大的周三至周五。

四.噱頭和利益點:它們是天生一對,總是聯袂出演。但是分成跟著和利益點兩個詞,主要想提醒大家:活動主題一定要「軟硬兼施」!

噱頭就是「軟」的部分,給活動吸引眼球的由頭。例如:節日(情人節)、紀念日(周年慶)、里程碑(注冊用戶達100萬名)、事件熱點(世界盃)等。

利益點就是「硬」的部分,表示用戶能享受到的好處。例如:折扣、返現、兩人同行一人免單、增加用戶權益等。在利益點應該在不違法的范圍內足夠吸引人!

在阿里,本書作者小馬魚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預算擺出,召集相關人一起頭腦風暴,怎麼花這一筆預算,顯得特別有水平,足夠有吸引力。常常面臨的選擇就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小利益點、極少人才能享受的大利益點。雖然有朋友會說,前者會讓人覺得有實實在在可以拿到的利益,而後者概率太低不願意參與。但是,通過多次試驗,發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後者能吸引更多的人。例1:「全場9折」就不如「0.1元秒殺」,「滿100元減10元」就不如「消費最高者送iPhone 8 Plus」。例2:在微博上經常有網紅博主送獎品吸引粉絲轉發,送法不同,效果差別也很大。A:轉發微博,送名牌口紅一支,100位幸運兒,品牌隨機。B:轉發微博,抽取一名幸運粉絲,承包你一輩子口紅,100支名牌口紅統統送。往往B的效果更好。它有話題性,容易引起更多群眾的圍觀。

軟硬兼施,也是做banner的黃金法則!我們看到的網頁上的banner基本都是兩者結合。噱頭+利益點+爆款圖,是banner點擊率的保障。

五.活動玩法:它是噱頭和利益點之間的紐帶,也是活動的放大器。好的玩法,應該是:新穎、好玩、操作簡單!玩法其實顯示出了「影響力六要素之一」——「稀缺」,對人的影響力。活動玩法就是:不讓用戶白白得到利益點,而是做了一件又好玩又有趣的事情之後,才給這個利益點。

玩法舉例:逛品牌街、捉貓貓、紅包雨、集五福、集贊、知識競答……其實很多活動是新瓶裝舊酒,不是特別革新、首創的玩法,只是在以往的邏輯上變換了視覺效果和文案,用戶反而容易上手。

最初幾年的天貓「雙11」沒有「逛品牌街」來抽取優惠券這種玩法,當時是把優惠券放在頁面上隨便領取。現在,「逛品牌街」幾乎成為天貓「雙11」的標配了。其實當時提出這個玩法的人有著極大壓力:一方面,「雙11」需要新的增長點,、亮點和玩法,另一方面,擔心此玩法會流失一部分用戶。結果呢?這種效果出奇的好!後面,天貓又開發了很多小游戲供商家在自己店鋪里調用。原理都是一個:在用戶參與互動活動之後才發放優惠券和紅包。這樣,不僅同一個人玩的次數更多,還可能會分享給身邊的人一起玩,大大調動了預熱期間的用戶積極性。用戶付出勞動成果之後領取到的優惠券,更容易在正式期得到使用。

六.BD合作方

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務拓展)本身是一個和運營並列的崗位,但是,由於活動運營需要整合多方資源,因此,這里把「BD」合作方也作為 活動運營的重要技能之一。

有前面幾項要素,活動基本成型,但有時還是會覺得缺少資源(或許是缺少吸引人的獎品,或許是缺少好的創意,或許是缺少完美場地,或許是缺少一些讓活動更豐滿的內容),而最常見的是:缺乏觸達目標群體的能力!要知道,BD的東西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話,也可能導致活動主線不清晰,分散精力,所以,要用自己最強的去換取別人最強的,強強聯合。創業公司主要是用創意和內容,去換取對方的用戶。P113-P114說了一個例子:小馬魚入職東家APP(一個匠人手工藝作品的電商平台。它擁有的資源是:匠人作品、匠人故事、匠人的現場展示等)之後通過BD實現目標(快速獲取精準用戶。它需要的用戶是一群有錢、有閑、有品位、有閱歷,並且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人)。

BD的核心技巧:雙贏!去談合作之前,提前了解對方的KPI是什麼,提案是否對雙方的KPI都有幫助;提前預設對方會問到的問題,在團隊裡面角色扮演,模擬場景練習;列出自己的資源清單,雖然不多,但是有誠意。

