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root目錄
Ⅰ linux的/root 和/home有什麼區別
一、用戶不同
1、/root :/root等同於root用戶。
2、/home:/home等同於/home/當前的普通用戶名。
二、語法不同
1、/root :宿主目錄預設情況下是:/root。
2、/home:宿主默認目錄是/home/ms. shellms@ubuntums:~$ 中短~表示處在宿主目錄。
三、許可權不同
1、/root :是文件系統的最高層,其下面各個目錄各司其職,比如。bin:工具。
2、/home:每個用戶都在home目錄下有一個家目錄,以用戶名命名,也可以修改,許可權有限。
Ⅱ 原創:linux拓展root目錄(系統盤LVM)空間,超詳細
背景:由於最近要做環境遷移,需要在新的伺服器凱枝搭建環境,看了下新的雲伺服器頓時感覺淚流滿面,文件目錄太小,無法滿足需求;
fdisk -l 查看了一下磁碟情況,發現磁碟沒有完全分配,數據盤也沒有掛載(這個就不講了)
輸入lsblk進行磁碟分配查看,發現vda還有260G沒有盯灶敏分配,這樣就不用在vdb磁碟上分出來一塊了,直接把剩下的進行分區;
現在開始正式步驟
1,辯洞磁碟分區:輸入fdisk /dev/vda 進入分區,執行以下步驟
2,再次輸入lsblk,發現不顯示vda3
3,reboot重啟,再次lsblk查看,vda3已經出現
4,輸入pvs 查看
5,將新分區vda3創建pv ,輸入pvcreate /dev/vda3
6,查看vg ,輸入vgs
7,輸入vgdisplay或lvdisplay查看vgName,然後擴容名稱為centos的vg,輸入vgextend centos /dev/vda3
8,查看lv,輸入lvs
9,擴容根目錄lv,輸入 lvextend -L +165G /dev/mapper/centos-root (之所這樣是想著留著些空間後續可以分配到其他目錄)或者
lvextend -L +100%FREE /dev/mapper/centos-root(擴容所有剩餘空間)
10,查看lsblk,發現擴容完成
11,輸入xfs_growfs /dev/mapper/centos-root 在線自動擴展文件系統到最大的可用大小
如果使用ext4文件系統 resize2fs /dev/mapper/centos-root
12,進行重啟完成操作
Ⅲ 如何進入Linux根目錄
用LINUX SHELL命令。
用法:
cd 「你想要進的目錄」 //當目錄名稱中含有空格、中文或其它特殊字元時請用雙引號包括
以下是最常用的幾個目錄的寫法:
1、/ 代表根目錄
2、.當前目錄
3、.. 上級目錄
4、~ 當前用戶的默認工作目錄
註:目錄可以省略不寫, 與cd ~ 有相同的效果。
Linux根目錄結構:
(3)linuxroot目錄擴展閱讀:
Linux Shell常用shell命令
Linux Shell常用shell命令
一、文件、目錄操作命令
1、ls命令
功能:顯示文件和目錄的信息
ls以默認方式顯示當前目錄文件列表
ls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ls -l 顯示文件屬性,包括大小,日期,符號連接,是否可讀寫及是否可執行
ls -lh 顯示文件的大小,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大小 (例如 1K 234M2G)
ls -lt 顯示文件,按照修改時間排序
2、cd命令
功能:改名目錄
cd dir切換到當前目錄下的dir目錄
cd /切換到根目錄
cd ..切換到到上一級目錄
cd ../..切換到上二級目錄
cd ~切換到用戶目錄,比如是root用戶,則切換到/root下
3、cp命令
功能:文件
cp source target將文件source復制為target
cp /root /source.將/root下的文件source復制到當前目錄
cp –av soure_dir target_dir將整個目錄復制,兩目錄完全一樣
4、rm命令
功能:刪除文件或目錄
rm file刪除某一個文件
rm -f file 刪除時候不進行提示。可以於r參數配合使用
rm -rf dir刪除當前目錄下叫dir的整個目錄
5、mv命令
功能:將文件移動走,或者改名,在uinx下面沒有改名的命令,如果想改名,可以使用該命令
mv source target將文件source更名為target
6、diff
功能:比較文件內容
diff dir1 dir2比較目錄1與目錄2的文件列表是否相同,但不比較文件的實際內容,不同則列出
diff file1 file2比較文件1與文件2的內容是否相同,如果是文本格式的文件,則將不相同的內容顯示,如果是二進制代碼則只表示兩個文件是不同的
comm file1 file2比較文件,顯示兩個文件不相同的內容
Ⅳ Linux如何擴容root目錄空間(ubuntu server)
通過命令lsblk結果可判斷sda3是個邏輯卷組LVG共928.5G,現在分配了100G的空間創建了邏輯卷LV為根遲爛目錄/ ,所以可以使用邏輯卷擴容給/增加容量
第一步擴容lv, 命令是 lvextend -l 100%FREE /鬧旦粗dev/mapper/ubuntu—vgubuntu—lv
第二液鎮步應用到文件系統/目錄
這里的命令要根據根目錄的文件系統類型來用對應的命令,2種常見的類型是xfs和ext4,xfs的命令是xfs_growfs / ,ext4命令是resize2fs /
做完後用df -h查看
Ⅳ 在linux系統中,顯示/root目錄下所有文件的命令是
