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速演算法
A. 幼兒園大班手指速演算法開始怎樣學
一、採用游戲形式,引發幼兒興趣: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而幼兒普遍心智尚未成熟,他們永遠都只喜歡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此,教好任何一門課堂的第一步都是先引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就需要老師在語言、表情及教具上多下功夫,並盡量多採用「游戲」、「兒歌」、「比賽」等形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只有讓他們有興趣去學,他們才會學得好,學得牢。在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常用的游戲如:摘蘋果、小貓釣魚、坐火車等都是幼兒較感興趣的。如果將枯燥的練慣用游戲代替的話,效果會事半功倍。 二、讓幼兒在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有的老師認為幼兒年齡尚小,什麼都不懂,忽略了幼兒的觀察力。因此在活動中從頭講到尾,幼兒只要跟著聽就可以了。往往一堂課下來全是老師在自編自演。老師講得辛苦,幼兒也聽不懂。其實,老師在活動中只需用適當的語言進行引導,讓幼兒自己去觀察,自己去找到解決的方法。如:在學習「減內湊反手加」時,先教幼兒「+2」不夠時「-3」反手。在後面的「+3」、「+4」中,讓幼兒自己發現,從「+2」中找到規律推算出「+3」、「+4」的口決並算出結果。結果幼兒興趣大增,連平時不怎麼回答問題的幼兒都舉手想來試一試。可想而知,那一章的內容幼兒掌握得非常好,且記得很牢。因此,在後來的「加外湊反手加」及「減補進一加」中,我同樣先教了「+6」後不夠時「先加外湊一再反手」或「先減補數四再進一」,而後面的「+7」、「+8」、「+9」全交給幼兒,讓他們自己找規律推算口決找答案。事實證明,幼兒對於自己發現的東西遠比老師教的東西要記得牢。 三、舉例要靠近生活,要選幼兒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兒最熟悉的。因此,老師在舉例時不妨選用一些幼兒比較熟悉的例子。如在學習進位定律二時(拇指由伸變屈進一)幼兒對於該不該進位及什麼時候進位常混淆。因此,我告訴幼兒,小朋友睡覺需要床,大拇指司令睡覺同樣也要床,沒床怎麼辦呢?我們在腦子里給它設一張床(腦進一)。小朋友站起來游戲要不要床呢?那大拇指司令站起來時同樣也不用床,則不用腦進一。通過舉例幼兒很快分清了,在以後計算中再也沒出過錯。 速算需要勤練習。要想學得好,練習是法寶。只有多練習,才能提高速度及准確性。
B. 幼兒數學速演算法 家長真的可以學會了教孩子
1、進位加法計算方法。
不管是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都適用,其最基本的原則都是20以內的加法原則,20以內進位加法的速算口訣為腔山亮:幾+9,進1減1;幾+8,進1減2;幾+7,進1減3;幾+6,進1減4;幾+5,進伍寬1減5;幾+4,進1減6;幾+3,進1減7;幾+2,進1減8;幾+1,進1減9。
2、退位減法的簡答計算方法。
10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也是以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為基礎的,退位減法的速算口訣為:幾-9,退十+1;幾-8,退十+2;幾-7,退十+3;幾-6,退十+4;幾-5,退十+5;幾-4,退十+6;幾-3,退十+7;幾-2,退十+8;幾-1,退十+9。由於減法中減數和被減數不能交換位置,所以在減法中,先觀察兩個個位數,當減數比被減數的個位大時,根據減數的各位選擇口訣進行計算唯讓,即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C. 幼兒園20以內的加減法有手指怎麼計算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D. 幼兒園數學中手指演算法好不好
幼兒手指速演算法是在手指速演算法基礎上,結合幼兒數學教育中的加減運算的教學內容,利用手指為計數工具,通過特殊的計數規則進行加減運算的一種方法。但是這種以手指為計算工具的方法與普通意義上的用手指點數、計數不同,在計數時採取了特殊的規則,可以讓幼兒以手指為計數工具進行100以內的加減運算。
幼兒手指速演算法與傳統的利用手指計數進行運算的主要區別在於計數的方式,在手指速演算法中,利用其特殊規則計數,手指代表的不僅僅是元素的數量,而是通過其規則,讓不同的手指代表了不同的數量,不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例如右手拇指代表5,而其餘手指各代表1,分別加上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則代表6、7、8、9,左手拇指代表50,分別加上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則代表60、70、80、90,然後結合雙手手指代表的不同數量進行運算。
