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紡紗演算法

紡紗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3-04-13 14:17:32

『壹』 紗線的公支與英支的換算方法

二者的的換算公式:1公支(N)=1.693英支;1英支(S)=0.591公支。
純棉與滌棉的公支、英支的實用轉換:
1、純棉紗公英制支數的關系:
公制支數=1.715英制支數(英制支數的回潮率為9.89%);
英制支數=0.5831公制支數(公制支數的回潮率為8.5%)。
2、純棉紗號數與支數的關系:
號數=583.1/英制支數;
或號數=1000/公制支數。
3、滌棉紗公英制支數的關系:
公制支數=1.7006英制支數(英制支數的回潮率為3.70%);
英制支數=0.588公制支數(公制支數的回潮率為3.20%)。
4、滌棉紗號數與支數的關系:
號數=588/英制支數或號數=1000/公制支數。
拓展資料:
什麼是紗卜嘩線?
紗線是一種紡織品,用各種紡織纖維加工成一定細度的產品,用於織布、制繩、制線、針織和刺綉等,分為短纖維紗,連續長絲等。
紗線的細度有多種表示方法,例如號數、公制支數、英制支數、旦尼爾等(見支數)。紗線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數表示。
毛紗及毛線一般用於紡織羊毛衫、毛褲、毛背心、圍巾、帽子及手套和編織各種春秋季節服飾用品,除保暖外還有裝飾作用。
什麼是公支?
公支,即公制支數,單位重量(每克)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長度為米的倍數,或者每千克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長度為千米的倍數,常以Nm表示。
什麼是英支?
英支是1磅紗線所具有的840碼長度的個數,是用於紡織中的計數單位。常與公支進行悄森轉換。1S=1.69SN 。
支是一種定重製的纖度單位。它是指1磅重的紗線所具有的840碼長的倍數。若干倍即為若干支。如稱重一磅的紗線長度為25200碼,是840碼的30倍,那麼這些紗就是30英支(30S )。
「S」的數值與紗線的粗細成反比。「S」值越高,紗線越細;反型運行之則粗。
棉、粘膠短纖及與之混紡的合成纖維均用英支(S)表示。麻有時也用「S」。
氣流紡還只能紡比較粗的紗線,一般在30英支以下,它紡紗速度快,紗線條干,毛羽、較環錠紗要好。
英制支數(定重製):單位重量(1磅=453.6克)的纖維或者紗線在公定回潮率(英制)時的長度為840碼(1碼=0.9144米)的倍數。幾個840碼就是英制幾支紗。(常以Ne表示)。單位符號為S。

『貳』 針織怎麼計算紗線比例

計算公式如下:
(45+37.5)/32=2.5781
19/10=1.9
2.5781+1.9=4.4781
C32/1:2.5781/4.4781=57.6%
C10/渣拿搭1:1.9/4.4781=42.4%
這樣算基本上也還蠻准敏物地

還有如拿一種演算法,就是將面料切圓刀,然後將32S和10S拆分開,分別稱出克重,即可得出成分比例。

『叄』 匹布的製成率怎麼算

匹布的製成率的演算法:
1、一噸原棉紡成多少棉紗就是製成率,製成率的倒數就是用棉量。
2、紡紗就是取動物或植物性纖維運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為一連續性無限延伸的紗線,以便適用於織造的一種行為。有些國家也把化學纖岩搭維噴絲和從蠶繭抽絲稱為紡紗,但在中國則分別稱化學纖維紡絲、制絲、噴絲和繅絲,不稱為紡紗。
布,常表示亮棗斗為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敬磨、棉布、布料。其他含義:①散開;傳播。②宣告;宣布。③安排;設置。④陳述:強齊壓境舉朝憂,韋布誰知握勝籌?——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⑤姓。源於羌族,出自戰國時期趙國大夫布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出自《易·說卦》:「坤為布。」

『肆』 紗線預加張力的演算法

您好笑液拿,紗線的預張力算式為:△F=XK (1)
式中:
X-紗線的線密度/tex;
K-預張力系數。碰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埋激幫到您~~