Linux系統中的所有文件都是在一個樹形的根目錄下,要想把所有文件都列出來程序是會死掉的,所以在Linux中有當前工作目錄的概念(當前工作目錄用cd命令進行切換)。顯示Linux中的文件的命令是ls命令,當然它顯示的是當前工作目錄下的文件,如果只輸入ls,它不會顯示當前目錄下的隱藏文件,如果要將隱藏文件也顯示出來,需要加上-a參數;如果需要顯示許可權、大小、所屬用戶用戶組的信息,可以加上-l參數。
Ⅵ linux如何進入root文件夾
1、首先,連接相應linux主機,進入到linux命令行狀態下,等待輸入shell指令。
Ⅶ 如何進入Linux系統的root文件夾中
1、連空握悄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斗渣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Ⅷ Linux中的根目錄下的各個文件都有什麼作用
1)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是UNIX類操作系統中根目錄的標准子目錄,包含可執行的程序(即准備運行的程序),以便達到啟動(即啟動)和修復系統的最小功能。
/bin是系統默認的路徑,它是系統發出命令時搜索相應程序的目錄列表。這意味著,只要在命令行中輸入文件名,然後按下Enter鍵,就可以運行/bin中的對應的可執行文件(即,可運行程序)從而達到我們執行命令完成對應功能的操作。
2)boot
這裡面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Linux的引導過程是Linux上的開源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上的初始化。它涵蓋了從初始引導到啟動初始用戶空間應用程序的許多步驟。同樣讓我們打開boot看看,裡面的內容。
3)dev
/dev是特殊文件或設備文件的位置。它突出顯示了Linux文件系統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切皆文件/目錄。
4)etc
etc目錄用來存放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它包含所有與系統相關的配置文件。
5)home
使用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zh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zhang我們通常同「~」來表示家目錄。
6)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內核模塊和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是二進制文件。它們對於基本系統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7)lost+found
每個文件系統即每個分區都有自己lost+found的目錄。你會在這里找到被損壞的文件的恢復位。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後,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也就是說它對於恢復由於許多原因如電源故障而沒有正確關閉的文件是有用的。
8)media
這是linux中的播放器。Linux媒體播放器和任何其他媒體播放器一樣做同樣的事情:播放音頻和視頻。在本文中,「Linux媒體播放器」被用於作為Linux視頻播放器和Linux音頻播放器的雙重任務的軟體。
9)mnt
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這是一個通用的掛載點。該目錄通常包含掛載點或子目錄,在其中安裝軟盤和CD。
10)opt
這個目錄是為所有不屬於默認安裝的軟體和附加包保留的。因為要遵守FSSTND,所有第三方應用程序都應該安裝在這個目錄中。
11)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
12)root
root包含一個先進的GNU/Linux操作系統。它的目標是穩定、靈活和快速。root是一個通用系統,包括伺服器和工作站使用的軟體。root包括現代和強大的桌面環境。它是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作為系統的擁有者,它的特權就是單獨擁有一個目錄。
13)sbin
/sbin是Linux和其他UNIX類操作系統中root目錄的標准子目錄,包含可執行程序(即准備運行)程序,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Ⅸ Linux中在當前用戶(root用戶)用戶主目錄下創建一目錄(new)
1、首先查看當前的路徑,輸入pwd,回車。
(9)linuxroot目錄擴展閱讀:
mkdir命令:
用來創建指定的名稱的目錄,要求創建用戶在當前目錄具有許可權,並且指定的目錄名不能是當前目錄中已有的目錄。
命令格式:
mkdir [選項] [目錄]
命令參數:
-m --mode=模式,建立目錄的時斗畢凳候同時設置目錄的許可權;
-p --parents 若所建立的上層目錄目前尚未建立,則會一並建立上層目錄;
-v --verbose 每次創建新目錄都顯示信息;
-h --help 幫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