幼兒手指速演算法目前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被普遍應用,還有部分幼兒園開設了幼兒手指速算班或者將其定位為教學特色。可以肯定地說手指速演算法在幼兒數學教育過程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幼兒對這種方法比較感興趣,可以較好地調動幼兒進行加減運算練習的積極性,而且這種運算方法需要幼兒通過大腦計算,同時結合手指計數,需要一定的形象思維和表象思維能力,對提高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有較為積極的作用。但在應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若不能與幼兒的數學認知水平有效結合,在一個合適的認知水平上應用這種方法,則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該方法的應用和幼兒數學認知過程之間的關系,避免走入誤區。
E. 幼兒園加減法速算技巧
幼兒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1、先利用時鍾來學加法:在開始的階段,寶寶並不能理解「加」的概念,必須利用時鍾來教孩子學習加法,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有個數字的概念,還能學習認表。
2、學習加減法「從口開始」:書面算式包含很多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很陌生的符號,如果一開始就把一大堆難以理解的抽象符號推給寶寶,將會增加他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厭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聊天侍握滾的語氣來進行,讓寶寶覺得學習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20以內加減法速算技巧是什麼
1、做減法,想加法。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皮瞎算關系,用加法來思考。如,12-8,想8+()=12。
F. 數學加減法速算技巧100以內
很多同學都想知道數學加減法有沒有什麼技巧,我整理了一些計算題數學速算技巧,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進位加法計算方法
不管是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都適用,其最基本的原則都是20以內的加法原則,20以內進位加法的速算口訣為:(20以內不了解的參考上篇文章)
幾+9,進1減1;
幾+8,進1減2;
幾+7,進1減3;
幾+6,進1減4;
幾+5,進1減5;
幾+4,進1減6;
幾+3,進1減7;
幾+2,進1減8;
幾+1,進1減9;
在100以內的加法中,先觀察兩個各位數字,找出他們中間較大的數,按口訣進行計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口訣:加9要減1,加8要減2,加7要減3,加6要減4,加5要減5,加4要減6,加3要減7,加2要減8,加1要減9。(註:口決中的加幾都是說個位上的數)
例:26+38=64解:加8要減2,誰減2?26上的6減2。38里十位上的3要進4。
(註:後一個兩位數上的十位怎麼進位,是1我進2,是2我進3,是3我進4,依次類推。那朝什麼地方進位呢,進在第二個兩位數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進4,就是這兩個兩位數里的2+4=6。)這里的26+38=64就是6-2=4寫在個位上,是3進4加2就等於6寫在十位上。
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減1這句口決,2-1=1,把1寫在個位上,是2我進3,4+3=7,把7寫在十位上即得71。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加法,就直接寫得數就行,如25+34=59,個位加個位寫在等號後的個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寫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豎式計算。
數字畫
以7+2=9為例,將公式中的數字元號變形,加入一些創造,一道計算題就變成了一隻老鼠的樣子。
利用畫圖的方式,將抽象性的數字轉變為生動的圖畫,
對孩子來說,在一開始接觸加減法時,可以用這個方法引起孩子的興趣。
以上就是一些數學速算方法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G. 手指速演算法口訣是什麼
手指速演算法口訣是什麼:
1.十幾乘十幾:口訣: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解:1×1=1 2+4=6 2×4=8 12×14=168註: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要用0佔位。
2.頭相同,尾互補(尾相加等於10):口訣:一個頭加1後,頭乘頭,尾乘尾。例:23×27=?解:2+1=3 2×3=6 3×7=21 23×27=621註: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要用0佔位。
3.第一個乘數互補,另一個乘數數字相同:口訣:一個頭加1後,頭乘頭,尾乘尾。例:37×44=?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註: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要用0佔位。
4.幾十一乘幾十一:口訣:頭乘頭,頭加頭,尾乘尾。例:21×41=?解:2×4=8 2+4=6 1×1=1 21×41=861。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