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報刊資料庫
❶ 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的電子文獻
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資料庫(1995至今)
維普中文期刊資料庫
ScienceDirect 資料庫--經濟、計量經濟學和金融
EconLit with Full Text
ProQuest系列電子期刊報紙資料庫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l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Westlaw International
Jstor電子期刊資料庫business系列、Mathematics&Statistics系列
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資料庫
EBSCO全文資料庫—ASC期刊全文資料庫(ASP升級版本)
EBSCO全文資料庫—BSC期刊全文資料庫(BSP升級版本)
中國財經報刊資料庫
HeinOnline法律資料庫
Wiley Online Library電子期刊全文庫(人文社會)
Emerald回溯期刊全文資料庫
全國報刊索引-晚清及民國期刊篇名資料庫(1833-1949)
Emerald管理學全集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
方正apabi電子報紙
SAGE回溯期刊資料庫
大成老舊刊全文資料庫(試用)
SAGE Journals Online電子期刊全文庫(人文社科)
經濟日報、參考消息全文資料庫(暫停服務)
世界銀行出版物專題全文資料庫(暫停服務)
其他免費期刊
Socolar:OpenAccess電子期刊專業服務平台(試用)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試用) The World Bank e-Library
超星數字圖書館
Ebrary電子書(試用)
Springer電子圖書及叢書
方正Apabi電子書
牛津在線學術專著資料庫(試用)
Myilibrary電子書資料庫(試用)
中國社科院皮書資料庫(試用)
Apabi年鑒資料庫 ProQuest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llection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學位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中國知網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上海財大學位論文摘要資料庫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Monitor
The World Bank--WDI Online世界發展指標資料庫
The World Bank--GDF Online全球發展金融資料庫
WRDS系列資料庫
北大法律信息網-中文法規
Global Market Information Database(GMID,全球市場信息資料庫)
中經網統計資料庫
中國經濟信息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
Wind中國金融資料庫(本庫由會計學院金融學院購買,圖書館進行資料庫維護及讀者培訓及咨詢)
中經網地區發展報告資料庫
全球新興市場商業資訊資料庫(EMIS)
BANKSCOPE - 全球銀行與金融機構分析庫(本庫由金融學院購買,圖書館進行資料庫維護及讀者培訓及咨詢)
天相證券市場資料庫(本庫由金融學院購買,圖書館進行資料庫維護及讀者培訓及咨詢)
萬律(Westlaw China)法律資料庫(試用)
國泰安CSMAR系列研究資料庫(本庫由金融學院、會計學院購買,圖書館進行資料庫維護及讀者培訓及咨詢)
湯森路透Datastream資料庫(試用)
中經網產業資料庫 愛迪克森網上報告廳(近萬部學術視頻)
環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數百門英語視頻課程)
職業發展資料庫-愛迪克森就業輔導講座庫(僅限電子文獻檢索室使用)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
正保多媒體資料庫(試用)
❷ 求全國報刊索引的《民國時期期刊全文資料庫》的試用賬號,高分
1、衡手配打開咐指http://218.1.116.100/shlib_tsdc/st/news/min.html,最下面,點擊中間「進入使用」,進入新頁面
2、新頁面左下方,點擊「申請試用」,注冊使用賬號,薯稿免費到12月31號
❸ 民國時期的主流報刊有哪些
關於民國時期的報紙:
誕生於抗日歲月的報紙:《進步日報》、《奮斗日報》、《救國日報》、《正義報》、《救亡情報》、《復興日報》等等;
以「中」字開頭的報紙:《中報》、《中央晚報》、《中國時報》、《中蘇日報》、《中國畫報》、《中國兒童新報》等等;
地域類報紙:《金壇日報》(國民黨元老於佑任題寫報頭》、《澄清日報》(江陰地區,由社會名流葉楚?崽廡幢ㄍ罰ⅰ端氈比氈ā貳ⅰ侗逼狡纜邸貳ⅰ侗逼嚼習儺杖氈ā貳ⅰ渡蝦H吮ā返鵲齲?
