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查看內核參數
① 如何查看linux伺服器的cpu數量,內核數,和cpu線程數
lscpu命令,查看的是cpu的統計信息.x0dx0ablue@blue-pc:~$ lscpux0dx0aArchitecture: i686 #cpu架構x0dx0aCPU op-mode(s): 32-bit, 64-bitx0dx0aByte Order: Little Endian #小尾序x0dx0aCPU(s): 4 #總共有4核x0dx0aOn-line CPU(s) list: 0-3x0dx0aThread(s) per core: 1 #每個cpu核,只能支持一個線程,即不支持超線程x0dx0aCore(s) per socket: 4 #每個cpu,有4個核x0dx0aSocket(s): 1 #總共有1一個cpux0dx0aVendor ID: GenuineIntel #cpu產商 intelx0dx0aCPU family: 6x0dx0aModel: 42x0dx0aStepping: 7x0dx0aCPU MHz: 1600.000x0dx0aBogoMIPS: 5986.12x0dx0aVirtualization: VT-x #支持cpu虛擬化技術x0dx0aL1d cache: 32Kx0dx0aL1i cache: 32Kx0dx0aL2 cache: 256Kx0dx0aL3 cache: 6144Kx0dx0a x0dx0a 查看/proc/cpuinfo,可以知道每個cpu信息,如每個CPU的型號,主頻等。x0dx0a#cat /proc/cpuinfox0dx0aprocessor : 0x0dx0avendor_id : GenuineIntelx0dx0acpu family : 6x0dx0amodel : 42x0dx0amodel name : Intel(R) Core(TM) i5-2320 CPU @ 3.00GHzx0dx0a.....x0dx0a 上面輸出的是第一個cpu部分信息,還有3個cpu信息省略了。x0dx0a x0dx0a 內存x0dx0a 概要查看內存情況x0dx0a free -mx0dx0a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x0dx0a Mem: 3926 3651 274 0 12 404x0dx0a -/+ buffers/cache: 3235 691x0dx0a Swap: 9536 31 9505x0dx0a 這里的單位是MB,總共的內存是3926MB。x0dx0a x0dx0a 查看內存詳細使用x0dx0a# cat /proc/meminfox0dx0aMemTotal: 4020868 kBx0dx0aMemFree: 230884 kBx0dx0aBuffers: 7600 kBx0dx0aCached: 454772 kBx0dx0aSwapCached: 836 kBx0dx0a.....x0dx0a x0dx0a 查看內存硬體信息x0dx0admidecode -t memoryx0dx0a# dmidecode 2.11x0dx0aSMBIOS 2.7 present.x0dx0aHandle 0x0008, DMI type 16, 23 bytesx0dx0aPhysical Memory Arrayx0dx0a Location: System Board Or Motherboardx0dx0a....x0dx0a Maximum Capacity: 32 GBx0dx0a....x0dx0aHandle 0x000A, DMI type 17, 34 bytesx0dx0a....x0dx0aMemory Devicex0dx0a Array Handle: 0x0008x0dx0a Error Information Handle: Not Providedx0dx0a Total Width: 64 bitsx0dx0a Data Width: 64 bitsx0dx0a Size: 4096 MBx0dx0a.....x0dx0a 我的主板有4個槽位,只用了一個槽位,上面插了一條4096MB的內存。x0dx0a x0dx0a 磁碟x0dx0a 查看硬碟和分區分布x0dx0a# lsblkx0dx0a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0dx0asda 8:0 0 465.8G 0 diskx0dx0a├—sda1 8:1 0 1G 0 part /bootx0dx0a├—sda2 8:2 0 9.3G 0 part [SWAP]x0dx0a├—sda3 8:3 0 74.5G 0 part /x0dx0a├—sda4 8:4 0 1K 0 partx0dx0a├—sda5 8:5 0 111.8G 0 part /homex0dx0a└—sda6 8:6 0 269.2G 0 partx0dx0a 顯示很直觀x0dx0a x0dx0a 如果要看硬碟和分區的詳細信息x0dx0a# fdisk -lx0dx0aDisk /dev/sda: 500.1 GB, 500107862016 bytesx0dx0a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60801 cylinders, total 976773168 sectorsx0dx0a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x0dx0a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x0dx0aI/O size (minimum/optimal): 4096 bytes / 4096 bytesx0dx0aDisk identifier: 0x00023728x0dx0a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x0dx0a/dev/sda1 * 2048 2148351 1073152 83 Linuxx0dx0a/dev/sda2 