『伍』 多少紗支的紗線對應多少針的機器

橫機針數與紗線支數的對應關系

針數G:是描述針床上規定長度內(通常1英寸)所具有的針距數段念。針數越小,針間距越大。

支數NM :是描述紗線的粗細握正困的。支數越小,紗線越粗。當然,衡量紗線粗細, 還有特克斯TEX及旦尼爾D兩個指標。這兩個指標越小,紗線就越細了。

於幾針的機器對應多少清攔支數的紗線, 是有個公式的,如下:

Nm = G2 / K

Nm毛紗的支數; G機號(針數); G2=G的平方

K:適宜加工紗線細度的常數,一般取7-11之間(也有認為是取6-8之間), 但通常針數越大K值越大; 當然也要看紗線的種類: 如蓬鬆度不一致或帶彈力的紗, 通常K值要大些。一般情況下,編織純毛紗線時,K值取9合適;編織腈綸膨體紗時,K值取8較合適。

現將常用的橫機機號與適宜加工紗支的范圍列表如下:

以上, 通常是指單股紗的演算法; 如涉及多股紗線, 則對應針數G演算法如下:

NM(公支): 針數= {支數 / 股數/ 進線數 x 9 } 開根號

S (英支): 針數= {支數 / 股數/ 進線數 x 9 x 1.69} 開根號

一般來說,英支用於棉紗類,公支用於毛紗類,旦尼爾用於長絲類。

換算關系:

NM=S x 1.69

S=5319 / D

例如:32S/2 100%cotton 2條: {32 / 2 / 2 x 9 x 1.69}開根號就是11.03 ,最適合做11G,但是一般用12G做。

橫機各針型對應紗支數:

針種 NM公制支數(羊毛,兔毛) NE英制支數(棉,麻)

1.5G 0.32/1支—0.2/1支 0.19/1支—0.12/1支

3.5G 1.75/1支—1.11/1支 1.03/1支—0.66/1支

5G 3.57/1支—2.27/1支 2.11/1支—1.34/1支

7G 7/1支—4.5/1支 4.1/1支—2.6/1支

9G 11.6/1支—7.4/1支 6.8/1支—4.4/1支

12G 20.6/1支—13.1/1支 12.2/1支—7.7/1支

14G 28/1支—17.8/1支 16.6/1支—10.5/1支

16G 36.6/1支—23.3/1支 21.6/1支—13.8/1支

18G 46.3/1支—29.5/1支 27.4/1支—17.4/1支

NM=針種G平方/K NE=針 種G平方/K÷1.69 K=7–11 常取9(資料來源:雲綉網,刺綉綜合服務網站)

『陸』 紗線成分比例計算

150D*[16S+7S/2]/165*46,成品門副是280CM

我不知道緯向16S+7S/2,這個是什麼意思,我把他理解為:
緯向是一個16S和一根7S雙股的紗線交替,那麼,以下是我的演算法
經線:(150D * 165/2.54 * 280)/9000=303克
緯向:一、(5315/16 * 46/2.54/2 * 305上機門幅 )/9000=101克
二、(5315/3.5 * 46/2.54/2 * 305)/歲遲碼9000=466克
考慮到經縮,隨便取為5%,則經線克重=303/95%=319克