專業類報紙:《晶報》(商業信息類)、《品報》(登載小說連載等文藝作品)、《鐵道時報》(孫中山先生長子孫科題寫報頭)、《常識》(文化名人胡適題寫報頭》、《小孩報》、《俗文學》、《戲劇報》、《電影報》、《演藝報》、《總統府公報》。另外,軍事類報紙有:《軍事日報》、《華北解放軍報》、《軍政報》等。
專用上海方言撰文的報紙《奮報》(小開版);以淡紅色粉紙印刷的《幸福報》(顏色旅塌與報名及內容吻合)、《世界畫報》(銅版紙印刷)。
上世紀三十年代少數報紙的報頭已採用套紅刊印,如《中報》、《民眾日報》、《新民報》等。極少數還有彩色插頁。有些報紙的文字除了漢字,還有英文、俄文、迴文的,如《東方日報》,正版為漢字,背面則為英文;《實話報》(由蘇軍於抗日戰爭結束後設在我國遼東北島的指揮部主辦)報眉為俄文。
另有幾份日本侵略者佔領我東三省時發行的《滿洲日日新聞》等報紙,文字為漢字、日文間帆鎮悔有。
在上述的一些早期報紙中,排版藝術令人折服。發行於民國六年的《鐸聲》報,頭版樣式新穎大膽,給讀者以過目不忘的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以上介紹的各類報紙,有政府辦的,有機關團體辦的,亦有私人營辦的。重點推介創建於我國清朝的《申報》。
《申報》於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國商人美查等4人集資1600兩白銀在上海創辦。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別稱「申」的原因,是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為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美查在上海創辦地方報,由此取名「申報」。有史料記載,《申報》創辦初期好多年,報紙日銷售量僅為600份,然而影響卻十分廣遠。著名報人徐鑄成回憶錄《報海舊聞》中有記載:「《申報》幾乎就是報紙的代名詞,人們包東西時常說『拿張申報紙來包包』。」
《申報》從1872年創刊到1949年停刊,雖然幾易其主,但總體上堅持的策略是「義利兼顧」。1881年,《申報》的發行(銷售)范圍已從城市拓展到鄉鎮,並從本埠擴展到外埠。在北京、天津、南京、蘇州、揚州、寧波等地設分銷處。到1888年,已經發展成為在中國影響最大、銷量最大的新聞類報紙,成為中國官府、民間重要的日常讀物。
據悉,《申報》的辦報方針是,不只為士大夫所賞,亦為工農商賈所通曉態正。其文字風格講究通俗性和可讀性,社會新聞和論說常常站在平民的立場,而且注重刊登議論時政的論說文。到了1897年,《申報》日銷售量達到萬余份。
我國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1912年接辦《申報》。史量才在新聞業務和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引進先進設備,注重廣告業務開拓,到1915年後,《申報》刊登廣告的版面大於新聞版面。1916年《申報》日售1萬4千份,1917年日售2萬份,1922年成為實力雄厚的大報。
在《申報》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還產生了一批著名的報人,如著名記者黃遠生、邵飄萍等,都先後應聘擔任《申報》的特別通信記者。
《申報》作為舊中國影響最深遠、銷售量最大、經營時間最長的商業(企業經營)新聞報紙,是大報中的精品。時至今日,《申報》仍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當代媒體借鑒。
❹ 民國時期的主要報紙有哪些
1、《進步日報》
《進步日報》 於1949年2月27日在解放後的天津創刊,是解放區新創辦的第一份民營的報紙,她的前身是天津《大公報》。《進步日報》經理是徐盈(後為孟秋江) ,總編輯是宦鄉(後為張琴南) ,主筆楊剛,副總編輯有李純青、李光詔、趙恩源等,該報為宣傳黨的路線政策,在知識界、工商界中發揮了某種特殊的作用。
該報出版了三年零十個月, 共1400號,於1952年12月兆前培31日停刊, 與上海《大公報》合並,於1953年1月1日起改稱《大公報》在天津出版,成為一張以財經、國際宣傳為重點的全國性綜合類報紙。1956年10月1日起, 該報又遷往北京出版,於1966年9月10日停刊,並且升格為中央一級的、全國性大報。
2、《救亡日報》
《救亡日報》,抗日戰爭時期報紙。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創刊,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主辦。創辦時,經國民黨和共產黨協商,由雙方派出人員並共同提供經費。郭沫若任社長,夏衍任總編輯。內容側重文藝,以多種形式宣傳抗日救亡,介紹前線戰況。
同年11月22日停刊。1938年1月1日在廣州復刊,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停刊。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復刊,1941年2月28日被國民黨勒令停刊。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5年10月10日改名為《建國日報》在上海復刊,12天後再度被國民黨封閉。
3、《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是中國國民黨機關報,於1928年2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創刊於上海,一年後遷至於南京。報社采總編輯制,社長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兼。主要為族唯台灣地區。港、澳及美、歐華僑華人社區亦有發行。該報現編有國際版向海外發行,每期2張8個版。