2148352 21680127 9765888 82 Linux swap / Solarisx0dx0a/dev/sda3 21680128 177930239 78125056 83 Linuxx0dx0a/dev/sda4 177932286 976771071 399419393 5 Extended/dev/sda5 177932288 412305407 117186560 83 Linuxx0dx0a/dev/sda6 412307456 976771071 282231808 83 Linuxx0dx0a x0dx0a 網卡x0dx0a 查看網卡硬體信息x0dx0a# lspci | grep -i 'eth'x0dx0a02:00.0 Ethernet controller: Realtek Semiconctor Co., Ltd. RTL8111/8168B PCI Express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 (rev 06)x0dx0a x0dx0a 查看系統的所有網路介面x0dx0a# ifconfig -ax0dx0aeth0 Link encap:乙太網 硬體地址 b8:97:5a:17:b3:8f x0dx0a .....x0dx0alo Link encap:本地環回 x0dx0a .....x0dx0a 或者是x0dx0aip link showx0dx0a1: lo:
② 如何查看已安裝的Linux內核
[root@moban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查看Linux系統32位or 64位
[root@moban ~]# uname –m
x86_64 //64位系統
i386/畢模i686 //32位系統
##查看大數缺Linux系統的內核版本
[root@moban ~]# uname –r
2.6.32-504.e16.x86_64
##查看Linux系統全部信息
[root@moban ~]# uname -a
Linux moban 2.6.32-431.el6.x86_64 #1 SMP Fri Nov 22 03:15:09 UTC 2013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經驗豐富的運維人員可以合理恰當的組合命令與參數,使Linux字元命令更加的靈活且相對減少消耗系統資源。《Linux就該這么學》linuxprobe。com精挑細選出最應該先學習的系統工作、系統狀態、工作目錄、文件、目錄、打包壓縮與搜索等工作滾辯所需的命令。
③ linux 內核參數優化
一、Sysctl命令用來配置與顯示在/proc/sys目錄中的內核參數.如果想使參數長期保存,可以通過編輯/etc/sysctl.conf文件來實現。
命令格式:
sysctl [-n] [-e] -w variable=value
sysctl [-n] [-e] -p (default /etc/sysctl.conf)
sysctl [-n] [-e] –a
常用參數的意義:
-w 臨時改變某個指定參數的值,如
#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a 顯示所有的系統參數
-p從指定的文件載入系統參數,默認從/etc/sysctl.conf 文件中載入,如:
以上兩種方法都可能立即開啟路由功能,但如果系統重啟,或執行了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所設置的值即會丟失,如果想永久保留配置,可以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將 net.ipv4.ip_forward=0改為net.ipv4.ip_forward=1
二、linux內核參數調整:linux 內核參數調整有兩種方式
方法一:修改/proc下內核參數文件內容,不能使用編輯器來修改內核參數文件,理由是由於內核隨時可能更改這些文件中的任意一個,另外,這些內核參數文件都是虛擬文件,實際中不存在,因此不能使用編輯器進行編輯,而是使用echo命令,然後從命令行將輸出重定向至 /proc 下所選定的文件中。如:將 timeout_timewait 參數設置為30秒:
參數修改後立即生效,但是重啟系統後,該參數又恢復成默認值。因此,想永久更改內核參數,需要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
方法二.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檢查sysctl.conf文件,如果已經包含需要修改的參數,則修改該參數的值,如果沒有需要修改的參數,在sysctl.conf文件中添加參數。如: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保存退出後,可以重啟機器使參數生效,如果想使參數馬上生效,也可以執行如下命令:
三、sysctl.conf 文件中參數設置及說明
proc/sys/net/core/wmem_max
最大socket寫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873200
/proc/sys/net/core/rmem_max
最大socket讀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873200
/proc/sys/net/ipv4/tcp_wmem
TCP寫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 8192 436600 873200
/proc/sys/net/ipv4/tcp_rmem
TCP讀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 32768 436600 873200
/proc/sys/net/ipv4/tcp_mem
同樣有3個值,意思是:
net.ipv4.tcp_mem[0]:低於此值,TCP沒有內存壓力.