總的克重為886克左右
每米面料的原料成本為,經線150D的乎哪319克的價格A
緯線16S的101克的價格B
緯線7支雙股的466克的價格C

織旦缺造費假如以每梭0.0015元計算,每公分的緯線有46/2.54=18.1梭
織造費就等於0.0015*100*18.1=2.7左右

『柒』 牛仔布成本核算公式。請詳細點,高分請教。。。

坯布成本核算方法匯總
要計算首先要弄弊粗清兩個公式:
1、紗支(英支)也就是我們通常用S表示的,與旦尼爾(用D表示)的換算公式:S=5315/D
2、旦尼爾數表示9000米紗線的克數,比如我們經常說的100D就表示9000米紗線的重量為100克。
知道這兩點,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舉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經紗和緯紗的根數,63"表示面料的門幅為63英寸。
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談襲,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67克
然後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67)÷1000×25=5.08元
然後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該面料的總價則為:5.08+2.16=7.24,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捨五入了。
再說一下彈力面料:
一般彈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門幅僅有48"/50"。
舉例說明:40S*40S+40D/133*7248"/50",此為成品的門幅和經緯密,坯布門幅則要做到72"。
每米經紗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緯紗用量:72(緯密)×72(門幅)×(5315÷40)÷9000*1.1=84克
72(緯密)×72(門幅)×12(旦數)÷9000=7克,註:4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12D,7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25D
每米緯紗用量為:84+7=91克
後面的演算法嘛,同上。
另外在告訴大家一個經驗公式:用紗量=0.63*門幅(英制)*密度(英制)/紗支(英制) 系數0.63根據每家工廠實際情況可調整;對於彈力紗40D的紗支減0.5,如32S+40D算做31.5,70D的減0.9即可;
緯向彈力的成品和上機含卜兄的門幅經緯密關系:坯布門幅/上機門幅=1.4左右,成品經密/上機經密=1.4左右;具體根據後整理情況有波動;