4、《救國日報》 1920年9月創刊於三原。主辦人楊憾塵。當時正值全國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者侵佔山東半島風起雲涌之際,人民愛國運動達到高潮,楊本人又善於講演,到外宣傳鼓動,不斷在報端寫文章,呼籲同胞奮起自救,影響極大。後因發表言論,批評軍人的不法行為,楊憾塵被馮子明暗殺,該報遂停刊。
5、《救亡情報》
《救亡情報》是全國抗日救國聯合會的機關報,及時報道了日本侵略者在東北、華北等地的侵略罪行,及民眾請求政府立即對日宣戰、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呼聲。近日,我市著名紅色收藏家陳建昌覓得這份重要的愛悔叢國主義教育的珍貴歷史資料。
《救亡情報》自發刊以來的所有報紙的合訂本,該冊由紅旗出版社於解放初裝訂,天藍色封面。據了解,《救亡情報》是全國抗日救國聯合會的機關報,1936年5月6日創刊,同年12月25日停刊。
這份刊物僅歷時7個多月,出刊30期。該報的報名是由當時已97歲高齡的馬相伯所題。馬相伯是上海震旦公學、復旦大學創始人,我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教育家和愛國人士,全國各界抗日救國會領袖之一。
❺ 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怎麼登錄
使用寧波圖書館借閱卡卡號密碼登錄。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空棗登錄方法是使用寧波圖書館借閱卡卡號密碼登錄,再進入「期刊」類目,找到「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即可點擊入內。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包含《大公報》香港版、《益世運和報斗悄拆》、《遐邇貫珍》等三百餘種清末至民國的刊物。
❻ 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怎麼用
【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是繼《瀚堂典藏》古籍資料庫後,瀚堂公司推出的另一大型網路整合型資料庫。
【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資料宏富,圖文並茂,內容南北呼應、豐富而均衡。至2016年底全庫資料總量近2000萬筆,圖文對應的高清近代報刊圖片900萬幀,題錄盯碧和全文模式加工入庫的文字總量超過25億字。其中包括全文數碼加工的上海《申報》《點石齋畫報》《新青年》,北京的《中西聞見錄》,香港《遐邇貫珍》等清末民國報刊150種。同時包括標題配圖的伏則簡內容,諸如天津《益世報》《大公報》、上海《民國日報》、重慶的《新華日報》,長沙的《大公報》《湘報》、北京《順天時報》《東方雜志》等報刊資料近 5000種。庫中標引期刊資料超過15000種,讀者在IP范圍內注冊ID用戶,標引文獻可數據傳遞。
【瀚堂近代報刊】以音序排列的方式,整合管理近代報刊,提供統一的使用平台,為讀者提供優質的近代中國文獻研究環境。全庫內容精細加工,標題與全文加工相結合,內容持續修訂和細化加工,入庫的報刊品種動態添加中。庫中天津《益世報》採用獨家授權使用的高清原報照相件,並利用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源進行缺刊補配;《順天時報》採用日本國家圖書館所藏原件之影像,彌足珍貴。
【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配有毫秒級自然語言搜索引擎全文檢索,支持繁簡體、異體字自動轉換查詢。資料庫採用通用瀏覽器模式,不需安裝客戶端,並且無網路並發用戶限制,使用便利。由於在兩千萬條記錄條目中,每條信息都標記有詳細時間與期號,讀者可以逐年逐月逐日或逐期檢索瀏覽,特別便利使用者根據日期等信息快速查驗原始文獻。【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可以獨立使用,亦可同時與《瀚堂典藏》古籍資料庫 www.hytung.cn中的近缺褲一萬七千種歷代典籍整合在同一平台使用。由於系統有使用監控,請勿連續過量下載內容。
❼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館藏實力
截至2015年底,總、分館文獻資源累積量約1100餘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800餘萬冊,以及近年來大量引進和自建的中國國內外數字資源,包括各類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約300餘萬冊(件)。館藏中有150萬冊中文古籍,其中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中國國內圖書館前茅,為研究家所珍視。此外,還有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名人捐贈等特色收藏。
1.書刊報紙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總館收藏中外文圖書263萬余種,其中外文圖書含有30多個語種;中外文報刊4萬余種,外文報刊以英文為主。收藏圖書年增長量在5萬種以上、報刊年增長量在5千種以上。