net.ipv4.tcp_mem[1]:在此值下,進入內存壓力階段.
net.ipv4.tcp_mem[2]:高於此值,TCP拒絕分配socket.
上述內存單位是頁,而不是位元組.可參考的優化值是:786432 1048576 1572864
/proc/sys/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進入包的最大設備隊列.默認是300,對重負載伺服器而言,該值太低,可調整到1000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listen()的默認參數,掛起請求的最大數量.默認是128.對繁忙的伺服器,增加該值有助於網路性能.可調整到256.
/proc/sys/net/core/optmem_max
socket buffer的最大初始化值,默認10K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進入SYN包的最大請求隊列.默認1024.對重負載伺服器,可調整到2048
/proc/sys/net/ipv4/tcp_retries2
TCP失敗重傳次數,默認值15,意味著重傳15次才徹底放棄.可減少到5,盡早釋放內核資源.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這3個參數與TCP KeepAlive有關.默認值是:
tcp_keepalive_time = 7200 seconds (2 hours)
tcp_keepalive_probes = 9
tcp_keepalive_intvl = 75 seconds
意思是如果某個TCP連接在idle 2個小時後,內核才發起probe.如果probe 9次(每次75秒)不成功,內核才徹底放棄,認為該連接已失效.對伺服器而言,顯然上述值太大. 可調整到: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1800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30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3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指定埠范圍的一個配置,默認是32768 61000,已夠大.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開啟SYN Cookies。當出現SYN等待隊列溢出時,啟用cookies來處理,可防範少量SYN攻擊,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開啟重用。允許將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於新的TCP連接,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開啟TCP連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關閉,這個參數決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狀態的時間。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表示當keepalive起用的時候,TCP發送keepalive消息的頻度。預設是2小時,改為20分鍾。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表示用於向外連接的埠范圍。預設情況下很小:32768到61000,改為1024到65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192
表示SYN隊列的長度,默認為1024,加大隊列長度為8192,可以容納更多等待連接的網路連接數。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
表示系統同時保持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數量,如果超過這個數字,TIME_WAIT套接字將立刻被清除並列印警告信息。默認為 180000,改為 5000。對於Apache、Nginx等伺服器,上幾行的參數可以很好地減少TIME_WAIT套接字數量,但是對於Squid,效果卻不大。此項參數可以控制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數量,避免Squid伺服器被大量的TIME_WAIT套接字拖死。
Linux上的NAT與iptables
談起Linux上的NAT,大多數人會跟你提到iptables。原因是因為iptables是目前在linux上實現NAT的一個非常好的介面。它通過和內核級直接操作網路包,效率和穩定性都非常高。這里簡單列舉一些NAT相關的iptables實例命令,可能對於大多數實現有多幫助。
這里說明一下,為了節省篇幅,這里把准備工作的命令略去了,僅僅列出核心步驟命令,所以如果你單單執行這些沒有實現功能的話,很可能由於准備工作沒有做好。如果你對整個命令細節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訪問我的《如何讓你的Linux網關更強大》系列文章,其中對於各個腳本有詳細的說明和描述。
EXTERNAL="eth0"
INTERNAL="eth1"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XTERNAL -j MASQUERADE
LOCAL_EX_IP=11.22.33.44 #設定網關的外網卡ip,對於多ip情況,參考《如何讓你的Linux網關更強大》系列文章
LOCAL_IN_IP=192.168.1.1 #設定網關的內網卡ip