面料米重公式的演算過程_致新手
以21S*140D/104*6657/58門幅為例
經紗21S代表454克紗所具有的840碼的個數是21個
那麼就是21*840*0.9144米
經紗每米重量(G/M)=454/21/840/0.9144克
現在算經紗的根數:經密104代表每英寸有104根
58英寸的經紗根數=104*58(根)
我們要求的是米克重那麼每根經紗的米數就是1米
58英寸內經紗的總長度就是104*58米
經紗的總重量/米=454/21/840/0.9144*104*58
總結公式每米面料經紗重量=454/英支數/840/0.9144*經密(每英寸)*門幅(英寸)
我手邊沒有計算機簡化以後就是:
每米面料經紗重量=0.59055/英支*經密*門幅
緯紗140D代表9000米絲的重量是140克
那麼緯紗每米的重量=140/9000克
現在算緯紗的根數:緯密66代表每英寸有66根
我們求的是每米面料所以是1米里緯紗的根數=1/0.0254(英寸)*66
1/0.0254是1米換算成英寸等於39.74
現在算每根緯紗的長度=58*0.0254米
緯紗的總米數=39.74*66*58*0.0254米
每米面料緯紗的重量=140/9000*39.74*66*58*0.0254克
簡化以後就是
每米面料緯紗的重量=旦數/9000*緯密*門幅
其實這兩個公式的演算主要要求我們理解旦數和支數的定義
每米用紗量=每米克重*密度*幅寬
英支計數每米克重=0.59055/Ne
丹尼爾計數每米克重=D/9000
如果是全棉的話也一樣算的啦
如果是錦棉滌棉等經向用旦數表示的那就倒一下啦
如果經向或者緯向是2根紗或絲的那麼旦數或支數取平均數啊
這樣演算法是不是麻煩了一點,我有一種方法:
每平方米=583/紗支SX( 經密+緯密)X39.6X0.001
"百米用紗量=(經密/經紗支數+緯密/緯紗支數)*門幅*系數
這個公式適用於快速計算,一般估算。
系數根據不同原料而分,如果是棉:系數為0.064--0.068"
一般只用於纖維素纖維(棉,麻,或者T/C,T/R),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公式主要針對短纖維的,中長纖維(比如:T/R仿毛)用這個公式計算會有比較大的誤差。而且,這是一個素色坯布(也就是染色布)的計算公式(色織不能用)!
另外要注意一點,公式裡面的門幅是坯布門幅,不是成品的門幅。舉例說:43/4"(成品)--47「(坯布);57/8/9"(成品)--63」(坯布),這些都是常規,無彈力的。彈力品種又分四面彈(經緯向都有氨綸);緯向彈力。用緯向彈力舉例說明,72"的坯布,成品通常只有48/50"了。門幅變化很大。因此,現在做彈力的品種通常要說明成分。含棉多少,氨綸多少。總之一句話,紡織品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
現在用上面的公式通過常規品種舉例說明:
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要知道它的百米用紗量
百米用紗量=47×(128/20+60/16)×0.059054=28.17(KG)
相當於281.7G/M
呵呵,再羅嗦一句:其實百米用紗量對於面料的價格計算意義不大,因為這個數值只是得出了原料的用量,坯布的價格還牽涉到人工,機構損耗等多項因素。而且,原料的價格最近兩年由於市場放開以後上浮很大,不要說去年和今年的價格完全不同,就是上個月和本月的價格也不盡相同。所以,我認為百米用紗量的結果對於計算面料的理論克重還有一定的意義。
還那上面一個結果來說吧: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每米用紗281.7G,那麼染色以後的成品克重會是多少哪?
我也提供一個公式僅供參考:每米用紗量×退漿率(通常為0.9左右,根據品種不同還有所變化)/成品門幅(要換算成米制)。因此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成品克重=281.7×0.9/1.12=226.3G/SQM(平方米)。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有兩個疑問。1)為什麼染化料不計入總量?這是由於染料對於織物的影響非常小。通常增加總量也在2~5克(根據織物厚薄)。相對於總體總量影響很小。當然,上漿或者塗層整理會明顯增加克重,就不能忽略。而一旦生產出現問題,比如返絲光,返還原不僅會使織物手感有明顯變差,強力降低,也會使總量下降。2)為什麼在實際當中128×60的紗卡只能達到220~225克呢?這就得從我國紡織業的現狀說起。由於紡織業這個傳統行業性質,決定了我國紡織業除極少一部分企業以外,大家都是採用價格競爭的。互相壓價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俗話說「一分價,一分貨」,價格降低不可避免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事實上,幾乎不存在不偷工減料的企業。有些企業由於年代久遠,工藝純熟。在配棉上下功夫,採用低一個標號的原料,甚至有低兩個標號的原料。一樣可以正常生產。一些年輕的企業他沒有這樣的技術,就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方法。就拿128×60紗卡來說吧。其實熟悉面料的人都知道,市面上幾乎就沒有正宗的20S的紗線。通常都是21S,甚至是21.5S的紗代替的。這樣自然克重達不到理論總量了。還有就是,密度尤其是緯密能否達到60根的要求。事實上,多數坯布廠採用降緯密的方法降低成本。因此,購買坯布時一定要在合同中定明經向縮率。是3%還是5%。
綜上所述,我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理論數據僅供參考。絕大多數情況是要打折扣的。不能盲目迷信!
不知不覺說了這么多,希望我的體會能給大家一定的幫助。如有不同意見希望能與大家交流。謝謝!
補充一點
1.單位
⑴、定長制:
A. 特克斯:1000米長度的紗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量克數稱為特數。
公 式:Ntex =(G/L)×1000
式 中:G為紗的重量(克),L為紗的長度(米)