2.古籍文獻
古籍是北京大學圖書館最重要的館藏之一,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古籍文獻總量達150萬冊,其中善本古籍約2萬余種、20餘萬冊。2008年以來,北大圖書館共有352部古籍善本分別入選由文化部確定、國務院批準的第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古籍收藏具有規模宏大、種類齊全、特藏豐富、珍品眾多的特點。重要的館藏中,以年代劃分,有敦煌卷子288號,宋、元刻本300餘種,明刻本近萬種;以出版國別劃分,有日本本2000餘種、朝鮮本200餘種;以製作方式劃分,有抄、稿、寫本9000餘種,活字本3000餘種;以內容類型劃分,有方誌近5000種,家譜2200餘種,還有多個小說戲曲專藏,如車王府曲本1536種,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戲曲小說928種,程硯秋御霜簃藏曲本1400餘種。館藏金石拓片4萬余種、8萬余件,包括了繆荃孫藝風堂、張仁蠡柳風堂二家的全部藏拓。此外還收藏有2000餘種中國古代輿圖。
北大館在CALIS技術支持下建設的「秘籍琳琅——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庫」,是完整展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的網路平台。北大館牽頭建設的「學苑汲古——高校古文獻資源庫」,更是匯集了包括北大圖書館在內的中國國內24所高校圖書館藏古籍元數據60餘萬條、書影20餘萬幅,電子圖書8.35萬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籍書目資料庫之一。北大圖書館古籍閱覽室收藏有一百餘部大型古籍影印本叢書,約含古籍8萬種。不少分館也有古籍收藏,其中考古文博學院分館、中文系分館、信息管理系分館的部分古籍書目數據已經錄入古文獻資源庫中,其他分館所藏古籍的書目數據今後也將陸續進入該資源庫。
3.特藏文獻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特藏文獻有:地方誌、晚清民國舊報刊、民國圖書、西文東方學文庫、中德學會舊藏、中法大學舊藏、侯仁之贈書、方誌彤贈書、侯思孟贈書、歐盟文獻、英美政府外交檔案的微縮膠卷和膠片、珍貴西文文獻、學位論文、北大文庫、季羨林贈書、張芝聯贈書、錢端生贈書、段寶林贈書、宿白贈書、台灣文獻。
4.學位論文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學位論文體系建有:北京大學學位論文、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北大名師學位論文等體系。其中:
北京大學學位論文:收藏1981年以後自北京大學畢業的所有博、碩士學位論文,以及部分優秀學士論文。閱覽地點為西區309學位論文閱覽室,可通過OPAC或北京大學學位論文庫檢索。
燕京大學學位論文:收藏有燕京大學的學士和碩士論文,共2600多篇,其中包括許多當代著名學者的論文手稿真跡,十分珍貴。燕大論文內容涉及的學科範圍較廣,對研究近代中國社會、歷史、政治等有重要的參考作用。閱覽地點為西區318特藏室。具體可通過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庫檢索。
北大名師學位論文:存於西區313北京大學文庫,共收藏有12種: 北大名師學位論文姓名論文題目畢業院校學位論文形式陳岱孫 The Rel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al Expenditures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in Massachusetts 美國哈佛大學 博士 論文原件之復印件 陳翰笙 The Conference of Ambassadors in London, 1912-13, and the Creation of Albanian State 美國芝加哥大學 碩士 論文原件之復印件 陳振漢 The Location of the Cotton Manufacturing In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哈佛大學 博士 論文副本 董申保 The Crystalline Schists of Lower Allagnon Valley, Central Massive, France 法國克萊蒙非朗大學 博士 論文原件 費孝通 親迎婚俗之研究 燕京大學 學士 論文原件 馮友蘭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Ideal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之復印件 侯仁之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Peiping 英國利物浦大學 博士 論文原件之復印件 胡適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李憲之 Die Kälteeinbrüche in Ostasien 德國洪堡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王力 Une Prononciation Chinoise de Po-Pei 法國巴黎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樂森璕 Die Korallenfauna des Mitteldevons aus der Provinz Kwangsi, Südchina 德國馬堡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趙乃摶 Richard Jones:An Early English Institutionalist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5.