七.活動中的杠桿效應:關鍵人營銷。

活動執行階段需要強調「關鍵人營銷」。活動的各個階段,都需要關鍵人去放大效果,這也是運營四個思維中的「杠桿化思維」最深刻的體現場景之一。說到關鍵人,很多人很容易聯想到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這里用關鍵人代替KOL,是為了擴大這類人群的范圍。KOL大多是指已經比較火了、已經在商業變現、需要花錢請的那些人,而關鍵人更為廣泛,包括那些處於上升期的、有潛力的、正在形成的KOL,還包括忠實用戶、明星員工等。對於沒錢沒資源的公司來說,做活動時如何不花錢就打動關鍵人,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人的作用,主要有三點:1.邀請關鍵人試用產品或探店,產出體驗報告;2.邀請關鍵人參與品牌的線下活動,和媒體、普通用戶互動,分享經驗;3.邀請關鍵人和品牌一起發放福利,擴大影響面(例如:用戶在購買時,輸入關鍵人的專屬優惠碼,可以享受折扣或福利)。

關鍵人為什麼願意免費做這件事?任何合作都是雙贏的!那些關鍵人願意在空檔期,通過資源置換,免費參與一些品牌活動。首先,他們有意願成為商業化KOL,就需要內容積累,而積累內容也要花錢。如果沒人邀請,他們就需要自己花錢去體驗產品,如果這時,恰好有品牌方贊助產品,自然可以省下開銷。其次,他們需要和調性一致的品牌在一盧,互相借力,增加曝光量,通過線下活動,還可以認識一些圈內人,擴大人脈。最後,當他們有一些粉絲之後,為了維護粉絲的黏性,需要給粉絲一些利益刺激,把品牌方給的優惠借花獻佛分享給粉絲,有得於增強粉絲黏度。和關鍵人合作的要點:走心,找到需求契合點!

關鍵人營銷四步法:

第一步:找到關鍵人;第二步,直接接觸,促進體驗;第三步:激發分享;第四步,事件放大。

第六章會介紹關鍵人的挖掘和維護。關鍵人如此重要,就應該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維護關鍵人,將其視為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用戶來對待。

八.活動復盤報告怎麼寫

什麼叫復盤?就是把已經結束的項目重新演繹一次,從而獲取對這件事的更深刻的理解。復盤報告的結構,通常可以分為:活動背景、活動目標、過程回顧、活動數據、經驗總結、後續計劃等6個部分。

阿里人特別重視復盤,甚至可以把復盤做成個人品牌的曝光。團隊內外、老闆們都需要看到運營人員為活動付出了什麼,有哪些亮點,數據結果是什麼,影響力如何,有什麼獨特價值。一般情況下,復盤報告應該特別重視活動數據。

一.復盤報告包含的內容:一般沒有固定模板,每人都有自己的結構,但是,結構化的數據報告,可以沉澱下來,方便下次取用,或橫向對比。本書作者小馬魚有一張Excel表,就是專門用於歷次活動的關鍵指標對比。當有幾十次活動的數據之後,慢慢就能看出一些規律。例如:瀏覽轉化率(IPV_UV/UV,,從活動頁面到寶貝詳情頁的獨立獨立訪客比率,反映活動頁面的吸引力)、購買轉化率(購買UV / IPV_UV,從寶貝詳情頁到成交的獨立訪客比率,反映商品的吸引力)等。

名詞解釋:

UV:店鋪各頁面的訪問人數,一個IP在24小時內多次訪問店鋪被只算一次PV,24小時內店鋪內所有頁面的瀏覽總量,可累加。IPV:指買家找到您店鋪的寶貝後,點擊進入寶貝詳情頁的次數,可累加。IPV_UV是瀏覽過商品詳情的獨立訪問者。注意:IPV_UV也是不能累加的。

賣貨型電商活動,在復盤時,通常包含以下數據:

(1)畫出活動期間的流量曲線,標出造勢期、預熱期、正式期、尾聲。看看流量是否符合預期的節奏。

(2)與玩法相關的數據。例如:多少人參與、多少人中獎、多少人分享、發放了多少優惠券/紅包、正式期使用人數比例、使用了優惠券/紅包的訂單的總金額是多少等?