INTERNAL="eth1" #設定內網卡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
modprobe ip_nat_ftp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LOCAL_EX_IP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1.10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d 192.168.1.10 -p tcp --dport 80 -j SNAT --to $LOCAL_IN_IP
iptables -A FORWARD -o $INTERNAL -d 192.168.1.10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t nat -A OUTPUT -d $LOCAL_EX_IP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1.10
獲取系統中的NAT信息和診斷錯誤
了解/proc目錄的意義
在Linux系統中,/proc是一個特殊的目錄,proc文件系統是一個偽文件系統,它只存在內存當中,而不佔用外存空間。它包含當前系統的一些參數(variables)和狀態(status)情況。它以文件系統的方式為訪問系統內核數據的操作提供介面
通過/proc可以了解到系統當前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磁碟使用情況,內存使用狀況,硬體信息,網路使用情況等等,很多系統監控工具(如HotSaNIC)都通過/proc目錄獲取系統數據。
另一方面通過直接操作/proc中的參數可以實現系統內核參數的調節,比如是否允許ip轉發,syn-cookie是否打開,tcp超時時間等。
獲得參數的方式:
第一種:cat /proc/xxx/xxx,如 cat /proc/sys/net/ipv4/conf/all/rp_filter
第二種:sysctl xxx.xxx.xxx,如 sysctl net.ipv4.conf.all.rp_filter
改變參數的方式:
第一種:echo value > /proc/xxx/xxx,如 echo 1 > /proc/sys/net/ipv4/conf/all/rp_filter
第二種:sysctl [-w] variable=value,如 sysctl [-w] net.ipv4.conf.all.rp_filter=1
以上設定系統參數的方式只對當前系統有效,重起系統就沒了,想要保存下來,需要寫入/etc/sysctl.conf文件中
通過執行 man 5 proc可以獲得一些關於proc目錄的介紹
查看系統中的NAT情況
和NAT相關的系統變數
/proc/slabinfo:內核緩存使用情況統計信息(Kernel slab allocator statistics)
/proc/sys/net/ipv4/ip_conntrack_max:系統支持的最大ipv4連接數,默認65536(事實上這也是理論最大值)
/proc/sys/net/ipv4/netfilter/ip_conntrack_tcp_timeout_established 已建立的tcp連接的超時時間,默認432000,也就是5天
和NAT相關的狀態值
/proc/net/ip_conntrack:當前的前被跟蹤的連接狀況,nat翻譯表就在這里體現(對於一個網關為主要功能的Linux主機,裡面大部分信息是NAT翻譯表)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本地開放埠范圍,這個范圍同樣會間接限制NAT表規模
cat /proc/sys/net/ipv4/ip_conntrack_max
cat /proc/sys/net/ipv4/netfilter/ip_conntrack_tcp_timeout_established
cat /proc/net/ip_conntrack
cat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wc -l /proc/net/ip_conntrack
grep ip_conntrack /proc/slabinfo | grep -v expect | awk '{print 2;}'
grep ip_conntrack /proc/slabinfo | grep -v expect | awk '{print 3;}'
cat /proc/net/ip_conntrack | cut -d ' ' -f 10 | cut -d '=' -f 2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head -n 10
cat /proc/net/ip_conntrack | perl -pe s/^(.*?)src/src/g | cut -d ' ' -f1 | cut -d '=' -f2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head -n 10
④ 在linux 下怎麼查看伺服器的cpu和內存的硬體信息
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進行操作:
一、查看cpu總個數方法:
1、首先執行top命令,如下圖中內容所表示。
(4)linux查看內核參數擴展閱讀
linux通用命令:
1、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列印控制字元(Ctrl-C, Ctrl-D, Ctrl-Z等)
3、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logout, login: 登錄shell的登錄和注銷命令
5、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6、more, less, head tail: 顯示或部分顯示文件內容.