民國舊報刊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晚清至民國期間的報刊達一萬余種,舊報紙六百餘種,有不少孤本、珍本,為收藏和研究者所珍視。這一珍貴特藏主要源於老北大及燕京大學的舊藏,也有少量原中法大學和中德學會的舊藏。晚清至民國報刊對於了解研究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以及這一動盪巨變時期思想學術、軍事政治、教育文化、語言文學、社會風俗等方方面面的嬗變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為保證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圖書館陸續引進和開發了各類應用系統,如數字圖書館門戶系統、統一檢索平台、統一認證系統、學科導航系統、電子資源導航系統、虛擬咨詢系統、網路培訓系統、科技查新系統、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系統,以及數字資源加工系統群、數字化服務系統群、元數據著錄系統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信息服務和信息加工平台。為進一步發現、挖掘和揭示圖書館特色資源,還先後推出了學位論文提交、編目和發布系統、古文獻編目和發布系統(秘籍琳琅)、北大名師人物資料庫、北京歷史地理資料庫、民國報刊資料庫等寶貴的數字特藏。
2000年,圖書館與校內其他單位聯合成立的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研究所開展了有關數字圖書館模式、標准規范(元數據、數字加工標准等)、關鍵技術、互操作層與互操作標准、數字圖書館門戶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並開始進行大規模應用實踐,為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奠定了技術基礎。在進行研究和應用實驗的同時,還開始進行部分項目的建設,並本著「邊建設、邊服務」的原則,逐步實現在校園網上提供服務,如電子資源導航系統、學位論文提交與檢索系統、多媒體點播系統、古籍拓片示範資料庫檢索系統、北大名師檔案、教學參考書系統、網路課程服務等。2006年建成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門戶,將統一檢索、統一認證、資源調度與整合等各種新技術融入到數字圖書館建設當中。
❽ 中國中醫葯資料庫的期刊文獻類
中國中醫葯期刊文獻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1949至今的有關中醫葯學內容的期刊文獻信息
資料庫類型:文獻型
收錄范圍:中國中醫葯期刊文獻資料庫涵蓋了中國國內出版的生物醫學及其它相關期刊千餘種,包含中醫葯學、針灸、氣功、按摩、保健等方面的內容,收錄了1949年以來的中醫葯文獻題錄近100餘萬篇,其中50~70%附有文摘。該資料庫採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的《醫學主題詞注釋表》(MeSH)及中國中醫研究院的《中國中醫葯學主題詞表》進行規范的主題詞標引,用以進行精確檢索和擴展檢索。該資料庫每季度更新一次,每年約增加文獻6萬篇。多年來,該資料庫已經廣泛為國內外中醫葯院校、科研院所、醫院、政府部門、商業部門所採用。
著錄項目:中文文題、英文文題、作者、第一作者單位、第一作者所在地、期刊名稱、出版年、卷、期、頁碼、文獻類型、特徵詞、醫學史、資助類型、主題詞、關鍵詞、分類號、語種、中文文摘、英文文摘等。
檢索途徑:可通過文題、作者、單位、期刊(名稱、年、卷、期)、特徵詞、主題詞、關鍵詞、主題姓名、文獻類型及全文檢索的方式進行檢索;並可通過主題詞及分類號進行擴展檢索。
目前,該資料庫提供有18個專題資料庫,分別為: 1 中葯文獻資料庫 2 中葯化學文獻資料庫 3 中葯葯理學文獻資料庫 4 中葯不良反應和毒理學文獻資料庫 5 針灸文獻資料庫 6 腫瘤文獻資料庫 7 中醫性疾病文獻資料庫 8 中醫老年病文獻資料庫 9 中醫名醫經驗資料庫 10 中醫臨床診療文獻資料庫 11 中醫臨床試驗文獻資料庫 12 中醫葯學歷史文獻資料庫 13 中醫葯研究課題資料庫 14 中醫葯學文摘資料庫 15 艾滋病中葯資料庫 16 中醫診治骨折外傷文獻資料庫 17 中醫疫病文獻資料庫 18 中醫診治褥瘡文獻資料庫 民國期刊文獻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清末至1949年以前的有關中醫葯學內容的期刊文獻信息
資料庫類型:文獻型
收錄范圍:收錄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葯信息研究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有關中醫葯的民國期刊87種,採集數據近7萬條。
著錄項目:期刊名稱、文題、作者、出版年限、卷、期、期、頁碼、欄目、館藏地、索取號、出版地、出版者、備注等。
檢索途徑:可通過期刊名稱、文題、作者、出版年限、館藏地等進行檢索。