B. 旦尼爾:9000米長的絲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量克數稱為旦數。
公 式: Nden=(G/L)×9000
式 中:G為絲的重量(克),L為絲的長度(米)
⑵、定重製:
A. 公支數(公支):1克紗(絲)所具有的長度米數。
公 式:Nm=L/G
式 中:1為紗(絲)的長度(米),G為紗(絲)的重量(克)
B. 英支數(英支):1磅紗線所具有的840碼長度的個數。
公 式:Ne=(L/G)×840
式 中:L為紗(絲)的長度(碼),G為紗(絲)的重量(磅)。
2、單位換算
A.特數Ntex與英制支數Ne
Ne=C/ Ntex(C為常數,化纖為590.5、棉纖為583,如果為混紡紗可根據混比進行計算,如:T/JC(65/35)45S紗線C=590.5*65%+583*35%=588,然後按公式計算便可)
B.英制支數Ne與公制支數Nm
純化纖:Ne=0.5905Nm 純棉:Ne=0.583Nm
混紡紗線: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
3、特數Ntex 與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數Ntex 與旦數Nden
Nden=9*Ntex
怎樣測量布料收縮率
一、樣品布的取得及胚布單位面積的測量
,剪布時要沿同一根經(或緯)剪布。如果無法准確的沿同一根經(緯)請先剪下布樣,經拆除數根經緯紗,再剪一次即可獲得沿同一根經(緯)紗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樣品布。
將樣品布在精密度0.001g的天平上稱其重量並換算成胚布單位面積的重量。今舉例如下:
二、 織物分析
將前述取得樣品進行織物分析其項目如下:
1、織物組織圖之建立:利用分析鏡、由樣品左方觀察第一根經紗與第一根緯紗之交錯情形,如果是經浮請在組織圖上記上組織號。再由下而上看第一根經紗與第二、三、四…根緯紗交錯情形,一直到組織號重復出現為止。再依序觀察第二、三、四…根經紗,直到找出重復出現為止。繪出織物一完全組織圖。
2、經緯紗收縮率之測量值:
請記下經(緯)紗在布內之長度(設經紗在布內長 l1=6cm 緯紗 l2=8cm上下各留1cm以 便夾持)。在標准荷重之下,以游標尺測量拉伸後之長度,設經紗L1= 6.32cm,緯紗L2=8.22cm 則經紗收縮率S1= = 5.06%捲曲率C1= =5.33% 緯紗收縮率S2= =2.68% 捲曲率C2= =2.75% 此部分之測量最容易產生誤差,必須和後面計演算法相印記。依CNS11263L3216標准荷重250m之紗重(Bulky Yarm為125m紗重)。
(三)經緯紗密度之計測值:
計算樣品布內經紗總根數及緯紗總根數,此部份是計數值,因此可能產生之誤差為零。設前述之樣品經紗378根則經密(n1:根/寸) n1= ×2.54 = 96.01根。 緯紗252根則經密n2= ×2.54 = 80.01根。
(四)經緯紗之丹尼數:
經緯紗之丹尼數是影響經緯紗收縮率值是否正確最大變因。丹尼數之測量來源有三:1.在樣品布試織時,直接測量筒子紗丹尼數之平均值,此數值可信賴度較高,設經紗丹尼數:D1=148.9丹尼,D2=302.5丹尼。2.由客戶訂單上直接指定的經緯紗丹尼數,此丹尼數恐與樣品之丹尼數有所誤差設:D1=150 ,D2=300。
3.利用樣品布分別稱出所拆出的經緯紗重,設:W1=0.520g,W2=0.856g,則經緯紗的丹尼數可利用下列公式計算:經紗丹尼數D1= 例如 l1=8cm,a=378根,S1=5.06%,W1=0.520g,D1= ×0.520 = ×0.520 = 146.94丹尼。緯紗丹尼數D2= 例如l2=10cm,b=252根, S2=2.75%,W2=0.856g, D2= ×0.856 = ×0.856 = 297.57丹尼。
4.經緯紗的種類:可以利用燃燒法、纖維長度法、化學葯品處理法、染色法以及比重法來鑒別經緯紗的種類,本例題假設鑒別出經緯紗均為特多龍加工絲(Teteron Woolie)簡稱為T.W。
5.利用天平分別稱出樣品布中經緯紗的重。利用天平稱出經紗重W1=0.520g,緯紗重W2= 0.856g,共計1.376g,和未分析前稱重1.391g相差0.015g,即所謂實驗誤差1.08%(減輕)。因此W1修正為0.520 ×(1+1.08%)=0.526g。W2修正為0.856×(1+1.08%)= 0.865g。合計仍為1.391g。
三、由公式計算出經緯紗的收縮率
由前列公式 D1= × W1 D2= ×W2 則S2= 1-(一)樣品布的經緯紗丹尼數直接由筒子紗測出。D1=148.9丹尼,D2=302.5丹尼,其餘 l1=8g,l 2=10cm,a=378根,b=252根,W1=0.526g,W2=0.865g,均為測量值誤差極少。S1=1- =0.0489=4.89% S2=1- =0.0208=2.08%
(二)樣品布的經緯紗丹尼數直接由客戶指定。D1=150丹尼,D2=300丹尼S1=1- =0.0598=5.98% S2=1- =0.0289=2.89% *此部分和樣品實際丹尼數產生誤差。如果使用D1=150 丹尼,D2=300丹尼織造時,W1及W2之重量會產生改變。
(三)樣品布的經緯紗丹尼數直接由測出之S1及S2算出。因為直接使用S1及S2之實測值算出D1=146.92丹尼,W1=0.520g,D2=297.33丹尼,W2=0.856g,代入公式後S1及S2即為實測值。S1=1- =0.0506=5.06% S2=1- =0.0268=2.68% *此部分的經緯收縮率,可能因分析的技術以及荷重之大小影響所測出之S1及S2值。如果結果和第1項比較可以修正分析者分析織物的技巧,均將三種方式結果比較如表1。
四、如何獲得正確的經緯紗收縮率及其應用
(一)稱布樣重量時,所使用的天平必須能測出0.001g以下重量,天平精密度越高,測出數值越正確。
(二)由筒子紗測出經緯紗的丹尼數時,長度越長,荷重標准越正確,測出丹尼數越正確,而且多次測量求其平均值,可得正確的經緯紗丹尼數。(三)利用樣品布分析織物的重量,經緯紗的根數及丹尼數,量測經緯紗的收縮率時,採用樣品布的尺寸越大,測出的結果誤差越小。