7、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列印文件.
8、更改文件許可權: chmod u+x...
9、刪除非空目錄:rm -fr dir
10、拷貝目錄: cp -R dir
⑤ 如何進入linux內核配置界面
由於linux的內核則陪參數信息都存在內存中,因此可以通過命令直接修改,並且修改後直接生效。但是,當系統重新啟動後,原來設置的參數值就會丟失,而系統每次啟動時都會自動去/etc/sysctl.conf文件中讀取內核參數,因此將內核的參數配置寫入這個文件中,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首先打開/etc/sysctl.conf文件,查看如下兩行的設置值,這里是: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4294967295
如果系統默認的配置比這里給出的值大,就不要修改原有配置。同時在/etc/sysctl.conf文件最後,添加以下內容:
fs.file-max
=
6553600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
=
419430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這里的「fs.file-max
=
6553600」其實是由「fs.file-max
=
512
*
processes」得到的,我們指定processes的值為12800,即為「fs.file-max
=512
*12800」。
sysctl.conf文件修改完畢後,接著執行「sysctl
-p」使設置生效。
[root@localhost
~]#
sysctl
-p
常用的內核參數的含義如下。
kernel.shmmax:表示單個共享內存段的最大值,以位元組為單位,此值一般為物理內存的一半,不過大一點也沒關系,這里設定的為4gb,即「4294967295/1024/1024/1024=4g」。
kernel.shmmni:表示單個共享內存段的最小值,一般為4kb,即4096bit.
kernel.shmall:表示可用共享內存的總量,單位是頁,在32位系統上一頁等於4kb,也就是4096位元組。
fs.file-max:表示文件句柄的最大數量。文件句柄表示在linux系統中可以打開的文件數量。
ip_local_port_range:表示埠的范圍,為指中碧定的內容。
kernel.sem:表示設置的信號量,這4個參數內容大小固定。
net.core.rmem_default:表示接收套接字緩沖區大小的預設值(以位元組為單位)。
net.core.rmem_max
:表示接收套接字緩沖區大小的最大值(以位元組為單位)
net.core.wmem_default:賣盯舉表示發送套接字緩沖區大小的預設值(以位元組為單位)。
net.core.wmem_max:表示發送套接字緩沖區大小的最大值(以位元組為單位)。
⑥ 如何查看Linux伺服器的內存、硬碟
1,linux下可以在/proc/cpuinfo中看到每個cpu的詳細信息。但是對於雙核的cpu,在cpuinfo中會看到兩個cpu。常常會讓人誤以為是兩個單核的cpu。
其實應該通過physical
processor
id來區分單核和雙核。而physical
processor
id可以從cpuinfo或者dmesg中找到.
flags
如果有
ht
說明支持超線程技術
判斷物理cpu的個數可以查看physical
id
的值,相同則為同一個物理cpu
2,查看內存大小:
cat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3,其他一些可以查看詳細linux系統信息的命令和方法: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統版本,是數字1不是字母l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設備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設備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lsmod
#
列出載入的內核模塊
env
#
查看環境變數資源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sh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閑內存量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磁碟和分區
mount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區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碟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dmesg
grep
ide
#
查看啟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網路
ifconfig
#
查看所有網路介面的屬性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監聽埠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netstat
-s
#
查看網路統計信息進程
ps
-ef
#
查看所有進程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用戶
w
#
查看活動用戶
id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last
#
查看用戶登錄日誌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所有組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服務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chkconfig
–list
grep
on
#
列出所有啟動的系統服務程序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裝的軟體包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相關參數的linux系統命令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linux硬碟和分區信息的系統信息命令
cat
/proc/meminfo
:查看linux系統內存信息的linux系統命令
cat
/proc/version
:查看版本,類似uname
-r
cat
/proc/ioports
:查看設備io埠
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斷
cat
/proc/pci
:查看pci設備的信息
cat
/proc/swaps
:查看所有swap分區的信息
⑦ 如何查看Linux載入內置模塊的信息
一、找出內置模塊列表
要得到內置模塊列表,運行下面的命令。
$
cat
/lib/moles/$(uname
-r)/moles.builtin
你也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來查看有哪些內置模塊:
二、找出內置模塊參數
每個內核模塊無論是內置的還是可載入的都有一系列的參數。對於可載入模塊,modinfo命令可以顯示它們的參數信息。然而這個命令對內置模塊沒有用。你會得到下面的錯誤。
modinfo:
ERROR:
Mole
XXXXXX
not
found.