(3)正式期的流量、瀏覽轉化率、購買轉化率、客單價、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一定時間段內的成交總額)、與平時(通常取止月日均)相比增加了多少、哪個渠道來的流量又多又精準等。

(4)抓典型樹標桿。商品層面,賣得最好、增長最快的分別是什麼;商家同理,GMV排名靠前、進步最大的分別是哪些。

(5)優秀banner展示。每個活動都會投放幾套banner在資源位上,也能看到每個banner的點擊情況。復盤時會展示點擊量高的banner創意,試圖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6)與傳播相關的數據。關鍵人分別帶來了多少曝光量和轉發量,下次可以繼續和哪些關鍵人合作。

好的復盤報告不僅是自己很好的亮相機會,也是下次做活動並且拓展商家時的籌碼。一些難搞的商家,通常都會看之前的活動案例。可以將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數據做成H5,作為後續招商時的一個強有力的品牌背書,吸引大商家報名。

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數據由面到點的展示邏輯和取巧的數據展示角度。同樣的結果,看數據的角度不同,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可以運用不同的數據展示角度,揚長避短,抓住案例里最突出的點,效果就會非常明顯。

九.進階:和阿里學做活動運營——阿里的活動經過長期高頻的打磨和演進,走在了大部分公司前面。活動運營進階的三大方向:活動系列化——活動產品化——活動品牌化。

1.活動系列化的代表作:全球至尚國家周、神奇的聚劃算、萬能的淘寶等。

活動系列化之意就是:策劃活動時,想想自己的活動有可能做成一個系列嗎?有可能延續下去嗎?相比那些零散的活動,系列化的活動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聲勢也更大,也更容易被用戶記住。

2.活動產品化的代表作:聚劃算、中國質造、天貓國際國家館。

聚劃算是一個活動,還是一個產品?對商家來說,他們大部分會覺得聚劃算是一個流量很大的活動;但對於阿里內部人員來說,聚劃算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品。早期,它是由運營人員一個個招商、篩選商品、填充上頁面,是系列化的一期期活動頁面,如今,它基本上可以脫離人工操作,由機器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活動系列化通常是活動產品化的前身,運營先通過活動這種開發成本比較小的嘗試來試驗,如果效果好,就有可能做成產品。像小馬魚之前負責的全球至尚國家周系列活動,就在多次嘗試之後,沉澱為一個頻道。

3.活動品牌化的代表作:「雙11」、超級品牌日。

每個公司都希望造出屬於自己的節日,「雙11」已經被天貓捷足先登,淘寶搶占「雙12」,京東搶占「618」年中大促、蘇寧搶佔了「818」購物節。如何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王牌活動,是每個初具規模的公司應該設想的問題。

解析2017年天貓「雙11」,見下一篇文章。

十.寫給新人看的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其實是一種無處不在、涉及面非常廣的學問。我們每天的工作、每個任務,都可以當成一個項目。因為活動牽涉的人員多,通常時間緊,任務重,項目管理的精髓在活動中最能體現。在經過很多活動之後,會發現:活動當中最難的不是創意,而是項目管理。尤其是在當上PM(Project Manager,項目經理)時,那種壓力和挑戰難以想像。

1.PM的責與權:

(1)計劃、組織、領導和管控項目;

(2)建立、凝聚和激勵項目團隊;

(3)賦有管理項目的責任和權力;

(4)確定在整個項目所使用的項目管理程序。

從當PM的那一刻起就要知道:項目成功,PM獲得最大的功勞;項目失敗,PM肩負最大的責任。風險和收益並存,PM沒有庇護傘,沒辦法在縫隙里混日子,必須站出來當團隊主心骨。實在扛不住時,需要把老闆搬出來,坦陳困難,尋找支持,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如果苦苦支撐,可能老闆也會錯過最佳介入時機,無力回天。

2.PM溝通機制:

(1)務必溝通確認的3個關鍵時間節點:定義階段、計劃階段、執行階段。

不做未經確認的事,確認了之後就火力全開。

(2)溝通形式:哪些需要會議溝通、哪些需要郵件確認、哪些可以電話溝通、哪些可以口頭確認,回復的最晚期限是什麼時間。

(3)溝通對象:哪些內容要讓老闆、兄弟部門、客戶等人知曉;哪些內容要讓項目組全休成員知曉。

3.PM溝通誤區:

(1)不要假設對方的想法和我們一樣,不要假設對方事先知道。

(2)不要覺得自己人微言輕而不敢說話。

(3)不要用同一種溝通方式與不同風格的人溝通。

(4)不要被動地等對方主動說話。

(5)不要輕易以為對方會認為自己重復啰嗦,雙重確認總比遺漏好。

4.PM必備工具——甘特圖:可以在一張圖上看到大項、子項、負責人、時間軸等信息,清晰明了。它在項目管理中用得特別廣,特別在涉及復雜問題的執行階段,比如跨部門,很多子任務又是同步進行的復雜場景。

PM需要讓各個子項的負責人知道他們的起止時間、上下銜接的人員,並且督促負責人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任務,推動項目向前進行。

5.PM項目總結報告:主體部分與前面講的復盤報告類似,但是,增加了對項目成員的表現的評價。

(1)確定是否達到項目所定下的目標。

(2)對參與項目的個人及小組的表現做出評價。

(3)結集成一個正式的項目總結報告,包括:完整的項目計劃、取得的成果、主要的教訓、亮點和建議等。

活動運營新人需要注意:

1.對於那些光鮮的活動,背後一定是血淚史,誰都不容易!

2.過程中要追求完美主義,但對於結果不要過分苛求。大型活動從策劃到最後的呈現,能達成預計的七八成,已經很不錯。

3.一手策劃網易雲音樂樂評列車的吳俊鵬在做活動策劃時的9字原則:能落地、少花錢、勿流產!沒有其它大道理!

4.平時用小活動練手,熟悉流程之後,要刻意參與大活動,在其中突破自我、撕裂成長。這也是晉升、跳槽之必備過程!

E. 阿里開源新一代 AI 演算法模型,由達摩院90後科學家研發

近日,阿里 AI 開源了新一代人機對話模型 ESIM。該演算法模型提出兩年多,已被包括谷歌、facebook 在內的國際學術界在200多篇論文中引用,更曾在國際頂級對話系統評測大賽(DSTC7)上獲得雙料冠軍,將人機對話准確率的世界紀錄提升至94.1%。

ESIM 模型最初由達摩院語音實驗室內的90後科學家陳謙研發,現在已經成為業界的熱門模型和通用標准。這支平均年齡30歲的研發團隊宣布,即日起向全世界企業與個人開源ESIM模型,與全球開發者升腔共享這一成果,共同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發展。

在去年 DSTC 7大賽上,ESIM 橫掃 NOESIS 賽道,從麻省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IBM 研究院等近20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拿下該賽道兩項比賽的冠軍。

DSTC 是學術界權威對話系統評測大賽,由微軟研究院、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在2013年發起,今年舉辦到了第八屆。NOESIS 賽道考察AI的人機對話能力,要求 AI根據給定的多輪人機對話 歷史 ,從成百到上萬個句子中選出正確的回復。

人機對話系統及其背後的認知智能,是人機交互中最復雜也最重要的技術,曾被比爾蓋茨形容為「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為吵蔽衫讓機器快速准確理解人類的表達,ESIM給 AI 裝上一套「雷達」系統,賦予它實時檢索對話 歷史 、自動去除干擾信息的能力,使它能夠給出人類期待的回復。

這項突破將給智能客服、導航軟體、智能音箱等應用場景帶去顯著變化,阿里基於 ESIM 模型研發的智能語音點餐機、地鐵語音售票機等應用已在杭州、上海等地落地。

這不是阿里第一次開源前並畝沿技術。2018年達摩院開源了新一代語音識別模型DFSMN,吸引眾多研究者在該模型基礎上開展工作,甚至再度刷新語音識別世界紀錄。

F. 阿里演算法工程師主要做什麼

所謂的演算法,無非就是找漏洞,盡量減少一些人利用這些漏洞打破不正當的競爭。
現在的演算法很成熟了,不需要去開發新的東西。

熱點內容
安卓java編程 發布:2025-08-25 05:39:07 瀏覽:927
實用演算法試題 發布:2025-08-25 05:37:50 瀏覽:786
網路用語腳本 發布:2025-08-25 05:23:45 瀏覽:193
畢業mv腳本 發布:2025-08-25 05:22:56 瀏覽:812
對象存儲使用場景 發布:2025-08-25 04:55:09 瀏覽:490
裝wf鎖了一般原始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8-25 04:40:14 瀏覽:357
sql轉mysql 發布:2025-08-25 04:40:12 瀏覽:882
交互性編程 發布:2025-08-25 04:33:01 瀏覽:961
編譯器一般多少行代碼 發布:2025-08-25 04:32:28 瀏覽:769
asp班級源碼 發布:2025-08-25 04:28:06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