(四)利用樣品布分析經緯收縮率時,截取兩點間的距離以及荷重標准(以250m加工絲125g紗重)都會影響測量結果。因此檢驗時越科學化、越多次,測量求其平均則越正確。(五)各種布機經紗張力控制大小會影響經紗收縮率,當張力大時經縮率會減少,緯縮率會增加;反之經紗張力小時經紗收縮率會增加,緯紗收縮率會減少。(六)織造時增加緯紗的曳引力則緯縮率減少,所謂增加緯紗曳引力,如供緯張力增加、水壓、水量增加、主副壓力增加等。(七)經緯紗的收縮率S1及S2和經緯紗捲曲率C1及C2要分別清楚,尤其在彈性較大的經緯紗兩者差異很大。記住下列公式: S= ×100% C= ×100% 1+C
(八)織布機上常用到的計算鋼筘公式:筘號x(筘/2寸)= ×2 筘羽y(筘/寸)= ×1
(九)織布機上常用到的計算變換齒輪數: 緯密(根/寸)n2= × 穿筘幅(R/S)
(十)經緯用紗量之計算公式:單位:經緯密 n1 :根/寸胚布幅 :寸 訂貨長度 :公尺 經紗用紗量(kg)= 緯紗用紗量(公斤)、
織物規格
一、織物規格
包括紗線原料、支數、混合比、布幅、紗線細度、織物密度、織物組織結構。
1.紗線原料與混合比表示法
1)純紡紗:單一纖維製成的紗線,如純棉紗、純滌紗等。
2)混紡紗:由二種或二種以上不同纖維按一定比例混合紡制的紗線,如滌棉混紡紗,滌粘混紡紗等。
3)包芯紗:以一種長絲或纖維為芯,被另一種纖維包纏其表面形成的紗線,如純棉紗包纏滌長絲、純棉紗包纏彈力絲等。
4)長絲:有天然長絲及化纖長絲,如蠶絲、滌長絲等。
紗線代號表示:
經線T緯紗W
精梳紗J燒毛紗G
滌棉混紡T/C滌粘混紡T/R
棉麻混紡C/Ra棉維混紡C/V
毛滌混紡W/T
2.布幅:織物的緯向寬度
坯布幅=機上布幅-下機緯縮如119.5公分(47英寸)
成品布幅=坯布幅-印染整理緯向縮率如91.5公分(36英寸)
長度表示單位:公制(cm)英制英寸
3.紗線細度:
1)號數(定長制):單位長度(1000米)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常以「Tex」表示)。
2)但尼爾(定長制):單位長度(9000米)的長絲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常以「d」表示)。
3)英制支數(定重製):單位重量(1磅)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長度為840碼的倍數。幾個840碼就是英制幾支紗。(常以Ne表示)。
4)公制支數(定重製):單位重量(每公斤)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長度為千米的倍數。(常以Nm表示)。
5)純棉紗公英制支數的關系:
公制支數=1.715英制支數(英制支數的回潮率為9.89%)
英制支數=0.5831公制支數(公制支數的回潮率為8.5%)
6)純棉紗號數與支數的關系:
號數=583.1/英制支數或號數=1000/公制支數
7)滌棉紗公英制支數的關系:公制支數=1.7006英制支數(英制支數的回潮率為3.70%);英制支數=0.588公制支數(公制支數的回潮率為3.20%)。
8)滌棉紗號數與支數的關系:號數=588/英制支數或號數=1000/公制支數。
4.織物密度:單位長度內紗線的根數
經的密度:緯向單位長度內經紗根數(除布邊外)(公制用根/10cm,英制用根/英寸表示)。
緯向密度:經向單位長度內的緯紗根數(除布邊外)。
如523.5*283(根/10cm)或133*72(根/時)
表示紗支粗細單位的轉換
定長制計算公式:
(1)、旦尼爾(D) =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2)、特克斯(號數)[tex(H)]: tex=g/L*1000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定重製計算公式:
(1)、公制支數(N):N=L/G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2)、英制支數(S):S=L/(G*84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磅),L為絲線的長度(碼)
2、選擇換算公式:
(1)、公制支數(N)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數(S)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與特克斯(tex)的換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tex=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6)、特克斯(tex)與公制數(N)的換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dtex=10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與公制支數(N)的換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與英制英寸(inch)的換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與英制碼(yd)的換算公式:1碼=0.9144米
(12)、綢緞平方米克重(g/m2)與姆米(m/m)的換算公式:1m/m=4.3056g/m2
(13)、綢緞的實際重量與磅重的換算公式:
磅重(lb)=每米綢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斜紋布 T/C 65/35 14*14 80*52的克重是多少?
1. 將一英寸的經緯密化成10厘米的經緯密。
3.937 x 80=315 3.937 x 52=205
2. 588 / 14 =42 (588除以支數化成號數。588是T/C 65/35 時的常數,若混紡比不同,常數也不同)
3. 315 x42 /100=132.3 205x42/100=86 132.+86=218
( 除以100 將厘米化成米)
請教一下,3.937是定數嗎?
那T/C 80/20 時的常數又是什麼呢?
3.937=10/2.54
T/C 80/20 是 589
這里的密度是指成布經緯紗支密度,即使是計算坯布的克重也是欠妥的,沒有考慮進去織縮率。

