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硬碟操作
㈠ linux 磁碟 操作
1、查看實例上的數據盤信息。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依次運行以下命令,創建一個分區。
運行以下命令分區數據盤。
輸入 p 查看數據盤的分區情況。
本示例中,數據盤沒有分區。
輸入 n 創建一個新分區。
輸入 p 選擇分區類型為主分區。
說明 創建一個單分區數據盤可以只創建主分區。如果要創建四個以上分區,您應該至少選擇一次e(extended),創建至少一個擴展分區。
輸入分區編號,按 回車鍵 。
本示例中,僅創建一個分區,直接按 回車鍵 ,採用默認值 1 。
輸入第一個可用的扇區編號,按 回車鍵 。
本示例中,直接按回車鍵,採用 默認值2048 。
輸入最後一個扇區編號,按 回車鍵 。註:也可用 +size{K,M,G} 確定分區大小
本示例中,僅創建一個分區,直接按 回車鍵 ,採用 默認值 。
輸入 p 查看該數據盤的規劃分區情況。
輸入 w 開始分區,並在完成分區後退出。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查看新分區信息。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 /dev/vdb1 的相關信息,表示新分區已創建完成。
步驟二:為分區創建文件系統
在新分區上創建一個文件系統。根據您的需求運行以下任一命令,創建文件系統。
創建一個 ext4 文件系統,運行以下命令。
創建一個xfs文件系統,運行以下命令。
本示例中,創建一個ext4文件系統。
步驟三:配置/etc/fstab文件並掛載分區
在/etc/fstab中寫入新分區信息,啟動開機自動掛載分區。
注意 由於釋放雲盤等操作可能會導致其他雲盤的設備名變動,建議您在/etc/fstab中使用全局唯一標識符UUID來引用新分區。
備份etc/fstab文件。
運行以下命令:
在/etc/fstab里寫入新分區信息。
root用戶可以運行以下命令直接修改/etc/fstab文件。
說明
Ubuntu 12.04系統不支持barrier,您需要運行
命令。
如果要把數據盤單獨掛載到某個文件夾,例如單獨用來存放網頁,則將命令中/mnt替換成所需的掛載點路徑。
普通用戶可以手動修改/etc/fstab文件。
運行以下命令查看新分區的UUID。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運行以下命令編輯/etc/fstab文件。
輸入i進入編輯模式。
在/etc/fstab文件中寫入新分區信息,UUID值請修改為前面步驟中的查詢結果。
按Esc鍵,輸入:wq,按回車鍵保存並退出。
查看/etc/fstab中的新分區信息。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掛載分區。
運行以下命令:
檢查掛載結果。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新建文件系統的信息,表示文件系統掛載成功。
㈡ Linux系統下,如果要訪問分過區的磁碟,還要進行什-|||-么操作
所有的硬體設備必須掛載之後才能使用,只不過,有些硬體設備(比如硬碟分區)在每次系統啟動時會自動掛載,而有些啟兆(比如 U 盤、光碟)則需要手動進行掛載。
mount命令悄老租(用來掛載硬碟或鏡含租像等). 用法:mount[-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會自動選擇正確的類型。
㈢ Linux下為LVM更換硬碟操作
在我們使用 Linux 操作系統時,有時我們可能因為硬碟故障、或者需要升級硬碟,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做更換硬碟的操作。
以下將以 Ubuntu 系統,LVM 分區 作為例子,簡單介紹如何給 Linux 系統下 LVM 磁碟分區作更換硬碟操作。
操作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添加新的硬碟到需要更換的 VG卷
2- 遷移舊硬碟的數據到新的硬碟中
3- 檢查確認數據
4- 刪除舊硬碟
為方便說明,以下為不同硬碟的標記:
舊硬碟 → /dev/sda
新硬碟 → /dev/sdb
其中, /dev/sda 中有一分區 /dev/sda1 ,且當前存在一個 vg_store VG卷,存在一個 store 的 LV 卷。
以上默認假設為新硬碟容量至少大於等於舊硬碟已有的數據容量大小。
完成分區操作後,為新硬碟創建 PV卷
然後將新的物理卷添加到現有的VG卷中
檢查PV卷是否已經成功添加,檢查新硬碟容量是否滿足要求
使用 pvmove 遷移數據
㈣ linux下如何掛載硬碟
1.插入新硬碟,啟動Linux伺服器,使用fdisk -l 查看硬碟
#fdisk -l
Disk /dev/sdb: 1000.2 GB, 1000204886016 bytes
2.格式化硬碟
#mkfs -t ext4 /dev/sdb
3.掛載硬碟
#mount 硬碟地址 要掛載的地址
#mount /dev/sdb /media/imgs
4.實現系統重啟後自動掛載該分區
#vi /etc/fstab
在最後一行添加
/dev/sdb /media/imgs ext4 defaults 1 2
㈤ 如何掛載硬碟(在linux中)
Linux添加新硬碟自動掛載硬碟的具體步驟
1.插入新硬碟,啟動Linux伺服器,使用fdisk -l 查看硬碟
#fdisk -l
Disk /dev/sdb: 1000.2 GB, 1000204886016 bytes
2.格式化硬碟
#mkfs -t ext4 /dev/sdb
3.掛載硬碟
#mount 硬碟地址 要掛載的地址
#mount /dev/sdb /media/imgs
4.實現系統重啟後自動掛載該分區
#vi /etc/fstab
在最後一行添加
/dev/sdb /media/imgs ext4 defaults 1 2
㈥ 如何從硬碟安裝linux系統
從硬碟安裝Linux操作系統步驟:
1、首先要准備Linux操作系統的安裝包,通常是一個岩鍵滾或多個ISO鏡像文件(通過網路下載就可以得到);亮絕
2、其次,要通過某種手段啟動鏡像文件中的系統安裝程序;
3、接下來,按照安裝程序的提示信粗余息進行安裝;
4、安裝過程中,要指定Linux操作系統的安裝位置,主要涉及硬碟分區;
5、注意為Linux操作系統准備硬碟空間,啟動ISO鏡像文件中的安裝程序即可。
㈦ Linux 磁碟管理——想玩轉linux就請一直看下去
Linux 磁碟管理好壞直接關繫到整個系統的性能問題。
Linux 磁碟管理常用三個命令為 df 、 和 fdisk 。
df命令參數功能: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情況。可以利用該命令來獲取硬碟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
語法:
選項與參數:
將系統內所有的文件系統列出來!
在 Linux 底下如果 df 沒有加任何選項,那麼默認會將系統內所有的 (不含特殊內存內的文件系統與 swap) 都以 1 Kbytes 的容量來列出來!
將容量結果以易讀的容量格式顯示出來
將系統內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稱都列出來
將 /etc 底下的可用的磁碟容量以易讀的容量格式顯示
Linux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間的,但是與 df 命令不同的是 Linux 命令是對文件和目錄磁碟使用的空間的查看,還是和df命令有一些區別的,這里介紹 Linux 命令。
語法:
選項與參數:
只列出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夾容量(包括隱藏文件夾):
直接輸入 沒有加任何選項時,則 會分析當前所在目錄里的子目錄所佔用的硬碟空間。
將文件的容量也列出來
檢查根目錄底下每個目錄所佔用的容量
通配符 * 來代表每個目錄。
與 df 不一樣的是, 這個命令其實會直接到文件系統內去搜尋所有的文件數據。
fdisk 是 Linux 的磁碟分區表操作工具。
語法:
選項與參數:
列出所有分區信息
找出你系統中的根目錄所在磁碟,並查閱該硬碟內的相關信息
輸入 m 後,就會看到底下這些命令介紹
離開 fdisk 時按下 q,那麼所有的動作都不會生效!相反的, 按下w就是動作生效的意思。
想要不儲存離開嗎?按下 q 就對了!不要隨便按 w 啊!