如果你想要查看內置模塊的參數,以及它們的值,你可以在
/sys/mole
下檢查它們的內容。
在
/sys/mole目錄下,你可以找到內核模塊(包含內置和可載入的)命名的子目錄。進入每個模塊目錄,這里有個「parameters」目錄,列出了這個模塊所有的參數。
比如你要找出tcp_cubic(內核默認的TCP實現)模塊的參數。你可以這么做:
$
ls
/sys/mole/tcp_cubic/parameters
接著閱讀這個文件查看每個參數的值。
$
cat
/sys/mole/tcp_cubic/parameters/tcp_friendliness
以上就是Linux查看內置模塊的信息的方法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Linux安裝了哪些內置模塊,還可以把沒用的模塊刪除掉,減輕系統的負擔。
⑧ Linux內核參數之nf_conntrack
近日線下測試環境的一個cloudstack計算節點上的虛擬機出現頻繁的丟包情況,經過排查日誌發現這個計算節點的包被丟棄,日誌信息如下:
查詢這個錯誤是因為連接數過高引起的,可以調整nf_conntrack內核參數進行解決。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麼我們可以查看並且優化相關參數,默認的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max是65536,果然我們機器是默認值。
那麼這個值設置多少合理呢?我在網上找到一個計算公式,我們伺服器是512G內存64位系統,計算格式如下:
優化內核參數。
nf_conntrack還有些相關的參數可以進行優化,這些參數我們在之前已經做過優化了,如下:
⑨ linux系統中參數-和--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賀盯簡寫 一般帶一個字母,兩個-是全程 一般帶完整單詞,其他沒什麼差別。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linux系統的內核參數涉及到的配肢鎮置文件和命令分別是: /etc/sysctl.conf文件禪飢和。syctl命令文件和命令的路徑,分別如下面圖中所示。
⑩ 如何用命令行設置linux內核參數
Linux設置內核參數的方法
1 內核參數的查看方法
使用「sysctl -a」命令可以查看所有正在使用的內核參數。內核參數比較多(一般多達500項),按照前綴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net.ipv4、net.ipv6、net.core、vm、fs、dev.parport、dev.cdrom 、dev.raid、kernel等等。相同的linux,安裝的組件和使用的方式不一樣,正在使用的內核參數是不一樣的。
所有的內核參數的說明文檔是放到/usr/src/linux/Documentation/sysctl中的,如果想知道對內核參數的說明,可以到該目錄下查看相應的說明文檔。
2 內核參數的的設置方法
由於Linux的內核參數信息都存在內存中,因此可以通過命令直接修改,並且修改後直接生效。也可以通過文件的方式進行設置。下面就介紹這兩種修改方法。
2.1 命令設置的方式
可以用兩種方法實現。
1、使用「sysctl -w 參數名=值」的方式
假設我們把net.ipv4.ip_forward的值修改為1,使用命令「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2、修改內核參數對應的proc文件
內核參數位於/proc/sys/之下,參數名稱是以文件所在的路徑,並將「/」以「.」來取代。舉例來說,/proc/sys/net/ip_forward的參數名稱為net.ipv4.ip_forward。
同樣把net.ipv4.ip_forward的值修改為1,使用命令「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注意,這里proc文件跟普通的文件不一樣。一般一個文件用echo寫入內容之後,會變成一個文本文件,但echo修改proc文件之後還是個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