牛仔布經紗緯紗用量計算公式
經紗是10支和6支,比例是3比1,總頭份是4850,哪位能教我一下用量演算法,
百米用經紗=經密/支數*門幅*0.0065

百米用緯紗=緯密/支數*門幅*0.0065

百米用經紗=(經紗號數*總經根數/(1-經縮率))/10000*1.01

百米用緯紗=緯紗號數*緯密*3.937*(筘幅+回絲)/100000*1.003

經紗百米用紗量計算:

=0.06×總經根數/經紗支數×(1-織縮)%×(1-預縮)%×A布率%

a經紗用量=號數×總經根數/(1-經織縮率)×1/(1-預縮縮率)×1/10000×(1-回絲率)(公斤/百米)

=總經/840/支數×(1+織縮)×(1+回絲率)/(1-預縮縮率) (磅/碼)

b緯紗用量=緯密/10×號數×總經/(筘號×2)×2.54×1/10000×(1-回絲率)×1/(1-預縮縮率) (公斤/百米)

=總經/筘號/2/840/支數×緯密×(1+回絲率)/(1-預縮縮率) (磅/碼)
--------
以上是百米用紗量的計算,然後乘以紗線的單價就得到了牛仔布的原料成本。
後整理程序,比如絲光,定型,塗層,都是固定的每米加上多少錢。
每個公司都有固定的管理成本和利潤規劃需要加上去,就是牛仔布的出廠價格了。
具體的肯定不能多少的,希望樓主明白。

『捌』 紡織面料中的D數和F數S是什麼意思哪位高手能解釋一下,謝謝

D數:指9000米紗的重量。F數;指單紗的合成只數。

『玖』 26支的紗線可以用14針橫機嗎

單股26支適合14針橫機。
根據行孫余演算法可以得出2股26支比較適合12針橫機,2股48支或者單股26支比較適合14針橫機的結論。橫機針數與紗線支數的對應關系有以下兩個公式檔滾:
1、單股紗對於幾針的機器對應多少支數凱昌的紗線:Nm = G2 / K。Nm毛紗的支數, G機號(針數), G2=G的平方。
2、多股紗線,則對應針數G演算法如下:NM(公支): 針數={支數 / 股數/ 進線數 x 9 } 開根號,NE (英支): 針數= {支數 / 股數/ 進線數 x 9 x 1.69} 開根號,換算關系:NM=NE x 1.69,NE=5319 / D。

『拾』 紡織業中,紗線的百米克重和支數關系是什麼

一克棉紗能拉出多少米就多少紗支,比如拉60米就是60S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5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8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12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32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7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43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39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803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11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