使用 p 可以列出目前這顆磁碟的分割表信息,這個信息的上半部在顯示整體磁碟的狀態。
磁碟分割完畢後自然就是要進行文件系統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簡單,使用 mkfs(make filesystem) 命令。
語法:
選項與參數:
查看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
按下兩個[tab],會發現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如上所示。
將分區 /dev/hdc6(可指定你自己的分區) 格式化為 ext3 文件系統:
fsck(file system check)用來檢查和維護不一致的文件系統。
若系統掉電或磁碟發生問題,可利用fsck命令對文件系統進行檢查。
語法:
選項與參數:
查看系統有多少文件系統支持的 fsck 命令:
強制檢測 /dev/hdc6 分區:
如果沒有加上 -f 的選項,則由於這個文件系統不曾出現問題,檢查的經過非常快速!若加上 -f 強制檢查,才會一項一項的顯示過程。
Linux 的磁碟掛載使用 mount 命令,卸載使用 umount 命令。
磁碟掛載語法:
用默認的方式,將剛剛創建的 /dev/hdc6 掛載到 /mnt/hdc6 上面!
磁碟卸載命令 umount 語法:
選項與參數:
卸載/dev/hdc6
㈧ linux格式化硬碟教程
1、查看硬碟:點擊電腦左下角的箭頭位置標志,然後選擇啟動終端。不同的桌面環境方法進入終端不啟嫌太一樣,這個根據自己使用的桌面而定。
2、在終端上面輸入命令:sudo fdisk -l回車。
3、然後找到/dev/sda /dev/sdb這樣子的英文。這里電腦上面的硬碟,其中sda則是第一個硬碟,sdb是第二個硬碟。
4、格式化硬碟分區:在終端輸入命令:其中sudo mkfs -t 理解為固定格式即可,ntfs則是格式化的類型U盤可以改成fat32 後面的/dev/sdb1 格式化的分區。如果直悄斗手接寫入sdb則會出錯,無法格式化整個硬碟,只能夠格式化分區。
5、上面的命令回車後,會看到百分比,等到百分百就可以。最後成功後會顯示completed successfully,證明成功格式化。
6、掛載分區:格式化銷肢後的分區需要查看寫入文件的話還需要進行掛載。在終端輸入命令。
7、輸入命令:df -h 可以看到分區的容量大小等信息。寫入文件到硬碟:掛載成功後點擊左下角的符號,然後點擊文件管理器,而紅圈則代表它掛載的正是mnt目錄,進入這個目錄等於訪問這個硬碟。
㈨ kali linux 磁碟分區怎麼操作
如果是新硬碟或者不在乎丟失數據,選擇使用山蔽御整個磁碟;否則選擇手動,選擇已有分區或者自己劃分分區用於安裝。
安裝到硬碟 把從官方網站下載頁面下載的 CDlinux 0.6.2 標准版光碟映像文件CDlinux-0.6.2.iso解壓到一個硬碟分區的根目錄下(也可以是任意目錄,但需要傳遞給kernel另外的引導參數)。
㈩ Linux系統中進行磁碟管理的常用命令有哪些分別有什麼功能
Linux磁碟管理常用三個命令為df、、fdisk。
df,全稱:disk full,列出文件系統的整體磁碟使用量
,全稱:disk used,檢查磁碟空間使用量
fdisk,用於磁碟分區。
1、df命令
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情況,可以利用該命令獲取磁碟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
語法:df[-ahikHTm][目錄或文件名]
參數:
-a 列出所有文件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統;
-k 以KBytes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m 以MBytes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h 以較易閱讀的格式自行顯示,比如:GBytes、MBytes、KBytes;
-H 以M=1000K取代M=1024K的進位方式;
-T 顯示文件世配系統類型;
-i 不用磁碟容量,以inode的數量來顯示。
2、命令
也是查看使用空間的,但是與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命令是對文件和目錄磁碟使用的空間進行查看,和df命令有一定的區別。
語法:[-ahskm]文件或目錄名稱
參數:
-a 列出所有的文件與目錄容量;
-h 以較易閱讀的格式顯示;
-s 列出總量而已,而不列出每個各別的目錄佔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錄下的統計,與-s存在差別;
-k 以KBytes列出容量顯示;
-m 以MBytes列出容量顯示。
3、fdisk命令
fdisk是Linux的磁碟分區表操作工具。
語法:fdisk[-l]裝置名稱
參數:
-l 輸出後面接的裝置所有的分區內容。若僅有fdisk -l時,則系統將會把整搜衡指個系統內能攔盯夠搜尋到的裝置的分區均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